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唱响杀戮的盛歌
第章唱响杀戮的盛歌
朱允并没有让士兵像后世一样的卧倒。
尽管在军事学堂训练的时候,他也训练过这一战术。
但现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和反贼,朱允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
排队枪毙战术。
这一战术在后世被很多人嘲笑。
一个个排队站在那里,就仿佛活靶子似的,任由敌人攻击。
然而,如此之“蠢”的战术,竟然流行了两百多年,足见它亦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
总不可能两百多年间,各个国家的将领和士兵都是傻子,看不到这种战术的弊端吧?
恰恰是因为这一战术适合当时的武器装备,才会被广泛采用。
朱允是拿来主义者,有后世现成的经验,当然是拿来就用。
新军排成一排排整齐的队列,准备应战。
嘉兴城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此时已经过了秋收的季节,田野里的庄稼都被收割了。
视野内没有任何阻挡,非常适合枪支射击。
倭寇和反贼的大军,正一步步逼近。
当看到前方的城下,竟然有一支几百人的兵马,没有进城逃避的时候,领头的倭寇,发出了嗷嗷叫声。
这些人居然不怕我们?
居然不惊慌逃窜?
要知道,倭寇自海边登陆以来,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久未上战场的明军军户士兵,完全无法与凶残的倭寇战斗。
这也怪不得明军。
明军的军户,实际上是一种伪职业军队。
他们的第一职业,其实是农民。
当兵只是顺带的,是业余的。
东南平定之后,这一代新成长起来的军户男子,都没有上过战场。
平时做得最多的,也不是军事训练,而是干农活。
而倭寇则恰恰相反,受倭国战乱的影响,逃亡到海上的倭寇,都是真正职业的武士阶层。
大多数还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才有能力在海上万里逃亡。
职业的武士,碰上业余的军户,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职业打业余,在任何专业领域,从来都是一面倒的吊打。
倭寇们也因此越来越嚣张,越来越看不起大明的军队了。
此际,见到有明军看到他们,居然不逃跑,还试图顽抵,倭寇们被激怒了。
以前他们人数少,明军尚且望风而逃。
而现在,他们可是带着张士诚旧部,私盐贩子,还有许多投奔他们的汉奸乱民,足足有数万之众,如排山倒海而来,这支明军还敢对抗?
“杀,杀了他们!”
领头的倭寇冈田三不郎挥刀指向前方。
刹时间,身后倭寇们一个个都发出了怪异如鸟语一般的恐叫声,向着新军冲了过去。
一般来说,面对敌人的时候,倭寇都会驱赶投奔自己的汉奸们打头阵。
要送死也是让他们送。
这些人的命不值钱,既然做了倭寇的仆从军,就要有送死的自觉。
要不然,留他们干嘛呢?
