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日过后第一日,京城家家户户忙着洒香送晦。鼻间嗅到草木特有的气味,绣棠微微皱了眉头。

    她不喜欢清苦的香,太涩。

    绣棠仰头去望清晨的天色,好天好云,鸟雀争鸣,她手中拎着的鸽笼也一阵躁动。

    “绣棠姑娘,车已备好。”

    “劳烦转告你家主人,多谢了。”

    不起眼的小厮颔首,片刻后消失在巷尾。绣棠没有迟疑,笼子插销一松,十数只信鸽冲向云霄,浅褐色羽毛打着旋飘下,落在寂静的小巷中。

    每一只信鸽的终点都是相同的。

    绣棠错开目光,移向巷口停着的一辆没有纹饰的马车。

    她随手掀开车帘,意料之外的人侧身坐在车内,绣棠瞳孔微缩,还是坐了上去。

    身旁人终于开口:“我以为绣棠姑娘会问我为何在此处。”

    绣棠微眯着眼养神,双手笼在袖中,轻声道:“不重要。”

    “哦?那信上写了什么,也不重要吗?”

    车帘紧闭,昏暗的马车内,陆尚偏过头去看人,僧衣云鬓极为矛盾地勾勒出她单薄的肩膀,偏又有一张艳若桃李的面容,神情沉肃。离得很近,他不由得注意到她眼底那颗暗红的痣,像一滴泪。

    有些出神时,身侧之人眼皮微动,陆尚收回目光,听得绣棠声音又轻又缓:“不重要,陆大公子,唯一重要的只是由我寄出去的信。”

    重要的是她,是眼前这个人写出的信,才能将戚云崖调离城门附近。

    从围猎场上就该明白的,他们二人是丝萝与树,不是攀爬和依附,是纠缠和共生,不论爱恨。

    从最初开始,他们的故事就与他毫无关系。思绪就此停下,陆尚不敢再想,也不能再想。

    他不知作何答,只轻叹了一句:“你与戚云崖,还真是……”

    一段孽缘。

    绣棠心中为他补上了未尽之言。

    一个时辰前,绣棠以采买的名义出靖侯府。在元夜刺杀后形势愈发紧张,戚云崖的心腹手上事务繁杂,对她的管束比最初松了很多,只有言翠一个丫鬟跟着。浮雪轩里的茶动过手脚,言翠如今昏睡在城西浮雪轩的厢房里。

    只有一点,言翠会定时递送消息回府,陆尚也没办法帮绣棠解决。

    想起戚云崖,两人神情微沉,日光摇曳,漏了一缕入帘,看窗外光景已快到了。

    陆尚低声问道:“绣棠姑娘离开京城后打算往何处安定呢?”

    “随波逐流,落地生根罢。”

    明晃晃的敷衍,陆尚轻笑一声,掀开车帘,市井嘈杂的人声涌入耳畔,日光也落进车内。

    “那便有缘再会,棠姑娘。”

    绣棠望着白衣青年跃下马车,微微松开握住刀鞘的右手,提着的一口气放了一半。

    她累了,每句话都需要反复思忖,害怕陆尚知道的太多,害怕戚云崖发现她暗藏的心思。

    她这样的卒子,每一瞬都像行走在悬丝之上,稍有不慎便是一死。

    所以才要离开。

    “小师傅,到了。”

    车夫出声提醒道。

    她扯去头顶义髻,双手合十,低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城门附近,绣棠望见车水马龙,排队着等待出城的马车绵延几里,随手一指都是说得上名的权贵世家。百姓是在家中驱晦,权贵们自然要出城去各大寺庙。

    “我家主子可是淑妃娘娘的亲眷,耽误了头炷香,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前头行个方便,安家必有回谢!”

    “……”

    各家仆役的催促声此起彼伏,守城士卒脸上纷纷挂上难看的笑容,只能在心里暗骂。都说他们踩低拜高,可放眼望去,皇亲、世家……哪有他们敢怠慢的人家。

    更何况近来风声迫近,云泥不过一瞬之事。

    士兵抹了一把额上的汗,遥遥望向长队的末尾。

    与其他府上相比,陆家马车声势并不浩大,慢慢悠悠地缀在最后,隔窗的行人个个诧异得回望——鼎沸人声里,竟有木鱼声传来,不紧不慢。

    知情人低声说道:“陆家那位小姐身子骨弱,钟前寺几位大师特地入京祈福,这是归寺的路上也没忘给陆家小姐积德啊……”

    马车内众僧低眉垂目,齐念佛号。

    如果真有神佛,绣棠只想祈求让这段路再快些。

    “大慈大悲悯众生——”

    绣棠手中木槌轻轻落下,木鱼声夹杂在清越的梵音中,莫名的心内不安却愈来愈明显。

    绣棠心跳飞快,握着木槌的手有些不稳。

    神佛看不上绣棠临时学会的敲木鱼。

    错了一声。

    绣棠凝了凝神。

    “大喜大舍济含识——”

    卷起的车帘外有人声,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着白芷与薄荷,车铃缓缓晃动,两家仆役不知怎的吵在一起,一声更比一声高,城守侍卫低声调和着。

