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进言
贾瑞早就料到了皇帝会对自己的建议感兴趣。
只要是一个有志向的皇帝,就绝不允许自己的帝国出现不安定因素。
“继续说还有什么?”皇帝兴奋的说道。
贾瑞赶紧的继续补充,“改土归流有利于减轻土司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皇帝兴奋的站起来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仔细思考了贾瑞的办法,高兴的连连拍手。
“好,好,好。”
皇帝兴奋的已经有些忘乎所以了,他没有想到贾瑞这个佞臣竟然能够出这么好的办法。
“你准备怎么实现。”皇帝焦急的问道。
贾瑞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件事虽然利国利民,但是却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微臣认为应该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试行,如果效果好的话,再在西南边疆推广。”
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皇帝转过身来重新坐回到宝座之上,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对贾瑞说道:
“这是利国利民的办法,要赶紧的实行。”
贾瑞偷看了皇帝一眼,然后说道:“微臣也知道这办法利国利民,但是微臣人微言轻,恐怕无法说动太上皇。”
皇帝听到贾瑞说太上皇有些迟疑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贾瑞。
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在给自己下套,万一要是贾瑞其中作梗的话,自己去太上皇那里不是找霉头吃吗?
贾瑞也看到了皇帝怀疑的眼神,于是赶紧跪倒在地。
“微臣虽然有些贪钱,但是微臣也是太上皇和皇上的臣子,心中也有这个国家,绝不会在这些大事之上耍小聪明。”
皇帝听了贾瑞的肺腑之言,对他有些另眼相看了。
皇帝走上前去扶起了贾瑞,然后认真的说道:
“明天朕就去觐见太上皇,亲自把你的主意和他说一遍,如果太上皇不同意,朕就跪死在龙首宫。”
贾瑞现在眼睛中已经有了热泪,并且连连的点头。
皇帝好像也感动了,他轻轻的拍了拍贾瑞的肩膀说道:“咱们君臣以后互相扶持,将来这个国家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贾瑞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告辞离开。
皇帝亲自把贾瑞送出了养心殿,直到贾瑞的身影不见了,他这才重新回来。
等进了养心殿的侧殿,坐在炕上,皇帝用手揉着脑袋,思考着刚才和贾瑞的一切。
别看刚才皇帝对贾瑞掏心掏肺,其实那只不过是在演戏。
现在贾瑞走了,他一个人坐在炕上才思考刚才事情对自己以及国家的利弊。
要说贾瑞的建议,确实是对国家好,如果一直坚持下去的话,西南的少数民族动荡就会被压制到最低。
甚至再过几十年上百年,西南的少数民族也许会汉化,到时候各个民族能够和谐相处。
但是,如果是自己主持朝政,贾瑞的这个办法自然是给自己添加了功劳,到时候自己百年之后,这也是自己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福泽。
可是现在太上皇还在,要是现在启动这项计划的话,太上皇就会揽下所有的功劳。
即使太上皇在的时候无法彻底完成,可是太上皇仍然会担了这个大名,将来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修修剪剪的后继者。
现在向太上皇进言?还是再等几年?皇帝现在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皇帝一直坐在灯下思考了一个多时辰,仍然拿不定主意。
他站起身来,向殿门口走去。
后边的夏守忠赶紧拿了一件披风,披在了皇帝的身上。
皇帝看着苍茫的夜色以及天上的繁星,思绪万千。
虽然等到太上皇走了之后,自己再行动会让自己的名声更甚,但是这样一来百姓就要多受几年苦。
对于这个帝国也会削减一分元气。
皇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就拿祖宗的江山开玩笑。
