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叔史在街道上一处候车的地方等了等,很快等来一辆公车。
公车以运货的大车改良而成,车厢内可供十数人乘坐,由四牛或四马拉着,每日按着固定路线往来句芒城中不同街道,车费根据拉车的牲畜决定,马车快,故车费高,牛车慢,故收费低。
距离不同,价格也不同,十里之内牛车两枚铜锱,马车十枚铜锱,十里之外但不出城,牛车五枚铜锱,马车二十枚铜锱。
太叔史将两枚价值二十铜锱的大钱给车夫看了下,然后放进车夫身边固定在马车上的钱箱里。“去柿树街。”
“好嘞。”
马车走得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柿树街,在街口的固定站点停下,太叔史从车上跳下,走入桐树街。
进来没两步便忍不住皱眉。
做为句芒城中可以脱产但又没那么有钱的人家居住的街区,柿树街的条件已相当不错,但比起太叔史生活的街道还是差了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因为频繁的战争,国中民生水平也一再下降,街道也不免受到影响,街道上能看到不少垃圾与尿液痕迹。
尽管有点受不了,但军中条件更恶劣的时候也有,太叔史还是忍了下来,向桐树街深处走去,来到一座一进宅院前。
句芒城中寸土寸金,因而宅院并不大,便是庭院也被利用起来,狭小的庭院中种着七八株柿树街常见的柿树,以及葱蒜辣椒等菜蔬。
太叔史拍了拍门扉。“嫂子在吗?”
厨房里很快有女人探出头,见是太叔史,赶紧跑来开门。“是太叔呀,这次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家仲孙怎样了?有没有受伤?”
“仲孙很安全,战争差不多结束了,但前线还要和海国谈判,一时半会回不来,我是奉命护送先知先回来的。”太叔史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仲孙托我给嫂子捎的信。”
“谢谢你。”听到人没事,姜笋松了口气,收下书信。“你来得正好,嫂子最近研究了一款新菜,前线也没什么好吃的,正好给你打打牙祭。”
姜笋在柿树街有名的厨师,一手好厨艺,柿树街至少三分之一的家庭一日三餐吃她做的饭菜,太叔史闻言也不推辞,跟着进门准备大啖一顿。
军中虽然能吃饱,且有荤有素,但想吃得好是做梦,军中追求的量大管饱,味道不重要。结果便是军中伙食的滋味连街头随便一个苍蝇馆子都不如,何况姜笋这样的职业厨师。
*
“....先知的源头众说纷纭,但真相是什么已无从知晓,而众说纷纭中,有两种相对最有可能。”
离荞好奇的问:“哪两种?”
“第一种是久远前曾经有过一个先知族群,这个族群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但血脉因为与其它族群的通婚并未完全灭绝,只是被稀释,正是这份被稀释的血脉让大部分种族中会返祖出先知。”
“大部分种族,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出先知?”
“是的,目前可以考据的历史中,无相、龙族、白民这三个种族没有诞生过任何先知,无启与长人....这两个种族的神话传说里有先知的存在,但不同于其它种族不时跳出个先知,它俩返祖出先知的概率比其它种族更低。”白发苍苍但气质知性的老妪解释道:“推测这与无启、长人的繁衍方式有关,前者是地里种出来的,后者是分裂,都不会与其它族群结合产生混血。”
离荞闻言更奇:“既然不会产生混血,那它们的先知血脉是哪来的?”
老妪摇头。“没人知道答案,所以有人猜测,先知的诞生是否是一种突变,而非返祖,但若是突变,也有解释不通的地方,为何无相、龙族、白民不产生先知?这三个种族的历史也很悠久。”
离荞明白了,又问:“另一种呢?”
