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你明天有空吗?”
图南喝着帮助消化的酸梅汁,看向鱼崽。“明天风神陵举办葬礼,我收到了邀请,没有时间陪你玩。”
鱼崽讶然。“你也收到了?”
“也?你也收到了?”
“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我认识了新朋友吗?她邀请我和夏一起参加葬礼,我问她可不可以再带一个人,她说可以。”
图南闻言抱起重了许多的鱼崽吧唧一口。“鱼崽真好,明天我们一起去。”
风神陵教徒有与友人约定一起火化的传统,加之风神教教徒众多,很难做到死一个人举办一次葬礼,干脆不按死期举办葬礼,而是每个月的余日举办一次葬礼,将当月攒下的陶俑一同下葬。
有的陶俑下葬时亲朋故旧已所剩无几,也有的亲朋众多,最重要的是,每次下葬的陶俑少则数座多则数十数百座,一座几个亲友,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加之风神教的认知里,死后与神同陵,应该为死者高兴,故而葬礼上不能见眼泪,必须充满欢声笑语。
久而久之,风神陵每月一次的葬礼变成了本地节日活动一般的存在。
所有人载歌载舞将陶俑送至风神陵,非教徒非亲朋也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止步,教徒、亲友与收到邀请的客人跟着陶俑一同进入陵墓。
宽阔的能容两辆马车并行的甬道两侧有火把照明,并不会摔倒,但走得久了也会对时间模糊,不知自己走了多久。
墓砖砌成的甬道两侧不时会出现一座墓门,图南每次都会看一眼,发现敞开的门内什么都没有,连墓砖都没有,只墓室空间不同,小的约莫十丈方圆,大得能跑马。
随着前进,甬道墙壁上渐渐出现水渍青苔。
图南微讶,甬道在深入地下,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唯一的解释是甬道转弯与向下的弧度很小,令人产生自己走在平直道路上的错觉,也不知这座陵墓的地下空间究竟有多大。
“阿母,棠走不动了。”
“阿母背你。”
图南蹲下,棠欢快的扑到她的背上,再看夏,发现夏只是呼吸快急了些,脚步仍旧平稳。
小伙伴不仅还在走,还推着轮椅,让大人背的自己是不是有点丢人?
棠犹豫了下,又从图南背上下来:“阿母,棠自己走。”
“不是走不动了吗?”
“我还能走。”
“可你的腿在抖。”
夏回头看了眼棠:“我比你年长,体力自然比你强,待你长大,体力也会增长。”
棠想了想,重新扑到图南背上。“我以后也会和你一样有力气。”
夏莞尔。“等你长得和我一样高再说。”
“我会很快长得比你更高。”
图南道:“那得多吃饭多吃菜多吃肉。”
棠坚定道:“我会吃更多饭菜肉。”
夏努力控制自己不笑出声。
不知走了多久,吹奏乐器的乐队吹的乐声开始有气无力,甬道两侧出现的墓室开始不再荒芜,铺上了墓砖。
队伍在一座墓室前停下,走进墓室。
众人合力将马车上的陶俑一一抬下,图南将已经睡着的鱼崽放到马车上,让年幼而不用帮忙的夏照看,自己一边帮忙一边打量墓室。
墓室顶端是石壁,显然,风神陵是将一座山的山体掏空了。
不对,应当不止一座山,风神陵入口的位置几十年变一次,一片墓区使用时,另一片墓区正在开工,图南推测风神陵每次都是掏空一座山。
墓顶石壁上绘着色彩鲜艳的壁画,图南仰头看了两眼,发现都是一些教徒的事迹,从身形来判断,壁画中的主角与陶俑一致。
与利用本来就存在的山体结构形成的墓顶不同,墓室四壁与地面以墓砖砌成,墙壁墓砖上同样刻着墓主事迹,而脚下的墓砖。
图南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全是字。
不愧是十洲七洋最与众不同的宗教,墓志刻在脚踩的墓砖上。
但墓志刻在墓砖上也有好处,安放陶俑时很方便,找到陶俑对应的墓志,将陶俑放在墓志所在墓砖上即可。
三十余座陶俑放好,众人离去,出门后,走在最后的守陵人按下机括,墓门关上,代表这座墓室已满,不再从外部打开。
棠小声问图南:“墓室关上了就不再打开,那这条甬道的墓室都住满了呢?”
