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安四年年初,孙策围城一年余。皖城里面天翻地覆,城外军营依旧挂着战旗。
这段时间里北方大乱,袁术呕血而亡于九江,两淮大乱。
孙策在冬至那天接到袁家出丧的密报,很不厚道地悄悄在自己帐中喝了一夜酒,明着没有摆出与袁氏不合的意思,别人看到也不好置喙。
冬天农家艰难,幸而乔家早有准备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只是偶有短暂的疫病发生,小乔连日不得休息,在军中调治军士。
春寒料峭,百姓大多未添置保暖衣物,小乔在街上,大多看到的是裹着破旧短褐的农户,也有小孩子穿家里兄姐的旧衣服,看着极不协调,只有当事者兴高采烈地在家门口踢蝈蝈笼状的球。
小乔看着一阵不是滋味儿,吩咐库房每月初八在县衙前施粥。郡丞和县尉认得小乔,也筹钱扯了三十匹布,让人裁剪成衣物发放。如今身临其境,小乔才感受到兴亡皆苦百姓。
幸而城中陆氏和乔家都军纪严明,严令军队不得抢劫百姓财物,未有大乱。
乔羽这几日一直在军营吃住,乔公与陆氏数次通信商议抗敌大计,陆康年过古稀,与乔公多处不合。小乔这一日熬好了时疫的方剂,让两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抬了送去营中。
乔羽正在帐中回复陆绩和陆匀的书信,小乔示意军士不必通报,悄悄掀帘进去。她幼时常常缠着大兄带她去军营玩耍,早已是轻车熟路,代年长一些,她常常代替母亲去军营送饭。
乔羽正背对着帐外,与副将商议粮草调度。副将看见小乔吃了一惊,小乔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在角落里的席子上坐下。
“明日你把这封信送与陆绩,粮草是大事,务必得保证沿路通常.......”乔羽自年后就已经一日一餐,或是不食,用汤水代替,较原本的身形消瘦了不少。小乔默默地衡量了一下,觉得大兄如今的衣服是有些不合身,得再做一件......
副将得了安排转身出去,小乔将帘子放下来,小心翼翼地挪到乔羽身后,伸手一把捂住乔羽的眼睛。
乔羽愣怔一瞬立刻反应过来:“小妹?”小乔这才放手:“是我呀大兄。”适才近距离接触,小乔感受到乔羽衣袖与身体之间明显有较大地尺寸,看见他转身时嶙峋的面容,小乔一瞬间失语。
战场艰辛她是知道的,不曾想他的兄长所面对的是这样的艰辛。
乔羽伸手划过妹妹的脸颊:“怎么了,一副要哭的样子?”小乔强压下眼中的热意,将裹在棉布里的食盒拿出来:“这是阿娘做的,阿娘说大兄在军中不能规律饮食,特地做了豚骨芦菔汤,阿娘一早就在灶上炖了,大兄你多少喝一碗。”
乔羽揭开盖子,他如今半年未曾闻过肉味,委实抵抗不了这种诱惑,但他还是立刻盖上了盖子,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
“你阿姊今日身体可好?”小乔见状知道军务未完,答道:“阿姊如今转服膏方,一日一次,精神是比前年好些,上月已经停止服药了。”
这时门口有人说话的声音,乔羽要出门,小乔伸手挡住:“大兄连日辛苦,现下就歇着吧,我虽不在军中,传递消息还是可以的。”
乔羽觉得并无不妥,同意了。小乔见是自己带来的家丁,问道:“营中伤亡者如何了?”家丁简述了治疗成效,说军士已愈大半。
随行还有一名河南游方至此的医士,医士从师学习伤寒,在北方小有名声。自汉末张仲景后,治疗时疫多用伤寒杂病方,习业伤寒的医士往往出手及愈,深受追捧。
医士行了文人之礼,却并不答话。小乔有些奇怪,自初春疫病高发以后,如今已经趋于稳定,只有伤重者仍需看顾。
“可是又有反复?”医士摇头:“此非女公子一人所能及之事,草民需面报大公子。”小乔只好带医士进去。
乔羽听完医士的汇报面色更加沉郁,医士说完道:“总之这已经不是草民汤药之所及,大战将及,大公子当稳重军心才是。”
乔羽沉默送走医士,小乔仍是难以置信刚才听到的,在她的心目中大兄一直是爱兵如子,与民同苦的将军,今天之事实在是闻所未闻。虽知战场残酷,她仍不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家军营之中。
乔羽沉默半晌,小乔扶住桌面,颤声问道:“在我带医官来之前,你们一直是这样处理染疾的军士的吗?”乔羽不知道怎样和妹妹解释,如今乱世,人命如草芥,更不要说身患疫病无法救治的军士。
“小妹,我和你次兄,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仁义,那些重症不治的军士,我也知道他们还有一口气,但是事急从权,只有保住剩下的军士的性命,才可以保一方百姓。”
小乔试图想象医士所说的那个画面,然而深居闺阁之中,她还是无法承受,仅是想象。
“所以呢?就把他们安置于破烂草席之上,让他们自生自灭,还与其他军士隔开,等到你们是真觉得治不了了,一把大火,连营房都烧了个干净?”