皇帝想明白之后,立刻回到了御案前,拿起了一张空白的纸刷刷点点着写下了贾瑞今天所说的改土归流。
一直到了半夜,这份表章写完之后,皇帝这才松了口气,然后伸了伸懒腰。
他站起来之后拿起表章,用嘴吹了吹,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这才满意的放在御案之上。
“这份东西谁也不要动,明天朕有用。”
夏守忠赶紧的点头:“万岁爷您放心,今天奴婢就在这儿呆着了。”() ()
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向养心殿外走去,那里早就准备上了銮架,之后抬着皇帝直奔后边的凤藻宫。
这段时间皇帝一般都是在贾元春的凤藻宫休息,因为他觉得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感觉到一丝的安全。
而贾瑞这一边回到家中之后,也没心情去找他的小妾了,直接就在薛宝钗这里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贾瑞早早的起来洗漱完毕,随便的吃了点早饭,就带着人直奔宫里。
在宫墙外贾瑞眼睛眯了一下,然后迈着四方步进了皇宫,之后去了内阁批了一上午的奏折。
等快要午饭的时候,贾瑞本来想去太上皇那里凑合一顿。
贾瑞仗着太上皇对他的宠幸,经常干这种事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内阁的饭要比太上皇那里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结果他还没起身呢,就见到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贾大人,太上皇有旨,要您前往龙首宫觐见。”
贾瑞听了之后,马上就明白皇帝去找太上皇了,太上皇这是拿不定主意让自己过去参详。
于是赶紧的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向其他的几位大臣们示意了一下,接着这才跟着小太监离开了内阁。
应该是太上皇招的比较急,所以这个小太监前边走的不慢,没有多大的功夫,他们就来到了龙首宫内。
果然在大殿外边,贾瑞看到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夏守忠。
对于这个夏守忠,贾瑞还真有些佩服他,皇帝身旁的心腹太监只有他一个,这家伙几乎日夜陪在皇帝的身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怪不得这家伙在红楼梦原书之中取代了太上皇的心腹太监戴权,成为了后宫的都太监。
不过现在这家伙的身份比贾瑞克就差远了,因此他见到贾瑞来了,先笑眯眯的过来给贾瑞打千。
贾瑞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跟着小太监进了内殿。
进到里边,只见到太上皇破天荒的坐在正殿的宝座之上,皇帝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
太上皇接到贾瑞来了,脸上就有了笑容,他轻轻点了点手,把贾瑞招到自己的身旁,正好站在皇帝的对面。
皇帝本来脸上也有微笑的,但是见到贾瑞竟然站在自己的对面,脸色就有些尴尬了。
毕竟贾瑞你就是再受宠,也是臣子,怎么能够站到皇帝的对面,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不过,太上皇明显的不管这一套。
“贾瑞呀,朕听说昨天向皇帝进言,要在朝廷之中实行改土归流?”
贾瑞一听果然说到这件事情上了,赶紧行了一个礼这才说道:“微臣这几天苦思冥想,终于是想出了一条与国家有利的办法,至于成不成还得太上皇参详拿主意。”
太上皇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这个办法不错,不过一旦实施不好,江南方可就乱了。”
从太上皇的语气之中,贾瑞听出了一阵浓浓的疲惫,对可能发生的动乱感到隐忧。
贾瑞眨了眨眼睛,太上皇果然已经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了,不过这正是自己昨天找皇帝的目的。
于是,贾瑞赶紧的给皇帝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让皇帝帮他说几句话。
贾瑞的表情被坐在上边的太上皇看得一清二楚,他微微的一笑,对于目前皇帝和贾瑞的友好关系,他是乐见其成。
“你别看他,朕让你自己说呢!”
