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怪异的感觉,来自于这样巨大的墓的形制,与所有见过的古墓都不相同。
从如此巨大的石头可以计算出来的工程量来看,这本应当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代,才有可能完成的工程。
可是在那样的时代里,一般都会将巨石雕琢规整,甚至还要刻上浮雕,碑文,绝不可能保留这些巨石原始的形状。
于是就好像复活节岛石像和巨石阵一样,给人一种材料与工艺存在着代差的感觉。
就好比你去一家高档餐馆就餐,店员端上来一盘水煮乌洋芋,说这是他们这里最好的一道菜那般古怪。
“这些石头是从哪里运过来的?”梁光平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既然石头都加工不了,又是如何搬运过来的呢?于是一指大石头,又指了指大石头后边的土山:“这是玄武岩,和这周围的砂质岩层风化土,地质构造都不一样。”
“论文上说,这些花岗岩都来自螺髻山,那儿离这里有好几十公里远。”
“这么远?那他们怎么从这么远的地方,将巨石拖到这里来的?”
“这个就不大清楚了,总之需要很大的人力。”周至说道:“当时这里的人叫做邛人,这里的巨石墓葬最早始于春秋时期,最晚能够到西汉。”
“春秋时期中原,甚至古蜀都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青铜时代,不过安宁河谷的邛人基本还是新石器,只有少量外来青铜器。”
“从这些石头也差不多能够看得出来,都是原生的石料,只不过挑选得比较精细,选取的都是两面比较平坦,厚度比较均匀的石材,但是却没有加工的痕迹。”
花岗岩在自然界里是非常坚硬的石头,即便在中国的新石器当中,古人都更愿意选用砾石来加工,不是他们不喜欢花岗岩,实在是加工难度够大。
像这种动辄数吨数十吨的巨石,加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就算不做任何加工,将这些石料从螺髻山脚下选取出来,通过绳索和滚木一路拖行数十公里,也是相当浩大的工程。
“有没有可能利用水力呢?至少可以节省一大段路程吧?”刘洪涛问道:“我好像看过一部记录片,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和运河运送石灰岩的石材。”
“不是那么容易的。”周至说道:“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我们先假设他们用的木筏来运送石头,按照原木通常的密度,每立方米六百公斤来计算,其产生的浮力换算成重量,也不过一千公斤。”
“也就是说,每六百公斤的木材,最大负载量不过四百公斤,多了就会沉没。”
“那么十吨的巨石,需要一只重达十五吨的木筏来承重,这么重的木筏要保证不散架,制作的面积就不可能太大,那么吃水可不浅,不一定能够在安宁河和美姑河里安全航行。”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木头加工成木板,制造船只。”周至继续说道:“但是船只的制造需要的科学技术比较高,船板的拼接需要比较精细的工具,如果说邛人当时能够加工出独木舟,或者树皮筏子,我觉得可能问题不大,但是要加工出可以运送这类巨石的船舶,还真够呛。”
“所以就还是走陆路比较妥当是吧?对了,邛人应该有马,甚至可能有大象!”
“对呀,春秋时期河南都还有大象呢,何况这儿呢?好像汉代的时候这一带少数民族首领手下还有象兵?”
“嗯,这些都是猜想,我们可以尽可能大胆一点。”周至说道:“蜀大的考古团队做过一个实验,依靠滚木辅助的话,通过二十多人的合作,勉强可以拖动五吨的巨石,要是协作者达到百人的话,移动十来吨的石头也不在话下。”
“不过那速度就可以想见的慢了。”李璐说道:“从几十公里外拖到这里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叫做群体意识。在古代社会,凡是人群,需要有一种共同的意识让他们形成一种意识认同,而这种意识认同,又利于将这个群体团结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凝聚力。”
“这种群体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最终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变成了文化。”
“这种群体意识在初级社会当中有许多种,其中最普遍的两种就是礼仪和崇拜。”
“这种现象在东方一直延续整个封建王朝,在西方也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前。属于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社会分工合作相对粗放简单的阶段,无可避免的产物。”
“我第一次发现你们文科也挺好玩儿的呢。”李璐笑道:“比如听你讲这些。”
“肘子不是说这个是墓吗?好像还是丛葬墓?那这下边……”梁光平准备吓一下李璐。
“这下面已经被考古队考察过了,现在的地面是考古完成后回填恢复的。”周至安慰道:“所以璐璐你也不用怕。”
“我本来就不怕。”李璐胆子立刻就大了,还敢犟嘴。
“赤日爷爷,七五年那次联合考察,您肯定参加了的吧?”周至问道。
周至在查阅学校的论文时,发现在七五年春天,由蜀大历史系、省博和自治区文化馆一起组成的“蜀省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当他们来到安宁河谷流域时,最大的发现就是这种由众多巨大石块组成的石堆,
在清除坑内的泥土时,发现了一些红陶碎片与一些零散的骨架。经过初步判断,为多具人体的骨骼。
因此这里就不会是一座建筑遗迹的基础,而多半是一种珍贵的古代墓葬形式。
在考古学上,中国墓葬的种类很多,但是以砖石墓、土坑墓、火葬墓、崖葬、石棺葬等为主,除了汉代流行凿山为陵外,就是西南夷喜欢在石头上挖出石穴,作为崖墓的一种。
这种以大石为主要载体砌成,并用大石覆盖作为墓顶的葬式,似乎只有中亚,还有北方一些游牧民族有过类似的形式,但那也是非常后来的时期了。
而那些墓葬也基本是独葬,最多合葬,这种丛葬形式的大墓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从如此巨大的石头可以计算出来的工程量来看,这本应当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代,才有可能完成的工程。
可是在那样的时代里,一般都会将巨石雕琢规整,甚至还要刻上浮雕,碑文,绝不可能保留这些巨石原始的形状。
于是就好像复活节岛石像和巨石阵一样,给人一种材料与工艺存在着代差的感觉。
就好比你去一家高档餐馆就餐,店员端上来一盘水煮乌洋芋,说这是他们这里最好的一道菜那般古怪。
“这些石头是从哪里运过来的?”梁光平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既然石头都加工不了,又是如何搬运过来的呢?于是一指大石头,又指了指大石头后边的土山:“这是玄武岩,和这周围的砂质岩层风化土,地质构造都不一样。”
“论文上说,这些花岗岩都来自螺髻山,那儿离这里有好几十公里远。”
“这么远?那他们怎么从这么远的地方,将巨石拖到这里来的?”
