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一)
建安三年春,孙策于皖城外扎营,预备攻下庐江。时庐江太守刘勋中计出走豫章,皖城内只有陆氏门下和乔家兵士。
孙策初与周瑜商议的是用细作潜入城中的方略,周瑜在主将帐中哪里都觉得不妥,却又不好反驳,孙策年少气盛,接连打了几场胜仗积攒下不少威望,只得放手让兄弟一试。孙策派军中少年假扮成回乡探亲的乡亲,另有熟悉水性的旧部潜下护城河,不料水下有陆家的机关,潜入城中的细作也被陆绩用连坐法检举查出。连日辛苦均白费了,孙策恼恨之余坐在帐中生闷气,有时饮酒彻夜。周瑜哭笑不得,只得以中护军之职暂领军务。整肃孙家嫡系三千余人,并连同之前归顺的残兵。有时也去孙策帐中夜谈,以琴声相慰,孙策几日后便不再消沉,重新召集部下商议策略,决定以战养战,驻扎在城外,按兵不动,继而耗死陆氏。
周瑜趁此机会回了一趟庐江舒城老家,周家世代为官,战乱纷争对他家似乎毫无影响。
父亲平日在洛阳为官,最近回家小住。周瑜风尘仆仆,下车时父亲周异已经在门外迎接。家中还有几个从兄弟,年轻人们笑闹着,开一些玩笑:“公瑾啊,你如今声名鹊起,人家是仰慕的人,还是仰慕你的才啊?”说话的早已被自家兄弟捂住嘴,周围笑声一片:“我们公瑾兄弟这般人物,肯定是女娘仰慕他的人,那些军汉读书人仰慕他的才,德才兼备还长得好看,如此人物世间少有。”“哎你快别说了,万一也有男人仰慕他的人呢?”周瑜一回家就被兄弟们打趣,实在招架不住,随便应付了两句就同父亲周异进里屋。
父亲周异年近四十,洛阳任上多年,几朝天子一朝臣,多少风浪都撼不动他的位置,早已对世事洞若观火。如今久未归家的儿子突然回家,城中又谣言多日,父子相对饮茶,周异沉吟良久,问:“是不是孙坚的儿子要打咱们庐江了?”
周瑜还没有同父亲说过自己回家打自家父老乡亲的事,他做事向来周密,对家里也报喜不报忧,大事未成之前他尚未决定写信给父亲。周瑜点头回应。周异放下茶碗,捋了捋胡须:“庐江太守刘勋是个不成器的,全靠陆家和乔家撑着,把咱们这地方交给那小子,我是放心的,只是一旦打起来,与陆家就是你死我活,我两家与陆氏多年交情,就此断送了。”周瑜无话可说,年轻人要建功立业,必然与士族争夺地盘,如今乱世,哪里不是你死我活……“陆氏之事,儿子与伯符早有打算,城破之后,善待陆氏遗属与百姓。”周异又想到什么,说:“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担心你那个年少成名的主公,年轻气盛,树敌过多,日后恐难收场。”周瑜拱手对父亲行礼:“请父亲放心,儿子定当辅佐伯符,成其大业,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室外的日光透进来,在地上投下少年挺拔的背影,周异看着风华正茂的儿子,一时失语,良久后才说:“你有这个志向是好的,只是如今你连年在外征战,二十有余,尚未娶妻,你若是看上哪家姑娘,为父就趁早为你操持。”周瑜一愣,他自幼就有人说他好看,十二岁之后更是引得乡里女娘侧目,有时出门都要带着帷帽,或是遮脸,那时年少轻狂,儿女私情半点不放在心上。成年后与孙策升堂拜母,吴夫人曾多次夸他的容貌,说这样俊秀的儿郎,一定要品貌出众的女娘与之相配才好。彼时孙权年方四岁,正在吴夫人怀中抓果子吃,闻言竟语出惊人:“公瑾哥哥人品那么好,只有北方的甄姬,南边的二乔才配的上。”那时他心思都在军务政事上,只当孩童玩笑,那日孙策也笑着说小弟胡说,让他不要在意。
