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年中,陆氏受困于城内,数月之间粮草将绝,不得已出城求援

    孙策接到探子的密报时正在密切关注刘勋的动向,此次双线作战耗费了他不少精力。几个月以来周瑜一直为了此事两地奔波。今天外面下起了雨,驱散了秋老虎的暑热,但是出门的人还没有回来。

    刘勋在豫章才知道自己被人耍了,豫章太守华歆本着地主之谊招待了一番,但还是表示这是自己的辖地,兄弟你还是得自己找地方待才行,咱也不想得罪孙策。一番招待之后半夜派人强行送出城,刘勋望着关闭的豫章城门直跺脚,派人回去打听。

    手下来报说庐江治所潜江已经被人鸠占鹊巢了,孙策手下李术自行担任庐江太守,我们几个人还没进去就被当兵的给打了一顿驱逐出境云云。

    刘勋此时恨不得诅咒孙策祖宗十八代,当然他也确实这么干了。

    干完之后想起来还得解决生存问题,只好带人费尽力气打了上缭,从此呆在寻阳闭门不出,生怕打仗。

    孙策将密报放在油灯上一点点烧成灰烬,帐外下着雨,周瑜裹着一身寒气掀帘进来。

    “陆家派出去求援的斥候我已经让程普带人围剿了,保证他们一只鸽子都飞不出去。”周瑜看见孙策案头新煮的热茶,倒也不客气,拎起茶壶就给自己到了一杯。

    孙策看见窗外的细雨飘进来,尤自笑了笑,起身去把帐帘放下来,周瑜这才想起来这事儿,正要起身,孙策笑着按他的肩膀:“你坐着,我等会儿还有活儿给你呢。”说着又让门外守着的兵士进来烧了一个火盆:“公瑾雨天还要出去,如今倒春寒可是厉害的很呢,烤烤火暖和暖和。”

    周瑜很想表示自己并不需要这种东西,从小生活在庐江,对江南地带秋天的湿冷气候早已习以为常。转念一想孙策时常用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给人,也算一种江东小霸王照顾别人的方式,遂作罢。

    周瑜看着孙策整齐的桌案,眼神闪了闪,似乎想到什么:“最近没人寄信给你么?”孙策和韩当说完话,放下帘子,把手放在火盆边烘着,语气肩颇有得意之色:“公瑾真是心细如发,前日是有人给密信于我,说刘勋中了咱们的计策,如今窝在寻阳和上缭,不敢出门呢。”周瑜最擅长的就是同时谋划几件事情,这是别人所预料不到的,一计不成还有后路,所有并行的计划在别人看来摸不着头脑,在周瑜的脑海里就像书手管理的架阁库,桩桩件件整整齐齐,这就是他年少以谋士之身成名的原因。

    周瑜转着碗,双手渐渐摆脱了刚才在冷风冷雨里杀伐的湿意,他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但是还是选择了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开头:“李术这个人我看不像安分跟你的,你多注意一点,如今庐江全境尚未攻克,被人被刺可不能好了。”孙策打庐江实是为了发泄对袁术反复无常的不满,是给自己落脚的地方,日后谁做太守,还没有定论。

    孙策应了,又道:“刘勋这厮的家人部曲还在庐江,你明日亲自进潜江把他的家属接出来,然后给刘勋写一封劝降书。”

    周瑜心中了然,这是要拿人质了。周瑜又道:“我进去是带兵的吧?”孙策正在翻书架上的书卷,想了想,道:“带一支二十人的轻骑,我们如今尚未攻下庐江,恐惊扰城中百姓。我们军旗还在城外,皖城百姓尚不知道刘勋已经出走,你扮作刘勋属下,拿我的令牌,到了刘宅自己进去,出来直接带人走。”

    周瑜仰头把茶喝干净,立刻又翻身上马,带人二进皖城。

    皖城守门兵士已是孙军部下,见到周瑜立刻打开城门,二十人的轻骑卷起道上的烟尘,进入皖城内。

    李术按照孙策的指示,在庐江全境未攻下的时候更换战旗,庐江治所仍旧保持原状。只是守卫和办事人员早已鸟枪换炮。

    周瑜先在太守衙门前下了马,虽然孙策对李术的任免问题还没有明确的安排,但是他直觉李术不是个诚心跟着孙氏的人。他进去换上袁术辖地里官员穿的衣服,翻看了衙门内部的官方信笺。李术侍立一旁,他虽然很不服气孙策的要求,但对这个面若冠玉,却手段老到的中郎将却十分忌惮。

    周瑜翻了一遍,又去检查李术桌案上的文书:“书信都按刘勋在的时候写了吗?”

    李术讷讷道:“完全依从旧制。”

    周瑜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术一眼,然后翻身上马,李术被刚才周瑜的表现震慑到,大气不敢出,送周瑜调转马头,看着一队快马再也听不到马蹄声才离开。

    主簿看李术青白不定的脸色,问:“周将军方才是何意,大人为何如此紧张?”李术猛灌了一口凉茶,道:“你不知道这江东周郎的厉害,他刚才那么看我,别是察觉了什么。”

章节目录

【三国/瑜乔】青山依旧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言彩其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言彩其微并收藏【三国/瑜乔】青山依旧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