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姓中,除了普通百姓,练家子外,还有那些上过战场,和军马冲锋陷阵的伤残兵士。
如果说之前的擂台比武,是冲着苏祁安的名声,威望,想要看看这个东山侯是不是传闻中的那么神。
擂台比武已经证实了这点,但只是让他们感到佩服,可苏祁安刚才的一番话,足以说到他们心里。
只有上过战场,才知道在这些高官世家眼里,如同畜生的军马,说是他们的生死兄弟都不为过。
他们当中,很多人能够侥幸活下来,靠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些军马,一步一步的把他们从死亡中拉了回来。
对军马的感情,没有人比他们深,老实说当看到这些军马,被挑选做表演形式,他们的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但奈何人微言轻,就算不服,有议论,没有多大效果。
特别是看着昭和仁川如此对待军马,导致六匹中有两匹重伤而死,他们的心里在滴血。
所有人都感叹第二场的惋惜,这些伤残兵士,脸色十分阴沉。
可就是这样的环境,苏祁安竟然会替死去的军马出头,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哪怕只是说一说,并不会导致任何人因此受罚,但在场那么多官员,就没有一人,像苏祁安这般,强势开口。
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动,不少人拳头紧握,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这一刻,他们心里,对苏祁安除了佩服,还有认定他是一名真正的大凉军侯。
是把心,跟他们连在一块的,就算他们无法追随苏祁安,但只要苏祁安在京都城一天,想尽办法也要保证他的安全。
苏祁安怎么都想不到,就是自己内心的这般举动,算是征服了京都城伤残兵士的心。
有征服的,同样这句话也让某些人脸色很阴沉。
虽然苏祁安没有直言,但他的影射,但凡脑子正常的,都知道他说的是谁。
除了暗讽昭和仁川外,更是把一大群不作为的大凉官员,连同那两位高高在上的皇子,也一并讽刺。
可就算知道,这些被暗讽的人,也不能出声反驳。
一旦开口,那不就变相的承认了,自己是苏祁安口中说的连畜生不如的东西?
苏祁安高明就高明在这点,让昭和仁川、苏哲、苏泰他们想发怒,也发怒不起来。
原本内心窃喜的昭和仁川,此时彻底没了继续和苏祁安扯下去的心情了。
被人家一针见血的讽刺,他还能怎么说?无论怎么辩解,最后吃亏的还是他。
第二轮获胜的喜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昭和仁川沉默着,冷冷的看了苏祁安一样,冷哼一声,随即转身离去。
在继续争执没什么用,这次是他吃了点亏,但第二场的胜利是没有悬念的。
就算苏祁安如何嘲讽,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最后的第三场。
….
只要拿下第三场,再多的讽刺不过是小把戏,人们只会记住胜者,至于败者,迟早被人遗忘。
昭和仁川转身离去,苏祁安也是一并下场,包间内的苏泰冷笑着,摇摇头道,
“哼哼,这个东山侯真是够胆,我们这么帮他,没想到连带本王都一并骂了,这账我记下了。”
苏泰的愤慨,苏哲却是一笑,什么也没说,目光直视苏祁安。
看上去苏哲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闪动的双眼,却是流露出些许阴翳。
相比较苏泰,他对苏祁安是很看重,一直想不予余力的收服他,因此一直对他比较宽容,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机会。
但通过这次的擂台比武,以及后面的文斗,就算苏哲在容忍,对苏祁安的忍耐也到了一个极限。
收服他,依旧是苏哲的最终目的,只不过得改变一些手段了。
苏泰的有句话,他是认同的,这样桀骜自视甚高的军侯,不能一味的纵容,在某些时刻,还得好好敲打。
让他知道,大凉除了苏玄庸外,谁才是最有权势的,一旦得罪了,后果是否能承担的起。
所以,在后面的文斗中,苏哲改变了策略,和苏泰再度合作。
这场文斗结果如何,他们不是很在乎,胜了最好,要是败了,大不了就是九公主和亲远嫁。
就算他们的父皇内心反对,可结果却摆在眼前,要怪只能怪苏祁安,至于他们,在暂时中止与昭和仁川联手后。
后面的文斗,全程没有任何参与阻碍,必要时,在某些方面他们还能适当给予苏祁安帮助。
就这,已经像苏玄庸表明了他们的态度,随着文斗进行,二人差不多洗清了嫌疑,接下来就看苏祁安的能力了。
而苏哲的眼光已经放在文斗后,如何敲打苏祁安的谋划之中了。() ()
文斗的第二场落幕,双方各自一胜战平,在众人的期待下,第三场在等待了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式开始。
第三场的“书”艺,不比前两场那般激烈,仅仅只需要两个长桌,桌上准备纸笔墨砚就好。
“书”艺考的就是书法和文章,这两个二选一,以自己最擅长开始。
做出自己擅长的书法或是文章,在文宣全程的监督下,确认无作弊,最后交给九公主。
由九公主打分,分出第三场的胜负。
第三场的规则一出,多少让许多人诧异的,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
文斗最后的比试,决定着九公主最后的命运归属。
是远嫁还是留在大凉,全看最后一场了。
如果能靠着书法或者文章打动九公主,就算远嫁,想必也能过得幸福开心。
如果达不到九公主要求,留在大凉也算保住了大凉颜面。
当然,为了防止九公主的私人情绪,第三场的“书”艺,除了九公主品鉴外,文宣会陪同翰林院四位大儒,一起打分,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
….
