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裁汰旧军,激烈反抗!
第章裁汰旧军,激烈反抗!
翌日。
早朝,奉天殿。
既然暗市行不通,那朱允便只好将这个问题搬到台面上来。
只是等临到此时,朱允却发现自己此时虽然已经有了不少支持自己的忠臣。
但却没有一个永远站在自己这边,并且在关键时刻帮自己递话的奸臣。
就好比此刻,朱允想要推行裁撤旧军的政令。
可到底该如何将此事搬到台面上来,却又是一个问题,交给自己的心腹手下去做?可纵观他手下,忠臣倒是不少。
一心支持他的臣子亦是不少。
可唯独就是少了这么一个可以递话,方便朱允做事,又或是替他来做一些不太方便的事。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让杨士奇这样的人来做。
而另一些支持自己的勋贵,如蓝玉,正是今日自己想要整治的对象。
所以朱允突然发现,自己的朝堂上,似乎少了一种人,奸臣!
对于皇帝而言,奸臣是极有必要的存在。
因为正是这些奸臣,可以充当皇帝的白手套,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情,而等这个白手套染黑之后,直接扔掉再换一个就好了。
只要不被奸臣趁机夺了权势。
奸臣对皇帝来说就是一个极为好用的东西。
而朱允以往的行事风格,却缺乏奸臣存在的土壤,几乎没有给奸臣发展起来的空间。
这才导致,今日朱允就算是想要让下方的群臣百官给事情起个头。
却也找不到一个人。
没有这么一个奸臣事先知道朱允的意思,并且率先挑起这个事情,将事情转移到奸臣和另一个大臣之间。
而朱允则只是一个第三方,做出‘公正’的裁断。
这样看上去才是最合理的。
所以朱允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皇帝会沉迷于使用奸臣了,因为往往很多时候,皇帝也有需求。
同朝臣们相反的需求。
这个时候奸臣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原本是皇帝的需求,但经过奸臣这么一手,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奸臣的诉求,而皇帝,只是因为‘一时被奸臣迷惑’从而失去了判断能力。
误信了奸臣所言而已。
并不损害皇帝的形象,也避免了皇帝亲自下场和大臣争吵的问题。
“看来,我在这条路上,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朱允默默反思了一下。
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都是眼里藏不得沙子的那种。
自然就没有奸臣诞生的土壤,或者说就算是有奸臣也不敢表露出来。
因为奸臣往往迎合上意,而朱允喜好实干,那么奸臣很可能会伪装成一副实干的模样。
朱允就更难以分辨。
平时,还是得装一下糊涂,这场游戏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为何如此迷人的缘故。
掺杂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在里面。
甚至每一个举动,都有其深意在其中,懒散未必是真的懒散,而精明却又未必是真的精明。
嘉靖帝和崇祯帝就是两个极好的例子。
但现在,朱允却只有自己将这件事给搬到台面上来。
“近日新军组建态势良好,已形成不菲战力,甚至已经超过旧军。”
“所以孤打算裁撤一部分旧军。”
“数额便在二十万左右,将这些旧军转为集中化、军队化管理的工人队伍,以更高的待遇,让这部分旧军转业。”() ()
“诸位以为如何?”
这便是没有一个奸臣的坏处,这些话本该是由一个奸臣来说。
随后大家将矛头指向这个奸臣。
就可以把朱允从这件事中摘出来,所说的话也更具有权威和信服力,同时尽管大家都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可反对的幅度也会小上许多。
因为官员往往会避免招惹上一些强大的仇敌。
而这些奸臣往往和疯狗一样,逮到谁就咬谁。
大部分大臣自然是招惹不起的。
而这些奸臣也并非是因为没有脑子才会见谁咬谁,而是为了更加卖力的讨好皇帝,在皇帝心中形成‘自己人’的印象。
不过即便没有奸臣的角色帮朱允抛出这个话题。
朱允的话,也同样引起了朝臣们的热议。
裁汰旧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毕竟大明军队其实也不算很多,更何况还有北元这个大敌环伺,这时候裁军,是不是有问题?
