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崇祯大一岁正文卷新三百零五章:大胜的精髓黄毅只要钱粮,不在意跟谁交易,更加不在意救谁的命、要谁的脑袋!

    众正盈朝也好,阉党余孽也罢,包括那个没有担当的崇祯皇帝,都是历史的罪人。

    就是因为他们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神州沦丧三百年。

    明朝末年,爱搞阴谋诡计擅长贪赃枉法的大臣何其多也,他们的破坏性未必就大于那些坐而论道的清流。

    刘宇烈是封疆大吏,他兄弟刘玉亮以后能够入阁,跟刘家有了交易对发展有利。

    人性就是如此,一起做好事的交情永远比不上一起狼狈为奸。

    所以黄毅表态道:

    “好的!今天大人就可以奏报朝廷,大人亲冒矢石攻击叛军,打得叛军崩溃逃窜,斩获数千,得首级一千五百,缴获红夷大炮六门……”

    刘宇烈此时已经满脸笑容,手底下那些文官武将大多数愿意出银子分功劳,但是愿意出多少银子就不得而知了。

    得花时间谈谈,价高者得应该是最公平!

    他道:“如此报功再好不过,只是不能今天上报,容本官一日时间可好?”

    黄毅当然不急于一时,答应道:“没问题!”

    谈妥了条件,达成共识,刘宇烈心满意足,准备回莱州。

    黄毅觉得应该告诉刘宇烈兴和军没有乘胜追击的计划,而是要稳扎稳打一直打到天寒地冻。

    他道:“两军对垒,我军人数、炮火并没有绝对优势,故而我总是等待战机、寻觅战机、创造战机!”

    围绕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此时的刘宇烈觉得一身轻松,说话更加好听。

    他竖起大拇指夸赞到:“等待、寻觅、创造,好好好,六个字道出兴和军这两次大胜的精髓!”

    “所以我希望大人莫要干涉我军的调度,更加不能催促进兵!”

    刘宇烈心道:“我倒是想干涉,可惜干涉不了啊!”

    他立刻表态道:“不催了,不催了,本官极力筹措军需,将军哪怕打三年,本官也不会催促!”

    这一回刘宇烈是说的真心话。

    在今天以前,他等不起,每一天都如坐针毡。

    现如今得到了黄毅分享的功劳,他已经不担心天子秋后算账。

    稳扎稳打蛮好的,只要打胜仗或者不吃败仗,就不怕问责。

    皇帝是不是着急,谁去管他?

    大明朝糜烂至此,需要着急的事儿太多,不差登莱这一桩!

    山东登莱总督不倒台,名义上就应该是平叛总指挥。

    我行我素的黄毅不服从调度就是违法乱纪。

    只因为他有屡战屡胜的兴和军,总督、巡抚、监军等等才不敢行使职权。

    有机会能够让兴和军的行动得到总督的支持何乐不为?

    这就是大义、这就是名分,有了总督的支持就不怕舆情汹汹,就用不着担心御史、给事中弹劾给崇祯皇帝留下坏印象。

    历史告诉黄毅,大明朝一时半会儿倒不了,崇祯皇帝离上吊还有接近十二年。

    虽然黄毅已经看得出历史出现了偏差,但是主脉路依旧如故。

    此时依靠大明的好处远大于跟崇祯翻脸。() ()

    反正崇祯不识人不会用人,暂时伪装成大明朝的忠臣良将获取更多支持,才是以后称霸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刘宇烈走了不到一个时辰,王坤风风火火跑来了!

    一进门就尖着嗓子大惊小怪道:“黄将军,你为何要分给刘宇烈那么大的功劳?”

    “收留了那么多难民呢,你给饭吃啊?”

    “原来如此!那刘宇烈答应给多少钱粮?”见黄毅目光炯炯瞧着,王坤顿时觉得不该问,讪讪道:

    “洒家没有恶意,仅仅是担心将军不晓得行情,价钱要低了!”

    “公公是自己人,当然该实情相告,刘大人答应给三万石麦子,十万两雪花银!”

    “嘶!刘宇烈真肯下本钱啊!”王坤感叹一声,又好似自我解释道:

    “嗯,也可以理解,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只要留得命在,千金散尽还复来!”

    监军大太监很听话,黄毅很满意,所以不能亏待,投桃报李必须有。

    “此战斩获数千,缴获丰厚,如何报功你看着办吧!”

    “真的全由洒家做主!”

    “嗯!但是得说明,兴和军伤亡两千余,元气大伤需要修整,短时间内很难发动决战!”

    “洒家明白!只是不知将军可有把握在滴水成冰之时全歼叛军?”

    这是王坤最关心的,过程不重要,时间也不是问题,只要结果漂亮,他就有信心搏得圣心。

    黄毅知道这个大太监只关心天子喜好,升斗小民是不是活不下去,兵丁们能不能吃饱穿暖,干他鸟事?

    额,不对不对,王坤没有鸟!

    见王坤说到能否全歼叛军的话题,黄毅准备顺水推舟,把增调兵马的事儿说一说。

    他道:“必须全歼叛军。所以我已经着手从关外借兵!”

    “关外借兵?”王坤有些不明白。

    “然也!你可曾听说过赫丹巴特尔台吉?”

    “何止听说过,应该算是有些了解,那个台吉就是因为将军才得到了陛下的册封,应该是跟将军有些交情!”

    见王坤如此说,黄毅没有否认,坦言道:

    “我对他有救命之恩!”

    “哦!想来将军是准备借赫丹巴特尔台吉的兵马。”

    “对,我准备借两千赫丹巴特尔部骑兵,从兴和城再抽调一千凑足三千正兵在十一月前赶到战场!只是不知合不合规矩?”

    此时王坤在意的是消灭叛军,能多出兵马再好不过,哪管其他,立刻道:

    “这有什么关系!我们是为了打胜仗,又不是图谋不轨!洒家马上就写奏报!”

    黄毅制止道:“别,千万别!”

    开玩笑,兵马调度、兵额多少乃是朝廷大忌,过早的暴露兴和军实力不合时宜。

    不符合根据地暂且依附大明悄悄发展的战略方针!

    王坤讶异道:“为何?”

    真实情况不能说,只能编瞎话了,黄毅眨巴眨巴眼,道:

    “上奏朝廷一时半会儿哪有答复?而且我是想悄悄的增兵,不能让叛军觉察!”

章节目录

我比崇祯大一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实在闲得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实在闲得疼并收藏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