“这个就不大清楚了,总之需要很大的人力。”周至说道:“当时这里的人叫做邛人,这里的巨石墓葬最早始于春秋时期,最晚能够到西汉。”
“春秋时期中原,甚至古蜀都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青铜时代,不过安宁河谷的邛人基本还是新石器,只有少量外来青铜器。”
“从这些石头也差不多能够看得出来,都是原生的石料,只不过挑选得比较精细,选取的都是两面比较平坦,厚度比较均匀的石材,但是却没有加工的痕迹。”
花岗岩在自然界里是非常坚硬的石头,即便在中国的新石器当中,古人都更愿意选用砾石来加工,不是他们不喜欢花岗岩,实在是加工难度够大。
像这种动辄数吨数十吨的巨石,加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就算不做任何加工,将这些石料从螺髻山脚下选取出来,通过绳索和滚木一路拖行数十公里,也是相当浩大的工程。
“有没有可能利用水力呢?至少可以节省一大段路程吧?”刘洪涛问道:“我好像看过一部记录片,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和运河运送石灰岩的石材。”
“不是那么容易的。”周至说道:“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我们先假设他们用的木筏来运送石头,按照原木通常的密度,每立方米六百公斤来计算,其产生的浮力换算成重量,也不过一千公斤。”
“也就是说,每六百公斤的木材,最大负载量不过四百公斤,多了就会沉没。”
“那么十吨的巨石,需要一只重达十五吨的木筏来承重,这么重的木筏要保证不散架,制作的面积就不可能太大,那么吃水可不浅,不一定能够在安宁河和美姑河里安全航行。”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木头加工成木板,制造船只。”周至继续说道:“但是船只的制造需要的科学技术比较高,船板的拼接需要比较精细的工具,如果说邛人当时能够加工出独木舟,或者树皮筏子,我觉得可能问题不大,但是要加工出可以运送这类巨石的船舶,还真够呛。”
“所以就还是走陆路比较妥当是吧?对了,邛人应该有马,甚至可能有大象!”
“对呀,春秋时期河南都还有大象呢,何况这儿呢?好像汉代的时候这一带少数民族首领手下还有象兵?”
“嗯,这些都是猜想,我们可以尽可能大胆一点。”周至说道:“蜀大的考古团队做过一个实验,依靠滚木辅助的话,通过二十多人的合作,勉强可以拖动五吨的巨石,要是协作者达到百人的话,移动十来吨的石头也不在话下。”
“不过那速度就可以想见的慢了。”李璐说道:“从几十公里外拖到这里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叫做群体意识。在古代社会,凡是人群,需要有一种共同的意识让他们形成一种意识认同,而这种意识认同,又利于将这个群体团结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凝聚力。”
“这种群体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最终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变成了文化。”
“这种群体意识在初级社会当中有许多种,其中最普遍的两种就是礼仪和崇拜。”
“这种现象在东方一直延续整个封建王朝,在西方也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前。属于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社会分工合作相对粗放简单的阶段,无可避免的产物。”
“我第一次发现你们文科也挺好玩儿的呢。”李璐笑道:“比如听你讲这些。”
“肘子不是说这个是墓吗?好像还是丛葬墓?那这下边……”梁光平准备吓一下李璐。
“这下面已经被考古队考察过了,现在的地面是考古完成后回填恢复的。”周至安慰道:“所以璐璐你也不用怕。”
“我本来就不怕。”李璐胆子立刻就大了,还敢犟嘴。
“赤日爷爷,七五年那次联合考察,您肯定参加了的吧?”周至问道。
周至在查阅学校的论文时,发现在七五年春天,由蜀大历史系、省博和自治区文化馆一起组成的“蜀省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当他们来到安宁河谷流域时,最大的发现就是这种由众多巨大石块组成的石堆,
在清除坑内的泥土时,发现了一些红陶碎片与一些零散的骨架。经过初步判断,为多具人体的骨骼。
因此这里就不会是一座建筑遗迹的基础,而多半是一种珍贵的古代墓葬形式。
在考古学上,中国墓葬的种类很多,但是以砖石墓、土坑墓、火葬墓、崖葬、石棺葬等为主,除了汉代流行凿山为陵外,就是西南夷喜欢在石头上挖出石穴,作为崖墓的一种。
这种以大石为主要载体砌成,并用大石覆盖作为墓顶的葬式,似乎只有中亚,还有北方一些游牧民族有过类似的形式,但那也是非常后来的时期了。
而那些墓葬也基本是独葬,最多合葬,这种丛葬形式的大墓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