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已是暮秋的十二月,南半球的春季也走到尾声,夏季开始冒头,南鱼海邑的气候也日渐暖和,陆续有竹船到来,售卖果蔬、果酱、鱼饲料、豆给南鱼海邑的鲛人,再带着南鱼海邑的鱼、珍珠与海藻海带离开。

    图南看着海面上用来固定椰绳兼存放粮食的海船,灵光一闪,一拍尾鳍。

    “我知道要做什么了。”

    主薄玉衡疑惑的看着海船,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做什么?”

    图南道:“我们可以像陆地生物圈养鸡鸭一样圈养鱼群,如此,渔业必然倍增。”

    玉衡道:“我们已经在圈养鱼群了。”

    “我说的不在海底种植珊瑚形成鱼牢,将鱼群关进去饲养这种圈养,种植珊瑚制作鱼牢,效率太慢了,我们可以在海面上用竹木制作鱼箱,在鱼箱里放入鱼苗,以饲料喂养,如此可比珊瑚省事?”

    玉衡反问:“竹木制作鱼箱?”

    图南用力点头。“嗯。”

    玉衡拍了拍海水。“海水是流动的,竹木箱一落水,立刻就没影了。”

    “这个好办,可以坐得更大一些,甚至干脆在鱼箱上方修建海上浮城,在浮城里囤放粮食,甚至鱼干,浮城修得足够大,我们完全可以从陆地上雇佣陆地生物来浮城加工鱼获,卖加工好的咸鱼可比卖没处理过的鲜鱼赚钱。”

    玉衡陷入思考。

    虽然听起来很荒诞,但好像,不是完全不行。

    “但浮城要怎样修建?与鱼箱又要如何组合?南鱼海邑并无这样的技术人才。”

    图南指着自己道;“谁说没有?我不就是?”

    玉衡沉默的看着图南。

    图南无语:“你什么眼神?我好歹也是拿了九大学宫毕业证的人,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该相信九大学宫毕业证的含金量。”

    玉衡想了想,无法反驳。

    九大学宫的毕业证确实很难拿,更难拿的是九大学宫毕业证全拿了的,那已经不是时间管理大师,是宗师。

    “可是,要以竹木绳索造浮城,需要的数量应该很庞大吧?而要在海中长期使用,不仅要用优质竹木,还要刷足够的桐油。如今十洲七洋的大国都在下场参战,竹木桐油绳索皆战略资源,我们上哪购买那么多优质木材?”

    这是个问题。

    图南思考片刻。“没关系,可以先修建一小部分,等战争结束了再买材料扩建,战争,最迟明岁春季就能结束,起码第一回合明岁北半球开春就能结束。”

    玉衡不解。“此话从何说起?”

    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真没看出过几个月就结束的迹象。

    图南理所当然道:“明岁开春再不结束,继续影响农事,雨师国与海国财政大臣就要死给楚舒与两位陛下看了。”

    玉衡语塞。

    好朴实无华的理由,但无法反驳。

    就算大国家底厚,一而再再而三的因战争耽误农时也得破产。

    *

    海上浮城的底盘是最先造好的,是一个方圆五里的巨大方形平台,平台分为三块区域,最外围是加工的地方,有水车改造而来,用皮带、竹板铺满表面的滚轮,滚轮靠海水驱动转动,转动时,也带动滚轮平台上的物体移动。

    从海里捞上来的鱼获,个头小且还活着的扔回海里,其余还活着的一律一棍敲晕,搬上滚轮前的长平台,有人拿专门的刀具对鱼刮鳞去鳃,刮鳞去鳃后推入滚轮台,在滚轮转动下进入第三道工序的工人手里。

    第三道工序的工人拿大号斧锯将海鱼根据脂肪分布区块将海域肢解成若干块。

    鱼块流到第四道工序处,工人将鱼块根据上中下三个等级对鱼肉分类,搬到另外三条滚轮台上,进入第五道工序——切成薄片。

    其中连下品都谈不上的劣肉也没浪费,扔进脚边的筐里,回头切脍给工人当主食——图南拒绝给工人吃谷米,让工人与鲛人一样一天三顿的吃生鱼脍。

    第五道工序将鱼肉且成薄片,再到第六道工序,抹盐。

    上品鱼肉与中品鱼肉盐抹少些,做成淡咸鱼,尽管保质期短,但能更好的保存鱼肉的鲜美。

    下品鱼肉抹最厚的盐,做成浓咸鱼,保质期长,鱼肉本身的味道完全被盐压制,但买浓咸鱼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享受鱼肉的鲜美,就是为了吃盐,盐越厚越好。