乔羽的胸口闷闷地,他不能对涉世未深的小妹解释过多人世的黑暗,他去焚烧重症军士的营帐的时候,有些军士是真的死不瞑目,还有些手指还能微微动弹,但人眼已经无法睁开,但为了剩下的部曲性命,他必须割舍部分血肉。
比起荆州,比起西凉,他已经十分仁慈,在别处,还有军士劫掠民女,抢夺粮食,甚至取王公贵族墓室中的钱财为生,而主帅甚至不加以约束的军队。乔家的军队至少在任何时期,都严格执行乔公保境安民的训责。
“那些病死的军士,我和你次兄都派人给家中送去了恤银和冬衣,保证家属可以衣食无忧,我和你次兄身为主帅,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小乔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安排,只是初次听闻实在震惊,难以接受,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请有名的医士诊金确实不菲,军中只有急救方,大疫之时确实是只能舍车保帅。
小乔将袖中的帕子缠绕在手上,乔羽看着妹妹心神不宁的样子问:“是想问营啸的事吧?”
所谓营啸,是自古军中士兵压力过大无法宣泄的产物,有些将官不阻止兵士劫掠财务,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泄手下们的情绪。一般在大战过后或者战前,表现为群体性的梦呓。不过这个梦呓的程度就比较吓人了,若是有路人半夜擅闯营啸的军营,会误以为是鬼哭。通常开始时只有一人或几人,其他军士夜黑不明情况,会误以为敌军来犯,情急之下往往做出不可控制之事。
小乔不知道怎样表达她听到医士描述时的心情,话到嘴边变成了:“大兄此前,经常在夜里听到吗?”乔羽沉吟半晌:“有过几次。”
乔羽之前碰到这样的情况好几次,不过处理方式就比较不适合描述给小乔听,较严重的有一次兵士半夜在梦中叫喊,引发了小规模的暴动,他直接半夜提着刀就把为首的兵士斩杀了。
这一次的营啸规模较小,不过不同的是阵发多次,起因是有守备看到乔羽焚烧营帐,还不止一个。若夜间再不弹压,乔家四千人马顷刻溃散。
乔羽见妹妹良久不语,伸手温柔地抚过小乔的鬓发:“大兄只希望婉儿你能够快乐、单纯,将来找个可以依靠的人过一辈子,你如今肯深入疫病的营寨,大兄已是十分欣慰,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要亲历了,夜里多陪陪你阿姊。”
小乔眼眶泛红,但她知道在乱世中靠别人是靠不住的,男人尚且会有如刘琦般的处境,女子则更加艰难。
“大兄可曾听过文帝时周亚夫将军的典故?”
乔羽自加冠便学习武艺,实在不是很有什么时间读书,加之天下大乱,竹简珍贵,他也就只读兵法。对于周亚夫他只知道军细柳的典故,还只知道一个题目,下面的早还给私塾先生了。
“只听闻周将军名号,怎么?”
