林世平从香港带回来的丝绸只有两匹上等货。

    一匹珊瑚红早早地被一位常光顾的大太太订下了,在年前她要做好两条绸面旗袍与四条长披肩,分别送她的亲姐妹。那匹靛青的除留二尺给玉生做帕巾,和为爱乔做第一件旗袍外,其余的都会制成几件丝巾,供来年夏季可供挑选的不多的成品样式。玉生将那二尺布望了又望,然后去到话厅,拨了一个电话。只听电话那旁有人接起来,而后懒懒道:“喂,您好,我是孙曼琳。”

    玉生道:“孙曼琳,你好——你知道我是谁。”

    孙曼琳道:“玉生小姐,你在做特务?”

    玉生道:“特务可不会给你做帕巾。”

    孙曼琳去年做的方巾还是为送她那时的男友,也是她在金陵的同窗,一个扬州人。他擦手或者擦汗都会扔掉一张新的方巾,后面孙曼琳觉得他太过女性化,便与他分了手。

    玉生并不立即回她的话。

    她又道:“你的电话能不能打到兰西的教堂去?你帮我打去,说我近期不能见他,我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得知兰西的名字,他甚至要找人将兰西抓起来。”

    玉生笑道:“为什么。”

    孙曼琳语气中带了嗔怒,回道:“他说兰西犯了恋童罪,在兰西的国家那是禁忌。”

    也就是此刻孙曼琳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比玉生还小上一岁。而且要到两个月后,新年前的最后一日,正是孙曼琳满十七周岁的生日。

    玉生几乎可以窥见孙曼琳半倚在那张西式长圈椅上,轻捏自己眉心的神情,她那张艳丽又从不落俗的长脸微微垂下,仿佛只是在看她养的一只鸟、一只猫,或者一只狗。她和最时髦的女学生一样,又或者说她便是最时髦的女学生,是全南京最早在家里养外国宠物的。

    玉生道:“我待会会经过教堂门前,但并不进去,我要去金小姐家。”

    孙曼琳听见“金小姐”这个称号,仍然会冷笑起来。

    接着,她问她道:“金莉三十六岁了,算什么小姐呢?她做了什么,难道又是那种老式的像是一百年前的款式,宽腰宽袖,又选橘红色做底,而图纹要做黄杜鹃,穿在她那具瘦又扁长的身子里,就像一串纸皮灯笼上了颜色而已。”

    即便孙曼琳全揣测对了。玉生也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回她道:“金小姐只不过说了一句“曼琳身上的洋装我似乎见过许多一样的”,而你记到现在。”

    孙曼琳冷声道:“她信口雌黄,我穿的那一件紫洋装,我真要她在南京找出第二件她绝不能找出来。”

    她挑了一挑尖锐的红甲,忽然,仿佛有人在门外唤她。

    玉生听见孙曼琳不知回谁道:“不要敲门了,进来。”

    电话中传来另一道声音。

    一个柔柔的女孩声音,道:“曼琳小姐,车子在外头等着。”

    孙曼琳今天的火气大了些。她不耐地回道:“难道我是一樽花瓶,没手没脚的,要被抬着上车么?我说了我会去,怎么催了三四遍还不罢休。”

    那女孩是新请的佣仆。孙曼琳家中有许许多多个,只有三两个她记得住名字。

    孙曼琳软下声来,唤女孩道:“妹妹,你去房里帮我取条毛领出来。天那么冷,偏要为一个从没有见过的人去赴会,我孙曼琳竟沦落至此。”

    说完,长叹一声之后,孙曼琳还记着她与玉生通着电话,她便对着电话注道:“玉生,你要记着,姓李的和姓金的一样,都是多事之人。”

    “姓李?”