献道:“待到最后一间墓室住满,这条甬道的入口也会封死,不再打开。”
“那以后的死者葬哪?”
献莞尔:“还有其它甬道,除非有一日风神教失去存在的土壤,否则风神陵永远不会封墓。”
棠好奇的问:“那风神的墓室在哪条甬道?”
献愣住。
夏道:“风神还活着,没有墓室。”
献道:“虽然人还没死,但有墓室的,风神的墓室是风神陵中修建的第一座墓室。”
夏奇道:“最早的墓室甬道不都封死了吗?”
虽然就算不封死也没人能找到,数千载的时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何况陵墓。
献解释道:“有两个入口,大的入口封死了,小的没有,不过只有风神知道小的入口在哪,与封死也没什么区别。”
图南道:“那她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去添点墓志和砖画吧?”
“那也太麻烦了,应该不会。”献答。
图南看了眼献,虽然用的是应该,但你的语气是不是太笃定了?
献问图南:“要一起去吃饭吗?你来风神陵这么久,咱俩还没聚过呢。”
图南道:“吃,但不要大鱼大肉,我这段时间吃鱼吃肉快吃伤了,宴饮上一水大鱼大肉,怎么浓油赤酱怎么来,虽然配米饭蒸饼超下饭,但太长肉了。而每天一顿大鱼大肉还行,一天好几顿不论人还是鱼都受不了,你说风神教怎么这么鼓励吃肉蛋奶?”
献答:“大概是因为风神教不这么鼓励,世俗就会鼓励女人少吃肉多吃菜,最好不要吃肉,吃素才是美。”
图南愣了下。“我虽然不喜欢顿顿浓油赤酱,但饮食一点肉都没有,哪个正常人受得了?有病吧?”
献解释道:“没病,不吃肉就会长得不高,身上也没多少肉,气血不足,发生冲突时打起来可以轻易打赢。”
图南:“....你们陆地上一定很安逸。”
献疑惑。“此话怎讲?”
“只有极度安逸的环境才能整出这种自废武功的场外招,搁海里要是鼓励别人少吃肉多吃菜,形同谋杀。当海里的掠食海兽与大鱼都吃素吗?当鱼群生来就是俎上肉吗?当海里游泳不需要花力气吗?”
献想了想,道:“并不,打输了会被烤熟吃肉,也可能不烤,生吃,但不论哪种都是字面意义上的吃,在海里也有这种情况?”
图南:“....没有。”
长生种要是敢在食谱上添加这道奢侈食材,早达成自灭全族成就了。
献最后带着图南去吃了一道豆腐羹,虽然食材普通,但烹饪的人手艺好,普普通通的豆腐羹也做得甘美无比。
葬礼之后是一年一度的风神陵大祭。
风神陵大祭的祭品数量根据风神陵里埋葬的陶俑人数而定。
每万人一只熊掌,每五千人祭祀一头牛,每四千人祭一头豨,每三千人祭一头麋,每两千人祭一头豚,每一千人祭一只羊,每五百人祭一只狗,每三百人祭五斤鱼,每两百人祭一只鹅,每百人祭一只兔,每五十人祭一只鸭,每十人一只鸡,每人一只咸鸭蛋,每人一只鸡子,每人一罐羊乳并每百人一道不在固定荤菜单子里的补充荤菜,如鹿竹虫獐马蛇虾鳖。
而这只是肉蛋奶部分的祭品,还有蔬菜与谷物,每人要有一道蔬菜,每人要有两斤谷物,且谷物不能是单一一种,必须是各种谷物混在一起做成的五谷饭或面食,谷物种类可以多于五种,但不能低于五种。
在远古时,那时的风神陵还很小,埋葬的死者也不多,风神制定的这套规矩方便又轻松,又能让九泉下的死者每年能吃到种类最多的食物,但几千年过去....风神陵里埋葬的死者保底一千万。
光是祭祀用的牛便需要数千头,准备一次大祭的难度已然与打一场大型战争无异。
但不知为何,风神教不愿与时俱进更改祭祀,仍旧保持着这种祭祀规格,每年都鸡飞狗跳的打仗一样准备祭祀。
棠了解后对祭祀规格没什么疑惑,只对祭品满头疑问。“陆地上祭祀不都是用豚牛羊吗?而且只有贵族有资格使用,怎么风神陵的祭品种类这么丰富?”
