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略:清江造船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朱允炆也考虑过制造铁船的可行性问题,后世有机器挖矿,有高炉冶炼,有电焊加工,可这是在古代,纯人工时代,真的能制造出铁船吗?
答案是:
能!
任何人都不应该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在算盘的声音里,在金银滩猎猎的寒风中,在日以继夜的钻研中,在罗布泊的惊雷中,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证明了一点:
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一切难题的!
后世人如此,大明的大国工匠们,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没有机器挖矿,那咱就用人挖,没有高炉冶炼,那就用矮炉,没有电焊,那就用锤子敲,铁壶都能包出来不漏水,船你们包不出来?
在朱允炆看来,铁船制造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动力问题。
一般铁船还好,没有风的时候划桨也还能跑跑,但如果是大铁船,没有风怎么跑?
宝船有长橹,拼了力气吆喝吆喝也能坚持一段时间,可大铁船自重更重,吃水更深,把长橹挥断了,也未必能提供多少动力啊……
说到底,铁船还是需要配蒸汽机才合适。
看来需要在国子监专门开设一个蒸汽动力学专业,总靠人力也不是个办法……
“皇上,我们输了。”
梁尚才、王二等人低头,一脸愧疚。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来,摆手道:“输赢并不是结果,明白问题,找准方向才是结果。古人有曹冲称象之典故,想来你们也是熟悉,朕就不再多说。大象在船上,如此沉重尤能支撑,这铁船在水上,为何就不能跑?”
“说到底,是我们没有想过制造铁船罢了,毕竟木材到处有,取材方便,打造起来也方便,而铁料本就少,拿来造船属实有些浪费,加之造船不易,纵有人动过这心思,怕也无法实现。”
梁尚才疑惑地问道:“那皇上让我们制造铁船,是为了?”
朱允炆收敛笑意,严肃地说道:“前人没有做到,我们后人做到了,不是更显得伟大吗?”
“伟大?!”
梁尚才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内涵,但似乎自己的余生,不再是那么迷茫了,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有奔头的目标,那就是:
铁船!
朱允炆粗略地解释道:“其实先人在这方面已经有过研究,墨家还专门论述过。朕简单的说下,这物体在水上是漂浮,还是沉下去,与物体是铁,是石头,是木头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水有关系。”
“这……”
梁尚才等匠人惊讶不已。
浮不浮在水面上,不是看上面的物,难道只是看水?
若这是正确,那锤子、榔头、石头……都能漂在水面上?
看水?
水有什么?
朱允炆解释道:“水中有一种力,名为浮力,也就是向上托举,不让物体下沉的力。而浮力的大小,不是由木头决定的,也不是由这铁锅决定的,而是由木头放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所决定的……”
“等等,皇上,何为体积,何为密度?”
王二一脑袋浆糊,浑然听不明白。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工部侍郎黄福也都是一脸木然,这都什么跟什么,虽然听清楚了皇上说的每一个字,但怎么组合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体积,就是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这其中还有体积公式,也就是质量除以密度……呃,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重量……”
“怎么来的?朕怎么知道谁弄出来的公式……”
“朕的意思是说,你们记住公式就好了,哪里那么多为什么,想要知道去国子监学习去……”
朱允炆很是无奈,自己就是一个文科生,知道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已经证明自己上课的时候没睡觉了,还让自己给出论证办法,一脚踹到池子里去!
要是能推导公式,有那个数学能力,自己还用得着学历史与古汉语,不学这些,也用不着去南京,也就不会摔一脚来大明……
粗略地讲述了一番,朱允炆便不再开口,不是不想继续说了,而是对于工程学、浮力力学实在是知晓有限,就算是在树下砸十个苹果下来,朱允炆也会啃掉,而不是想想地心引力……
“大致就是如此,你们自己琢磨吧。”
朱允炆很不负责地结束了话题,然后与众匠人告别,于一间大殿中着召集了龙江船厂负责人,一一见过之后,朱允炆询问道:“龙江船厂目前有多少匠人?”() ()
黄福本想说话,但想了下,自己露脸的机会不少,应该给其他人更多机会,便主动说道:“此事都水司郎中更为熟悉,还是由他说吧。”
朱允炆微微点头。
万海平十分激动,禀告道:“回皇上,当下龙江船厂匠人已有二千七百余。”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问道:“若是抽出四百匠人,有多少影响?”
