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山堡向北,经碱场堡、一堵墙堡、松树口、鸦鹘关、散羊峪至马根单,诸堡边墙的建筑材料并非是砖石,而是木柞墙。既用柞木制成的边墙。长五千四百四十七丈,合后世的四十一公里。
而孤山和碱场二堡位于辽东边墙中段,与后金的老巢赫图阿拉相距不过二百余里。后金军屡次从这里寇边,直捣辽东腹地,所以两地边墙被破损的极为严重。
杨林等人一边行进一边看着被破坏的边墙,心内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年前,任何夷虏都不敢如此挑战大明。现如今却本末倒置了,这不能不叫人气愤难平。
诸人行至离孤山堡数里远的地方,只见堡墙残破、房倒屋塌。里外不见一个人影,毫无一丝生气。就连令人生厌的乌鸦也看不到一只。四周的农田早已荒芜,只留下长满野草的田垄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外。
“大人,我们还要继续向北前往碱场堡吗?那边的景象与这边差不多。”徐晋对眼前的景象并没感到惊奇,因为他之前巡边经常来这里。
“已经离碱场堡不远了,就去看看吧。”杨林说着勒停战马,手搭凉棚观察四周的山势和地形。
只见孤山堡的边墙皆位于东边,所处地势不仅险峻而且易守难攻。这里额定官兵四百七十六名,其中含瞭守官兵七十五名。可惜面对喜欢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后金军,这点兵力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杨林看了半晌后对张魁武等人道:“正是这些城堡和墩台,让我辽东官军星罗棋布的分散各处。打,集中不了兵力形成拳头;守,兵力单薄被各个击破。以致城破人亡损兵折将。你们记住,建虏能在局部集中兵力突破一点,那么我们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积小胜为大胜!但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把兵练好。否则一切免谈!”
“是,大人!”张魁武等人有些话虽听不明白,但还是齐声应道。他们这些人只认得一点,杨林怎么指挥就怎么干,保证错不了。
“防御作战大致分为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两种。积极防御就是常说的不能站在原地挨打,要找准机会不断进行反攻,不能让进攻方放开手脚全力作战;消极防御与积极防御正相反,就是傻乎乎的站在原地挨打。结果就是被进攻方用尽各种方法打趴下。此乃防御作战的大忌!”
“我等愿听大人聆训!”张魁武诸人知道这是杨林在教他们用兵之道,所以俱是凝神屏气的细听。
“积极防御的典范战例,当首推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守雍丘、宁陵和睢阳之战。尤其是雍丘之战,堪称历朝战史之最。每每读其战记,都让我对张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把如何守城和杀敌的计略用到了极致,真是千古奇才!”
杨林说到此处把眼微微闭上,仿佛沉浸到当年张巡死守睢阳的惨烈战场之中,隔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为何与你们说这些?便是因为如今建虏羽翼已丰、尾大不掉。今后官军在野外与其浪战已绝无胜算,势必要依托城池与其交战。而这就需要我们象张大人当年一样,做到守中有攻、攻中有守,积极防御、坚决抗战。决不能困守孤城被动挨打!”