小乔想了想,答道:“我久居家中,陪阿姊读书时,曾看到周亚夫将军应对营啸之法,周将军年高德劭,甚有威望,在兵士营啸后出去查看,只着中衣,不带兵器。后知并非敌军进攻,又复回去就寝,其他将吏见将军如此都各自回营,一夜无事。”
乔羽当年初入军中,为了快速建立威信使用过不少雷霆手段,提刀半夜斩杀军士便是军中流传甚广的事件之一。他其实并不喜欢张扬,一番腥风血雨之后,如今正修养生息。他正为了如何不流血地弹压营啸而苦恼,小乔的话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乔羽喜道:“你的意思是让父亲效法周亚夫将军?”
小乔点头,乔羽正要出门让人去乔公那里,小乔突然想起什么,叫回送信的小吏:“大兄久在军中,不知父亲上月已有风湿之症,半夜需以汤婆子捂热被褥,行走必穿羊皮裤筒,夜里军营风大,父亲出去......只怕不妥。”
乔羽一愣:“父亲何时有的风湿之症?他怎不......”乔羽本来想问乔公为何隐瞒病情,临出口想起父亲本就是中箭都假作无事之人,如今皖城危急作为主帅,自是不能做疲累之态。
乔羽心中一阵酸涩,小乔本也不想贸然提起乔公的病情,只是时常听父亲半夜呻吟,作为女儿也是心忧。小乔又道:“父亲并不是不想让大兄知晓,说待战后再告诉大兄和次兄,若是此战可胜的话......我幼时曾听父亲于月下吹箫,父亲深通音律,埙和萧皆技艺娴熟,何不让父亲在夜里只在帐外与兵士相见,其后于帐中演奏,乐可安神,岂不是一举两得。”
乔羽见妹妹如今事事思虑周全,不禁更加恋爱小乔几分:“婉儿如今越发长进了,就按你说的办吧。我一时情急,想不到这许多。”
乔羽让小吏写了一封亲笔信送到乔公帐中,这才有空揭开食盒的盖子。
小乔笑道:“大兄不如把汤架在碳上热一热,现下怕是早已凉了。”乔羽一想也是,命人准备炉炭,军中简陋,他倒也颇有几分兴致。
这段时间里北方大乱,袁术呕血而亡于九江,两淮大乱。
孙策在冬至那天接到袁家出丧的密报,很不厚道地悄悄在自己帐中喝了一夜酒,明着没有摆出与袁氏不合的意思,别人看到也不好置喙。
冬天农家艰难,幸而乔家早有准备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只是偶有短暂的疫病发生,小乔连日不得休息,在军中调治军士。
春寒料峭,百姓大多未添置保暖衣物,小乔在街上,大多看到的是裹着破旧短褐的农户,也有小孩子穿家里兄姐的旧衣服,看着极不协调,只有当事者兴高采烈地在家门口踢蝈蝈笼状的球。
小乔看着一阵不是滋味儿,吩咐库房每月初八在县衙前施粥。郡丞和县尉认得小乔,也筹钱扯了三十匹布,让人裁剪成衣物发放。如今身临其境,小乔才感受到兴亡皆苦百姓。
幸而城中陆氏和乔家都军纪严明,严令军队不得抢劫百姓财物,未有大乱。
乔羽这几日一直在军营吃住,乔公与陆氏数次通信商议抗敌大计,陆康年过古稀,与乔公多处不合。小乔这一日熬好了时疫的方剂,让两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抬了送去营中。
乔羽正在帐中回复陆绩和陆匀的书信,小乔示意军士不必通报,悄悄掀帘进去。她幼时常常缠着大兄带她去军营玩耍,早已是轻车熟路,代年长一些,她常常代替母亲去军营送饭。
乔羽正背对着帐外,与副将商议粮草调度。副将看见小乔吃了一惊,小乔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在角落里的席子上坐下。
“明日你把这封信送与陆绩,粮草是大事,务必得保证沿路通常.......”乔羽自年后就已经一日一餐,或是不食,用汤水代替,较原本的身形消瘦了不少。小乔默默地衡量了一下,觉得大兄如今的衣服是有些不合身,得再做一件......
