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叔醒来后,他们继续向东出发。
下了山,走在平坦的乡野小路上,路旁有大树做遮挡,林间偶尔传来一阵凉爽的风,比昨天走的山路好走许多,人也更轻快走。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到了头顶,周围的热浪前仆后继,风来得再频繁,也抵不住燥热。
蒙叔找了块破布扇着风,道:“苏娘子,我们找个地方歇一会儿吧,早上那块饼都消减没了,再不进补点东西,我这老骨头怕是扛不住。”
苏玖手作伞,搭在眉骨处眺望着远方,道:“莫急,前面有一片湖,我们去那儿歇息。”
“有湖?”蒙叔顿时来了精神,道,“有湖便是有鱼,有鱼便是能开荤。苏娘子,你快带路,我们尽早过去吧。”
苏玖好笑地看向他:“还是歇歇吧,我担心你扛不住。”
“哪儿能呢,我这身子骨还硬朗,再活五十年不成问题。”说罢,也不扇风了,急急朝湖的方向走去。
苏玖耸肩,这可不像杀过人的样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七月还算盛夏,湖边的莲花开得格外茂盛,层层叠叠的叶片堆叠在一起,风吹过如同涟漪一般。
只是这种情况,想要下水捞鱼就有些难了。
蒙叔站在岸边犹豫片刻,当即脱下鞋袜,拿了个木棍下水捞鱼,只是湖边水浅,又有不少淤泥,人一走进去,本就浑浊的水更加浑浊,完全瞧不见鱼在哪儿。
苏玖用带拐的树杈勾了几颗莲蓬,道:“小心些,水里污秽,莫要伤了脚。”
“放心吧。”
无人打理的莲蓬长得并不好,歪瓜裂枣的样子,一颗里面仅能寻到几粒能吃的莲子,所幸湖水丰饶,莲子也清脆可口,不难吃。
半天过去,鱼没抓到,肚子里那点仅剩的馍渣倒全不剩了。
蒙叔纳闷地上了岸,道:“怪事,这鱼怎么全跑没影了?该不会知道我们要来,提前搬家了吧。”
兀得,苏玖想到什么,道:“听闻你们要来,鱼连夜携带家眷逃了出去。”
这哪儿是说鱼,分明在说鹿城城公。
陆景道:“我们可不会赶尽杀绝。”
“那午饭吃什么?那没滋没味的饼吗?”蒙叔气得将石子丢进湖水,道,“这么大个湖,连条鱼都没有。”
“有鱼。”苏玖解释,“湖边水浅,又多种了莲蓬,鱼很少游到这儿,多往那湖心水深处去了。”
可他们没有船,驶不进湖心,即使进了,也没有网,网不到鱼。
“倘若会做陷阱,倒可以在湖边做一个,抓一个手指长的小鱼来解解馋。”
蒙叔忙问:“你会吗?”
“我不会。”
“……”蒙叔的表情看起来很想骂人,“那你说什么?”
突然,陆景伸出手,示意两人别说话。
周围有风声,风吹过草丛,发出细细簌簌的声音。
怎么了?
苏玖什么也没听到,见他俩神色认真,又不好发问。
忽然,蒙叔抄起棍子朝草丛走去,苏玖吓了一跳,正欲跟上去,却听“铛”的一声,蒙叔又从草丛走了出来。
出来时,手里拎了只色彩鲜艳的野山鸡。
“看来上天都眷顾我们,没了鱼,便送来一只野山鸡。”蒙叔笑道:“ 苏娘子,你可会料理?”
“会,不过我没带刀。”
玲珑阁后厨那把跟了她三年的大铁刀,分别时她还伤心了许久。
“这个好办。”
蒙叔从袖间取出一柄二指粗,一村长的短刀,将刀柄递给她。
这是那夜差点要了她性命的短刀!