“啊?”
万海平万万没想到,这龙江船厂肩负宝船制造重任,朝廷重视已久,眼看着前面宝船完工,就要进行第二期宝船制造,此时竟然要抽调匠人?
这不是自断手臂?
“回话!”
黄福在一旁提醒着。
万海平面露难处,忐忑地回道:“皇上,龙江船厂还想扩大规模,这若再抽调出去一批人手,恐怕会影响后期宝船制造,而且都水司已经拟好文书,各地物料采购也已发出……”
朱允炆摆了摆手,问道:“朕不是问你这些,只问一句,抽出四百匠人对龙江船厂影响多大,对宝船制造影响多少?”
万海平擦了擦额头冷汗,道:“若抽调四百匠人,恐怕要削减一艘宝船,还会导致另外一艘宝船延期……”
朱允炆沉思了下,点了点头,道:“那就抽调五百匠人,削减两艘宝船,同期一批打造七艘宝船,足够了。”
“啊?”
吃惊的不止是万海平,还有黄福、郑和等人。
宝船如此威猛,如此强横,只要亲眼见识过,就应该大肆制造才是,越多越好,怎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突然还减产了?
郑和更是着急,这宝船下大海,绝对是劈风斩浪,无往不利,若削减了,他日宝船数量那么少,怎么维持大明海上的霸权地位?
朱允炆看着吃惊的众人,道:“朕何尝不想宝船上百,纵横四海!然就当下与长远来看,京杭大运河将会贯通南北,舟船往来,南北联动方是大局。这河道之上,总不能用海船去运输货物吧?朕打算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一带,开设清江造船厂,专司粮船制造,即漕运浅船、海运遮洋船。”
“原是如此。”
郑和与黄福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朱允炆的良苦用心,他不止是需要重视战舰,还需要考虑更多人吃饭的问题。
尤其是北平、辽东等地,都驻扎着大量军士,只靠人工运输粮食耗费太大,现在开始修河道,河道修好了,总不能没船只运粮食吧。
总需要提前筹备。
黄福突然想到了什么,劝道:“皇上,臣以为新船厂选择在淮安未必是最佳选择,淮安周围良木怕是不多,而造船需要大量木材。”
朱允炆赞赏地看了一眼黄福,他说的没错。
造船需要大量木材,古代造船厂应该是资源主导型公司,就地取材才能做到最低成本,比如龙江船厂,这周围就有不少木材,哪怕是木材不够,也可以去湖广砍了,顺长江而下,不太费事。
按理说,在芜湖、仪真这些长江边上的城中选择新船厂厂址更为合适,毕竟这里可以说是“群商四会,百木交集”之地。
但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成本不是第一考虑要素,安全才是。
这里的安全,并非是造船安不安全,而是粮食的安全问题。
从大明舆图上来看,淮安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其处在大运河与淮水的交汇处,向南可以通往长江,向东又靠近大海,可以说是“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咽喉”。
而且,朝廷打造的八大粮仓中,其中有一座就是淮安仓,许多收纳来的粮食,都汇聚到淮安仓。
而这里又距离北平还有些距离,一旦北地出现严重问题,比如瓦剌打过城关,逼近北平,朝廷大军可以疾驰北上,路过淮安就地取粮,就地征调船只北上增援。
从战略角度来考虑,淮安太过重要,需要有粮食,有船,有军事力量存在。
经济服务政治,木材就辛苦点吧。
朱允炆阐明之后,郑和与黄福也看清楚了局势,同意在淮安设置清江造船厂。
“龙江船厂会分出一小部分匠人研究铁船制造,工部方面需要做好铁矿、铁料供应,有问题吗?”
朱允炆看向黄福。
黄福有些为难,道:“皇上,这铁船若只是小船只,试试也无妨,工部调铁料自是没有问题。可若是制造大船,耗费铁料恐怕极多,朝廷铁矿开采供应,怕有些吃力。”
朱允炆搓了搓手指,沉思稍许,道:“朕给你出个主意,可增加开矿进度,若开矿快了,工部总没有其他问题了吧?”
