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下子来了精神。</P>

    双目之中,像是有光芒在绽放!</P>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来的是太过于突然!</P>

    太过于意外!</P>

    也太让人为之激动了!</P>

    封禅泰山!</P>

    古往今来,出现了多少帝王!</P>

    可是,能封禅泰山的帝王有几个</P>

    特别少,特别少!</P>

    能够多封禅泰山的皇帝,那都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P>

    如秦皇,如汉武……</P>

    只要有足够大的功劳,才有资格前去封禅泰山!</P>

    甚至于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么一个,做出了足够大功绩的人。</P>

    想要封禅泰山,都要犹豫,怕自己功绩不够。</P>

    最终没有前去封禅。</P>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封禅泰山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P>

    原本,听了韩成和朱元璋他们的讲述之后,他心里面对于自己的后世子孙,都已经绝望了。</P>

    只觉得,他们不把事情给干的太差,不要太丢人就已经够不错的了。</P>

    哪能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会突然之间,给自己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P>

    那畜生的儿子,居然封禅了泰山!</P>

    这个惊喜,可真太大了!</P>

    在为之惊喜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好奇。</P>

    听他们之前所言,好像自己宋朝后面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P>

    自己就是自己大宋,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P>

    怎么现在……又多出来了一个封禅泰山的人</P>

    欣喜,茫然不解等诸多的情绪,出现在了他的心头。</P>

    让他一时之间,思绪万千。</P>

    都有些闹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P>

    朱元璋看看赵匡胤的反应,再来看看韩成。</P>

    在韩成说出来的话一瞬间,就想起了之前韩成给自己说朱瞻基是六边形战士,朱祁镇是大明战神时的事儿。</P>

    自己那个时候的反应和心情,赵匡胤比起来,那简直是如出一辙。</P>

    果然,给赵匡胤讲述过大宋所发生的那些事儿,还是要让这小子来说比较好。</P>

    这小子特别的会挖坑。</P>

    特别的会反话正说,给人带来惊喜。</P>

    没看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显然都已经是入坑了。</P>

    被这混账小子给忽悠到了吗</P>

    赵匡胤的心情,特别的复杂。</P>

    听他们二人之前所言,自己宋朝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把幽云十六州给收回来。</P>

    那他还有什么理由,前去封禅泰山</P>

    这事儿有些矛盾啊!</P>

    如此想着,随后又有一些别的想法,浮现在了心头。</P>

    应该是他在别的地方,做出来了极大的成就。</P>

    足够比得上收复幽云,达到可以封禅的程度!</P>

    也不是不可能!</P>

    当下,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P>

    准备接下来好好的听一听宋真宗、他的这个侄子,到底都干出来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让祖宗脸上有光的事,</P>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因病驾崩。</P>

    当赵光义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文士潘阆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P>

    李皇后也有此倾向,却又动摇不定。</P>

    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P>

    吕端察觉到不寻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二个字。</P>

    派亲随催促赵恒进宫。</P>

    然后将王继恩软禁于诏书阁,自己则入宫与李皇后进行了一番论争。</P>

    迫使其同意立赵恒为帝。</P>

    是为真宗。</P>

    但吕端并不完全放心。</P>

    因而在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时,他却平立殿下不拜,请求卷帘,自己升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方才降阶。</P>

    率群臣拜呼万岁。</P>

    由于吕端的措施恰当,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宫庭变故。</P>

    次年,赵恒改年号为咸平。”</P>

    这吕端,倒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P>

    为人有勇有谋。</P>

    如果不是他,一个弄不好,大宋的皇位继承,就要再次流血,充满了各种的厮杀。</P>

    一场宫廷政就所难免。</P>

    而自己大宋的一代英主,也会因此而坐不上皇位。</P>

    可当真是凭借一己之力,替大宋挽回了诸多的损失。</P>

    不仅仅是赵匡胤心中如此想,朱元璋朱标等人心里面,也是相似的想法。</P>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P>

