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就好,这里还要下去一点。”江泠安说话言简意赅,称不上温柔,可一句句话却总像是流水一样,能直接淌进人心里。

    将房间里零散着的工具收拢整齐,江泠安又转头看了看林沐鸢的进度。

    江泠安摘下手套,伸手摸了摸还没完全成型的木胎,点点头:“槽腹挖好,外面的形修得差不多,就要等来年春天了。”

    “江老师……”林沐鸢抬起头,见江老师又转过身去了,只叫了一声,便等着江老师的回应。

    “嗯?”

    “江老师,既然BJ的温湿度不合适,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扬州做?”

    经过这段时间的沟通,林沐鸢从龚玉笙口中也了解到扬州的漆器文化,更是知道如今BJ的百宝镶嵌等工艺,也与扬州脱不开关系。

    “又或者去福建会不会更好,我记得您说过,要度左右的温度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湿度才能让漆器更好的阴干,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在南方做?”

    “古代都放到BJ,是因为BJ是皇都,得满足上位者的需要,而且交通运输不方便,但是现在显然不会受到运输的影响……”

    这个疑问不单单是属于林沐鸢自己的,同样也是历史系的冉宁在历史书上看不到,却无比好奇的——只凭林沐鸢自己,绝不会有这么繁长的表达。

    “最早的时候,我还没有自己斫琴。”

    “浙闽一代斫琴匠人的琴跟着我四处走。”江泠安指了指墙上一床棕褐色的伏羲式古琴,“你看,这个是我后来修过的。”

    “那个时候去陕西待了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漆面就干裂了……这种裂和一段时间之后形成的断纹是不一样的,反而会给琴声带来负面的影响。”() ()

    “后来我自己会斫琴了,就也意识到受到木材等多方面的影响,湿润地区的琴如果拿到干燥的环境中,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江泠安正同林沐鸢讲着,后者的手机突然响起一连串的消息提示音。

    【宁宁:沐沐,我刚看见你发给我的这个图哎】

    【宁宁:这个看起来好像那个河流三角洲】

    【宁宁: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地理书上那张图】

    【宁宁:不对,你看这边我记得说叫什么来的?岳山对吧……你等我给你画一下。】

    【宁宁:[图片]】

    【宁宁:[图片]】

    【宁宁:这个就好像是从山里发源的河,一路V型谷什么的,这个还有个河中间的部分,叫做什么来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

    【宁宁:不对,我也忘记具体叫什么了。你是不是还在江老师哪里你帮我问问我猜的对不对?】

    高山流水觅知音,既包括了古琴的传统曲目,也是古琴在世流传最广的故事,自家闺蜜这么一说,林沐鸢也觉得有道理。

    古琴身上许多部分都和“水”有关系,虽说古琴槽腹这些平滑与沟壑没有固定的宽度、深度和数量,但或许可以参考水流的走势也说不定?

    “古琴的天地柱鼎立乾坤,不只是流水这一层。”林沐鸢将手机上的消息拿给江泠安看,后者很快给出了答复,“十三徽位和三尺六寸五分的琴身亦是日月。”

    虽然还未到BJ冬天最冷的时节,可窗外的北风着实也开始有些恼人的刺骨。只是抚琴的人手中便是天地日月,倒是有些像松梅般的气质。

章节目录

木香漆色五韵中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慈莲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慈莲笙并收藏木香漆色五韵中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