还不如直接杀了。
不过今日,倭寇们竟是率先发起了攻击。
在冈田三不郎的眼中,城下这支明军,应该是走投无路了。
城中的明军看到自己的人马来了,不愿意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他们无处可逃。
这样的军队,很悲壮。
看似不惧生死,其实士兵都被吓破了胆。
他们做好了死亡的准备,却没有拼命的勇气。
冈田三不郎决定让追随他们的仆从军,看看倭国武士的恐怖战力,屠戮眼前这支明军。
因而,他才让倭寇们率先冲锋,而不是仆从军打头阵。
朱允静静看着。
倭寇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百步,七十步,六十步……
倭寇的战术,与明军的战术不一样。
他们也使用弓箭,但他们通常并不在发起冲击之前,先来一阵箭雨齐射,再步兵方阵跟进。
并非他们没有弓箭,而是他们的弓箭,与大明的弓箭大不相同。
别看倭寇们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个个矮得可怜,但他们背的弓,却足有两米多长。
轻易不射箭,但射出来的箭,威力极大,中者几乎必死。
但这种弓射出的箭,优点是破甲能力极强,能射穿铁质盔甲。
但缺点是射程很过,因而无法形成箭雨。
不管什么弓射出的箭,与枪械打出的子弹都没发比。
一百多斤的重弓,射出的箭矢,其动能也只有焦左右。
后世现代步枪的动能,高达多焦。
即使是火绳枪,也有着焦的动能。
新军装备的燧发枪,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现代步枪,却又要远强于火绳枪。
至于射击定装弹的后装枪,就更强了。
很多人只知道弓箭的射程约一百步左右,顺风的情况下,还能更远。
然后以为枪支的射程只有四百步。
实际上,枪支如果和箭雨一样,采用朝天斜射的方式拉到最大射程,那么,有效射程四百步的步枪,子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千米以上。
在这个距离上,仍然有杀伤力。
只是没有任何准头可言,只能随机命中。
对追求精确射击的现代军队而言,这样做并不划算,对方也会有防护,所以才通常不采用。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枪械的恐怖。
朱允的新军,也是如此。
“上弹,抬枪,瞄准!”郑和粗大的嗓门,正发号施令。
一排排的新军士卒,迅速将弹装好,平举起了手中的枪。() ()
倭寇连弓箭都没有射,而是拿着刀冲了过来。
在新军士兵眼中,这些家伙,完全是一个个的活靶子。
看到嘴中嗷叫着冲过来的倭寇,朱允反而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第一次领兵作战,直面真实的战场,要说心里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虽然他很有信心,新军的装备,面对现在的倭寇,绝对是降维打击。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意外随时可能出现。
比如说,如果倭寇们不率先冲击,而是命令汉奸仆众军打头阵,局势就会对他们非常不利。
对方的人数足有数万之多。
而新军的定装子弹,一共都只有一万发。
其余的四百支燧发枪,携带的火药,一共也只能射击数万次。
哪怕对方站在那里不动,给新军当靶子打,能不能将他们全部打死,也是未知之数。
更别说,战场上总会有许多子弹落空。
或者在一个士兵的身上,打出很多发子弹。
后世有资料统计,美军在二战期间,平均二万五千子弹才能打死一个敌人。
而到了朝鲜战争,这个数字则是平均五万发。
到了越南战争,变为二十万发。
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更是成了惊人的二十五万发。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量的子弹用于火力压制,或者因为受到骚扰,惊恐的打空弹匣,大量子弹射向了空气,形成巨大的浪费。
但也足见子弹的消耗之惊人。
不过,如今这个时代,对方都没有枪支,完全不用对抗,不用躲避,也不用火力压制,几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还是能做到的。
剩下的,就看对方的意志有多坚定,会不会逃跑了。
五十五步,五十步……
上方的城墙上,许东江惊恐的望着这一幕。
他原以为,自己拒绝太孙殿下进城之后,他一定会让蒋带着自己逃跑。
快马加鞭的逃离。
留下的新军和锦衣卫,则被倭寇和反贼屠戮。
如此一来,太孙殿下吃了一场败仗,但没有因此死亡,至多受一些惊吓,他也容易向朝廷交差。
黄子澄的要求,也实现了。
这是最好的局面。
许东江虽然胆大包天,但还没有疯狂到想将自己的九族都弄死。
可太孙殿下竟然没有逃?
倭寇已经逼了过来,再不逃的话,可就真的晚了。
“快逃啊!”他狠狠的跺了跺脚,吓得面如纸色。
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年幼无知啊!
早知道太孙殿下竟是如此脾气,宁死不退,刚才就应该放他进城。
这一战,或许太孙殿下是死了,朝中那些人的目的达到了,但自己的九族,也得陪葬了。
许东江很清楚,只要皇太孙一死,那些人保证都会一个个装出比谁都悲伤的样子,支持陛下不顾一切的追究责任。
反正目的实现了。谁在乎他一个嘉兴知府的九族呢?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城墙上。
守卫的士兵看着下方的新军。
一个个面露钦佩之色。
面对比野兽还凶残的倭寇,他们竟然能岿然不动。
没有一个人害怕,没有一个人逃亡。
就站在那里,举着怪异的不知名的东西,对准着倭寇。
视死如归啊!