贾瑞抬头尴尬的看了一眼太上皇,这才低着头说道:“咱们没有必要在全国一下子展开,可以一点一点的干,先在一个地方试行,成功了之后再转到下个地方,以如此一来十几二十年后,整个国家都已经能够办成了。”
皇帝在旁边听了贾瑞的话,也点了点头上前进言道:“父皇贾瑞的话非常有道理,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西南会烁然发生动荡,即使一个地方发生动荡,也只不过是小麻烦,随时都能够解决。”
太上皇揉了揉额头,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太上皇这段时间眼睛都盯在议罪银上。
他这是想为自己的孙子,可能的皇位争夺失败者义忠郡王,安排一个好地方。
现在如果在同时办这件事情,他的精力可有些不够了。
太上皇在大殿之上沉默了好长时间,思考着其中的利弊,最后眼睛闪了一下,抬头看了一下站在不远处的皇帝。
这件事要是自己不干,等到自己不在了,皇帝一定会干,而且那样的话名声都让皇帝一个人得了。
干脆自己就开个头,以后皇帝就是接手了,最后最大的功劳还是自己的,见了列祖列宗自己也能吹一阵了。
贾瑞早就料到了皇帝会对自己的建议感兴趣。
只要是一个有志向的皇帝,就绝不允许自己的帝国出现不安定因素。
“继续说还有什么?”皇帝兴奋的说道。
贾瑞赶紧的继续补充,“改土归流有利于减轻土司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皇帝兴奋的站起来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仔细思考了贾瑞的办法,高兴的连连拍手。
“好,好,好。”
皇帝兴奋的已经有些忘乎所以了,他没有想到贾瑞这个佞臣竟然能够出这么好的办法。
“你准备怎么实现。”皇帝焦急的问道。
贾瑞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件事虽然利国利民,但是却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微臣认为应该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试行,如果效果好的话,再在西南边疆推广。”
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皇帝转过身来重新坐回到宝座之上,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对贾瑞说道:
“这是利国利民的办法,要赶紧的实行。”
贾瑞偷看了皇帝一眼,然后说道:“微臣也知道这办法利国利民,但是微臣人微言轻,恐怕无法说动太上皇。”
皇帝听到贾瑞说太上皇有些迟疑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贾瑞。
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在给自己下套,万一要是贾瑞其中作梗的话,自己去太上皇那里不是找霉头吃吗?
贾瑞也看到了皇帝怀疑的眼神,于是赶紧跪倒在地。
“微臣虽然有些贪钱,但是微臣也是太上皇和皇上的臣子,心中也有这个国家,绝不会在这些大事之上耍小聪明。”
皇帝听了贾瑞的肺腑之言,对他有些另眼相看了。
皇帝走上前去扶起了贾瑞,然后认真的说道:
“明天朕就去觐见太上皇,亲自把你的主意和他说一遍,如果太上皇不同意,朕就跪死在龙首宫。”
贾瑞现在眼睛中已经有了热泪,并且连连的点头。
皇帝好像也感动了,他轻轻的拍了拍贾瑞的肩膀说道:“咱们君臣以后互相扶持,将来这个国家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贾瑞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告辞离开。
皇帝亲自把贾瑞送出了养心殿,直到贾瑞的身影不见了,他这才重新回来。
等进了养心殿的侧殿,坐在炕上,皇帝用手揉着脑袋,思考着刚才和贾瑞的一切。
别看刚才皇帝对贾瑞掏心掏肺,其实那只不过是在演戏。
现在贾瑞走了,他一个人坐在炕上才思考刚才事情对自己以及国家的利弊。
要说贾瑞的建议,确实是对国家好,如果一直坚持下去的话,西南的少数民族动荡就会被压制到最低。
甚至再过几十年上百年,西南的少数民族也许会汉化,到时候各个民族能够和谐相处。
但是,如果是自己主持朝政,贾瑞的这个办法自然是给自己添加了功劳,到时候自己百年之后,这也是自己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福泽。
可是现在太上皇还在,要是现在启动这项计划的话,太上皇就会揽下所有的功劳。
即使太上皇在的时候无法彻底完成,可是太上皇仍然会担了这个大名,将来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修修剪剪的后继者。
现在向太上皇进言?还是再等几年?皇帝现在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皇帝一直坐在灯下思考了一个多时辰,仍然拿不定主意。
他站起身来,向殿门口走去。
后边的夏守忠赶紧拿了一件披风,披在了皇帝的身上。
皇帝看着苍茫的夜色以及天上的繁星,思绪万千。
虽然等到太上皇走了之后,自己再行动会让自己的名声更甚,但是这样一来百姓就要多受几年苦。
对于这个帝国也会削减一分元气。
皇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就拿祖宗的江山开玩笑。
皇帝想明白之后,立刻回到了御案前,拿起了一张空白的纸刷刷点点着写下了贾瑞今天所说的改土归流。
