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前军,包括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因为五名主将都是清一色的河东籍将领,所以在曹营中被称为“河东军团”。
这五名河东籍将领,分别是关羽、薛安都、柳元景、裴叔业,还有一人乃是关羽长子关平。
除此以外,曹营中还有一名河东籍的名将,便是正在统帅着左翼三万大军的徐晃,徐公明。
徐晃此人身高八尺,长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使一把开山大斧,骑一匹骅骝马。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又因为高强的武艺而被世人称为“曹营第六猛将”。
左翼,同样在经受着并州军的猛攻。
此处并州军主将叫作石虎,乃是主帅石勒之侄,为人残暴,之前抓老百姓的任务便多是出自此人之手。而他的部众更是恶贯满盈,凶恶异常。
徐晃的三万大军,打得十分辛苦。他们的兵种和右翼的河东军团相同,但却不是方盾和二米五的长矛,而是常规的圆盾和两米长矛,在装备上和并州军几乎一样。
装备不同,就意味着战法也不同。如果说右翼是依赖阵型的话,那么左翼的这支曹军便是依赖小型战阵的配合了。
开战之初,这里的三万曹军便是呈六座五千人的方阵。等到并州军发起进攻时,和其他曹军一样,他们同样是由弓弩兵站在前列,随后撤至后方。然后开始变阵,组成了六座圆阵。刀盾兵在外,长矛兵在中,弓弩兵在内,六员将校则带着各自的亲卫在圆阵中央进行指挥。
等到双方第一波接触时,并州军很快就冲入了六座圆阵的缝隙之间。
然而,等到并州军很稀疏地将曹军包围后,他们立马就傻眼了。因为他们根本拿眼前的六座圆阵毫无办法,反而因为没了阵型,没了主将的统一指挥后,遭到了曹军的屠戮。
曹军的六座圆阵也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在朝顺时针缓缓旋转。这就意味着突入缝隙中的并州军,很容易受到来自曹军长矛兵和弓弩兵的攻击,而且是单方面的屠戮。
此时,冲进去的并州军有近万人,更多的并州军则是在更外围将曹军“包围”。
然而局势却正好相反,并非对曹军不利,而是对并州军十分不利。
但是并州军毫不畏惧,他们早就不是人了,而是恶魔。只见他们根本不惧伤亡,对六座曹军圆阵不断地发起冲击,前赴后继,如飞蛾扑火一般。
主将石虎在后方观看着,面对惨重的伤亡,他却面无表情,他在寻找着破敌的办法。
很快,他就想到了。
这些圆阵虽然坚不可摧,但是移动缓慢,倘若加速,则曹军的阵型势必就要不保。根据这一特征,石虎很快找到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是不去管他们,反而向曹军中军发起进攻。
剩下的两万余并州军很快就得到了命令,然后撤了回来,并重组阵型。但在这一过程中,又有无数人死于非命。
他们在主将的指挥下,很快就向东,向着曹军中军发起进攻。
眼前情况不对,徐晃立马做出了应对,连忙指挥全军开始变阵。六座圆阵瞬间解散,变回了六座方阵,然后向并州军发起追击。
然而,这正是石虎的打算,原来他攻击曹军中军是假,迫使徐晃的三万大军变阵才是真。() ()
原本双方是面对面的两座大型方阵,然后是六座圆阵和一盘散沙,现在又成了两座方阵。但不同的是,此时并州军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已经是沿着徐晃大军的右翼倾斜了四十五度,而且阵型变得更长。
等到双方再一次接触的时候,并州军就如同一本即将合上的书一般,长长的方阵顿时从中间开始,往曹军身上闭合。也就是说,曹军的正前方和侧右方都遭到了冲击。
此时,曹军已经无法再变阵了,双方一时间也杀得难解难分。
曹军的强大体现在阵型上,而并州军的强大都体现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双方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前面的一轮消耗之后,曹军的人数已经占据了优势。
而并州军人人有盾,因此每个人都可攻可守。反观曹军则需要两两配合,因此非常依赖队友。
对此,石虎连忙传令各部主将,约束部众,让他们想办法冲散曹军的阵型,然后将他们个个击破。
得了命令之后,并州军不禁更加凶悍了几分,全都不要命地冲击着曹军方阵,结果也很有效。曹军虽然战阵厉害,但毕竟将士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也都会流血,会死亡。
好在曹军军纪严明,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不占优势,但也不惧死亡,所以一时间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身为主将的徐晃,见此情景,不禁微微皱眉。虽然现在的情况让曹军失去了优势,但整个局势还是有利的。毕竟在战斗中,并州军也并非一面倒地占上风。
每一分,每一秒,双方都有人在倒下。一旦倒下,立马就会被补刀;一旦倒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两米长矛更是收割性命的利器,它能透过盾牌,透过缝隙,扎进对方的脖颈。因此,现在双方的长矛兵都在大杀四方。
双方的阵型都已经乱了,完全混战在一起,弓弩兵已经渐渐失去了作用,开始聚拢到几名将校的身边。
这边的战斗已经完全成为了双方步兵之间的厮杀,残酷且又震撼。
徐晃看到一名士卒被敌军砍了脑袋,还没等那名敌军高兴,下一秒就被锋利的长矛给扎穿。血顺着矛头,滴答滴答,然后又突然拔出,鲜血顿时就喷洒了出来。
这种情况到处都在上演,但徐晃却无动于衷,因为久经战阵的他明白,这场仗远远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候。
此时,在观战台上的曹操,却依旧气定神闲。虽然两翼都陷入了苦战,但都不要紧,只要两翼还没被并州军击破,就影响不到他的中军,更影响不到整个战局。
后方的投石机早就停止了攻击,而曹操的关注点已经从两翼,转移到了中军上面。
注: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名将。
