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在网络文学写前言这件事,可以说毁誉参半。但从我个人角度上来讲,前言能更好的给读者大大们说明我这本书想要传达怎样的思想,避免一些因为“信息差”导致我书里一些情节会让读者大大们怀疑真实性,或者认为我过于理想、“盲目”文化自信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主题,其实这本书的书名和简介已经能说明一切,主题故事围绕漆器和大运河展开,并且融合了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书的组成元素。
介于我已经说过非遗的价值,这本书就来谈谈漆器,谈谈现在社会上对漆器的印象,再说一说我是怎样找到非遗保护单位,去了解和购买的。也算是针对网络上许多人对漆器不受重视”这一印象,与我书中表述的实际情况极为不相符的一种回应。
据史料显示,漆器的使用距今已经有超年历史。其作用、产地、工艺、市场占比等均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工艺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内外交流、展现了中华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转型:从原始社会到神灵崇拜,再到寻常百姓家,漆器可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漆黑”、“如胶似漆”等词语、成语既是形容漆器,也是由漆器的特性衍变而来,这些都足以见得漆器在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漆器,一直受到国家重视,其地位可谓不亚于瓷器。从上世纪定点代培,专门为几大国营企业培育相关人才,到如今多次国内国际会议、会面中可以清晰看到的漆器屏风……
但众所周知,生漆中的漆酚会让人过敏。虽然我开始了解漆器同样可以追溯到年,可那时候不过是一窥其惊艳,而自我年开始实地去探访漆器保护单位,我听到众多匠人们讲述曾经的经历,才真正见识到其可怕。
从平遥唐都推光漆,到扬州漆器厂,再到BJ金漆镶嵌,最后再到我学习斫琴的道长,过敏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也是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些艰辛,让我对许多营销号和一些不算负责任的博主,发表的不负责任言论愈发反感。
“没有设计,跟不上时代,连古人审美都不如,还不如复刻古人”,通常是他们引流的主要话题和形式。
我曾经只看到了东城非遗馆里展示的大漆作品,也一度以为“没有创新,没有设计”,可当我自以为是的想出来一个又一个“创新设计”,在我真正通过文旅部指导下的国家非遗官网,找到非遗保护单位,搜索地址,深入保护单位,看到他们的作品……
才发现我那些所谓的创新,或许只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如今轻而易举可以复刻,又或许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设计,甚至根本跟不上现在的创新发展。
但无论是BJ金漆镶嵌复原的故宫漆器,还是BJ、平遥均复刻的九龙壁,又或者是扬州漆器以千里江山为范本的再创作纯雕漆、以运河为中心的螺钿花瓶“运河明珠”,乃至于不胜枚举的复原作品。
又或者是BJ金漆镶嵌的“犀皮漆胸针、犀皮漆耳环、漂漆扇子、漂漆冰箱贴起瓶器两用、羊角螺钿梳子”,扬州漆器厂的“勾刀彩绘陆冲板、瓷镶雕漆茶叶盒、点螺钥匙扣、螺钿盘手表、犀皮漆钢笔、螺钿毛笔”,以及两家的卷轴漆画,分别将四断工艺和螺钿融合在柔软可以卷起的画卷上。
诸此种种,何者不是创新?它们怎么没有设计,又怎么不符合时代?
有人可能说,“你算什么,你想到的创意算什么”,抛开我自己,那些嚷着没有创意的视频和评论,他们要的化妆盒,其实不过是是扬州漆器和谢馥春鸭蛋粉合作了多少年的盒子;他们要的发簪、首饰,在所有漆器厂不胜枚举;他们要的扇子,价位可以从几百到几十万全部涵盖……
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国家、漆器艺人乃至于相关从业者从来没有不重视漆器,更没有不重视其实用价值,时代价值。
漆器的实用性从来不是问题,而真正困扰其发展的,其实在于国人乃至世界对漆器的理解,以及对漆器手艺人的理解。
“japan”,被无数人当做流量,呼唤所谓的“重视”,然而漆器最常用的翻译却是“laquerware”,这一点也曾被评论区中许多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指出,而百度翻译搜索漆器,同样是将“laquerware”加粗,摆在最首。
有人会说,无论他们说的对不对,有人看到不就行了?
