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慢慢的往山顶开,窗外是郁郁葱葱的灌木林,林子里偶尔传来不知名的鸟叫声。
乔颐姌望着窗外,把这种声音记在心里,忽然有了一些灵感,便拿出笔记本涂涂写写。
山路颠簸,节目组已经有人晕车了,乔颐姌记录完灵感,也感觉到了一丝不适。
隔壁座的同事关心她:“我有晕车药,要不要喝一点?”
乔颐姌摇摇头:“就快到了。我能坚持。”
晕车药喝多了不好,这是温稚延说的。
温稚延还说,晕车是一种病,不能根治,但可以克服。
其实,乔颐姌并不是容易晕车的人,只有身心不适时才会晕车,而且一晕车就很难受,脸色发白,会冒冷汗的那种。
此刻,乔颐姌的后背已经开始在冒汗了,额头上也有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
“要不还是喝一点吧?”同事递给乔颐姌一瓶水,乔颐姌的脸色白的有些吓人。
乔颐姌依旧摇头,从包里拿出一支薄荷膏。
闻薄荷膏缓解晕车症状的办法,也是温稚延说的。
乔颐姌第一次知道薄荷膏这种东西,是温稚延送给她的,那时他们还在读高中,关系也远不如现在。
薄荷膏清凉的味道窜入鼻孔,乔颐姌整个人顿时觉得舒服多了,她忍不住又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时来了电话。
乔颐姌接听,那端传来温稚延平稳的声音:“山路不好走,晕车严重不严重?”
“不是很严重。”乔颐姌拿着薄荷膏在鼻尖晃,幸好温稚延昨天给她买了薄荷膏,这会儿很有用。
温稚延又问:“毯子拿了吗?”
“拿了。”乔颐姌抬头看了看清朗的天空,蓝天白云很美丽。
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可是这会儿天气很好。
“注意安全。山里不比市区。”
“嗯。”乔颐姌不习惯被人絮叨。
“下山我来接你。”
“不用。”乔颐姌立马拒绝,“我……”
我们的关系好像也没缓和到这种程度。
乔颐姌这句话差点脱口而出,但终究不再是年少可以直言直语的人了,她用成年人的理智改口,含蓄而又礼貌地道:“我跟节目组一起回酒店,很方便。你也挺忙的,违反纪律是大事。”
“我能安排好。”温稚延说完挂了电话。
同事立马八卦:“乔颐姌你不是本地人吧?这才到这儿几天,就有男朋友了?”
“不是。”乔颐姌回答。
“谁说乔才女不是本地人?”节目组导演邀请乔颐姌合作的时候,提前做了功课,自然知道乔颐姌的一些情况。
刚到秦城时,导演担心大家的安全,强调大家最好不要单独行动,如果要单独行动要跟组里说。
回到故乡,和家人或者朋友相聚肯定是必然要做的事。
可好多天了,乔颐姌除了工作地点和酒店,似乎哪里都没去过。
此刻搭上话题后,导演不免好奇:“既然回来了,乔才女怎么不回家看看?你的同学朋友怕也想你了,你要是想去,协调好工作的前提下,我一定准假。”
“工作重要。”乔颐姌不愿多说。
“瞧瞧。”导演很满意乔颐姌的回答,“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导演,您这是说我们不专业嘛?”
“就是,导演偏心啊!”
“导演,你这话说的我们可有点桑心啦!”