    抹盐完成后,进入第七道工序,晾晒。

    工人将鱼片用细绳串起来,挂在杆子上风吹日晒成鱼干,这不需要太多时间,南鱼海邑半只脚踩在西风漂流带,啥都不大,就是风大。

    平台下的海面下是五层皆为鱼箱,鱼箱里满是鱼苗,从底部正在忙碌的鲛人不难看出,五层鱼箱不是极限,新任南鱼邑令准备修很多层鱼箱。

    更往下的海域,鲛人放牧的鱼群游弋,电鳐与乌龟在鱼群周围逡巡,防止鱼群逃跑,也防止有掠食大鱼过来吃鱼。

    若鱼群有鱼逃跑,电鳐便会放电、乌龟会撞过去将对方赶回鱼群,若有掠食大鱼过来,电鳐便会放出更大的电与乌龟会配合的驱赶。

    平台中间部分是屋舍与仓库,最中间则是口字形海面,有众多工人从仓库里搬出鱼饲料,成袋的倒入海里喂养鱼群。

    用豆粕、油渣、麸糠、骨粉、鱼杂、牧草、虫粉等材料制成的饲料很受鱼群喜爱,鱼箱内的鱼群都汇聚在中间,吃饱了才散开,而鱼箱内的鱼群吃饱后,没吃完的饲料会顺着海流流出鱼箱,被放牧鱼群吃掉。

    “这位新任南鱼邑令真有创意,无怪乎折丹舍不得杀她。”微对从人感慨道。

    造父也觉得对方很有创意。

    海国也不是不会圈养,虽然圈养后,鱼群密度大增,更容易发生鱼瘟,但它产量也碾压放牧鱼群。

    只是海国的圈养是在海底种植珊瑚,珊瑚围成鱼牢,再将鱼苗放进鱼牢里饲养,南鱼邑令倒是好,用竹木制造鱼箱。

    “但竹木能在海里泡几日?”造父道。

    微道:“可能她并未想过让鱼箱长久使用,能用一季,让鱼从鱼苗长到成鱼便足以,实在撑不了那么久,大不了麻烦点,给鱼群换鱼箱,反正竹木在陆地上很便宜,买竹木本身的钱可能还没运输竹木的钱多。”

    造父想了想,赞同。

    “走吧。”微招呼道:“希望我能被聘用,如此咱们以后就能每天吃果蔬了。”

    一刻时间后。

    “你说你是来应聘鱼医的?太好了,你被聘用了。”图南两眼发光的看着面前的鲛人。

    好美的美人,都快赶上五郎了。

    就是美得有点眼熟,似曾相识。

    玉衡用胳膊肘捅了图南腰一下。“你是在招聘鱼医,不是选美。”就算开后门也不能开得这么离谱,当所有人都是瞎子吗?

    “哦哦。”图南轻咳了下,恢复正经模样。“我方才是开玩笑的,你是来招聘鱼医的?那我考考你。”

    图南问了三种鱼瘟的症状与治疗方案,三种草药的用法,微皆对答如流。

    “第一关你通过了,第二关是实践,我准备了一些病鱼,一会送你去见病鱼,只要能将病鱼治好,你便通过了。”

    微笑问:“若我通过了,待遇如何?”

    “一岁十二万钱,当然,我没那么多现钱,所以支付时会以珍珠支付。除此之外还有补贴,每岁葡萄酒两石、蔬菜五十斤、果酱一百斤、水果二十斤。”

    微对待遇与珍珠都没什么意见。“我没什么异议。”

    “没异议就好。”图南犹豫了下,又问:“我们以前见过吗?”

    微盯着图南的脸看了看,又想了想,问:“不知邑令贵庚?”

    “快一百四十了,怎么了?”

    “那我们不曾没见过,我在南极生活近三百岁,近二十岁才离开南冰洋活动。”

    图南侧目。“南极?那地方冷得要死,偶尔呆一顿时间还行,一口气生活近三百岁,几个人受得了?不过两三百岁,这个时间,那不是乎民王在位时吗?你....”

    微淡然道:“是的,我因乎民王而被流放南极。”

    图南无语。“不是,你什么眼光?居然下注给他?那父子俩的父子局搞得海洋鱼口减半,虽然乎民也是受害者,但局面能搞成那样,也能看出他有多无能,身为帝王,无能就是罪。下注给他,不赔都没道理。”

    “在那之前,没人想过私生子也可以当海皇,而且屁股决定脑子。”微露出无奈之色,叹道:“我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足够的代价。”

    图南安慰道:“没关系的,都已经过去了,你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微赞同点头,想了想,问:“邑令可曾去过帝都?”