但是一个谎言,或者说一个被刻意捏造出来的‘争端’所带来的重视,就像是“哗众取宠”,也像是“无病呻吟”。倘若许多人当真为了热爱盲目的加入漆器行业,做自己以为的创新,最后只能在遭受重重苦难之后,落得个无人问津。
试问:那个时候人们的一腔热血冷透,漆器之外,还会有人去抢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非遗么?
这些视频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许多人在“中国不是没有奢侈品”的视频里了解了漆器,就以为漆器已经束之高阁,寻常人根本买不起,可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日用品很多,妆匣、果盘、茶台、手链、扇子、钥匙扣……应有尽有。
是,也有几百万上千万的精品。但“百里千刀一两漆”,如今高品质大漆的个人购买的价格在元左右一斤,均价也在元左右。
金钱之外,更多的投入是时间。以雕漆嵌玉屏风为例,想要从生漆变成雕漆嵌玉等一系列作品,在朱砂、石青、石绿的调色之后,刷上生漆的木胎需要在专门的温湿度下阴干。
扬州一天干一层,梅雨季节一天干两层;BJ有时候要一周才能干一层,一年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可以做。而一层漆,只有.—.毫米厚度,想要刷到一厘米,需要整整一年。
在此基础上才能再由手工艺人进行下一步的雕漆,其间不能出半点错误,否则全盘皆输。除此之外,设计稿子等等一系列步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同样需要手工艺人们极其高超的技艺。
因而,能卖上几百万的作品,可能需要几位师傅一起,做上五六年才能完成。
贵有贵的道理,便宜也是寻常百姓手中的日常器具。而那些不负责任的视频张口闭口就是只剩“贵”字,让社会对漆器的认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是真正让漆器‘束之高阁’的原因。
在我刷到的视频里,同样有人因为看到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以至于错误的认为漆器艺人在用他们的苦和累,“道德绑架”消费者,所以不愿意购买。
但是现实是:很多矛盾实际上不是传承人自己造成的,也不是他们拿来吹嘘的。市场、文化、创新、实用、审美、原材料这些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将事实说给大家并没有错。可部分不负责任的视频却拿出来大肆宣扬,以获得流量和利益。
所幸,在营销号“大把大把”的视频里,我也看到过不少和我我类似观点的一些大大怼他们的评论。
这当中有漆器专业的学生,也不乏我这样的爱好者——我遇到的那些传承人或者是保护单位的手工艺人们,他们会去讲“过敏”,但是他们从来不是埋怨和诉苦,只是平淡的讲着过去的故事,讲着“如今已经走过来”,能够以漆器制作为乐。
哪怕过敏这件事,是一年不碰生漆就有可能再经历一次的,他们也只是笑着和我们讲,这就是大漆——就像是在说,好东西总是有脾气的。
真正让我最难以接受的,还要数有些人口中把“不重视”和“‘盲目’文化自信”这个伪命题联系在一起。() ()
我从不否认我们的文化发展依旧有莫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披着“客观文化自信”的外皮,行“崇洋媚外”之实,是真的会让许多不了解,希望了解的人们产生莫大的误会。
毕竟,中华儿女的责任感是亘古的,这种责任感,同样会带来一种获得感,让我们更接受“我们要靠我们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原来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没有帮上别人”。
更何况有些人抛开环境、社会、经济、替代品谈市场占比,以“某日本国用的多”、“我这边曾经家家在用,现在基本没人买了”、“某日本国比我们创新好”等作为观点。
这些观点巧妙的利用了国人的爱国心理,以及居安思危、谦虚、见贤思齐焉的优良美德,吸引流量,赚足眼球,可实际上却在夸大他国成就,将我们本国的漆器贬得一文不值。
除却上文“japan”一词,是通过揪着一个非常用词汇引起注意之外,康熙也被拿出来当做例证,以其言论中“漆器之中,洋漆最佳”一句作为噱头,使得各年龄段的爱国人士颇为愤慨,可这无疑是一种明晃晃的断章取义!
