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雄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尽量伸长了脖子看向四周,观察周围的形势。
没有了制高点,失去两翼哨探的消息传递,他这个一镇总兵几乎成了睁眼瞎,只能利用身高拓宽自己的视野。可惜附近没有房屋,否则他一定冒险爬到房顶上去了望。
目之所及之处,明军的包围圈正在慢慢合拢,四面八方都是明军士兵,让他越看心情越是绝望和沉重。最能指望的右翼镇却似乎在给自己解围这件事情上并不上心,有保存实力的嫌疑。
卡在中间的明军三个营没有受到太多右翼镇的进攻压力,因此能够分出大部分兵力应付左江镇的冲击。
他们在两个军镇中间就像个大石头,看似外面惊涛骇浪,其实只有一边收到压力,在三个营的努力下坚如磐石。
“全节在干什么,难道他想独善其身,临阵脱逃吗?继续发响箭催促。”
“求援响箭发完了,后面没有任何回应。只剩下发起总攻的响箭了。”
每种响箭都有约定的含义,传令兵在催促下一次性发了几十支求援响箭,现在连一根也没有了。
如果一根响箭能带来二十个英勇无畏的援兵,马雄估计中间的明军早就被两头清军一起发力压扁冲垮,自己早就安全了。
“王八羔子,坑死老子了!老子早就看出来全节老儿是个窝囊废,生儿子没屁Y的东西。”
事到如今,马雄哪能想不明白全节狗贼的卑鄙无耻。他这个江左镇总兵官终于大彻大悟,越是求援,后面的全节越会判断明军势大,会越发趋向于保存实力,犹豫不前。
如果让全节知道自己濒临崩溃,右翼镇搞不好调头就跑,那彻底指望不上任何友军帮助自己突围了。
行军赶路其缓如猪,救援友军不动如山。摊上右翼镇这样的队友,马雄真是欲哭无泪。
全军覆灭、兵败生死就在眼前,单靠左江镇的力量现在就是想突围也没有多少机会。在最危急的关头,马雄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想如果自己是全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向前进攻,而不是调头逃跑。胜利,军队当然是胜利在望,拼命抢功劳的时候最英勇。
想起以前打顺风仗的时候,全节奋不顾身和自己抢功劳的那股冲劲,马雄想出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计策。
“全节,你不仁不要怪我不义,”马雄的脸阴狠起来,“发烽火信号,通知全军我们已经突破明军前方防线,胜利在望,招呼大家伙一起发起总攻!”
听到这个命令后,疲惫不堪的卫士们都愕然,两边山坡的明军不断涌下来,看起来两翼非降即逃。号令总攻?号令已经不存在的两翼总攻么?
“没错!就是号令总攻!通知右翼镇发起总攻。”
马雄看出了手下心中的迷惑,重复道:“点燃烽火,命令全军进攻,向前方进攻!”
……
吴三省本来就打算慢慢走恢复体力,一路还要收拢走散的士兵,因此大半天才走到半山坡。看到左江镇的位置点燃了进攻的烽火,他不禁产生了一丝困惑。
“这种烽火在绿营里代表进攻吧?”() ()
吴三省指着敌人中心位置燃起的滚滚浓烟,向左右发出疑问。
“报告师长,这是代表前军突破敌人防线,命令全军突击的信号。”
“突破防线?他们突破了哪条防线?”
力求稳妥,吴三省停下来仔细观察,用自己丰富的指挥经验再三确认军情。
从山坡看下去,战场局势一览无余,所有方向友军的阵地都非常稳固,连一丝动摇的迹象都没有,更不要说被突破了。
“马雄疯了吧,嫌死得不够快吗?”
