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远航路线,环球航行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远航路线,环球航行乾坤舆图,一览宇内。
朱允炆指向舆图,对郑和、杨荣、李坚等人讲道:「目前情况有所改变,远航的路线可能需要做出调整,但调整意味着冒险,具体是否接受,由水师内部决策,朕只提一个想法。」
李坚看向郑和,郑和面色凝重。
对于水师而言,走过的航线才是最安全的航线,因为知道哪里可以停留,哪里有物资可以补充,哪里有暗礁、有危险。
哪怕是走过一次,也比完全陌生的航线要安全得多。
如今皇上想要改变航线,那意味着水师将进入完全陌生的海域。
朱允炆拿起竹节,指向宽大的舆图:「你们奉命前往南美洲,走的路线是自金陵出发一路南下,路过占城等地,进入旧港,再次从旧港、满剌加等地出航,前往柯枝、古里等国等候季风洋流改变,后前往非洲,自非洲南下绕过最南端北上,于非洲西海岸渡海前往南美洲。」
「这是一条漫长的航线,也是朕能想出来最安全的一条航线。对你们来说,那一次远航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前往非洲的航程,而在于非洲西海岸至美洲的茫茫海域。事实上,前往美洲的航线并不是只有一条,你们也可以从舆图中看出来。」
郑和、李坚、杨荣等看向舆图,凝重地点头。
朱允炆盯着舆图,心情沉重。
一直以来,去美洲的路都有很多条。
比如走陆路,从东北一路向北出发,一直跑到白
令海峡,趁着冰封的海面,完全可以进入阿拉斯加,抵达北美洲,然后一路南下,到达南美洲是迟早的事。
但这条路走不通。
古代比不上后世,古人的衣服抵挡不了茫茫冰原之上如刀的寒冷,他们的后勤也无法补充足够的热量以保证安全。
极度寒冷的天,不是大明人能轻易跨过去的障碍,一旦踏上这一条路,派一千人,冻死冻伤的估计便占了九成,而这一千人的后勤如何保证,谁给他们送后勤去?
自己扛着粮食去,弄个雪橇拉着去?
这要拉多少粮食够他们走几个月路程的,何况冰天雪地,一场酷寒足以要了所有人的命。
派水师从库页岛向东北而去,经白令海峡也可以抵达北美洲?
这条路一样行不通。
冬天不顺风,夏天浮冰无数,铁达尼号也扛不住浮冰,更不要说大明的木船了,一旦被撞毁船只,亦或是被浮冰包围,只要一场寒风,所有船都会冻在大海之上动弹不得,凭借着大明军士手中的刀枪与有限的火药,恐怕开不出道路来。
东北方向的航线,极度危险,纵会成功,其折损很可能会超出八成、九成,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至于从南洋出发,横跨太平洋直接抵达南美洲,这条路依旧充斥着危险。
要知道早年间大明水师根本没有穿越大海的航行经验,无论是去南洋,去古里,还是去非洲,绝大部分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
的,是临海远航,纵有一段路离开海岸线,这个时间往往也不太长。
没有直接穿越大海万里之遥的经验,直接将所有人投入到宽广的太平洋里,和送他们去死差不多。相对横穿太平洋,自非洲西海岸出发抵达南美洲的海程少了几千里海路,而这少走的海路,便是大明军士的性命与远航成功的机会所在!() ()
就当年的航海技术、经验,以最大安全、最大可能来论,水师选择非洲西海岸穿海航行是最合适的。
只是,时代在变化,情况也发生了改变。
朱允炆指向渤固,严肃地说:「相对于你们第一次跨海大远航,大明水师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改变。尤其是蒸汽机船只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航行束缚。水师完全可以不等待洋流、不等待季风而直接出航,船队航行的速度也更快,更为节省人力。」