献理所当然道:“王朝制定礼是为了明确等级尊卑,自然要对祭品的内容与等级有统一且层级分明的规定,但风神陵又不是,风神陵的祭祀只是为了让死者尝到人间的美食,享受生者也能享受到的美好,祭品好吃且种类丰富就行。”
“这样啊。”棠想了想,又问:“祭祀后,祭品怎么处置?”
“先人享用食物的同时也会赐福,祭品都是有赐福的食物,自然要分食。”
棠掰着指头算了算一场大祭要用多少祭品,发现自己的小脑子不够用。
夏笑道:“今岁大祭用熊掌一千三百一十六只、牛两千六百三十一头、豨三千两百八十九头,麋四千三百八十五头,豚六千五百七十八头,羊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只,狗两万六千三百一十只.....五谷二十一万九千两百五十石。”
棠的眼睛逐渐变成香圈,直到夏念到五谷的数量。
其它的是多少她没什么概念,但她知道图南这次远行是为了什么。
三十万石粮食。
对图南而言需要耗费绞尽脑汁去筹集的够全县人吃好几个月的粮食,对风神陵而言,只是一次大祭的消耗。
棠惊讶的问:“这么多,吃得完吗?我有看到,你们用的祭品都是正常的菜肴,而不是别人用的那种很咸很咸的祭品。”
献的表情略微无奈。
正常的祭品都是重盐的食物,虽然咸的能齁死人,但可以保存几个月,因此祭祀后可以囤着慢慢吃,而风神陵的祭品只追求美味不追求保质期。
“很久以前,风神陵中的长眠者还很少时是吃得完的,每次大祭就是风神教内部的大规模聚餐并交流美食,但后来....”献叹了口气。“婚姻制度越来越完善,女子地位越来越低,女子,尤其是聪慧有见识又有一定钱财的女子,纷纷入教....”
图南莞尔。“在不承认生育价值的情况下,生育的实际价值买家说了算,搭配婚姻,有脑子且有机会都会入教。”
别看底层男性娶妻困难,娶妻生子需要半数家财甚至卖掉姐妹,看似生育价值高昂,但实际上,真不贵。贵族男子轻轻松松就能纳几十个妻妾,生百十个子嗣,再没比这高明的压价了。
买家压价越狠,风神教越繁盛。
哪怕风神教规矩多,且明确规定教徒的财产不能由子嗣继承,而是死后属于宗教,但同样是吃绝户,风神教起码会留当事人及其子嗣一条命。
两相对比,能自己做决定的都会选择被风神教吃。
献点头。“所以风神陵中安葬的死者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一次大祭仅是宰牛便需数千头。”
图南忽问。“燹朝总人口多少?”
“峰值大概九千多万。”
“女性人口多少?”
“四千多万。”
“风神陵每岁葬多少人?”
“最近百岁的话,每岁平均两千余,怎么了?”
“也就是说,平均五百个女子中便有一名加入风神教,而这只是教徒,不包括信徒。”图南若有所思。
“倒也没五百分之一那么离谱,风神教传教范围很广,不止在燹朝,整个东洲乃至长洲、炎洲都有神庙。”
“难怪随便遇见一个教徒素养都那么高。”图南嘀咕。
千人万人中卷出来的卷王,素养不高都对不起这场惨烈的竞争。
图南感慨道:“盛极必衰,烈火烹油。”
献挑眉。“什么意思?”
图南道:“我要是统治者,我看到风神教每年都能搞出这么大阵仗,有那么多神庙,我有钱的时候还好,我缺钱的时候....”