“谨记大人教诲!”张魁武等人知道自己是大头兵一个,没啥文化水平。但是好在他们好学,但凡是杨林讲过的古今人物和战例,都会记在心中。然后私下去找徐晋求教一番。当然,徐晋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也还是要请教杨林。
“多了解古今军事大家和战事战例,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立于不败之地。努尔哈赤自称喜读《三国演义》,说不少用兵的谋略都是从中学来的。哼哼,他这是在嘲讽我们。意思是我用你们的谋略打败了你们。”
杨林看着众人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所以我们自己要努力上进,别总认为当兵吃粮能上阵杀敌就完事了。你们手下都管着百十号的人,他们的命就攥在你们的手里。你们在战场上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他们的生死。”
“你们当官的可以不在乎当兵的命,那么当兵的也同样不在乎你们当官的命。甚至被人放了暗箭都不知道是谁干的。做人要是做到这个样子,那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
杨林这段话的含义很多,让张魁武等人默默的仔细分析起来。一时间大家都没吭声,场面有些尴尬。
“行了,有时间你们再寻思吧。时间不早了,咱们尽快前往碱场堡。要不就该在野外宿营了。”杨林说罢双腿一夹马腹,手中马鞭一扬,催马向前驰去。
碱场堡离孤山堡不到三十里,所处地势险峻。有一条名为代子河的河流将去往建州的道路一分为二。另外境内还有一寨叫舍人寨,居高临下扼守东南方向的入境道路。为平时边军驻守之处。
杨林等人到达碱场堡时天色已晚,因此就地宿营。第二日一早,众人四处巡查。果然如徐晋所言,凄凉荒芜的景象与孤山堡相差无几。
“碱场和孤山两堡犹如锁匙扼守辽东中部,如今却荒无人烟门庭大开。今后若想恢复,恐怕要耗费些时日了。建虏做的真是决了!”杨林望着四周感叹道。
“建虏攻破这两堡后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塘报上说,不愿意走的人都被杀光了,就连孩童都不放过。”徐晋是唯一能理解杨林感受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上官在想什么。那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杨林没言语,目光深深的投向边墙之外。由此向东二百里外,就是建虏的老巢赫图阿拉。() ()
吃过早饭后,众人越过坍塌破损的边墙,向东继续巡边。按照归属划分,孤山和碱场两堡归辽阳副总兵管辖。而叆阳堡则归险山参将管辖。
但是张应昌说过,孤山和碱场是叆阳北方的门户。如今这两堡被毁,建虏就可以不攻镇朔关,从这两地南下直攻叆阳。叆阳若失,则镇江等堡将岌岌可危。
若镇江堡丢失,则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可全力向西攻略辽左。所以杨林要亲自看看这两堡的情况。
杨林和部下们向东又行了二十多里已近边境,忽有斥候来报,说前方数里外的山林中发现有一队贼军在活动。这些人衣装不整齐,有骑马的也有没骑马的。但都携带武器。现在刘信刘哨官正带着斥候们紧紧盯着呢。
“贼军”,是明朝上下对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军的一种称呼,含有轻蔑之意。多见于官府间的文书、记述和奏报等。
因为此时的后金军干的全是烧杀捋掠的事,所以明朝始终认为他们是贼寇,并没有想到他们日后会成为心腹大患。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天启朝后期。
杨林则直接叫他们为“建虏”或“建奴”,因此他的部下们也多以此称呼对方。可还是有官兵按照官府的“贼军”来称呼后金军。
杨林听完斥候的禀报,看向张魁武几人道:“我说诸位哨官大人,这几个月我和你们一直在练兵,练的脑瓜子都大三圈儿。所以今天遇到这种能活动筋骨的事,你们谁也不能拦着我,更不能围在我身边当绊脚石。一句话,这些建虏喽啰投降的不杀,敢反抗的就都宰了!”
“遵命!”张魁武几人脸上充满了兴奋,他们与杨林一样,几个月没打仗浑身憋的难受。
噶里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远方的明境内眺望。他受领的军令是带队深入敌境,沿着辽东边墙擒杀往来的明军斥候或夜不收,以便为己方提供情报。如今已经出来七八天了,连个明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历史上,明军和后金军的斥候战打的很厉害。但是因为军纪不严和军中腐败,明军斥候和夜不收们的素质普遍不高。为了立功领赏,有的人甚至不听号令杀良冒功。因为缺乏民众基础和专业训练,他们深入敌境时多会被后金军擒杀,反将己方情报泄露给对方。
后金方面对情报侦察一直很重视,往往是出动大队人马深入敌境抓“舌头”,进而获取有价值的军事情报。所以历史上明军在辽东战场一败再败,与己方情报侦察能力较弱是有很大关系的。
