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工用铲子翻了翻粪肥,观察粪肥的变化,又去观察施了不同肥水的土壤变化,忍不住皱眉。

    “还是不行。”雨工皱眉。“不论如何搭配组合,需要消耗的粪肥量都无法减少。”

    雨工眺望了眼远方,一派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

    谁能想到呢,生态最丰富草木也最葳蕤的热带是农业荒漠。

    “成也强光,败也强光。”

    粮食作物生长需要光,光照越足,粮食作物生长得越好,光照越弱,粮食作物生长越差,寒带便是现成的活例子,不是太过严寒只长草便是可以种粮食,但产量很低。

    然光照不足有问题,光照太足也有问题。

    热带的阳光支持粮食作物至少一年三熟,但现实是,一年一熟都难。

    光照充足,不止粮食作物长得好,草木长得更好,但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娇生惯养的粮食作物如何抢得过草木?

    何况也没法抢,热带雨林早就将土壤中的养分消耗干净了,粮食作物连下种都找不到肥沃的地。

    可若能解决土壤肥力问题,热带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粮仓,据她所知,北方元洲南部的叶调岛,以及炎洲东南的犀渠国北部,多火山,火山灰是天然肥料,因而犀渠国北部农业发达,而叶调岛更是两年七熟甚至九熟。

    雨工揉了揉眉心。“难道我要去研究火山?研究它怎么生产的火山灰?可我是一条鱼,我靠近火山地带真的不会变成鱼干吗?而且弧矢境内也没有火山。”

    雨工头疼时,一名侍从小跑过来。“女郎。”

    “何事?”

    “有一名鲛人商贾求见您,说有办法解决困扰您的粪肥问题。”

    手已经抬起来,想说不见的雨工默默放下手。“传。”

    侍从闻言露出欲言又止之色。

    “来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来者一男一女,皆为鲛人,其中男鲛人的容貌与您有三四分相似,且他们在讨论水上园圃。”

    *

    建立在湖畔的农场非常有特色,它的农田有一多半不在地面,而是在水上。

    位于湖上的园圃里种植着稻麦等作物,隔着木栅栏远远一瞧,可以看出,水上园圃里的土壤很肥沃。

    五郎惊奇道:“热带居然有这么肥沃的土壤,也没听说弧矢境内有火山,莫不是用粪肥堆出来的?可堆出如此肥沃的土壤,得耗费多少粪肥?”

    虽然生物每天都要拉屎拉尿,一年约七八石屎尿,但要堆出如此肥沃的壤,一亩地需要的粪肥没有五十万斤也得三十万斤。

    图南的目光看向湖水。“可能是粪肥结合湖泥,淤泥也是一种肥,两者混合,需要的粪肥便少了许多。”

    五郎闻言道:“湖底淤泥是肥,那海底淤泥呢?”

    图南回忆了下,道:“也是,但不能那么做。”

    “为何?”

    “丹青曾经试过,海底淤泥比粪肥更肥沃,但海泥中有盐,加工成肥的工序比湖泥塘泥更麻烦。最重要的是海中浮游生物以淤泥中的养分为食,淤泥挖走了,浮游生物的食物减少,数量也会减少,而浮游食物减少了,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会减少。”

    五郎懂了。“真可惜。”

    虽然海底淤泥可以做肥,但对鲛人而言,海洋才是根,绝不会为了种地就破坏海洋。

    没有粮食吃可以吃鱼,但海洋出了问题,不仅没有鱼吃,鱼卵的孵化也可能受到影响。

    五郎重新看向水上园圃。“湖泥塘泥数量有限,且远不如粪肥量大,这水上农业,看似不错,实则无法大规模推广。”

    图南点头。“而且她也不该种稻麦。”

    “不种稻麦?那种什么?”五郎看向周围的糖棕与棕榈树。“难道种糖棕树与棕榈树?虽然这两种作物很赚钱,但生长期太长了。”