康熙被记载在《庭训格言》的原话是:“漆器之中,洋漆最佳,故人皆以洋人为巧,所作为佳,却不知漆之为物,宜潮湿而不宜干燥。中国地燥尘多,所以漆器之色最暗,观之似粗鄙。洋地在海中,潮湿无尘,所以漆器之色极其华美。此皆各处水土使然,并非洋人所作之佳,中国人所作之不及也。”
这段文字很浅显的说明了康熙的观点:洋地湿润,所以漆器的颜色看起来光鲜亮丽,中国干燥多风沙,所以漆器看起来不如洋地所产。因而尽管人们因此以为洋地漆器更佳,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至于雍正为什么让造办处,也就是如今BJ金漆镶嵌厂遥远的师承仿制洋漆,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说明是因为洋漆“质优”。反而有证据证明,造办处的仿制品不但“质优”,而且“花样繁多”。
与此同时,所仿制的技术其实根本是唐代传出,由某日本国结合本土文化稍有改变。因而仿制行为,往大了来说这件事,便是说雍既不尊祖训,也漆器的发展史不甚了解。
除此之外,莫过于一代帝王合理的个人喜好而已。
回到前面所说,我也曾遇到过一位以某日本国漆器市场占比中国漆器市场占比相对比对比、以年代前后福建漆器市场占比相对比、以某日本国漆器创新与中国漆器创新相对比,来说明中国漆器发展有多“差”的。
可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漆器受不受重视”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漆器厂的倒闭、创汇时期质廉价廉产品因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变成了质优价廉或是质优价贵,所以消费者购买增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替代品的增多,同样决定了市场占比的变化。
乡村、城镇的私营企业发展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国企有国家资金作支撑,因此这个过程中国企倒闭,没人接手的厂子便不复存在了,产量必然骤减。
非遗中,如:毕六福油纸伞、苏州如意檀香扇厂都是国企无法自负盈亏,由个人把欠债补上,这才延续下来的。
更何况中国有瓷、铜、竹、木、紫砂等等材质,可选多样。高中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样东西的替代品性价比高,比如不锈钢碗、瓷碗可以替代漆器碗,木质家具、简易家具可以代替漆器家具,那么替代品的销售量就会高,由此,漆器显然无法占据上筹。
以对方和我争论的漆器钢笔为例,其在中国的使用价值本就与其在某日本国无法比较。
因为我们笔的现在市场大部分是靠学生来支撑,而学生按考试规定需要使用“.mm黑色签字笔”,买钢笔往往用来送人,或者是商务人士购买,这时候漆器钢笔的实用性和必需性并不高,甚至不如漆器杆毛笔。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国内依旧有,雕漆、点螺、犀皮漆等多种多样的漆器钢笔被制作和售卖。
正如康熙提到的环境影响漆器的外观,社会环境的干燥、湿润、腐蚀性不同,都铸就了漆器在中国绝不可能和某日本国相比较,甚至在中国境内,各个省份的环境差异极大,都注定了漆器的市场占比很不均衡。
以扬州古琴来到BJ很容易开裂为例,虽然北方的漆器去到南方没有问题,但是南方的漆器来到北方就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如此一来,简单便宜的瓷器当仁不让成为首选。
当然,五年前我也曾觉得“xx国抢注哎”、“我们怎么不重视”,但是这都是因为了解不够深入的因素。只要深入了解就该明白,很多东西不是一时的,而且背后时代变化太多,各国之间情况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单一变量可以比较,当变量过多,这样的对比,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作为他们口中“中国漆器发展差,不被国家重视,没人继承,不懂创新,不在乎女性群体需求”的证明。
而以个人可以一知半解,但在进行文化宣传时,则必须负起责任,至少也该了解其历史、社会、文化的背景,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五年前的我,甚至现在的我,远不如一个营销号或者博主“被看到”的几率大,多的我做不到,我只能让看到我书的读者大大们真正了解到我了解到的漆器的现状,了解到他们说给我听的那些文化。
说到这里,我才发现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前言快被我写成社评。总结起来,其实莫过于简介那段话,漆器在中国不缺重视,不缺创新,缺的是“了解”,缺的是不用“欺骗”言语引流的正当宣传方式。
