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李成笙要驾车与玉生一同去宝山,但镇静下来,李成笙说如果去宝山之后再接回来难免耽误时间,不如唤来芳萝,而他却去黄浦再请医生一同过去。细细思索一番,安华姑妈仍觉得不妥当,便让玉生留着。
安华姑妈道:“夜深路长,就让成笙请医生过去最好。”
玉生并不立即回话。
又或者,玉生没有听清安华姑妈说了什么,耳中流过去的话总变成“落马了”这几个字。玉生要再问,如何落了马?落了马之后疼不疼?鸳儿却一句也回不出来了,她只说先生匆匆挂断了她的电话,并吩咐了最后一句:“勿使太太担忧。”只是这样晦涩的托词如何能将玉生留在公馆内,所以她只远远望着,芳萝的车子是否开来了。
梅娣终于取来了外衣。
玉生围住围脖,回过身,又唤梅娣道:“为我取两双手套来。”
待梅娣回过去,她又匆匆注道:“放摆钟下的抽屉。”
那里如今除了李爱蓝的手套,也放着她和李文树的了。
安华姑妈道:“今晚可回得来?”
玉生已坐上了车,只回道:“您先休息,就不要等着。”
说完,芳萝发动了车子。玉生坐在车中,忽地记起送外衣的那一天,李文树曾说若有人为他送外衣,即便不穿也不冷了,如今她却为他送了一双手套。又想起在南京时,他也曾落下马,
只是那是一匹野马。波斯也会将他摔落马?若是骑马这样险情频发,李文树又为什么这样爱骑马呢?玉生意识到自己又想错了,李文树说过马不是来骑的,是乘的,是并驾齐驱。所以他将把马当作人一样,为它起了名。
开到宝山去的路程原来这样长。
长到玉生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却仍然困囿在一场细雨中。上海的雨仿佛不会停了,它冷冷地刺着人,玉生拉开车帘望出去,见黑暗中有人拉着干草,拉着马,唱着洋文走过去。
“拉上帘子,太太。”
芳萝淡淡注道:“这里是乱糟糟的地方。”
玉生道:“我似乎和爱蓝来过这里。”
正要拉上帘子,忽地,玉生望见了李爱蓝。
玉生以为李爱蓝是独自行走在这片黑暗的街面上,但随着干草车过去后,一个男人很快走来了,他用一件油光发亮的黑绸长外衣包住自己一整具高大的身躯,那外衣的衣袖拂上了李爱蓝的肩头。随后,李爱蓝被他紧紧拥住了。
“芳萝。”
玉生即刻要唤芳萝停车。
但李爱蓝与男人的脸一同转过来了,那张方正的英俊男子面孔是朦朦胧胧的,只窥见柔情无比的神色。细看,那样泛滥的柔情像洪灾一样侵袭过来,如果纵深摸索,会摸到许多暗中伤人的沙砾、尘土,或者石子。
她与他说着什么,又因什么笑起来。
另一辆车子沿着干草车走过的路面行驶过来,停在这一对快活男女的面前。于是玉生望见李爱蓝乘上了车,她拉下车帘便再望不见她的脸,玉生最后只见拉长的车影隐入细雨里。芳萝再没有停驻片刻,顺着宝山的方向,她驶离了金陵东路。
“那是闫四。”
不知多久,芳萝淡淡地说出了这句话。
玉生道:“谁是闫四?”
芳萝道:“之前我在闫二香烟行为他的父亲开过车,闫二就是他父亲,闫三是他的大哥——除去香烟生意,三父子也做香火和女人的香膏,在金陵东路上,有许多店面。”
玉生道:“爱蓝如何结识他?”
