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成虎听了杨永裕的话,想了想如今处境,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如果顺军真如杨永裕之言,开始进攻山西,关中秦军便会成为一只孤军。
届时他就是想逃,也逃不出去。
牛成虎很快做出决定,答应杨永裕的要求,决定配合李自成夺取潼关。
杨永裕见说服了牛成虎,心中颇为高兴,他让牛成虎等待李自成兵临城下,便继续西行,去游说其他关中将领。
李自成在得到顾君恩、杨永裕等一批谋士投靠后,实力得到增长,打仗不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开始玩起了新东西。
如今秦军人心混乱,李自成又是最有可能取代明朝,建立新朝之人,杨永裕在关中游说,几乎很少失手。
秦军各将见大势已去,李自成又答应付给他们军饷,许多人都有了投靠李自成的心思。
西安城。
韩廉脸上近日愁云惨淡。
自从贺人龙在西安哗变后,倒霉事便一件接着一件。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被孙传庭敲诈两次,今天又被王鳌永叫去,又想让他出钱。
王鳌永败回西安后,便得知了孙传庭、张尔忠等人被俘虏的消息。
这让王鳌永心中暗喜,知道自己安全了。
不过他没高兴多久,就得面临眼下关中的困境。
王鳌永能力还是有的,他知道孙传庭被俘后,秦军诸将人心惶惶,而要安定军心,趁机取代孙传庭,掌控秦军,关建就一个字——“钱”!
连连征战,陕西府库比脸还干净,他想要搞钱,便只有找城中富户。
韩廉家底颇为雄厚,可是却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这时韩廉坐着轿子回到家中,当轿子落下,管家匆匆上前,为他揭开轿帘,“老爷,有位先生说是老爷好友,想要拜会老爷!”
韩廉从轿子里出来,顺着管家的目光,看见门前站着一人。
他仔细打量,却不认识,于是低声道:“打发走!”
今天他被王鏊永逼着交钱,心情急差,不想见人,说完便往里走,可那人却看见他,径直走过来,作揖道:“韩老,在下杨永裕,何宗彦何阁老是在下坐师。”
何宗彦是天启朝内阁大学士,曾经当过杨永裕的主考关,而韩廉与何宗彦又是同年。
对于文人而言,这都是关系。
韩廉微微皱眉,可听了杨永裕的话,最终还是点头,“随老夫进来吧!”
这次李自成进军关中,他的谋士们不仅建议他要提前招降秦军将领,还要接触关中士绅。
贺人龙官员缺额严重,县令都配不齐,李自成也是如此。
虽说有一些官绅投靠李自成,可李自成的地盘大,许多地方都没任命官吏。
这次顺军打进关中,是为了建国立业,届时搭设大顺小朝廷,将会需要大量官员。
若是李自成打进西安,建立顺朝,六部上尚书和侍郎都配不齐,岂不让人笑话。
如今顺军正从流寇像政权转化,新投靠李自成的谋士,大都知道士绅阶层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杨永裕、顾君恩等人,都在劝说李自成,让他改变对士绅大户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杀戮,至少对愿意归顺的士绅大户,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一部分利益。() ()
韩廉是关中士卒的领头人物,说服他归顺大顺,便能让一部分士绅支持李自成。
这与贺人龙欲招揽境内名士,是一个道理。
当下韩廉领着杨永裕进入宅子,在客堂内落坐,丫鬟放下茶点退下。
韩廉打量下杨永裕,然后问道:“老夫已去公职多年,不知足下此来,是有何事?”