副将得了安排转身出去,小乔将帘子放下来,小心翼翼地挪到乔羽身后,伸手一把捂住乔羽的眼睛。
乔羽愣怔一瞬立刻反应过来:“小妹?”小乔这才放手:“是我呀大兄。”适才近距离接触,小乔感受到乔羽衣袖与身体之间明显有较大地尺寸,看见他转身时嶙峋的面容,小乔一瞬间失语。
战场艰辛她是知道的,不曾想他的兄长所面对的是这样的艰辛。
乔羽伸手划过妹妹的脸颊:“怎么了,一副要哭的样子?”小乔强压下眼中的热意,将裹在棉布里的食盒拿出来:“这是阿娘做的,阿娘说大兄在军中不能规律饮食,特地做了豚骨芦菔汤,阿娘一早就在灶上炖了,大兄你多少喝一碗。”
乔羽揭开盖子,他如今半年未曾闻过肉味,委实抵抗不了这种诱惑,但他还是立刻盖上了盖子,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
“你阿姊今日身体可好?”小乔见状知道军务未完,答道:“阿姊如今转服膏方,一日一次,精神是比前年好些,上月已经停止服药了。”
这时门口有人说话的声音,乔羽要出门,小乔伸手挡住:“大兄连日辛苦,现下就歇着吧,我虽不在军中,传递消息还是可以的。”
乔羽觉得并无不妥,同意了。小乔见是自己带来的家丁,问道:“营中伤亡者如何了?”家丁简述了治疗成效,说军士已愈大半。
随行还有一名河南游方至此的医士,医士从师学习伤寒,在北方小有名声。自汉末张仲景后,治疗时疫多用伤寒杂病方,习业伤寒的医士往往出手及愈,深受追捧。
医士行了文人之礼,却并不答话。小乔有些奇怪,自初春疫病高发以后,如今已经趋于稳定,只有伤重者仍需看顾。
“可是又有反复?”医士摇头:“此非女公子一人所能及之事,草民需面报大公子。”小乔只好带医士进去。
乔羽听完医士的汇报面色更加沉郁,医士说完道:“总之这已经不是草民汤药之所及,大战将及,大公子当稳重军心才是。”
乔羽沉默送走医士,小乔仍是难以置信刚才听到的,在她的心目中大兄一直是爱兵如子,与民同苦的将军,今天之事实在是闻所未闻。虽知战场残酷,她仍不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家军营之中。
乔羽沉默半晌,小乔扶住桌面,颤声问道:“在我带医官来之前,你们一直是这样处理染疾的军士的吗?”乔羽不知道怎样和妹妹解释,如今乱世,人命如草芥,更不要说身患疫病无法救治的军士。
“小妹,我和你次兄,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仁义,那些重症不治的军士,我也知道他们还有一口气,但是事急从权,只有保住剩下的军士的性命,才可以保一方百姓。”
小乔试图想象医士所说的那个画面,然而深居闺阁之中,她还是无法承受,仅是想象。
“所以呢?就把他们安置于破烂草席之上,让他们自生自灭,还与其他军士隔开,等到你们是真觉得治不了了,一把大火,连营房都烧了个干净?”
乔羽的胸口闷闷地,他不能对涉世未深的小妹解释过多人世的黑暗,他去焚烧重症军士的营帐的时候,有些军士是真的死不瞑目,还有些手指还能微微动弹,但人眼已经无法睁开,但为了剩下的部曲性命,他必须割舍部分血肉。
比起荆州,比起西凉,他已经十分仁慈,在别处,还有军士劫掠民女,抢夺粮食,甚至取王公贵族墓室中的钱财为生,而主帅甚至不加以约束的军队。乔家的军队至少在任何时期,都严格执行乔公保境安民的训责。
“那些病死的军士,我和你次兄都派人给家中送去了恤银和冬衣,保证家属可以衣食无忧,我和你次兄身为主帅,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小乔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安排,只是初次听闻实在震惊,难以接受,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请有名的医士诊金确实不菲,军中只有急救方,大疫之时确实是只能舍车保帅。
小乔将袖中的帕子缠绕在手上,乔羽看着妹妹心神不宁的样子问:“是想问营啸的事吧?”
