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尉尉缭子一礼,于那些文书都已经细细看过。

    从那些文书之上,自己甚至于可以脑海中想象李信此刻的行军速度,以及大致所在的位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军南下奔袭数百里。

    占据数十座城池,整个楚国淮北之地,过半落入手中,而偏生楚国项燕主力未动,蛰伏未动,这不是一个好的情况。

    原本兵力就略少,按照李信之谋,只能够做击溃楚军主力之用,渡过淮水,入淮南地,则兵力远远不足。

    故而,无需那般猛攻,稳步推进便可,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惊喜,而是沉稳。

    “丞相以为如何?”

    秦王政上首闻之,微微颔首。

    对于灭楚,预期在一两年内击溃楚军主力便可了,毕竟无论是赵国,还是燕国等,实力都还逊色楚国一筹。

    却花费相当多的时间。

    如此,李信如此进军虽有相当战果,然……也如国尉所言,楚国项燕主力一直没有出动,万一是假象呢?

    且……目下李信二十万精锐分兵南下,纵横楚国广袤的土地上,似乎……有兵力不足之患,语落,视线落在王绾的身上。

    “大王!”

    “臣以为,李信为伐楚主将,且在上将军王翦麾下用兵多年,当不会有那些冲动之举,进军如此之快,怕是战机所至。”

    “只消后续粮草辎重跟上,兵甲、器械相随,倒也无碍。”

    王绾一礼,同尉缭子所言不同。

    对于李信,自己还是比较看好的,而且其人还是大王选中的伐楚主将,一些小错误该不会犯下的。

    如此进兵,虽有些快,未必不是楚军畏战所至。

    故而,无需担忧。

    “李斯呢?”

    秦王政细细品味,王绾所言也不无道理。

    李信行军方略自己都知道,而今既然敢如此南下进军,当有所谋,或许有些危险,那那些危险李信应该考虑到了。

    没有多做评价,看向廷尉李斯。

    “大王!”

    “臣不通兵事,故而李信将军行军之策难以猜想,但只要粮草、衣甲等物跟上,只要前军、后军连通。”

    “则可无忧。”

    “此外,臣以为,既然李信将军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下如此的楚国之地,此刻咸阳这里当派出要人前往楚地给予宣抚。”

    “如此,伐楚更为安稳。”

    李斯一礼。

    对于李信的行军用兵方略不做评价,自己也不会打仗,从文书而观,或许有些危险,可……那些危险只要能够控制住,就不是危险。

    如后勤无忧!

    如兵力无脱节之忧!

    果然将所占领的楚国之地一一收拾,则……伐楚更可无忧。

    “大王!”

    “启以为,李信将军用兵当无碍,所忧心者,乃是这么快攻掠的楚国城池,后方一片空虚,需要快速给予整顿。”

    “如廷尉所言,派出要臣前往宣抚,则为上策。”

    未等上首秦王政一眼,相邦昌平君亦是一语。

    认同王绾与李斯等人之意。

    至于国尉所言,实则……只要那些问题解决,都不是问题。

    “诸卿所言,均有些道理。”

    “伐楚之战,李信为主将,寡人相信他不会让我等失望。”

    “不外,李信进兵极快,粮草辎重之线路拉的极长,所攻占的楚国城池还要分出部分之力,给予镇守,于李信二十万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楚地甚为广袤,李信攻下的城池甚多,的确需要一位合适的重臣给予前往宣抚,说起来……寡人倒是觉得相邦与李斯二人合适。”

    “你等算起来,都和楚国有些联系,中枢目下无要事,谁愿前往?”

    秦王政踱步缓缓,国尉所言不错,廷尉等人所语也不错。

    终究……此刻改变李信行军之法,却是有些不妥,但隐患也得给予剪除,派遣重臣前往楚地,一则稳定那些城池。

    而且,督促那些粮草、兵甲、器械等物,都是极好的。

    说着看向熊启和李斯。

    前者为楚国先王的子嗣,为楚国王族血脉,和楚国的关系不消说。

    后者,更是楚国上蔡之民,而后入秦。

    二人之间,秦王政更倾向于李斯,昌平君虽和楚国关系不浅,奈何……一直没有前往楚国,对于楚国的情况没有李斯那般了解。

    “大王,臣愿前往!”

    李斯一礼。

    “大王!”

    “启愿前往,启虽为楚国王族血脉,然自幼生长于华阳祖太后膝下,数十年来,一直未有踏足楚地。”

    “而今楚国将灭,启心有遗憾,希冀前往,以观楚地民风。”

    昌平君熊启亦是拱手一礼,话音沉沉,隐约带着别样的意蕴,楚地那边……却为真正踏足过,希望可有此行。() ()

    了却遗憾。

    “哦?”