    一句曾经看过的话,从韩成口中脱口而出。</P>

    这话说出之后,几人都是不由的眼前为之一亮。</P>

    只觉得这话说的甚是精妙。</P>

    鞭辟入里。</P>

    “妙言!”</P>

    “妙言!”</P>

    赵匡胤忍不住拍手称赞。</P>

    “韩小友果然妙语连珠。”</P>

    这个时候,赵匡胤在知道了自己大宋,后面的皇帝出现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英主,心情都好了不少。</P>

    都有心情在这里夸赞起韩成了。</P>

    韩成闻言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P>

    而是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说的。</P>

    我不过是将之复述出来罢了。”</P>

    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P>

    朱元璋还有朱标闻言一愣,都显得有些好奇。</P>

    不知道这位老人家是谁。</P>

    这话他们是没有听过的。</P>

    十有八九就是韩成所生活的后世之时,有识之士说出来的。</P>

    留意到韩成在说起这些时,那满心的尊敬,追忆,与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怀念。</P>

    能够知道,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P>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倒也不好多问。</P>

    而韩成这个时候,心里面则升起了很多的想法。</P>

    只觉得这宋真宗人的命,是真特别的好。</P>

    简直是一路躺赢。</P>

    本来这皇位,和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P>

    要传到赵匡胤那一系。</P>

    结果,他爹搞了个烛光斧影,硬生生的把皇位抢到了手里面。</P>

    然后,他爹又杀这个,杀那个。</P>

    确保皇位,能够他这一支流传下去。</P>

    原本那皇位是他大哥赵元佐的。</P>

    这是一个还挺有能力的人。</P>

    而且,也很受赵光义的信任。</P>

    后面出了事儿,被刺激的发了疯。</P>

    皇位落到他二哥身上。</P>

    结果他这很有能力的二哥,又突然间人没了。</P>

    在赵光义在皇位该由谁继承这件事上,犹豫不决时,又冒出来了个寇准。</P>

    帮他一局定乾坤。</P>

    虽然在这事上,寇准说话一直非常圆滑。</P>

    且一个劲的去强调转,后宫选继承人之时,皇帝应该乾纲独断。</P>

    不应该让其他人插手。</P>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也确确实实出了力。</P>

    帮着皇帝下了决心。</P>

    且将他给册封为了皇太子。</P>

    他的这个皇太子,是在五代十国开启之后,足足近百年的时间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太子。</P>