如此气魄,哪个士兵能不佩服。
哪怕是最胆小最懦弱的人,心中也有一个英雄梦。
也佩服那些不怕死的好汉。
而新军士兵,在这一刻,无疑都是英雄好汉。
下方,倭寇已冲到了新军的队列面前。
三十步!
他们看到新军士兵枪支前面的刺刀。
明晃晃的,光亮照人。
但在倭寇眼中,有些可笑。
这和长矛比,也太短了啊,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二十步!
只要一个冲锋,就到了眼前。
新军士兵还是站在那里,不动如山。
枪支齐臂举起,死死瞄准前方。
既然对方连箭都不射,就拿刀冲锋,那就让他们靠得更近一些。
七步之外,枪快。
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而现在,距离已只有二十步。
倭寇们更疯狂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是已经吓破了胆,既不愿逃,也无力反抗!
一定是了。
倭寇们没有见过枪支,这个时代还只有火铳。
在他们眼里,新军士兵那整齐划一动作,滑稽无比。
“嘎!”
“嘎!”
“嘎!”
倭寇们发生怪异的叫声,在他们看来,自己即将进行一场屠杀的盛宴。
倭寇们仿佛已经看到明军士卒的惨叫声,看到了一颗颗的头颅被自己斩落,四肢斩动,开膛破肚,鲜血四溅,他们也因此而更加兴奋。
狰狞的面容,扭曲的神情,已浑然不似人类。
十步。
“开枪!”
郑和大喝一声。
“砰!”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将本来就喧嚣的战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音量档次。
下一刻。
在倭寇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
几乎就在电闪火石之间。
新军的士兵们开火了。
“砰砰砰……”
数百支枪,同时开火。
一颗颗的子弹,呼啸而出,唱响杀戮的盛歌!
朱允并没有让士兵像后世一样的卧倒。
尽管在军事学堂训练的时候,他也训练过这一战术。
但现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和反贼,朱允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
排队枪毙战术。
这一战术在后世被很多人嘲笑。
一个个排队站在那里,就仿佛活靶子似的,任由敌人攻击。
然而,如此之“蠢”的战术,竟然流行了两百多年,足见它亦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
总不可能两百多年间,各个国家的将领和士兵都是傻子,看不到这种战术的弊端吧?
恰恰是因为这一战术适合当时的武器装备,才会被广泛采用。
朱允是拿来主义者,有后世现成的经验,当然是拿来就用。
新军排成一排排整齐的队列,准备应战。
嘉兴城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此时已经过了秋收的季节,田野里的庄稼都被收割了。
视野内没有任何阻挡,非常适合枪支射击。
倭寇和反贼的大军,正一步步逼近。
当看到前方的城下,竟然有一支几百人的兵马,没有进城逃避的时候,领头的倭寇,发出了嗷嗷叫声。
这些人居然不怕我们?
居然不惊慌逃窜?
要知道,倭寇自海边登陆以来,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久未上战场的明军军户士兵,完全无法与凶残的倭寇战斗。
这也怪不得明军。
明军的军户,实际上是一种伪职业军队。
他们的第一职业,其实是农民。
当兵只是顺带的,是业余的。
东南平定之后,这一代新成长起来的军户男子,都没有上过战场。
平时做得最多的,也不是军事训练,而是干农活。
而倭寇则恰恰相反,受倭国战乱的影响,逃亡到海上的倭寇,都是真正职业的武士阶层。
大多数还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才有能力在海上万里逃亡。
职业的武士,碰上业余的军户,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职业打业余,在任何专业领域,从来都是一面倒的吊打。
倭寇们也因此越来越嚣张,越来越看不起大明的军队了。
此际,见到有明军看到他们,居然不逃跑,还试图顽抵,倭寇们被激怒了。
以前他们人数少,明军尚且望风而逃。
而现在,他们可是带着张士诚旧部,私盐贩子,还有许多投奔他们的汉奸乱民,足足有数万之众,如排山倒海而来,这支明军还敢对抗?