芳萝道:“是的,太太,爱蓝小姐这样的人是不应该结识闫四的。”
只是玉生如今还不懂得芳萝口中的“不应该”,直至后来玉生见到李文树得知李爱蓝与闫四厮混的事迹,李文树阴郁地剥夺了李爱蓝的自由后,玉生方明白,人是真正分为三六九等的,而闫四永远只屈身上海天地的九等之下。
临下了车,玉生仍注道:“若你方便,芳萝,再为我找一找爱蓝的去向。”
芳萝应了声。
马场前的小门开着,细雨没有停,芳萝回身却意识到并没有带伞。再回过身,玉生已进了小门,她摆摆手,似乎是示意芳萝离去了。马场最里面的窗门都亮着,烛火从里面映出来,映清玉生肩头上散落的千丝万缕,车上睡得不安稳,索性拆了圆髻,枕着头发睡了过去。
窗门里有人说话,听清了,是李文树。玉生听见他的声音,却听不明白他的语言。
忽然,他问道:“是谁?”
玉生没有回话。
于是李文树注道:“你回来了。”
玉生怔了怔。
李文树的脚步声愈近了,近在咫尺时,她低下眼,望向他赤着的双脚。
他正踏在冰冷的大地上。望见她,他又忽地道:“太太,你怎么来?”
玉生道:“你说是谁回来了。”
李文树道:“一位驯马师,她看了波斯的病后,刚刚乘车离开,我只以为她原路又返了回来。”
接着,李文树取出了她为他送的那一条汉麻帕巾,擦了擦她发上即将滴落的露珠,细雨将她的脸打湿了,也洗去她脸上慌张的神色。她显得平静极了,只是闻着那条帕巾的味道,上面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雪松气味,如云如雾般飘进人的耳鼻。
而他垂落的另一只手,已是一片通红,再没有精致的白纱交缠。
李文树顺着她的双眼去望,望见自己的手,他笑道:“上了药,明天会好许多。”
他握起她的双手,绕过四方的厅面,走到里厅去。她与他在这里煮过馄饨,彼此对坐下来,他将桌面上的外文书籍拂到一旁,为她倒下一杯厚重的“土壤”。
玉生不动声色,却又飞快地皱了皱眉。
李文树道:“怕苦。”
一对瓷罐中,分别倒出蜂蜜、厚糖两种浓浆。
“太太,暖一暖。”
苦涩淡到几乎闻不见了。玉生入了口,又觉得仍是苦的,流过齿舌,忽如激流般冲入一阵甜的、酸的香气,交织变化,无穷无尽地延着,直至苦味散尽,只回甘涩。
玉生脱下自己的外衣。从外衣口袋中,她取出那双裘毛手套,递到他的手上,再望见那片通红,她握来他的手,为他戴了上去。
系上结时,玉生道:“她们是痛斥咖啡加许多糖浆的。”
李文树道:“吃惯苦的人,总安慰自己以为甜味是低等的。”
玉生笑了笑,忽地道:“你原来还结识余太太么。”
李文树道:“谁是余太太?余史振的妻子吗?”
玉生道:“是——她今日打电话来找你。”
李文树道:“我并没有见过她。”
想一想,他又注道:“几日前余史振带着他太太来过银号,我那时正和你吃着充作“桂花糕”的梅花糕,所以没有见到他。”
玉生听见他的声颤了颤。
即便真上了药,那片通红也不会即刻淡去,只会扯出折磨人的伤痛来。李文树将外衣的袖口挽上一半,后来又小心脱下来,他说在屋里的箱柜中放着两件睡袍,一件是他自己的,另一件是玉生的。
玉生道:“我还以为丢了。”
李文树抬眼,道:“什么丢了?”