节目组的成员跟导演开玩笑,你一句,我一句,乔颐姌插不上话,刚好她也不怎么想说话,于是就又扭头看窗外去了。
导演刚才的问题,让乔颐姌又想起了心里的那个疑问——
这次她回来的消息没有跟任何人讲过,可是一下飞机,她就看见了温稚延。
温稚延说:“我是来接你的。乔颐姌,欢迎回国。”
以两人之前的关系,乔颐姌怎么也想不到温稚延会来接自己,毕竟她曾经那么讨厌他,他在她的心里就像一个敌人一样,有时又很像一个仇人。
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她回来了呢?而且还知道她乘坐的航班。
这不是个巧合,乔颐姌很清楚。
但当她问他时,他却什么都不肯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
乔颐姌想不通,悟不透。
节目组的人从四面八方飞来,乔颐姌没有同行人,她最终还是上了温稚延的车。
虽然他是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可在异国他乡漂泊了这么久,回国后还有人专程来接自己,乔颐姌做不到拒绝。
两人在外面简单的吃了一餐,温稚延又送乔颐姌去酒店。
一程下来,两人几乎没什么交流。
偶尔说两句话,也都是跟当下发生的事有关,比如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开车窗之类的。
到了酒店,乔颐姌跟温稚延道谢:“谢谢你今天来接我。”
“可不可以要点实质性的谢礼?”温稚延穿了一身很休闲的黑色系衣服,那是个很普通的牌子,但在他身上却显得很贵气。
“你想要什么?我没有很多钱。”乔颐姌道,从高中开始温稚延就器宇轩昂,穿什么都好看,引得全校女生为之疯狂,除了她。
“明天晚饭一起吃?”
“我这次回来是工作的。”乔颐姌最多待一个月,然后她就要飞回去,再然后满世界的漂泊,她并不想和这里的一切产生太多联系。
关于秦城,乔颐姌没有什么好的记忆。
虽然年纪渐长,她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可她依然不愿回来面对这里。
“我会给你打电话。”温稚延没有给乔颐姌再拒绝的机会。
“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么一意孤行?”乔颐姌有些无奈。
在国外的时候,因为一次误接的电话,温稚延联系上了她。
从此,就算她再怎么想办法拉黑删除,他都总有办法打给她。
后来,也许是他太执着了,她疲于应付他,便不再拉黑删除,任由他打进来,只是她不再接听。
可就算如此被冷落,温稚延的电话还是没断过,他还会发信息提醒她注意安全,有时是下雨了记得带伞出门,有时是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有时问她学业是否顺利……
虽然简简单单只有一句话,但每隔几日,他就会发来,从没间断过。
温稚延的一意孤行,让乔颐姌觉得自己很幼稚。
他真的是自己的敌人吗?答案当然是不是。
那他真的是自己的仇人吗?答案当然也是不是。
那她为什么心里要对他充满如此多的仇恨与埋怨?
那些小孩子的把戏,小孩子的任性是不是该收一收了?
乔颐姌记得自己第一次回应温稚延发来的短信,是他跟她说:“我买了之前那个牌子的薄荷膏,你的地址告诉我一下。”
“我不晕车。”这是乔颐姌的回答。
对话到此结束,隔了好多天,乔颐姌才接到温稚延再次发来的信息。
他说:“不好意思。出任务了。这次情况危急,出发之前,所有人都写了遗书。”
乔颐姌最怕听见的就是死亡,她不由得揪心,问他:“现在安全了吗?”
温稚延没回答,直接打了电话来。
乔颐姌没再拒绝,她接通电话,又问了一次:“现在是不是安全了?”
“嗯。”温稚延应了一声,这声回答里还带着明朗地笑声。
乔颐姌忽然意识到,自打出国后,她对温稚延的一切一无所知,便问:“你不是进了家里的公司吗?怎么会出任务?怎么还会写遗书?”
“我应该先回答哪个问题?”
“你不要闹。”乔颐姌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刑侦剧里的片段,“你该不是做什么违法的事了吧?”