如今被问道是否有心仪的女子,他心中竟是那在食肆中看到的妙龄女娘的样子,周异见他神色有异,追问是否真的看上了谁家。周瑜慌忙演饰,只说没有,正色道:“父亲,儿子身在军中,居无定所,待天下大定,在谈婚娶不迟。”周异只得作罢。
周瑜又在家中住了数日,安排老幼妇女出城避难,完事之后才返回军中。与长史张昭商议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
另一边陆家见城外喊打喊杀的突然没了动静,小辈年轻人们一时摸不着头脑,只有陆匀瞧出些端倪,写了一封密信给陆康之子陆绩。陆康族大人多,除了军务还有家中田庄等事,对这片刻的安静没有反应,倒也不是没有疑心过,只是实在忙不过来,也曾吩咐过陆绩注意敌方动向。陆绩接到密信看后慨叹从弟事事周到,专程前去拜访闲散在家的陆匀。
陆匀一袭白衣,正在庭院中舞剑,院中桃花盛开,剑锋过处,花瓣纷纷而落,陆绩在门口负手看了一会儿,等到收势才过去招呼。一旁的陆逊看看那个白衣剑客,觉得家中上下,没有比得上这位叔叔的,便仗着自己年幼,问从叔陆绩:“这也是我家的亲戚么?”陆绩摸摸陆逊的脑袋:“这是陆匀,我的从弟,也是你的从叔。”
陆逊还没回过神来,讷讷道:“好好看哦……”陆绩被童言童语逗乐,说:“你这位叔叔啊,可是十里八乡闻名,恐怕只有那个只闻其名,未见真人的周郎周公瑾才比得过他。”二人商议对敌策略至午后,散场时陆绩对陆匀深揖一礼:“我陆家上下三百余口,并非大族长我父没有想到,而是如今春天社戏刚过,实是农忙在即,家父忙于生产,实在无空,感谢老弟,六弟果然是少年英才,只可惜我陆家后继乏人,只有一个今年六岁的侄儿尚且聪颖,名叫陆逊字伯言,华亭人士,如今随我家住在此处。六弟既然有闲,不如替我教导此子,我得空一定回明父亲,让六弟官复原职。”
陆匀应承了。陆绩唤出陆逊,陆匀打量一番,见这孩子虽然年幼,谈吐却清晰有理,倒也十分喜欢。陆绩又道:“按理战时,有能力者即使一次失利,也不应该立刻免职,最多降级军中留用,如此应是我父亲另有安排,六弟稍安,任免文书应该随后就到。”陆匀这两天闲在家里,见了几个过去的旧部,言谈间旧部对新上任的监军十分不满,还说校尉之职一直空缺,也不见有新官上任,陆匀便早有疑心,今日陆绩透了口风,他才证实自己的猜测。于是他牵着陆逊的手,询问他过去读书读到何种程度,陆逊一一回答。陆匀心情好起来,对从兄道:“兄长美意小弟心领了,吾等武将,从军只为杀敌报国,守护一方父老,无论胜负,我对陆家,绝无不诚之心,监军之事,还望兄长记挂心上。”
这新上任的监军是干什么的陆匀心里门儿清,如果他回去之后此人还在定然掣肘。陆绩表示一定办到,陆匀才带着陆逊回自己内院去了。
乔家。
小乔和陈茵看完社戏,一人拿一包芙蓉莲子酥,乡人们各自散场,也有年轻女孩子来问小乔今日的妆是如何画的,衣服式样是怎么做的,小乔被问得不无得意,均答是阿姊亲手所作,惹来不少艳羡。
二人走回家的时候日头已经西斜,正巧碰见校场演练回来的乔家父子三人,陈茵见状不好多打扰,便先行回家。
小乔自幼与长兄最为亲近,反倒是与这个一母同胞的次兄乔平一见面就吵架,乔公曾经戏称是冤家无宁日。乔羽今日在校场出尽风头,心情甚好,笑着问小乔社戏上看些什么了,小乔把买来的芙蓉莲子酥塞给乔羽:“今日社鼓比立春时还要热闹,阿兄我跟你说,那台上演了……”乔羽恐身上的铠甲硌着妹妹,略抱了抱,就进屋给乔夫人请安。
小乔和乔平这对孪生兄妹难得不吵架,乔平良心发现去厨房冲了蜂蜜水给自家小妹妹喝。小乔自然高兴,扑过去勾住二哥哥的脖子各种撒娇。乔平受不了,笑道:“快安分些,我演武下来汗才干透,没得脏了二妹妹的衣服。”这时大桥从里屋出来,今日大桥虽不曾出去看戏,却也陪着邻家妇女做了一天针线,气色红润了不少。
