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品诰命57
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正文卷第章一品诰命盛世是什么呢?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还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如今的大周朝在周元帝在位时期也算是安稳有余富贵不足,那初见盛世的话语也不过是夸赞罢了。因此当周元帝看到齐远策论之时才会异常惊喜,如果真的能成功施行,大周或许真的能进入盛世。
齐远对于这个考题倒是有些意外,看来周元帝的野心和对功绩声名的看重要比齐远预料的高得多。
这盛世的考题,一想就知道是周元帝连夜改的,他在期待齐远后面的策论。
作为一个打过江山的帝王,齐远表示大周朝的底子可要好太多了。
大殿上的贡士们,看着面前的考题心情好坏不一,盛世二字实在是敏感,但是稍微一想也知道周元帝出这样的考题不是为了让他们夸赞的。可若是批评太过难保不会招致杀身之祸。
众人斟酌一会儿才开始落笔,而如同齐远一般胸有沟壑奋笔疾书的人也不在少数。
周元帝希望开辟盛世之景,这些贡士作为读书人又何尝不希望一展抱负,留名青史呢?
周元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齐远宣纸上出现的字迹不由也激动起来,在殿试前几天他已经将那篇策论看过多遍,越看越觉得其中的巧妙和可行。
正是看出了其中的价值,周元帝才会改题,他实在是期待二人还能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很快三个时辰过去,最后的香燃尽,殿试结束。
齐远放下笔,理了理试卷便起身跟随贡士离宫。
贡士离宫之时已经是日暮时分了,周元帝却是不觉疲倦反而颇感兴趣远远看着齐远的案桌。
周元帝倒是恨不得现在就看,但是科举程序不可破也就只能失落作罢。
柳元顶着周元帝略带怨念的眼神将试卷收好。
“柳爱卿,礼部最近不忙吧?”周元帝突如其来的问话早就在柳元预料之中了。
“回陛下,礼部空闲。”柳元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练就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周元帝见柳元如此上道这才心情颇好的点头离去。留下礼部官员整理试卷。
周元帝作为帝王,只要他想,在不违背程序的情况下,想看一份试卷还不简单吗?
“柳大人,这?”礼部的官员看向柳元欲言又止。
柳元知道这些官员在想什么,当初京城认定梁才和谭澈不得圣意之时这些人也是这般表情。
如今不过是流言的趋势调转罢了,所有人都认定今年的状元是梁才无疑了,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看似愤世嫉俗的官员想要不一样的结果。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有时候会成为最显眼的那个,但偏偏这些人又没有这样的胆量。
“诸位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即可。”柳元神情严肃,眼神在看向角落的官员时微微顿了一会儿。
收好了试卷,很快柳元就定出了阅卷日,会试的考官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阅卷工作。
所有的卷子都会由这些考官根据好坏打上五种符号,对应着试卷的五个优良等级。齐齐中文网() ()
如果说会试之时柳元仅仅是惊讶于梁才的才识,那么在看到殿试试卷之后就只剩下远远不如的惊叹了。
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可是梁才却为其注入了贴合实际的东西。在会试之时柳元仅仅是觉得梁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户部官员,可是在看到殿试策论之后他就完全推翻了。
事实上稍加培养,梁才会是一个全能的左膀右臂。
会试之中那些看似突发奇想的东西,在这张试卷上梁才都给出了精确的回答设想。
这一刻柳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周元帝要不惧流言重用梁才,大周不缺想法众多的人才,但是周元帝却缺一个全能的心腹官员,尤其还是寒门子弟。
在这篇以盛世为题的策论中,梁才将大周朝如今的初见盛世狠狠戳破,却又在每一个漏洞中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盛世。
更为惊艳的是,他将如何通往盛世的路依稀指了出来,这个策论就像一个未来的盛世摆在了周元帝面前。
这叫渴望后人歌功颂德的周元帝如何不心动?
柳元心中同样忍不住憧憬起来,对于梁才他只能想到一个形容,文曲星下凡。
柳元将优等的符号画在卷面上才讲策论传了下去,这样的策论可谓国策。
果不其然柳元成功的在其他考官脸上看到了同样的震惊。
所有人几乎都是心服口服的打上了优等。唯有最后一位考官看着面前的试卷纠结了许久也无法落笔。
这位考官正是大学士徐知行,科举的考官也并非全是礼部的人,而作为大学士的徐知行就是礼部之外的考官之一。
徐知行看到试卷上的一致优等实在想不出压卷的理由,可若是就这样让梁才优等通过他又心有不甘。
世上怎么可能有什么绝世天才,不过是这些人为了投圣上喜好阿谀奉承罢了。他绝不能让圣上被人蒙蔽!
可是徐知行看过策论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被梁才折服,可越是如此他越是不服。
像是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徐知行甚至连试卷的工整书法都挑了起来。
但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没有什么大错足以他降等。
徐知行就更憋着一股劲儿非要揪出错处来了,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徐知行眼睛一亮,随即便是极其气愤的说出了声,“狂妄至极!不妥不妥!”
