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少府正厅内两个老头准备了一桌的行囊,少新知走进去看到了这么多行囊:“父亲、老伯准备那么多东西作甚,我就去一个月。”
老头手里没有停,往已经塞不下的行囊里塞着:“到岱山还得七日,准备了一匹快马,那么冷的天,尽快到为好,来拿着。”说着往少新知怀里塞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少新知接过,“父亲,你从哪弄那么多银两,这有一百两?”
“不用你管,我还是有老本,都拿着到了地方,记得买礼再上门有银子,买些世家大族喜爱高雅的物件。”
少府门口,停着一匹马,旁边身穿粗布棉服有八尺多高,五大三粗,身上前胸后背都是包裹的,一个三旬左右的男人站定望了望少府的匾额,往马身边走去,后面主仆互相搀扶着走到大门口。
老头喊道:“儿子!”少新知又回身走回大门口,蹲下道:“父亲、老伯,不是说了,不送了吗?”
老头这次够得到少新知的头,伸手摸了摸道:“儿呀,为父担心你从来没有出过那么远的门,要注意劫匪,流民什么的,还有你那什么时候谁死,什么时候死,出门就不要说了,这世道刚刚太平,世人都忌讳这个的,记住了?”
身旁老伯也道:“少爷,老爷说的你要记住,出门真的不要说人家死活的,不好,记得在路上吃饱穿暖。”
少新知都一一回应了,站起身往后退了一步,整整身下的棉衣,双膝下跪道:“父亲大人留步。”
“砰、砰、砰”三个响头,起身,转身,上马“驾!”快马狂奔而去。
少府的两位老人一直看着,那身影消失,两位老人互相搀扶才慢慢回府,‘吱’那破旧不堪的木门缓缓合上。
七日后,岱山,马又不跑了,想赶路快,马累了不给力。
少新知只能牵着马往岱山走着,路上行人都齐齐看他,很少见过那么五大三粗的八尺多高的人,再看脸,都纷纷离少新知一丈远距离,看着他那模样,都交头接耳起来,八卦的妇人有胆子大的小声咕哝道:“你说,是哪家的仇人来寻仇,那么高大,是不是一拳能打死人呀。”旁边的妇人也道:“我猜八成也是,得罪什么人不好,得罪这块头的,肯定没有命了......”这群妇人还叽叽喳喳讨论着。
小地方从来都是安静过着小日子,这稀罕事少之又少,这么大块头的人藏不起来,冬季家里又没有农活,都出来,把少新知和马,慢慢围成一丈远的包围圈,少新知每走一步,那包围圈还都跟着动,走一步,动一步,走一步,动一步,这人越来越多。
少新知也见人越来越多也哭笑不得停下来,拱手行礼道:“各位乡亲们,可否告诉学生,那齐家世族在哪里。”
人群里的人们都互相看看,有胆大的问道:“你是要寻仇吗?”少新知哭笑不得,冲着说话的人道:“我是学生,来拜老师的。”
“你是书生?”
“我是东洲城的书生。”
大家伙一看不是来寻仇的,都散了,剩下几个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也有胆子大的,“跟俺们走吧,带你去齐府。”三拐不拐的,到了一个一看就古典悠久的府邸,匾额上写着齐府,把少新知领到,又结伴玩耍去了。
少新知整整棉衣,敲了敲齐府,“来了,来了,别敲了。”来了一个学志之年左右的学童,刚想说用那么大的力气砸门干什么,就看到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人站在面前,那从上方压迫感袭来,学童忙退后两步,没有了刚刚的气势,语气软了下来,“你找谁?”
少新知拱手行礼道:“我叫少新知,来拜老师齐昆的。”
学童听名字,没有听过,道:“没这人,你找错了地方了。”就想把门关上,少新知那大手一撑,那学童门就推不动了,“麻烦您,通报一下府里的管家,肯定知道是谁。”
看少新知这么肯定,门又关不上,说了句等着,就往府中走去,不一会来了一位五旬左右的管家老人走了过来,看见少新知这块头,还是愣了愣,拱手行礼:“这位少侠,您是来寻齐昆老太爷的,没有弄错?”