“杀,杀了他们!”
领头的倭寇冈田三不郎挥刀指向前方。
刹时间,身后倭寇们一个个都发出了怪异如鸟语一般的恐叫声,向着新军冲了过去。
一般来说,面对敌人的时候,倭寇都会驱赶投奔自己的汉奸们打头阵。
要送死也是让他们送。
这些人的命不值钱,既然做了倭寇的仆从军,就要有送死的自觉。
要不然,留他们干嘛呢?
还不如直接杀了。
不过今日,倭寇们竟是率先发起了攻击。
在冈田三不郎的眼中,城下这支明军,应该是走投无路了。
城中的明军看到自己的人马来了,不愿意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他们无处可逃。
这样的军队,很悲壮。
看似不惧生死,其实士兵都被吓破了胆。
他们做好了死亡的准备,却没有拼命的勇气。
冈田三不郎决定让追随他们的仆从军,看看倭国武士的恐怖战力,屠戮眼前这支明军。
因而,他才让倭寇们率先冲锋,而不是仆从军打头阵。
朱允静静看着。
倭寇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百步,七十步,六十步……
倭寇的战术,与明军的战术不一样。
他们也使用弓箭,但他们通常并不在发起冲击之前,先来一阵箭雨齐射,再步兵方阵跟进。
并非他们没有弓箭,而是他们的弓箭,与大明的弓箭大不相同。
别看倭寇们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个个矮得可怜,但他们背的弓,却足有两米多长。
轻易不射箭,但射出来的箭,威力极大,中者几乎必死。
但这种弓射出的箭,优点是破甲能力极强,能射穿铁质盔甲。
但缺点是射程很过,因而无法形成箭雨。
不管什么弓射出的箭,与枪械打出的子弹都没发比。
一百多斤的重弓,射出的箭矢,其动能也只有焦左右。
后世现代步枪的动能,高达多焦。
即使是火绳枪,也有着焦的动能。
新军装备的燧发枪,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现代步枪,却又要远强于火绳枪。
至于射击定装弹的后装枪,就更强了。
很多人只知道弓箭的射程约一百步左右,顺风的情况下,还能更远。
然后以为枪支的射程只有四百步。
实际上,枪支如果和箭雨一样,采用朝天斜射的方式拉到最大射程,那么,有效射程四百步的步枪,子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千米以上。
在这个距离上,仍然有杀伤力。
只是没有任何准头可言,只能随机命中。
对追求精确射击的现代军队而言,这样做并不划算,对方也会有防护,所以才通常不采用。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枪械的恐怖。
朱允的新军,也是如此。
“上弹,抬枪,瞄准!”郑和粗大的嗓门,正发号施令。
一排排的新军士卒,迅速将弹装好,平举起了手中的枪。() ()
倭寇连弓箭都没有射,而是拿着刀冲了过来。
在新军士兵眼中,这些家伙,完全是一个个的活靶子。
看到嘴中嗷叫着冲过来的倭寇,朱允反而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第一次领兵作战,直面真实的战场,要说心里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虽然他很有信心,新军的装备,面对现在的倭寇,绝对是降维打击。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意外随时可能出现。
比如说,如果倭寇们不率先冲击,而是命令汉奸仆众军打头阵,局势就会对他们非常不利。
对方的人数足有数万之多。
而新军的定装子弹,一共都只有一万发。
其余的四百支燧发枪,携带的火药,一共也只能射击数万次。
哪怕对方站在那里不动,给新军当靶子打,能不能将他们全部打死,也是未知之数。
更别说,战场上总会有许多子弹落空。
或者在一个士兵的身上,打出很多发子弹。
后世有资料统计,美军在二战期间,平均二万五千子弹才能打死一个敌人。
而到了朝鲜战争,这个数字则是平均五万发。
到了越南战争,变为二十万发。
