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7)
事实上也没白跑。
走之前,她买了好几种小海鲜,干的腌的都有。
把李家的存货清空不说,还问后海村其他人家买了不少。
像海带、紫菜这种,晒干了分量很轻,厚厚一摞连徐茵都能轻轻松松提在手上。
李家二老担心她买多了,回头吃不完浪费。
徐茵解释说不全是自己吃,多的打算带去桐城换点别的东西。
他们就不再说什么了,她要多少就给多少。
只是这么多东西,自行车怎么载?
二老本想让儿子去支书家借辆板车来送徐茵回去。
徐茵忙说不用,问李家借了两个大竹筐、两个小竹篓,竹筐用粗麻绳拴在一起架在后座上,装着两坛泥螺的竹篓挂车龙头。
“谢谢大爷、大娘,我先回去了,桐城回来我再来看你们。”
后海村出来后,趁四下无人,她把两个大竹筐放进系统仓库,又把竹篓里的泥螺坛子也放进去,换了两包海带干和虾皮出来,然后叮铃铃地骑去了大岙村。
昨晚恶补了一通桐城的地理环境,基本以平原为主,郊外还有个大湖,附近的村民以养湖羊、湖鸭为生。
四面即使有山,也是种茶叶的小山丘,所以她打算去大岙村进点山货,卖了以后换点桐城的湖羊肉、湖鸭肉还有茶叶回来。
实在卖不动也不要紧,留给哥嫂添道菜。
耿外婆看到她来,自是十分高兴,还怪她来就来,带什么纸包。
徐茵就说是一些海味,天热了冲汤喝很下饭,又说过两天想去桐城看望哥嫂,想收点山货带去。
耿外婆二话不说就把家里有的山货拿出来,挑卖相好的塞到她拎来的竹篓里。
徐茵要给钱,婆媳俩坚决不要。
“咱家这些你只管拿去,不够我再去别家问问。”
李阿香坚持不收钱,徐茵只好作罢,想着回头看看能不能多弄点湖羊、湖鸭回来,送外婆一家尝尝。
“你在家陪外婆聊会儿天,我去给你问问其他家都有什么。”李阿香摘了围裙问道,“你是只要菌子、笋干,还是别的也要?”
“都要。反正一共收这么多钱。”徐茵给了舅妈五张大团结。
“行,我有数了。”
李阿香的动作很快,徐茵还没跟外婆聊尽兴,她就拖着两个大布袋回来了。
一个布袋里装的是笋干,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大毛笋晒的笋干片,一种是石笋干,细细长长整颗晒的。毛笋干炖肉最香,石笋干煲汤为一绝。
“毛笋干三十斤,小石笋凑了五十斤。都是最近刚晒的,新鲜度你放心。够不够?不够我再去下面问问。”
李阿香刚才问的是和她家一样住在山腰的人家,山腰往下还有不少人家。
“够了够了。”
另一个布袋里都是菌类,以香菇、木耳居多。红菇、竹荪只有零星几两,但品质很不错。这些都单独装着。
其余都是杂菌,种类多数量少,晒的时候没有特意分开。但杂菌炒肉或是煲汤特别鲜。
除了这些,刚下山的舅舅,还给了她一篓成熟的山莓,红艳艳的,吃起来清甜甘爽。
徐茵在舅舅的帮助下,把两大袋山珍运下山架到了自行车后座。() ()
得亏是小电驴,这要是传统自行车,她估计推都推不动。
回家路上,依旧是趁四下无人,把两大袋山货扔进系统仓库,只留了两篓海鲜干和新鲜山莓在外面。
到家时,徐母已经开始做午饭了。
见她带着两篓子海腥味浓郁的干货回来,捏着鼻子一脸嫌弃:
“这有什么好吃的!家里这些让你带去桐城还不够吗?还花钱去买,几天不说你败家你又手痒了……”
徐茵拿出来给她看:“都是最近新鲜晒的,个头大吧?我特地挑出来给你和我爹吃的。天热起来,煮个萝卜干蚬子干汤,或是虾米紫菜汤,可鲜了!还开胃下饭。”
徐母不稀罕:“能有肉好吃?”
“……”
耿金花同志,你这就犯规了!
这两者能有可比性吗?