杨永裕没有直接道明来意,他打量了一下客堂成列,上等黄花梨的桌椅,精致宋代瓷器,可谓极尽奢华。
这客堂之上的家具和陈设大都是古物。
明朝官员俸禄很低,不贪就得过清苦日子。
韩廉家中招待客人的座椅和茶具都是古玩,杨永裕便知道韩廉为官时多半是贪了。
“在下眼拙,韩老这套茶具莫非是古物!”杨永裕并未开门见山,而是准备先熟络后,再道明来意。
他看出韩廉家底不菲,而像韩廉这样的富绅,最是厌恶李自成、张献忠之辈。
他冒然说明来意,可能会被驱逐。
韩廉愣了下,看向桌边茶具,脸上露出一色得色,随口道:“这是当年老夫为官时,一富贾所送,说是北宋汝窑之物,就是不知真假!”
炫富的方式有很多种,韩廉的炫富方式,一般人看不懂,只有同一个层次的人,才能看出他的隐形炫富。
而这种被人看出的感觉,往往令他身心舒服。
杨永裕遂即拿起茶盏,先是一番近观,而后仔细摸索,“关其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是真品无疑!”
“呵呵~”韩廉心情愉快很多,笑道:“不想足下,还懂得鉴赏古物!喝茶!”
两人喝了一盏茶,杨永裕才开门见山道明来意,“韩老虽赋闲家中,但想必对关中之事亦有所耳闻。”
韩廉想知道杨永裕什么来路,颔首叹息道:“足下所指,是秦军战败,孙督师、张巡抚被俘之事?”
杨永裕颔首:“不错,以在下看来,关中无忧,全靠孙督师勉力支撑。如今孙督师被俘,关中必危,韩老为关中士绅魁首,可曾为今后计?”
韩廉眼睛眯起,知道来人身份不简单,“足下有话大可直言!”
杨永裕坐正身子,注视韩廉,“朝廷腐朽,气数已尽。如今闯王兴兵五十万,欲进兵关中,建立基业。在下前来,便是奉新顺王之令,前来说服韩老,归顺大顺!”
韩廉听说李自成五十万大军要取关中,立刻骇得浑身一个激灵。
以如今局面,秦军新败,军心涣散,王鳌永能够撑起危局吗?
韩廉在心里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王鳌永出卖孙传庭,不得秦军人心,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守住关中。
既然如此,他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才能保住性命和家业?
如果顺军真如杨永裕之言,开始进攻山西,关中秦军便会成为一只孤军。
届时他就是想逃,也逃不出去。
牛成虎很快做出决定,答应杨永裕的要求,决定配合李自成夺取潼关。
杨永裕见说服了牛成虎,心中颇为高兴,他让牛成虎等待李自成兵临城下,便继续西行,去游说其他关中将领。
李自成在得到顾君恩、杨永裕等一批谋士投靠后,实力得到增长,打仗不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开始玩起了新东西。
如今秦军人心混乱,李自成又是最有可能取代明朝,建立新朝之人,杨永裕在关中游说,几乎很少失手。
秦军各将见大势已去,李自成又答应付给他们军饷,许多人都有了投靠李自成的心思。
西安城。
韩廉脸上近日愁云惨淡。
自从贺人龙在西安哗变后,倒霉事便一件接着一件。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被孙传庭敲诈两次,今天又被王鳌永叫去,又想让他出钱。
王鳌永败回西安后,便得知了孙传庭、张尔忠等人被俘虏的消息。
这让王鳌永心中暗喜,知道自己安全了。
不过他没高兴多久,就得面临眼下关中的困境。
王鳌永能力还是有的,他知道孙传庭被俘后,秦军诸将人心惶惶,而要安定军心,趁机取代孙传庭,掌控秦军,关建就一个字——“钱”!
连连征战,陕西府库比脸还干净,他想要搞钱,便只有找城中富户。
韩廉家底颇为雄厚,可是却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这时韩廉坐着轿子回到家中,当轿子落下,管家匆匆上前,为他揭开轿帘,“老爷,有位先生说是老爷好友,想要拜会老爷!”
韩廉从轿子里出来,顺着管家的目光,看见门前站着一人。
他仔细打量,却不认识,于是低声道:“打发走!”