「加上你们积累了丰富的远航经验,深海经验,知道如何在茫茫大海之中寻找方向,知道如何应对狂风巨浪与海兽。你们成长了,水师也成长了,已经具备了改变航线的条件。朕以为,可以自渤固出发,沿这里,即赤道逆流,抵达南北美洲之间的狭长地带。」
郑和看向那一道航线,沿途几乎没什么岛屿可以停留,全是茫茫大海,这一航行的难度比之以往更甚。
李坚有些忧虑:「皇上,这片海域如此辽阔,危险怕是不少。是否可以循旧航线,在蒸
汽机的帮助之下,往返也不会用太久。」
杨荣也深感不安,海域越宽广,说明越危险,谁知道里面的风浪有起伏,多恐怖。
郑和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放下竹节,坐了下来:「这一条航线一样很是危险,水师能不能走过去,折损多少,朕也不好说。朕选这一条航线的原因有二,你们且听听。」
郑和深深看着朱允炆,他对事情的安排往往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不可能毫无缘由地派水师冒险。第一次前往南美洲,大家拼了性命也要去,是因为高产种子,是因为解决饥荒的伟大。
这一次,皇上必然也有他的理由。
朱允炆看向舆图,目光深邃:「第一个原因,是武义船队。经过国子监航海院及一干远航军士参与商议,最终给出了一个最有可能的推测:武义船队的人出现在定远行省,说明其很可能在美洲西海岸,具体在哪里不好说。」
郑和重重点头。
武义船队用的是帆船,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然需要借助洋流与风来远航,所以武义部属流落定远,只需要找准风来的风向,洋流的方向便会知道其大致方位,纵然不是,也很可能是其经过的地方。
完整的洋流方向是皇上给的,经过航行验证,不会有错。
看舆图,武义部属的出航之路,必然与美洲西海岸有过关系。
朱允炆敲了敲桌子,沉声道:「至于第二个原因,那
就是验证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圆的。兵分两路,一路自非洲西海岸前往美洲,一路自太平洋进入美洲,于美洲集合之后,彼此交换东西船只,一路从美洲西海岸返回,一路从非洲返回。地圆说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环球航行,而这个使命,只有水师能完成!」
.
...
朱允炆指向舆图,对郑和、杨荣、李坚等人讲道:「目前情况有所改变,远航的路线可能需要做出调整,但调整意味着冒险,具体是否接受,由水师内部决策,朕只提一个想法。」
李坚看向郑和,郑和面色凝重。
对于水师而言,走过的航线才是最安全的航线,因为知道哪里可以停留,哪里有物资可以补充,哪里有暗礁、有危险。
哪怕是走过一次,也比完全陌生的航线要安全得多。
如今皇上想要改变航线,那意味着水师将进入完全陌生的海域。
朱允炆拿起竹节,指向宽大的舆图:「你们奉命前往南美洲,走的路线是自金陵出发一路南下,路过占城等地,进入旧港,再次从旧港、满剌加等地出航,前往柯枝、古里等国等候季风洋流改变,后前往非洲,自非洲南下绕过最南端北上,于非洲西海岸渡海前往南美洲。」
「这是一条漫长的航线,也是朕能想出来最安全的一条航线。对你们来说,那一次远航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前往非洲的航程,而在于非洲西海岸至美洲的茫茫海域。事实上,前往美洲的航线并不是只有一条,你们也可以从舆图中看出来。」
郑和、李坚、杨荣等看向舆图,凝重地点头。
朱允炆盯着舆图,心情沉重。
一直以来,去美洲的路都有很多条。
比如走陆路,从东北一路向北出发,一直跑到白
令海峡,趁着冰封的海面,完全可以进入阿拉斯加,抵达北美洲,然后一路南下,到达南美洲是迟早的事。
但这条路走不通。
古代比不上后世,古人的衣服抵挡不了茫茫冰原之上如刀的寒冷,他们的后勤也无法补充足够的热量以保证安全。
极度寒冷的天,不是大明人能轻易跨过去的障碍,一旦踏上这一条路,派一千人,冻死冻伤的估计便占了九成,而这一千人的后勤如何保证,谁给他们送后勤去?