温稚延听得出来,乔颐姌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要连累我。”
“你在想什么?”他很想戳一戳乔颐姌的脑袋,可惜人在国外,离得是真的远。
“我是消防员。”温稚延继续说,“这次是去抗洪救灾。”
“……那是很危险。”乔颐姌尴尬,果然是她格局小了。
“知不知道我在遗书里写了什么?”温稚延徐徐地自问自答,“来生我们再见吧。”
乔颐姌心里一紧,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听见别人念自己的遗书,而且只有一句话。
可这一句简单话,偏偏刺痛了她的心。
“能在离开之前,好好说句再见,我别无遗憾了。”温稚延的声音在那头传来。
乔颐姌早已泣不成声,当然不是因为温稚延。
捂着嘴巴,忍着哭声,乔颐姌挂了电话,温稚延说的没错——
如果离开之前,能好好说声再见,那该多好啊……
-
节目组的人全部进入了工作状态。
乔颐姌的任务很简单,全程参与,寻找灵感,为这一档新节目编写主题曲、宣传曲。
所以,别人工作时忙成狗,只有乔颐姌晃来晃去闲的无聊,时间一长她就自觉加入了后勤工作。
后勤组决定去摘点野果来尝鲜,便问乔颐姌这个编外人员:“乔才女,去不去?哥哥们带你体验荒野求生。”
这是一档环保主题的节目,通过科普生物常识,呼吁大家保护生态。
每一期节目都会选择不同的国家或城市,这些城市要么有濒危物种,要么就是有重要的生物。
虽然这是第一期录制,但组里有专业人士指导,所以他们知道哪些野果是可以吃的,不违法也不会中毒。
同事说什么荒野求生,其实一点都不为过,毕竟他们去的地方还真的都是荒郊野外,深山老林。
野果是真的好吃,但工作也是真的辛苦。
所有人架着机器在没有路的山林里徒步前进,动物或清脆或诡异的叫声,潺潺的流水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不绝于耳。
封东柠问乔颐姌:“害怕吗?”
“说实话,有一点。”乔颐姌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些,自然跟封东柠他们没法比。
封东柠是组里请来的指导专家,她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别看只有30岁,但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爬山涉水绝不比同龄男性差。
“害怕也很正常。”封东柠喝了口水,“去年我有个同事,进山,被蛇咬了,一条腿没了。”
“截肢了?”
“嗯。这都是轻的。”封东柠说,“我也是活第二次的人了。”
“听说封指导出事也是在这座山头?”导演插了一嘴。
“看来在我身上做了功课啊。”封东柠笑得云淡风轻,“多亏了秦城中队,不然我哪能好好活到今天。”
说话间,森林缝隙洒进来的星星点点的阳光,忽然间就隐没了。
大雨说来就来,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所有人开始找地方避雨,那些机器也很衿贵,淋不得雨。
慌乱间,带路的当地村民忽然脚下一滑,眼看要跌进谷底。
大家手忙脚乱一顿拉扯,村民倒是拉上来了,乔颐姌却滑了下去。
乔颐姌望着窗外,把这种声音记在心里,忽然有了一些灵感,便拿出笔记本涂涂写写。
山路颠簸,节目组已经有人晕车了,乔颐姌记录完灵感,也感觉到了一丝不适。
隔壁座的同事关心她:“我有晕车药,要不要喝一点?”
乔颐姌摇摇头:“就快到了。我能坚持。”
晕车药喝多了不好,这是温稚延说的。
温稚延还说,晕车是一种病,不能根治,但可以克服。
其实,乔颐姌并不是容易晕车的人,只有身心不适时才会晕车,而且一晕车就很难受,脸色发白,会冒冷汗的那种。
此刻,乔颐姌的后背已经开始在冒汗了,额头上也有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
“要不还是喝一点吧?”同事递给乔颐姌一瓶水,乔颐姌的脸色白的有些吓人。
乔颐姌依旧摇头,从包里拿出一支薄荷膏。
闻薄荷膏缓解晕车症状的办法,也是温稚延说的。
乔颐姌第一次知道薄荷膏这种东西,是温稚延送给她的,那时他们还在读高中,关系也远不如现在。
薄荷膏清凉的味道窜入鼻孔,乔颐姌整个人顿时觉得舒服多了,她忍不住又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时来了电话。
乔颐姌接听,那端传来温稚延平稳的声音:“山路不好走,晕车严重不严重?”
“不是很严重。”乔颐姌拿着薄荷膏在鼻尖晃,幸好温稚延昨天给她买了薄荷膏,这会儿很有用。
温稚延又问:“毯子拿了吗?”
“拿了。”乔颐姌抬头看了看清朗的天空,蓝天白云很美丽。
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可是这会儿天气很好。
“注意安全。山里不比市区。”
“嗯。”乔颐姌不习惯被人絮叨。
“下山我来接你。”
“不用。”乔颐姌立马拒绝,“我……”
我们的关系好像也没缓和到这种程度。
乔颐姌这句话差点脱口而出,但终究不再是年少可以直言直语的人了,她用成年人的理智改口,含蓄而又礼貌地道:“我跟节目组一起回酒店,很方便。你也挺忙的,违反纪律是大事。”
“我能安排好。”温稚延说完挂了电话。
同事立马八卦:“乔颐姌你不是本地人吧?这才到这儿几天,就有男朋友了?”