玉生从箱柜中取出来,回道:“这一件朱红的,我一度以为丢了,原来你放在这里。”
李文树道:“新婚过后你没有再穿,所以上回来时,我故意落下,想着我们总有再来过夜的日子,只是没想到这样快。”
玉生将两件睡袍挽在手臂上,从她雪白的臂弯中流下来,仿佛只是两匹红绸。
玉生道:“如果早知你今日会落马,我便劝着不让你来。”
李文树笑道:“太太,世上永没有早知——但我今天是必然要来的,波斯的马蹄踩到了粗桔梗,几日下来化了脓,不是驯马师来,我只以为它的失声是因受了寒,还只会为它堆许多干草与绒花。”
玉生道:“驯马师叫阿贝丽。”
李文树一怔,道:“你知道。”
玉生道:“听芳萝提起。”
李文树道:“她从英国回来,在英国时,她也为波斯看过许多回病。”
玉生并没有接着话头,只挽着红绸走到厅外,小门旁的窗台,推开窗望了望。她望见波斯睡着,睡在暖和而坚固的马厩中,它弓起的马蹄的确缠上了白纱,它的鬃马被风吹得柔软顺滑,又或者,那毛痕是由一只女人的手抚平的。
李文树唤了唤她,道:“是芳萝带了你来,还是成笙?”
玉生回过脸,道:“芳萝。”
李文树道:“成笙不是在家中吃饭吗?”
玉生道:“他去请医生过来。”
李文树道:“破皮而已,何必让人这样晚跑一趟。”
换了睡袍,李文树在厅面中看他的书一直看到雨停。马场周遭总是寂静的,仿佛再不会有人来了,他手上的钟表落马时摔裂了,放在一旁,转着转着,玉生望见已是晚间十一点钟。
李文树忽然闭了闭眼。
玉生道:“我打一个电话问问。”
但那电话机时好时坏,并不能立刻拨出去。
玉生放下电话重提起时,李文树道:“不用打了。”
上海的雨似乎终于停了,玉生总觉得自己自从离开南京便常常听到雨声,伴着雨声睡去,漂洋在海上的日子,细算一算,竟也已是几十天以前的光阴。她此刻与李文树对坐着,比结婚以来的许多天都要无言。她想着,自己与他本来就是没有话说的。只因她有许多问不出口的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上海总要下雨?但天空诡谲多变,这样的事问出口没有意思。不明白爱蓝为什么这样恼她,只是这恼意没有由来,又要从何问起?实际最不明白,他又为什么要匆匆和她结成婚姻呢,如果这样问便好笑得很,她又为什么会愿意与他结婚?
脑中的思绪流水般细细流过去,最终想起一句,问他道:“朱太太是你的相识?”
只因在蒋太太的家中,她才会见到许多人,听见许多话,才有了话头。
李文树笑了笑,道:“汪芙吗?她像是嫁给了姓朱的。”
玉生并不回话,那里仿佛只有“某某太太”,除去美玲,别人没有名字。
李文树注道:“我记得她十分高大。”
玉生道:“她是你的同学。”
李文树细细道:“是,还有一位是苏鸿生的妹妹苏美玲,我们都曾在格致念书。”
玉生低低声道:“美玲——她竟和你同个年龄。”
李文树仿佛听不清。他笑着望她,问她为什么说这样多?又问她蒋太太的茶好喝吗?玉生回他的话,却说蒋太太的一切都是最上乘的,并不必说好不好。又反过来问他,妇女救助会是什么会?说到这里,她方可自然地说出她将他送她的珍珠坠送给那一个妇女救助会了。李文树没有立即回她的话,他的眼睛寻过去,只是望一望她的双耳,又像是早知那里已吊上了另两只金玉钳口的耳坠。
