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阵地上有一门高射炮,和没有高射炮,那是两回事,至于说这门高射炮究竟好不好用,有多好用,那都是等有了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联军这边确实缺少大量的高射炮武器,尤其是可以威胁到唐军固定翼飞机的武器。
如果玩的足够阴险的话,四联装或者双联装高射炮,隐蔽起来其实是可以给唐军的武装直升机制造麻烦的。这从战损数字上面来看,也能轻易的看出来:唐军损失最多的飞机就是雌鹿武装直升机,其次是对地攻击机雷电。
这两种飞机都是强调近距离支援的飞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经常突入敌军阵地骑脸输出,所以被击落的概率也相当大。
要知道二战时代其实还是有许多玩意儿能够在低空形成密密麻麻的弹幕的,比如说小口径的火炮,比如说重机枪之类的武器。
想要压制这么多武器是不太可能做到的,所以唐军最近也在调整自己武装直升机的使用规则,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武装直升机孤军深入到敌人的领地。
另一方面,唐军在不断的向前线运输更先进的武器,其中空对地导弹占据了很大比例。不管是唐军的雷电攻击机,还是雌鹿直升机,其实都是消耗空地导弹的大户。
之前因为此类导弹数量相对来说稀少,大家都不怎么舍得用,所以在执行简单任务的时候,经常会选择更加廉价,数量也更加充足的火箭弹。
可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唐国后方的武器产能也在不停的提高,原本价格昂贵,生产麻烦的导弹,因为生产数量庞大,也渐渐开始变得廉价起来。
因此唐军现在经常可以让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携带四枚空对地导弹执行打击任务,而有了这些导弹,武装直升机就可以在几公里之外相对安全的地方完成它们的压制任务了。
同样的,雷电攻击机也不需要经常冒险俯冲扫射来干掉地面上的目标了,这样的技术动作虽然看起来非常威武,气势十足,实际上也确实非常危险。
经常有飞机返航之后发现自己的机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孔,这样的伤情也严重的影响了雷电攻击机部队的出勤率。
现在好了,雷电攻击机可以像入侵者攻击机一样,悬挂多枚反坦克导弹,打击敌方的装甲集群了。
这些导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也更大。雷电攻击机一次出勤就可以携带十枚导弹,能够轻而易举摧毁一整个展开的坦克排。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有四架雷电徘徊在战场上,一个坦克营的进攻差不多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和联军那种试图用稀奇古怪的办法提升自己部队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的状态完全不同,大唐帝国在他们的皇帝陛下的指引下,走的可都是被证明毫无问题的康庄大道。
他们在战场上同时测试着好几款小口径突击步枪,与此同时也在实验更先进的单兵巡飞弹,这些武器现在看起来还非常前卫,但是在未来战争中很快就会被证明其价值。
唐军也在测试遥控飞机在战场上的应用。这玩意儿本来是给孩子们玩的玩具,现在也被直接拿到战场上来实验了。
尽管和无人机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它确实可以完成许多危险的攻坚任务:即便是用目视和遥控器控制,把一枚手榴弹送到敌人战壕里,也比冲过去扔安全多了。
联军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他们确确实实正在加强自己的坦克装甲厚度,并且想办法减轻唐军单兵火箭弹对坦克的威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说己方的坦克连敌人的步兵都打不过,那也就失去装甲部队存在的意义了不是么?
至少,也要让唐军的单兵反坦克火箭弹无法击穿己方坦克的正面装甲才行吧?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唐军的反坦克难度,增加他们的反坦克成本。
不用想也知道,一支部队的反坦克火箭筒的装备数量,那肯定是要比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数量多上许多倍的。只要让反坦克火箭弹失效,那么对方的反坦克能力自然就会下降一个档次。
当然了,联军的工程师们已经不考虑他们的坦克能和唐军的坦克对抗了:双方在火控系统,主炮威力上根本不在一个时代,他们已经失去与唐军竞争的信心。
想要击穿唐军坦克的主装甲,那至少也要能击穿800毫米以上厚度的均质钢才行——这个数据是他们推测出来的保守数据,也就是说要做到这个水平才勉强有点儿希望。
可要想凭借联军现如今的75毫米口径坦克炮、9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大家开始考虑把坦克炮的口径提升到100毫米,甚至是110毫米,来应对唐军的装甲优势。
让人遗憾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10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还是没有办法击穿唐军的坦克前装甲,110毫米勉强可以做到,但是其重量和后坐力都严重超标。
为了承受增加的体积和后坐力,坦克的重量必须要大,炮塔也要更大一些。这就难免增加更多的防御面积,增加更多的重量。
重量的矛盾要堆砌到发动机动力上,所以全新的坦克要更强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功率高了自然油耗也就更高,油箱自然也就只能更大了。
因此一系列的改装就变成了一场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游戏。更好的发动机,更大的车体,更强的防护,更高的火力……这一切加在一起,必然等于更多的制造成本。
原来制造一辆两辆坦克的时间,现在只能生产一个炮塔。联军的技术人员们,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类似二战三德子的不归路。
他们在想办法弄出一辆异界版的虎式坦克……或者说更夸张,他们要不惜成本的弄出一个异世界版本的虎王鼠式来!
