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鲍家街开始正文卷第章李厂长的心思当吉他跟鼓声响起的时候,周彦就感觉这首歌有些耳熟,随后他就听出来了,这不是《小鸟》前奏的变调么?

    很快,到了人声部份。

    “理想总是飞来飞去

    虚无缥缈

    现实还是实实在在

    无法躲藏

    ……”

    周彦脸上露出了笑容,还真是《小鸟》。

    虽然周彦平时很少听国内的摇滚乐,但《小鸟》是他很喜欢的一首歌。

    汪锋后来有很多梗,不少网名喜欢调侃他,说什么“汪半壁”、“汪头条”之类的,但汪锋早期的才华却没得说。

    上次路学长跟周彦聊天的时候提到,汪锋的歌对于《长大成人》这部电影,过于高级,其实这话并没有说错。

    在《长大成人》这部电影里面,虽然主角周青是个摇滚青年,但是电影里面摇滚元素并不是特别多,期间出现的一些跟摇滚有关的片段,主要表现的也是摇滚的颓废。

    而《小鸟》这首歌,却太过于积极了。

    说《小鸟》积极,可能有些人会反对。

    瞧瞧这歌词。

    “现实还是实实在在无法躲藏”

    “身体没有力量,不想感到悲伤,只好装得放荡”

    “我感觉不到倦意,却又无处可去,空虚把我扔在街上,像个病人逃避死亡”

    这些歌词,听起来就很压抑,像是一个对未来毫无头绪的少年人,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心中充满了迷茫。

    但是这首歌后面的歌词却一改迷茫,充满了激情。

    “我再也不想麻木”

    “再也不想任人摆布”

    “再也不想在谎言中让生命虚度”

    这首歌好就好在这里,歌词跟旋律很契合,呈现的故事也是完整的,很好地讲述一个少年人从迷茫渐渐走出来的心路历程。

    当下很多摇滚乐队,每天弄的那些玩意,主打的就是个颓废,越是离经叛道的,他们越要玩。越是主流痛斥的,他们越觉得有吸引力。

    这就有点像说唱,要真实,要对抗,要反传统、反高雅。

    每次想到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周彦就会联想到达达主义,那种无序的、短暂的、反叛一切的,都十分相似。

    但如果把这段时间的中国摇滚定义为达达主义的一部分,那达达主义的拥护者们可能又会反对,大概在达达主义拥趸的眼中,这些摇滚不过是小孩子们玩的东西。

    虽然很多摇滚乐手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们之所以会否定汪锋的摇滚,其实也是因为汪锋的歌里面充斥了太多积极因素。

    《小鸟》这首歌可能还不够明显,而像《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很容易看出区别了。

    很多人摇滚歌手认为,《我爱你中国》这种歌就媚上、不real、不遵从内心,是彻头彻底的伪摇滚。

    《小鸟》、《我爱你中国》这类摇滚歌曲,跟当下流行的其他摇滚歌曲孰优孰劣,周彦不做评价,但是他认为,摇滚音乐人不应该容不下这类歌曲。

    当一首歌演奏结束,周彦的思绪也飞了回来,他由衷地为乐队的表演鼓起了掌。

    “师兄,怎么样?”

    汪锋迫切想要得到周彦的肯定。

    龙隆跟赵沐阳也一样看着周彦,期待着他的点评。

    周彦点点头,说道,“四个小节的主歌,两个小节的预副歌,四个小节的副歌,主歌用低音旋律铺垫,预副歌忽然提高音域,不停重复和两个音,副歌第一句旋律,也延续了预副歌,听起来副歌跟预副歌像是一个整体……整首歌是G大调,副歌以G调的……”

    没有给出任何定义,周彦只是从旋律走向和配器简单地剖析了这一首《小鸟》,最后总结道,“很不错的一首歌,歌词中前段的迷惘更彰显了后段中对自由的咱们与向往,好的作品能够让听众从中获得面对现实的勇气跟信心,这一点,你们做到了。”

    汪锋没想到周彦会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在汪锋眼中,周彦像一座高山,只要周彦能够稍微给出一点正面的评价,就足以让他高兴。

    龙隆他们也非常激动,周彦的认可,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正如《小鸟》前半段歌词中所写的那样,现如今的他们还比较迷惘,虽然签了周氏之后,他们不需要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但是他们对乐队的未来还是没有头绪。

    一开始组建乐队的热情,虽然还在,但早已不如之前那样热烈,是剩下的,就需要用别的一些东西来支撑。

    没有生计问题,他们也要面临其他很多问题,观众到底会不会喜欢他们的作品?以后把专辑做出来,能不能给公司挣钱?