“是秦凤自己创办的。”
李文树注道:“妇女救助会,婴幼儿保护堂,都是她自己创造的名号,因为只有她拥有最多的粮食,最好的棉花,最齐全的杂货,只要从大洋贸易中随手一挥,那些东西就会像海水一样流向贫瘠之地。”
玉生道:“蒋太太是善人。”
李文树却转了话头,道:“只是你该告诉我,公馆里有比那两颗珍珠坠更贵重的东西。”
玉生道:“但当下只有那珍珠坠最好。”
外头忽地什么响动起来,听清了,原是波斯的声。
李文树道:“它在吃草。”
玉生道:“我竟忘了,你还没有用饭。”
李文树笑道:“但我是饮食男女,是不吃草的。”
玉生悔恨起自己的匆忙,只是玉生本不知道,今晚是要在宝山留夜的。她想着,梅娣也许已经留好了他的餐食,在公馆门前等着,时不时唤上鸳儿去热一热。玉生再望向那电话机,却是想打给梅娣的,她重拿起拨了拨,却始终拨不出去。
李文树道:“太太,你的旗装湿了。”
仿佛这时才望见,她的背脊是湿漉漉的。那雨又细又急,即便芳萝伸出双手为她做伞檐,也是避不及的。
玉生道:“仍没有通——我去换一换。”
她挥向那烛火,烛影也挥向她,她见烛身烧尽了,便起了身,想往箱柜中要再寻一根新烛出来点着。宝山直至后来也没有安电灯,李文树却说,在宝山时反而什么都看得清,她当时要扔掉那燃烧殆尽的烛身时,最后的烛影照见了她羞赧的神色。
只因她半赤着身时,他并不再避过脸去。
李文树正大胆地凝视着她的背脊,撑着那只通红的手臂,他为她合上了箱柜,里面没有新烛了,一切的光亮都是那冰冷窗台的映射。玉生忽然想,自己不该觉得他是大胆的,任凭谁窥见她这个想法,都会觉得可笑至极。毕竟一个男人凝视自己妻子的身体,最是常态。
另两扇窗台,玉生也拉开了风帘。
于是房中更亮了,甚至比烛火更亮。玉生闭着眼时也仿佛能望见李文树的双手,伸出来如连绵的山脉,掌心如滚烫的山火——忽地烧起来。融掉了她紧握的双手,烧化了她系紧的睡袍带子,直至烧进她的手心。她闭着眼,再不愿意睁开,只知周遭的一切都是炽热的,天上无风无雨,便浇不灭地上两具柔软的身躯。
玉生昏沉沉地,只听李文树唤了许多句道:“太太。”
“这是你的脸。”
“你的眼。”
“你的手臂。”
那山火慢慢地拂过去玉生的每一寸肌理,最终烙下一片温暖大地。
安华姑妈道:“夜深路长,就让成笙请医生过去最好。”
玉生并不立即回话。
又或者,玉生没有听清安华姑妈说了什么,耳中流过去的话总变成“落马了”这几个字。玉生要再问,如何落了马?落了马之后疼不疼?鸳儿却一句也回不出来了,她只说先生匆匆挂断了她的电话,并吩咐了最后一句:“勿使太太担忧。”只是这样晦涩的托词如何能将玉生留在公馆内,所以她只远远望着,芳萝的车子是否开来了。
梅娣终于取来了外衣。
玉生围住围脖,回过身,又唤梅娣道:“为我取两双手套来。”
待梅娣回过去,她又匆匆注道:“放摆钟下的抽屉。”
那里如今除了李爱蓝的手套,也放着她和李文树的了。
安华姑妈道:“今晚可回得来?”