“另一种是风神里的一则神话,又一次,风神拜访金乌,金乌曾告诉她一个故事,在久远前的过去,曾经有过一个先知建立的国度,先知靠着自己的预言能力统治国度,因为依赖先知的预言能力,王族通过近亲通婚来保证血统纯正,确保每代都有先知。但预言只能让国度避免天灾,却避不了人祸,统治者并不会他是先知就愿意做个人,对百姓敲骨吸髓得轻一些。因此王族很快预言到未来国度倾覆,尽管他们努力扼杀未来倾覆国度的人,但才杀了一个预言中的倾覆者,又冒出来一个。最终还是被底层起义推翻,起义军的女首领在攻破都城,抓住末帝后,了解到自己从出生起就遭遇的追杀是怎么回事,觉得先知的预言能力很有用,决定不杀末帝,而是将末帝关了起来,并颁布政策鼓励全国女子去睡末帝,只要生出一个末帝的孩子,便奖励一大笔钱财。最终,末帝在三十多载里生了一万四千名子女,其中子六千名,女八千名。因着女子敞开了生,一辈子也就生十几二十个孩子,远不如男性。女首领便让愿意带走孩子的母亲们带走了非先知的女孩,不愿意带走孩子的,便由国库掏钱抚养。而男孩,他们与生父享有同等待遇,因此到第三代时,末帝拥有了五千万名孙子孙女。”
离荞:“女首领很....与众不同,但五千万,话说那个国度有多少人口?”
“你与风神若能相遇,一定很有共同语言,她也问了这个问题,金乌回答她,彼时总人口约两万万。”
离荞一时无言。
老妪继续道:“那两万万人是大地上所有种族的祖先,她将先知血脉融入了所有种族,也让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出先知。”
离荞道:“她图什么?不是现在这种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先知的情况,而是她在当时图什么?”
“图先知,但先知太少,而且王族还是她仇人,刚才说过的,王族预言了倾覆者,提前扼杀,她从出生起就被王族追杀,到倾覆国度前,她从未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那怎么活下来的?”
“她从未有过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无数人在发现王族针对她后,或出于善意或出于虽然不知道王族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这个女孩,但王族想做的事,我绝不让王族如愿的考虑对她伸出援手,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无数人为她而死,也让她在从出生之日起就被人追杀的同时,每次都九死一生留下一条命。”
离荞说:“她很坚强。”
老妪很赞同。
“可你还是没说她图什么。”
“她想要更多先知,觉得这种能力不预言人,只预言天灾是非常好的东西,但王族跟她仇太大,她不想让王族继续保持身份地位,同时王族那种近亲通婚制造先知的方式有悖伦理,所以她想了一个不违伦理制造先知的办法。”
离荞:“....你确定她的做法不违背伦理?”丧心病狂了吧,杀人不过头点地,三十多年生出一万四千名子嗣,根本没法想象末帝遭遇了什么。
虽然男人这种生物大多小头控制大头,看到女人就想睡,梦想后宫佳丽三千,但她相信,不论多么好色多么离不开女色的男人,都不会想体验末帝那女人多如繁星的生活。
老妪理直气壮:“没人性不等于违背伦理。”
离荞:“....”
科普了先知比较靠谱的几种起源,老妪的课程进入第二阶段。
对先知能力的利用。
“....目前能考据的对先知预警天灾能力的制度性利用发生在元洲上古人族的白帝统治时期,她令连山氏的先知们按照规划的路线巡视所有疆域,尤其是产粮重地,提前对天灾进行针对性防备。”
“听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呢?”
“很有用,至少明君在位时很有用。”
“若在位的不是明君呢?”
“即便知道有天灾也没用。”
“因为君王不在乎氓隶的死活?”
“一半是不在乎,另一半则是能力不足,即便是预防天灾也需要大量资源,要让政令落实到底对君王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若君王能力不足,即便想做出应对,也颁布了正确的政令,但底下负责执行的人往往会执行得面目全非。”
离荞沉默片刻,问:“明君多吗?”
“很少,大部分君王都是庸君暴君。”
“雨师国也一样吗?”
“雨师国没有君王,只有首席,虽然首席的选拔方式....但雨师国并未失去对地方的控制,预防天灾的政令仍能运行。”
*
貊王看着手中最新送到的情报。“这就打完了,打得真快,不过,先知竟然杀了鱼王,看来这位先知是个很仁善的人。”
国相疑惑的看着貊王。
“她唯一的亲人没死,鱼王是想获利,并非想与先知结仇,先知却仍要杀他,除了为底层氓隶的遭遇而愤怒,没别的解释。”貊王看向窗外。
生洲南方已是开春的时节,北方貊国仍是一片冰天雪地,但她知道,更往南有着温暖富饶的土地。
也是貊国一直惦记的土地,只是以前人口少,人口少能控制的土地便少,只能看着雨师国、海国与人族诸国蚕食南方的土地,让貊国原本在生洲中部的边境一路推到北部。但如今,貊国的龙伯人口已超过六千万,逼近七千万,貊国也需要更多土地,温暖富饶的土地。
“鱼王死了也就死了,反正我们的目的达到了,经过这一战,雨师国与海国皆元气大伤,到我们扩张的时候了。”貊王道。
国相有些担心。“雨师国会答应我们吗?”