少新知拱手回礼:“学生叫少新知,来拜老师齐昆的,是齐管家吧,您放心吗,没有弄错。”
齐管家看这人,还算有礼数之人,请进府中,带到现在齐老爷的书房,少新知走进行礼,道明拜师意向后,抬头就看到一位六旬左右的老人正拿笔写着字,齐老爷抬头,看向来人道:“来看看,我写的字。”
少新知应是走过看到“深念天下”四字。
“气势开阔,雄浑厚朴。”
齐老爷捋着胡须,“哈、哈、哈。”笑道“来你也写四字吧。”
纸铺好,拿笔,行云流水“治国之道”四字,落笔。
齐老爷看了一下,看那气势凌厉带着锋芒的书法,抬起头看了一眼大块头的少新知,道:“好。”
齐老爷领着少新知,手中拿着纸张“治国之道”走到了齐府最后面的一个院子里,见那一院子梅花含苞待放,甚是好看,走过梅院,看到一个二层小楼,走进去,闻到满是书香纸砚味道,摄人眼前的是一道书墙和那小楼一样高。
“爷爷,爷爷。”齐老爷看到书桌上没有人冲着楼上喊去。
“干嘛,干嘛,小正子。”见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的一个老头从楼梯上走了下来到书桌前,齐老爷尴尬的“咳”了一声,“您的关门弟子来了,我带他来拜见爷爷,这是他写的字,您看看。”
身旁的少新知跪行礼道:“学生少新知,拜见老师。”
“呦吼~~还没有说要他,这都跪下了,小正子,我不是算着没有关门弟子了,这从哪冒出来的?”说着接过那纸张,打开一看“治国之道”行云流水,锋芒毕露带着朝气,一气呵成,齐昆忍不住道了声“好!”
齐昆低头看了一眼跪着的少新知,接着看字道:“治国之道四字,自信,充满希望,一气呵成的字,就是让人心动,行,知了,起来吧。”
少新知还没有反应过来,那齐老爷透着无奈扶起少新知,“师叔,您起来吧,刚刚,那知了,咳,是叫您,爷爷他就爱拿名字的起外号。”
少新知,站起来后,两位老人都得抬着头看他,都太累,赶忙都坐下才好受些。
齐昆摸着已经全白的胡须,“知了,报上你的生辰八字,来老师给你算算。”说着就走到少新知的面前,看他面相,走近一看,摸胡须的手停了下来,听着少新知的生辰,愣住了。
齐老爷看着爷爷不动了,好奇问道“爷爷,这师叔有什么不对吗?”
齐昆道“知了,你......”
少新知起身行礼平静的道:“老师,就是你看到的,天顺十年,我还有六年。”
齐昆看着少新知自己已经知道的模样,道“你不应该来的,你父亲他......”
少新知听到浑身一震,闭上了眼睛,还是过不去......
齐老爷看着这话不说完的两人,摸不着头脑,“爷爷,这是......”正要问。
齐昆打断他看着他道“齐正,我的百年生辰大宴,还有几天。”
齐老爷好久都没有听到爷爷这么正经喊过自己了,还在想是二十年了,还是三十年了,自从自己张家后,好像就没有再叫了,回神回来,算了下时间,正色道:“还有十四天,爷爷。”
齐昆道:“不用邀约那九州那帮老家伙了,当天请这岱山这百户人家吃百辰宴吧。”齐老爷也没有问别的,对爷爷的决定是服从的。
齐昆摸着胡子深思片刻,又道:“齐正,让九州齐家张家的,还有我那九位徒弟,二十天内到岱山来。”
齐老爷听到这,忙正色起身行礼,道:“爷爷,这二十天不够,最少也得二十二天,有的路程太远,那师叔都已去世了四位,是否让他们的接班人来岱山。”
齐昆道:“来吧,二十二天就二十二天,去准备吧。”齐老爷应着,回去安排去了。
短时间内,九洲的大小齐府和那九位徒弟府里都收到了传信。
齐昆带着少新知到了小楼二楼,从书架最上层最边上拿了第一本书,“交给你了,知新接好了。”少新知弯腰双手举过接过那本书,“是,老师。”
剩下的时间少新知就一直在看书从第一本,第一层、二层,一层一层看下去......
第十四天,齐昆生辰大宴,岱山百户人家到岱山主街去参加生辰大宴,都穿的很喜庆,在冬日那一日天气出奇的好,晴空万里,喜气洋洋,齐昆也露面了,在这百户人家走了一遍,收到了百户的祝词,“哈哈哈哈”的笑了一天,到最后都醉了。
少新知背着他回到了小楼,齐昆嘴里念叨着:“这辈子,值了,值了......”。
老头手里没有停,往已经塞不下的行囊里塞着:“到岱山还得七日,准备了一匹快马,那么冷的天,尽快到为好,来拿着。”说着往少新知怀里塞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少新知接过,“父亲,你从哪弄那么多银两,这有一百两?”