我没有这个本事去做宣传,但我可以把漆器写进故事里,和书中的角色们一起,利用青年思维给世界带来“漆器起源于中国”、“漆器从未被新时代抛弃”的认知,以青年视角、让大家看到青年力量为漆器赋能,看他们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到漆器背后的文化、漆器工匠们所攻克对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我个人的亲身体验现在只包括漂漆体验和学习斫琴,虽然现在斫琴已经学到要上灰胎、刷大漆的步骤,但是因为知道我要复读高考,教斫琴的道长看我很紧,生怕我过敏耽误高考,想作死尝试一下也没有机会。
当然,在我今年高考之后,我也打算直白的表达我的目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生漆过敏”,才能真正写出那种感受。当然,如果有幸不过敏,那也是我能够书写一种“格外幸运”的源泉。
最后,我把一段我在一个视频评论区里的留言送给各位读者大大,送给想要写非遗的大大们,也送给我自己,铭记:
要写漆器,不能只写生漆,要写因为过敏抓破的脸,要写多年后笑谈的“值得”。
要写油纸伞,不能只写佳人,要写同雨巷中彳亍一般的迷茫,要写博物馆里无以言表的一声“哇塞”。
要写绫罗绸缎,不能只写衣袂飘飘,轻罗小扇扑流萤,要写纺织业与祖国发展的紧密相连,要写几千年来的一梭一线,更要写如今传承背后的一声声慨叹。
要写非遗,应该真正了解他们,了解这背后一代代传承、一道道坎坷,甚至一次次幸运才让他们留到如今。而不是只当做一个能给你带来经济价值、让你名声鹊起的噱头……
慈莲笙
肆柒贰零年叁月拾伍日
(年月日)
于京
关于这本书的主题,其实这本书的书名和简介已经能说明一切,主题故事围绕漆器和大运河展开,并且融合了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书的组成元素。
介于我已经说过非遗的价值,这本书就来谈谈漆器,谈谈现在社会上对漆器的印象,再说一说我是怎样找到非遗保护单位,去了解和购买的。也算是针对网络上许多人对漆器不受重视”这一印象,与我书中表述的实际情况极为不相符的一种回应。
据史料显示,漆器的使用距今已经有超年历史。其作用、产地、工艺、市场占比等均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工艺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内外交流、展现了中华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转型:从原始社会到神灵崇拜,再到寻常百姓家,漆器可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漆黑”、“如胶似漆”等词语、成语既是形容漆器,也是由漆器的特性衍变而来,这些都足以见得漆器在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漆器,一直受到国家重视,其地位可谓不亚于瓷器。从上世纪定点代培,专门为几大国营企业培育相关人才,到如今多次国内国际会议、会面中可以清晰看到的漆器屏风……
但众所周知,生漆中的漆酚会让人过敏。虽然我开始了解漆器同样可以追溯到年,可那时候不过是一窥其惊艳,而自我年开始实地去探访漆器保护单位,我听到众多匠人们讲述曾经的经历,才真正见识到其可怕。
从平遥唐都推光漆,到扬州漆器厂,再到BJ金漆镶嵌,最后再到我学习斫琴的道长,过敏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也是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些艰辛,让我对许多营销号和一些不算负责任的博主,发表的不负责任言论愈发反感。
“没有设计,跟不上时代,连古人审美都不如,还不如复刻古人”,通常是他们引流的主要话题和形式。
我曾经只看到了东城非遗馆里展示的大漆作品,也一度以为“没有创新,没有设计”,可当我自以为是的想出来一个又一个“创新设计”,在我真正通过文旅部指导下的国家非遗官网,找到非遗保护单位,搜索地址,深入保护单位,看到他们的作品……
才发现我那些所谓的创新,或许只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如今轻而易举可以复刻,又或许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设计,甚至根本跟不上现在的创新发展。
但无论是BJ金漆镶嵌复原的故宫漆器,还是BJ、平遥均复刻的九龙壁,又或者是扬州漆器以千里江山为范本的再创作纯雕漆、以运河为中心的螺钿花瓶“运河明珠”,乃至于不胜枚举的复原作品。
又或者是BJ金漆镶嵌的“犀皮漆胸针、犀皮漆耳环、漂漆扇子、漂漆冰箱贴起瓶器两用、羊角螺钿梳子”,扬州漆器厂的“勾刀彩绘陆冲板、瓷镶雕漆茶叶盒、点螺钥匙扣、螺钿盘手表、犀皮漆钢笔、螺钿毛笔”,以及两家的卷轴漆画,分别将四断工艺和螺钿融合在柔软可以卷起的画卷上。
诸此种种,何者不是创新?它们怎么没有设计,又怎么不符合时代?