献愣了下。“皇权砸宗教存钱罐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次,但并未刻意针对风神教,风神教只是被波及,影响并不大。”
图南道:“但你们以前也没这么得人心,这么有钱。”
献回忆了下,别说,从王朝不给女人分地后,风神教的财富着实呈指数暴增。
土地是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再多钱财都是浮财,很难保住。
有的女人会死扛着守护自己的钱财,最终被男人吃绝户——不可能不结婚,而只要结婚,崽大概率随父姓——但破罐子破摔不让任何男人吃自己绝户的女人也稳定上涨。
图南只是看献与风神教关系匪浅提醒这么一句,见图南听进去了便没再说什么。
棠见俩人聊完,将话题拉了回来。“不管风神教多有钱,也不能浪费食物吧?吃不完的食物难道要浪费掉?”
献摇头。“不会,风神教戒律要求不允许浪费食物的,来参加大祭的教徒们仍旧聚餐,吃不完的会以抽奖的形式卖给想吃的人。”
棠一脸懵。“抽奖?”
抽奖和卖食物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夏解释道:“大祭前风神教会举办抽奖,将写着菜名的竹简放在盒子里,十枚铜钱便可抽一次奖,运气好能抽到大鱼大肉,运气不好也能抽到素菜水果,大祭结束后这些人可以拿着竹简来领被先人赐福过的菜。不仅不会浪费食物,还能填补举办大祭的开销。”以及赚钱。
棠眼睛一亮。“那要是时令素菜时令水果特别多,岂不是填补开销后还有得赚?”
夏语塞。
献莞尔:“理论上是这样,但大祭时素菜水果的规制也是有规定的,一名先人四季蔬菜十斤,四季水果十斤,不能更多。”
若抽奖全是素菜,谁还愿意配合这种抽奖游戏?
棠恍然。“这样啊,那每次有多少人抽奖呢?”
“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献解释道。“人们相信赐福过的菜吃了会有福气,且神庙做的素菜舍得放油又分量足,一份有三斤,十枚铜钱哪怕只抽到一道素菜,对寻常农人也是划算的,只当打一次牙祭,若抽到荤菜,那就有口福了,因此周围郡县的氓庶都会参与。便是拿不出十铜钱的人,也可以合资抽奖,一同分享一道菜,便是讨到钱的乞人也会合资抽一次奖。”
图南赞道:“风神教着实人才济济。”
这么有创意的主意,一般人可想不出来。
一件事能增强风神教各地神庙的感情交流、能解决大祭的开销、能赚钱、能扩张风神教的影响力....一箭不知道多少雕,赢麻了。
她可不信抽奖的参与全是本地人,肯定有从其它神庙辐射地跟来的信徒。
棠忽然拽了拽图南的衣服。
“怎么了?”
“我也想抽奖。”
“那你去呀。”
“没钱,预支。”
“回去就给你钱。”
抽奖的箱子放在神庙门口,足有一百只,一只空了便换新的,棠高高兴兴的拿着一串钱去抽奖。
第一次,白水菘菜。
第二次,水煮萝卜。
第三次,凉拌车前子。
第四次,桃子。
第五次,南瓜饼。
第六次,炒青菜。
第七次,番茄酱。
第八次,酸辣椒。
第九次,盐水花生。
第十次,红烧芋头。
献惊为天人。“图南,你的鱼崽手气是不是有点....”
图南摁住鱼崽的爪子。“你确定还要继续?你已经花了一百铜钱。”
“我一定能抽到肉。”
“你知道赌鬼是怎么倾家荡产的吗?”
“最多再抽十次。”
我信你才有鬼,但鱼崽眼含热泪,又可怜又美丽可爱,谁能不为这份美丽可爱动容?
图南情不自禁的松开鱼崽爪子,掏钱。
鱼崽欢喜的再战,然后一口气抽到五道素菜,夏看不过去。“我来抽一次。”
鱼崽让开位置。
夏将手伸进箱子里取出竹简。“炖熊掌?熊掌好吃吗?”