噶里永远也忘不了自己掉进泥潭的那一夜。因为所在位置昏暗,打扫战场的明军并未发现他。自己虽然被冻得昏死过去,却也捡回了一条命。但留给自己印象最深、最恐惧的,还是明军那名如杀神一般的勇士。
那一夜受的伤让噶里在家休养了将近半年,直至上月伤势才痊愈。虽然他损兵折将未立寸功,但旗主阿敏在四贝勒皇太极的建议下,还是将他从拔什库擢升为达旦章京。以表示对他的褒扬和大度。这让他感激莫名,发誓一定要用军功来回报旗主的厚爱。
后金军在家哈岭和富察这两场战斗中,因为明军事先获得了军情得以从容部署,人员遭受了较大损失。整体算下来,后金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损失了大约七千到一万人。
另外镶蓝旗主阿敏重伤后伤口感染,一只胳膊差点废掉;侍卫扈尔汉虽侥幸逃离战场,但在山林中染上了风寒,回来后大病一场,险些去见了阎王。
这样的战果把努尔哈赤气的几天水米未进,躺在炕上直哼哼。他始终不明白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才导致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
想归想,损失的人口还是要尽快补充的,否则实力不足拿什么来抵御明军的下一次进攻。因此他下令继续大规模抓捕野人女真补充军队。
所以等噶里见到自己的手下时,心中不免一阵失望。原来他的手下大部分是从北边抓过来的野人女真(暨东海女真。包括达斡尔人、索伦人和鄂温克人)。
这些人很有勇气和武力,擅长在山林间作战。但是任谁被从家里抓出来替人当兵卖命,心里都不会感到舒服。所以他们的士气普遍不高,甚至忠诚度也很受怀疑。
当然,这支队伍中的骨干还是由建州兵组成。为了锻炼这些新来的野人女真,他们被命令从最简单的“捉生”开始。就是组团去抓明军的俘虏,以增长他们的实战经验。
这些野人女真毕竟不是嫡系,地位只比阿哈高一点点,所以除了刀矛弓箭并未配备马匹和铠甲。只有立了战功才能以赏赐的形式分发这些装备。
噶里打死也想不到这次会遇到杨林。在他眼中,山川沟壑一成未变,天地间也还是老样子。孰不知脸上涂着迷彩的明军斥候们早就发现了他们,现在正爬在厚厚的落叶之间,密切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噶里在瞭望了一阵后没有发现异常,便坐在一块向阳的大石头上,接过手下送来的酒水和肉干,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翘着二郎腿哼起了“请神调”。
其实噶里也是有经验的老兵,按理来说能感应到危险降临的气息。但是冻伤后遗症和连日来不见明军踪影,让他放松了戒备。只是在草草派出了警戒哨后,便让其余人员就地进食和休息。
而孤山和碱场二堡位于辽东边墙中段,与后金的老巢赫图阿拉相距不过二百余里。后金军屡次从这里寇边,直捣辽东腹地,所以两地边墙被破损的极为严重。
杨林等人一边行进一边看着被破坏的边墙,心内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年前,任何夷虏都不敢如此挑战大明。现如今却本末倒置了,这不能不叫人气愤难平。
诸人行至离孤山堡数里远的地方,只见堡墙残破、房倒屋塌。里外不见一个人影,毫无一丝生气。就连令人生厌的乌鸦也看不到一只。四周的农田早已荒芜,只留下长满野草的田垄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外。
“大人,我们还要继续向北前往碱场堡吗?那边的景象与这边差不多。”徐晋对眼前的景象并没感到惊奇,因为他之前巡边经常来这里。
“已经离碱场堡不远了,就去看看吧。”杨林说着勒停战马,手搭凉棚观察四周的山势和地形。
只见孤山堡的边墙皆位于东边,所处地势不仅险峻而且易守难攻。这里额定官兵四百七十六名,其中含瞭守官兵七十五名。可惜面对喜欢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后金军,这点兵力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杨林看了半晌后对张魁武等人道:“正是这些城堡和墩台,让我辽东官军星罗棋布的分散各处。打,集中不了兵力形成拳头;守,兵力单薄被各个击破。以致城破人亡损兵折将。你们记住,建虏能在局部集中兵力突破一点,那么我们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积小胜为大胜!但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把兵练好。否则一切免谈!”
“是,大人!”张魁武等人有些话虽听不明白,但还是齐声应道。他们这些人只认得一点,杨林怎么指挥就怎么干,保证错不了。
“防御作战大致分为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两种。积极防御就是常说的不能站在原地挨打,要找准机会不断进行反攻,不能让进攻方放开手脚全力作战;消极防御与积极防御正相反,就是傻乎乎的站在原地挨打。结果就是被进攻方用尽各种方法打趴下。此乃防御作战的大忌!”
