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群雄讨伐董卓失败之后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其实徐州牧陶谦表现得还是很活跃的,也有心要出来跟群雄们争一争天下。
只可惜徐州牧陶谦的各种谋划均未获得成功,但是徐州牧陶谦却仍旧是不死心,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
恰好在讨伐董卓的联盟破裂了之后,曾经主导讨董联盟的袁家兄弟,袁绍和袁术二人就一直在进行明争暗斗。
别看徐州牧陶谦,对于讨伐国贼董卓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徐州牧陶谦,对于在袁术和袁绍兄弟二人之间站队,就非常的有兴趣了。
因为袁绍和袁术他们兄弟二人,都各自拉拢了一批盟友,相互之间彼此攻伐威慑,基本上就是按照一个远交近攻的基本规则。
也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来相互站队,其中距离袁术比较近的魏武帝曹操、荆州牧刘表等诸侯势力,都是支持哥哥袁绍的。
而徐州牧陶谦、幽州的公孙瓒、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武烈帝孙坚、黑山军、南匈奴于夫罗等诸侯势力,则都是支持弟弟袁术的。
特别是其中的这个蜀汉昭烈帝刘备,虽然当时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也未必就想要去支持这个冢中枯骨袁术。
只是当时蜀汉昭烈帝刘备追随的大哥公孙瓒,都是支持人家袁术的,那么蜀汉昭烈帝刘备这个袁术小弟的小弟。
自然也就只能是跟着自己当时的大哥公孙瓒一起,一同支持袁术这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家伙了。
也就不怪后来的袁术,会那么的看不惯蜀汉昭烈帝刘备了,一个袁术曾经小弟的小弟。
现在发达了白捡了一个徐州,却不知道拿徐州来孝敬自己这个大哥的大哥,那袁术当然会看蜀汉昭烈帝刘备不顺眼了。
这才多次发兵攻打蜀汉昭烈帝刘备,试图置蜀汉昭烈帝刘备于死地,也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运气不错。
每一次都能否极泰来的绝处逢生,否则恐怕早就让骷髅王袁术给弄死了,再说回袁术和袁绍二人的兄弟相争。
而结果就是,看起来更加人多势众,实力似乎也要更加强大的袁术联盟,完全不是袁绍联盟的对手。
光是一个魏武帝曹操,就打得袁术联盟哭爹喊娘了,魏武帝曹操轻松地击败了袁术,并且还打得袁术一退再退。
荆州牧刘表又整死了袁术联盟之中的战斗力担当,东吴武烈帝孙坚,袁绍也轻松地压制住了公孙瓒和黑山军等诸侯势力。
很轻松地就让袁术的联盟土崩瓦解了,可是袁术的联盟就算是瓦解了,其实对于袁术来说也不要紧,反正袁术自己家大业大。
任凭袁术再怎么败家,袁术也能够承担得起这个损失,可是那些跟随袁术,一起对抗袁绍的其他诸侯势力政权就不行了啊。
尤其是这个徐州牧陶谦,本来美滋滋地跟着袁术一起向袁绍屯兵示威,结果就让魏武帝曹操和袁绍联手给击破了。
羊肉没吃着一口不说,还白白地沾染了一身的骚气,这让徐州牧陶谦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恶气呢,必须要报复回去。
然后等魏武帝曹操击败了袁术之后,徐州牧陶谦就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想要找魏武帝曹操。
报一报之前被魏武帝曹操所击败的仇怨吧,于是徐州牧陶谦,就伙同一个聚众数千人,自称是天子想要造反的下邳人阙宣。
一同攻入了魏武帝曹操所统治的兖州地区南部的任城,后来徐州牧陶谦还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杀死了自己的这个便宜盟友阙宣,兼并了对方的军队,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阙宣这个徐州境内的安全隐患。
又利用了阙宣这个免费劳动力,去攻打魏武帝曹操帮徐州牧陶谦出气,还顺便夺取了阙宣的军队,徐州牧陶谦都赢麻了。
但是魏武帝曹操肯定也不可能会白吃这个亏啊,立刻也起兵征讨徐州牧陶谦,徐州牧陶谦又哪里会是魏武帝曹操的对手。
被魏武帝曹操直接带兵攻入了徐州地区,一连攻克了徐州十余座城池,吓得徐州牧陶谦据城死守。
最后一直等到魏武帝曹操的粮草不济了,魏武帝曹操这才班师撤兵,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被徐州牧陶谦偷袭的恶气。
不过人家徐州牧陶谦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既然正面打不过魏武帝曹操,那就去杀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解恨好了。
毕竟想要一个人开心快乐,也许会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伤心难过,那方法可就太多了。
正好当时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以及魏武帝曹操的弟弟曹德,都在徐州治下的琅琊地区躲避战祸。
这不正好就给了徐州牧陶谦,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了么,徐州牧陶谦直接就下令派人,把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给杀了。() ()
于是魏武帝曹操在听闻了噩耗之后,就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再次征讨徐州,而且还非要屠杀徐州的百姓,来为他爹曹嵩陪葬。
这一点倒是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描写相符合,也不知道为什么魏武帝曹操他爹曹嵩,让徐州牧陶谦给害死了。
那魏武帝曹操就去杀徐州牧陶谦,为他爹曹嵩报仇雪恨也就是了,又何苦非要迁怒于整个徐州地区的普通百姓们呢?