图南与献不由看向鱼崽,却没看到鱼,只看到一只柠檬精。
图南喝着帮助消化的酸梅汁,看向鱼崽。“明天风神陵举办葬礼,我收到了邀请,没有时间陪你玩。”
鱼崽讶然。“你也收到了?”
“也?你也收到了?”
“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我认识了新朋友吗?她邀请我和夏一起参加葬礼,我问她可不可以再带一个人,她说可以。”
图南闻言抱起重了许多的鱼崽吧唧一口。“鱼崽真好,明天我们一起去。”
风神陵教徒有与友人约定一起火化的传统,加之风神教教徒众多,很难做到死一个人举办一次葬礼,干脆不按死期举办葬礼,而是每个月的余日举办一次葬礼,将当月攒下的陶俑一同下葬。
有的陶俑下葬时亲朋故旧已所剩无几,也有的亲朋众多,最重要的是,每次下葬的陶俑少则数座多则数十数百座,一座几个亲友,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加之风神教的认知里,死后与神同陵,应该为死者高兴,故而葬礼上不能见眼泪,必须充满欢声笑语。
久而久之,风神陵每月一次的葬礼变成了本地节日活动一般的存在。
所有人载歌载舞将陶俑送至风神陵,非教徒非亲朋也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止步,教徒、亲友与收到邀请的客人跟着陶俑一同进入陵墓。
宽阔的能容两辆马车并行的甬道两侧有火把照明,并不会摔倒,但走得久了也会对时间模糊,不知自己走了多久。
墓砖砌成的甬道两侧不时会出现一座墓门,图南每次都会看一眼,发现敞开的门内什么都没有,连墓砖都没有,只墓室空间不同,小的约莫十丈方圆,大得能跑马。
随着前进,甬道墙壁上渐渐出现水渍青苔。
图南微讶,甬道在深入地下,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唯一的解释是甬道转弯与向下的弧度很小,令人产生自己走在平直道路上的错觉,也不知这座陵墓的地下空间究竟有多大。
“阿母,棠走不动了。”
“阿母背你。”
图南蹲下,棠欢快的扑到她的背上,再看夏,发现夏只是呼吸快急了些,脚步仍旧平稳。
小伙伴不仅还在走,还推着轮椅,让大人背的自己是不是有点丢人?
棠犹豫了下,又从图南背上下来:“阿母,棠自己走。”
“不是走不动了吗?”
“我还能走。”
“可你的腿在抖。”
夏回头看了眼棠:“我比你年长,体力自然比你强,待你长大,体力也会增长。”
棠想了想,重新扑到图南背上。“我以后也会和你一样有力气。”
夏莞尔。“等你长得和我一样高再说。”
“我会很快长得比你更高。”
图南道:“那得多吃饭多吃菜多吃肉。”
棠坚定道:“我会吃更多饭菜肉。”
夏努力控制自己不笑出声。
不知走了多久,吹奏乐器的乐队吹的乐声开始有气无力,甬道两侧出现的墓室开始不再荒芜,铺上了墓砖。
队伍在一座墓室前停下,走进墓室。
众人合力将马车上的陶俑一一抬下,图南将已经睡着的鱼崽放到马车上,让年幼而不用帮忙的夏照看,自己一边帮忙一边打量墓室。
墓室顶端是石壁,显然,风神陵是将一座山的山体掏空了。
不对,应当不止一座山,风神陵入口的位置几十年变一次,一片墓区使用时,另一片墓区正在开工,图南推测风神陵每次都是掏空一座山。
墓顶石壁上绘着色彩鲜艳的壁画,图南仰头看了两眼,发现都是一些教徒的事迹,从身形来判断,壁画中的主角与陶俑一致。
与利用本来就存在的山体结构形成的墓顶不同,墓室四壁与地面以墓砖砌成,墙壁墓砖上同样刻着墓主事迹,而脚下的墓砖。
图南低头看了看,密密麻麻全是字。
不愧是十洲七洋最与众不同的宗教,墓志刻在脚踩的墓砖上。
但墓志刻在墓砖上也有好处,安放陶俑时很方便,找到陶俑对应的墓志,将陶俑放在墓志所在墓砖上即可。
三十余座陶俑放好,众人离去,出门后,走在最后的守陵人按下机括,墓门关上,代表这座墓室已满,不再从外部打开。
棠小声问图南:“墓室关上了就不再打开,那这条甬道的墓室都住满了呢?”