四位资深大儒和文宣的公正,在大凉是出了名的,这么多年下来,论品鉴文章和书法上,不会因为是自己学生,或是外族给出不公的评分。
这在多年前大凉未关闭外族求学通道前,是有过经历的。
就算是昭和仁川有些担心,可在德康介的介绍下,内心多少释然了。
随着命令下达,二人再度上了场,各自坐在长桌前。
在他们四周,早被兵士环绕,形成了无死角的监视,这些兵士距离他们不过十丈距离,而且眼神各个都贼好。
十丈之内的任何细微举动,都逃不过他们双眼,想要在他们面前作弊,根本不可能。
除了有一队兵士无死角的监视外,在他们桌前,文宣就坐在他们对面。
这两层的严密的监视下,绝对保证真正的公平。
二人坐下,并未先动笔,反而双眼微闭,似乎在调息。
这举动,围观百姓并不意外,凡是有才华的,在动笔前都要好好调息,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到最好。
而后一气呵成,中途外界的打扰,对他们而言如同无物,就像进入忘我状态。
对于这状态,在场众人都很期待亲眼目睹。
随着时间流逝,约莫一刻钟左右,终于有人动了。
最先睁开眼睛的,不是苏祁安,而是昭和仁川。
昭和仁川双手伸出,开始研墨,目光死死的看着面前的白纸。
在他的注视下,白纸上已经有了他想要的答案。
反观苏祁安,依旧双眼闭着,陷入入定状态,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动笔,会写出怎样的绝佳文章。
一旁研墨的昭和仁川,墨成,拿染墨,下一刻,在面前的白纸上,开始龙飞凤舞的书画着。
昭和仁川选择的一眼就知道是书法,至于写的什么,也只能等笔落成才知。
二人一开始选的方向,不用猜,众人已经百姓,一个书法,一个文章。
稍微了解一番,就知道二人的擅长,因此昭和仁川的动笔,百姓并不惊讶。
他们的目光,更多的却是落在苏祁安身上,虽然第三场的“书”艺,并没有时间限制。
但如果昭和仁川完笔后,苏祁安才睁眼动笔,那多少有些尴尬,说不过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苏祁安还是没有动笔迹象,但一旁的昭和仁川,却是毛笔飞舞。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他,多半进入到了忘我状态,身边的任何嘈杂,丝毫都无法触动他。
越看着这幕,百姓们越是有些着急,以昭和仁川动笔时间估算,最多一炷香功夫,昭和仁川的书法就得完成。
而他们这边抱有希望的东山侯,就算及时睁眼动笔,以构建一篇文章的时间来看,一炷香的时间根本不够。
在完成度时,就落后对方,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坐在二人对面的文宣,脸色平静,对外界的些许嘈杂,充耳不闻,目光时不时的扫向二人的长桌。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下,苏祁安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十分淡定的研墨,墨成,而后动笔。
虽然时间上不太充裕,但至少苏祁安动笔了,总比真等对方落笔后,才动手要好的多。
百姓的内心微微一松,而负责监查的文宣,目光落在二人书桌上,眼神中忽然流露出些许诧异。
这种诧异持续了一会,而后消散归于平静。
.
