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新军之策困境(补更)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自朱允炆登基以来,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而第一斧头就是新军之策。
数一数,新军之策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事实证明了新军之策的有效性与巨大成功,强化了军士战斗意志、战斗能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新军之策推了七年,依旧没有推广至所有卫所,像四川、云南、广东、湖广、山东等地卫所,大部分都没有享受新军之策。
有些卫所有意见,军士闹矛盾,朝廷只能安抚再安抚,能拿出来的实际行动却很少。虽然有些卫所没有享受新军之策,但基本待遇相对于洪武时期,已提升了近三成,缓和了地方卫所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但朱允炆清楚,新军之策一日不能普及全军,问题就一日无法根除。
新军之策的推动,需要以钱粮为支撑。
可近年来,朝廷钱粮用掉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特别是疏浚会通河、营造新都、混凝土道路基建与征西域,耗费钱粮何止千万!
朝廷虽然有印钞机,但也不可能无度发行钱钞,洪武宝钞大幅贬值的教训就在眼前,朱允炆必须确保新洪武宝钞的信誉与价值稳定,避免银铜再一次主导交易,引起更大的灾难。
朝廷缺钱粮,是新军之策推行速度慢的最大原因。
朱允炆曾希望北平卖掉军屯田地,以解决新军之策的钱粮问题,但北平成功的经验是很难复制的,比如肃州,宁夏,兰州等地,你告诉商人来买屯田,他们也未必会买啊。
一百七十万军队,背后若没有屯田在支撑着,朱允炆根本就养不起如此多的军士,一名军士一年十两钱钞,就需要一千七百万,可建文六年,全年税赋所得钱钞也不过两千八百万钱钞,分摊在地方三成,进入户部的还不到两千万钱钞。
在这两千万钱钞里,需要抛开官员俸禄,宗室俸禄,皇宫用度,然后水师要二百万,基建要二百万,养马场要五十万,新都营造规模宏大,牵涉众多,一年耗费就不下三百万。
西征开拔,十五万军士,这就是二百万两,后勤征调民力、征用骆驼、母马,筹措粮草,漫长的运输线与漫长的时间,耗费何止三百万。
林林总总算下来,能拿出来支撑新军之策的钱钞,只有五百多万两钱钞,均摊到一百七十万军士头上,一年一名军士,只堪三两!
纯碎依靠朝廷财政支撑新军之策是不现实的,真正支撑新军之策,确保卫所正常运转的定海神针是军屯。
朱元璋高看了军屯,朱允炆小看了军屯。
朱元璋认为军屯可以养活百万兵而不需要耗费民粮一粒,但老朱过于夸大其词了,开中法就是为了弥补军屯不足粮食而想出来的招。
朱允炆认为卫所军屯是落后的,迟早要崩溃的,需要废掉,但事实上,军屯制对于明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军屯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其所产出的粮食不仅支撑着卫所,甚至还成为朝廷的重要粮食来源。
屯田所得,为新军之策在地方上的推广至少省掉了五成成本。可即便如此,因为连年大工程、大作战,大明户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支撑新军之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现在棘手的问题就在朱允炆面前,新军之策推不动,可军士不够用了……
内外三百卫所,需要抽调出来八万多人前往西域,这就涉及十个卫、二十六个所的军士。
一口气抽调如此多的力量,对地方控制本就有压力,但现在朱允炆还必须考虑在东北新增设更多的卫所,以确保对东北大地的实际控制。
东北有些苦,想要吸引卫所军士拖家带口前往东北,朝廷必须给予其新军之策,而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钱的问题,朱允炆相信今年并不是太大问题,建文七年应该没什么大的战事,可以省下来一大笔财政,但问题是,朝廷是迁移内地卫所前往东北,还是重新招募军士,在东北新建卫所。
朱允炆拿不准主意,传召解缙、郁新、茹瑺、杨士奇、铁铉与李坚商议。
郁新反对朱允炆扩充军队的想法,直言:“眼下朝廷内部安稳,边疆又无强敌,此时招募新兵,新增卫所,岂不是徒耗国孥,又引周边藩属国不安。”
朱允炆指向东北:“话虽如此,可东北新设卫所势在必行,总不能一直抽调辽东兵力吧。若辽东卫所抽空,谁来防备与控制朵颜卫,拱卫北平以北?”