    图南摇头。“不是糖棕树与棕榈树,是蔬菜,最好是速生的蔬菜,比如空心菜、香菜、韭菜、油麦菜、牛皮菜、小葱这类。”

    五郎委婉道:“虽然新鲜蔬菜很可口,但不能当饭吃。”

    虽然还不知道那位农业人才是哪位,但很显然,对方是想解决热带地区的口粮自给问题,不是想研究如何让蔬菜生长期更短。

    “菜不能当饭吃,但可以换粮食。”图南振振有词。

    五郎思考须臾,道:“你是说将蔬菜做成菜干,北半球冬季时卖到北半球,南半球冬季时卖到南半球?”

    孺子可教也,图南颔首。“还可以终岁卖往南北半球的寒带地区,虽然寒带地区没有粮食,但寒带的皮草品质是最好的,拿到温带同样卖个好价钱,然后换更多的粮食。除了菜干,还可以卖价格更昂贵的鲜菜。除了无相、无启、白民这类,其它智慧生物还是需要定期摄入蔬果才能维持健康,最多根据种族不同,需要摄入的量不同。大部分陆地生物一整个冬季不摄入任何蔬果,一条命不去七成也得五成,这也是温带地区的陆地短生种中,贵族与氓隶明明是一个物种,寿命却仿若两个物种的原因之一。为了活命,只要蔬果不是太贵,冬季时,陆地生物都会咬牙掏钱买点。”

    五郎赞同,但仍有疑问:“海船从热带抵达温带,少则一年半载,长则数岁,鲜菜早已腐坏....你莫不是想说寒带海域漂浮的冰山?”

    图南理所当然道:“冰山的体积足够大,即便拖到热带,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化。商船往来热带与温带需要一年半载乃至数岁,纯粹是因为商船沿途每经过一地都要停留一段时间出售货物购入当地货物,这才需要那么久。若将冰山内部掏空,里面放入大量鲜菜,一路不做停留,那从热带抵达温带,也就是个把月,菜蔬仍旧新鲜。”

    “可温带是五带中人口最稠密繁盛的地区,若走上层路线,温带国家本就有暖房技术,只要有钱,冬季吃上新鲜并不难,冰山运输鲜菜并无竞争力,若走中下层路线,那便需要供给非常庞大的货物量,寒带海域漂浮的冰山根本不够用。”

    图南不假思索道:“那就人工制冰,硝石可以制冰,冬季时陆地生物会用石格子制冰,会去冰封的河面凿冰,而海里,寒带与寒温带的海域在冬季是会结冰的,凿海冰比凿河冰湖冰可以凿更多。可以用这些冰在商船上打造专门的冰室,同样可以将鲜菜从热带运输到温带。”

    五郎闻言,想了想,道:“若是如此,除了菜蔬生意,还可以做肉类生意。热带土地贫瘠,但草木繁盛,野兽众多,若是雨林地区,游猎采集都足以充饥。若是可以,还可以聘一些龙族过来,在雨林放牧恐龙。还有高原地区,我留意到英阳城那里肉价很便宜,都是从游牧区贩来的牛羊豚,虽然味道难吃,但也能看出弧矢牧区畜牧业很发达。禽畜宰杀后,可以用冰室冷藏运输至温带,温带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但农业发达也意味着畜牧业不发达,吃肉不方便。反正我记得以前在燹国那段时间,只有贵族才能顿顿吃肉,地主也只是偶尔吃肉,氓隶饮食里则没有任何肉。若是有更便宜的肉,即便味道不好吃,也一定有很多人买。”

    一把陌生的声音倏然冒出。

    “你说的这些对海运的运货量有很高的要求,运货量不足,便没法满足中下层庞大人口对菜蔬与肉类的需求。”

    图南一边看向声音传来的身侧一边答:“若是靠木船,海运运力自然是不够的,毕竟可以用来造船的优质木材长起来也需要时间。但竹船没那么麻烦,只要不介意竹船的使用寿命太短,风浪太大容易散架等问题,一艘竹船载货至少三千石,最多能达一万石。”