    不对,还有更细微的声音。

    有些距离,沉重的,像马蹄声,却与马车的马蹄声有些不同。

    “马蹄铁是靖侯请匠人改过的,更为牢固,行进速度也更快些,军中还未来得及启用。”

    熟悉的声音在脑海响起,绣棠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幅度,侧眼向斜后方望去,车窗外停着一只歇脚的信鸽。

    它受了惊,振翅离去,绣棠视野里只剩浅褐羽毛上光华流转。

    像一个人的眼瞳。

    马蹄声奔袭而来,好像许多年前绣棠也曾听见过。

    六年前,她回了头,望见长街缓行的少年将军。

    “相好光明以自严——”

    有些褪色的椿木鱼暗红,鱼目奇异的花纹团在持木槌的手边,唱经声中木鱼渐渐缓慢,绣棠与众僧人一并闭目,合手一拜。

    她不再看,在听。

    以马蹄声判断,来的人数不多,绣棠心中暗暗推算着,却莫名有种直觉:戚云崖应当也在此处。

    卫军长含着笑意的声音远远响起:“靖侯世子怎的也要出城吗?”

    “侯爷遇刺,城守备司下令严查出城人等!”

    阿五语速急促,语气中的焦急吓得卫队长也挂不住笑意。其余人不知,卫队长身为城守备司的人清楚得很,城守备司长曾在靖侯帐下效力,这份旧情延续至今。

    卫队长连忙应下:“属下领命,必当揪出贼人!”说罢唤来几个城守军,吩咐他们严格核查出城名刺。

    卫队长心中也没底,局促道:“属下冒昧问一句,世子可有贼人的线索吗?今日是望日,提前递过名刺出城的有十多家,您看这马车,都要排到安平坊了……”

    话刚说完,他后知后觉,今日世子还不曾开过口。

    卫队长莫名觉得,世子与前些日子见过的不太一样。戚云崖长身玉立,长衫阔袖换了一身黑色劲装,腰袢处长剑藏在鞘中,眼眸间波澜暗生,多了些暗藏的锋芒。

    再定睛一看,世子仍是平静无波,声音有些沙哑:“阿五,你带着画像协助。”

    阿五从怀中取出一卷画像徐徐展开,几个城守军凑近一看,心中不禁惊叹,好一幅美人图。

    画中女子云鬓惺忪,眼眉低垂,水墨勾勒出圆润杏眼,弯唇冲众人浅笑。黑白色的棠花簪在耳边,却是十分好颜色。

    “此人名为绣棠。”阿五低声解释道,语气有些凝涩。

    谁也不知只是一个清晨,时态竟会到这个地步。

    先是陪同绣棠姑娘出府的言翠失去消息,再是藏在侯府外的探子。主子似乎在西厢房还看见了什么,脸色蓦然沉下来,从桌上拿起的半块玉石几乎要嵌进手心里。

    戚云崖仍站在一旁,目光越过缓缓流动的车水马龙,抬眸望向晴空。今日无云,落单的鸽子迅疾振翅。

    他单手从阿五肩上箭篓中抽出一支箭,缓缓拉弓上弦。箭头冷铁光芒细碎,映在他脸侧,那张脸神情冷淡,显露出与气质并不相称的凌厉。

    戚云崖不可抑制地想起,那个人堪称温柔地为他系上衣袍的最后一颗扣子,如同每一个清晨,笑着说“云郎今日早些归家”。

    不过一个时辰,消失得无影无踪。

    怀中的半块玉石印章隔着衣袍烫得厉害,几乎要灼烧他的五脏六腑。戚云崖怎会认不出印章的花纹和石料均是御内手笔!

    她眉眼弯弯的,垂眸浅笑的,甚至恨和泪和亲口应下的话语都是笑话,而他竟是信了一个皇帝细作。

    一支箭离弦,直冲云霄,白日刺眼的光晕下,浅褐色的鸽子来不及发出哀鸣就沉沉坠落,“砰”地一声摔在地上,沾血的羽毛三两散落。

    随行侍卫低声汇报:“主子,脚环内有信笺。”

    戚云崖并不在乎城守卫军投来惊愕的目光,只是径直拾起卷成条状的黄纸。寥寥几行都是绣棠习的飞华体,落款娟秀婉约,如今看来都是讽刺。

    “敬上:昨日餐食,酱方、笋尖、炙肉并花椒。——棠”

    只是一句话,她浅笑着说话的声音已浮现在耳边。

    这是今日的第五只信鸽,每只信鸽脚环内都带着信纸,有空白的,有像这般毫无意义的,却偏偏没有一张信纸上写着确切的情报。

    戚云崖的手在攥紧,最后彻底松开。

    望日的风都带着清苦的香气,绵延几里路的马车里有总会有一个人是她,所以她抛出了一道题。

    多少只信鸽,是真或假?或都是假,黄雀藏于最后?

    若戚云崖答不上来,千里之行,功亏一篑,一切都陨灭在眼前。

    一次阳谋。

章节目录

刺棠红(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涯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涯镜并收藏刺棠红(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