苏玖诚惶诚恐地接过,仔细打量起这柄短刃。
刀身通体净白,如截了一段月光,木制的刀柄上缠了几条防滑的布带,大约有些岁月,甚至能闻到上面汗水的味道。
刀刃锋利,挥舞时,甚至能听到破空之声。
对一个厨师来说,刀就如同她的另一只手,所以苏玖对刀也颇有研究,只需将那短刀拿在手心,她便知晓,此刀绝非凡物。
“这么好的东西,哪儿搞到的?”苏玖都不敢想,她要是有这样一把菜刀,会多么快乐。
蒙叔道:“陆家在豚城以冶炼为生,自陆家先祖开始,每年都会送一批兵刃给朝廷,其中瑕疵,我们便偷偷拿了些用,苏娘子可别说出去。”
“不会不会。”苏玖喜滋滋道,“那能不能给我整把菜刀,也不用多大,寻常样式就好,我给钱。”
“哈哈哈,这不是钱的事。”
“可以,”陆景答应了,“南下之路未知颇多,我们即便做了,也无法送与你,不如苏娘子与我们一同去都城,这样也好让我们知道送去哪儿。”
苏玖:“……”
可真会讨价还价。
打晕的野山鸡被苏玖拿去湖边放血拔毛,另外两人去林子里捡柴火。
放血好弄,脖子一抹等血流干就行,以前在玲珑阁的时候她没少这样干,甚至会拿一个碗把血接着,做鸡血面吃。
只是师蓉她们不喜欢,觉得残忍,鸡血面也不愿意吃,鸡肉倒没少吃。
啧,怎么又想起了那些倒霉玩意儿。
苏玖看向湖边,又摘了几个莲蓬,心想都城的达官贵人是否和鹿城一样,她做的菜会不会被人喜欢,要怎么做,才能接到宴请的活。
别说,这办法还挺好使。
等血放完,苏玖又开始拔毛,没有热水烫,野山鸡的羽毛有些难拔,拔了半天她才拔掉一些翎毛,那些细碎的羽毛她是一点办法没有。
“我来。”
正发愁呢,旁边落下一片阴影,是陆景。他的力气比想象中大,野山鸡的羽毛在他手底下格外听话,没一会儿就全部褪去。
这还是苏玖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一个男人。
苏家男人很多,爷爷,爹爹,还有三个哥哥,可无论哪一个都与陆景天差地别。
他看起来像个书生,温润如玉,知书达理,可那双眼睛,总让人有种无形的压力。如今看来,他的力气也比寻常男子大,像个干苦力活的。
这年头,谁身上还没一两个秘密?
苏玖捧着脑袋心想,她也有秘密,她也没说实话,又怎么能指责别人有事瞒着她呢?
“哎呦!”蒙叔捡完柴火回头一看,不忍地捂住眼睛,“我若是那鸡,我都后悔来到这世上。”
野山鸡并不肥硕,拔完羽毛鸡皮被扯伤好几块。
真真是惨绝人寰。
苏玖借着火,燎掉鸡身上的小绒毛,这才拿出自制的调料,仔细给野鸡里里外外涂抹均匀。
做一个是做,做一堆也是做,苏玖略微思索了下,去林中摘了几颗野蘑菇,又拨了许多莲子塞进鸡肚子,这才用干净荷叶将其包起,裹上淤泥,埋进合适的地方。
蒙叔搓搓手,期待道:“苏娘子,还得等多久?”