朱允炆也考虑过制造铁船的可行性问题,后世有机器挖矿,有高炉冶炼,有电焊加工,可这是在古代,纯人工时代,真的能制造出铁船吗?
答案是:
能!
任何人都不应该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在算盘的声音里,在金银滩猎猎的寒风中,在日以继夜的钻研中,在罗布泊的惊雷中,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证明了一点:
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一切难题的!
后世人如此,大明的大国工匠们,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没有机器挖矿,那咱就用人挖,没有高炉冶炼,那就用矮炉,没有电焊,那就用锤子敲,铁壶都能包出来不漏水,船你们包不出来?
在朱允炆看来,铁船制造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动力问题。
一般铁船还好,没有风的时候划桨也还能跑跑,但如果是大铁船,没有风怎么跑?
宝船有长橹,拼了力气吆喝吆喝也能坚持一段时间,可大铁船自重更重,吃水更深,把长橹挥断了,也未必能提供多少动力啊……
说到底,铁船还是需要配蒸汽机才合适。
看来需要在国子监专门开设一个蒸汽动力学专业,总靠人力也不是个办法……
“皇上,我们输了。”
梁尚才、王二等人低头,一脸愧疚。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来,摆手道:“输赢并不是结果,明白问题,找准方向才是结果。古人有曹冲称象之典故,想来你们也是熟悉,朕就不再多说。大象在船上,如此沉重尤能支撑,这铁船在水上,为何就不能跑?”
“说到底,是我们没有想过制造铁船罢了,毕竟木材到处有,取材方便,打造起来也方便,而铁料本就少,拿来造船属实有些浪费,加之造船不易,纵有人动过这心思,怕也无法实现。”
梁尚才疑惑地问道:“那皇上让我们制造铁船,是为了?”
朱允炆收敛笑意,严肃地说道:“前人没有做到,我们后人做到了,不是更显得伟大吗?”
“伟大?!”
梁尚才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内涵,但似乎自己的余生,不再是那么迷茫了,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有奔头的目标,那就是:
铁船!
朱允炆粗略地解释道:“其实先人在这方面已经有过研究,墨家还专门论述过。朕简单的说下,这物体在水上是漂浮,还是沉下去,与物体是铁,是石头,是木头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水有关系。”
“这……”
梁尚才等匠人惊讶不已。
浮不浮在水面上,不是看上面的物,难道只是看水?
若这是正确,那锤子、榔头、石头……都能漂在水面上?
看水?
水有什么?
朱允炆解释道:“水中有一种力,名为浮力,也就是向上托举,不让物体下沉的力。而浮力的大小,不是由木头决定的,也不是由这铁锅决定的,而是由木头放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所决定的……”
“等等,皇上,何为体积,何为密度?”
王二一脑袋浆糊,浑然听不明白。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工部侍郎黄福也都是一脸木然,这都什么跟什么,虽然听清楚了皇上说的每一个字,但怎么组合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体积,就是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这其中还有体积公式,也就是质量除以密度……呃,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重量……”
“怎么来的?朕怎么知道谁弄出来的公式……”
“朕的意思是说,你们记住公式就好了,哪里那么多为什么,想要知道去国子监学习去……”
朱允炆很是无奈,自己就是一个文科生,知道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已经证明自己上课的时候没睡觉了,还让自己给出论证办法,一脚踹到池子里去!
要是能推导公式,有那个数学能力,自己还用得着学历史与古汉语,不学这些,也用不着去南京,也就不会摔一脚来大明……
粗略地讲述了一番,朱允炆便不再开口,不是不想继续说了,而是对于工程学、浮力力学实在是知晓有限,就算是在树下砸十个苹果下来,朱允炆也会啃掉,而不是想想地心引力……
“大致就是如此,你们自己琢磨吧。”
朱允炆很不负责地结束了话题,然后与众匠人告别,于一间大殿中着召集了龙江船厂负责人,一一见过之后,朱允炆询问道:“龙江船厂目前有多少匠人?”() ()
黄福本想说话,但想了下,自己露脸的机会不少,应该给其他人更多机会,便主动说道:“此事都水司郎中更为熟悉,还是由他说吧。”
朱允炆微微点头。
万海平十分激动,禀告道:“回皇上,当下龙江船厂匠人已有二千七百余。”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问道:“若是抽出四百匠人,有多少影响?”