徐州的老百姓们何其无辜啊?真是无法让人理解,但是也不能否认,魏武帝曹操这一次为父报仇,确实是师出有名。
只是株连太过了,有点恨屋及乌的那个意思了,魏武帝曹操把对徐州牧陶谦的痛恨,都发泄在无辜的徐州百姓们身上了。
而且也大概正是因为魏武帝曹操这一次屠徐州的经历,给魏武帝曹操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
让魏武帝曹操认识到了屠杀,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威慑力,以及屠杀之后其他一系列连带的好处和优点。
这才让魏武帝曹操制定了那条著名的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也就是说在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
是将无法得到魏武帝曹操赦免的,要被魏武帝曹操的军队给屠杀殆尽,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要提早投降。
算是堵死了那些见风使舵之人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在墙头草两边倒地骑墙了,要么马上投降、要么马上死。
而自此之后魏武帝曹操的屠杀和屠城行为,就大多都跟这条特殊的军令有关系了。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一条特殊的军令,才让后来的魏武帝曹操造下了累累的杀孽,制造了多次屠城和屠杀事件。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魏武帝曹操的屠城,不是那种为了要屠城而去屠城的,魏武帝曹操应该还没有那么变态。
最起码跟其后世的一些杀人魔王没得比,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屠城应该也只是一种威慑敌人,让敌人赶紧放弃抵抗投降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根本性的目的。
所以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哪怕魏武帝曹操多次下令屠城,恐怕魏武帝曹操也不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因为魏武帝曹操认为自己是占着道理的,他都已经告诉自己的敌人了,要在彻底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前。
赶紧放弃抵抗投降,那魏武帝曹操就愿意给他们一个归顺的机会,可是那些人非但不愿意立刻缴械投降。
反而还胆敢向曹魏政权的军队发起反击,拒不接受向曹魏政权军队的投降,这让魏武帝曹操还能够怎么办?
当然是满足对方,求仁得仁、求捶的捶的攻破城池之后就开始屠城啊,否则对方要是违反了魏武帝曹操的军令。
却还是能够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了,那以后谁还会再惧怕魏武帝曹操的这条军令,看见魏武帝曹操的旗号就望风而降啊?
说白了魏武帝曹操所制定的这条‘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同样也是一把伤敌又伤己的双刃剑。
在有效地震慑了魏武帝曹操敌人的同时,其实也把魏武帝曹操自己给架起来了,有的时候碰上了敌军的强硬抵抗。
就算是破城之后,魏武帝曹操不想要屠城都不行了,一来就是魏武帝曹操手底下的军队,已经习惯这种战争模式了。
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攻城战之后,就全都指望着屠城来发家致富和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呢,所以就算是魏武帝曹操本人。
想要让处于这种状态的曹魏政权军队停手,恐怕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难度不亚于从老虎的嘴里面拔牙。
一个不小心,没准都能让曹魏政权的军队哗变,而二来嘛,就是军令这个东西,其实是容不得轻易出尔反尔的。
就像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但是却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是一定要被诸葛亮给处死的,正所谓:军中无戏言。
就算诸葛亮再怎么看重马谡的才华,也还是要挥泪斩马谡,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男子汉大丈夫说出去的话,就不能够随便反悔,必须一口吐沫一颗钉,尤其是马谡还立下了军令状,那就更得死了,不杀不足以正军规。
别看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明明立下了军令状,说自己一定不会放走魏武帝曹操。
可是当关羽在华容道上,看见了落魄至极的魏武帝曹操一行人之时,却还是动了恻隐之心,选择了放走魏武帝曹操。
结果故意违反了军令状的关羽,却并没有被蜀汉昭烈帝刘备依照军令状给处死,反而还允许关羽戴罪立功。
但其实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这一段故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小说情节啊,在历史上也根本就没有真实发生过这件事情。
只可惜徐州牧陶谦的各种谋划均未获得成功,但是徐州牧陶谦却仍旧是不死心,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
