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不欢而散后,到了当天下午,我又听从了锅岛直茂的建议,派出了几十人到城门处齐声大喊:“太宰少弐殿下愿意给城内各位一条生路,但是被甲斐宗运拒绝。
现如今尔等负隅顽抗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徒增伤亡罢了。
如有心降伏,无论武士足轻,一视同仁,出城者均可留下武器后放其离开!
肥后诸家如愿意归降,只需要没收一半领地,宣誓效忠菊池家便可保证安堵!”
这几句话在城门口处反复大喊,只是一两遍,便在城头处引起了轩然大波。
城墙上的足轻们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在大手门附近的十几个人快速攀下城,向着我方阵地跑来。
但是城内武士也知道不能放任他们投降,不然会引起雪崩效应,于是迅速有人大喊大叫,马上就有箭矢嗖嗖地向着向几人发射,中间还夹杂着铁炮声。
于是我见状,立刻调来了加长铁炮对着城头发射了一轮,打翻了几名守军,以掩护投降过来的人。
但是即便如此,十几人仅仅逃出来四人,其余人均被射杀。
看到这里,我气的七窍生烟,对着川久保清友大吼:“川久保!带铁炮队上去,如果有人再逃出来,给他们掩护,决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川久保清友一个我是要给城内的足轻们希望,于是点头应喏。
逃回来的四个人来到围墙外,被勒令放下兵器,脱下足轻甲后,便被人领了出来。
然后经过分散问话后一对照,得知城内确实是没有粮食了,众国人和甲斐宗运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尖锐。
主要还是因为城内粮食不足。甲斐宗运作为阿苏家的笔头家老,必然要优先供应自己阿苏家的人。
不过像国人众们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粮食欠缺,已经出现斩杀伤兵吃人的情况出现,城内军心已经大乱。
但是为了千金买骨,我让他们四人来到显眼的地方,吃了一顿饱饭,随后给了他们三日口粮,送其离开。
然后我想要的雪崩效应出现了,一天之内,陆陆续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足轻出城选择投降,甚至中间也不乏一些武士。
直到傍晚,甲斐宗运反应了过来,派出自己的嫡系前来驻守大手门,这才挡住了众多想要出城投降的足轻们。
到了第二日下午,相良家派出的援军余人在深水长治、犬童赖安的带领下已经到达。
由于永禄五年相良义阳和甲斐宗运亲近结交,两人在白木妙见社交换焚烧誓纸结义,所以相良义阳并没有亲自带兵前来。
在简单的欢迎宴会后,我便让他们在显眼处亮出旗帜以向城内施加压力。
这一下子,甲斐宗运可不好受了。
当天夜里,隈府城内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骚动,城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非常吵杂,随即数个地点迅速起火,然后就是若隐若现的喊杀声。
只不过我的战略是要将对方给困在城内,城内的叛乱也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和我进行里应外合,所以我也就并没有让军势做出任何动作。() ()
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也接到了消息,得知了昨夜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甲斐宗运和我谈判破裂后,回到了城内,隐瞒了和我谈判破裂的结果,并且告诉城内的众国人:谈判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主要是因为少弐家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被他果断拒绝。好消息是阿苏惟将联络了相良家,相良义阳已经派出了援军,不日即刻抵达,到时候里应外合双面夹击,定能击破少弐,让大家耐心等待。
不幸的是,昨日相良家大军确实是来了,只不过并不是来支援他甲斐宗运,而是作为少弐一方的盟友出阵。
这下子甲斐宗运的大戏唱不下去了,就在相良家大军到达没多久之后,城内众国人在赤星统家、合志亲为二人的带领下前往天守质问甲斐宗运,双方爆发激烈的争吵,于是二人被甲斐宗运扣押。
随后二人手下家臣见到家主久久不归,感觉事情不妙,于是举兵准备救援。
双方在二之丸爆发冲突,经过一夜激战,均损失惨重,只是赤星、合志二家的骚乱被甲斐宗运镇压,赤星统家和合志亲为二人也在乱军中被杀。
甲斐宗运果然不愧名将,能力杠杠的,在一夜之间收拢了赤星、合志两家的残部,将之收编。
当然也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城内逃跑的足轻和武士在城内骚乱后更多了。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往外逃,可能会减轻城内的粮草压力,但是我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依然来者不拒。
即便如此,到了八月七日,已经开始出现阿苏家的武士和足轻开始逃亡,且每一个人都脚步虚浮,显然是饿了许久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如此一来,甲斐宗运也实在是顶不住了,主动再次要求和谈。
“想和谈?不许!”我语气阴冷的道。
但是不谈和的话阿苏家就彻底废了,虽然已经有了消息阿苏惟将已经再次动员了一千余人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但是这点人我甚至都懒得正眼去看。
明眼人都知道,阿苏惟将带领的这千把号人绝对是在全境动员后甲斐宗运将主力带出后剩下的老弱病残,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我又何必重视?
只是派了两千人前去拦截。
甲斐宗运也不是不明白,所以他上午一波,下午一波,每天两次派出使者要求和谈。
注意,是要求,而不是祈求。
看来甲斐宗运的自尊心还是太强了。
鉴于甲斐宗运的态度,我自然也不会觍着脸自降身份的去搭理他,更不会去主动找他和谈。
反正我们是围城的一方,在外面吃喝不愁,挨饿的又不是我们。
直到五日后,也就是八月十三日,阿苏家的家主阿苏惟将先行顶不住主动派出了使者前来,祈求和谈,并且要求入城劝谏甲斐宗运。
一同前来为甲斐宗运求情,为阿苏家担保的,还有相良家家督:相良义阳。
现如今尔等负隅顽抗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徒增伤亡罢了。
如有心降伏,无论武士足轻,一视同仁,出城者均可留下武器后放其离开!