    五郎补充道:“不是一万石,前段时间,海国尚工令打造了一艘能载货两万石的大竹船。”

    转身看清来人刹那,图南眼睛一亮,旋即黯淡一瞬又亮起。

    美人真美。

    可惜是个女的。

    罢,虽然是女的,但眼睛也能获得享受。

    图南一边安慰自己一边道:“两万石?那运输就更不是问题了,温带地区的人冬季摄入蔬果只要能维持生命即可,两万石可以供给至少三十万人五个月。”

    雨工有一瞬无语,两万石菜蔬供给三十万人五个月,还是至少,温带国家的氓隶是生活在地狱里吗?

    好一会,雨工控制住满腔的腹诽,道:“竹船我见过,载货量确实很大,虽然不如木船坚固,但货物是肉类与蔬菜,肉类不好说,但蔬菜就算翻了,成本也不像木船那么高。”

    商人们都不傻,发现竹船的缺点后也很快想到了解决方案:贵重货物用木船运输,走量的便宜货物用竹船运输。

    若是与海国关系好,有门路,也可以将不怕水的贵重货物用竹船运输,就算船沉了也可以找鲛人打捞上来。

    在海国建立前,海贸不发达,一半原因是因为造船需要的木材需要数十年才能成材,造一艘船也需要数年,另一半原因则是好的水手与领航员不易得。

    陆地生物又不是鲛人,在海里迷路就迷路了,反正死不了,慢慢找回去就行,陆地生物在海中迷路真会死一船人,甚至都不用迷路,船被大风大浪打沉了,还是死一船人。

    海国建立后,以上困扰陆地生物的问题解决了大半。

    迷路?

    海底有许多鲛人城邑聚落,出门前雇佣一名鲛人当向导,迷路了就让向导去问路。

    船难?

    只要你舍得花钱,雇佣足够的鲛人护航,那船沉了,立刻将你捞上来,甚至货物也能打捞——前提是货物不怕水,不然捞上来更亏本。

    就算不舍得花钱,也有解决办法,在船上准备足够的羊皮气囊或救生舟楫,船难时通过气囊与舟楫逃生,然后看运气,只要及时遇到鲛人,就能求救。

    虽然向鲛人求救需要付费,但付费也比没命好,更比遇到别的陆地生物安全,因为别的陆地生物可能将你扣下来,轻则勒索一大笔赎金,重则成为奴隶,甚至是被一船人轮——会做出这种事的船一半都是全员男性的船,对古道热肠并不排斥,因此不论男女都很难避免受害。

    这种背景下,即便海国衰弱,海上贸易缩水,远不如海国全盛时,海上贸易量仍旧惊人。

    因此,只要能解决蔬果的保鲜问题,海贸运输问题并不大,但是——

    雨工道:“口粮全靠进口,岂非生死系于他人之手?”

    钱可以买来粮食,唯独买不来国家主权。

    谁掌控一个国家的饭碗,谁就是掌控这个国家的主权。

    即便这个谁是国外势力,甚至不怀好意。

    居然会下意识问出这种问题....图南心中叹息,真是最糟糕的情况。

    心中叹息,图南面上却不露分毫。“这也没办法,炎洲除了最南端的犀渠国,基本处于热带,热带土壤养分太贫瘠,若有火山还能救一下,但没有火山,便注定成不了农业大国。这个时代,农业是最先进的,至少陆地上,农业越发达,国力越强。虽然弧矢王朝的王室是鲛人,但做为一个国家,弧矢王朝的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陆地国家。”

    论海洋属性的比重,弧矢王朝还不如兕国、雨师国、古妖等主体人口是陆地生物的大国。

    虽然主体人口是陆地生物,但不论是兕国、古妖还是雨师国都实打实的控制着大片海域,并积极发展渔业,以渔业、农业、畜牧业互补丰富国人的饮食结构,避免单一饮食结构的低抗风险问题。

    弧矢王朝与以上两位截然不同,出了港口三十里就是海国领海。

    雨工不死心的提起自己对方求见自己用的理由。“你不是说有办法解决我的粪肥难题吗?”