    举行典礼之后,在开封城里巡游,让百姓见皇太子。</P>

    众多百姓为之欢呼。</P>

    说赵恒真社稷之主。</P>

    然后,他那小心眼的爹,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又一次动了怒。</P>

    说赵恒是社稷之主了,那他这个皇帝又是什么</P>

    又是寇准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说能得到社稷之主,是大宋的福分……</P>

    一番话,把赵光义给说的转忧为喜。</P>

    又帮他渡过了一道难关。</P>

    结果等到他爹去世之后,皇帝继承又一次出现了一个大问题。</P>

    一个弄不好就会发生宫廷政变。</P>

    吕端又站了出来了,给他清除障碍,确保他当上了皇帝……</P>

    当了一些年的皇帝,留下了一系列的烂摊子。</P>

    又有一个特别有能力的老婆,帮着他收拾……</P>

    他的这一生,绝对的躺赢,全靠大佬带飞。</P>

    运气好的没有的说!</P>

    “……赵恒登极之始,便妥善处理了,未遂政变的与谋者。</P>

    首先,赵恒在惩罚人时,并未以图谋不轨为由。</P>

    如处理胡旦时,是说他起草诏书是,有诽谤言辞。</P>

    处理王继恩、李昌龄,是说王继恩“与李昌龄等交通请托,泄漏宫禁语言”。</P>

    并且,除王继恩外,其余诸人所受处罚相对不重。</P>

    而且,没过不久,就都得到从宽处理。</P>

    这样做,自然有利于淡化此事,消弥后患。</P>

    此外,赵恒极为尊敬扶立自己顺利即位的吕端,采纳了吕端提出的许多对治国有益的建议。</P>

    他还重新处理秦王赵廷美一事,重新追认赵廷美官爵。</P>

    并在不久后,按照较高规格。将其改葬。</P>

    给赵廷美的二个儿子,加官进爵。</P>

    在事实上抹去了赵光义,加在赵廷美头上的罪名。</P>

    赵恒对太祖陛下,你的儿孙们,也表示出亲近的态度。</P>

    对于有同自己争位之嫌的胞兄赵元佐,他不但没有怪罪。</P>

    而且还恢复了赵元佐,被太宗剥夺的楚王封号。</P>

    甚至几次表示要亲自去看望兄长。</P>

    但始终遭到赵元佐坚拒。</P>

    总之,经过赵恒的努力,宋朝在赵光义时期,非常紧张的宗室内部关系,得到一个缓和……”</P>

    听到韩成所说出来的这些话后,赵匡胤忍不住点了点头。</P>

    觉得这还真挺不错。</P>

    不愧是能够封禅泰山的皇帝。</P>

    这些处理的很好,不论是对朝臣,还是对宗室成员这些做法都很不错,能够稳定人心。</P>

    可谓是春风化雨。</P>

    让大宋变得很不一样。</P>

    “……赵恒颇为勤政,他每天很早就上朝。</P>

    先在前殿处理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等申报的最重要的事情。</P>

    然后才用早膳。</P>

    吃罢早膳,又在后殿处理其他事务。</P>

    或检阅考核军兵,到正午停止。</P>

    下午比较灵活多样,有时找大臣谈话。</P>

    入夜后,赵恒同儒臣一起讲读经书。</P>

    有时讨论到很晚。</P>

    在此期间,他因游猎或女色而耽误朝政的事,是较少的。</P>

    这些,可以被称之为咸平之治。”</P>() ()

