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回到腾越县衙的许明,还在苦苦思考着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
军事方面的信息,永历原有的记忆里细节并不多。只知不久前,巩昌王白文选在大理玉龙关被多尼击败,永历接到消息后便立即逃离了永昌,后面的军情他就一无所知了。
“陛下,末将靳统武求见。”
许明暂停了思绪,起身开门,“靳将军请进!”
“末将靳统武参见……”,皇帝亲自开门,令靳统武吃了一惊,连忙行礼。
“免礼,免礼……”许明扶住靳统武,将他拉到桌前坐下,“坐下再聊!”
两人就“站着”和“坐着”这个问题推就了半天。在许明的坚持要求下,靳统武坐到了皇帝的对面。
“靳将军,现在军情如何?晋王部队现在所在何处?”许明直截了当提出了问题。
靳统武想了一下,决定告诉许明实情。晋王李定国部即将率领主力部队撤离永昌府城,向腾越州靠拢。
靳统武还特别提到了李定国准备伺机歼灭清军的意图。他认为,营造出明军即将大胜的氛围,有利于打消永历遁逃缅甸的打算。
“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许明叹道。
慢着,他说李定国打算反击?
许名忽然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晋王打算在何处阻击清军?”
“这个末将不得而知,晋王并没有在信中明言,”靳统武坦然答道。
许明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
李定国意图反击清军的重要情报,给了许明关键性的启发。
他想起在原来的时空中,高中课本上曾粗略介绍过明末一场重要战役的始末。在云南明军一片溃败的形势下,李定国曾经发动过一次大型的伏击战,史称磨盘山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李定国部在兵力不足,叛徒出卖等不利条件下,奋力一搏,虽然击败了清军,但未能获得决定性的战果,以惨胜告终。
由于明军此战精锐损失过大,直到明朝灭亡,李定国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许明努力回忆了半天,忽然问道,“靳将军,你认为晋王会不会在永昌至腾越的山道上设伏?”
“这个,晋王用兵如神,末将不敢妄自揣度。不过依末将所见……此事……此事或有可能。”
靳统武仔细回忆了这几日所走的山形地势,觉得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许明的大胆猜想,让他十分惊讶。
多年以来,永历在他心中一直都是软弱无谋的形象,也从来没有在西营将士面前发表过什么值得一提的军事见解。
所以靳统武很快将这份大胆,归结为永历对双方军队实力的误解。
“陛下,”
靳统武迟疑了一会,决定实话实说,接着道,“巩昌王新败,至今还未能收拢残余部队。末将以为,晋王目前手上的兵力,恐怕难以立即对清军展开有效的反击。”
“或许吴三桂,也是这样想的……”许明喃喃道。() ()
许明反复回忆着磨盘山之战的细节,脑海中各种模糊残缺的线索逐渐清晰。
他并不知道磨盘山的具体位置,但如果历史轨迹没有改变的话,这场战役在永昌至腾冲的山道上发生的可能性相当高,而且就在这几日。
“这场仗一定要打赢,”许明在心中暗暗定下穿越以来的第一个目标,“而且一定要大胜,才足以改变历史。”
“晋王既然有意发动反击,伏击地点应该在怒江以西的高黎贡群山之间。”
许明没有说出伏击地点就在磨盘山这个准确位置,毕竟如果连李定国在哪个山头发动伏击都能猜到的话,那就有点“多智而近妖”的味道了。
许明施展起前世创业过程中学到的商务和谈判的本领,将记忆中的许多片段,用语言重新组织起来,向靳统武详细分析了在高黎贡山发动伏击的诸多有利条件。
如地形如何有利,时机如何出其不意,战后如何方便追击等等。
期间靳统武多次指出许明分析中的错误和漏洞之处,但是很快又发现,这些漏洞不足以完全反驳许明的构思。
说到最后,竟连靳统武自己也觉得,如果由晋王实施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原来陛下也有些韬略啊!”
设计一场军事行动很难,但如果提前知道此战一定会发生,那么寻找理由总是特别容易些。
“这就是所谓的马后炮吧,”许明心中得意想。
见对方已经被说服了一大半,许明便提议道:“我想立即领兵折返永昌,以策应晋王。靳将军意下如何?”
虽然靳统武还有些将信将疑,但这是永历第一次提出具体的军事行动建议,他也不好完全反对——再说,对方的猜测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退一步说,即使猜测有误,和晋王合兵一处总是没错的,至少可以暂时打消了永历弃国的念头。
想到这一层,靳统武也表示了赞同。
“那请陛下暂留腾越县,末将明日即派天威营一部返程接应晋王。”
“不,我和你一起回去,而且要带着所有的精锐回去”,许明斩钉截铁道。
靳统武吃了一惊,道:“让陛下身处险境,这如何使得?陛下还是留守腾越为好。”
“不发生战斗,就不会有危险。如果发生战斗,难道还有比晋王身边更安全的地方吗?”
许明大义凛然接着道:“如果因为分兵保护我,导致此战兵力不足,功亏一篑,我心何安?我尚不避刀矢,莫非靳将军不敢与鞑子一战?”
靳统武见许明态度坚决,一股豪气涌起,大声应道:“既然如此,末将尊令!”