“不用你管,我还是有老本,都拿着到了地方,记得买礼再上门有银子,买些世家大族喜爱高雅的物件。”
少府门口,停着一匹马,旁边身穿粗布棉服有八尺多高,五大三粗,身上前胸后背都是包裹的,一个三旬左右的男人站定望了望少府的匾额,往马身边走去,后面主仆互相搀扶着走到大门口。
老头喊道:“儿子!”少新知又回身走回大门口,蹲下道:“父亲、老伯,不是说了,不送了吗?”
老头这次够得到少新知的头,伸手摸了摸道:“儿呀,为父担心你从来没有出过那么远的门,要注意劫匪,流民什么的,还有你那什么时候谁死,什么时候死,出门就不要说了,这世道刚刚太平,世人都忌讳这个的,记住了?”
身旁老伯也道:“少爷,老爷说的你要记住,出门真的不要说人家死活的,不好,记得在路上吃饱穿暖。”
少新知都一一回应了,站起身往后退了一步,整整身下的棉衣,双膝下跪道:“父亲大人留步。”
“砰、砰、砰”三个响头,起身,转身,上马“驾!”快马狂奔而去。
少府的两位老人一直看着,那身影消失,两位老人互相搀扶才慢慢回府,‘吱’那破旧不堪的木门缓缓合上。
七日后,岱山,马又不跑了,想赶路快,马累了不给力。
少新知只能牵着马往岱山走着,路上行人都齐齐看他,很少见过那么五大三粗的八尺多高的人,再看脸,都纷纷离少新知一丈远距离,看着他那模样,都交头接耳起来,八卦的妇人有胆子大的小声咕哝道:“你说,是哪家的仇人来寻仇,那么高大,是不是一拳能打死人呀。”旁边的妇人也道:“我猜八成也是,得罪什么人不好,得罪这块头的,肯定没有命了......”这群妇人还叽叽喳喳讨论着。
小地方从来都是安静过着小日子,这稀罕事少之又少,这么大块头的人藏不起来,冬季家里又没有农活,都出来,把少新知和马,慢慢围成一丈远的包围圈,少新知每走一步,那包围圈还都跟着动,走一步,动一步,走一步,动一步,这人越来越多。
少新知也见人越来越多也哭笑不得停下来,拱手行礼道:“各位乡亲们,可否告诉学生,那齐家世族在哪里。”
人群里的人们都互相看看,有胆大的问道:“你是要寻仇吗?”少新知哭笑不得,冲着说话的人道:“我是学生,来拜老师的。”
“你是书生?”
“我是东洲城的书生。”
大家伙一看不是来寻仇的,都散了,剩下几个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也有胆子大的,“跟俺们走吧,带你去齐府。”三拐不拐的,到了一个一看就古典悠久的府邸,匾额上写着齐府,把少新知领到,又结伴玩耍去了。
少新知整整棉衣,敲了敲齐府,“来了,来了,别敲了。”来了一个学志之年左右的学童,刚想说用那么大的力气砸门干什么,就看到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人站在面前,那从上方压迫感袭来,学童忙退后两步,没有了刚刚的气势,语气软了下来,“你找谁?”
少新知拱手行礼道:“我叫少新知,来拜老师齐昆的。”
学童听名字,没有听过,道:“没这人,你找错了地方了。”就想把门关上,少新知那大手一撑,那学童门就推不动了,“麻烦您,通报一下府里的管家,肯定知道是谁。”
看少新知这么肯定,门又关不上,说了句等着,就往府中走去,不一会来了一位五旬左右的管家老人走了过来,看见少新知这块头,还是愣了愣,拱手行礼:“这位少侠,您是来寻齐昆老太爷的,没有弄错?”