说完这话徐知行才像是发现了错处的精明人一般落笔在试卷上打上了第三等的符号。
徐知行的话语举动果不其然吸引了所有考官的眼神,他这才心满意足的享受着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
柳元看到出幺蛾子的果不其然就是徐知行,心中叹气。靠着先父徐阁老的蒙阴坐上了大学士的位置,本以为他也算中规中矩。
可是如今这番举动看来恐怕也就止步于此了。
“徐大人确定吗?要不要再看看?”有好意的官员出言道。
徐知行冷哼一声放下笔,“这是我分内之事,必不敢懈怠。”
如今的大周朝在周元帝在位时期也算是安稳有余富贵不足,那初见盛世的话语也不过是夸赞罢了。因此当周元帝看到齐远策论之时才会异常惊喜,如果真的能成功施行,大周或许真的能进入盛世。
齐远对于这个考题倒是有些意外,看来周元帝的野心和对功绩声名的看重要比齐远预料的高得多。
这盛世的考题,一想就知道是周元帝连夜改的,他在期待齐远后面的策论。
作为一个打过江山的帝王,齐远表示大周朝的底子可要好太多了。
大殿上的贡士们,看着面前的考题心情好坏不一,盛世二字实在是敏感,但是稍微一想也知道周元帝出这样的考题不是为了让他们夸赞的。可若是批评太过难保不会招致杀身之祸。
众人斟酌一会儿才开始落笔,而如同齐远一般胸有沟壑奋笔疾书的人也不在少数。
周元帝希望开辟盛世之景,这些贡士作为读书人又何尝不希望一展抱负,留名青史呢?
周元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齐远宣纸上出现的字迹不由也激动起来,在殿试前几天他已经将那篇策论看过多遍,越看越觉得其中的巧妙和可行。
正是看出了其中的价值,周元帝才会改题,他实在是期待二人还能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很快三个时辰过去,最后的香燃尽,殿试结束。
齐远放下笔,理了理试卷便起身跟随贡士离宫。
贡士离宫之时已经是日暮时分了,周元帝却是不觉疲倦反而颇感兴趣远远看着齐远的案桌。
周元帝倒是恨不得现在就看,但是科举程序不可破也就只能失落作罢。
柳元顶着周元帝略带怨念的眼神将试卷收好。
“柳爱卿,礼部最近不忙吧?”周元帝突如其来的问话早就在柳元预料之中了。
“回陛下,礼部空闲。”柳元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练就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周元帝见柳元如此上道这才心情颇好的点头离去。留下礼部官员整理试卷。
周元帝作为帝王,只要他想,在不违背程序的情况下,想看一份试卷还不简单吗?
“柳大人,这?”礼部的官员看向柳元欲言又止。
柳元知道这些官员在想什么,当初京城认定梁才和谭澈不得圣意之时这些人也是这般表情。
如今不过是流言的趋势调转罢了,所有人都认定今年的状元是梁才无疑了,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看似愤世嫉俗的官员想要不一样的结果。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有时候会成为最显眼的那个,但偏偏这些人又没有这样的胆量。
“诸位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即可。”柳元神情严肃,眼神在看向角落的官员时微微顿了一会儿。
收好了试卷,很快柳元就定出了阅卷日,会试的考官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阅卷工作。
所有的卷子都会由这些考官根据好坏打上五种符号,对应着试卷的五个优良等级。齐齐中文网() ()
如果说会试之时柳元仅仅是惊讶于梁才的才识,那么在看到殿试试卷之后就只剩下远远不如的惊叹了。
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可是梁才却为其注入了贴合实际的东西。在会试之时柳元仅仅是觉得梁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户部官员,可是在看到殿试策论之后他就完全推翻了。
事实上稍加培养,梁才会是一个全能的左膀右臂。
会试之中那些看似突发奇想的东西,在这张试卷上梁才都给出了精确的回答设想。
这一刻柳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周元帝要不惧流言重用梁才,大周不缺想法众多的人才,但是周元帝却缺一个全能的心腹官员,尤其还是寒门子弟。
在这篇以盛世为题的策论中,梁才将大周朝如今的初见盛世狠狠戳破,却又在每一个漏洞中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盛世。
更为惊艳的是,他将如何通往盛世的路依稀指了出来,这个策论就像一个未来的盛世摆在了周元帝面前。
这叫渴望后人歌功颂德的周元帝如何不心动?
柳元心中同样忍不住憧憬起来,对于梁才他只能想到一个形容,文曲星下凡。
柳元将优等的符号画在卷面上才讲策论传了下去,这样的策论可谓国策。
果不其然柳元成功的在其他考官脸上看到了同样的震惊。
所有人几乎都是心服口服的打上了优等。唯有最后一位考官看着面前的试卷纠结了许久也无法落笔。
这位考官正是大学士徐知行,科举的考官也并非全是礼部的人,而作为大学士的徐知行就是礼部之外的考官之一。
徐知行看到试卷上的一致优等实在想不出压卷的理由,可若是就这样让梁才优等通过他又心有不甘。
世上怎么可能有什么绝世天才,不过是这些人为了投圣上喜好阿谀奉承罢了。他绝不能让圣上被人蒙蔽!
可是徐知行看过策论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被梁才折服,可越是如此他越是不服。
像是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徐知行甚至连试卷的工整书法都挑了起来。
但不得不承认,的确是没有什么大错足以他降等。
徐知行就更憋着一股劲儿非要揪出错处来了,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徐知行眼睛一亮,随即便是极其气愤的说出了声,“狂妄至极!不妥不妥!”
说完这话徐知行才像是发现了错处的精明人一般落笔在试卷上打上了第三等的符号。
徐知行的话语举动果不其然吸引了所有考官的眼神,他这才心满意足的享受着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
柳元看到出幺蛾子的果不其然就是徐知行,心中叹气。靠着先父徐阁老的蒙阴坐上了大学士的位置,本以为他也算中规中矩。
可是如今这番举动看来恐怕也就止步于此了。
“徐大人确定吗?要不要再看看?”有好意的官员出言道。
徐知行冷哼一声放下笔,“这是我分内之事,必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