自己扛着粮食去,弄个雪橇拉着去?
这要拉多少粮食够他们走几个月路程的,何况冰天雪地,一场酷寒足以要了所有人的命。
派水师从库页岛向东北而去,经白令海峡也可以抵达北美洲?
这条路一样行不通。
冬天不顺风,夏天浮冰无数,铁达尼号也扛不住浮冰,更不要说大明的木船了,一旦被撞毁船只,亦或是被浮冰包围,只要一场寒风,所有船都会冻在大海之上动弹不得,凭借着大明军士手中的刀枪与有限的火药,恐怕开不出道路来。
东北方向的航线,极度危险,纵会成功,其折损很可能会超出八成、九成,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至于从南洋出发,横跨太平洋直接抵达南美洲,这条路依旧充斥着危险。
要知道早年间大明水师根本没有穿越大海的航行经验,无论是去南洋,去古里,还是去非洲,绝大部分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
的,是临海远航,纵有一段路离开海岸线,这个时间往往也不太长。
没有直接穿越大海万里之遥的经验,直接将所有人投入到宽广的太平洋里,和送他们去死差不多。相对横穿太平洋,自非洲西海岸出发抵达南美洲的海程少了几千里海路,而这少走的海路,便是大明军士的性命与远航成功的机会所在!() ()
就当年的航海技术、经验,以最大安全、最大可能来论,水师选择非洲西海岸穿海航行是最合适的。
只是,时代在变化,情况也发生了改变。
朱允炆指向渤固,严肃地说:「相对于你们第一次跨海大远航,大明水师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改变。尤其是蒸汽机船只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航行束缚。水师完全可以不等待洋流、不等待季风而直接出航,船队航行的速度也更快,更为节省人力。」
「加上你们积累了丰富的远航经验,深海经验,知道如何在茫茫大海之中寻找方向,知道如何应对狂风巨浪与海兽。你们成长了,水师也成长了,已经具备了改变航线的条件。朕以为,可以自渤固出发,沿这里,即赤道逆流,抵达南北美洲之间的狭长地带。」
郑和看向那一道航线,沿途几乎没什么岛屿可以停留,全是茫茫大海,这一航行的难度比之以往更甚。
李坚有些忧虑:「皇上,这片海域如此辽阔,危险怕是不少。是否可以循旧航线,在蒸
汽机的帮助之下,往返也不会用太久。」
杨荣也深感不安,海域越宽广,说明越危险,谁知道里面的风浪有起伏,多恐怖。
郑和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放下竹节,坐了下来:「这一条航线一样很是危险,水师能不能走过去,折损多少,朕也不好说。朕选这一条航线的原因有二,你们且听听。」
郑和深深看着朱允炆,他对事情的安排往往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不可能毫无缘由地派水师冒险。第一次前往南美洲,大家拼了性命也要去,是因为高产种子,是因为解决饥荒的伟大。
这一次,皇上必然也有他的理由。
朱允炆看向舆图,目光深邃:「第一个原因,是武义船队。经过国子监航海院及一干远航军士参与商议,最终给出了一个最有可能的推测:武义船队的人出现在定远行省,说明其很可能在美洲西海岸,具体在哪里不好说。」
郑和重重点头。
武义船队用的是帆船,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然需要借助洋流与风来远航,所以武义部属流落定远,只需要找准风来的风向,洋流的方向便会知道其大致方位,纵然不是,也很可能是其经过的地方。
完整的洋流方向是皇上给的,经过航行验证,不会有错。
看舆图,武义部属的出航之路,必然与美洲西海岸有过关系。
朱允炆敲了敲桌子,沉声道:「至于第二个原因,那
就是验证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圆的。兵分两路,一路自非洲西海岸前往美洲,一路自太平洋进入美洲,于美洲集合之后,彼此交换东西船只,一路从美洲西海岸返回,一路从非洲返回。地圆说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环球航行,而这个使命,只有水师能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