少新知拱手回礼:“学生叫少新知,来拜老师齐昆的,是齐管家吧,您放心吗,没有弄错。”
齐管家看这人,还算有礼数之人,请进府中,带到现在齐老爷的书房,少新知走进行礼,道明拜师意向后,抬头就看到一位六旬左右的老人正拿笔写着字,齐老爷抬头,看向来人道:“来看看,我写的字。”
少新知应是走过看到“深念天下”四字。
“气势开阔,雄浑厚朴。”
齐老爷捋着胡须,“哈、哈、哈。”笑道“来你也写四字吧。”
纸铺好,拿笔,行云流水“治国之道”四字,落笔。
齐老爷看了一下,看那气势凌厉带着锋芒的书法,抬起头看了一眼大块头的少新知,道:“好。”
齐老爷领着少新知,手中拿着纸张“治国之道”走到了齐府最后面的一个院子里,见那一院子梅花含苞待放,甚是好看,走过梅院,看到一个二层小楼,走进去,闻到满是书香纸砚味道,摄人眼前的是一道书墙和那小楼一样高。
“爷爷,爷爷。”齐老爷看到书桌上没有人冲着楼上喊去。
“干嘛,干嘛,小正子。”见头发和胡须都白了的一个老头从楼梯上走了下来到书桌前,齐老爷尴尬的“咳”了一声,“您的关门弟子来了,我带他来拜见爷爷,这是他写的字,您看看。”
身旁的少新知跪行礼道:“学生少新知,拜见老师。”
“呦吼~~还没有说要他,这都跪下了,小正子,我不是算着没有关门弟子了,这从哪冒出来的?”说着接过那纸张,打开一看“治国之道”行云流水,锋芒毕露带着朝气,一气呵成,齐昆忍不住道了声“好!”
齐昆低头看了一眼跪着的少新知,接着看字道:“治国之道四字,自信,充满希望,一气呵成的字,就是让人心动,行,知了,起来吧。”
少新知还没有反应过来,那齐老爷透着无奈扶起少新知,“师叔,您起来吧,刚刚,那知了,咳,是叫您,爷爷他就爱拿名字的起外号。”
少新知,站起来后,两位老人都得抬着头看他,都太累,赶忙都坐下才好受些。
齐昆摸着已经全白的胡须,“知了,报上你的生辰八字,来老师给你算算。”说着就走到少新知的面前,看他面相,走近一看,摸胡须的手停了下来,听着少新知的生辰,愣住了。
齐老爷看着爷爷不动了,好奇问道“爷爷,这师叔有什么不对吗?”
齐昆道“知了,你......”
少新知起身行礼平静的道:“老师,就是你看到的,天顺十年,我还有六年。”
齐昆看着少新知自己已经知道的模样,道“你不应该来的,你父亲他......”
少新知听到浑身一震,闭上了眼睛,还是过不去......
齐老爷看着这话不说完的两人,摸不着头脑,“爷爷,这是......”正要问。
齐昆打断他看着他道“齐正,我的百年生辰大宴,还有几天。”
齐老爷好久都没有听到爷爷这么正经喊过自己了,还在想是二十年了,还是三十年了,自从自己张家后,好像就没有再叫了,回神回来,算了下时间,正色道:“还有十四天,爷爷。”
齐昆道:“不用邀约那九州那帮老家伙了,当天请这岱山这百户人家吃百辰宴吧。”齐老爷也没有问别的,对爷爷的决定是服从的。
齐昆摸着胡子深思片刻,又道:“齐正,让九州齐家张家的,还有我那九位徒弟,二十天内到岱山来。”
齐老爷听到这,忙正色起身行礼,道:“爷爷,这二十天不够,最少也得二十二天,有的路程太远,那师叔都已去世了四位,是否让他们的接班人来岱山。”
齐昆道:“来吧,二十二天就二十二天,去准备吧。”齐老爷应着,回去安排去了。
短时间内,九洲的大小齐府和那九位徒弟府里都收到了传信。
齐昆带着少新知到了小楼二楼,从书架最上层最边上拿了第一本书,“交给你了,知新接好了。”少新知弯腰双手举过接过那本书,“是,老师。”
剩下的时间少新知就一直在看书从第一本,第一层、二层,一层一层看下去......
第十四天,齐昆生辰大宴,岱山百户人家到岱山主街去参加生辰大宴,都穿的很喜庆,在冬日那一日天气出奇的好,晴空万里,喜气洋洋,齐昆也露面了,在这百户人家走了一遍,收到了百户的祝词,“哈哈哈哈”的笑了一天,到最后都醉了。
少新知背着他回到了小楼,齐昆嘴里念叨着:“这辈子,值了,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