“半个时辰。”
“还有半个时辰。”蒙叔立马颓了,
“你要是觉得饿,先吃张饼子垫垫吧。”
没滋没味的饼和野鸡肉,当然肉更香。蒙叔道:“罢了,我再等等吧。”
过了会儿,他又道,“苏娘子,我还是垫垫吧。”
半个时辰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几人吃过饼,坐下看了会儿云卷云舒,拨了几个莲蓬后,便差不多了。
等苏玖点头,蒙叔迫不及待地将土疙瘩从地里挖出来,用棍子猛得一敲,烧硬的土块骤然裂开,浓烈的香味从里面冒了出来,勾引着口水。
蒙叔反复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才虔诚地拨开荷叶,撕下一块金黄流油的鸡腿,递给陆景:“郎君,您请。”
陆景接过,转头递给苏玖:“此番你功劳最大,应当你先来。”
苏玖突然好想笑。
这两人规矩真多,一只烤野山鸡而已,竟弄起了论功行赏那一套,一整只鸡都不见得够她一个人吃,有什么好推辞的。
不过挺有意思,苏玖接过鸡腿,客气道:“多谢郎君。”
话是这样说,她心中却很感动。
先前在玲珑阁时,她也如现在一般操持着一切,等饭做好,她又将最好的东西留给两个比她小的妹妹。
朱幺兰年少时吃过许多苦,有好东西,她总想着这位大姐,萧文虽话不多,可一直担任着保护大家的职责,很是辛苦,所以她也想着萧文。
到头来,每个得了实在好处的人,心里都记挂着嘴上说说的师蓉,至于她,便成了理所当然,也理所当然地被头一个牺牲。
吃过烤野山鸡,他们继续赶路。
下一个目的地,是文城。
文城与鹿城不同,文城城中有江东王氏子弟私养的府兵,虽比不上正规军队,对付个叛军还是绰绰有余。
叛军本就一帮流寇聚集而成,将领们学着印象里的官老爷做派,大字不识一个,脾气还个顶个的大,若他们去了文城,定被打得落花流水,有去无回。
所以他们绕过了文城,朝另一处去了。
走了许久,几人终于在暮色来临之前来到了文城城门口,远远的,苏玖便瞧见了一条长队。
“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心下嘀咕着,苏玖走了过去。
今日进城审查很严格,每个人都要将过所拿出来查看,若有疑虑,或没有过所,就会被赶去一旁,不让进城。
眼下,城墙根已经蹲了好些衣衫褴褛之人。
鹿城失守这件事影响这么大吗?怎么这么多无家可归之人,而且——
苏玖念叨着:“我先前来的时候也不要过所啊。”
排在她前头的大哥回头瞧了瞧,见她一个小娘子,便道:“你不是本地人吧。”
苏玖点头:“我来走亲戚,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唉!”大哥叹了口气,道,“你恐怕不知,最近西边出现一伙叛军,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许多人都不得不去别处讨生活,听说……”
他四处看了看,小声道,“是北国人干的。”
下了山,走在平坦的乡野小路上,路旁有大树做遮挡,林间偶尔传来一阵凉爽的风,比昨天走的山路好走许多,人也更轻快走。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到了头顶,周围的热浪前仆后继,风来得再频繁,也抵不住燥热。
蒙叔找了块破布扇着风,道:“苏娘子,我们找个地方歇一会儿吧,早上那块饼都消减没了,再不进补点东西,我这老骨头怕是扛不住。”
苏玖手作伞,搭在眉骨处眺望着远方,道:“莫急,前面有一片湖,我们去那儿歇息。”
“有湖?”蒙叔顿时来了精神,道,“有湖便是有鱼,有鱼便是能开荤。苏娘子,你快带路,我们尽早过去吧。”
苏玖好笑地看向他:“还是歇歇吧,我担心你扛不住。”
“哪儿能呢,我这身子骨还硬朗,再活五十年不成问题。”说罢,也不扇风了,急急朝湖的方向走去。
苏玖耸肩,这可不像杀过人的样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七月还算盛夏,湖边的莲花开得格外茂盛,层层叠叠的叶片堆叠在一起,风吹过如同涟漪一般。
只是这种情况,想要下水捞鱼就有些难了。
蒙叔站在岸边犹豫片刻,当即脱下鞋袜,拿了个木棍下水捞鱼,只是湖边水浅,又有不少淤泥,人一走进去,本就浑浊的水更加浑浊,完全瞧不见鱼在哪儿。
苏玖用带拐的树杈勾了几颗莲蓬,道:“小心些,水里污秽,莫要伤了脚。”
“放心吧。”
无人打理的莲蓬长得并不好,歪瓜裂枣的样子,一颗里面仅能寻到几粒能吃的莲子,所幸湖水丰饶,莲子也清脆可口,不难吃。
半天过去,鱼没抓到,肚子里那点仅剩的馍渣倒全不剩了。
蒙叔纳闷地上了岸,道:“怪事,这鱼怎么全跑没影了?该不会知道我们要来,提前搬家了吧。”
兀得,苏玖想到什么,道:“听闻你们要来,鱼连夜携带家眷逃了出去。”
这哪儿是说鱼,分明在说鹿城城公。
陆景道:“我们可不会赶尽杀绝。”
“那午饭吃什么?那没滋没味的饼吗?”蒙叔气得将石子丢进湖水,道,“这么大个湖,连条鱼都没有。”
“有鱼。”苏玖解释,“湖边水浅,又多种了莲蓬,鱼很少游到这儿,多往那湖心水深处去了。”
可他们没有船,驶不进湖心,即使进了,也没有网,网不到鱼。
“倘若会做陷阱,倒可以在湖边做一个,抓一个手指长的小鱼来解解馋。”
蒙叔忙问:“你会吗?”
