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都能主动招供?
第章这都能主动招供?
与新军士兵不一样,蒋带来的锦衣卫,并没有去追击。
他们的任务不是参战,而是护卫皇太孙。
不管战况如何,他们一直都护卫在朱允的车驾旁边。
天色渐渐黑了下去。
但天气很不错,万里无云,有月光洒落。
虽然光线远不如白天,但也够了。
给新军的继续追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夜幕中,不断有零星的枪声响起,伴随着隐约可见的枪口吐出的火焰光芒亮起,很快又平静下去。
路上四处可见丢弃的兵刃武器,乱七八糟的披甲。
为了加快速度逃命,倭寇和他的仆从军将能丢的东西全部丢了。
朱允没有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新军一直紧追不舍,死死不放。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百余名锦衣卫,折转向嘉兴城而去。
这一仗赢了。
而他也是真正累了。
今晚无论如何,都得好好睡一觉。
……
嘉兴城内。
目睹倭寇和反贼全面崩溃,城墙上的士兵,先是被惊得一片寂静无声之后,旋即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狂呼声。
嘉兴城守住了。
再也不用担心被倭寇屠戮。
亲眼目睹几百大明军队,轻而易举的击溃数万倭寇和乱军,每一个人都被深深震撼。
大明有如此天军,何患倭寇作乱呢?
可一片欢呼声中,唯独知府许东江的脸色却是难看无比。
黄子澄在给他寄来的信里面,特意提到了皇太孙训练的新军。
对这支军队,黄子澄极尽鄙夷,言该军虽是朝廷花费了大量银子训练,却被太孙殿下任性胡来瞎搞。
不仅服装怪异,而且无盔甲,无弓箭,连刀矛斧刃也没有装备,简直就是滑天下之稽。
只要上战场,此军必定大败无疑。
没想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新军却仿佛上演了一场魔术般的表演,获得不可思议的大胜。
原想着让太孙殿下吃一场败仗,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有此一战,朱允在朝中的地位,必然稳若泰山。
储君之位,再也无法动摇。
可自己反而因此而恶了锦衣卫指挥使,甚至是得罪了皇太孙。
刚才拒绝让他们进城,那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惶惶不安之际,锦衣卫已簇拥着朱允的车驾到了嘉兴城下。
“太孙殿下领军亲征,平倭寇之乱,速速开门!”
蒋再次叫门。
城墙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知府。
见证了下方军队所创造的奇迹之后,大家心中都认定此番前来的军队,肯定是太孙殿下的亲军无疑了。
毕竟,这般强大,这般可怕的军队,指挥他的人,也必定不凡。
皇太孙这个身份,倒是非常符合。
许东江脸色一变再变。
在此之前,他可以用倭寇势大,守城为重,拒绝开门。
可现在,这个理由也不成立了。
若是再拒绝的话……那就真的是要造反了!
“开门,迎太孙殿下。”
城门缓缓打开,许东江带着一干官员出来迎接。
待他们看到朱允时,一个个皆是目露惊讶之色。
虽然早知道当今的太孙殿下,乃是一名七岁的小孩子。
可真正见到本人的时候,还是十分震惊于他的幼小。
之前隔得远,看不到清。
现在到了面前,才看得明白。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子,就在刚刚,还指挥着几百人的新军,杀得数万倭寇和反贼落荒而逃。
这给了他们一种十分荒谬且奇异的感觉。
反而越发觉得眼前的小孩,有若神明,不可以常理视之,对他也越发恭敬。
“立即传令下去,令嘉兴城内的所有兵马,即刻出城,全力追击倭寇和贼军。”
朱允进城之后,没有半句多余的废话,立即下令。
新军经过四日的强行军,早已是强弩之末。
虽然打赢了这一仗,但军队今晚必须休息,不可能再彻夜追击。
但就此放过倭寇和反贼,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也不可能。
而嘉兴城内,还有不少兵马。
若是倭寇势大之时,他们当然没有能力与之一战,能依靠城墙之利,守住嘉兴城就不错了。
可现在,倭寇和反贼早就被杀破了胆,兵败如山倒,他们只是去摘胜利果实,收割人头,那嘉兴城内的明军,应该完全能够胜任。
而且,朱允心中还存着另一个想法。
沿海地带的军民,对倭寇都十分畏惧,让他们去追击,去亲手斩杀倭寇的头颅,亲眼看着倭寇狼狈不堪的逃窜,对破除这种畏惧感,非常有用。
毕竟,新军不可能一直驻守在这里。
以大明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枪支、子弹的生产速度,也不会很快,无法迅速装备全国的军队。
消除他们的恐惧,对以后防范倭寇,有很大的好处。
至少,不会再听到倭寇前来,就闻风丧胆,丧失斗志。
果然。
朱允的命令一下,几个千户皆是两眼放光。
没有比这更好捞军功的机会了。() ()
一般的军队,都很忌讳别的军队来抢军功。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战果,你凭什么抢?