“啊?”
万海平万万没想到,这龙江船厂肩负宝船制造重任,朝廷重视已久,眼看着前面宝船完工,就要进行第二期宝船制造,此时竟然要抽调匠人?
这不是自断手臂?
“回话!”
黄福在一旁提醒着。
万海平面露难处,忐忑地回道:“皇上,龙江船厂还想扩大规模,这若再抽调出去一批人手,恐怕会影响后期宝船制造,而且都水司已经拟好文书,各地物料采购也已发出……”
朱允炆摆了摆手,问道:“朕不是问你这些,只问一句,抽出四百匠人对龙江船厂影响多大,对宝船制造影响多少?”
万海平擦了擦额头冷汗,道:“若抽调四百匠人,恐怕要削减一艘宝船,还会导致另外一艘宝船延期……”
朱允炆沉思了下,点了点头,道:“那就抽调五百匠人,削减两艘宝船,同期一批打造七艘宝船,足够了。”
“啊?”
吃惊的不止是万海平,还有黄福、郑和等人。
宝船如此威猛,如此强横,只要亲眼见识过,就应该大肆制造才是,越多越好,怎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突然还减产了?
郑和更是着急,这宝船下大海,绝对是劈风斩浪,无往不利,若削减了,他日宝船数量那么少,怎么维持大明海上的霸权地位?
朱允炆看着吃惊的众人,道:“朕何尝不想宝船上百,纵横四海!然就当下与长远来看,京杭大运河将会贯通南北,舟船往来,南北联动方是大局。这河道之上,总不能用海船去运输货物吧?朕打算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一带,开设清江造船厂,专司粮船制造,即漕运浅船、海运遮洋船。”
“原是如此。”
郑和与黄福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朱允炆的良苦用心,他不止是需要重视战舰,还需要考虑更多人吃饭的问题。
尤其是北平、辽东等地,都驻扎着大量军士,只靠人工运输粮食耗费太大,现在开始修河道,河道修好了,总不能没船只运粮食吧。
总需要提前筹备。
黄福突然想到了什么,劝道:“皇上,臣以为新船厂选择在淮安未必是最佳选择,淮安周围良木怕是不多,而造船需要大量木材。”
朱允炆赞赏地看了一眼黄福,他说的没错。
造船需要大量木材,古代造船厂应该是资源主导型公司,就地取材才能做到最低成本,比如龙江船厂,这周围就有不少木材,哪怕是木材不够,也可以去湖广砍了,顺长江而下,不太费事。
按理说,在芜湖、仪真这些长江边上的城中选择新船厂厂址更为合适,毕竟这里可以说是“群商四会,百木交集”之地。
但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成本不是第一考虑要素,安全才是。
这里的安全,并非是造船安不安全,而是粮食的安全问题。
从大明舆图上来看,淮安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其处在大运河与淮水的交汇处,向南可以通往长江,向东又靠近大海,可以说是“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咽喉”。
而且,朝廷打造的八大粮仓中,其中有一座就是淮安仓,许多收纳来的粮食,都汇聚到淮安仓。
而这里又距离北平还有些距离,一旦北地出现严重问题,比如瓦剌打过城关,逼近北平,朝廷大军可以疾驰北上,路过淮安就地取粮,就地征调船只北上增援。
从战略角度来考虑,淮安太过重要,需要有粮食,有船,有军事力量存在。
经济服务政治,木材就辛苦点吧。
朱允炆阐明之后,郑和与黄福也看清楚了局势,同意在淮安设置清江造船厂。
“龙江船厂会分出一小部分匠人研究铁船制造,工部方面需要做好铁矿、铁料供应,有问题吗?”
朱允炆看向黄福。
黄福有些为难,道:“皇上,这铁船若只是小船只,试试也无妨,工部调铁料自是没有问题。可若是制造大船,耗费铁料恐怕极多,朝廷铁矿开采供应,怕有些吃力。”
朱允炆搓了搓手指,沉思稍许,道:“朕给你出个主意,可增加开矿进度,若开矿快了,工部总没有其他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