    “去过。”

    “那可曾见过永安侯?”见图南疑惑,微补充道:“我与永安侯是亲戚,许久未见,未免牵挂。”

    “永安侯每日听书耍皮影,在帝都是一等一的闲适贵族与皮影大家。”

    虽然对方未必愿意闲适,但做为乎民王的王女,能活着且衣食无忧,还有列侯爵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微也明白这些,并未对闲适贵族这个词发表意见,但对名人有些好奇。“皮影大家?”

    “她耍的皮影与写的剧本非常受欢迎,风靡一时。”

    就是皮影对贵族而言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从贵族角度来看,永安侯的生活突出一个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微欣慰道:“能成大家,显然是喜爱的,人生能做喜爱的事情,实乃幸事。”

    图南赞道:“美人不仅人美,还豁达,三百六十行,社会离了哪一行都走不下去,没得给人分个尊卑贵贱,看不起人。”

    微:“....”其实他主要是因为永安侯真心喜欢才觉得没问题,不是真的看得起三百六十行。

    但以后都要在图南手底下混,微很配合的附和图南的话语。

    *

    海国与雨师国在生洲开春前停战,前者需要缓一口气,后者也需要时间消化打下的地盘。

    见这俩停战,诸国也相继停战,大家都是捧哏的,正主都不打了,捧哏的还那么卖力干嘛?

    除了兕国。

    兕国大抵是铁了心要打下棠棣群岛,完全掌控元洲与炎洲之间的航路——海国控制棠棣列岛,太影响兕国对位于炎洲土地的控制——便没撤兵。

    单线作战总好过多线作战,海国压力倍减,只要离棠棣群岛够远,都可以松一口气,但数年战争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消失。

    从藜在草市买东西时都能感觉到冷清,摊贩与行人比起战争之前肉眼可见的增加——为了省钱,原本都是在城里买菜的人都跑来了草市买菜——穿新衣的氓庶数量也肉眼可见的减少,摊贩与行人中,男性的数量也比战争前少了六成。

    战争是要征兵的,这几年望云县凡是通过练兵场考核且年岁没超过五十岁的氓庶都被征走,而海国征兵虽然不分男女,和平时期征兵门槛一样,但战争时期对对男性与女性的征兵门槛不同,对男性会放宽征兵的门槛,对女性则是提高门槛。

    若说和平时要求达到十分,不论男女皆可入伍,那战争时,对男性的要求是达到八分就可以征兵,对女性的要求则是达到十二分才能征兵。

    从藜推测这是防止女人死太多,影响战后人口恢复。

    毕竟男女比例死到一比十不妨碍族群延续与人口恢复,但男女比例死到十比一,那这个族群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海国未必在乎陆地生物死了多少,但一定在乎陆地生物死绝。

    采购了今日的食材,从藜赶着牛车往回走,没坐在车上,走得也不快,怕牛受不了。

    战争死了太多人,人死多了自然影响生产,生产受到影响,物价方方面面都会受影响,包括牛吃的草料,以及很多原本还能用人力去做的事要尽量用畜力来做。

    数年下来,神庙养的牛虽未皮包骨头,但比起前几年的膘肥体壮也瘦了两圈。

    大抵是从藜腰间佩的剑很有威慑,一路没有遇到任何贼人,一帆风顺的回到神庙。

    神庙里拜神的客户比起数年前有增无减,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就算为被征兵征走的亲人祈福也掏不出多少钱。

    从藜刚一进门便看到一名风巫欢喜的跑来。“从藜,好消息。”

    从藜懒洋洋的问:“天上掉钱了?”

    “对,掉钱了。”

    从藜愣了下。“啊?”

    “是椿,她的爵位提到了大上造,享俸禄七百五十石咸鱼,田土八十二顷顷,宅地八十二宅,她与我们约定过,她的俸禄我们可以得到一半,还有田土,一直是交给我们打理,又多了两顷地,可以多种多少粮食?”

    “三百二十五石咸鱼,这倒是好事,卖到山里能换不少东西,增添餐食,田土....”从藜冷淡道。“种地也需要人,望云县如今哪哪都却人手,多了两顷地也种不了粮食。”

    风巫默然。

    “还有别的消息吗?”