为此两支军队大打出手的,也不是没有。
可太孙殿下,直接就给自己送军功了啊!
天上掉馅饼,谁还不要呢?
“遵命,谢太孙殿下!”
几个千户喜不自尽,当即跪谢,随后便各自出去整备军马,追击败军去了。
朱允的目光,望向一旁的知府许东江。
他顿时只觉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明明眼前的太孙殿下,只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孩子。
可给许东江的感觉,就似是一条盘旋于九天之上的神龙,龙眸正凝视着他。
令许东江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这一方面是朱允身份地位带来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刚刚带领新军所创造的奇迹,牢牢印在他的脑海中。
令许东江对朱允不知不觉,就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说说,为什么蒋让你开城门,你却坚持不开啊?是想置孤于死地吗?”
朱允的声音淡淡响起。
许东江刹时如遭雷击。
他连忙惊慌失措的跪了下去。
“下官绝不敢有有此之念。只是下官身为嘉兴知府,有守城之重任,不敢辜负朝廷,辜负百姓所望。”
“再者,下官也不敢断定,蒋大人是不是真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更无法确认太孙殿下已到城下,是不是倭寇假冒。”
“万一有诈,下官个人生死事小,嘉兴城数万军民的生死事大,下官不得不谨慎行事。”
“如若不然,下官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着诛杀九族的大罪,不给太孙殿下开门啊!”
“还望太孙殿下明察秋毫。”
他拼命的为自己辩解。
旁边,蒋不动声色的望了朱允一眼,目露感激之色。
以他的身份,竟然叫不开嘉兴城的城门,若说没有丝毫恨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方毕竟有着表面上十分“合理”的由头,他就算想报此仇,也只能留待日后,再慢慢算账。
本来蒋以为,自己去叫门是私自行动。
太孙殿下早已胸有成竹,要在城下迎战倭寇和反贼。
那他进城之后,也就不会去追究许东江不开城门的事。
倭寇和反贼虽败,嘉兴仍是战场前线。
需要知府坐镇,安抚人心。
没想到,朱允一进城,便立即追问此事。
他这是帮自己出头啊!
蒋心中流倘着一股暖意。
啪!
啪!
啪!
朱允轻轻拍了拍小手掌。
“很完美的借口!”
他咧嘴笑道。
许东江浑身皆是一颤,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传遍全身。
他不敢再辩解了,只能静静的匍匐在那里,等候发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足足过了半刻钟。
这才听到一道声音,淡淡响起。
“孤看过的官簿,你和如今的大理寺卿黄子澄是同一年的进士。”
官簿,就是登记官吏姓名籍贯简历的簿册。
也就是官吏的档案。
在出征之前,朱允特意将嘉兴,苏州、松江等几个府的官员官簿,都调了出来。
原本是想着,既然要到前线统兵打仗,就得与这些官员打交道,令官员协助办事,就得对他们有所了解,故而才去翻阅。
许东江是嘉兴知府,也是最重点关注的人之一。
对他的资料,朱允印象很深。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同年之谊。
同一年考上进士的人,是天生的盟友。
这一点,他十分清楚的。
故而,看到许东江与黄子澄是同一年中进士,朱允立即便联想到两人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待到蒋叫不开城门,他的怀疑就更进一步加深了。
以黄子澄为首的文官,多次与他交手,早已势同水火。
是不是黄子澄在背后指使,暗中搞鬼呢?
以为不开城门,就能让他吃一点大败仗,甚至是至他于死地呢?
这些人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故而,朱允此时才出言试探。
不管是与不是,试一下总没错。
然而,这句话落在许东江的耳中,便有若五雷轰顶。
他可是收到了黄子澄的密信。
作贼难免心虚。
此际听朱允提起,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眼前的太孙殿下,可是能带着几百新军,就将数万倭寇和反贼杀得落花流水的“神人”!
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他是不是什么都知道了呢?
一定是了!
没错。
肯定是如此。
许东江的心理防线,在瞬间崩溃。
“太孙殿下饶命啊!这都是黄子澄那个混蛋指使,下官也是迫于无奈啊!饶命啊!”
他重重磕头,连声求饶。
蒋愣在那里。
朱允也惊住了。
只是随口问一句,试探一下而已,这是主动招了?