    赵匡胤闻言,心里面生出了不少的想法来。</P>

    咸平之治</P>

    真挺不错。</P>

    虽然听起来这咸平之只,似乎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些,有着不小的差距。</P>

    不过,能被成称上咸平之治,还挺不错了。</P>

    “不过好景不长在,没过多少时间,就有不小的事发生了。</P>

    辽国南下了!</P>

    萧太后和辽圣宗两人,带着辽人南下了。</P>

    趁着大宋这边赵光义去世,新皇登基,各方面不稳之时。</P>

    来打大宋。</P>

    这和之前赵光义做的事儿差不多。”</P>

    赵匡胤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P>

    这个时候,大宋这边和辽作战,只怕有些不太好打吧</P>

    但又想起,这家伙可是封禅过泰山之人,顿时就又放下心来。</P>

    “……九月底,辽朝正式出兵。</P>

    在保州附近的长城口,被宋军先锋田绍斌、石普部和本地驻军杨嗣部阻击。</P>

    先胜后败。</P>

    后转攻保州西北的威虏军。</P>

    但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坚守城池,辽军久攻不下,只得撤退。</P>

    离开威虏军后,辽军主力兵分两路。</P>

    避开有宋军重兵把守的城镇,直插向宋境的纵深。</P>

    使河北边境与朝廷的联系,几乎被切断。</P>

    朝廷曾有近一个月,得不到前方主帅傅潜的消息。</P>

    举朝上下颇为惊恐不安。</P>

    在这种情况下,王继英、柳开等相继劝赵恒亲征。</P>

    十一月,赵恒下诏亲征。</P>

    留宰相李沆为东京留守,宿将张永德。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使……”</P>

    亲征!</P>

    又是亲征!</P>

    宋太祖赵匡胤这个时候,听到亲征二字,就多少有些头疼。</P>

    实在是被那畜生的亲征,给弄的有后遗症了!</P>

    同时,对于自己大宋在那个时候,面对辽国表现出来的拉垮,并不意外。</P>

    那般的重文抑武,还怎么要求兵马打胜仗</P>

    “……咸平二年十二月五日,赵恒率大军从开封出发。</P>

    在这前后,又对随从出征的指挥将领,作了安排。</P>

    他还拿出阵图,向诸将说明了军队的部署,和战略意图。</P>

    在十天的时间内,赵恒率军经长垣县……到达了大名府……”</P>

    阵图</P>

    赵匡胤只觉得自己头又有些疼,一个个都什么水平,就都开始玩阵图了</P>

    “……大臣们的意见中,很多都是表示对前方主帅傅潜不满,和要求惩处傅潜的。</P>

    这使得赵恒愈发急躁。</P>

    当时傅潜驻兵定州,有马、步军共计八万余众,多是精锐部队。</P>

    但自从辽军入境,他就抱定了“避其锐气,击其怠惰”的战略原则</P>

    避免与辽军主力正面较量。</P>

    对各地告急也都置之不理。</P>

    众将士与朝廷所派使者纷纷要求出击,都被傅潜阻止或置之不理。</P>

    最后,在众人不停的催促下,傅潜才派老将范廷召率八千骑兵、两千步兵到高阳关迎击辽军。</P>

    并许诺随后将再派军队增援。</P>

    范廷召在瀛州西南,与辽军主力相遇,自知兵力不敌,就向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求援。</P>

    并约定次日凌晨夹击辽军。</P>

    康保裔应约出兵,范廷召却没有率部参战,结果康保裔兵败被俘……</P>

    而赵恒到大名府后不久,就派石保吉、上官正率部分军队北上。</P>

    令傅潜南向与他们形成合击之势。</P>

    但他等了十天,却没有捷报传来。</P>

    在前方对傅潜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后,赵恒终于发怒。</P>

    命王继英向傅潜传令,要他到冀州。</P>

    并派高琼到定州接替傅潜的职务。</P>

    随后又命令傅潜到大名府朝见。</P>

    傅潜一到大名,就被逮捕入狱,经审讯被判死刑。</P>

    赵恒免其死罪,改为免官、没收财产、流放;张昭远受到连累,也被免官、流放……</P>

    赵恒撤换了前方主帅,又从西部调来了援军。</P>

    辽军此时采取策略,避实就虚。</P>

    也开始主动撤退。</P>

    这时,范廷召与蔚昭敏、秦翰等引兵追击辽军。</P>

    于莫州城东三十里处,将其击破。</P>

    夺回了大批被掠的物资。</P>

    当捷报传到行在时,大臣们纷纷祝贺。</P>

    赵恒也感颜面挽回,立即作了二首《喜捷诗》。</P>

    并亲自把诗题写在行宫墙壁上,还令大臣们写诗应和……”</P>

    不是……这就完了</P>

    结束了!</P>

    还写了什么喜捷诗</P>

    这算什么捷!</P>

    赵匡胤听的是一脸的懵。</P>

    这样的战果,在他看来简直是丢死人了!</P>

    要不赵恒倒好,反而还在这里写诗!</P>

    这……真是能封禅泰山的人</P>

    “……这一次事情之后,大宋这边也在积极的进行备战。</P>

    防止辽国再次南下。</P>

    在这些时间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征战,互有胜负。</P>

    事情到了咸平六年之,又变得有些不同。</P>

    辽国的攻势明显是加大了……</P>

    “咸平六年四月,辽军在大将萧挞凛、耶律奴瓜的率领下南侵。</P>

    抵达定州以北的望都县城下。</P>

    王超急调镇州路都部署桑赞、高阳关都部署周莹率本部人马来定州会合。</P>

    但周莹自恃资深,拒不从命。</P>

    王超只得与桑赞合军御敌。</P>

    因宋军人数过少,在与辽军苦战以后,王超决定撒军。</P>

    但定、镇、高阳关路副都部署王继忠急于立功,与宋军其他部分脱离。</P>

    反被辽军包围。</P>

    在突围失败后被俘。</P>

    闰九月,辽圣宗与萧绰以收复瓦桥关失地为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P>

    宋辽在宋缘边各地,陆续发生战斗。</P>

    此时警报一夜五传,赵恒问计于群臣。</P>

    当时,江西人、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升。</P>

    蜀人、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寇准则厉声反对说:“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P>