联军这边确实缺少大量的高射炮武器,尤其是可以威胁到唐军固定翼飞机的武器。
如果玩的足够阴险的话,四联装或者双联装高射炮,隐蔽起来其实是可以给唐军的武装直升机制造麻烦的。这从战损数字上面来看,也能轻易的看出来:唐军损失最多的飞机就是雌鹿武装直升机,其次是对地攻击机雷电。
这两种飞机都是强调近距离支援的飞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经常突入敌军阵地骑脸输出,所以被击落的概率也相当大。
要知道二战时代其实还是有许多玩意儿能够在低空形成密密麻麻的弹幕的,比如说小口径的火炮,比如说重机枪之类的武器。
想要压制这么多武器是不太可能做到的,所以唐军最近也在调整自己武装直升机的使用规则,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武装直升机孤军深入到敌人的领地。
另一方面,唐军在不断的向前线运输更先进的武器,其中空对地导弹占据了很大比例。不管是唐军的雷电攻击机,还是雌鹿直升机,其实都是消耗空地导弹的大户。
之前因为此类导弹数量相对来说稀少,大家都不怎么舍得用,所以在执行简单任务的时候,经常会选择更加廉价,数量也更加充足的火箭弹。
可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唐国后方的武器产能也在不停的提高,原本价格昂贵,生产麻烦的导弹,因为生产数量庞大,也渐渐开始变得廉价起来。
因此唐军现在经常可以让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携带四枚空对地导弹执行打击任务,而有了这些导弹,武装直升机就可以在几公里之外相对安全的地方完成它们的压制任务了。
同样的,雷电攻击机也不需要经常冒险俯冲扫射来干掉地面上的目标了,这样的技术动作虽然看起来非常威武,气势十足,实际上也确实非常危险。
经常有飞机返航之后发现自己的机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孔,这样的伤情也严重的影响了雷电攻击机部队的出勤率。
现在好了,雷电攻击机可以像入侵者攻击机一样,悬挂多枚反坦克导弹,打击敌方的装甲集群了。
这些导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也更大。雷电攻击机一次出勤就可以携带十枚导弹,能够轻而易举摧毁一整个展开的坦克排。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有四架雷电徘徊在战场上,一个坦克营的进攻差不多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和联军那种试图用稀奇古怪的办法提升自己部队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的状态完全不同,大唐帝国在他们的皇帝陛下的指引下,走的可都是被证明毫无问题的康庄大道。
他们在战场上同时测试着好几款小口径突击步枪,与此同时也在实验更先进的单兵巡飞弹,这些武器现在看起来还非常前卫,但是在未来战争中很快就会被证明其价值。
唐军也在测试遥控飞机在战场上的应用。这玩意儿本来是给孩子们玩的玩具,现在也被直接拿到战场上来实验了。
尽管和无人机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它确实可以完成许多危险的攻坚任务:即便是用目视和遥控器控制,把一枚手榴弹送到敌人战壕里,也比冲过去扔安全多了。
联军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他们确确实实正在加强自己的坦克装甲厚度,并且想办法减轻唐军单兵火箭弹对坦克的威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说己方的坦克连敌人的步兵都打不过,那也就失去装甲部队存在的意义了不是么?
至少,也要让唐军的单兵反坦克火箭弹无法击穿己方坦克的正面装甲才行吧?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唐军的反坦克难度,增加他们的反坦克成本。
不用想也知道,一支部队的反坦克火箭筒的装备数量,那肯定是要比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数量多上许多倍的。只要让反坦克火箭弹失效,那么对方的反坦克能力自然就会下降一个档次。
当然了,联军的工程师们已经不考虑他们的坦克能和唐军的坦克对抗了:双方在火控系统,主炮威力上根本不在一个时代,他们已经失去与唐军竞争的信心。
想要击穿唐军坦克的主装甲,那至少也要能击穿800毫米以上厚度的均质钢才行——这个数据是他们推测出来的保守数据,也就是说要做到这个水平才勉强有点儿希望。
可要想凭借联军现如今的75毫米口径坦克炮、9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大家开始考虑把坦克炮的口径提升到100毫米,甚至是110毫米,来应对唐军的装甲优势。
让人遗憾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10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还是没有办法击穿唐军的坦克前装甲,110毫米勉强可以做到,但是其重量和后坐力都严重超标。
为了承受增加的体积和后坐力,坦克的重量必须要大,炮塔也要更大一些。这就难免增加更多的防御面积,增加更多的重量。
重量的矛盾要堆砌到发动机动力上,所以全新的坦克要更强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功率高了自然油耗也就更高,油箱自然也就只能更大了。
因此一系列的改装就变成了一场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游戏。更好的发动机,更大的车体,更强的防护,更高的火力……这一切加在一起,必然等于更多的制造成本。
原来制造一辆两辆坦克的时间,现在只能生产一个炮塔。联军的技术人员们,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类似二战三德子的不归路。
他们在想办法弄出一辆异界版的虎式坦克……或者说更夸张,他们要不惜成本的弄出一个异世界版本的虎王鼠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