“会的,海国虽然在生洲是最弱的,但这不代表它的综合国力比生洲的三大地头蛇弱,它在生洲之外的海洋与洲有着更多疆域,只是无法完全发挥,可若逼到极限,它也是可能集中所有力量到生洲。”貊王思索道。“雨师国可比我们更担心,即便这次我们算计了它,它也会在未来站在我们这边。”
貊国是纯陆地国家,雨师国却不是,做为与雨师国同一生态位的海陆双重国家,雨师国与海国于彼此都是最大的威胁。
貊王合上急报。“不过,鱼王死了,继位的又是个稚子,我答应他的五座城还要兑现吗?”
五座城对貊国的体量而言并不是什么,何况许诺的还是其它国家的城邑,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自己吃,为什么要给别人吃?
国相看出了貊王的心思,赶紧阻止。“不可,国欲强欲长久,必赏罚分明,即便鱼王已去,他也完成了我们给予的任务,若不赏,其它附庸国必离心离德。附庸国虽弱,却也非毫无抵抗之力,何况生洲不止我们一家。”
貊王遗憾的叹了口气。“行吧,给它。”
*
婆罗岛,渡口。
“帝都居,大不易,且上上下下需要打点的地方不会少,贤媳将这些带上,都是北年的特产,也能以防万一。”北年王一抬手,仆人们将五个大箱子挑上船。“乘坐客船海船虽便宜,但鱼龙混杂,贤媳怎么不单独租一艘船?”
妙仪坦诚道:“太贵了。”
“我有钱呀,我的钱就是贤媳的钱。”
镜缘无奈阻止北年王。“父王,我们并不着急,妙仪也想多了解沿途风土人情,毕竟还不知此次入帝都会是什么职位,多了解些海国风土人情可以有备无患。”
北年王哈哈笑道:“贤媳短短五载便令千山郡大治,如此出众,如今又被破格提拔入帝都,来日必可位列公卿。”
妙仪也笑道:“承阿父吉言,我来日必定位列公卿,不负所望。”
一番客套,妙仪终于登上前往帝都的海船,将东西放下后便回到甲板眺望自己生活五年的岛屿,尤其是远处的海水沤麻池。
她来时,这座岛屿一个月都没几艘船到来,如今的渡口却是千帆林立,欣欣向荣。
这一切全靠海水沤麻池。
海水沤麻比淡水沤麻更方便,一次将十万到二十万束麻堆叠在麻池,再打开水闸,放入海水,因着热带的炎热,半个月后便可将沤好的麻捞上来,再池中排空海水,便可进行下一轮沤麻。
沤好的麻剥去麻皮,在水里漂洗,冲去乌黑的淤泥和污渍,洗出白亮的麻,小部分送入作坊纺线织布,大部分售卖给商人。
千帆便为此而来。
“人还是太少了。”妙仪道。“卖布比卖麻线利润更多,卖麻线也比剥好的麻利润多。”
若是有足够的人手,她还可以让千山郡的纺织业更进一步。
镜缘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是热带本身的人口实在太少,即便吸纳周围岛屿的穷人来做工,也还是不够用。”
“但不知这些够不够我升公卿。”
镜缘安慰道:“你可是短短五载让一个蛮荒落后的下郡欣欣向荣,如此政绩,必入海后与陆君之眼,入了这两位贵人的眼,莫说位列公卿,便是来日拜相亦非不可。”
关系自己的前途,妙仪仍旧放不下,但还是努力控制自己保持冷静。
不论如何,都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入帝都,就算这次不行,能入帝都,已是一大步。
冷静下来,妙仪去船舱里休息,看到北年王送的箱子,不由打开看了下,被金光糊了一脸。
箱子里赫然是一箱金币,还是上古人族王朝的古金币。
虽然都是金币,可能含金量还差不多,但有历史底蕴的古金币与现代金币价值远远不同。
妙仪看了下金币上的字,还是双帝盛世到商颜中兴期间的上古人族王朝古金币,也是上古人族王朝时金币含金量最高的时期。
再看其它箱子。
第二只箱子是一箱五颜六色的宝石。
第三只箱子是一堆上等鲛绡。
第四只箱子是名贵瓷器。
第五只箱子是古籍。
这一堆东西的价值快赶上北年国库一年的收益了。
妙仪:“....真有钱。”
*
妙仪抵达海国帝都时,正好赶上海国与雨师的和谈尾声。
经过三个回合的折腾,两边都撑不住了,因此这次和谈得比前两次格外真心,海国尤其真心,竟然一口气割让二十座城给雨师。