按吴三省的理解,左江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收缩兵力,构建环形阵地,以镇标营为骨干固守待援。
每一个军镇的标营都是敢战之士,就连雷州军那样的鱼腩部队,标营也是不容小觑的,左江镇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处在防守的位置上,两三千标营士兵很难一下子崩溃。
这么一来,左江镇剩下的三千多绿营兵凭借工事全力防守,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右翼镇就在附近,明军不可能一直无视威胁而全力进攻左江镇。一旦拖到深夜,明军也不得不考虑放缓进攻,改为长期围困。
左江镇带着五六千人的粮草而来,现在士兵损失了一半,剩下的粮食起码能坚持二三十天。这么长的时间里,发生任何事都有可能。
被围困的情况下发起总攻就很冒险了,士兵们的体力会在进攻中急剧下降,最后极可能被明军打个防守反击,到时再想收缩兵力构建防线也不可能了。
正在吴三省搞不清楚马雄是假天真还是真自杀时,他发现右翼镇忽然对中间的三个营发起猛攻,一排排的披甲精锐排着整齐阵型向前突进,辅兵也开始两翼张开,试图突破卡在中间的明军防线。
形势忽然变得紧张起来,那三个营虽然都是百战精锐,在两面夹击之下也开始有点吃力,不得不从两翼收缩兵力,组成更紧密的阵型以对抗右翼镇的冲击。
对面的王三才见到此情况,也放缓对左江镇的进攻,指挥兵力向中间移动,增加友军的实力。
“王三才还是拎的清的,知道当务之急是阻止马雄和全节合流。”
面对友军增援的举动,吴三省也不禁点点头,对王三才的能力评价上了一个台阶。暗想以前争战利品的过节就算了。
建水营一向谨慎保守,被吴三省视为“鱼腩”。现在吴三省觉得建水营谨慎也有谨慎的好处,比较兢兢业业地去干脏活累活。而突破右翼镇的功劳,就由禁军第二师来拿了。
“所有人注意,整理队形,带上头盔,准备作战。”
……
马雄一直在注意各方的动态,他注意到后方杀声震天,王三才率领的明军在向中间聚集,而另一侧的明军的将旗也停止向自己推进,改为向右翼镇的方向移动。
“看来计策奏效了!”
马雄擦着额头的冷汗,感觉层层黑雾中又看到了一丝曙光。带着这样的心情,他下达了最新命令:“胜利在望,烽火不要停,让右翼镇抓紧时间进攻。”
没有了制高点,失去两翼哨探的消息传递,他这个一镇总兵几乎成了睁眼瞎,只能利用身高拓宽自己的视野。可惜附近没有房屋,否则他一定冒险爬到房顶上去了望。
目之所及之处,明军的包围圈正在慢慢合拢,四面八方都是明军士兵,让他越看心情越是绝望和沉重。最能指望的右翼镇却似乎在给自己解围这件事情上并不上心,有保存实力的嫌疑。
卡在中间的明军三个营没有受到太多右翼镇的进攻压力,因此能够分出大部分兵力应付左江镇的冲击。
他们在两个军镇中间就像个大石头,看似外面惊涛骇浪,其实只有一边收到压力,在三个营的努力下坚如磐石。
“全节在干什么,难道他想独善其身,临阵脱逃吗?继续发响箭催促。”
“求援响箭发完了,后面没有任何回应。只剩下发起总攻的响箭了。”
每种响箭都有约定的含义,传令兵在催促下一次性发了几十支求援响箭,现在连一根也没有了。
如果一根响箭能带来二十个英勇无畏的援兵,马雄估计中间的明军早就被两头清军一起发力压扁冲垮,自己早就安全了。
“王八羔子,坑死老子了!老子早就看出来全节老儿是个窝囊废,生儿子没屁Y的东西。”
事到如今,马雄哪能想不明白全节狗贼的卑鄙无耻。他这个江左镇总兵官终于大彻大悟,越是求援,后面的全节越会判断明军势大,会越发趋向于保存实力,犹豫不前。
如果让全节知道自己濒临崩溃,右翼镇搞不好调头就跑,那彻底指望不上任何友军帮助自己突围了。
行军赶路其缓如猪,救援友军不动如山。摊上右翼镇这样的队友,马雄真是欲哭无泪。
全军覆灭、兵败生死就在眼前,单靠左江镇的力量现在就是想突围也没有多少机会。在最危急的关头,马雄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想如果自己是全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向前进攻,而不是调头逃跑。胜利,军队当然是胜利在望,拼命抢功劳的时候最英勇。
想起以前打顺风仗的时候,全节奋不顾身和自己抢功劳的那股冲劲,马雄想出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计策。
“全节,你不仁不要怪我不义,”马雄的脸阴狠起来,“发烽火信号,通知全军我们已经突破明军前方防线,胜利在望,招呼大家伙一起发起总攻!”