茹瑺也认为扩军不妥,提议:“皇上,臣请自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卫所北上,以控东北。”() ()
解缙支持:“内外卫所三百,即便是分给西域八万余军士,也应可以迁移部分卫所至东北地界。臣附议茹、郁二阁之言。”
朱允炆叹息:“卫所虽多,可抽调西域之后,又有多少卫所军士可抽调?何况卫所军士在一地扎根,让他们北上,需要做的工作颇多。不若直接招募军士,引其携家属北去,即可开垦土地,重开军屯,也可解决卫所设置问题。”
沉默的铁铉站了出来,严肃地说:“皇上,臣以为可以抽调京军五万六千人,前往东北。”
“抽调京军?!”
解缙、郁新、茹瑺、李坚都吃了一惊。
京军是大明最精锐的力量,经过多年汰弱存强,现如今只有三十五万六千军士,分正三大营、副三大营,一旦抽出去五万六千军士,就只剩下了三十万京军。
三十万京军,看似很多,但考虑到京师范围,城门数量,真遭遇变故,被人围了城,一个城门也分摊不了两万人手。
若外有战事,京军出动十万,那京师就只剩下二十万军士了,二十万军士,能不能保卫京师暂且不说,若出京的十万军士造了反,京师的二十万军士还能不能弹压?
二比一,根本形成不了大的优势。
作为天下之本的京师,历来都是兵力最集中的地方,减弱京师兵力,等同于弱干强枝,与强干弱枝背道而驰。
李坚不赞同铁铉的观点:“皇上,京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尤其是新都正在营造,在迁都之后,京师军事压力陡增,若此时减少京军数量,他日必有大患!”
郁新、解缙与茹瑺也不赞同铁铉,你让朱允炆调地方卫所去东北还好,动京军,属实是有些难了。
京军是朱允炆倾力打造的主力兵,是经过战场考验的具备很强战斗力的军队,放他们到地方上去,这不是割朱允炆的肉吗?
朱允炆深深看着铁铉,并没有呵斥,而是平和地说:“说出你的依据。”
铁铉肃然说:“京师为天下之本,确实需要稳固,兵力集中为最优。然京师防备真需要三十五六千兵力吗?依臣来看,不然。固守京师,征讨外虏,三十万京军足矣。”
李坚摇头:“三十万,以新都九门来论,一门兵力不过三万余,若敌人杀至城下,集中主力独攻一门,京师又岂能保万全?”
铁铉看向李坚,严厉地说:“三万还不足以守一城门吗?依我看,一万五千兵力足够固守一门!莫要忘记,京军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京军,火器兵将会越来越多,火器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多,若在这种情况下,敌人还能攻入京师,那再多三十万兵又有何益?”
朱允炆明白铁铉的意思,他认为京军数量还是太多了一些,而且日后京军必然走火器一途,面对冷兵器为主的敌人,京军数量多几万人少几万人,并不会影响大局。
抽调京军去闯关东吗?
朱允炆陷入沉思,东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何况那里还有一大片黑土地等待着开垦,东北粮仓总不能一直沉睡着,它需要醒来为大明提供粮食。
若抽调京军进入东北,不仅有助于稳固东北局势,对未来东海布局也有好处,甚至可以使用这一支部队自库页岛南下。
“莫要争执了,这件事等大军班师之后再作商议,但辽东空洞不能不补,给平安发文书,命他盯紧辽东、大宁与东北局势,一旦有危险,可先兵出长城支援而后奏报。”
朱允炆严肃地说。
铁铉、李坚领命。
朱允炆看向茹瑺:“西域布政使司、府县官吏都见过了吧,有什么想法?”