“我等愿听大人聆训!”张魁武诸人知道这是杨林在教他们用兵之道,所以俱是凝神屏气的细听。
“积极防御的典范战例,当首推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守雍丘、宁陵和睢阳之战。尤其是雍丘之战,堪称历朝战史之最。每每读其战记,都让我对张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把如何守城和杀敌的计略用到了极致,真是千古奇才!”
杨林说到此处把眼微微闭上,仿佛沉浸到当年张巡死守睢阳的惨烈战场之中,隔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为何与你们说这些?便是因为如今建虏羽翼已丰、尾大不掉。今后官军在野外与其浪战已绝无胜算,势必要依托城池与其交战。而这就需要我们象张大人当年一样,做到守中有攻、攻中有守,积极防御、坚决抗战。决不能困守孤城被动挨打!”
“谨记大人教诲!”张魁武等人知道自己是大头兵一个,没啥文化水平。但是好在他们好学,但凡是杨林讲过的古今人物和战例,都会记在心中。然后私下去找徐晋求教一番。当然,徐晋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也还是要请教杨林。
“多了解古今军事大家和战事战例,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立于不败之地。努尔哈赤自称喜读《三国演义》,说不少用兵的谋略都是从中学来的。哼哼,他这是在嘲讽我们。意思是我用你们的谋略打败了你们。”
杨林看着众人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所以我们自己要努力上进,别总认为当兵吃粮能上阵杀敌就完事了。你们手下都管着百十号的人,他们的命就攥在你们的手里。你们在战场上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他们的生死。”
“你们当官的可以不在乎当兵的命,那么当兵的也同样不在乎你们当官的命。甚至被人放了暗箭都不知道是谁干的。做人要是做到这个样子,那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
杨林这段话的含义很多,让张魁武等人默默的仔细分析起来。一时间大家都没吭声,场面有些尴尬。
“行了,有时间你们再寻思吧。时间不早了,咱们尽快前往碱场堡。要不就该在野外宿营了。”杨林说罢双腿一夹马腹,手中马鞭一扬,催马向前驰去。
碱场堡离孤山堡不到三十里,所处地势险峻。有一条名为代子河的河流将去往建州的道路一分为二。另外境内还有一寨叫舍人寨,居高临下扼守东南方向的入境道路。为平时边军驻守之处。
杨林等人到达碱场堡时天色已晚,因此就地宿营。第二日一早,众人四处巡查。果然如徐晋所言,凄凉荒芜的景象与孤山堡相差无几。
“碱场和孤山两堡犹如锁匙扼守辽东中部,如今却荒无人烟门庭大开。今后若想恢复,恐怕要耗费些时日了。建虏做的真是决了!”杨林望着四周感叹道。
“建虏攻破这两堡后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塘报上说,不愿意走的人都被杀光了,就连孩童都不放过。”徐晋是唯一能理解杨林感受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上官在想什么。那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杨林没言语,目光深深的投向边墙之外。由此向东二百里外,就是建虏的老巢赫图阿拉。() ()
吃过早饭后,众人越过坍塌破损的边墙,向东继续巡边。按照归属划分,孤山和碱场两堡归辽阳副总兵管辖。而叆阳堡则归险山参将管辖。
但是张应昌说过,孤山和碱场是叆阳北方的门户。如今这两堡被毁,建虏就可以不攻镇朔关,从这两地南下直攻叆阳。叆阳若失,则镇江等堡将岌岌可危。
若镇江堡丢失,则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可全力向西攻略辽左。所以杨林要亲自看看这两堡的情况。
杨林和部下们向东又行了二十多里已近边境,忽有斥候来报,说前方数里外的山林中发现有一队贼军在活动。这些人衣装不整齐,有骑马的也有没骑马的。但都携带武器。现在刘信刘哨官正带着斥候们紧紧盯着呢。
“贼军”,是明朝上下对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军的一种称呼,含有轻蔑之意。多见于官府间的文书、记述和奏报等。
因为此时的后金军干的全是烧杀捋掠的事,所以明朝始终认为他们是贼寇,并没有想到他们日后会成为心腹大患。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天启朝后期。
杨林则直接叫他们为“建虏”或“建奴”,因此他的部下们也多以此称呼对方。可还是有官兵按照官府的“贼军”来称呼后金军。
杨林听完斥候的禀报,看向张魁武几人道:“我说诸位哨官大人,这几个月我和你们一直在练兵,练的脑瓜子都大三圈儿。所以今天遇到这种能活动筋骨的事,你们谁也不能拦着我,更不能围在我身边当绊脚石。一句话,这些建虏喽啰投降的不杀,敢反抗的就都宰了!”