乔平和小乔同时起身行礼:“阿姊。”大桥对着坐在堂屋喝茶的父亲行了礼,笑着揽住小乔,又问弟弟乔平:“今日演武可有受伤?我听闻你输给了你哥哥,你那长枪练了多时,竟还比不过你哥哥吗?”乔平渴极,正端着茶盏喝茶,闻言立刻不好意思起来,不留神呛了一口,大桥不由掩嘴浅笑:“自家兄弟,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照实说与阿姊,阿姊替你向你大哥哥讨回公道。”乔平想起今日在四千人面前还是失手输了,实在没面子的很,不过乔公教子极严,不允许有兄弟阋墙之事发生,幼时闯祸,或有赏罚,都是一碗水端平,事后还要与兄弟二人讲明道理,是以兄弟俩私下关系其实不错。乔平不好意思的是被哥哥的军士喝倒彩,他假作正经,直身正坐,正色对姐姐道:“阿姊此言差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我输给阿兄是我技不如人,心服口服。“
小乔和姐姐见乔平一本正经的样子都笑作一团,乔平面红耳赤,只说要去催晚饭,借机出去了。乔羽换完家用衣裳进门,见弟弟这样匆匆而去感到有趣,小乔掩着嘴把方才的事润了一遍色,乔羽大笑:“他前两次演武拼尽全力才赢了我,今天上午演兵时多操练了巷战,天气炎热,他便体力不支了,也怪不得他,小孩儿家脸皮薄,你们两个少逗他就是了。”
兄妹三人难得闲话,乔公不便拘束自家孩子,便去议事堂安排撤离乡民的事宜。掾属来报说舒城周氏已经组织父老分批出城避难,皖城是庐江治所所在,更要谨慎安排。前日他遣人与陆家族长陆康通信,不料收到了陆康并陆家上下百余户的联名书,说陆家虽平庸恐不敌孙策,然城破之日誓与皖城共存亡,绝不先行出逃。
主簿们看到联名书一时静默不语,乔公彼时对陆康的评价是:“骨气是有的,倒也不辱没了他们祖上的名声。”
孙策初与周瑜商议的是用细作潜入城中的方略,周瑜在主将帐中哪里都觉得不妥,却又不好反驳,孙策年少气盛,接连打了几场胜仗积攒下不少威望,只得放手让兄弟一试。孙策派军中少年假扮成回乡探亲的乡亲,另有熟悉水性的旧部潜下护城河,不料水下有陆家的机关,潜入城中的细作也被陆绩用连坐法检举查出。连日辛苦均白费了,孙策恼恨之余坐在帐中生闷气,有时饮酒彻夜。周瑜哭笑不得,只得以中护军之职暂领军务。整肃孙家嫡系三千余人,并连同之前归顺的残兵。有时也去孙策帐中夜谈,以琴声相慰,孙策几日后便不再消沉,重新召集部下商议策略,决定以战养战,驻扎在城外,按兵不动,继而耗死陆氏。
周瑜趁此机会回了一趟庐江舒城老家,周家世代为官,战乱纷争对他家似乎毫无影响。
父亲平日在洛阳为官,最近回家小住。周瑜风尘仆仆,下车时父亲周异已经在门外迎接。家中还有几个从兄弟,年轻人们笑闹着,开一些玩笑:“公瑾啊,你如今声名鹊起,人家是仰慕的人,还是仰慕你的才啊?”说话的早已被自家兄弟捂住嘴,周围笑声一片:“我们公瑾兄弟这般人物,肯定是女娘仰慕他的人,那些军汉读书人仰慕他的才,德才兼备还长得好看,如此人物世间少有。”“哎你快别说了,万一也有男人仰慕他的人呢?”周瑜一回家就被兄弟们打趣,实在招架不住,随便应付了两句就同父亲周异进里屋。
父亲周异年近四十,洛阳任上多年,几朝天子一朝臣,多少风浪都撼不动他的位置,早已对世事洞若观火。如今久未归家的儿子突然回家,城中又谣言多日,父子相对饮茶,周异沉吟良久,问:“是不是孙坚的儿子要打咱们庐江了?”