所谓营啸,是自古军中士兵压力过大无法宣泄的产物,有些将官不阻止兵士劫掠财务,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泄手下们的情绪。一般在大战过后或者战前,表现为群体性的梦呓。不过这个梦呓的程度就比较吓人了,若是有路人半夜擅闯营啸的军营,会误以为是鬼哭。通常开始时只有一人或几人,其他军士夜黑不明情况,会误以为敌军来犯,情急之下往往做出不可控制之事。
小乔不知道怎样表达她听到医士描述时的心情,话到嘴边变成了:“大兄此前,经常在夜里听到吗?”乔羽沉吟半晌:“有过几次。”
乔羽之前碰到这样的情况好几次,不过处理方式就比较不适合描述给小乔听,较严重的有一次兵士半夜在梦中叫喊,引发了小规模的暴动,他直接半夜提着刀就把为首的兵士斩杀了。
这一次的营啸规模较小,不过不同的是阵发多次,起因是有守备看到乔羽焚烧营帐,还不止一个。若夜间再不弹压,乔家四千人马顷刻溃散。
乔羽见妹妹良久不语,伸手温柔地抚过小乔的鬓发:“大兄只希望婉儿你能够快乐、单纯,将来找个可以依靠的人过一辈子,你如今肯深入疫病的营寨,大兄已是十分欣慰,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要亲历了,夜里多陪陪你阿姊。”
小乔眼眶泛红,但她知道在乱世中靠别人是靠不住的,男人尚且会有如刘琦般的处境,女子则更加艰难。
“大兄可曾听过文帝时周亚夫将军的典故?”
乔羽自加冠便学习武艺,实在不是很有什么时间读书,加之天下大乱,竹简珍贵,他也就只读兵法。对于周亚夫他只知道军细柳的典故,还只知道一个题目,下面的早还给私塾先生了。
“只听闻周将军名号,怎么?”
小乔想了想,答道:“我久居家中,陪阿姊读书时,曾看到周亚夫将军应对营啸之法,周将军年高德劭,甚有威望,在兵士营啸后出去查看,只着中衣,不带兵器。后知并非敌军进攻,又复回去就寝,其他将吏见将军如此都各自回营,一夜无事。”
乔羽当年初入军中,为了快速建立威信使用过不少雷霆手段,提刀半夜斩杀军士便是军中流传甚广的事件之一。他其实并不喜欢张扬,一番腥风血雨之后,如今正修养生息。他正为了如何不流血地弹压营啸而苦恼,小乔的话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乔羽喜道:“你的意思是让父亲效法周亚夫将军?”
小乔点头,乔羽正要出门让人去乔公那里,小乔突然想起什么,叫回送信的小吏:“大兄久在军中,不知父亲上月已有风湿之症,半夜需以汤婆子捂热被褥,行走必穿羊皮裤筒,夜里军营风大,父亲出去......只怕不妥。”
乔羽一愣:“父亲何时有的风湿之症?他怎不......”乔羽本来想问乔公为何隐瞒病情,临出口想起父亲本就是中箭都假作无事之人,如今皖城危急作为主帅,自是不能做疲累之态。
乔羽心中一阵酸涩,小乔本也不想贸然提起乔公的病情,只是时常听父亲半夜呻吟,作为女儿也是心忧。小乔又道:“父亲并不是不想让大兄知晓,说待战后再告诉大兄和次兄,若是此战可胜的话......我幼时曾听父亲于月下吹箫,父亲深通音律,埙和萧皆技艺娴熟,何不让父亲在夜里只在帐外与兵士相见,其后于帐中演奏,乐可安神,岂不是一举两得。”
乔羽见妹妹如今事事思虑周全,不禁更加恋爱小乔几分:“婉儿如今越发长进了,就按你说的办吧。我一时情急,想不到这许多。”
乔羽让小吏写了一封亲笔信送到乔公帐中,这才有空揭开食盒的盖子。
小乔笑道:“大兄不如把汤架在碳上热一热,现下怕是早已凉了。”乔羽一想也是,命人准备炉炭,军中简陋,他倒也颇有几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