“遵命!”张魁武几人脸上充满了兴奋,他们与杨林一样,几个月没打仗浑身憋的难受。
噶里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远方的明境内眺望。他受领的军令是带队深入敌境,沿着辽东边墙擒杀往来的明军斥候或夜不收,以便为己方提供情报。如今已经出来七八天了,连个明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历史上,明军和后金军的斥候战打的很厉害。但是因为军纪不严和军中腐败,明军斥候和夜不收们的素质普遍不高。为了立功领赏,有的人甚至不听号令杀良冒功。因为缺乏民众基础和专业训练,他们深入敌境时多会被后金军擒杀,反将己方情报泄露给对方。
后金方面对情报侦察一直很重视,往往是出动大队人马深入敌境抓“舌头”,进而获取有价值的军事情报。所以历史上明军在辽东战场一败再败,与己方情报侦察能力较弱是有很大关系的。
噶里永远也忘不了自己掉进泥潭的那一夜。因为所在位置昏暗,打扫战场的明军并未发现他。自己虽然被冻得昏死过去,却也捡回了一条命。但留给自己印象最深、最恐惧的,还是明军那名如杀神一般的勇士。
那一夜受的伤让噶里在家休养了将近半年,直至上月伤势才痊愈。虽然他损兵折将未立寸功,但旗主阿敏在四贝勒皇太极的建议下,还是将他从拔什库擢升为达旦章京。以表示对他的褒扬和大度。这让他感激莫名,发誓一定要用军功来回报旗主的厚爱。
后金军在家哈岭和富察这两场战斗中,因为明军事先获得了军情得以从容部署,人员遭受了较大损失。整体算下来,后金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损失了大约七千到一万人。
另外镶蓝旗主阿敏重伤后伤口感染,一只胳膊差点废掉;侍卫扈尔汉虽侥幸逃离战场,但在山林中染上了风寒,回来后大病一场,险些去见了阎王。
这样的战果把努尔哈赤气的几天水米未进,躺在炕上直哼哼。他始终不明白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才导致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
想归想,损失的人口还是要尽快补充的,否则实力不足拿什么来抵御明军的下一次进攻。因此他下令继续大规模抓捕野人女真补充军队。
所以等噶里见到自己的手下时,心中不免一阵失望。原来他的手下大部分是从北边抓过来的野人女真(暨东海女真。包括达斡尔人、索伦人和鄂温克人)。
这些人很有勇气和武力,擅长在山林间作战。但是任谁被从家里抓出来替人当兵卖命,心里都不会感到舒服。所以他们的士气普遍不高,甚至忠诚度也很受怀疑。
当然,这支队伍中的骨干还是由建州兵组成。为了锻炼这些新来的野人女真,他们被命令从最简单的“捉生”开始。就是组团去抓明军的俘虏,以增长他们的实战经验。
这些野人女真毕竟不是嫡系,地位只比阿哈高一点点,所以除了刀矛弓箭并未配备马匹和铠甲。只有立了战功才能以赏赐的形式分发这些装备。
噶里打死也想不到这次会遇到杨林。在他眼中,山川沟壑一成未变,天地间也还是老样子。孰不知脸上涂着迷彩的明军斥候们早就发现了他们,现在正爬在厚厚的落叶之间,密切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噶里在瞭望了一阵后没有发现异常,便坐在一块向阳的大石头上,接过手下送来的酒水和肉干,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翘着二郎腿哼起了“请神调”。
其实噶里也是有经验的老兵,按理来说能感应到危险降临的气息。但是冻伤后遗症和连日来不见明军踪影,让他放松了戒备。只是在草草派出了警戒哨后,便让其余人员就地进食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