    “哈哈,昌平君良女初诞下,此刻不陪着良女?”

    秦王政哑然,仲春时日,昌平君府上喜事而出,却是诞下良女,仍为襁褓之中,昌平君这般舍得?

    “哈哈,非长久之事,说不得如李信将军所言,秋冬便可灭楚,期时……,启便可归来了。”

    熊启亦是朗朗一笑。

    “嗯。”

    “如此,着昌平君为楚地宣抚使,稳定楚地之民,平稳楚国城池,督促军需辎重,即刻……便前往楚国吧。”

    “也好为李信将军安稳后方。”

    熊启都这般而言了。

    那么……,似乎自己还真得给他一个机会。

    数年来,他犯了不小错误,可自己给了他机会了,近年来的表现还是足够好的,满足他这一个需求,还是不算大问题的。

    ******

    “将军!”

    “不若待后方四万轻甲兵奔至,大军汇合一处,再行慢慢压迫项燕主力。”

    “从斥候讯息而观,项燕目下的军力超过三十万,虽有武真侯、王贲将军的牵扯,可精锐未损,足堪一战。”

    “从护国学宫送来的那些大型攻城器械,威能巨大的尚未拉到,等上一等如何?”

    李信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主力,缘由楚人望风而逃,连连抛弃城池,故而,分兵前后,八万重甲步兵突进。

    四万轻甲兵在后,押送粮草辎重与诸般攻城器械。

    蒙武八万军也是如此,分兵前后,以为突进。

    御马行进在银甲将军李信身侧,偏将赵佗小声而言,李信将军的军策战略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是……面对楚军汇合一处的助力,二十万精锐分散不是一件好事。

    故而,劝说着。

    “无妨!”

    “目下我军尚未遇到阻力,轻甲兵行军速度不慢,足可跟得上。”

    “待攻占新蔡之地再论,期时,蒙武将军也当攻克寝县,便只剩下楚军主力所在汝阴、城父等地。”

    “那时,兵力汇聚一处也不迟。”

    李信纵马在前,摆摆手。

    此刻还不到兵力休整的时候,起码目下并未遇到楚军相当大的阻力,果然修整,那就是给楚军机会。

    银甲披身,束发鹰盔,目视前方,接下来便是只有最后一个城池了,那便是新蔡之地,占据那里……,便可同蒙武将军东西夹击楚国主力。

    楚军在淮水区域,虽有兵超过三十万,可能够被项燕倚重的只有四大军团,而四大军团中,尤以腾龙军团战力最强。

    蓝田大营,百战铁血,无惧一切。

    这一次……,是自己的证明之战!

    此战灭楚,便是要让军中诸人看到,军中除了一个可以灭国的王贲以外,李信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可以做的更好。

    去岁,庙堂论战灭楚方略,中枢采纳。

    然中枢采纳与实战运筹帷幄还是有相当区别的,否则便不会有当日之赵括了,其人用兵也不弱,奈何遇上武安君。

    总体大致灭楚方略虽好,终……实战灭楚,才是自己的证明之战,大王给了自己这个机会,李信很珍惜。

    故而,自己不能够让大王失望,也不能够让自己失望!

    为灭楚主将!

    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

    王贲与武真侯都为偏师之将,李信更不能够让自己失望!

    接下来攻占新蔡之地,便可兵合一处,伺机将楚军在汝阴要地之力绞杀,进而南下渡过淮水,攻克楚国都城。

    赵佗所言,自己明了,但实则没有太大区别。

    闻此,赵佗也就不再给予多言,从眼下行军来看,李信将军虽有些弄险,可……楚军主力还在汝阴、城父那里,并无太大动静。

    当其时,数日之后,八万铁骑踏过掠过要道,激扬起漫天烟尘。

    新蔡、平舆之地,浮现在眼前!

    一座矗立于其上的城池,更是清晰可见,甚至于城池之上,还有着楚国的烈焰旌旗,还有兵士巡逻之上。

    “总算有人拦阻了?”

    “左右……,今日便拿下此城!”

    手持千里镜,一览城池之上的所有动静,数息之后,左右清朗一笑,虽很快被遍野呼啸的战马嘶鸣覆盖。

    可隆隆马蹄之音已经说明了一切。

    将令下达,攻打此城!

    拿下此城,便是占据新蔡、平舆要地。

    云车席卷,便携的座弩枪炮一字排开,万千黑压压的羽箭横空,嘶吼之音爆发在天地之间,黑色的飓风快速席卷面前的城池。

    轰!轰!轰!

    ……

    不过一个时辰!

    新蔡、平舆之地的这座守卫之城不存,烈焰旌旗不存,取而代之大秦黑龙旗。

章节目录

秦时小说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偶米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偶米粉并收藏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