周瑜还没有同父亲说过自己回家打自家父老乡亲的事,他做事向来周密,对家里也报喜不报忧,大事未成之前他尚未决定写信给父亲。周瑜点头回应。周异放下茶碗,捋了捋胡须:“庐江太守刘勋是个不成器的,全靠陆家和乔家撑着,把咱们这地方交给那小子,我是放心的,只是一旦打起来,与陆家就是你死我活,我两家与陆氏多年交情,就此断送了。”周瑜无话可说,年轻人要建功立业,必然与士族争夺地盘,如今乱世,哪里不是你死我活……“陆氏之事,儿子与伯符早有打算,城破之后,善待陆氏遗属与百姓。”周异又想到什么,说:“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担心你那个年少成名的主公,年轻气盛,树敌过多,日后恐难收场。”周瑜拱手对父亲行礼:“请父亲放心,儿子定当辅佐伯符,成其大业,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室外的日光透进来,在地上投下少年挺拔的背影,周异看着风华正茂的儿子,一时失语,良久后才说:“你有这个志向是好的,只是如今你连年在外征战,二十有余,尚未娶妻,你若是看上哪家姑娘,为父就趁早为你操持。”周瑜一愣,他自幼就有人说他好看,十二岁之后更是引得乡里女娘侧目,有时出门都要带着帷帽,或是遮脸,那时年少轻狂,儿女私情半点不放在心上。成年后与孙策升堂拜母,吴夫人曾多次夸他的容貌,说这样俊秀的儿郎,一定要品貌出众的女娘与之相配才好。彼时孙权年方四岁,正在吴夫人怀中抓果子吃,闻言竟语出惊人:“公瑾哥哥人品那么好,只有北方的甄姬,南边的二乔才配的上。”那时他心思都在军务政事上,只当孩童玩笑,那日孙策也笑着说小弟胡说,让他不要在意。
如今被问道是否有心仪的女子,他心中竟是那在食肆中看到的妙龄女娘的样子,周异见他神色有异,追问是否真的看上了谁家。周瑜慌忙演饰,只说没有,正色道:“父亲,儿子身在军中,居无定所,待天下大定,在谈婚娶不迟。”周异只得作罢。
周瑜又在家中住了数日,安排老幼妇女出城避难,完事之后才返回军中。与长史张昭商议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
另一边陆家见城外喊打喊杀的突然没了动静,小辈年轻人们一时摸不着头脑,只有陆匀瞧出些端倪,写了一封密信给陆康之子陆绩。陆康族大人多,除了军务还有家中田庄等事,对这片刻的安静没有反应,倒也不是没有疑心过,只是实在忙不过来,也曾吩咐过陆绩注意敌方动向。陆绩接到密信看后慨叹从弟事事周到,专程前去拜访闲散在家的陆匀。
陆匀一袭白衣,正在庭院中舞剑,院中桃花盛开,剑锋过处,花瓣纷纷而落,陆绩在门口负手看了一会儿,等到收势才过去招呼。一旁的陆逊看看那个白衣剑客,觉得家中上下,没有比得上这位叔叔的,便仗着自己年幼,问从叔陆绩:“这也是我家的亲戚么?”陆绩摸摸陆逊的脑袋:“这是陆匀,我的从弟,也是你的从叔。”
陆逊还没回过神来,讷讷道:“好好看哦……”陆绩被童言童语逗乐,说:“你这位叔叔啊,可是十里八乡闻名,恐怕只有那个只闻其名,未见真人的周郎周公瑾才比得过他。”二人商议对敌策略至午后,散场时陆绩对陆匀深揖一礼:“我陆家上下三百余口,并非大族长我父没有想到,而是如今春天社戏刚过,实是农忙在即,家父忙于生产,实在无空,感谢老弟,六弟果然是少年英才,只可惜我陆家后继乏人,只有一个今年六岁的侄儿尚且聪颖,名叫陆逊字伯言,华亭人士,如今随我家住在此处。六弟既然有闲,不如替我教导此子,我得空一定回明父亲,让六弟官复原职。”