恰好在讨伐董卓的联盟破裂了之后,曾经主导讨董联盟的袁家兄弟,袁绍和袁术二人就一直在进行明争暗斗。
别看徐州牧陶谦,对于讨伐国贼董卓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徐州牧陶谦,对于在袁术和袁绍兄弟二人之间站队,就非常的有兴趣了。
因为袁绍和袁术他们兄弟二人,都各自拉拢了一批盟友,相互之间彼此攻伐威慑,基本上就是按照一个远交近攻的基本规则。
也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来相互站队,其中距离袁术比较近的魏武帝曹操、荆州牧刘表等诸侯势力,都是支持哥哥袁绍的。
而徐州牧陶谦、幽州的公孙瓒、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武烈帝孙坚、黑山军、南匈奴于夫罗等诸侯势力,则都是支持弟弟袁术的。
特别是其中的这个蜀汉昭烈帝刘备,虽然当时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也未必就想要去支持这个冢中枯骨袁术。
只是当时蜀汉昭烈帝刘备追随的大哥公孙瓒,都是支持人家袁术的,那么蜀汉昭烈帝刘备这个袁术小弟的小弟。
自然也就只能是跟着自己当时的大哥公孙瓒一起,一同支持袁术这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家伙了。
也就不怪后来的袁术,会那么的看不惯蜀汉昭烈帝刘备了,一个袁术曾经小弟的小弟。
现在发达了白捡了一个徐州,却不知道拿徐州来孝敬自己这个大哥的大哥,那袁术当然会看蜀汉昭烈帝刘备不顺眼了。
这才多次发兵攻打蜀汉昭烈帝刘备,试图置蜀汉昭烈帝刘备于死地,也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运气不错。
每一次都能否极泰来的绝处逢生,否则恐怕早就让骷髅王袁术给弄死了,再说回袁术和袁绍二人的兄弟相争。
而结果就是,看起来更加人多势众,实力似乎也要更加强大的袁术联盟,完全不是袁绍联盟的对手。
光是一个魏武帝曹操,就打得袁术联盟哭爹喊娘了,魏武帝曹操轻松地击败了袁术,并且还打得袁术一退再退。
荆州牧刘表又整死了袁术联盟之中的战斗力担当,东吴武烈帝孙坚,袁绍也轻松地压制住了公孙瓒和黑山军等诸侯势力。
很轻松地就让袁术的联盟土崩瓦解了,可是袁术的联盟就算是瓦解了,其实对于袁术来说也不要紧,反正袁术自己家大业大。
任凭袁术再怎么败家,袁术也能够承担得起这个损失,可是那些跟随袁术,一起对抗袁绍的其他诸侯势力政权就不行了啊。
尤其是这个徐州牧陶谦,本来美滋滋地跟着袁术一起向袁绍屯兵示威,结果就让魏武帝曹操和袁绍联手给击破了。
羊肉没吃着一口不说,还白白地沾染了一身的骚气,这让徐州牧陶谦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恶气呢,必须要报复回去。
然后等魏武帝曹操击败了袁术之后,徐州牧陶谦就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想要找魏武帝曹操。
报一报之前被魏武帝曹操所击败的仇怨吧,于是徐州牧陶谦,就伙同一个聚众数千人,自称是天子想要造反的下邳人阙宣。
一同攻入了魏武帝曹操所统治的兖州地区南部的任城,后来徐州牧陶谦还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杀死了自己的这个便宜盟友阙宣,兼并了对方的军队,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阙宣这个徐州境内的安全隐患。
又利用了阙宣这个免费劳动力,去攻打魏武帝曹操帮徐州牧陶谦出气,还顺便夺取了阙宣的军队,徐州牧陶谦都赢麻了。
但是魏武帝曹操肯定也不可能会白吃这个亏啊,立刻也起兵征讨徐州牧陶谦,徐州牧陶谦又哪里会是魏武帝曹操的对手。
被魏武帝曹操直接带兵攻入了徐州地区,一连攻克了徐州十余座城池,吓得徐州牧陶谦据城死守。
最后一直等到魏武帝曹操的粮草不济了,魏武帝曹操这才班师撤兵,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被徐州牧陶谦偷袭的恶气。
不过人家徐州牧陶谦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既然正面打不过魏武帝曹操,那就去杀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解恨好了。
毕竟想要一个人开心快乐,也许会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伤心难过,那方法可就太多了。
正好当时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以及魏武帝曹操的弟弟曹德,都在徐州治下的琅琊地区躲避战祸。
这不正好就给了徐州牧陶谦,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了么,徐州牧陶谦直接就下令派人,把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给杀了。() ()
于是魏武帝曹操在听闻了噩耗之后,就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再次征讨徐州,而且还非要屠杀徐州的百姓,来为他爹曹嵩陪葬。
这一点倒是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描写相符合,也不知道为什么魏武帝曹操他爹曹嵩,让徐州牧陶谦给害死了。
那魏武帝曹操就去杀徐州牧陶谦,为他爹曹嵩报仇雪恨也就是了,又何苦非要迁怒于整个徐州地区的普通百姓们呢?