茹瑺见朱允炆提起此事,也没有造作,直说:“皇上,西域布政使司及其官吏臣都已见过,只不过有些官员太过年轻,臣不担心其能力,却担心其心性。西域地苦,不同内地,若其无法忍受西域苦寒,怕会弃官而逃。”
朱允炆了然。
一些官员当不了官,受不了苦,要么请辞走人,要么干脆就悬印弃官,逃到深山老林不干了。这种事在土司林立的云南、广西发生过不止一起。
西域路远,地方也贫瘠,冬日漫长,这些年轻官员能不能熬得住,确实不好说。当热切的渴望、梦想撞上冷冰冰而枯燥的现实时,一个巨大的落差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人。
但,朱允炆相信这一批人,笑着对茹瑺说:“他们中很多人是出自国子监,要相信他们。”
自朱允炆登基以来,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而第一斧头就是新军之策。
数一数,新军之策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事实证明了新军之策的有效性与巨大成功,强化了军士战斗意志、战斗能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新军之策推了七年,依旧没有推广至所有卫所,像四川、云南、广东、湖广、山东等地卫所,大部分都没有享受新军之策。
有些卫所有意见,军士闹矛盾,朝廷只能安抚再安抚,能拿出来的实际行动却很少。虽然有些卫所没有享受新军之策,但基本待遇相对于洪武时期,已提升了近三成,缓和了地方卫所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但朱允炆清楚,新军之策一日不能普及全军,问题就一日无法根除。
新军之策的推动,需要以钱粮为支撑。
可近年来,朝廷钱粮用掉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特别是疏浚会通河、营造新都、混凝土道路基建与征西域,耗费钱粮何止千万!
朝廷虽然有印钞机,但也不可能无度发行钱钞,洪武宝钞大幅贬值的教训就在眼前,朱允炆必须确保新洪武宝钞的信誉与价值稳定,避免银铜再一次主导交易,引起更大的灾难。
朝廷缺钱粮,是新军之策推行速度慢的最大原因。
朱允炆曾希望北平卖掉军屯田地,以解决新军之策的钱粮问题,但北平成功的经验是很难复制的,比如肃州,宁夏,兰州等地,你告诉商人来买屯田,他们也未必会买啊。
一百七十万军队,背后若没有屯田在支撑着,朱允炆根本就养不起如此多的军士,一名军士一年十两钱钞,就需要一千七百万,可建文六年,全年税赋所得钱钞也不过两千八百万钱钞,分摊在地方三成,进入户部的还不到两千万钱钞。
在这两千万钱钞里,需要抛开官员俸禄,宗室俸禄,皇宫用度,然后水师要二百万,基建要二百万,养马场要五十万,新都营造规模宏大,牵涉众多,一年耗费就不下三百万。
西征开拔,十五万军士,这就是二百万两,后勤征调民力、征用骆驼、母马,筹措粮草,漫长的运输线与漫长的时间,耗费何止三百万。
林林总总算下来,能拿出来支撑新军之策的钱钞,只有五百多万两钱钞,均摊到一百七十万军士头上,一年一名军士,只堪三两!
纯碎依靠朝廷财政支撑新军之策是不现实的,真正支撑新军之策,确保卫所正常运转的定海神针是军屯。
朱元璋高看了军屯,朱允炆小看了军屯。
朱元璋认为军屯可以养活百万兵而不需要耗费民粮一粒,但老朱过于夸大其词了,开中法就是为了弥补军屯不足粮食而想出来的招。
朱允炆认为卫所军屯是落后的,迟早要崩溃的,需要废掉,但事实上,军屯制对于明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军屯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其所产出的粮食不仅支撑着卫所,甚至还成为朝廷的重要粮食来源。
屯田所得,为新军之策在地方上的推广至少省掉了五成成本。可即便如此,因为连年大工程、大作战,大明户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支撑新军之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现在棘手的问题就在朱允炆面前,新军之策推不动,可军士不够用了……
内外三百卫所,需要抽调出来八万多人前往西域,这就涉及十个卫、二十六个所的军士。
一口气抽调如此多的力量,对地方控制本就有压力,但现在朱允炆还必须考虑在东北新增设更多的卫所,以确保对东北大地的实际控制。
东北有些苦,想要吸引卫所军士拖家带口前往东北,朝廷必须给予其新军之策,而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钱的问题,朱允炆相信今年并不是太大问题,建文七年应该没什么大的战事,可以省下来一大笔财政,但问题是,朝廷是迁移内地卫所前往东北,还是重新招募军士,在东北新建卫所。
朱允炆拿不准主意,传召解缙、郁新、茹瑺、杨士奇、铁铉与李坚商议。
郁新反对朱允炆扩充军队的想法,直言:“眼下朝廷内部安稳,边疆又无强敌,此时招募新兵,新增卫所,岂不是徒耗国孥,又引周边藩属国不安。”
朱允炆指向东北:“话虽如此,可东北新设卫所势在必行,总不能一直抽调辽东兵力吧。若辽东卫所抽空,谁来防备与控制朵颜卫,拱卫北平以北?”