    孙曼琳冷冷道:“安平的四楼,昨天住下了一位贵客,我要去见一见,怎样矜贵的人物才配得上我被强迫取消和兰西去剧院的安排,去赴他的接风宴。”

    玉生握着电话机的手更紧了些,她正要问,孙曼琳却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她最后一句道:“玉生,如果你也来了。”

    孙曼琳仿佛还没有说完。

    玉生听见了另一个声音,是她哥哥,或是她父亲,高昂地唤了唤她。

    “曼琳!即刻出来。”

    玉生放下电话,起身开了前厅门,门外她望见了爱乔,她在那里等着她。

    爱乔道:“去金小姐家的车叫好了。”

    那件白围领,是在入冬前做好的。玉生将他送的那颗珍珠坠子别在了上面,然后系在脖颈,她的衣柜中仍是靛青、雅绿两个颜色,只有白衬上去,便照出真正年轻的光彩。即便是金小姐说过,不会有比玉生更正派的小姐穿着,朱红柳绿流过之后,只余下一片碧水间正微微映出她花白的脸、手、与细长浓黑的双眉。

    金小姐最爱玉生的长眉。玉生再见到她,她已将自己那道厚重的眉修去,只留下又弯又细的一条长桥,她拱起那条长桥,在虚无的镜像之中望着玉生。

    金小姐笑道:“我早就想见你。”

    玉生低了低浓睫,即便尊敬她,但玉生是从不垂首低脸来笑的。接着,玉生在那灰白的天光下走到她的镜前,她房中的幔帐常年不拉起来,惨白的床帐垂到冰冷的地面,猫毛一样拂过玉生的双脚。

    玉生道:“您叫我来,是为了看那朵爱乔绣不好的绒花。”

    金小姐终于仰起脸来。她仍将自己的脸擦得十分干净,没有沾一丝白的红的色泽,她深刻的肌肤纹理犹如刚刚下过细雨的大地,湿润之中可以窥见细纹。

    “关那朵花什么事?”

    金小姐嗤笑了一声,注道:“她唤我太太。”

    她瘦骨嶙峋的双手伸出来,但细看,上面依然附着细嫩的皮肉。在那皮肉之中钳着一个小小的宝石戒指。

    “我没有结婚,算什么太太呢。”

    她将那颗戒指举高些,望了又望,道:“这是卖棺材的罗先生送的,他追我,我没有答应,难道就不能戴他送的戒指?”

    玉生回道:“爱乔现在起会知道的。”

    她又笑道:“知道什么?”

    玉生道:“您没有结婚。”

    她却只是茫然地注了最后一句道:“不,是我不会结婚。”

    金小姐的房间从来没有门。折扇一般的孔雀风屏外走过摇曳的臃肿的影像,停下来,有男的女的低语,推搡着,冷哼着,仿佛是做赌局,最后是一个女人输了。

    她被推到屏前,轻轻地呼唤道:“金小姐,您在?”

    金小姐并不立即回她的话。

    她又问道:“您在?”

    “在。”

    金小姐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屏外去。她瘦的有些脱像的身躯有时却如伟岸的佛像,玉生常常望见她们恐惧地望着她,然后不知为什么又即刻将头几乎低到地上去。

    “金小姐,有人来了。”

    “谁?”

    “他姓李。”

    玉生终于听见金小姐的笑声,她的笑在许多时候都是无声的,并不露齿。一旦齿牙露出来,便显得上唇更薄了,倒像是嗤笑、冷笑的神色。

    金小姐唤她道:“玉生。”

    玉生转过那扇孔雀屏。

    屏后是金小姐家的一整座院落,金小姐最爱种花,她的院中常年开不合时节的百花,即便入了冬,廊前也有木槿、夏菊、紫薇、桔梗这样绚丽的色泽。望清了,也分不清是真相或是假面,只有叶片是鲜绿的,绿的泛青紫色,露珠滴水成冰,细嗅之后只余金小姐身上淡淡的松叶香。但走得更近了,玉生方记起来,金小姐从不抹孙曼琳爱的那一种外国香水,柏木与雪松糅合在淡淡的皮革味之中,她仿佛曾闻过。

    于是她闻见他,又望见他。在不像是中国的前厅,也不像是西洋的客厅,只是金小姐家的茶厅之中,珠黄与暗红交缠相融的长绒毯面上,他那双上等的皮鞋正无声地踱着步。

    玉生平静地唤他道:“李先生。”

    随后,她看见他笑了一笑,如同早见过她许多面。

    他望着金小姐,又像是只是在望着她。他脱下了自己的另一件白西服,挽在手上,他穿着另一件皮革,一件赤褐皮革马甲。这时玉生相信他确有一匹马,他就像刚刚赛马回来。

    李文树走近了金小姐,然后他握起她的手——他竟吻了她那只瘦的几乎没有肉的手。

    玉生一怔,接着李文树便真正地注视她道:“我知道玉生小姐在这里。”

    金小姐重又拱起她那对长眉,道:“难道你不说,就不能做一场巧合?”