    虽然公司一直没有给过他们太大的压力,但是他们却不能不想这些事情。

    自从他们组建了乐队之后,就经常听到其他乐队解散的消息,知名的大乐队就不说了,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乐队。

    单单是燕京这一座城市,可能这个月组建了十个新的乐队,下个月就要解散十五个。

    当然了,摇滚圈也不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听说魔岩三杰今年春天要出新专辑,而且魔岩唱片也在大力推广他们,这也给很多摇滚音乐人一些信心。

    但魔岩三杰的发展,对鲍家街号是有影响的,因为他们乐队的风格跟魔岩三杰完全不同。

    当所有人都在朝着另一条路走的时候,鲍家街号的这几个成员就要考虑,他们走的这条路是否是对的了。

    因此,周彦的肯定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你准备把这首曲子放在《长大成人》里面的哪一块?”周彦问道。

    “我准备放在兰州女孩去舞厅找周青的那一段,就让周青他们乐队演奏这首歌。”

    周彦沉吟道,“这首曲子很好,跟周青这个人物也很契合,但是放在这一段并不合适,因为这首曲子太过积极,不符合他们那个乐队的风格。这个乐队,包括周青所在的整个音乐圈子,就是一个字‘颓’,给他们写一点地下流行的大路货就行了。至于这首《小鸟》,可以放在片尾,作为点题的存在。”

    汪锋的音乐才华是有的,但要说配乐,经验就少得可怜。

    “可是那类曲子,我不太能写出来……”

    周彦看了一眼汪锋,“你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你是觉得写出那种曲子让你丢人。”

    汪锋低下头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如果你还想做配乐的话,那你的思路就要变过来。配乐指导是为了电影剧情服务的,如果今天路学长拍的不是《长大成人》,而是《鲍家街号传记》,那你可以尽情发挥,但是《长大成人》里面所展现出来的摇滚音乐圈就是那样。如果你非要把《小鸟》拿给他们乐队演奏,那就直接把路学长的这个故事给打乱了,周青他们乐队里面的那些人,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你觉得他们能写出《小鸟》这种歌曲么?”

    “就像是一个街头大排档里面,出现一道黄焖鱼翅,你自己不觉得别扭么?”

    汪锋依旧低着头,依旧不说话。

    周彦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就又问道,“你到底要不要接这个活,不行的话,我可以提前跟路学长沟通,把人换掉。”

    “不要,师兄。”汪锋一听要换人,也急了,连忙保证道,“我一定会改变思路的。”

    听到汪锋的保证,周彦点点头,“做配乐,需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识,但也不能总是居高临下,要学会沉下来,走进故事当中,多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一来,把配乐做好了,也能让你的音乐创作更加顺畅,当你真正走进这个故事当中,就会发现,它能够给你带来很多生活中无法获得的体验。”

    “师兄,我知道了。”

    周彦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看了看手表,“行了,你们练着吧,我去其他地方转转。”

    汪锋他们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说再多也没用,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体会。

    “师兄慢走。”

    离开了练功房之后,周彦又在工作室里面转了转,最后到了他自己的办公室。

    周彦自己的办公室不大,总共也就二十多平方。

    布置也非常简单,一套沙发,一个茶几,一张办公桌,一个椅子,就连书架都没有放。

    之前姜霞说,要在后面弄个书架,上面摆上书好看点,不过这个提案被周彦否决了。

    他平时在这个办公室待的时间不会太长,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在练功房或者录音棚里面,就算来办公室,也不会花太多时间看书。

    如果要看书,他为什么不在家看呢?

