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威廉二世的谈话很是顺利,不仅敲定了德国对澳大利亚资金的援助,还粗略的协定了一系列关于工业援助和将来战争援助的计划。
至少在威廉二世看来,他已经初步且成功的将澳大利亚绑上了德意志的战车,德意志也将在将来的战争中多一个盟友。
阿瑟和威廉二世约定好前往德国的时间,就在月中旬左右。
到时候如果商谈比较顺利的话,还能在德国过一个不错的圣诞节,然后返回澳大利亚。
不过,在前往德国之前,还有一件略微重要的事情需要谈妥,那就是和英国之间的援助条约。
虽然英国肯定不会像德国这么大方,但对于阿瑟来说,这种免费的援助谁不要谁是傻子,当然是有多少就来多少最好。
况且德国和英国的援助也不冲突,两个国家在工业方面实力都非常强大,并且一个偏向于陆军装备,一个偏向于海军军舰,都有自己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可以让澳大利亚好好研究和接收。
从威廉二世那离开之后,阿瑟就返回了白金汉宫,并召集外交访问团的骨干成员在自己的办公室开会。
所幸白金汉宫很大,分配给每個王室成员的房间也很大。不仅拥有自己专属的会客厅和会议室,并且规模也比较庞大,容纳十几个人开会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实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确定需要英国支援的方向。毕竟在有了德国的支援之后,很多产业和科技已经不需要英国的支持了。
倒不是说德国某方面的科技就比英国先进了,只是将有限的支援用在同样的方向,有些浪费和奢侈。
澳大利亚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阶段,阿瑟也自然不会容忍,这些宝贵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会因为这样的疏忽导致错过或者浪费。
会议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终于确定了需要英国支援的科技,大都集中在造船业上。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和德国的工业相比,英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就是在造船行业以及军舰行业上的成果。
在军舰制造方面,英国仍旧是世界第一,并且短时间内都不会被其他国家超越。
外交使团的成员一致认为,将英国有限的资源放在造船业上,特别是军舰方面,才是最合理和有效的。
澳大利亚虽然占据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但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岛国,拥有大量的海外领土和领地。
这也就代表着,澳大利亚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才能保护自己的海外领地和势力范围。
毕竟对于像澳大利亚这样的非大陆国家来说,海军在很多方面要比陆军更为重要,海岸线的安全是首位国家领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阿瑟原本拥有的造船厂,就是拥有英国先进造船技术的造船厂。
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造船厂,只能建造小规模的军舰,但用的技术全部都是来自英国的比较先进的造船技术。
如果能够在此之上,引进并吸收一些更为先进的科技,以及建造中型甚至大型军舰的技术,那么,澳大利亚的海军也就有崛起的希望了。() ()
至于向欧洲各大列强购买军舰,一来订购的军舰造价普遍昂贵,一般来说是成本的两倍左右。
二来,土耳其的事件阿瑟也不是不知道。在欧洲各国海军军备竞赛日渐强烈的前提之下,现在订购军舰难免会导致这种风险。
自己掌握建造军舰的手段是最好的方法,哪怕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在阿瑟和外交社团的所有人看来,都是值得的。
确定好了想要寻求支援的方向,外交使团接下来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就是和英国政坛的人搞好关系,顺便购买几个小型报社,加急印刷报纸,提高阿瑟和澳大利亚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好感度。
虽然这一任务看起来比较急迫,但实际上,完成起来却是最容易的。
有着出身于英国王室的背景,再加上略微悲惨的境遇和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再加上维多利亚女王葬礼的热度并未消散,阿瑟此时在英国的知名度并不低,甚至颇受爱戴。
在阿瑟和外交使团众人的忙碌之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也很快到来。
年月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正式开始。
和一周前维多利亚女王葬礼的悲伤气氛不同,经过了一周的过度之后,伦敦的街道已经变得喜气洋洋,曾经伦敦的白色也已经消失不见,仿佛曾经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
为了表示对已故女王的尊重,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是经过精简的,总时长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
这相比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典礼都要简单许多,更何况英国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呢。
不过爱德华七世的这一举动,倒是获得了许多英国人的好感。
毕竟英国人的心中目前还有维多利亚女王,此时大半特办加冕典礼倒不是一件好事。
负责主持加冕典礼的,正是英格兰国教中资历最深的主教是坎特伯雷大主教。
实际上,王室成员比较正式的婚礼,洗礼和葬礼,基本上都是由这位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
在主教缺席的情况下,才会有君主指定的另外一位主教主持,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加冕典礼的一切程序,全部都按照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近千年来一份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红色行事手册进行。
在完成了大仪式之后,由王室的音乐师奏响庆祝乐曲,随后,爱德华七世乘坐镀金马车,在大多数英国人的欢呼声中,取道白金汉宫。
道路两旁的英国民众虽然比上次葬礼少了许多,但总体上来说,也算得上是熙熙攘攘。
爱德华七世很是满意的向着人群挥手致意,在一片片欢呼声中朝向白金汉宫走去。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还是吸引了很多英国人前来围观的。