    他的罪可以斩首!</P>

    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P>

    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P>

    但是在要不要亲征这事上,宋真宗还是犹豫不决。</P>

    当时,告急的边报一日数次,不断送到京城。</P>

    寇准有意扣下。</P>

    等积到相当数量,才一次转呈给赵恒。</P>

    赵恒见这么多的边报,全是告急的。</P>

    便问宰相该怎么办。</P>

    寇准认为,只有立即御驾亲征,毕士安也同意马上动身。</P>

    十一月二十日赵恒从开封出发,并命李继隆、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P>

    行至半途,传来东京留守赵元份暴死的驿报,</P>

    赵恒便命随行的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P>

    行前,王旦问:十日不胜,何以处之</P>

    赵恒沉默良久道:立太子……”</P>

    这家伙,还是有些血性的嘛!</P>

    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太多的样子,但终究还有。</P>

    赵匡胤心中如此想着。</P>

    而朱元璋等人心中,也都是感慨。</P>

    虽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宋真宗在后面,所进行的封禅,简直如同笑话一样。</P>

    但是和宋朝后面的那些皇帝,比如和那父子三人相比,好像封禅泰山也没什么毛病……</P>

    “十一月二十二日,赵恒到了韦城。</P>

    当时瀛州保卫战胜负未知。</P>

    王超军未能按赵恒的命令南下接应。</P>

    对于是否继续北行,赵恒犹豫不决。</P>

    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P>

    河北那里,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P>

    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壮大百倍。</P>

    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P>

    敌人趁机进攻。</P>

    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P>

    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带御器械王应昌,也表态支持寇准,赵恒这才打消回撤的念头……</P>

    正在宋廷内部讨论亲征之事时,辽军也继承咸平年间的战略。</P>

    不攻边城,竭力纵深,在赵恒本人尚未抵达澶州时,辽军主力已先开到澶州城下。</P>

    结果,辽军主帅萧挞凛,在澶州前线被宋军以床子弩射杀,辽军士气大挫……”</P>

    讲到这里,韩成不得不又一次感慨宋真宗的运气。</P>

    当真是爆棚了!</P>

    真就是一路躺赢!</P>

    敌人主帅,被射死这等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小概率的事儿,都能被他给碰上……</P>

    赵匡胤也是显得有些意外,继而变得振奋。</P>

    太好了!</P>

    辽国被射死前军统帅,而是大宋这边,又是皇帝御驾亲征。</P>

    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的打一打辽国的,灭灭他们的威风。</P>

    怎么也要打出三十年的太平!</P>

    可是,接下来韩成所说的话,却让他满是意外。</P>

    “辽军主帅死了之后,宋辽之间想象之中的惊天大战,并没有发生。</P>

    双方反而是议和了。”</P>

    议和了</P>

    赵匡胤听到韩成所说出来的话后,为之愣了一下。</P>

    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结果。</P>

    “对,就是议和了。”</P>

    “那……辽国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赔了多少钱”</P>

    赵匡胤询问,他觉得辽国向宋朝赔钱,并给出其余的一些补偿,是很正常的事情。</P>

    毕竟这次的事在他看来,是宋朝占据了优势。</P>

    可以说是打赢了!</P>

    对方的统兵大将被自己这边给打死,士气正是低落之时。</P>

    而自己大宋这里,则是皇帝御驾亲征,占尽优势。</P>

    在这种情况之下议和,辽国那边,必须要给出很大一笔钱财才行。</P>

    韩成摇了摇头:“不是辽国给大宋了多少补偿。</P>

    而是大宋给辽国了多少补偿。”</P>

    什么玩意儿!</P>

    赵匡胤一下子就愣住了。</P>

    自己听错了吧</P>

    怎么打赢了……还要赔钱!

章节目录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守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守白并收藏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