与新军士兵不一样,蒋带来的锦衣卫,并没有去追击。
他们的任务不是参战,而是护卫皇太孙。
不管战况如何,他们一直都护卫在朱允的车驾旁边。
天色渐渐黑了下去。
但天气很不错,万里无云,有月光洒落。
虽然光线远不如白天,但也够了。
给新军的继续追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夜幕中,不断有零星的枪声响起,伴随着隐约可见的枪口吐出的火焰光芒亮起,很快又平静下去。
路上四处可见丢弃的兵刃武器,乱七八糟的披甲。
为了加快速度逃命,倭寇和他的仆从军将能丢的东西全部丢了。
朱允没有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新军一直紧追不舍,死死不放。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百余名锦衣卫,折转向嘉兴城而去。
这一仗赢了。
而他也是真正累了。
今晚无论如何,都得好好睡一觉。
……
嘉兴城内。
目睹倭寇和反贼全面崩溃,城墙上的士兵,先是被惊得一片寂静无声之后,旋即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狂呼声。
嘉兴城守住了。
再也不用担心被倭寇屠戮。
亲眼目睹几百大明军队,轻而易举的击溃数万倭寇和乱军,每一个人都被深深震撼。
大明有如此天军,何患倭寇作乱呢?
可一片欢呼声中,唯独知府许东江的脸色却是难看无比。
黄子澄在给他寄来的信里面,特意提到了皇太孙训练的新军。
对这支军队,黄子澄极尽鄙夷,言该军虽是朝廷花费了大量银子训练,却被太孙殿下任性胡来瞎搞。
不仅服装怪异,而且无盔甲,无弓箭,连刀矛斧刃也没有装备,简直就是滑天下之稽。
只要上战场,此军必定大败无疑。
没想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新军却仿佛上演了一场魔术般的表演,获得不可思议的大胜。
原想着让太孙殿下吃一场败仗,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有此一战,朱允在朝中的地位,必然稳若泰山。
储君之位,再也无法动摇。
可自己反而因此而恶了锦衣卫指挥使,甚至是得罪了皇太孙。
刚才拒绝让他们进城,那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惶惶不安之际,锦衣卫已簇拥着朱允的车驾到了嘉兴城下。
“太孙殿下领军亲征,平倭寇之乱,速速开门!”
蒋再次叫门。
城墙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知府。
见证了下方军队所创造的奇迹之后,大家心中都认定此番前来的军队,肯定是太孙殿下的亲军无疑了。
毕竟,这般强大,这般可怕的军队,指挥他的人,也必定不凡。
皇太孙这个身份,倒是非常符合。
许东江脸色一变再变。
在此之前,他可以用倭寇势大,守城为重,拒绝开门。
可现在,这个理由也不成立了。
若是再拒绝的话……那就真的是要造反了!
“开门,迎太孙殿下。”
城门缓缓打开,许东江带着一干官员出来迎接。
待他们看到朱允时,一个个皆是目露惊讶之色。
虽然早知道当今的太孙殿下,乃是一名七岁的小孩子。
可真正见到本人的时候,还是十分震惊于他的幼小。
之前隔得远,看不到清。
现在到了面前,才看得明白。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子,就在刚刚,还指挥着几百人的新军,杀得数万倭寇和反贼落荒而逃。
这给了他们一种十分荒谬且奇异的感觉。
反而越发觉得眼前的小孩,有若神明,不可以常理视之,对他也越发恭敬。
“立即传令下去,令嘉兴城内的所有兵马,即刻出城,全力追击倭寇和贼军。”
朱允进城之后,没有半句多余的废话,立即下令。
新军经过四日的强行军,早已是强弩之末。
虽然打赢了这一仗,但军队今晚必须休息,不可能再彻夜追击。
但就此放过倭寇和反贼,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也不可能。
而嘉兴城内,还有不少兵马。
若是倭寇势大之时,他们当然没有能力与之一战,能依靠城墙之利,守住嘉兴城就不错了。
可现在,倭寇和反贼早就被杀破了胆,兵败如山倒,他们只是去摘胜利果实,收割人头,那嘉兴城内的明军,应该完全能够胜任。
而且,朱允心中还存着另一个想法。
沿海地带的军民,对倭寇都十分畏惧,让他们去追击,去亲手斩杀倭寇的头颅,亲眼看着倭寇狼狈不堪的逃窜,对破除这种畏惧感,非常有用。
毕竟,新军不可能一直驻守在这里。
以大明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枪支、子弹的生产速度,也不会很快,无法迅速装备全国的军队。
消除他们的恐惧,对以后防范倭寇,有很大的好处。
至少,不会再听到倭寇前来,就闻风丧胆,丧失斗志。
果然。
朱允的命令一下,几个千户皆是两眼放光。
没有比这更好捞军功的机会了。() ()
一般的军队,都很忌讳别的军队来抢军功。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战果,你凭什么抢?