    李文树微笑道:“难道我说了,又有什么。我就是为了见玉生小姐来的,因为我到太平南路第108号去时,一位童工说你在金小姐家中。”

    玉生知道他见到的是爱乔。

    只有在他刚刚漂洋过海离开的那个国度,才有这样时兴的词,“童工”一说。玉生看着李文树和金小姐落座在那张巨大的牛皮长椅上,身后一个女人正悄然点上一个暖炉子,云烟升起之后,更映清那长毯之上,一张西方女人画报下摆的那尊玉像观音,四不像的厅桌正中,挂下一条长垂至地面的红榴珠帘,从前是挂在金小姐的脖颈上。

    玉生又见到了李文树的烟草盒子,只是他仍不抽烟。接着,他递给了金小姐。

    “从英国带回来的?”

    “是。”

    “这是我的礼物?”

    “不是。”

    李文树仿佛永远是笑着的。他浓郁的眉眼弯起,笑道:“表姐,你的礼物怎么会是一只烟草盒子?是那几顶羊皮女帽,还有几只黄金做的烟斗,那艘洋船不能载许多东西,我已托了大洋的船回来,你的礼物和波斯后天会一起到南京。”

    玉生结识金小姐,仍只是结识她的名、她的人、与她在浦口的住址。于是玉生自然不知道她有一个亲表弟,姓李,是刚下英国船的李文树。

    金小姐却问他道:“你为什么要给一匹马起名字?”

    李文树道:“在英国,马和人一样是有身份的,不只是一匹动物。”

    玉生望向金小姐,她正也望向她。如果爱乔的布绒花没有刺错叶的话,玉生此刻便要离去了,只是忽然她记起孙曼琳的接风宴,多事的李和金都在这里,那么孙曼琳还要去赴谁的接风宴呢?又或者孙曼琳是赴了一场鸿门宴。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孙守业开始为她寻谋姻缘,孙曼琳曾说她父亲孙守业恨不得她尽快地离开南京,最好嫁到广州、香港这两个地方,她的祖母在广州,香港那里就有两个极好的人选,其中有一个是造纸商,潮州人居住在香港,孙曼琳拒见之后,孙守业曾执意要玉生去见上一面。后来玉生送回了孙守业送来去香港的船票,上面附着那一句话:“他生产的纸在半个南京都流通,就像钱币。”

    金小姐忽地道:“为什么走?”

    她是问她,或是问李文树。他穿上手中的西服之后,随着她出了厅门,他的皮鞋轻踩过柔软的地面,如履薄冰地停住了。

    玉生回了金小姐的话,她淡淡道:“我走了,明天会再来见您。”

    金小姐冷笑道:“为什么等明天?”

    玉生道:“您那件短绒披肩,明天才做得好。”

    金小姐道:“玉生,我等着你。”

    她仿佛又问了问李文树。李文树回了她的话么?玉生听不见了,出了门时,那阵淡淡的雪松香始终没有散去,她无声地回过脸去,李文树正在她的身后。

    “李先生。”

    “我跟着你,是为了那张戏票。”

    李文树走出金小姐的宅院,她的大门前常年不曾点烛亮灯。晦暗的天光照不清他面上的神色,只知道他是望着她的,正如昨天在港口。

    玉生道:“从这里到秦淮,要乘车。”

    李文树道:“那就乘车。”

    玉生朝他笑了笑,接着她忽然将手挥向一个即将驶去的人力车车夫。宝蓝的车篷底下只能坐两个瘦小的女人,两个男人坐不得,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坐不得。即便玉生的肩头是扁平的、小巧的,也仍与李文树宽阔的肩头忽地紧抵。她从前见过男人与女人坐同一辆人力车,但女人要紧挽住男人的手臂,才不至于在跌宕之中落了车。

    李文树道:“玉生小姐坐过马车吗?”

    玉生道:“没有。”

    李文树道:“马一直拉着人,但我不知道,也有人拉着人。”

    玉生低了低眼望去,他那双干净几乎可说是漂亮的手摩挲着,那双手又碰过什么呢。他说起他在英国的十几年最爱赛马,手心长了茧子,那是握缰绳时磨出来的。

    但他将手心一翻,在那细白的肌肤上玉生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只是问他道:“李先生在英国时念什么书?”