献道:“待到最后一间墓室住满,这条甬道的入口也会封死,不再打开。”
“那以后的死者葬哪?”
献莞尔:“还有其它甬道,除非有一日风神教失去存在的土壤,否则风神陵永远不会封墓。”
棠好奇的问:“那风神的墓室在哪条甬道?”
献愣住。
夏道:“风神还活着,没有墓室。”
献道:“虽然人还没死,但有墓室的,风神的墓室是风神陵中修建的第一座墓室。”
夏奇道:“最早的墓室甬道不都封死了吗?”
虽然就算不封死也没人能找到,数千载的时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何况陵墓。
献解释道:“有两个入口,大的入口封死了,小的没有,不过只有风神知道小的入口在哪,与封死也没什么区别。”
图南道:“那她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去添点墓志和砖画吧?”
“那也太麻烦了,应该不会。”献答。
图南看了眼献,虽然用的是应该,但你的语气是不是太笃定了?
献问图南:“要一起去吃饭吗?你来风神陵这么久,咱俩还没聚过呢。”
图南道:“吃,但不要大鱼大肉,我这段时间吃鱼吃肉快吃伤了,宴饮上一水大鱼大肉,怎么浓油赤酱怎么来,虽然配米饭蒸饼超下饭,但太长肉了。而每天一顿大鱼大肉还行,一天好几顿不论人还是鱼都受不了,你说风神教怎么这么鼓励吃肉蛋奶?”
献答:“大概是因为风神教不这么鼓励,世俗就会鼓励女人少吃肉多吃菜,最好不要吃肉,吃素才是美。”
图南愣了下。“我虽然不喜欢顿顿浓油赤酱,但饮食一点肉都没有,哪个正常人受得了?有病吧?”
献解释道:“没病,不吃肉就会长得不高,身上也没多少肉,气血不足,发生冲突时打起来可以轻易打赢。”
图南:“....你们陆地上一定很安逸。”
献疑惑。“此话怎讲?”
“只有极度安逸的环境才能整出这种自废武功的场外招,搁海里要是鼓励别人少吃肉多吃菜,形同谋杀。当海里的掠食海兽与大鱼都吃素吗?当鱼群生来就是俎上肉吗?当海里游泳不需要花力气吗?”
献想了想,道:“并不,打输了会被烤熟吃肉,也可能不烤,生吃,但不论哪种都是字面意义上的吃,在海里也有这种情况?”
图南:“....没有。”
长生种要是敢在食谱上添加这道奢侈食材,早达成自灭全族成就了。
献最后带着图南去吃了一道豆腐羹,虽然食材普通,但烹饪的人手艺好,普普通通的豆腐羹也做得甘美无比。
葬礼之后是一年一度的风神陵大祭。
风神陵大祭的祭品数量根据风神陵里埋葬的陶俑人数而定。
每万人一只熊掌,每五千人祭祀一头牛,每四千人祭一头豨,每三千人祭一头麋,每两千人祭一头豚,每一千人祭一只羊,每五百人祭一只狗,每三百人祭五斤鱼,每两百人祭一只鹅,每百人祭一只兔,每五十人祭一只鸭,每十人一只鸡,每人一只咸鸭蛋,每人一只鸡子,每人一罐羊乳并每百人一道不在固定荤菜单子里的补充荤菜,如鹿竹虫獐马蛇虾鳖。
而这只是肉蛋奶部分的祭品,还有蔬菜与谷物,每人要有一道蔬菜,每人要有两斤谷物,且谷物不能是单一一种,必须是各种谷物混在一起做成的五谷饭或面食,谷物种类可以多于五种,但不能低于五种。
在远古时,那时的风神陵还很小,埋葬的死者也不多,风神制定的这套规矩方便又轻松,又能让九泉下的死者每年能吃到种类最多的食物,但几千年过去....风神陵里埋葬的死者保底一千万。
光是祭祀用的牛便需要数千头,准备一次大祭的难度已然与打一场大型战争无异。
但不知为何,风神教不愿与时俱进更改祭祀,仍旧保持着这种祭祀规格,每年都鸡飞狗跳的打仗一样准备祭祀。
棠了解后对祭祀规格没什么疑惑,只对祭品满头疑问。“陆地上祭祀不都是用豚牛羊吗?而且只有贵族有资格使用,怎么风神陵的祭品种类这么丰富?”