有人可能说,“你算什么,你想到的创意算什么”,抛开我自己,那些嚷着没有创意的视频和评论,他们要的化妆盒,其实不过是是扬州漆器和谢馥春鸭蛋粉合作了多少年的盒子;他们要的发簪、首饰,在所有漆器厂不胜枚举;他们要的扇子,价位可以从几百到几十万全部涵盖……
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国家、漆器艺人乃至于相关从业者从来没有不重视漆器,更没有不重视其实用价值,时代价值。
漆器的实用性从来不是问题,而真正困扰其发展的,其实在于国人乃至世界对漆器的理解,以及对漆器手艺人的理解。
“japan”,被无数人当做流量,呼唤所谓的“重视”,然而漆器最常用的翻译却是“laquerware”,这一点也曾被评论区中许多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指出,而百度翻译搜索漆器,同样是将“laquerware”加粗,摆在最首。
有人会说,无论他们说的对不对,有人看到不就行了?
但是一个谎言,或者说一个被刻意捏造出来的‘争端’所带来的重视,就像是“哗众取宠”,也像是“无病呻吟”。倘若许多人当真为了热爱盲目的加入漆器行业,做自己以为的创新,最后只能在遭受重重苦难之后,落得个无人问津。
试问:那个时候人们的一腔热血冷透,漆器之外,还会有人去抢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非遗么?
这些视频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许多人在“中国不是没有奢侈品”的视频里了解了漆器,就以为漆器已经束之高阁,寻常人根本买不起,可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日用品很多,妆匣、果盘、茶台、手链、扇子、钥匙扣……应有尽有。
是,也有几百万上千万的精品。但“百里千刀一两漆”,如今高品质大漆的个人购买的价格在元左右一斤,均价也在元左右。
金钱之外,更多的投入是时间。以雕漆嵌玉屏风为例,想要从生漆变成雕漆嵌玉等一系列作品,在朱砂、石青、石绿的调色之后,刷上生漆的木胎需要在专门的温湿度下阴干。
扬州一天干一层,梅雨季节一天干两层;BJ有时候要一周才能干一层,一年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可以做。而一层漆,只有.—.毫米厚度,想要刷到一厘米,需要整整一年。
在此基础上才能再由手工艺人进行下一步的雕漆,其间不能出半点错误,否则全盘皆输。除此之外,设计稿子等等一系列步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同样需要手工艺人们极其高超的技艺。
因而,能卖上几百万的作品,可能需要几位师傅一起,做上五六年才能完成。
贵有贵的道理,便宜也是寻常百姓手中的日常器具。而那些不负责任的视频张口闭口就是只剩“贵”字,让社会对漆器的认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是真正让漆器‘束之高阁’的原因。
在我刷到的视频里,同样有人因为看到各种不负责任的宣传,以至于错误的认为漆器艺人在用他们的苦和累,“道德绑架”消费者,所以不愿意购买。
但是现实是:很多矛盾实际上不是传承人自己造成的,也不是他们拿来吹嘘的。市场、文化、创新、实用、审美、原材料这些困难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将事实说给大家并没有错。可部分不负责任的视频却拿出来大肆宣扬,以获得流量和利益。
所幸,在营销号“大把大把”的视频里,我也看到过不少和我我类似观点的一些大大怼他们的评论。
这当中有漆器专业的学生,也不乏我这样的爱好者——我遇到的那些传承人或者是保护单位的手工艺人们,他们会去讲“过敏”,但是他们从来不是埋怨和诉苦,只是平淡的讲着过去的故事,讲着“如今已经走过来”,能够以漆器制作为乐。
哪怕过敏这件事,是一年不碰生漆就有可能再经历一次的,他们也只是笑着和我们讲,这就是大漆——就像是在说,好东西总是有脾气的。