玉生已坐上了车,只回道:“您先休息,就不要等着。”
说完,芳萝发动了车子。玉生坐在车中,忽地记起送外衣的那一天,李文树曾说若有人为他送外衣,即便不穿也不冷了,如今她却为他送了一双手套。又想起在南京时,他也曾落下马,
只是那是一匹野马。波斯也会将他摔落马?若是骑马这样险情频发,李文树又为什么这样爱骑马呢?玉生意识到自己又想错了,李文树说过马不是来骑的,是乘的,是并驾齐驱。所以他将把马当作人一样,为它起了名。
开到宝山去的路程原来这样长。
长到玉生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却仍然困囿在一场细雨中。上海的雨仿佛不会停了,它冷冷地刺着人,玉生拉开车帘望出去,见黑暗中有人拉着干草,拉着马,唱着洋文走过去。
“拉上帘子,太太。”
芳萝淡淡注道:“这里是乱糟糟的地方。”
玉生道:“我似乎和爱蓝来过这里。”
正要拉上帘子,忽地,玉生望见了李爱蓝。
玉生以为李爱蓝是独自行走在这片黑暗的街面上,但随着干草车过去后,一个男人很快走来了,他用一件油光发亮的黑绸长外衣包住自己一整具高大的身躯,那外衣的衣袖拂上了李爱蓝的肩头。随后,李爱蓝被他紧紧拥住了。
“芳萝。”
玉生即刻要唤芳萝停车。
但李爱蓝与男人的脸一同转过来了,那张方正的英俊男子面孔是朦朦胧胧的,只窥见柔情无比的神色。细看,那样泛滥的柔情像洪灾一样侵袭过来,如果纵深摸索,会摸到许多暗中伤人的沙砾、尘土,或者石子。
她与他说着什么,又因什么笑起来。
另一辆车子沿着干草车走过的路面行驶过来,停在这一对快活男女的面前。于是玉生望见李爱蓝乘上了车,她拉下车帘便再望不见她的脸,玉生最后只见拉长的车影隐入细雨里。芳萝再没有停驻片刻,顺着宝山的方向,她驶离了金陵东路。
“那是闫四。”
不知多久,芳萝淡淡地说出了这句话。
玉生道:“谁是闫四?”
芳萝道:“之前我在闫二香烟行为他的父亲开过车,闫二就是他父亲,闫三是他的大哥——除去香烟生意,三父子也做香火和女人的香膏,在金陵东路上,有许多店面。”
玉生道:“爱蓝如何结识他?”
芳萝道:“是的,太太,爱蓝小姐这样的人是不应该结识闫四的。”
只是玉生如今还不懂得芳萝口中的“不应该”,直至后来玉生见到李文树得知李爱蓝与闫四厮混的事迹,李文树阴郁地剥夺了李爱蓝的自由后,玉生方明白,人是真正分为三六九等的,而闫四永远只屈身上海天地的九等之下。
临下了车,玉生仍注道:“若你方便,芳萝,再为我找一找爱蓝的去向。”
芳萝应了声。
马场前的小门开着,细雨没有停,芳萝回身却意识到并没有带伞。再回过身,玉生已进了小门,她摆摆手,似乎是示意芳萝离去了。马场最里面的窗门都亮着,烛火从里面映出来,映清玉生肩头上散落的千丝万缕,车上睡得不安稳,索性拆了圆髻,枕着头发睡了过去。
窗门里有人说话,听清了,是李文树。玉生听见他的声音,却听不明白他的语言。
忽然,他问道:“是谁?”
玉生没有回话。
于是李文树注道:“你回来了。”
玉生怔了怔。
李文树的脚步声愈近了,近在咫尺时,她低下眼,望向他赤着的双脚。
他正踏在冰冷的大地上。望见她,他又忽地道:“太太,你怎么来?”
玉生道:“你说是谁回来了。”
李文树道:“一位驯马师,她看了波斯的病后,刚刚乘车离开,我只以为她原路又返了回来。”
接着,李文树取出了她为他送的那一条汉麻帕巾,擦了擦她发上即将滴落的露珠,细雨将她的脸打湿了,也洗去她脸上慌张的神色。她显得平静极了,只是闻着那条帕巾的味道,上面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雪松气味,如云如雾般飘进人的耳鼻。
而他垂落的另一只手,已是一片通红,再没有精致的白纱交缠。
李文树顺着她的双眼去望,望见自己的手,他笑道:“上了药,明天会好许多。”
他握起她的双手,绕过四方的厅面,走到里厅去。她与他在这里煮过馄饨,彼此对坐下来,他将桌面上的外文书籍拂到一旁,为她倒下一杯厚重的“土壤”。
玉生不动声色,却又飞快地皱了皱眉。
李文树道:“怕苦。”
一对瓷罐中,分别倒出蜂蜜、厚糖两种浓浆。
“太太,暖一暖。”
苦涩淡到几乎闻不见了。玉生入了口,又觉得仍是苦的,流过齿舌,忽如激流般冲入一阵甜的、酸的香气,交织变化,无穷无尽地延着,直至苦味散尽,只回甘涩。
玉生脱下自己的外衣。从外衣口袋中,她取出那双裘毛手套,递到他的手上,再望见那片通红,她握来他的手,为他戴了上去。
系上结时,玉生道:“她们是痛斥咖啡加许多糖浆的。”
李文树道:“吃惯苦的人,总安慰自己以为甜味是低等的。”
玉生笑了笑,忽地道:“你原来还结识余太太么。”
李文树道:“谁是余太太?余史振的妻子吗?”