献理所当然道:“王朝制定礼是为了明确等级尊卑,自然要对祭品的内容与等级有统一且层级分明的规定,但风神陵又不是,风神陵的祭祀只是为了让死者尝到人间的美食,享受生者也能享受到的美好,祭品好吃且种类丰富就行。”
“这样啊。”棠想了想,又问:“祭祀后,祭品怎么处置?”
“先人享用食物的同时也会赐福,祭品都是有赐福的食物,自然要分食。”
棠掰着指头算了算一场大祭要用多少祭品,发现自己的小脑子不够用。
夏笑道:“今岁大祭用熊掌一千三百一十六只、牛两千六百三十一头、豨三千两百八十九头,麋四千三百八十五头,豚六千五百七十八头,羊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只,狗两万六千三百一十只.....五谷二十一万九千两百五十石。”
棠的眼睛逐渐变成香圈,直到夏念到五谷的数量。
其它的是多少她没什么概念,但她知道图南这次远行是为了什么。
三十万石粮食。
对图南而言需要耗费绞尽脑汁去筹集的够全县人吃好几个月的粮食,对风神陵而言,只是一次大祭的消耗。
棠惊讶的问:“这么多,吃得完吗?我有看到,你们用的祭品都是正常的菜肴,而不是别人用的那种很咸很咸的祭品。”
献的表情略微无奈。
正常的祭品都是重盐的食物,虽然咸的能齁死人,但可以保存几个月,因此祭祀后可以囤着慢慢吃,而风神陵的祭品只追求美味不追求保质期。
“很久以前,风神陵中的长眠者还很少时是吃得完的,每次大祭就是风神教内部的大规模聚餐并交流美食,但后来....”献叹了口气。“婚姻制度越来越完善,女子地位越来越低,女子,尤其是聪慧有见识又有一定钱财的女子,纷纷入教....”
图南莞尔。“在不承认生育价值的情况下,生育的实际价值买家说了算,搭配婚姻,有脑子且有机会都会入教。”
别看底层男性娶妻困难,娶妻生子需要半数家财甚至卖掉姐妹,看似生育价值高昂,但实际上,真不贵。贵族男子轻轻松松就能纳几十个妻妾,生百十个子嗣,再没比这高明的压价了。
买家压价越狠,风神教越繁盛。
哪怕风神教规矩多,且明确规定教徒的财产不能由子嗣继承,而是死后属于宗教,但同样是吃绝户,风神教起码会留当事人及其子嗣一条命。
两相对比,能自己做决定的都会选择被风神教吃。
献点头。“所以风神陵中安葬的死者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一次大祭仅是宰牛便需数千头。”
图南忽问。“燹朝总人口多少?”
“峰值大概九千多万。”
“女性人口多少?”
“四千多万。”
“风神陵每岁葬多少人?”
“最近百岁的话,每岁平均两千余,怎么了?”
“也就是说,平均五百个女子中便有一名加入风神教,而这只是教徒,不包括信徒。”图南若有所思。
“倒也没五百分之一那么离谱,风神教传教范围很广,不止在燹朝,整个东洲乃至长洲、炎洲都有神庙。”
“难怪随便遇见一个教徒素养都那么高。”图南嘀咕。
千人万人中卷出来的卷王,素养不高都对不起这场惨烈的竞争。
图南感慨道:“盛极必衰,烈火烹油。”
献挑眉。“什么意思?”
图南道:“我要是统治者,我看到风神教每年都能搞出这么大阵仗,有那么多神庙,我有钱的时候还好,我缺钱的时候....”