今天他被王鏊永逼着交钱,心情急差,不想见人,说完便往里走,可那人却看见他,径直走过来,作揖道:“韩老,在下杨永裕,何宗彦何阁老是在下坐师。”
何宗彦是天启朝内阁大学士,曾经当过杨永裕的主考关,而韩廉与何宗彦又是同年。
对于文人而言,这都是关系。
韩廉微微皱眉,可听了杨永裕的话,最终还是点头,“随老夫进来吧!”
这次李自成进军关中,他的谋士们不仅建议他要提前招降秦军将领,还要接触关中士绅。
贺人龙官员缺额严重,县令都配不齐,李自成也是如此。
虽说有一些官绅投靠李自成,可李自成的地盘大,许多地方都没任命官吏。
这次顺军打进关中,是为了建国立业,届时搭设大顺小朝廷,将会需要大量官员。
若是李自成打进西安,建立顺朝,六部上尚书和侍郎都配不齐,岂不让人笑话。
如今顺军正从流寇像政权转化,新投靠李自成的谋士,大都知道士绅阶层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杨永裕、顾君恩等人,都在劝说李自成,让他改变对士绅大户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杀戮,至少对愿意归顺的士绅大户,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一部分利益。() ()
韩廉是关中士卒的领头人物,说服他归顺大顺,便能让一部分士绅支持李自成。
这与贺人龙欲招揽境内名士,是一个道理。
当下韩廉领着杨永裕进入宅子,在客堂内落坐,丫鬟放下茶点退下。
韩廉打量下杨永裕,然后问道:“老夫已去公职多年,不知足下此来,是有何事?”
杨永裕没有直接道明来意,他打量了一下客堂成列,上等黄花梨的桌椅,精致宋代瓷器,可谓极尽奢华。
这客堂之上的家具和陈设大都是古物。
明朝官员俸禄很低,不贪就得过清苦日子。
韩廉家中招待客人的座椅和茶具都是古玩,杨永裕便知道韩廉为官时多半是贪了。
“在下眼拙,韩老这套茶具莫非是古物!”杨永裕并未开门见山,而是准备先熟络后,再道明来意。
他看出韩廉家底不菲,而像韩廉这样的富绅,最是厌恶李自成、张献忠之辈。
他冒然说明来意,可能会被驱逐。
韩廉愣了下,看向桌边茶具,脸上露出一色得色,随口道:“这是当年老夫为官时,一富贾所送,说是北宋汝窑之物,就是不知真假!”
炫富的方式有很多种,韩廉的炫富方式,一般人看不懂,只有同一个层次的人,才能看出他的隐形炫富。
而这种被人看出的感觉,往往令他身心舒服。
杨永裕遂即拿起茶盏,先是一番近观,而后仔细摸索,“关其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是真品无疑!”
“呵呵~”韩廉心情愉快很多,笑道:“不想足下,还懂得鉴赏古物!喝茶!”
两人喝了一盏茶,杨永裕才开门见山道明来意,“韩老虽赋闲家中,但想必对关中之事亦有所耳闻。”
韩廉想知道杨永裕什么来路,颔首叹息道:“足下所指,是秦军战败,孙督师、张巡抚被俘之事?”
杨永裕颔首:“不错,以在下看来,关中无忧,全靠孙督师勉力支撑。如今孙督师被俘,关中必危,韩老为关中士绅魁首,可曾为今后计?”
韩廉眼睛眯起,知道来人身份不简单,“足下有话大可直言!”
杨永裕坐正身子,注视韩廉,“朝廷腐朽,气数已尽。如今闯王兴兵五十万,欲进兵关中,建立基业。在下前来,便是奉新顺王之令,前来说服韩老,归顺大顺!”
韩廉听说李自成五十万大军要取关中,立刻骇得浑身一个激灵。
以如今局面,秦军新败,军心涣散,王鳌永能够撑起危局吗?
韩廉在心里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王鳌永出卖孙传庭,不得秦军人心,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守住关中。
既然如此,他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才能保住性命和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