茹瑺也认为扩军不妥,提议:“皇上,臣请自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卫所北上,以控东北。”() ()
解缙支持:“内外卫所三百,即便是分给西域八万余军士,也应可以迁移部分卫所至东北地界。臣附议茹、郁二阁之言。”
朱允炆叹息:“卫所虽多,可抽调西域之后,又有多少卫所军士可抽调?何况卫所军士在一地扎根,让他们北上,需要做的工作颇多。不若直接招募军士,引其携家属北去,即可开垦土地,重开军屯,也可解决卫所设置问题。”
沉默的铁铉站了出来,严肃地说:“皇上,臣以为可以抽调京军五万六千人,前往东北。”
“抽调京军?!”
解缙、郁新、茹瑺、李坚都吃了一惊。
京军是大明最精锐的力量,经过多年汰弱存强,现如今只有三十五万六千军士,分正三大营、副三大营,一旦抽出去五万六千军士,就只剩下了三十万京军。
三十万京军,看似很多,但考虑到京师范围,城门数量,真遭遇变故,被人围了城,一个城门也分摊不了两万人手。
若外有战事,京军出动十万,那京师就只剩下二十万军士了,二十万军士,能不能保卫京师暂且不说,若出京的十万军士造了反,京师的二十万军士还能不能弹压?
二比一,根本形成不了大的优势。
作为天下之本的京师,历来都是兵力最集中的地方,减弱京师兵力,等同于弱干强枝,与强干弱枝背道而驰。
李坚不赞同铁铉的观点:“皇上,京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尤其是新都正在营造,在迁都之后,京师军事压力陡增,若此时减少京军数量,他日必有大患!”
郁新、解缙与茹瑺也不赞同铁铉,你让朱允炆调地方卫所去东北还好,动京军,属实是有些难了。
京军是朱允炆倾力打造的主力兵,是经过战场考验的具备很强战斗力的军队,放他们到地方上去,这不是割朱允炆的肉吗?
朱允炆深深看着铁铉,并没有呵斥,而是平和地说:“说出你的依据。”
铁铉肃然说:“京师为天下之本,确实需要稳固,兵力集中为最优。然京师防备真需要三十五六千兵力吗?依臣来看,不然。固守京师,征讨外虏,三十万京军足矣。”
李坚摇头:“三十万,以新都九门来论,一门兵力不过三万余,若敌人杀至城下,集中主力独攻一门,京师又岂能保万全?”
铁铉看向李坚,严厉地说:“三万还不足以守一城门吗?依我看,一万五千兵力足够固守一门!莫要忘记,京军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京军,火器兵将会越来越多,火器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多,若在这种情况下,敌人还能攻入京师,那再多三十万兵又有何益?”
朱允炆明白铁铉的意思,他认为京军数量还是太多了一些,而且日后京军必然走火器一途,面对冷兵器为主的敌人,京军数量多几万人少几万人,并不会影响大局。
抽调京军去闯关东吗?
朱允炆陷入沉思,东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何况那里还有一大片黑土地等待着开垦,东北粮仓总不能一直沉睡着,它需要醒来为大明提供粮食。
若抽调京军进入东北,不仅有助于稳固东北局势,对未来东海布局也有好处,甚至可以使用这一支部队自库页岛南下。
“莫要争执了,这件事等大军班师之后再作商议,但辽东空洞不能不补,给平安发文书,命他盯紧辽东、大宁与东北局势,一旦有危险,可先兵出长城支援而后奏报。”
朱允炆严肃地说。
铁铉、李坚领命。
朱允炆看向茹瑺:“西域布政使司、府县官吏都见过了吧,有什么想法?”
茹瑺见朱允炆提起此事,也没有造作,直说:“皇上,西域布政使司及其官吏臣都已见过,只不过有些官员太过年轻,臣不担心其能力,却担心其心性。西域地苦,不同内地,若其无法忍受西域苦寒,怕会弃官而逃。”
朱允炆了然。
一些官员当不了官,受不了苦,要么请辞走人,要么干脆就悬印弃官,逃到深山老林不干了。这种事在土司林立的云南、广西发生过不止一起。
西域路远,地方也贫瘠,冬日漫长,这些年轻官员能不能熬得住,确实不好说。当热切的渴望、梦想撞上冷冰冰而枯燥的现实时,一个巨大的落差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人。
但,朱允炆相信这一批人,笑着对茹瑺说:“他们中很多人是出自国子监,要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