献愣了下。“皇权砸宗教存钱罐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次,但并未刻意针对风神教,风神教只是被波及,影响并不大。”
图南道:“但你们以前也没这么得人心,这么有钱。”
献回忆了下,别说,从王朝不给女人分地后,风神教的财富着实呈指数暴增。
土地是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再多钱财都是浮财,很难保住。
有的女人会死扛着守护自己的钱财,最终被男人吃绝户——不可能不结婚,而只要结婚,崽大概率随父姓——但破罐子破摔不让任何男人吃自己绝户的女人也稳定上涨。
图南只是看献与风神教关系匪浅提醒这么一句,见图南听进去了便没再说什么。
棠见俩人聊完,将话题拉了回来。“不管风神教多有钱,也不能浪费食物吧?吃不完的食物难道要浪费掉?”
献摇头。“不会,风神教戒律要求不允许浪费食物的,来参加大祭的教徒们仍旧聚餐,吃不完的会以抽奖的形式卖给想吃的人。”
棠一脸懵。“抽奖?”
抽奖和卖食物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夏解释道:“大祭前风神教会举办抽奖,将写着菜名的竹简放在盒子里,十枚铜钱便可抽一次奖,运气好能抽到大鱼大肉,运气不好也能抽到素菜水果,大祭结束后这些人可以拿着竹简来领被先人赐福过的菜。不仅不会浪费食物,还能填补举办大祭的开销。”以及赚钱。
棠眼睛一亮。“那要是时令素菜时令水果特别多,岂不是填补开销后还有得赚?”
夏语塞。
献莞尔:“理论上是这样,但大祭时素菜水果的规制也是有规定的,一名先人四季蔬菜十斤,四季水果十斤,不能更多。”
若抽奖全是素菜,谁还愿意配合这种抽奖游戏?
棠恍然。“这样啊,那每次有多少人抽奖呢?”
“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献解释道。“人们相信赐福过的菜吃了会有福气,且神庙做的素菜舍得放油又分量足,一份有三斤,十枚铜钱哪怕只抽到一道素菜,对寻常农人也是划算的,只当打一次牙祭,若抽到荤菜,那就有口福了,因此周围郡县的氓庶都会参与。便是拿不出十铜钱的人,也可以合资抽奖,一同分享一道菜,便是讨到钱的乞人也会合资抽一次奖。”
图南赞道:“风神教着实人才济济。”
这么有创意的主意,一般人可想不出来。
一件事能增强风神教各地神庙的感情交流、能解决大祭的开销、能赚钱、能扩张风神教的影响力....一箭不知道多少雕,赢麻了。
她可不信抽奖的参与全是本地人,肯定有从其它神庙辐射地跟来的信徒。
棠忽然拽了拽图南的衣服。
“怎么了?”
“我也想抽奖。”
“那你去呀。”
“没钱,预支。”
“回去就给你钱。”
抽奖的箱子放在神庙门口,足有一百只,一只空了便换新的,棠高高兴兴的拿着一串钱去抽奖。
第一次,白水菘菜。
第二次,水煮萝卜。
第三次,凉拌车前子。
第四次,桃子。
第五次,南瓜饼。
第六次,炒青菜。
第七次,番茄酱。
第八次,酸辣椒。
第九次,盐水花生。
第十次,红烧芋头。
献惊为天人。“图南,你的鱼崽手气是不是有点....”
图南摁住鱼崽的爪子。“你确定还要继续?你已经花了一百铜钱。”
“我一定能抽到肉。”
“你知道赌鬼是怎么倾家荡产的吗?”
“最多再抽十次。”
我信你才有鬼,但鱼崽眼含热泪,又可怜又美丽可爱,谁能不为这份美丽可爱动容?
图南情不自禁的松开鱼崽爪子,掏钱。
鱼崽欢喜的再战,然后一口气抽到五道素菜,夏看不过去。“我来抽一次。”
鱼崽让开位置。
夏将手伸进箱子里取出竹简。“炖熊掌?熊掌好吃吗?”
图南与献不由看向鱼崽,却没看到鱼,只看到一只柠檬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