在历史上,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位列曹营“五子良将”之二。
这五名河东籍将领,分别是关羽、薛安都、柳元景、裴叔业,还有一人乃是关羽长子关平。
除此以外,曹营中还有一名河东籍的名将,便是正在统帅着左翼三万大军的徐晃,徐公明。
徐晃此人身高八尺,长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使一把开山大斧,骑一匹骅骝马。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又因为高强的武艺而被世人称为“曹营第六猛将”。
左翼,同样在经受着并州军的猛攻。
此处并州军主将叫作石虎,乃是主帅石勒之侄,为人残暴,之前抓老百姓的任务便多是出自此人之手。而他的部众更是恶贯满盈,凶恶异常。
徐晃的三万大军,打得十分辛苦。他们的兵种和右翼的河东军团相同,但却不是方盾和二米五的长矛,而是常规的圆盾和两米长矛,在装备上和并州军几乎一样。
装备不同,就意味着战法也不同。如果说右翼是依赖阵型的话,那么左翼的这支曹军便是依赖小型战阵的配合了。
开战之初,这里的三万曹军便是呈六座五千人的方阵。等到并州军发起进攻时,和其他曹军一样,他们同样是由弓弩兵站在前列,随后撤至后方。然后开始变阵,组成了六座圆阵。刀盾兵在外,长矛兵在中,弓弩兵在内,六员将校则带着各自的亲卫在圆阵中央进行指挥。
等到双方第一波接触时,并州军很快就冲入了六座圆阵的缝隙之间。
然而,等到并州军很稀疏地将曹军包围后,他们立马就傻眼了。因为他们根本拿眼前的六座圆阵毫无办法,反而因为没了阵型,没了主将的统一指挥后,遭到了曹军的屠戮。
曹军的六座圆阵也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在朝顺时针缓缓旋转。这就意味着突入缝隙中的并州军,很容易受到来自曹军长矛兵和弓弩兵的攻击,而且是单方面的屠戮。
此时,冲进去的并州军有近万人,更多的并州军则是在更外围将曹军“包围”。
然而局势却正好相反,并非对曹军不利,而是对并州军十分不利。
但是并州军毫不畏惧,他们早就不是人了,而是恶魔。只见他们根本不惧伤亡,对六座曹军圆阵不断地发起冲击,前赴后继,如飞蛾扑火一般。
主将石虎在后方观看着,面对惨重的伤亡,他却面无表情,他在寻找着破敌的办法。
很快,他就想到了。
这些圆阵虽然坚不可摧,但是移动缓慢,倘若加速,则曹军的阵型势必就要不保。根据这一特征,石虎很快找到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是不去管他们,反而向曹军中军发起进攻。
剩下的两万余并州军很快就得到了命令,然后撤了回来,并重组阵型。但在这一过程中,又有无数人死于非命。
他们在主将的指挥下,很快就向东,向着曹军中军发起进攻。
眼前情况不对,徐晃立马做出了应对,连忙指挥全军开始变阵。六座圆阵瞬间解散,变回了六座方阵,然后向并州军发起追击。
然而,这正是石虎的打算,原来他攻击曹军中军是假,迫使徐晃的三万大军变阵才是真。() ()
原本双方是面对面的两座大型方阵,然后是六座圆阵和一盘散沙,现在又成了两座方阵。但不同的是,此时并州军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已经是沿着徐晃大军的右翼倾斜了四十五度,而且阵型变得更长。
等到双方再一次接触的时候,并州军就如同一本即将合上的书一般,长长的方阵顿时从中间开始,往曹军身上闭合。也就是说,曹军的正前方和侧右方都遭到了冲击。
此时,曹军已经无法再变阵了,双方一时间也杀得难解难分。
曹军的强大体现在阵型上,而并州军的强大都体现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双方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前面的一轮消耗之后,曹军的人数已经占据了优势。
而并州军人人有盾,因此每个人都可攻可守。反观曹军则需要两两配合,因此非常依赖队友。
对此,石虎连忙传令各部主将,约束部众,让他们想办法冲散曹军的阵型,然后将他们个个击破。
得了命令之后,并州军不禁更加凶悍了几分,全都不要命地冲击着曹军方阵,结果也很有效。曹军虽然战阵厉害,但毕竟将士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也都会流血,会死亡。
好在曹军军纪严明,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不占优势,但也不惧死亡,所以一时间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身为主将的徐晃,见此情景,不禁微微皱眉。虽然现在的情况让曹军失去了优势,但整个局势还是有利的。毕竟在战斗中,并州军也并非一面倒地占上风。
每一分,每一秒,双方都有人在倒下。一旦倒下,立马就会被补刀;一旦倒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两米长矛更是收割性命的利器,它能透过盾牌,透过缝隙,扎进对方的脖颈。因此,现在双方的长矛兵都在大杀四方。
双方的阵型都已经乱了,完全混战在一起,弓弩兵已经渐渐失去了作用,开始聚拢到几名将校的身边。
这边的战斗已经完全成为了双方步兵之间的厮杀,残酷且又震撼。
徐晃看到一名士卒被敌军砍了脑袋,还没等那名敌军高兴,下一秒就被锋利的长矛给扎穿。血顺着矛头,滴答滴答,然后又突然拔出,鲜血顿时就喷洒了出来。
这种情况到处都在上演,但徐晃却无动于衷,因为久经战阵的他明白,这场仗远远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候。
此时,在观战台上的曹操,却依旧气定神闲。虽然两翼都陷入了苦战,但都不要紧,只要两翼还没被并州军击破,就影响不到他的中军,更影响不到整个战局。
后方的投石机早就停止了攻击,而曹操的关注点已经从两翼,转移到了中军上面。
注: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名将。
在历史上,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位列曹营“五子良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