乍听还以为海国这边脑子坏了,妙仪半信半疑的打听了下那二十座城的位置,好家伙,全是海国与龙伯貊国交界区域的城邑,不是军事重镇便是粮仓之地。
地方是真好,但谁拿了,与龙伯貊国打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雨师国也明白这一点,但肉太肥,没人能拒绝,即便海国并非无偿给,而是向雨师国交换两座位于海中的城邑。
“但这样的话,海国是准备退出生洲的争霸吗?”妙仪若有所思。“倒也是一件好事。”
海国最大的问题不是国力不够强,而是强邻太多,稍微动动胳膊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若是割舍利益能换取一些方向的暂时安宁,集中力量针对某个方向,无疑是最佳破局之法。
镜缘觉得这思路太豪赌了,怎么就那么笃定雨师国与龙伯貊国会配合?
若是可行,为何以前没人尝试?
“以前没人尝试大抵是因为生洲诸国不会配合,但时移世易,如今的雨师国更需要扩张,陆地上能少一个强敌也是好的,至于海里,雨师国主体人口终究是人族,对陆地的需求更大。”
镜缘想起折丹在位时间,不由愣住。
折丹已沉寂数百年,难道都是在等待陆地上的时移世易?
若是如此,这位君王也太能忍了,长生种的寿命面对短生种也太有优势了。
就算你这一代会为了未来拒绝与虎谋皮,但你的子孙呢?
就算你的子孙明白让海国从生洲腾出手的危害,但那危害得很久以后了,而当下他们需要面对的局势早已不同前人。
公车以运货的大车改良而成,车厢内可供十数人乘坐,由四牛或四马拉着,每日按着固定路线往来句芒城中不同街道,车费根据拉车的牲畜决定,马车快,故车费高,牛车慢,故收费低。
距离不同,价格也不同,十里之内牛车两枚铜锱,马车十枚铜锱,十里之外但不出城,牛车五枚铜锱,马车二十枚铜锱。
太叔史将两枚价值二十铜锱的大钱给车夫看了下,然后放进车夫身边固定在马车上的钱箱里。“去柿树街。”
“好嘞。”
马车走得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柿树街,在街口的固定站点停下,太叔史从车上跳下,走入桐树街。
进来没两步便忍不住皱眉。
做为句芒城中可以脱产但又没那么有钱的人家居住的街区,柿树街的条件已相当不错,但比起太叔史生活的街道还是差了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因为频繁的战争,国中民生水平也一再下降,街道也不免受到影响,街道上能看到不少垃圾与尿液痕迹。
尽管有点受不了,但军中条件更恶劣的时候也有,太叔史还是忍了下来,向桐树街深处走去,来到一座一进宅院前。
句芒城中寸土寸金,因而宅院并不大,便是庭院也被利用起来,狭小的庭院中种着七八株柿树街常见的柿树,以及葱蒜辣椒等菜蔬。
太叔史拍了拍门扉。“嫂子在吗?”
厨房里很快有女人探出头,见是太叔史,赶紧跑来开门。“是太叔呀,这次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家仲孙怎样了?有没有受伤?”
“仲孙很安全,战争差不多结束了,但前线还要和海国谈判,一时半会回不来,我是奉命护送先知先回来的。”太叔史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仲孙托我给嫂子捎的信。”
“谢谢你。”听到人没事,姜笋松了口气,收下书信。“你来得正好,嫂子最近研究了一款新菜,前线也没什么好吃的,正好给你打打牙祭。”
姜笋在柿树街有名的厨师,一手好厨艺,柿树街至少三分之一的家庭一日三餐吃她做的饭菜,太叔史闻言也不推辞,跟着进门准备大啖一顿。
军中虽然能吃饱,且有荤有素,但想吃得好是做梦,军中追求的量大管饱,味道不重要。结果便是军中伙食的滋味连街头随便一个苍蝇馆子都不如,何况姜笋这样的职业厨师。
*
“....先知的源头众说纷纭,但真相是什么已无从知晓,而众说纷纭中,有两种相对最有可能。”
离荞好奇的问:“哪两种?”