说归说,中午做饭,徐母依闺女的要求,煮了个蚬子肉萝卜干汤,又用辣椒炒了个蛏子干。
别说,还真像闺女说的既开胃又下饭。
次日,徐茵赶早市买了条排骨回来。
徐母起初嫌弃:“骨头有什么好吃的。想吃就割点肉。”
徐茵说:“这个好吃的。”
她用海带炖了个排骨汤,还拌了个酸辣海带丝。
香而不腻的排骨海带汤和开胃爽口的酸辣海带丝,吃得徐老爹胃口大开。
由此看来,这东西不是不好吃,而是以前不会吃。
渐渐的,对亲家送的这些海味,徐母不再像以前那么嫌弃了。
……
三天后,徐茵在桐城火车站下车。
徐志年开了辆吉普过来接她,不过他还有事忙,送她到了家属院就回单位了。
徐大嫂忙了好几天了,收拾房间、刷洗席子,今儿起早买了些肉回来,炸肉圆、煎蛋饺,还煲了个笋干老鸭汤。
徐茵一到,先给她盛了碗鸭汤喝。
“一会儿再给你煮个三鲜面。”
“谢谢嫂子。”
“谢啥!你喜欢吃,我天天给你做,这里买肉比咱们那方便,价格也公道,早就盼着你来了。”徐大嫂笑着道。
自从随军以后,男人把工资、津贴都交给她保管,除了每个月往老家寄五十块,余下的由她来操持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
钱不多,但手握财政大权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加上她会做衣服,偶尔帮楼里的家属做几件衣裳,贴补点零用,日子倒也过得挺有滋有味。
说起来,这都托了小姑子的福,无论是顺利生下二娃,还是做衣裳挣钱,全靠小姑子。
尤其是生二娃那次,医生护士都跟她说过,以她当时的怀相,顺产有难产的风险。
要是没提前住进医院,并当机立断采取剖腹产,肯定是在家里找接生婆。
生的顺利还好,要是不顺利,接生婆也没辙。生到一半再送医院,保不齐就难产了,说不定还一尸两命。
还有她能带着俩孩子随军也全靠小姑子,不然以婆婆的性格,是绝对不放她离开老家的。
想到这里,徐大嫂越发觉得小姑子就是她命里的福星,打定主意要好好招待她。
走之前,她买了好几种小海鲜,干的腌的都有。
把李家的存货清空不说,还问后海村其他人家买了不少。
像海带、紫菜这种,晒干了分量很轻,厚厚一摞连徐茵都能轻轻松松提在手上。
李家二老担心她买多了,回头吃不完浪费。
徐茵解释说不全是自己吃,多的打算带去桐城换点别的东西。
他们就不再说什么了,她要多少就给多少。
只是这么多东西,自行车怎么载?
二老本想让儿子去支书家借辆板车来送徐茵回去。
徐茵忙说不用,问李家借了两个大竹筐、两个小竹篓,竹筐用粗麻绳拴在一起架在后座上,装着两坛泥螺的竹篓挂车龙头。
“谢谢大爷、大娘,我先回去了,桐城回来我再来看你们。”
后海村出来后,趁四下无人,她把两个大竹筐放进系统仓库,又把竹篓里的泥螺坛子也放进去,换了两包海带干和虾皮出来,然后叮铃铃地骑去了大岙村。
昨晚恶补了一通桐城的地理环境,基本以平原为主,郊外还有个大湖,附近的村民以养湖羊、湖鸭为生。
四面即使有山,也是种茶叶的小山丘,所以她打算去大岙村进点山货,卖了以后换点桐城的湖羊肉、湖鸭肉还有茶叶回来。
实在卖不动也不要紧,留给哥嫂添道菜。
耿外婆看到她来,自是十分高兴,还怪她来就来,带什么纸包。
徐茵就说是一些海味,天热了冲汤喝很下饭,又说过两天想去桐城看望哥嫂,想收点山货带去。
耿外婆二话不说就把家里有的山货拿出来,挑卖相好的塞到她拎来的竹篓里。
徐茵要给钱,婆媳俩坚决不要。
“咱家这些你只管拿去,不够我再去别家问问。”
李阿香坚持不收钱,徐茵只好作罢,想着回头看看能不能多弄点湖羊、湖鸭回来,送外婆一家尝尝。
“你在家陪外婆聊会儿天,我去给你问问其他家都有什么。”李阿香摘了围裙问道,“你是只要菌子、笋干,还是别的也要?”