“不是。”乔颐姌回答。
“谁说乔才女不是本地人?”节目组导演邀请乔颐姌合作的时候,提前做了功课,自然知道乔颐姌的一些情况。
刚到秦城时,导演担心大家的安全,强调大家最好不要单独行动,如果要单独行动要跟组里说。
回到故乡,和家人或者朋友相聚肯定是必然要做的事。
可好多天了,乔颐姌除了工作地点和酒店,似乎哪里都没去过。
此刻搭上话题后,导演不免好奇:“既然回来了,乔才女怎么不回家看看?你的同学朋友怕也想你了,你要是想去,协调好工作的前提下,我一定准假。”
“工作重要。”乔颐姌不愿多说。
“瞧瞧。”导演很满意乔颐姌的回答,“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导演,您这是说我们不专业嘛?”
“就是,导演偏心啊!”
“导演,你这话说的我们可有点桑心啦!”
节目组的成员跟导演开玩笑,你一句,我一句,乔颐姌插不上话,刚好她也不怎么想说话,于是就又扭头看窗外去了。
导演刚才的问题,让乔颐姌又想起了心里的那个疑问——
这次她回来的消息没有跟任何人讲过,可是一下飞机,她就看见了温稚延。
温稚延说:“我是来接你的。乔颐姌,欢迎回国。”
以两人之前的关系,乔颐姌怎么也想不到温稚延会来接自己,毕竟她曾经那么讨厌他,他在她的心里就像一个敌人一样,有时又很像一个仇人。
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她回来了呢?而且还知道她乘坐的航班。
这不是个巧合,乔颐姌很清楚。
但当她问他时,他却什么都不肯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
乔颐姌想不通,悟不透。
节目组的人从四面八方飞来,乔颐姌没有同行人,她最终还是上了温稚延的车。
虽然他是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可在异国他乡漂泊了这么久,回国后还有人专程来接自己,乔颐姌做不到拒绝。
两人在外面简单的吃了一餐,温稚延又送乔颐姌去酒店。
一程下来,两人几乎没什么交流。
偶尔说两句话,也都是跟当下发生的事有关,比如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开车窗之类的。
到了酒店,乔颐姌跟温稚延道谢:“谢谢你今天来接我。”
“可不可以要点实质性的谢礼?”温稚延穿了一身很休闲的黑色系衣服,那是个很普通的牌子,但在他身上却显得很贵气。
“你想要什么?我没有很多钱。”乔颐姌道,从高中开始温稚延就器宇轩昂,穿什么都好看,引得全校女生为之疯狂,除了她。
“明天晚饭一起吃?”
“我这次回来是工作的。”乔颐姌最多待一个月,然后她就要飞回去,再然后满世界的漂泊,她并不想和这里的一切产生太多联系。
关于秦城,乔颐姌没有什么好的记忆。
虽然年纪渐长,她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可她依然不愿回来面对这里。
“我会给你打电话。”温稚延没有给乔颐姌再拒绝的机会。
“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么一意孤行?”乔颐姌有些无奈。
在国外的时候,因为一次误接的电话,温稚延联系上了她。
从此,就算她再怎么想办法拉黑删除,他都总有办法打给她。
后来,也许是他太执着了,她疲于应付他,便不再拉黑删除,任由他打进来,只是她不再接听。
可就算如此被冷落,温稚延的电话还是没断过,他还会发信息提醒她注意安全,有时是下雨了记得带伞出门,有时是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有时问她学业是否顺利……
虽然简简单单只有一句话,但每隔几日,他就会发来,从没间断过。
温稚延的一意孤行,让乔颐姌觉得自己很幼稚。
他真的是自己的敌人吗?答案当然是不是。
那他真的是自己的仇人吗?答案当然也是不是。
那她为什么心里要对他充满如此多的仇恨与埋怨?