一直到了半夜,这份表章写完之后,皇帝这才松了口气,然后伸了伸懒腰。
他站起来之后拿起表章,用嘴吹了吹,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这才满意的放在御案之上。
“这份东西谁也不要动,明天朕有用。”
夏守忠赶紧的点头:“万岁爷您放心,今天奴婢就在这儿呆着了。”() ()
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向养心殿外走去,那里早就准备上了銮架,之后抬着皇帝直奔后边的凤藻宫。
这段时间皇帝一般都是在贾元春的凤藻宫休息,因为他觉得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感觉到一丝的安全。
而贾瑞这一边回到家中之后,也没心情去找他的小妾了,直接就在薛宝钗这里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贾瑞早早的起来洗漱完毕,随便的吃了点早饭,就带着人直奔宫里。
在宫墙外贾瑞眼睛眯了一下,然后迈着四方步进了皇宫,之后去了内阁批了一上午的奏折。
等快要午饭的时候,贾瑞本来想去太上皇那里凑合一顿。
贾瑞仗着太上皇对他的宠幸,经常干这种事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内阁的饭要比太上皇那里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结果他还没起身呢,就见到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贾大人,太上皇有旨,要您前往龙首宫觐见。”
贾瑞听了之后,马上就明白皇帝去找太上皇了,太上皇这是拿不定主意让自己过去参详。
于是赶紧的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向其他的几位大臣们示意了一下,接着这才跟着小太监离开了内阁。
应该是太上皇招的比较急,所以这个小太监前边走的不慢,没有多大的功夫,他们就来到了龙首宫内。
果然在大殿外边,贾瑞看到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夏守忠。
对于这个夏守忠,贾瑞还真有些佩服他,皇帝身旁的心腹太监只有他一个,这家伙几乎日夜陪在皇帝的身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怪不得这家伙在红楼梦原书之中取代了太上皇的心腹太监戴权,成为了后宫的都太监。
不过现在这家伙的身份比贾瑞克就差远了,因此他见到贾瑞来了,先笑眯眯的过来给贾瑞打千。
贾瑞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跟着小太监进了内殿。
进到里边,只见到太上皇破天荒的坐在正殿的宝座之上,皇帝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
太上皇接到贾瑞来了,脸上就有了笑容,他轻轻点了点手,把贾瑞招到自己的身旁,正好站在皇帝的对面。
皇帝本来脸上也有微笑的,但是见到贾瑞竟然站在自己的对面,脸色就有些尴尬了。
毕竟贾瑞你就是再受宠,也是臣子,怎么能够站到皇帝的对面,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不过,太上皇明显的不管这一套。
“贾瑞呀,朕听说昨天向皇帝进言,要在朝廷之中实行改土归流?”
贾瑞一听果然说到这件事情上了,赶紧行了一个礼这才说道:“微臣这几天苦思冥想,终于是想出了一条与国家有利的办法,至于成不成还得太上皇参详拿主意。”
太上皇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这个办法不错,不过一旦实施不好,江南方可就乱了。”
从太上皇的语气之中,贾瑞听出了一阵浓浓的疲惫,对可能发生的动乱感到隐忧。
贾瑞眨了眨眼睛,太上皇果然已经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了,不过这正是自己昨天找皇帝的目的。
于是,贾瑞赶紧的给皇帝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让皇帝帮他说几句话。
贾瑞的表情被坐在上边的太上皇看得一清二楚,他微微的一笑,对于目前皇帝和贾瑞的友好关系,他是乐见其成。
“你别看他,朕让你自己说呢!”
贾瑞抬头尴尬的看了一眼太上皇,这才低着头说道:“咱们没有必要在全国一下子展开,可以一点一点的干,先在一个地方试行,成功了之后再转到下个地方,以如此一来十几二十年后,整个国家都已经能够办成了。”
皇帝在旁边听了贾瑞的话,也点了点头上前进言道:“父皇贾瑞的话非常有道理,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西南会烁然发生动荡,即使一个地方发生动荡,也只不过是小麻烦,随时都能够解决。”
太上皇揉了揉额头,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太上皇这段时间眼睛都盯在议罪银上。
他这是想为自己的孙子,可能的皇位争夺失败者义忠郡王,安排一个好地方。
现在如果在同时办这件事情,他的精力可有些不够了。
太上皇在大殿之上沉默了好长时间,思考着其中的利弊,最后眼睛闪了一下,抬头看了一下站在不远处的皇帝。
这件事要是自己不干,等到自己不在了,皇帝一定会干,而且那样的话名声都让皇帝一个人得了。
干脆自己就开个头,以后皇帝就是接手了,最后最大的功劳还是自己的,见了列祖列宗自己也能吹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