真正让我最难以接受的,还要数有些人口中把“不重视”和“‘盲目’文化自信”这个伪命题联系在一起。() ()
我从不否认我们的文化发展依旧有莫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披着“客观文化自信”的外皮,行“崇洋媚外”之实,是真的会让许多不了解,希望了解的人们产生莫大的误会。
毕竟,中华儿女的责任感是亘古的,这种责任感,同样会带来一种获得感,让我们更接受“我们要靠我们去帮助他人”,而不是“原来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没有帮上别人”。
更何况有些人抛开环境、社会、经济、替代品谈市场占比,以“某日本国用的多”、“我这边曾经家家在用,现在基本没人买了”、“某日本国比我们创新好”等作为观点。
这些观点巧妙的利用了国人的爱国心理,以及居安思危、谦虚、见贤思齐焉的优良美德,吸引流量,赚足眼球,可实际上却在夸大他国成就,将我们本国的漆器贬得一文不值。
除却上文“japan”一词,是通过揪着一个非常用词汇引起注意之外,康熙也被拿出来当做例证,以其言论中“漆器之中,洋漆最佳”一句作为噱头,使得各年龄段的爱国人士颇为愤慨,可这无疑是一种明晃晃的断章取义!
康熙被记载在《庭训格言》的原话是:“漆器之中,洋漆最佳,故人皆以洋人为巧,所作为佳,却不知漆之为物,宜潮湿而不宜干燥。中国地燥尘多,所以漆器之色最暗,观之似粗鄙。洋地在海中,潮湿无尘,所以漆器之色极其华美。此皆各处水土使然,并非洋人所作之佳,中国人所作之不及也。”
这段文字很浅显的说明了康熙的观点:洋地湿润,所以漆器的颜色看起来光鲜亮丽,中国干燥多风沙,所以漆器看起来不如洋地所产。因而尽管人们因此以为洋地漆器更佳,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至于雍正为什么让造办处,也就是如今BJ金漆镶嵌厂遥远的师承仿制洋漆,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说明是因为洋漆“质优”。反而有证据证明,造办处的仿制品不但“质优”,而且“花样繁多”。
与此同时,所仿制的技术其实根本是唐代传出,由某日本国结合本土文化稍有改变。因而仿制行为,往大了来说这件事,便是说雍既不尊祖训,也漆器的发展史不甚了解。
除此之外,莫过于一代帝王合理的个人喜好而已。
回到前面所说,我也曾遇到过一位以某日本国漆器市场占比中国漆器市场占比相对比对比、以年代前后福建漆器市场占比相对比、以某日本国漆器创新与中国漆器创新相对比,来说明中国漆器发展有多“差”的。
可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漆器受不受重视”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漆器厂的倒闭、创汇时期质廉价廉产品因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变成了质优价廉或是质优价贵,所以消费者购买增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替代品的增多,同样决定了市场占比的变化。
乡村、城镇的私营企业发展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国企有国家资金作支撑,因此这个过程中国企倒闭,没人接手的厂子便不复存在了,产量必然骤减。
非遗中,如:毕六福油纸伞、苏州如意檀香扇厂都是国企无法自负盈亏,由个人把欠债补上,这才延续下来的。
更何况中国有瓷、铜、竹、木、紫砂等等材质,可选多样。高中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样东西的替代品性价比高,比如不锈钢碗、瓷碗可以替代漆器碗,木质家具、简易家具可以代替漆器家具,那么替代品的销售量就会高,由此,漆器显然无法占据上筹。
以对方和我争论的漆器钢笔为例,其在中国的使用价值本就与其在某日本国无法比较。