徐州的老百姓们何其无辜啊?真是无法让人理解,但是也不能否认,魏武帝曹操这一次为父报仇,确实是师出有名。
只是株连太过了,有点恨屋及乌的那个意思了,魏武帝曹操把对徐州牧陶谦的痛恨,都发泄在无辜的徐州百姓们身上了。
而且也大概正是因为魏武帝曹操这一次屠徐州的经历,给魏武帝曹操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
让魏武帝曹操认识到了屠杀,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威慑力,以及屠杀之后其他一系列连带的好处和优点。
这才让魏武帝曹操制定了那条著名的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也就是说在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
是将无法得到魏武帝曹操赦免的,要被魏武帝曹操的军队给屠杀殆尽,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要提早投降。
算是堵死了那些见风使舵之人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在墙头草两边倒地骑墙了,要么马上投降、要么马上死。
而自此之后魏武帝曹操的屠杀和屠城行为,就大多都跟这条特殊的军令有关系了。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一条特殊的军令,才让后来的魏武帝曹操造下了累累的杀孽,制造了多次屠城和屠杀事件。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魏武帝曹操的屠城,不是那种为了要屠城而去屠城的,魏武帝曹操应该还没有那么变态。
最起码跟其后世的一些杀人魔王没得比,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屠城应该也只是一种威慑敌人,让敌人赶紧放弃抵抗投降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根本性的目的。
所以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哪怕魏武帝曹操多次下令屠城,恐怕魏武帝曹操也不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因为魏武帝曹操认为自己是占着道理的,他都已经告诉自己的敌人了,要在彻底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前。
赶紧放弃抵抗投降,那魏武帝曹操就愿意给他们一个归顺的机会,可是那些人非但不愿意立刻缴械投降。
反而还胆敢向曹魏政权的军队发起反击,拒不接受向曹魏政权军队的投降,这让魏武帝曹操还能够怎么办?
当然是满足对方,求仁得仁、求捶的捶的攻破城池之后就开始屠城啊,否则对方要是违反了魏武帝曹操的军令。
却还是能够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了,那以后谁还会再惧怕魏武帝曹操的这条军令,看见魏武帝曹操的旗号就望风而降啊?
说白了魏武帝曹操所制定的这条‘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同样也是一把伤敌又伤己的双刃剑。
在有效地震慑了魏武帝曹操敌人的同时,其实也把魏武帝曹操自己给架起来了,有的时候碰上了敌军的强硬抵抗。
就算是破城之后,魏武帝曹操不想要屠城都不行了,一来就是魏武帝曹操手底下的军队,已经习惯这种战争模式了。
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攻城战之后,就全都指望着屠城来发家致富和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呢,所以就算是魏武帝曹操本人。
想要让处于这种状态的曹魏政权军队停手,恐怕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难度不亚于从老虎的嘴里面拔牙。
一个不小心,没准都能让曹魏政权的军队哗变,而二来嘛,就是军令这个东西,其实是容不得轻易出尔反尔的。
就像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但是却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是一定要被诸葛亮给处死的,正所谓:军中无戏言。
就算诸葛亮再怎么看重马谡的才华,也还是要挥泪斩马谡,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男子汉大丈夫说出去的话,就不能够随便反悔,必须一口吐沫一颗钉,尤其是马谡还立下了军令状,那就更得死了,不杀不足以正军规。
别看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明明立下了军令状,说自己一定不会放走魏武帝曹操。
可是当关羽在华容道上,看见了落魄至极的魏武帝曹操一行人之时,却还是动了恻隐之心,选择了放走魏武帝曹操。
结果故意违反了军令状的关羽,却并没有被蜀汉昭烈帝刘备依照军令状给处死,反而还允许关羽戴罪立功。
但其实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这一段故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小说情节啊,在历史上也根本就没有真实发生过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