“我不会。”
“……”蒙叔的表情看起来很想骂人,“那你说什么?”
突然,陆景伸出手,示意两人别说话。
周围有风声,风吹过草丛,发出细细簌簌的声音。
怎么了?
苏玖什么也没听到,见他俩神色认真,又不好发问。
忽然,蒙叔抄起棍子朝草丛走去,苏玖吓了一跳,正欲跟上去,却听“铛”的一声,蒙叔又从草丛走了出来。
出来时,手里拎了只色彩鲜艳的野山鸡。
“看来上天都眷顾我们,没了鱼,便送来一只野山鸡。”蒙叔笑道:“ 苏娘子,你可会料理?”
“会,不过我没带刀。”
玲珑阁后厨那把跟了她三年的大铁刀,分别时她还伤心了许久。
“这个好办。”
蒙叔从袖间取出一柄二指粗,一村长的短刀,将刀柄递给她。
这是那夜差点要了她性命的短刀!
苏玖诚惶诚恐地接过,仔细打量起这柄短刃。
刀身通体净白,如截了一段月光,木制的刀柄上缠了几条防滑的布带,大约有些岁月,甚至能闻到上面汗水的味道。
刀刃锋利,挥舞时,甚至能听到破空之声。
对一个厨师来说,刀就如同她的另一只手,所以苏玖对刀也颇有研究,只需将那短刀拿在手心,她便知晓,此刀绝非凡物。
“这么好的东西,哪儿搞到的?”苏玖都不敢想,她要是有这样一把菜刀,会多么快乐。
蒙叔道:“陆家在豚城以冶炼为生,自陆家先祖开始,每年都会送一批兵刃给朝廷,其中瑕疵,我们便偷偷拿了些用,苏娘子可别说出去。”
“不会不会。”苏玖喜滋滋道,“那能不能给我整把菜刀,也不用多大,寻常样式就好,我给钱。”
“哈哈哈,这不是钱的事。”
“可以,”陆景答应了,“南下之路未知颇多,我们即便做了,也无法送与你,不如苏娘子与我们一同去都城,这样也好让我们知道送去哪儿。”
苏玖:“……”
可真会讨价还价。
打晕的野山鸡被苏玖拿去湖边放血拔毛,另外两人去林子里捡柴火。
放血好弄,脖子一抹等血流干就行,以前在玲珑阁的时候她没少这样干,甚至会拿一个碗把血接着,做鸡血面吃。
只是师蓉她们不喜欢,觉得残忍,鸡血面也不愿意吃,鸡肉倒没少吃。
啧,怎么又想起了那些倒霉玩意儿。
苏玖看向湖边,又摘了几个莲蓬,心想都城的达官贵人是否和鹿城一样,她做的菜会不会被人喜欢,要怎么做,才能接到宴请的活。
别说,这办法还挺好使。
等血放完,苏玖又开始拔毛,没有热水烫,野山鸡的羽毛有些难拔,拔了半天她才拔掉一些翎毛,那些细碎的羽毛她是一点办法没有。
“我来。”
正发愁呢,旁边落下一片阴影,是陆景。他的力气比想象中大,野山鸡的羽毛在他手底下格外听话,没一会儿就全部褪去。
这还是苏玖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一个男人。
苏家男人很多,爷爷,爹爹,还有三个哥哥,可无论哪一个都与陆景天差地别。
他看起来像个书生,温润如玉,知书达理,可那双眼睛,总让人有种无形的压力。如今看来,他的力气也比寻常男子大,像个干苦力活的。
这年头,谁身上还没一两个秘密?