大家未免会有些担忧。
而一众武将则是更加反对,纷纷摇头,沉默不语,只差明面站出来反对朱允了。
可以说,要不是朱允乃是太孙之尊。
换做任何一个其他藩王,早就不知道被喷成什么样了!
毕竟现在朝廷里这些武将,大多仍然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和北元之间有深仇大恨。
恨不得现在就出兵北伐。
而想要北伐,就需要足够多的人手!少数也得是上百万的大军才有可能和北元的主力决战!
可现在朱允想要裁军,勋贵武将的人不支持,军务处的人更不支持!
甚至是激烈反对!
其中,蓝玉等人更是站了出来,以他们为首的勋贵武将集团,纷纷表示不同意裁军一事。
而正是这些人把持着大明的军权。
朱允想要动他们的权力自然就得先过了他们这一关!
哪怕军务处成立后,实权大大削弱。
但在军中的影响力,仍是无与伦比的。
这远不是一个名头能影响的。
毕竟,他们是开国之将,军中无数将领,都是他们带过的兵。
“殿下,大明百万大军,皆有其用。”
“拱卫边陲,这都是上百万卫所军队才有如今的大明盛况,万不可随意裁汰军队啊!”
“此举,极其容易产生动乱!”
傅友德站出来劝道。
而朱允又如何不知道这些?所以他已经安排好了这批裁汰下来的军队去向,就是修行金陵长江大桥。
整体仍以卫所军制管理,给足待遇,避免动乱。
而不是直接就将这些给裁汰掉。
然后坐视他们无处可去,最后生出动乱来。
朱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换来的却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阻拦,劝阻的方式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甚至还有以卫所的军人习惯了农耕为由。
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说辞,还是大明现在需要这么多的军队拱卫大明政权。
但经过两年的发展,新军人数规模已经渐渐庞大。
以此裁汰掉二十万的旧军,完全可以维持原本的大明军队战力,甚至数量也差不了太多。
朱允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朱允在裁汰掉这批军队之后。
继续裁撤下一批的军队!
到时候,他们手中的权力只会进一步缩减!
翌日。
早朝,奉天殿。
既然暗市行不通,那朱允便只好将这个问题搬到台面上来。
只是等临到此时,朱允却发现自己此时虽然已经有了不少支持自己的忠臣。
但却没有一个永远站在自己这边,并且在关键时刻帮自己递话的奸臣。
就好比此刻,朱允想要推行裁撤旧军的政令。
可到底该如何将此事搬到台面上来,却又是一个问题,交给自己的心腹手下去做?可纵观他手下,忠臣倒是不少。
一心支持他的臣子亦是不少。
可唯独就是少了这么一个可以递话,方便朱允做事,又或是替他来做一些不太方便的事。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让杨士奇这样的人来做。
而另一些支持自己的勋贵,如蓝玉,正是今日自己想要整治的对象。
所以朱允突然发现,自己的朝堂上,似乎少了一种人,奸臣!