肥后诸家如愿意归降,只需要没收一半领地,宣誓效忠菊池家便可保证安堵!”
这几句话在城门口处反复大喊,只是一两遍,便在城头处引起了轩然大波。
城墙上的足轻们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在大手门附近的十几个人快速攀下城,向着我方阵地跑来。
但是城内武士也知道不能放任他们投降,不然会引起雪崩效应,于是迅速有人大喊大叫,马上就有箭矢嗖嗖地向着向几人发射,中间还夹杂着铁炮声。
于是我见状,立刻调来了加长铁炮对着城头发射了一轮,打翻了几名守军,以掩护投降过来的人。
但是即便如此,十几人仅仅逃出来四人,其余人均被射杀。
看到这里,我气的七窍生烟,对着川久保清友大吼:“川久保!带铁炮队上去,如果有人再逃出来,给他们掩护,决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川久保清友一个我是要给城内的足轻们希望,于是点头应喏。
逃回来的四个人来到围墙外,被勒令放下兵器,脱下足轻甲后,便被人领了出来。
然后经过分散问话后一对照,得知城内确实是没有粮食了,众国人和甲斐宗运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尖锐。
主要还是因为城内粮食不足。甲斐宗运作为阿苏家的笔头家老,必然要优先供应自己阿苏家的人。
不过像国人众们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粮食欠缺,已经出现斩杀伤兵吃人的情况出现,城内军心已经大乱。
但是为了千金买骨,我让他们四人来到显眼的地方,吃了一顿饱饭,随后给了他们三日口粮,送其离开。
然后我想要的雪崩效应出现了,一天之内,陆陆续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足轻出城选择投降,甚至中间也不乏一些武士。
直到傍晚,甲斐宗运反应了过来,派出自己的嫡系前来驻守大手门,这才挡住了众多想要出城投降的足轻们。
到了第二日下午,相良家派出的援军余人在深水长治、犬童赖安的带领下已经到达。
由于永禄五年相良义阳和甲斐宗运亲近结交,两人在白木妙见社交换焚烧誓纸结义,所以相良义阳并没有亲自带兵前来。
在简单的欢迎宴会后,我便让他们在显眼处亮出旗帜以向城内施加压力。
这一下子,甲斐宗运可不好受了。
当天夜里,隈府城内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骚动,城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非常吵杂,随即数个地点迅速起火,然后就是若隐若现的喊杀声。
只不过我的战略是要将对方给困在城内,城内的叛乱也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和我进行里应外合,所以我也就并没有让军势做出任何动作。() ()
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也接到了消息,得知了昨夜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甲斐宗运和我谈判破裂后,回到了城内,隐瞒了和我谈判破裂的结果,并且告诉城内的众国人:谈判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主要是因为少弐家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被他果断拒绝。好消息是阿苏惟将联络了相良家,相良义阳已经派出了援军,不日即刻抵达,到时候里应外合双面夹击,定能击破少弐,让大家耐心等待。
不幸的是,昨日相良家大军确实是来了,只不过并不是来支援他甲斐宗运,而是作为少弐一方的盟友出阵。
这下子甲斐宗运的大戏唱不下去了,就在相良家大军到达没多久之后,城内众国人在赤星统家、合志亲为二人的带领下前往天守质问甲斐宗运,双方爆发激烈的争吵,于是二人被甲斐宗运扣押。
随后二人手下家臣见到家主久久不归,感觉事情不妙,于是举兵准备救援。
双方在二之丸爆发冲突,经过一夜激战,均损失惨重,只是赤星、合志二家的骚乱被甲斐宗运镇压,赤星统家和合志亲为二人也在乱军中被杀。
甲斐宗运果然不愧名将,能力杠杠的,在一夜之间收拢了赤星、合志两家的残部,将之收编。
当然也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城内逃跑的足轻和武士在城内骚乱后更多了。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往外逃,可能会减轻城内的粮草压力,但是我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依然来者不拒。
即便如此,到了八月七日,已经开始出现阿苏家的武士和足轻开始逃亡,且每一个人都脚步虚浮,显然是饿了许久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如此一来,甲斐宗运也实在是顶不住了,主动再次要求和谈。
“想和谈?不许!”我语气阴冷的道。
但是不谈和的话阿苏家就彻底废了,虽然已经有了消息阿苏惟将已经再次动员了一千余人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但是这点人我甚至都懒得正眼去看。
明眼人都知道,阿苏惟将带领的这千把号人绝对是在全境动员后甲斐宗运将主力带出后剩下的老弱病残,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我又何必重视?
只是派了两千人前去拦截。
甲斐宗运也不是不明白,所以他上午一波,下午一波,每天两次派出使者要求和谈。
注意,是要求,而不是祈求。
看来甲斐宗运的自尊心还是太强了。
鉴于甲斐宗运的态度,我自然也不会觍着脸自降身份的去搭理他,更不会去主动找他和谈。
反正我们是围城的一方,在外面吃喝不愁,挨饿的又不是我们。
直到五日后,也就是八月十三日,阿苏家的家主阿苏惟将先行顶不住主动派出了使者前来,祈求和谈,并且要求入城劝谏甲斐宗运。
一同前来为甲斐宗运求情,为阿苏家担保的,还有相良家家督:相良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