因为我们笔的现在市场大部分是靠学生来支撑,而学生按考试规定需要使用“.mm黑色签字笔”,买钢笔往往用来送人,或者是商务人士购买,这时候漆器钢笔的实用性和必需性并不高,甚至不如漆器杆毛笔。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国内依旧有,雕漆、点螺、犀皮漆等多种多样的漆器钢笔被制作和售卖。
正如康熙提到的环境影响漆器的外观,社会环境的干燥、湿润、腐蚀性不同,都铸就了漆器在中国绝不可能和某日本国相比较,甚至在中国境内,各个省份的环境差异极大,都注定了漆器的市场占比很不均衡。
以扬州古琴来到BJ很容易开裂为例,虽然北方的漆器去到南方没有问题,但是南方的漆器来到北方就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如此一来,简单便宜的瓷器当仁不让成为首选。
当然,五年前我也曾觉得“xx国抢注哎”、“我们怎么不重视”,但是这都是因为了解不够深入的因素。只要深入了解就该明白,很多东西不是一时的,而且背后时代变化太多,各国之间情况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单一变量可以比较,当变量过多,这样的对比,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作为他们口中“中国漆器发展差,不被国家重视,没人继承,不懂创新,不在乎女性群体需求”的证明。
而以个人可以一知半解,但在进行文化宣传时,则必须负起责任,至少也该了解其历史、社会、文化的背景,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五年前的我,甚至现在的我,远不如一个营销号或者博主“被看到”的几率大,多的我做不到,我只能让看到我书的读者大大们真正了解到我了解到的漆器的现状,了解到他们说给我听的那些文化。
说到这里,我才发现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前言快被我写成社评。总结起来,其实莫过于简介那段话,漆器在中国不缺重视,不缺创新,缺的是“了解”,缺的是不用“欺骗”言语引流的正当宣传方式。
我没有这个本事去做宣传,但我可以把漆器写进故事里,和书中的角色们一起,利用青年思维给世界带来“漆器起源于中国”、“漆器从未被新时代抛弃”的认知,以青年视角、让大家看到青年力量为漆器赋能,看他们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到漆器背后的文化、漆器工匠们所攻克对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我个人的亲身体验现在只包括漂漆体验和学习斫琴,虽然现在斫琴已经学到要上灰胎、刷大漆的步骤,但是因为知道我要复读高考,教斫琴的道长看我很紧,生怕我过敏耽误高考,想作死尝试一下也没有机会。
当然,在我今年高考之后,我也打算直白的表达我的目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生漆过敏”,才能真正写出那种感受。当然,如果有幸不过敏,那也是我能够书写一种“格外幸运”的源泉。
最后,我把一段我在一个视频评论区里的留言送给各位读者大大,送给想要写非遗的大大们,也送给我自己,铭记:
要写漆器,不能只写生漆,要写因为过敏抓破的脸,要写多年后笑谈的“值得”。
要写油纸伞,不能只写佳人,要写同雨巷中彳亍一般的迷茫,要写博物馆里无以言表的一声“哇塞”。
要写绫罗绸缎,不能只写衣袂飘飘,轻罗小扇扑流萤,要写纺织业与祖国发展的紧密相连,要写几千年来的一梭一线,更要写如今传承背后的一声声慨叹。
要写非遗,应该真正了解他们,了解这背后一代代传承、一道道坎坷,甚至一次次幸运才让他们留到如今。而不是只当做一个能给你带来经济价值、让你名声鹊起的噱头……
慈莲笙
肆柒贰零年叁月拾伍日
(年月日)
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