...
如果说之前的擂台比武,是冲着苏祁安的名声,威望,想要看看这个东山侯是不是传闻中的那么神。
擂台比武已经证实了这点,但只是让他们感到佩服,可苏祁安刚才的一番话,足以说到他们心里。
只有上过战场,才知道在这些高官世家眼里,如同畜生的军马,说是他们的生死兄弟都不为过。
他们当中,很多人能够侥幸活下来,靠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些军马,一步一步的把他们从死亡中拉了回来。
对军马的感情,没有人比他们深,老实说当看到这些军马,被挑选做表演形式,他们的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但奈何人微言轻,就算不服,有议论,没有多大效果。
特别是看着昭和仁川如此对待军马,导致六匹中有两匹重伤而死,他们的心里在滴血。
所有人都感叹第二场的惋惜,这些伤残兵士,脸色十分阴沉。
可就是这样的环境,苏祁安竟然会替死去的军马出头,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哪怕只是说一说,并不会导致任何人因此受罚,但在场那么多官员,就没有一人,像苏祁安这般,强势开口。
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动,不少人拳头紧握,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这一刻,他们心里,对苏祁安除了佩服,还有认定他是一名真正的大凉军侯。
是把心,跟他们连在一块的,就算他们无法追随苏祁安,但只要苏祁安在京都城一天,想尽办法也要保证他的安全。
苏祁安怎么都想不到,就是自己内心的这般举动,算是征服了京都城伤残兵士的心。
有征服的,同样这句话也让某些人脸色很阴沉。
虽然苏祁安没有直言,但他的影射,但凡脑子正常的,都知道他说的是谁。
除了暗讽昭和仁川外,更是把一大群不作为的大凉官员,连同那两位高高在上的皇子,也一并讽刺。
可就算知道,这些被暗讽的人,也不能出声反驳。
一旦开口,那不就变相的承认了,自己是苏祁安口中说的连畜生不如的东西?
苏祁安高明就高明在这点,让昭和仁川、苏哲、苏泰他们想发怒,也发怒不起来。
原本内心窃喜的昭和仁川,此时彻底没了继续和苏祁安扯下去的心情了。
被人家一针见血的讽刺,他还能怎么说?无论怎么辩解,最后吃亏的还是他。
第二轮获胜的喜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昭和仁川沉默着,冷冷的看了苏祁安一样,冷哼一声,随即转身离去。
在继续争执没什么用,这次是他吃了点亏,但第二场的胜利是没有悬念的。
就算苏祁安如何嘲讽,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最后的第三场。
….
只要拿下第三场,再多的讽刺不过是小把戏,人们只会记住胜者,至于败者,迟早被人遗忘。
昭和仁川转身离去,苏祁安也是一并下场,包间内的苏泰冷笑着,摇摇头道,
“哼哼,这个东山侯真是够胆,我们这么帮他,没想到连带本王都一并骂了,这账我记下了。”
苏泰的愤慨,苏哲却是一笑,什么也没说,目光直视苏祁安。
看上去苏哲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闪动的双眼,却是流露出些许阴翳。
相比较苏泰,他对苏祁安是很看重,一直想不予余力的收服他,因此一直对他比较宽容,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机会。
但通过这次的擂台比武,以及后面的文斗,就算苏哲在容忍,对苏祁安的忍耐也到了一个极限。
收服他,依旧是苏哲的最终目的,只不过得改变一些手段了。
苏泰的有句话,他是认同的,这样桀骜自视甚高的军侯,不能一味的纵容,在某些时刻,还得好好敲打。
让他知道,大凉除了苏玄庸外,谁才是最有权势的,一旦得罪了,后果是否能承担的起。
所以,在后面的文斗中,苏哲改变了策略,和苏泰再度合作。
这场文斗结果如何,他们不是很在乎,胜了最好,要是败了,大不了就是九公主和亲远嫁。
就算他们的父皇内心反对,可结果却摆在眼前,要怪只能怪苏祁安,至于他们,在暂时中止与昭和仁川联手后。
后面的文斗,全程没有任何参与阻碍,必要时,在某些方面他们还能适当给予苏祁安帮助。
就这,已经像苏玄庸表明了他们的态度,随着文斗进行,二人差不多洗清了嫌疑,接下来就看苏祁安的能力了。
而苏哲的眼光已经放在文斗后,如何敲打苏祁安的谋划之中了。() ()
文斗的第二场落幕,双方各自一胜战平,在众人的期待下,第三场在等待了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式开始。
第三场的“书”艺,不比前两场那般激烈,仅仅只需要两个长桌,桌上准备纸笔墨砚就好。
“书”艺考的就是书法和文章,这两个二选一,以自己最擅长开始。
做出自己擅长的书法或是文章,在文宣全程的监督下,确认无作弊,最后交给九公主。
由九公主打分,分出第三场的胜负。
第三场的规则一出,多少让许多人诧异的,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
文斗最后的比试,决定着九公主最后的命运归属。
是远嫁还是留在大凉,全看最后一场了。
如果能靠着书法或者文章打动九公主,就算远嫁,想必也能过得幸福开心。
如果达不到九公主要求,留在大凉也算保住了大凉颜面。
当然,为了防止九公主的私人情绪,第三场的“书”艺,除了九公主品鉴外,文宣会陪同翰林院四位大儒,一起打分,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
….