听到这个命令后,疲惫不堪的卫士们都愕然,两边山坡的明军不断涌下来,看起来两翼非降即逃。号令总攻?号令已经不存在的两翼总攻么?
“没错!就是号令总攻!通知右翼镇发起总攻。”
马雄看出了手下心中的迷惑,重复道:“点燃烽火,命令全军进攻,向前方进攻!”
……
吴三省本来就打算慢慢走恢复体力,一路还要收拢走散的士兵,因此大半天才走到半山坡。看到左江镇的位置点燃了进攻的烽火,他不禁产生了一丝困惑。
“这种烽火在绿营里代表进攻吧?”() ()
吴三省指着敌人中心位置燃起的滚滚浓烟,向左右发出疑问。
“报告师长,这是代表前军突破敌人防线,命令全军突击的信号。”
“突破防线?他们突破了哪条防线?”
力求稳妥,吴三省停下来仔细观察,用自己丰富的指挥经验再三确认军情。
从山坡看下去,战场局势一览无余,所有方向友军的阵地都非常稳固,连一丝动摇的迹象都没有,更不要说被突破了。
“马雄疯了吧,嫌死得不够快吗?”
按吴三省的理解,左江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收缩兵力,构建环形阵地,以镇标营为骨干固守待援。
每一个军镇的标营都是敢战之士,就连雷州军那样的鱼腩部队,标营也是不容小觑的,左江镇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处在防守的位置上,两三千标营士兵很难一下子崩溃。
这么一来,左江镇剩下的三千多绿营兵凭借工事全力防守,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右翼镇就在附近,明军不可能一直无视威胁而全力进攻左江镇。一旦拖到深夜,明军也不得不考虑放缓进攻,改为长期围困。
左江镇带着五六千人的粮草而来,现在士兵损失了一半,剩下的粮食起码能坚持二三十天。这么长的时间里,发生任何事都有可能。
被围困的情况下发起总攻就很冒险了,士兵们的体力会在进攻中急剧下降,最后极可能被明军打个防守反击,到时再想收缩兵力构建防线也不可能了。
正在吴三省搞不清楚马雄是假天真还是真自杀时,他发现右翼镇忽然对中间的三个营发起猛攻,一排排的披甲精锐排着整齐阵型向前突进,辅兵也开始两翼张开,试图突破卡在中间的明军防线。
形势忽然变得紧张起来,那三个营虽然都是百战精锐,在两面夹击之下也开始有点吃力,不得不从两翼收缩兵力,组成更紧密的阵型以对抗右翼镇的冲击。
对面的王三才见到此情况,也放缓对左江镇的进攻,指挥兵力向中间移动,增加友军的实力。
“王三才还是拎的清的,知道当务之急是阻止马雄和全节合流。”
面对友军增援的举动,吴三省也不禁点点头,对王三才的能力评价上了一个台阶。暗想以前争战利品的过节就算了。
建水营一向谨慎保守,被吴三省视为“鱼腩”。现在吴三省觉得建水营谨慎也有谨慎的好处,比较兢兢业业地去干脏活累活。而突破右翼镇的功劳,就由禁军第二师来拿了。
“所有人注意,整理队形,带上头盔,准备作战。”
……
马雄一直在注意各方的动态,他注意到后方杀声震天,王三才率领的明军在向中间聚集,而另一侧的明军的将旗也停止向自己推进,改为向右翼镇的方向移动。
“看来计策奏效了!”
马雄擦着额头的冷汗,感觉层层黑雾中又看到了一丝曙光。带着这样的心情,他下达了最新命令:“胜利在望,烽火不要停,让右翼镇抓紧时间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