    只是为了面子的话,那不如不弄,他也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周彦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把刚才转了一圈看到的问题都给记了下来,准备回头拿给姜霞他们看看。

    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补充的东西,周彦也都一并写下,让姜霞他们去弄。

    现在姜霞也不是一个人了,工作室开张在即,姜霞已经招了一个助手。

    但一个助手显然是不够的,这段时间他们也在物色人选的,准备在工作室这边搭建一套班子下来。

    别的不说,肯定先要把工作室的总经理给招到,这样工作室开工之后,就不用周彦跟姜霞自己盯着了。

    招到总经理之后,后续工作室需要补充人员,就可以让总经理自己去招募。

    周彦还没写完,电子厂的厂长李修海就来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听到敲门声,周彦抬头,看到是李修海,他放下笔起身道,“李厂长,您怎么来了?”

    李修海笑着走进来,“我刚才看到你的车停在外面,想着你来厂里了,就顺道过来看看。”

    “请坐。”将李修海请坐下,周彦又告歉道,“办公室刚弄好,连个水壶都没有。”

    李修海摆摆手,“别客气了周老师,我办公室离你这边也没几步,刚喝了一肚子水过来的。”

    说着,他又在办公室里打量了起来,“还是你们这效率高啊,才几个月功夫,这个仓库就大变了样。周老师这是刚到燕京?”

    “嗯,刚到就来这边看看,眼见着工作室快要开了,我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遗漏的。”

    “没错,还是仔细一点好,这栋楼感觉怎么样,还算宽敞么?”

    周彦点点头,“挺好的,基本上满足日常需求了,这些录音棚什么的,主要也是我自己用。”

    “周老师你的招牌在这里,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慕名过来,我看你在楼下规划了那么多车位,就知道你们对未来的规划肯定非常长远。”

    前面李修海的话周彦没当回事,这会儿却听出一些别的东西来了。

    李修海老是想把话题往工作室的未来规划上引,看来他也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只是顺道过来随便走走。

    知道李修海可能是有什么想法,周彦便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既然做了,肯定是希望能够往大了做,只不过眼下只把现有的做好就行了。”

    李修海立马说道,“周老师你放心,仓库你们只管用,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而且你们以后想要扩张的话,我们也会竭尽全力支持,前面这个三号楼,离你们比较近,你们如果想要的话,我们厂可以把生产线挤一挤,给你们腾出来地方。”() ()

    这下周彦听明白李修海的意思了,原来是想要把三号楼租给他们。

    李修海嘴上说得挺好,什么生产线挤一挤,给他们工作室腾地方。

    事实上,电子厂现在的情况周彦门清。

    三号楼本来就是电子厂在扩张的时候弄的。

    但是三号楼的生产线刚弄到一半,厂子效益就不行了,现在三号楼的生长线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工人都被拉回到一号楼跟二号楼里面。

    李修海大概是想着,三号楼空着也空着,不如把它租给周彦,这样一来就能补贴厂里面。

    现在厂子效益不太好,企业改革又没有开始,工人都扎在厂子里面,每天人吃马嚼的都要钱。

    厂子效益不好,赚不到钱,养着这些工人举步维艰,就只能伸手向上面要钱,但上头的钱哪有那么好要的。

    而且钱要多了,也显得他这个厂长的经营能力不行。

    如果周彦能够把三号楼给租下来,别的不说,厂子的基本盘还算能够稳住。

    人家可不管你厂子的钱是不是靠自身业务赚的,只要能把盘子稳住,领导就能满意。

    但是周彦并不想搭这个茬,他之所以会租电子厂的仓库,是因为仓库的空间大,楼层高,有改造成录音棚的条件。

    而三号楼的楼层挑高不到四米,不具备改造成大型录音棚的条件,最多也就能做成普通的练功房,或者拿来办公用。

    关键现在的工作室,也用不上这么多地方,租过来纯属浪费。

    要是再过几年,厂子能买卖了,周彦倒也不介意花点钱买下来。

    “李厂长,实在太感谢了,以后如果工作室有发展了,我肯定要去麻烦你。只不过眼下,恐怕还不需要这么多地方。”

    听周彦这么说,李修海微微有些失望,不过这个结果他也有预料。

    他之所以要说这个事情,也是想让周彦心里面能有这事。后面假如碰到要用地方的情况,也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们这个三号楼。

    “嗐,周老师客气了,这都是应该做的。”随后李修海又非常大方地说道,“虽然当时只租给你们仓库以及边上这一小圈,但是三号楼后面这块空地随便你们用。”