“第一种是久远前曾经有过一个先知族群,这个族群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但血脉因为与其它族群的通婚并未完全灭绝,只是被稀释,正是这份被稀释的血脉让大部分种族中会返祖出先知。”
“大部分种族,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出先知?”
“是的,目前可以考据的历史中,无相、龙族、白民这三个种族没有诞生过任何先知,无启与长人....这两个种族的神话传说里有先知的存在,但不同于其它种族不时跳出个先知,它俩返祖出先知的概率比其它种族更低。”白发苍苍但气质知性的老妪解释道:“推测这与无启、长人的繁衍方式有关,前者是地里种出来的,后者是分裂,都不会与其它族群结合产生混血。”
离荞闻言更奇:“既然不会产生混血,那它们的先知血脉是哪来的?”
老妪摇头。“没人知道答案,所以有人猜测,先知的诞生是否是一种突变,而非返祖,但若是突变,也有解释不通的地方,为何无相、龙族、白民不产生先知?这三个种族的历史也很悠久。”
离荞明白了,又问:“另一种呢?”
“另一种是风神里的一则神话,又一次,风神拜访金乌,金乌曾告诉她一个故事,在久远前的过去,曾经有过一个先知建立的国度,先知靠着自己的预言能力统治国度,因为依赖先知的预言能力,王族通过近亲通婚来保证血统纯正,确保每代都有先知。但预言只能让国度避免天灾,却避不了人祸,统治者并不会他是先知就愿意做个人,对百姓敲骨吸髓得轻一些。因此王族很快预言到未来国度倾覆,尽管他们努力扼杀未来倾覆国度的人,但才杀了一个预言中的倾覆者,又冒出来一个。最终还是被底层起义推翻,起义军的女首领在攻破都城,抓住末帝后,了解到自己从出生起就遭遇的追杀是怎么回事,觉得先知的预言能力很有用,决定不杀末帝,而是将末帝关了起来,并颁布政策鼓励全国女子去睡末帝,只要生出一个末帝的孩子,便奖励一大笔钱财。最终,末帝在三十多载里生了一万四千名子女,其中子六千名,女八千名。因着女子敞开了生,一辈子也就生十几二十个孩子,远不如男性。女首领便让愿意带走孩子的母亲们带走了非先知的女孩,不愿意带走孩子的,便由国库掏钱抚养。而男孩,他们与生父享有同等待遇,因此到第三代时,末帝拥有了五千万名孙子孙女。”
离荞:“女首领很....与众不同,但五千万,话说那个国度有多少人口?”
“你与风神若能相遇,一定很有共同语言,她也问了这个问题,金乌回答她,彼时总人口约两万万。”
离荞一时无言。
老妪继续道:“那两万万人是大地上所有种族的祖先,她将先知血脉融入了所有种族,也让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出先知。”
离荞道:“她图什么?不是现在这种所有种族都能返祖先知的情况,而是她在当时图什么?”
“图先知,但先知太少,而且王族还是她仇人,刚才说过的,王族预言了倾覆者,提前扼杀,她从出生起就被王族追杀,到倾覆国度前,她从未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那怎么活下来的?”
“她从未有过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无数人在发现王族针对她后,或出于善意或出于虽然不知道王族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这个女孩,但王族想做的事,我绝不让王族如愿的考虑对她伸出援手,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无数人为她而死,也让她在从出生之日起就被人追杀的同时,每次都九死一生留下一条命。”
离荞说:“她很坚强。”
老妪很赞同。
“可你还是没说她图什么。”
“她想要更多先知,觉得这种能力不预言人,只预言天灾是非常好的东西,但王族跟她仇太大,她不想让王族继续保持身份地位,同时王族那种近亲通婚制造先知的方式有悖伦理,所以她想了一个不违伦理制造先知的办法。”
离荞:“....你确定她的做法不违背伦理?”丧心病狂了吧,杀人不过头点地,三十多年生出一万四千名子嗣,根本没法想象末帝遭遇了什么。
虽然男人这种生物大多小头控制大头,看到女人就想睡,梦想后宫佳丽三千,但她相信,不论多么好色多么离不开女色的男人,都不会想体验末帝那女人多如繁星的生活。
老妪理直气壮:“没人性不等于违背伦理。”
离荞:“....”