玉生道:“是——她今日打电话来找你。”
李文树道:“我并没有见过她。”
想一想,他又注道:“几日前余史振带着他太太来过银号,我那时正和你吃着充作“桂花糕”的梅花糕,所以没有见到他。”
玉生听见他的声颤了颤。
即便真上了药,那片通红也不会即刻淡去,只会扯出折磨人的伤痛来。李文树将外衣的袖口挽上一半,后来又小心脱下来,他说在屋里的箱柜中放着两件睡袍,一件是他自己的,另一件是玉生的。
玉生道:“我还以为丢了。”
李文树抬眼,道:“什么丢了?”
玉生从箱柜中取出来,回道:“这一件朱红的,我一度以为丢了,原来你放在这里。”
李文树道:“新婚过后你没有再穿,所以上回来时,我故意落下,想着我们总有再来过夜的日子,只是没想到这样快。”
玉生将两件睡袍挽在手臂上,从她雪白的臂弯中流下来,仿佛只是两匹红绸。
玉生道:“如果早知你今日会落马,我便劝着不让你来。”
李文树笑道:“太太,世上永没有早知——但我今天是必然要来的,波斯的马蹄踩到了粗桔梗,几日下来化了脓,不是驯马师来,我只以为它的失声是因受了寒,还只会为它堆许多干草与绒花。”
玉生道:“驯马师叫阿贝丽。”
李文树一怔,道:“你知道。”
玉生道:“听芳萝提起。”
李文树道:“她从英国回来,在英国时,她也为波斯看过许多回病。”
玉生并没有接着话头,只挽着红绸走到厅外,小门旁的窗台,推开窗望了望。她望见波斯睡着,睡在暖和而坚固的马厩中,它弓起的马蹄的确缠上了白纱,它的鬃马被风吹得柔软顺滑,又或者,那毛痕是由一只女人的手抚平的。
李文树唤了唤她,道:“是芳萝带了你来,还是成笙?”
玉生回过脸,道:“芳萝。”
李文树道:“成笙不是在家中吃饭吗?”
玉生道:“他去请医生过来。”
李文树道:“破皮而已,何必让人这样晚跑一趟。”
换了睡袍,李文树在厅面中看他的书一直看到雨停。马场周遭总是寂静的,仿佛再不会有人来了,他手上的钟表落马时摔裂了,放在一旁,转着转着,玉生望见已是晚间十一点钟。
李文树忽然闭了闭眼。
玉生道:“我打一个电话问问。”
但那电话机时好时坏,并不能立刻拨出去。
玉生放下电话重提起时,李文树道:“不用打了。”
上海的雨似乎终于停了,玉生总觉得自己自从离开南京便常常听到雨声,伴着雨声睡去,漂洋在海上的日子,细算一算,竟也已是几十天以前的光阴。她此刻与李文树对坐着,比结婚以来的许多天都要无言。她想着,自己与他本来就是没有话说的。只因她有许多问不出口的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上海总要下雨?但天空诡谲多变,这样的事问出口没有意思。不明白爱蓝为什么这样恼她,只是这恼意没有由来,又要从何问起?实际最不明白,他又为什么要匆匆和她结成婚姻呢,如果这样问便好笑得很,她又为什么会愿意与他结婚?