“都要。反正一共收这么多钱。”徐茵给了舅妈五张大团结。
“行,我有数了。”
李阿香的动作很快,徐茵还没跟外婆聊尽兴,她就拖着两个大布袋回来了。
一个布袋里装的是笋干,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大毛笋晒的笋干片,一种是石笋干,细细长长整颗晒的。毛笋干炖肉最香,石笋干煲汤为一绝。
“毛笋干三十斤,小石笋凑了五十斤。都是最近刚晒的,新鲜度你放心。够不够?不够我再去下面问问。”
李阿香刚才问的是和她家一样住在山腰的人家,山腰往下还有不少人家。
“够了够了。”
另一个布袋里都是菌类,以香菇、木耳居多。红菇、竹荪只有零星几两,但品质很不错。这些都单独装着。
其余都是杂菌,种类多数量少,晒的时候没有特意分开。但杂菌炒肉或是煲汤特别鲜。
除了这些,刚下山的舅舅,还给了她一篓成熟的山莓,红艳艳的,吃起来清甜甘爽。
徐茵在舅舅的帮助下,把两大袋山珍运下山架到了自行车后座。() ()
得亏是小电驴,这要是传统自行车,她估计推都推不动。
回家路上,依旧是趁四下无人,把两大袋山货扔进系统仓库,只留了两篓海鲜干和新鲜山莓在外面。
到家时,徐母已经开始做午饭了。
见她带着两篓子海腥味浓郁的干货回来,捏着鼻子一脸嫌弃:
“这有什么好吃的!家里这些让你带去桐城还不够吗?还花钱去买,几天不说你败家你又手痒了……”
徐茵拿出来给她看:“都是最近新鲜晒的,个头大吧?我特地挑出来给你和我爹吃的。天热起来,煮个萝卜干蚬子干汤,或是虾米紫菜汤,可鲜了!还开胃下饭。”
徐母不稀罕:“能有肉好吃?”
“……”
耿金花同志,你这就犯规了!
这两者能有可比性吗?
说归说,中午做饭,徐母依闺女的要求,煮了个蚬子肉萝卜干汤,又用辣椒炒了个蛏子干。
别说,还真像闺女说的既开胃又下饭。
次日,徐茵赶早市买了条排骨回来。
徐母起初嫌弃:“骨头有什么好吃的。想吃就割点肉。”
徐茵说:“这个好吃的。”
她用海带炖了个排骨汤,还拌了个酸辣海带丝。
香而不腻的排骨海带汤和开胃爽口的酸辣海带丝,吃得徐老爹胃口大开。
由此看来,这东西不是不好吃,而是以前不会吃。
渐渐的,对亲家送的这些海味,徐母不再像以前那么嫌弃了。
……
三天后,徐茵在桐城火车站下车。
徐志年开了辆吉普过来接她,不过他还有事忙,送她到了家属院就回单位了。
徐大嫂忙了好几天了,收拾房间、刷洗席子,今儿起早买了些肉回来,炸肉圆、煎蛋饺,还煲了个笋干老鸭汤。
徐茵一到,先给她盛了碗鸭汤喝。
“一会儿再给你煮个三鲜面。”
“谢谢嫂子。”
“谢啥!你喜欢吃,我天天给你做,这里买肉比咱们那方便,价格也公道,早就盼着你来了。”徐大嫂笑着道。
自从随军以后,男人把工资、津贴都交给她保管,除了每个月往老家寄五十块,余下的由她来操持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
钱不多,但手握财政大权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加上她会做衣服,偶尔帮楼里的家属做几件衣裳,贴补点零用,日子倒也过得挺有滋有味。
说起来,这都托了小姑子的福,无论是顺利生下二娃,还是做衣裳挣钱,全靠小姑子。
尤其是生二娃那次,医生护士都跟她说过,以她当时的怀相,顺产有难产的风险。
要是没提前住进医院,并当机立断采取剖腹产,肯定是在家里找接生婆。
生的顺利还好,要是不顺利,接生婆也没辙。生到一半再送医院,保不齐就难产了,说不定还一尸两命。
还有她能带着俩孩子随军也全靠小姑子,不然以婆婆的性格,是绝对不放她离开老家的。
想到这里,徐大嫂越发觉得小姑子就是她命里的福星,打定主意要好好招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