科普了先知比较靠谱的几种起源,老妪的课程进入第二阶段。
对先知能力的利用。
“....目前能考据的对先知预警天灾能力的制度性利用发生在元洲上古人族的白帝统治时期,她令连山氏的先知们按照规划的路线巡视所有疆域,尤其是产粮重地,提前对天灾进行针对性防备。”
“听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呢?”
“很有用,至少明君在位时很有用。”
“若在位的不是明君呢?”
“即便知道有天灾也没用。”
“因为君王不在乎氓隶的死活?”
“一半是不在乎,另一半则是能力不足,即便是预防天灾也需要大量资源,要让政令落实到底对君王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若君王能力不足,即便想做出应对,也颁布了正确的政令,但底下负责执行的人往往会执行得面目全非。”
离荞沉默片刻,问:“明君多吗?”
“很少,大部分君王都是庸君暴君。”
“雨师国也一样吗?”
“雨师国没有君王,只有首席,虽然首席的选拔方式....但雨师国并未失去对地方的控制,预防天灾的政令仍能运行。”
*
貊王看着手中最新送到的情报。“这就打完了,打得真快,不过,先知竟然杀了鱼王,看来这位先知是个很仁善的人。”
国相疑惑的看着貊王。
“她唯一的亲人没死,鱼王是想获利,并非想与先知结仇,先知却仍要杀他,除了为底层氓隶的遭遇而愤怒,没别的解释。”貊王看向窗外。
生洲南方已是开春的时节,北方貊国仍是一片冰天雪地,但她知道,更往南有着温暖富饶的土地。
也是貊国一直惦记的土地,只是以前人口少,人口少能控制的土地便少,只能看着雨师国、海国与人族诸国蚕食南方的土地,让貊国原本在生洲中部的边境一路推到北部。但如今,貊国的龙伯人口已超过六千万,逼近七千万,貊国也需要更多土地,温暖富饶的土地。
“鱼王死了也就死了,反正我们的目的达到了,经过这一战,雨师国与海国皆元气大伤,到我们扩张的时候了。”貊王道。
国相有些担心。“雨师国会答应我们吗?”
“会的,海国虽然在生洲是最弱的,但这不代表它的综合国力比生洲的三大地头蛇弱,它在生洲之外的海洋与洲有着更多疆域,只是无法完全发挥,可若逼到极限,它也是可能集中所有力量到生洲。”貊王思索道。“雨师国可比我们更担心,即便这次我们算计了它,它也会在未来站在我们这边。”
貊国是纯陆地国家,雨师国却不是,做为与雨师国同一生态位的海陆双重国家,雨师国与海国于彼此都是最大的威胁。
貊王合上急报。“不过,鱼王死了,继位的又是个稚子,我答应他的五座城还要兑现吗?”
五座城对貊国的体量而言并不是什么,何况许诺的还是其它国家的城邑,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自己吃,为什么要给别人吃?
国相看出了貊王的心思,赶紧阻止。“不可,国欲强欲长久,必赏罚分明,即便鱼王已去,他也完成了我们给予的任务,若不赏,其它附庸国必离心离德。附庸国虽弱,却也非毫无抵抗之力,何况生洲不止我们一家。”
貊王遗憾的叹了口气。“行吧,给它。”
*
婆罗岛,渡口。
“帝都居,大不易,且上上下下需要打点的地方不会少,贤媳将这些带上,都是北年的特产,也能以防万一。”北年王一抬手,仆人们将五个大箱子挑上船。“乘坐客船海船虽便宜,但鱼龙混杂,贤媳怎么不单独租一艘船?”