为此两支军队大打出手的,也不是没有。
可太孙殿下,直接就给自己送军功了啊!
天上掉馅饼,谁还不要呢?
“遵命,谢太孙殿下!”
几个千户喜不自尽,当即跪谢,随后便各自出去整备军马,追击败军去了。
朱允的目光,望向一旁的知府许东江。
他顿时只觉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明明眼前的太孙殿下,只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孩子。
可给许东江的感觉,就似是一条盘旋于九天之上的神龙,龙眸正凝视着他。
令许东江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这一方面是朱允身份地位带来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刚刚带领新军所创造的奇迹,牢牢印在他的脑海中。
令许东江对朱允不知不觉,就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说说,为什么蒋让你开城门,你却坚持不开啊?是想置孤于死地吗?”
朱允的声音淡淡响起。
许东江刹时如遭雷击。
他连忙惊慌失措的跪了下去。
“下官绝不敢有有此之念。只是下官身为嘉兴知府,有守城之重任,不敢辜负朝廷,辜负百姓所望。”
“再者,下官也不敢断定,蒋大人是不是真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更无法确认太孙殿下已到城下,是不是倭寇假冒。”
“万一有诈,下官个人生死事小,嘉兴城数万军民的生死事大,下官不得不谨慎行事。”
“如若不然,下官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着诛杀九族的大罪,不给太孙殿下开门啊!”
“还望太孙殿下明察秋毫。”
他拼命的为自己辩解。
旁边,蒋不动声色的望了朱允一眼,目露感激之色。
以他的身份,竟然叫不开嘉兴城的城门,若说没有丝毫恨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方毕竟有着表面上十分“合理”的由头,他就算想报此仇,也只能留待日后,再慢慢算账。
本来蒋以为,自己去叫门是私自行动。
太孙殿下早已胸有成竹,要在城下迎战倭寇和反贼。
那他进城之后,也就不会去追究许东江不开城门的事。
倭寇和反贼虽败,嘉兴仍是战场前线。
需要知府坐镇,安抚人心。
没想到,朱允一进城,便立即追问此事。
他这是帮自己出头啊!
蒋心中流倘着一股暖意。
啪!
啪!
啪!
朱允轻轻拍了拍小手掌。
“很完美的借口!”
他咧嘴笑道。
许东江浑身皆是一颤,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传遍全身。
他不敢再辩解了,只能静静的匍匐在那里,等候发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足足过了半刻钟。
这才听到一道声音,淡淡响起。
“孤看过的官簿,你和如今的大理寺卿黄子澄是同一年的进士。”
官簿,就是登记官吏姓名籍贯简历的簿册。
也就是官吏的档案。
在出征之前,朱允特意将嘉兴,苏州、松江等几个府的官员官簿,都调了出来。
原本是想着,既然要到前线统兵打仗,就得与这些官员打交道,令官员协助办事,就得对他们有所了解,故而才去翻阅。
许东江是嘉兴知府,也是最重点关注的人之一。
对他的资料,朱允印象很深。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同年之谊。
同一年考上进士的人,是天生的盟友。
这一点,他十分清楚的。
故而,看到许东江与黄子澄是同一年中进士,朱允立即便联想到两人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待到蒋叫不开城门,他的怀疑就更进一步加深了。
以黄子澄为首的文官,多次与他交手,早已势同水火。
是不是黄子澄在背后指使,暗中搞鬼呢?
以为不开城门,就能让他吃一点大败仗,甚至是至他于死地呢?
这些人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故而,朱允此时才出言试探。
不管是与不是,试一下总没错。
然而,这句话落在许东江的耳中,便有若五雷轰顶。
他可是收到了黄子澄的密信。
作贼难免心虚。
此际听朱允提起,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眼前的太孙殿下,可是能带着几百新军,就将数万倭寇和反贼杀得落花流水的“神人”!
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他是不是什么都知道了呢?
一定是了!
没错。
肯定是如此。
许东江的心理防线,在瞬间崩溃。
“太孙殿下饶命啊!这都是黄子澄那个混蛋指使,下官也是迫于无奈啊!饶命啊!”
他重重磕头,连声求饶。
蒋愣在那里。
朱允也惊住了。
只是随口问一句,试探一下而已,这是主动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