如果不是受不久前女王葬礼的影响的话,恐怕围观的人群还要增多。
至少在威廉二世看来,他已经初步且成功的将澳大利亚绑上了德意志的战车,德意志也将在将来的战争中多一个盟友。
阿瑟和威廉二世约定好前往德国的时间,就在月中旬左右。
到时候如果商谈比较顺利的话,还能在德国过一个不错的圣诞节,然后返回澳大利亚。
不过,在前往德国之前,还有一件略微重要的事情需要谈妥,那就是和英国之间的援助条约。
虽然英国肯定不会像德国这么大方,但对于阿瑟来说,这种免费的援助谁不要谁是傻子,当然是有多少就来多少最好。
况且德国和英国的援助也不冲突,两个国家在工业方面实力都非常强大,并且一个偏向于陆军装备,一个偏向于海军军舰,都有自己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可以让澳大利亚好好研究和接收。
从威廉二世那离开之后,阿瑟就返回了白金汉宫,并召集外交访问团的骨干成员在自己的办公室开会。
所幸白金汉宫很大,分配给每個王室成员的房间也很大。不仅拥有自己专属的会客厅和会议室,并且规模也比较庞大,容纳十几个人开会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实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确定需要英国支援的方向。毕竟在有了德国的支援之后,很多产业和科技已经不需要英国的支持了。
倒不是说德国某方面的科技就比英国先进了,只是将有限的支援用在同样的方向,有些浪费和奢侈。
澳大利亚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阶段,阿瑟也自然不会容忍,这些宝贵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会因为这样的疏忽导致错过或者浪费。
会议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终于确定了需要英国支援的科技,大都集中在造船业上。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和德国的工业相比,英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就是在造船行业以及军舰行业上的成果。
在军舰制造方面,英国仍旧是世界第一,并且短时间内都不会被其他国家超越。
外交使团的成员一致认为,将英国有限的资源放在造船业上,特别是军舰方面,才是最合理和有效的。
澳大利亚虽然占据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但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岛国,拥有大量的海外领土和领地。
这也就代表着,澳大利亚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才能保护自己的海外领地和势力范围。
毕竟对于像澳大利亚这样的非大陆国家来说,海军在很多方面要比陆军更为重要,海岸线的安全是首位国家领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阿瑟原本拥有的造船厂,就是拥有英国先进造船技术的造船厂。
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造船厂,只能建造小规模的军舰,但用的技术全部都是来自英国的比较先进的造船技术。
如果能够在此之上,引进并吸收一些更为先进的科技,以及建造中型甚至大型军舰的技术,那么,澳大利亚的海军也就有崛起的希望了。() ()
至于向欧洲各大列强购买军舰,一来订购的军舰造价普遍昂贵,一般来说是成本的两倍左右。
二来,土耳其的事件阿瑟也不是不知道。在欧洲各国海军军备竞赛日渐强烈的前提之下,现在订购军舰难免会导致这种风险。
自己掌握建造军舰的手段是最好的方法,哪怕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在阿瑟和外交社团的所有人看来,都是值得的。
确定好了想要寻求支援的方向,外交使团接下来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就是和英国政坛的人搞好关系,顺便购买几个小型报社,加急印刷报纸,提高阿瑟和澳大利亚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好感度。
虽然这一任务看起来比较急迫,但实际上,完成起来却是最容易的。
有着出身于英国王室的背景,再加上略微悲惨的境遇和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再加上维多利亚女王葬礼的热度并未消散,阿瑟此时在英国的知名度并不低,甚至颇受爱戴。
在阿瑟和外交使团众人的忙碌之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也很快到来。
年月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正式开始。
和一周前维多利亚女王葬礼的悲伤气氛不同,经过了一周的过度之后,伦敦的街道已经变得喜气洋洋,曾经伦敦的白色也已经消失不见,仿佛曾经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
为了表示对已故女王的尊重,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是经过精简的,总时长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
这相比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典礼都要简单许多,更何况英国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呢。
不过爱德华七世的这一举动,倒是获得了许多英国人的好感。
毕竟英国人的心中目前还有维多利亚女王,此时大半特办加冕典礼倒不是一件好事。
负责主持加冕典礼的,正是英格兰国教中资历最深的主教是坎特伯雷大主教。
实际上,王室成员比较正式的婚礼,洗礼和葬礼,基本上都是由这位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
在主教缺席的情况下,才会有君主指定的另外一位主教主持,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加冕典礼的一切程序,全部都按照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近千年来一份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红色行事手册进行。
在完成了大仪式之后,由王室的音乐师奏响庆祝乐曲,随后,爱德华七世乘坐镀金马车,在大多数英国人的欢呼声中,取道白金汉宫。
道路两旁的英国民众虽然比上次葬礼少了许多,但总体上来说,也算得上是熙熙攘攘。
爱德华七世很是满意的向着人群挥手致意,在一片片欢呼声中朝向白金汉宫走去。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还是吸引了很多英国人前来围观的。
如果不是受不久前女王葬礼的影响的话,恐怕围观的人群还要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