    李文树道:“军校——但已是十年前的事情。”

    玉生道:“李先生似乎没有参军。”

    李文树又笑了笑,他反问她道:“我为什么要参军呢?”

    玉生忽然无言。

    她觉得自己失了言。但李文树笑道:“玉生小姐多么年轻,即便今年刚从金陵毕了业,难道来年就要去北平接着读大学么,你也可以做别的事。”

    玉生抬起眼去望向他,道:“李先生知道我在金陵念书?”

    李文树道:“全南京的正派小姐都在金陵。”

    玉生笑了,她问道:“李先生管什么叫正派?”

    李文树认真述道:“你这样的小姐,即是正派。没有看过电影,没有坐过马车,没有学最时髦的美国卷发,那样的头发我觉得并不好看——玉生小姐,中国女人的黑色长发本就像一条漂亮的长河,可以摸到细水长流。”

    玉生的耳根霎时间红了。

    这是她结识他的第二面。她仍在他究竟是个有礼,或者无礼的人之间反复揣摩,但他并不高扬着脸,他看向她时,将自己的眉眼低了低,仿佛只是在细细地望她散落的“长河”。

    人力车也那样低,李文树却仍要伸出双手去扶住她的手。南京今天没有下雪,秦淮的水是昨日的残雪化冰,又滴成了水,甚至比不下雪更冷一些。玉生的手心一年四季都是冷的,乍握住他温厚的双手,自己的手心也被烧红了一般,立即滚烫起来,又立即挣开了。

    玉生道:“秦淮的戏院在水上,我有一艘相识的船,请李先生搭船。”

    李文树只是一怔,然后上了船。

    刺骨的水中搭起赤红的戏台,绿绒朱帘拉起,高声曲调之后,一张张粉墨油面忽然登场。冲破天光的“咿呀——”声传来,玉生与李文树在摇摆的船体之中落了座。

    李文树道:“女人叫做什么?”

    玉生答他道:“杜丽娘。”

    “她是男人的太太?”

    “还不是。”

    李文树看得愈发真切,他不再说话。即便是坐着,他的背脊仍是挺直无比的,船体仿佛因他变得平稳,不再飘浮,停了下来。

    直至帘外高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秦淮上许许多多条船,偏偏有一条却撞上了红台,地覆天翻之后,是一段段笑声与嚷声的延绵不绝。粉墨飞快地散尽了,只余下一件蓝长褂子上了台。

    “爷们,诸多抱歉!戏票明天再还各位。”

    红台浮去,绿帘重又拉起。

    李文树道:“玉生小姐,今天又算是谁欠?”

    茶座在船体正中,小小的红檀木方桌动摇起来,原本平静的茶水染开层层涟漪。玉生在那里看见李文树的神色,他仿佛笑着看她,又或者只是看茶色中的她。

    玉生将两个圆口茶杯递开,其中一只她用双手递过去,他比她大许多,整十二岁,况且他是她爸爸的相识,她谨记自己要尊敬他。玉生淡淡回道:“李先生,这里的票,每一天都买得到。”

    “明天?”

    “只有这个班子是从天津来的,如果明天还没有回去就可以买到。”

    李文树道:“天津么。回上海的船还要十天之后,天津更远,明天他们回不去。”

    玉生笑了笑,道:“不知道,那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李文树道:“我不能让玉生小姐亲自去买戏票。明天下午四点钟,玉生小姐如果愿意,就请在家门前等着我。”

    玉生静默了片刻,而后道:“我记住了,四点钟。”

    小船逐渐靠上了岸。如给那个车夫一样的酬劳,李文树也递给了船夫同样大小的一张钱票,但船夫不知从哪里学来了几句英文表示感激。李文树只是用一点南京口音也没有的中文回他的话道:“有劳你了。”

    因周围的中国男人极少有拉开船帘下船之后,在原地伸出手腕去静静地扶着女人轻捏起旗袍一角下船的。李文树忽然将他送她的那颗珍珠坠子看仔细了,它被别在她的白围领上,好像充当了一颗宝石扣子。

    直至走出水上戏院后,玉生从手包中拿出来一条帕巾。绸面的,柔滑无比,拆开来,他才发现帕巾之中放了另一条帕巾,更小更细,真正如同即刻吐露出来的丝,但又温软似肌肤。

    李文树笑着望她道:“这是送我的。”

    玉生道:“这样的帕巾,我也有一条,夏季用来擦额,但我觉得如今即便是冬天,李先生手心的汗也有许多,可能是爱赛马的原因,您——”

    她笑自己,忽然笑出了声,轻轻地,又几乎听不见。然后方又注道:“请你收着,这一条是崭新的,我做好之后从没有用过。”

    李文树道:“这条绿绣边是你做的,这个大小是你剪裁出来的?”