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更是成了惊人的二十五万发。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量的子弹用于火力压制,或者因为受到骚扰,惊恐的打空弹匣,大量子弹射向了空气,形成巨大的浪费。
但也足见子弹的消耗之惊人。
不过,如今这个时代,对方都没有枪支,完全不用对抗,不用躲避,也不用火力压制,几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还是能做到的。
剩下的,就看对方的意志有多坚定,会不会逃跑了。
五十五步,五十步……
上方的城墙上,许东江惊恐的望着这一幕。
他原以为,自己拒绝太孙殿下进城之后,他一定会让蒋带着自己逃跑。
快马加鞭的逃离。
留下的新军和锦衣卫,则被倭寇和反贼屠戮。
如此一来,太孙殿下吃了一场败仗,但没有因此死亡,至多受一些惊吓,他也容易向朝廷交差。
黄子澄的要求,也实现了。
这是最好的局面。
许东江虽然胆大包天,但还没有疯狂到想将自己的九族都弄死。
可太孙殿下竟然没有逃?
倭寇已经逼了过来,再不逃的话,可就真的晚了。
“快逃啊!”他狠狠的跺了跺脚,吓得面如纸色。
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年幼无知啊!
早知道太孙殿下竟是如此脾气,宁死不退,刚才就应该放他进城。
这一战,或许太孙殿下是死了,朝中那些人的目的达到了,但自己的九族,也得陪葬了。
许东江很清楚,只要皇太孙一死,那些人保证都会一个个装出比谁都悲伤的样子,支持陛下不顾一切的追究责任。
反正目的实现了。谁在乎他一个嘉兴知府的九族呢?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城墙上。
守卫的士兵看着下方的新军。
一个个面露钦佩之色。
面对比野兽还凶残的倭寇,他们竟然能岿然不动。
没有一个人害怕,没有一个人逃亡。
就站在那里,举着怪异的不知名的东西,对准着倭寇。
视死如归啊!
如此气魄,哪个士兵能不佩服。
哪怕是最胆小最懦弱的人,心中也有一个英雄梦。
也佩服那些不怕死的好汉。
而新军士兵,在这一刻,无疑都是英雄好汉。
下方,倭寇已冲到了新军的队列面前。
三十步!
他们看到新军士兵枪支前面的刺刀。
明晃晃的,光亮照人。
但在倭寇眼中,有些可笑。
这和长矛比,也太短了啊,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二十步!
只要一个冲锋,就到了眼前。
新军士兵还是站在那里,不动如山。
枪支齐臂举起,死死瞄准前方。
既然对方连箭都不射,就拿刀冲锋,那就让他们靠得更近一些。
七步之外,枪快。
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而现在,距离已只有二十步。
倭寇们更疯狂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是已经吓破了胆,既不愿逃,也无力反抗!
一定是了。
倭寇们没有见过枪支,这个时代还只有火铳。
在他们眼里,新军士兵那整齐划一动作,滑稽无比。
“嘎!”
“嘎!”
“嘎!”
倭寇们发生怪异的叫声,在他们看来,自己即将进行一场屠杀的盛宴。
倭寇们仿佛已经看到明军士卒的惨叫声,看到了一颗颗的头颅被自己斩落,四肢斩动,开膛破肚,鲜血四溅,他们也因此而更加兴奋。
狰狞的面容,扭曲的神情,已浑然不似人类。
十步。
“开枪!”
郑和大喝一声。
“砰!”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将本来就喧嚣的战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音量档次。
下一刻。
在倭寇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
几乎就在电闪火石之间。
新军的士兵们开火了。
“砰砰砰……”
数百支枪,同时开火。
一颗颗的子弹,呼啸而出,唱响杀戮的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