那些小孩子的把戏,小孩子的任性是不是该收一收了?
乔颐姌记得自己第一次回应温稚延发来的短信,是他跟她说:“我买了之前那个牌子的薄荷膏,你的地址告诉我一下。”
“我不晕车。”这是乔颐姌的回答。
对话到此结束,隔了好多天,乔颐姌才接到温稚延再次发来的信息。
他说:“不好意思。出任务了。这次情况危急,出发之前,所有人都写了遗书。”
乔颐姌最怕听见的就是死亡,她不由得揪心,问他:“现在安全了吗?”
温稚延没回答,直接打了电话来。
乔颐姌没再拒绝,她接通电话,又问了一次:“现在是不是安全了?”
“嗯。”温稚延应了一声,这声回答里还带着明朗地笑声。
乔颐姌忽然意识到,自打出国后,她对温稚延的一切一无所知,便问:“你不是进了家里的公司吗?怎么会出任务?怎么还会写遗书?”
“我应该先回答哪个问题?”
“你不要闹。”乔颐姌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刑侦剧里的片段,“你该不是做什么违法的事了吧?”
温稚延听得出来,乔颐姌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要连累我。”
“你在想什么?”他很想戳一戳乔颐姌的脑袋,可惜人在国外,离得是真的远。
“我是消防员。”温稚延继续说,“这次是去抗洪救灾。”
“……那是很危险。”乔颐姌尴尬,果然是她格局小了。
“知不知道我在遗书里写了什么?”温稚延徐徐地自问自答,“来生我们再见吧。”
乔颐姌心里一紧,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听见别人念自己的遗书,而且只有一句话。
可这一句简单话,偏偏刺痛了她的心。
“能在离开之前,好好说句再见,我别无遗憾了。”温稚延的声音在那头传来。
乔颐姌早已泣不成声,当然不是因为温稚延。
捂着嘴巴,忍着哭声,乔颐姌挂了电话,温稚延说的没错——
如果离开之前,能好好说声再见,那该多好啊……
-
节目组的人全部进入了工作状态。
乔颐姌的任务很简单,全程参与,寻找灵感,为这一档新节目编写主题曲、宣传曲。
所以,别人工作时忙成狗,只有乔颐姌晃来晃去闲的无聊,时间一长她就自觉加入了后勤工作。
后勤组决定去摘点野果来尝鲜,便问乔颐姌这个编外人员:“乔才女,去不去?哥哥们带你体验荒野求生。”
这是一档环保主题的节目,通过科普生物常识,呼吁大家保护生态。
每一期节目都会选择不同的国家或城市,这些城市要么有濒危物种,要么就是有重要的生物。
虽然这是第一期录制,但组里有专业人士指导,所以他们知道哪些野果是可以吃的,不违法也不会中毒。
同事说什么荒野求生,其实一点都不为过,毕竟他们去的地方还真的都是荒郊野外,深山老林。
野果是真的好吃,但工作也是真的辛苦。
所有人架着机器在没有路的山林里徒步前进,动物或清脆或诡异的叫声,潺潺的流水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不绝于耳。
封东柠问乔颐姌:“害怕吗?”
“说实话,有一点。”乔颐姌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些,自然跟封东柠他们没法比。
封东柠是组里请来的指导专家,她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别看只有30岁,但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爬山涉水绝不比同龄男性差。
“害怕也很正常。”封东柠喝了口水,“去年我有个同事,进山,被蛇咬了,一条腿没了。”
“截肢了?”
“嗯。这都是轻的。”封东柠说,“我也是活第二次的人了。”
“听说封指导出事也是在这座山头?”导演插了一嘴。
“看来在我身上做了功课啊。”封东柠笑得云淡风轻,“多亏了秦城中队,不然我哪能好好活到今天。”
说话间,森林缝隙洒进来的星星点点的阳光,忽然间就隐没了。
大雨说来就来,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
所有人开始找地方避雨,那些机器也很衿贵,淋不得雨。
慌乱间,带路的当地村民忽然脚下一滑,眼看要跌进谷底。
大家手忙脚乱一顿拉扯,村民倒是拉上来了,乔颐姌却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