苏玖捧着脑袋心想,她也有秘密,她也没说实话,又怎么能指责别人有事瞒着她呢?
“哎呦!”蒙叔捡完柴火回头一看,不忍地捂住眼睛,“我若是那鸡,我都后悔来到这世上。”
野山鸡并不肥硕,拔完羽毛鸡皮被扯伤好几块。
真真是惨绝人寰。
苏玖借着火,燎掉鸡身上的小绒毛,这才拿出自制的调料,仔细给野鸡里里外外涂抹均匀。
做一个是做,做一堆也是做,苏玖略微思索了下,去林中摘了几颗野蘑菇,又拨了许多莲子塞进鸡肚子,这才用干净荷叶将其包起,裹上淤泥,埋进合适的地方。
蒙叔搓搓手,期待道:“苏娘子,还得等多久?”
“半个时辰。”
“还有半个时辰。”蒙叔立马颓了,
“你要是觉得饿,先吃张饼子垫垫吧。”
没滋没味的饼和野鸡肉,当然肉更香。蒙叔道:“罢了,我再等等吧。”
过了会儿,他又道,“苏娘子,我还是垫垫吧。”
半个时辰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几人吃过饼,坐下看了会儿云卷云舒,拨了几个莲蓬后,便差不多了。
等苏玖点头,蒙叔迫不及待地将土疙瘩从地里挖出来,用棍子猛得一敲,烧硬的土块骤然裂开,浓烈的香味从里面冒了出来,勾引着口水。
蒙叔反复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才虔诚地拨开荷叶,撕下一块金黄流油的鸡腿,递给陆景:“郎君,您请。”
陆景接过,转头递给苏玖:“此番你功劳最大,应当你先来。”
苏玖突然好想笑。
这两人规矩真多,一只烤野山鸡而已,竟弄起了论功行赏那一套,一整只鸡都不见得够她一个人吃,有什么好推辞的。
不过挺有意思,苏玖接过鸡腿,客气道:“多谢郎君。”
话是这样说,她心中却很感动。
先前在玲珑阁时,她也如现在一般操持着一切,等饭做好,她又将最好的东西留给两个比她小的妹妹。
朱幺兰年少时吃过许多苦,有好东西,她总想着这位大姐,萧文虽话不多,可一直担任着保护大家的职责,很是辛苦,所以她也想着萧文。
到头来,每个得了实在好处的人,心里都记挂着嘴上说说的师蓉,至于她,便成了理所当然,也理所当然地被头一个牺牲。
吃过烤野山鸡,他们继续赶路。
下一个目的地,是文城。
文城与鹿城不同,文城城中有江东王氏子弟私养的府兵,虽比不上正规军队,对付个叛军还是绰绰有余。
叛军本就一帮流寇聚集而成,将领们学着印象里的官老爷做派,大字不识一个,脾气还个顶个的大,若他们去了文城,定被打得落花流水,有去无回。
所以他们绕过了文城,朝另一处去了。
走了许久,几人终于在暮色来临之前来到了文城城门口,远远的,苏玖便瞧见了一条长队。
“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心下嘀咕着,苏玖走了过去。
今日进城审查很严格,每个人都要将过所拿出来查看,若有疑虑,或没有过所,就会被赶去一旁,不让进城。
眼下,城墙根已经蹲了好些衣衫褴褛之人。
鹿城失守这件事影响这么大吗?怎么这么多无家可归之人,而且——
苏玖念叨着:“我先前来的时候也不要过所啊。”
排在她前头的大哥回头瞧了瞧,见她一个小娘子,便道:“你不是本地人吧。”
苏玖点头:“我来走亲戚,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唉!”大哥叹了口气,道,“你恐怕不知,最近西边出现一伙叛军,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许多人都不得不去别处讨生活,听说……”
他四处看了看,小声道,“是北国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