    虽然李修海不知道周彦到底是什么背景,但是周彦能够从沈思源手里抢到这个仓库,可见其身份不一般。

    反正三号楼后面这片地方他们厂里面基本上用不到,干脆就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周彦他们使用,也算是结了个善缘。

    周彦点头感激道,“实在太感谢了。”

    李修海也很识趣,事情说完,就起身告辞,“那周老师,我就不耽误你工作,先回去了。”

    “嗯,李厂长您去忙,我这还有点事情,回头有时间我去您办公室拜访。”

    “那我恭候大驾。”

    等到李修海离开,周彦走到窗户边上,看了看对面的三号楼。

    虽然他没有搭李修海的茬,但是对于三号楼,他还真有一丢丢想法。

    三号楼的挑高做不成大型的录音棚,但周彦还想着有机会做个电影工作室,到时候就可以把三号楼给租下来。

    只不过电影工作室是后面的事情,现在去把三号楼租下来有点浪费了,反正三号楼一时半会也没人会去租,后面再说这个事情也不迟。

    主要还是他现在手头上并不宽裕,弄现在这个工作室,已经花了他不少钱了。

    三号楼如果要租下来,这么大一栋楼,光是装修就要花费一大笔钱。

    ……

    趁着开学前,周彦去了一趟人民文学出版,去的时候他带了一份稿子。

    林海阔接过稿子之后,疑惑道,“这是?”

    “我还是觉得单行本的篇幅太少了,想要加一篇。”

    林海阔眉头一挑,点头道,“我看看。”

    他先看到了的名字——狮子桥。

    狮子桥看起来像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不过李海阔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也没搜到这个狮子桥在哪儿。

    许是某个不太知名的地方。

    而这篇的开头,就提到了狮子桥。

    “我路过狮子桥的时候,李里来找我,‘赵芳要结婚了。’”

    “他看着我,观察我的反应……”

    看完第一段,林海阔抬头看了看周彦,心说周彦这篇新跟之前的风格好像也不太一样,但是叙事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成熟。

    《树洞》的新魔幻现实主义让人眼前一亮,而这篇新似乎并没有延续之前的风格,开头读起来更像是现实主义,而且这还是第一人称,跟周彦之前的几篇都不太一样。

    讲述了“我”跟一个叫赵芳的女孩子的故事,“我”跟赵芳是初中同学,“我”个子很小,学习一般,在班里面并不起眼。

    赵芳学习不好,却是学校的名人,但却不是什么好名声。

    她身材高挑,非常漂亮,平时又喜欢穿裙子,所以学校经常会有一些关于她的风言风语,还有传闻说,她堕过两次胎。

    机缘巧合之下,赵芳跟“我”走得很近,晚上经常一起去狮子桥旁边聊天。

    后来“我”跟赵芳在狮子桥鬼混的事情被揭发,结果就是赵芳退学,而“我”反而因为这件事情在学校出了名,受到很多男孩子的羡慕。

    多年以后,“我”再听到赵芳的名字时,她已经快要结婚。

    “我”并不想打扰他,但是不知怎么的,“我”跟赵芳当年的事情被赵芳的新婚丈夫知道了。

    她的丈夫堵在“我”家门口,逼问我当年的事情,但是任凭“我”如何解释,她的丈夫都不愿意相信。

    最终的结果是,赵芳被迫跟丈夫结婚,而“我”则去了另外一个城市。

    “我”最后一次听到赵芳的消息,还是在狮子桥边上,但听到的却是死讯。

    这篇不算短,有一万五千多字,但是林海阔阅文无数,看稿子的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把稿子看完了。

    看完之后,林海阔唏嘘道,“这个女孩子的命运实在坎坷,人言可畏,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化成一把刀子,杀人于无形。而且这篇也展现了农村某些地方教育水平的落后,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青春期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不过我看这篇,是不是还有后续,里面出现了一些人物,看起来好像后面还有扩展。”

    “赵芳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不过狮子桥的故事还有。”

    《狮子桥》是周彦自己写的一部短篇集,里面总共包括了六个故事,都是围绕着狮子桥来的,赵芳只是其中一个。

    “其他的写出来了么?”