    你不提我都快忘了我用来拜访你的借口。

    虽然如此,但图南面色如常的回答:“就是方才那些,出口菜蔬与肉类获取钱财,再用一部分钱财从温带收集粪肥。温带地区人口稠密,除了古妖,其它族群的粪都可以沤肥,只要钱给到位,会有很多人专门收集粪肥售卖给你。”

    雨工道:“但温带地区农业发达,也需要粪肥吧?”

    图南笑道:“是需要,但对粪肥的需求没热带严重,温带可以通过轮作让土地恢复肥力,热带虽然也可以通过轮作恢复肥力,但需要的周期远胜温带。需求程度不同,钱到位,温带更愿意出售粪肥。”

    五郎补充道:“尤其是繁华大邑,人口稠密,粪多得周围农田根本用不完,而长途运输,价格又会上涨,远方的农人买不起,有许多浪费。而为了保持卫生,避免引发疫病,官府不得不自掏腰包清理粪肥,若是可以通过卖粪补贴这笔开销,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

    他成年前,折丹曾让他担任过十年的条狼令,管理过文鳐城街道卫生。

    文鳐城、郭、城郊的常住人口约两百万,流动人口超过三百万,总人口超过五百万。

    五百万人口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每年产粪都有八百万石,而这只是人粪,再加上人尿以及禽畜的屎尿....反正五郎差点被条狼令的工作送走。

    卫生条件差会引发疫病,海国非常注重街道卫生,城市里每一条街都有公厕,地下更是遍布排水与下水管道,即便如此,文鳐城的街道上存在许多泥与屎尿混合物。

    天晴时还好,混合物都晒干,被往来的车马行人夯实了,但雨天时....只要出门,身上必定溅上屎尿烂泥混合物。

    五郎跟街道卫生博弈十年,也只能让街道干净点,无法杜绝街上的屎尿混合物。

    公厕里的屎尿都是卖给都城周围的农人,但周围农田也用不了那么多粪,至少一半屎尿的结局是找一块偏僻的地,挖个深坑埋了。

    若能卖掉,哪怕不赚钱,也是好事。

    然,即便官方不图赚钱,完全按成本价售卖,距离一远,运输成本就会上去,远处的农人便不愿意买了。

    听着五郎的话,雨工感觉脸有点疼。

    英阳城的街道完全是屎尿混合物夯出来的。

    官方也试过整顿,但整顿结果是没结果。

    不是官方不给力,而是底层手停口停的氓隶真的没有心力考虑卫生问题,生存已经占据了大脑所有思考能力,卫生?没有就没有呗,反正死不了。

    反正雨工在那场整顿中深刻体会到一个现实:道德、卫生、礼仪、素质这些对于基本生存需求都没得到满足的人是奢侈品,要求生存需求都没解决的人拥有奢侈品,是一件脑子有坑的事。

    雨工失望道:“你说的也是个办法,但成本很贵。”

    图南道:“比起贵不贵,更重要的不是需求吗?有迫切的需求,那价格就不是重点。而且,大量粪肥运输而来,不也会促进弧矢的商贸?毕竟商队跑来,总不能空手而归,而商队停留期间,不也需要吃喝拉撒?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将买粪的钱赚回来。”

    “有道理。”雨工若有所思,旋即发现一件事,他们三个在门口聊了大半天:“抱歉,是我的错,竟让二位在门口站了这么久,还请入内继续商谈。”

    才想起自己还在门口的图南与五郎:“....”

    聊得太嗨,这家伙不说,他俩都没发现自己一直在门口说话,且隔着栅栏。

章节目录

图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都广建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都广建木并收藏图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