达成共识后,两人又继续研究了第二天行动的细节。
最后两人决定,由偏将孙崇雅等带领数百辅兵留守腾越,以保护朝廷文武百官和皇后、太后的安全。
靳统武则率领天威营三千精锐,与许明一起返回永昌,接应李定国。
军事方面的信息,永历原有的记忆里细节并不多。只知不久前,巩昌王白文选在大理玉龙关被多尼击败,永历接到消息后便立即逃离了永昌,后面的军情他就一无所知了。
“陛下,末将靳统武求见。”
许明暂停了思绪,起身开门,“靳将军请进!”
“末将靳统武参见……”,皇帝亲自开门,令靳统武吃了一惊,连忙行礼。
“免礼,免礼……”许明扶住靳统武,将他拉到桌前坐下,“坐下再聊!”
两人就“站着”和“坐着”这个问题推就了半天。在许明的坚持要求下,靳统武坐到了皇帝的对面。
“靳将军,现在军情如何?晋王部队现在所在何处?”许明直截了当提出了问题。
靳统武想了一下,决定告诉许明实情。晋王李定国部即将率领主力部队撤离永昌府城,向腾越州靠拢。
靳统武还特别提到了李定国准备伺机歼灭清军的意图。他认为,营造出明军即将大胜的氛围,有利于打消永历遁逃缅甸的打算。
“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许明叹道。
慢着,他说李定国打算反击?
许名忽然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晋王打算在何处阻击清军?”
“这个末将不得而知,晋王并没有在信中明言,”靳统武坦然答道。
许明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
李定国意图反击清军的重要情报,给了许明关键性的启发。
他想起在原来的时空中,高中课本上曾粗略介绍过明末一场重要战役的始末。在云南明军一片溃败的形势下,李定国曾经发动过一次大型的伏击战,史称磨盘山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李定国部在兵力不足,叛徒出卖等不利条件下,奋力一搏,虽然击败了清军,但未能获得决定性的战果,以惨胜告终。
由于明军此战精锐损失过大,直到明朝灭亡,李定国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许明努力回忆了半天,忽然问道,“靳将军,你认为晋王会不会在永昌至腾越的山道上设伏?”
“这个,晋王用兵如神,末将不敢妄自揣度。不过依末将所见……此事……此事或有可能。”
靳统武仔细回忆了这几日所走的山形地势,觉得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许明的大胆猜想,让他十分惊讶。
多年以来,永历在他心中一直都是软弱无谋的形象,也从来没有在西营将士面前发表过什么值得一提的军事见解。
所以靳统武很快将这份大胆,归结为永历对双方军队实力的误解。
“陛下,”
靳统武迟疑了一会,决定实话实说,接着道,“巩昌王新败,至今还未能收拢残余部队。末将以为,晋王目前手上的兵力,恐怕难以立即对清军展开有效的反击。”
“或许吴三桂,也是这样想的……”许明喃喃道。() ()
许明反复回忆着磨盘山之战的细节,脑海中各种模糊残缺的线索逐渐清晰。
他并不知道磨盘山的具体位置,但如果历史轨迹没有改变的话,这场战役在永昌至腾冲的山道上发生的可能性相当高,而且就在这几日。
“这场仗一定要打赢,”许明在心中暗暗定下穿越以来的第一个目标,“而且一定要大胜,才足以改变历史。”
“晋王既然有意发动反击,伏击地点应该在怒江以西的高黎贡群山之间。”
许明没有说出伏击地点就在磨盘山这个准确位置,毕竟如果连李定国在哪个山头发动伏击都能猜到的话,那就有点“多智而近妖”的味道了。
许明施展起前世创业过程中学到的商务和谈判的本领,将记忆中的许多片段,用语言重新组织起来,向靳统武详细分析了在高黎贡山发动伏击的诸多有利条件。
如地形如何有利,时机如何出其不意,战后如何方便追击等等。
期间靳统武多次指出许明分析中的错误和漏洞之处,但是很快又发现,这些漏洞不足以完全反驳许明的构思。
说到最后,竟连靳统武自己也觉得,如果由晋王实施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原来陛下也有些韬略啊!”
设计一场军事行动很难,但如果提前知道此战一定会发生,那么寻找理由总是特别容易些。
“这就是所谓的马后炮吧,”许明心中得意想。
见对方已经被说服了一大半,许明便提议道:“我想立即领兵折返永昌,以策应晋王。靳将军意下如何?”
虽然靳统武还有些将信将疑,但这是永历第一次提出具体的军事行动建议,他也不好完全反对——再说,对方的猜测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退一步说,即使猜测有误,和晋王合兵一处总是没错的,至少可以暂时打消了永历弃国的念头。
想到这一层,靳统武也表示了赞同。
“那请陛下暂留腾越县,末将明日即派天威营一部返程接应晋王。”
“不,我和你一起回去,而且要带着所有的精锐回去”,许明斩钉截铁道。
靳统武吃了一惊,道:“让陛下身处险境,这如何使得?陛下还是留守腾越为好。”
“不发生战斗,就不会有危险。如果发生战斗,难道还有比晋王身边更安全的地方吗?”
许明大义凛然接着道:“如果因为分兵保护我,导致此战兵力不足,功亏一篑,我心何安?我尚不避刀矢,莫非靳将军不敢与鞑子一战?”
靳统武见许明态度坚决,一股豪气涌起,大声应道:“既然如此,末将尊令!”
达成共识后,两人又继续研究了第二天行动的细节。
最后两人决定,由偏将孙崇雅等带领数百辅兵留守腾越,以保护朝廷文武百官和皇后、太后的安全。
靳统武则率领天威营三千精锐,与许明一起返回永昌,接应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