四位资深大儒和文宣的公正,在大凉是出了名的,这么多年下来,论品鉴文章和书法上,不会因为是自己学生,或是外族给出不公的评分。
这在多年前大凉未关闭外族求学通道前,是有过经历的。
就算是昭和仁川有些担心,可在德康介的介绍下,内心多少释然了。
随着命令下达,二人再度上了场,各自坐在长桌前。
在他们四周,早被兵士环绕,形成了无死角的监视,这些兵士距离他们不过十丈距离,而且眼神各个都贼好。
十丈之内的任何细微举动,都逃不过他们双眼,想要在他们面前作弊,根本不可能。
除了有一队兵士无死角的监视外,在他们桌前,文宣就坐在他们对面。
这两层的严密的监视下,绝对保证真正的公平。
二人坐下,并未先动笔,反而双眼微闭,似乎在调息。
这举动,围观百姓并不意外,凡是有才华的,在动笔前都要好好调息,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到最好。
而后一气呵成,中途外界的打扰,对他们而言如同无物,就像进入忘我状态。
对于这状态,在场众人都很期待亲眼目睹。
随着时间流逝,约莫一刻钟左右,终于有人动了。
最先睁开眼睛的,不是苏祁安,而是昭和仁川。
昭和仁川双手伸出,开始研墨,目光死死的看着面前的白纸。
在他的注视下,白纸上已经有了他想要的答案。
反观苏祁安,依旧双眼闭着,陷入入定状态,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动笔,会写出怎样的绝佳文章。
一旁研墨的昭和仁川,墨成,拿染墨,下一刻,在面前的白纸上,开始龙飞凤舞的书画着。
昭和仁川选择的一眼就知道是书法,至于写的什么,也只能等笔落成才知。
二人一开始选的方向,不用猜,众人已经百姓,一个书法,一个文章。
稍微了解一番,就知道二人的擅长,因此昭和仁川的动笔,百姓并不惊讶。
他们的目光,更多的却是落在苏祁安身上,虽然第三场的“书”艺,并没有时间限制。
但如果昭和仁川完笔后,苏祁安才睁眼动笔,那多少有些尴尬,说不过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苏祁安还是没有动笔迹象,但一旁的昭和仁川,却是毛笔飞舞。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他,多半进入到了忘我状态,身边的任何嘈杂,丝毫都无法触动他。
越看着这幕,百姓们越是有些着急,以昭和仁川动笔时间估算,最多一炷香功夫,昭和仁川的书法就得完成。
而他们这边抱有希望的东山侯,就算及时睁眼动笔,以构建一篇文章的时间来看,一炷香的时间根本不够。
在完成度时,就落后对方,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坐在二人对面的文宣,脸色平静,对外界的些许嘈杂,充耳不闻,目光时不时的扫向二人的长桌。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下,苏祁安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十分淡定的研墨,墨成,而后动笔。
虽然时间上不太充裕,但至少苏祁安动笔了,总比真等对方落笔后,才动手要好的多。
百姓的内心微微一松,而负责监查的文宣,目光落在二人书桌上,眼神中忽然流露出些许诧异。
这种诧异持续了一会,而后消散归于平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