脑中的思绪流水般细细流过去,最终想起一句,问他道:“朱太太是你的相识?”
只因在蒋太太的家中,她才会见到许多人,听见许多话,才有了话头。
李文树笑了笑,道:“汪芙吗?她像是嫁给了姓朱的。”
玉生并不回话,那里仿佛只有“某某太太”,除去美玲,别人没有名字。
李文树注道:“我记得她十分高大。”
玉生道:“她是你的同学。”
李文树细细道:“是,还有一位是苏鸿生的妹妹苏美玲,我们都曾在格致念书。”
玉生低低声道:“美玲——她竟和你同个年龄。”
李文树仿佛听不清。他笑着望她,问她为什么说这样多?又问她蒋太太的茶好喝吗?玉生回他的话,却说蒋太太的一切都是最上乘的,并不必说好不好。又反过来问他,妇女救助会是什么会?说到这里,她方可自然地说出她将他送她的珍珠坠送给那一个妇女救助会了。李文树没有立即回她的话,他的眼睛寻过去,只是望一望她的双耳,又像是早知那里已吊上了另两只金玉钳口的耳坠。
“是秦凤自己创办的。”
李文树注道:“妇女救助会,婴幼儿保护堂,都是她自己创造的名号,因为只有她拥有最多的粮食,最好的棉花,最齐全的杂货,只要从大洋贸易中随手一挥,那些东西就会像海水一样流向贫瘠之地。”
玉生道:“蒋太太是善人。”
李文树却转了话头,道:“只是你该告诉我,公馆里有比那两颗珍珠坠更贵重的东西。”
玉生道:“但当下只有那珍珠坠最好。”
外头忽地什么响动起来,听清了,原是波斯的声。
李文树道:“它在吃草。”
玉生道:“我竟忘了,你还没有用饭。”
李文树笑道:“但我是饮食男女,是不吃草的。”
玉生悔恨起自己的匆忙,只是玉生本不知道,今晚是要在宝山留夜的。她想着,梅娣也许已经留好了他的餐食,在公馆门前等着,时不时唤上鸳儿去热一热。玉生再望向那电话机,却是想打给梅娣的,她重拿起拨了拨,却始终拨不出去。
李文树道:“太太,你的旗装湿了。”
仿佛这时才望见,她的背脊是湿漉漉的。那雨又细又急,即便芳萝伸出双手为她做伞檐,也是避不及的。
玉生道:“仍没有通——我去换一换。”
她挥向那烛火,烛影也挥向她,她见烛身烧尽了,便起了身,想往箱柜中要再寻一根新烛出来点着。宝山直至后来也没有安电灯,李文树却说,在宝山时反而什么都看得清,她当时要扔掉那燃烧殆尽的烛身时,最后的烛影照见了她羞赧的神色。
只因她半赤着身时,他并不再避过脸去。
李文树正大胆地凝视着她的背脊,撑着那只通红的手臂,他为她合上了箱柜,里面没有新烛了,一切的光亮都是那冰冷窗台的映射。玉生忽然想,自己不该觉得他是大胆的,任凭谁窥见她这个想法,都会觉得可笑至极。毕竟一个男人凝视自己妻子的身体,最是常态。
另两扇窗台,玉生也拉开了风帘。
于是房中更亮了,甚至比烛火更亮。玉生闭着眼时也仿佛能望见李文树的双手,伸出来如连绵的山脉,掌心如滚烫的山火——忽地烧起来。融掉了她紧握的双手,烧化了她系紧的睡袍带子,直至烧进她的手心。她闭着眼,再不愿意睁开,只知周遭的一切都是炽热的,天上无风无雨,便浇不灭地上两具柔软的身躯。
玉生昏沉沉地,只听李文树唤了许多句道:“太太。”
“这是你的脸。”
“你的眼。”
“你的手臂。”
那山火慢慢地拂过去玉生的每一寸肌理,最终烙下一片温暖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