    玉生道:“是。”

    李文树道:“那我收着,从此我每一次骑马,都会拿来用。”

    玉生笑了笑,并不回他的话了。

    路面上远远地开来一辆车子,平静地停在一个梅花糕的摊位前,也不敢鸣笛来等他,玉生知道那是来接李文树的车。只是那个梅花糕的摊子,孙曼琳曾在那儿买过一块,或者买过许多块,有时是玉生为她买的,孙曼琳常说南京再不会有更好吃的梅花糕。

    这时又记起孙曼琳,玉生忽地问道:“李先生,你为什么不在安平?”

    李文树停住了,不立即往车去。

    “我为什么要在安平呢?”

    “今天他们要为你接风。”

    “谁?”

    “整个安平。”

    李文树道:“哦,我忘记了。”

    他笑了笑,不知为什么忽然坐近了,身上仍是淡淡的雪松香。玉生第一次不敢大胆地注视一个男子,明明她还在金陵读书时,也从没有这样怯懦过。

    顿了顿后,玉生说道:“李先生,你现在去也不会失约。”

    李文树道:“近六点钟了,再晚一些,我要先到高淳的马场看一看,后天我的马波斯到南京后要立即入住那里,直到我回上海的那一天。”

    玉生道:“他们为你接风,你却要为你的马接风。”

    李文树笑道:“波斯是一匹很漂亮的马,到时我要让玉生小姐见一见它,漂亮的小姐骑上漂亮的马,相得益彰不是吗——这个成语是袁瑞先生刚教会我的,这里用我想是合适的。”

    玉生低了低眼,仿佛在看他手踝的表面。那块银白的西洋表就如同安平大厅中的巨大光铜摆钟,缩的很小很小,挂在了他的手中,然后便开始缓慢地转动。

    重又乘上车后,玉生望了一眼那不止的时针。

    “李先生,英国远不远?”

    “不远。”

    玉生又问他道:“乘船可以到的地方吗?”

    李文树细细地回答她道:“可以,乘船的话要久一些,久也并非不好,有时夜里睡着了,海浪声像风笛一样吹到梦里,人睡在无际的海上,倒比睡在大地上更平静。”

    玉生道:“多么好,可惜我是晕船的。”

    李文树忽地又笑了,他道:“那你为什么还乘船在秦淮河上看戏?”

    玉生淡淡道:“李先生,你要问那个班子为什么偏要在河上搭台。因为第一次来是我母亲陪着,她是苏州人,她总说苏州人看戏就是在水上。”

    李文树道:“我见过你母亲。”

    玉生道:“是的,十五年前她还没有离去。”

    李文树声低了些,道:“她是如何离去的。”

    玉生道:“肺病。”

    只是玉生如今总记不得,她母亲是十年前离去的,或是五年前。又或者,她母亲真正卧床了十年,疾病纠缠了许久之后才终于在后来的某一日逝世了。总之玉生在那一日之后穿过许多时日的白,直至今日她忽然望见李文树身上那一件白西服,和他昨天穿的是一样的素白。

    “李先生,你的母亲不久前在上海离世了。”

    “嗯。”

    他竟仍是笑着的,那笑是怅然,或本就是无谓的冷笑。

    玉生忽地一怔,又听他注道:“我看了那篇讣告。”

    他回过脸来,他面上的神色像是他身后在摇摆中逐渐变得虚无的车帘,又分不清那眉头是皱着的、是高扬的,只是那眼睫低垂着,冰冷地扫过他金黄的肌肤。

    接着,李文树仿佛自说道:“那篇讣告登了一个错处——她的称呼,她离婚之后就不该被称作李太太了。”

章节目录

一场婚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小飞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小飞象并收藏一场婚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