对于皇帝而言,奸臣是极有必要的存在。
因为正是这些奸臣,可以充当皇帝的白手套,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情,而等这个白手套染黑之后,直接扔掉再换一个就好了。
只要不被奸臣趁机夺了权势。
奸臣对皇帝来说就是一个极为好用的东西。
而朱允以往的行事风格,却缺乏奸臣存在的土壤,几乎没有给奸臣发展起来的空间。
这才导致,今日朱允就算是想要让下方的群臣百官给事情起个头。
却也找不到一个人。
没有这么一个奸臣事先知道朱允的意思,并且率先挑起这个事情,将事情转移到奸臣和另一个大臣之间。
而朱允则只是一个第三方,做出‘公正’的裁断。
这样看上去才是最合理的。
所以朱允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皇帝会沉迷于使用奸臣了,因为往往很多时候,皇帝也有需求。
同朝臣们相反的需求。
这个时候奸臣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原本是皇帝的需求,但经过奸臣这么一手,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奸臣的诉求,而皇帝,只是因为‘一时被奸臣迷惑’从而失去了判断能力。
误信了奸臣所言而已。
并不损害皇帝的形象,也避免了皇帝亲自下场和大臣争吵的问题。
“看来,我在这条路上,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朱允默默反思了一下。
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都是眼里藏不得沙子的那种。
自然就没有奸臣诞生的土壤,或者说就算是有奸臣也不敢表露出来。
因为奸臣往往迎合上意,而朱允喜好实干,那么奸臣很可能会伪装成一副实干的模样。
朱允就更难以分辨。
平时,还是得装一下糊涂,这场游戏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为何如此迷人的缘故。
掺杂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在里面。
甚至每一个举动,都有其深意在其中,懒散未必是真的懒散,而精明却又未必是真的精明。
嘉靖帝和崇祯帝就是两个极好的例子。
但现在,朱允却只有自己将这件事给搬到台面上来。
“近日新军组建态势良好,已形成不菲战力,甚至已经超过旧军。”
“所以孤打算裁撤一部分旧军。”
“数额便在二十万左右,将这些旧军转为集中化、军队化管理的工人队伍,以更高的待遇,让这部分旧军转业。”() ()
“诸位以为如何?”
这便是没有一个奸臣的坏处,这些话本该是由一个奸臣来说。
随后大家将矛头指向这个奸臣。
就可以把朱允从这件事中摘出来,所说的话也更具有权威和信服力,同时尽管大家都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可反对的幅度也会小上许多。
因为官员往往会避免招惹上一些强大的仇敌。
而这些奸臣往往和疯狗一样,逮到谁就咬谁。
大部分大臣自然是招惹不起的。
而这些奸臣也并非是因为没有脑子才会见谁咬谁,而是为了更加卖力的讨好皇帝,在皇帝心中形成‘自己人’的印象。
不过即便没有奸臣的角色帮朱允抛出这个话题。
朱允的话,也同样引起了朝臣们的热议。
裁汰旧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毕竟大明军队其实也不算很多,更何况还有北元这个大敌环伺,这时候裁军,是不是有问题?
大家未免会有些担忧。
而一众武将则是更加反对,纷纷摇头,沉默不语,只差明面站出来反对朱允了。
可以说,要不是朱允乃是太孙之尊。
换做任何一个其他藩王,早就不知道被喷成什么样了!
毕竟现在朝廷里这些武将,大多仍然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和北元之间有深仇大恨。
恨不得现在就出兵北伐。
而想要北伐,就需要足够多的人手!少数也得是上百万的大军才有可能和北元的主力决战!
可现在朱允想要裁军,勋贵武将的人不支持,军务处的人更不支持!
甚至是激烈反对!
其中,蓝玉等人更是站了出来,以他们为首的勋贵武将集团,纷纷表示不同意裁军一事。
而正是这些人把持着大明的军权。
朱允想要动他们的权力自然就得先过了他们这一关!
哪怕军务处成立后,实权大大削弱。
但在军中的影响力,仍是无与伦比的。
这远不是一个名头能影响的。
毕竟,他们是开国之将,军中无数将领,都是他们带过的兵。
“殿下,大明百万大军,皆有其用。”
“拱卫边陲,这都是上百万卫所军队才有如今的大明盛况,万不可随意裁汰军队啊!”
“此举,极其容易产生动乱!”
傅友德站出来劝道。
而朱允又如何不知道这些?所以他已经安排好了这批裁汰下来的军队去向,就是修行金陵长江大桥。
整体仍以卫所军制管理,给足待遇,避免动乱。
而不是直接就将这些给裁汰掉。
然后坐视他们无处可去,最后生出动乱来。
朱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换来的却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阻拦,劝阻的方式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甚至还有以卫所的军人习惯了农耕为由。
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说辞,还是大明现在需要这么多的军队拱卫大明政权。
但经过两年的发展,新军人数规模已经渐渐庞大。
以此裁汰掉二十万的旧军,完全可以维持原本的大明军队战力,甚至数量也差不了太多。
朱允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朱允在裁汰掉这批军队之后。
继续裁撤下一批的军队!
到时候,他们手中的权力只会进一步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