妙仪坦诚道:“太贵了。”
“我有钱呀,我的钱就是贤媳的钱。”
镜缘无奈阻止北年王。“父王,我们并不着急,妙仪也想多了解沿途风土人情,毕竟还不知此次入帝都会是什么职位,多了解些海国风土人情可以有备无患。”
北年王哈哈笑道:“贤媳短短五载便令千山郡大治,如此出众,如今又被破格提拔入帝都,来日必可位列公卿。”
妙仪也笑道:“承阿父吉言,我来日必定位列公卿,不负所望。”
一番客套,妙仪终于登上前往帝都的海船,将东西放下后便回到甲板眺望自己生活五年的岛屿,尤其是远处的海水沤麻池。
她来时,这座岛屿一个月都没几艘船到来,如今的渡口却是千帆林立,欣欣向荣。
这一切全靠海水沤麻池。
海水沤麻比淡水沤麻更方便,一次将十万到二十万束麻堆叠在麻池,再打开水闸,放入海水,因着热带的炎热,半个月后便可将沤好的麻捞上来,再池中排空海水,便可进行下一轮沤麻。
沤好的麻剥去麻皮,在水里漂洗,冲去乌黑的淤泥和污渍,洗出白亮的麻,小部分送入作坊纺线织布,大部分售卖给商人。
千帆便为此而来。
“人还是太少了。”妙仪道。“卖布比卖麻线利润更多,卖麻线也比剥好的麻利润多。”
若是有足够的人手,她还可以让千山郡的纺织业更进一步。
镜缘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是热带本身的人口实在太少,即便吸纳周围岛屿的穷人来做工,也还是不够用。”
“但不知这些够不够我升公卿。”
镜缘安慰道:“你可是短短五载让一个蛮荒落后的下郡欣欣向荣,如此政绩,必入海后与陆君之眼,入了这两位贵人的眼,莫说位列公卿,便是来日拜相亦非不可。”
关系自己的前途,妙仪仍旧放不下,但还是努力控制自己保持冷静。
不论如何,都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入帝都,就算这次不行,能入帝都,已是一大步。
冷静下来,妙仪去船舱里休息,看到北年王送的箱子,不由打开看了下,被金光糊了一脸。
箱子里赫然是一箱金币,还是上古人族王朝的古金币。
虽然都是金币,可能含金量还差不多,但有历史底蕴的古金币与现代金币价值远远不同。
妙仪看了下金币上的字,还是双帝盛世到商颜中兴期间的上古人族王朝古金币,也是上古人族王朝时金币含金量最高的时期。
再看其它箱子。
第二只箱子是一箱五颜六色的宝石。
第三只箱子是一堆上等鲛绡。
第四只箱子是名贵瓷器。
第五只箱子是古籍。
这一堆东西的价值快赶上北年国库一年的收益了。
妙仪:“....真有钱。”
*
妙仪抵达海国帝都时,正好赶上海国与雨师的和谈尾声。
经过三个回合的折腾,两边都撑不住了,因此这次和谈得比前两次格外真心,海国尤其真心,竟然一口气割让二十座城给雨师。
乍听还以为海国这边脑子坏了,妙仪半信半疑的打听了下那二十座城的位置,好家伙,全是海国与龙伯貊国交界区域的城邑,不是军事重镇便是粮仓之地。
地方是真好,但谁拿了,与龙伯貊国打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雨师国也明白这一点,但肉太肥,没人能拒绝,即便海国并非无偿给,而是向雨师国交换两座位于海中的城邑。
“但这样的话,海国是准备退出生洲的争霸吗?”妙仪若有所思。“倒也是一件好事。”
海国最大的问题不是国力不够强,而是强邻太多,稍微动动胳膊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若是割舍利益能换取一些方向的暂时安宁,集中力量针对某个方向,无疑是最佳破局之法。
镜缘觉得这思路太豪赌了,怎么就那么笃定雨师国与龙伯貊国会配合?
若是可行,为何以前没人尝试?
“以前没人尝试大抵是因为生洲诸国不会配合,但时移世易,如今的雨师国更需要扩张,陆地上能少一个强敌也是好的,至于海里,雨师国主体人口终究是人族,对陆地的需求更大。”
镜缘想起折丹在位时间,不由愣住。
折丹已沉寂数百年,难道都是在等待陆地上的时移世易?
若是如此,这位君王也太能忍了,长生种的寿命面对短生种也太有优势了。
就算你这一代会为了未来拒绝与虎谋皮,但你的子孙呢?
就算你的子孙明白让海国从生洲腾出手的危害,但那危害得很久以后了,而当下他们需要面对的局势早已不同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