陆匀应承了。陆绩唤出陆逊,陆匀打量一番,见这孩子虽然年幼,谈吐却清晰有理,倒也十分喜欢。陆绩又道:“按理战时,有能力者即使一次失利,也不应该立刻免职,最多降级军中留用,如此应是我父亲另有安排,六弟稍安,任免文书应该随后就到。”陆匀这两天闲在家里,见了几个过去的旧部,言谈间旧部对新上任的监军十分不满,还说校尉之职一直空缺,也不见有新官上任,陆匀便早有疑心,今日陆绩透了口风,他才证实自己的猜测。于是他牵着陆逊的手,询问他过去读书读到何种程度,陆逊一一回答。陆匀心情好起来,对从兄道:“兄长美意小弟心领了,吾等武将,从军只为杀敌报国,守护一方父老,无论胜负,我对陆家,绝无不诚之心,监军之事,还望兄长记挂心上。”
这新上任的监军是干什么的陆匀心里门儿清,如果他回去之后此人还在定然掣肘。陆绩表示一定办到,陆匀才带着陆逊回自己内院去了。
乔家。
小乔和陈茵看完社戏,一人拿一包芙蓉莲子酥,乡人们各自散场,也有年轻女孩子来问小乔今日的妆是如何画的,衣服式样是怎么做的,小乔被问得不无得意,均答是阿姊亲手所作,惹来不少艳羡。
二人走回家的时候日头已经西斜,正巧碰见校场演练回来的乔家父子三人,陈茵见状不好多打扰,便先行回家。
小乔自幼与长兄最为亲近,反倒是与这个一母同胞的次兄乔平一见面就吵架,乔公曾经戏称是冤家无宁日。乔羽今日在校场出尽风头,心情甚好,笑着问小乔社戏上看些什么了,小乔把买来的芙蓉莲子酥塞给乔羽:“今日社鼓比立春时还要热闹,阿兄我跟你说,那台上演了……”乔羽恐身上的铠甲硌着妹妹,略抱了抱,就进屋给乔夫人请安。
小乔和乔平这对孪生兄妹难得不吵架,乔平良心发现去厨房冲了蜂蜜水给自家小妹妹喝。小乔自然高兴,扑过去勾住二哥哥的脖子各种撒娇。乔平受不了,笑道:“快安分些,我演武下来汗才干透,没得脏了二妹妹的衣服。”这时大桥从里屋出来,今日大桥虽不曾出去看戏,却也陪着邻家妇女做了一天针线,气色红润了不少。
乔平和小乔同时起身行礼:“阿姊。”大桥对着坐在堂屋喝茶的父亲行了礼,笑着揽住小乔,又问弟弟乔平:“今日演武可有受伤?我听闻你输给了你哥哥,你那长枪练了多时,竟还比不过你哥哥吗?”乔平渴极,正端着茶盏喝茶,闻言立刻不好意思起来,不留神呛了一口,大桥不由掩嘴浅笑:“自家兄弟,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照实说与阿姊,阿姊替你向你大哥哥讨回公道。”乔平想起今日在四千人面前还是失手输了,实在没面子的很,不过乔公教子极严,不允许有兄弟阋墙之事发生,幼时闯祸,或有赏罚,都是一碗水端平,事后还要与兄弟二人讲明道理,是以兄弟俩私下关系其实不错。乔平不好意思的是被哥哥的军士喝倒彩,他假作正经,直身正坐,正色对姐姐道:“阿姊此言差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我输给阿兄是我技不如人,心服口服。“
小乔和姐姐见乔平一本正经的样子都笑作一团,乔平面红耳赤,只说要去催晚饭,借机出去了。乔羽换完家用衣裳进门,见弟弟这样匆匆而去感到有趣,小乔掩着嘴把方才的事润了一遍色,乔羽大笑:“他前两次演武拼尽全力才赢了我,今天上午演兵时多操练了巷战,天气炎热,他便体力不支了,也怪不得他,小孩儿家脸皮薄,你们两个少逗他就是了。”
兄妹三人难得闲话,乔公不便拘束自家孩子,便去议事堂安排撤离乡民的事宜。掾属来报说舒城周氏已经组织父老分批出城避难,皖城是庐江治所所在,更要谨慎安排。前日他遣人与陆家族长陆康通信,不料收到了陆康并陆家上下百余户的联名书,说陆家虽平庸恐不敌孙策,然城破之日誓与皖城共存亡,绝不先行出逃。
主簿们看到联名书一时静默不语,乔公彼时对陆康的评价是:“骨气是有的,倒也不辱没了他们祖上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