    “还没有。”周彦摇摇头。

    其实都在他脑海中,不过暂时没有写出来而已。

    林海阔拿着稿子,“这篇稿子您是准备直接放进单行本里面,还是先找个杂志发表?我个人建议还是先找个杂志发表,如此一来您这边也能多一部分收入。”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之所以想要给周彦出单行本,主要是因为《树洞》这篇,其他的都是添头,加一篇新,对后期的销售影响其实并不大。

    不然的话,林海阔也不会建议周彦先去找一个杂志社发表。

    “没问题,回头我去找《燕京文学》问问,看他们要不要这个稿子。”

    林海阔笑道,“不可能不要的。”

    这篇的水平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对于周彦这样的“老作者”来说,杂志社本来就会放宽要求。

    文学嘛,还是感性的,作者的名字能为文章加分不少。

    其实就算不看故事内容,单单凭周彦的写作手法,大部分杂志都会收。

    林海阔对周彦的写作手法非常感兴趣,其实现在很多作家都在摸索改怎么写,比如余桦、马原他们一批人,之前就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但是周彦显然比他们走得更前,在写作手法这一块,他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颇有点取百家之长,再加点自己创新的意味。

    “正好我一会儿就去找华扬。”

    林海阔点点头,“周老师您放心,不管有没有杂志社发表,我们都会把这篇稿子放进单行本里面的。”

    听到林海阔这么说,周彦还挺意外,原本他以为林海阔就是现代文学组的一个普通编辑,现在看来林海阔应该还挺有权利,不然也不能直接把这事给应承下来。

    如果林海阔是个普通编辑,那他至少要去找他们的组长审批。

    跟林海阔告辞之后,周彦就带着稿子去找了华扬。

    华扬对稿子赞不绝口,不过能否发表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他让周彦先回家等消息,他要将稿子往上递。

    第二天下午,华扬就来了消息,说稿子通过了,预计在下下期《燕京文学》上发表。

    这事定下来之后,周彦也就没有再管,最近学校开学了,他还有不少事情要忙。

    而且除了忙开学,他还要帮着贾国屏忙结婚的事情,贾国屏跟张新宁的婚礼定在正月二十八,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当然也不是周彦一个人忙,他动员了很多学生,帮他一起忙。

    结婚当天新郎新娘穿的衣服,周彦之前就拜托了董文苗,当天新娘的妆造,周彦又去燕京制片厂找了两个化妆师来帮忙。

    接亲的车子,他让姜霞帮他找的。

    剩下的就是婚礼当天,对食堂的布置,这一块他交给了学生们,让他们去设计方案,等到结婚头一天再一起布置。

    另外,周彦还请了两个摄影师,会在他们结婚当天全程录像。

    为此,周彦还特意写了一份策划书。

    把所有事情捋完之后,周彦发现,电影从业者,还挺适合搞婚庆的。

    其实婚礼就是一场盛大的演出,没有ng,全部一条过,婚礼所要用到的一切,拍电影的都有。

    至于这部电影的“配乐”,周彦就不越俎代庖了,全部是贾国屏自己亲自操刀。

    为了这场婚礼,贾国屏总共写了十七段曲子,毕竟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这家伙也真是卖力。

    ……

    腊月二十二,周四,上午周彦上完课,在食堂吃过午饭就准备回家了,下午他要去参加《树洞》的庆功会。

    刚从食堂出来,就碰到了贾国屏。

    “见到你正好。”贾国屏从挎包里面掏出一份请柬,“这个给你。”

    周彦笑着接过请柬,“还特意给我发个请柬啊。”

    “关系再近,这个流程也必须有嘛。对了,请柬虽然只有一份,但可是邀请你们全家人的。”

    “我家人过来恐怕比较困难了。”

    “不管能不能来,反正我礼节要到嘛。回头多弄点喜糖,帮我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分一分。”

    贾国屏之所以提到家人,主要也是因为周彦的弟弟妹妹。

    之前周倩他们几个来的时候,跟贾国屏还有张新宁混得很熟。

    如果是暑期的话,周彦还真想把几个弟弟妹妹接过来凑凑热闹。

    “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要拿不少糖,你可要把糖备足一点。”

    “这个你不要担心,什么不多,糖管够。”贾国屏拍了拍周彦肩膀,“行了,我去吃饭了,忙了半天,饿得要死。”

    “嗯,你去吃饭吧。”

    周彦点点头,拿着请柬回家了。

章节目录

1990:从鲍家街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肉都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都督并收藏1990:从鲍家街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