    “哦,还有一封来自南鱼海邑的书函,是图南给你的。”风巫取出一枚比巴掌略大一些被胶封口的贝壳。

    从藜接过贝壳,用小刀划开封口,取出贝壳里的龟甲。

    鲛人在海里不靠眼睛生活,阅读也是靠触觉,因而为了省钱,龟甲上的字极小,看得人眼睛疼。

    从藜看了好一会才看完,看完后一边揉眼睛一边道:“图南说她在南鱼海邑担任邑令,修建了一座海上浮城,虽然不知道浮城是什么东西,但听她的描述,浮城应该是与城一样大的船,她需要一些人手去浮城加工咸鱼,问我需不需要安排一些人。”

    风巫问:“工钱多少?”

    “要求至少签五岁的合同,每日需要工作六个时辰,且南鱼海邑方圆千里没有岛屿,这五载都只能在海上生活,不见陆地。但包吃住,每季裁两身衣服,工钱,最普通的体力劳作,一岁两万钱,若是会一些技术,比如木匠、漆匠、算账、医术,还可以加,最高是医者,一岁十万钱。”

    风巫惊喜道:“可以啊。”

    每日工作六个时辰,不能上岸什么的,在两万钱面前完全不是事。

    包了衣食住行,无法上岸意味着只能攒钱无法花钱,干五年就能攒十万钱,够一家五口省着点花用十载了。

    “要求必须成年,夫诸族至少满二十三岁,天吴族至少三十岁。”从藜迅速拍板道。“问问神庙里过两个月就成年的女孩们愿不愿意去,还有已经离开神庙的人,问问她们有没有想去的,便是已婚,丈夫又死了的,幼崽也可以托付给神庙照顾,当然,要付钱。或者将幼崽一起带过去,但如此舟车劳顿,幼崽的身体未必能承受。没有船费也没关系,坐我们提供的船,船费可以欠着,等赚到工钱了再还。”

    愿意去的女人很多,尤其是有娃的女人。

    海国给女人分地,女人可以自己耕织,只是养活自己并不难,但要养崽,那就不够了,若非如此,在海国的婚姻法就差将谁结婚坑谁写在脸上的前提下,底层男女也不会仍旧选择结婚,为的就是两个人合作养崽。

    和平时,日子倒也过得去,但如今....其它地方从藜不清楚,反正望云县十个妇人六个寡。

    中上层女子还好,生活水平下降,但日子还能过,底层寡妇却是离断炊不远了。

    虽然可以改嫁再找一个男人合伙养崽,但望云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适龄单身女是单身男的数倍,单身男有更多选择余地,更愿意选没有拖油瓶的单身女结婚,实在不行也可以接受带崽,但崽必须年幼,还不记事,避免养不熟。

    寡妇带崽,且是带已经记事的崽,很难改嫁。

    这些难以改嫁的寡妇、刚成年离开神庙以及神庙里快成年但还决定要不要结婚的未婚女子,都很愿意前往南鱼海邑。

    有崽的都将崽托付给神庙照顾,分到的田土在自己不在期间也都委托给神庙打理,田土收益归神庙。

    需要打理的土地陡然增了一半的从藜:“....”

    虽然地多是好事,但没有人耕作的土地有什么意义?

    风巫提议道:“我们可以在上面种植牧草,放牧,或者种植柿、橡这类果树,需要的人手少,而且果实可以制作果酱卖给鲛人与草原上的牧民。”

    从藜想了想,补充道:“再从草原上买牛,若能买到耕犀或犀渠就好了,就用椿分给我们的三百石咸鱼买。”

    这么多地,只靠人力打理远远不够。

    风巫点头。“可以试试给长洲与炎洲的风神庙写信,看她们有没有什么门路。”

    想了想,风巫又问:“虽然图南人品不错,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还是要派一个人跟着,确定真的是去南鱼海邑做工,你去还是我去?”

    从藜想了想,道:“我吧。”

    若真的是去做工,那图南这条人脉便需要投入更多成本维护。

    前往南鱼海邑乘坐的是竹船,经过这么多年,成本更低载重更大的竹船也开始被风神教采用,唯一麻烦的是竹船太沉,要么需要用鲸或巨鼋拉船,要么只能从洋流走,但后者路线固定,停留也很麻烦,十分不方便。

    所幸风神教财大气粗,鲸鼋虽贵,却也买得起。

    商船沿途需要不断停留,交易货物,队伍走了足足半年,海国与雨师国又打起来了,才抵达南鱼海邑。

章节目录

图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都广建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都广建木并收藏图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