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道行的目光中带着回忆,轻声说道:“第二次,是你迎蒋太后来京奉养时,再次和百官争执。

    当时你来找我,说要辞去皇帝之位,跟着蒋太后回兴王府去,可还记得吗?”

    嘉靖垂着头:“我记得,后来也是母后下了懿旨,封我父母为兴献帝和兴国后,以皇后身份入宫奉养。

    蒋太后才得以从大明门以皇太后之礼入宫,若非母后成全,那一次,我可能真的就要辞去帝位了。”

    老拐冷笑一声:“你这话也只能骗骗皇后罢了,她心地善良,才会相信。你会辞去皇帝之位?

    你为了坐稳皇帝的位子,连她的孙子孙女都要杀掉,那时你怎么不想着辞去皇帝之位呢?”

    嘉靖被老拐怼得无话可说,又不愿当着张太后的面干掉老拐,只得冷哼一声,以示反击。

    兰道行淡淡的说道:“其实在你来找我之后,杨廷和也来找我了,他再次问起我手中究竟有什么秘密。

    我告诉他,这并非他应该知道的时候。武宗是说,若新皇无道,方可以此秘密拨乱反正。

    可厚熜只是想供养亲娘,不想把自己的亲爹亲娘叫成叔叔婶婶,这是人之常情,怎么能算无道呢?

    这是孝道啊,虽然有不合礼数之处,可难道真的因为他要尽孝,我们就要换一个新皇帝吗?

    杨廷和默然许久,最后长叹一声,说那就再看看吧。他走后,我就下了懿旨,让你接母亲进宫。”

    嘉靖垂着头,泪流满面,他记得,这是他和张太后最后的温馨时光了,当蒋太后入宫之后,这样的时光就再也没有了……

    兰道行也停了一会儿,显然内心中也是颇为感慨,许久后,才重新开口。

    “第三次,就是嘉靖三年时,你再一次发起大礼议,要为亲生父母加尊号,尊为皇帝和皇太后。

    那一次也是你和杨廷和最激烈的一次争斗,最后杨廷和上书请辞,你同意了,还记得吗?”

    嘉靖记得,他当时是真的想直接把杨廷和赶走。历史上,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但在这里,张太后挽留了杨廷和。而杨廷和也第三次向张太后提出了关于秘密的问题。

    杨廷和认为,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再是嘉靖执拗的小事儿了。嘉靖已经明显要借题发挥,破旧立新了。

    借题发挥,就是借着辩论我爹是我爹的问题,看看谁是忠于自己的,谁是敢反对自己的,在心里记下小本本。

    然后对忠于自己的,大力提拔,形成自己的领导班底。对敢反对自己的,罢官免职,打压流放,以巩固皇权。

    杨廷和认为,这已经可以算是“无道”了,而且道理十分充分。

    一个皇帝,不以江山社稷考量思虑,一味在我爹是我爹的问题上纠缠不休,首先是不识大体。

    一个皇帝,不以贤愚忠奸区分群臣,一味以大礼议考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与历代昏君何异?

    所以,杨廷和坚定地要求张太后拿出武宗留下的秘密来,对嘉靖进行拨乱反正!

    嘉靖从不知道杨廷和还有过这番言论,顿时火儿了:“母后,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杨廷和他仗着自己是四朝老臣,嚣张跋扈,一心以相权压君权,欺我年幼,事事作对!

    我若不提拔新人,准备自己的班底,难道我要当个傀儡皇帝不成?他这分明是恋栈权位,却反过来说我!”

    兰道行叹了口气:“厚熜,若说恋栈权位,每个人当官当大了,当久了,都会有这个问题的。

    可杨廷和反对你借着大礼议提拔新人,打击老臣,却并非是这个心思。

    你平心静气地想想看,从武宗离世,到他嘉靖十年彻底离开,这十年间,大明干得怎么样?”

    嘉靖一愣,他倒确实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平心静气地想想,不难发现,杨廷和在的时候,大明一直干得不错。

    武宗离世时,留给杨廷和的烂摊子并不仅是江彬,还有他多年胡闹留下的一大堆屁股要擦。

    武宗是个很矛盾的皇帝,他充满了尚武精神,梦想着能像朱元璋和朱棣一样纵横沙场,饮马长河。

    为此他不惜自封为大将军,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和人干架。其他皇帝一听见哪里打仗就皱眉,他是一听见哪里打仗就开心得跳起来。

    但比起祖宗来,武宗的偏科比较严重。朱元璋和朱棣不光能打仗,治理朝政也是很勤奋用心的,武宗在这方面就没有耐心了。

    而在用人方面,武宗也体现了他的特点:既重用听话好玩的奸臣,也重用耿直能干的忠臣。

    忠臣要干掉奸臣,他舍不得;奸臣要干掉忠臣,他不允许。这个风格和后来的嘉靖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武宗临死的时候,就像一个玩够了的孩子,要上床睡觉了,开始找妈妈收拾被自己霍霍够呛的屋子。

    他给杨廷和留下了很多遗命,全部总结起来就是:朕玩够了,你把屋子收拾干净,等着下一个人来吧……

    在武宗死后,嘉靖还没登基之前,这段时间皇权空缺了三十八天。在这三十八天里,杨廷和就是说一不二的大佬,他颁布了很多条令。

    这些条令包括:减轻漕粮和赋税,取消团练,重整边兵,遣返宫女、乐人,释放无辜囚徒,裁减冗兵、冗员,诛杀乱臣。

    当嘉靖登基后,对杨廷和发布的这些政策,一来挑不出毛病,二来当时杨廷和位高权重,他必须要给面子,因此一直沿用了十年。

    一直到杨廷和辞官离任后,小心眼的嘉靖在严嵩等人的怂恿之下,逐步废弃了杨廷和的政策,而大明也从中兴之路上逐渐开始变成凑合了……

    嘉靖垂头丧气地发现,自己前半截的英明表现,原来和杨廷和的辅佐有分不开的关系。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沮丧。

    其实以嘉靖的聪明才智,绝不会到今天,在张太后的提醒下才能想到这一点。可问题是,他平时也不会去想这些事儿啊!

    至于围在他身边的那些大臣们,谁也不敢提醒他去这么想。因为干得好是皇上英明,干得不好是奸臣当道,这是千古不易之理啊!

    嘉靖闷声问道:“那么,母后觉得杨廷和不是为了恋栈权位,又是为何呢?母后又是如何答复他的?”

    兰道行轻轻叹了口气:“杨廷和确实对你压制得狠了些。可我知道,他其实是被武宗给吓怕了。

    武宗很尊敬杨廷和,可杨廷和也管不住他。他不会当面顶撞杨廷和,却经常会干出让杨廷和无可奈何的事儿来。

    武宗偷偷跑去宣府打猎,杨廷和派人催武宗回朝。武宗不回,却派使者带回羊肉、美酒赐给杨廷和。

    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跑到居庸关,想把武宗给硬拉回来。武宗吓得不敢见他,命宦官谷大用把守关门死活不开门。

    等武宗好不容易玩够了回京时,下旨命令群臣要全体出动,打着旗帐到郊外接驾。

    杨廷和告诉群臣不许动,因为皇帝是偷偷跑出去的,不是因公出差,不配被百官迎接。

    武宗觉得很没面子,在路上又派使臣偷偷找到杨廷和,请他给个面子,别让自己丢人。

    杨廷和坚决不听,到最后百官确实也没有去迎接,武宗最后只好在没人欢迎的情况下偷偷溜回了宫里。

    他们俩,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地走过来的。在杨廷和眼里,武宗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成天提心吊胆的看着。

    武宗去世前告诉杨廷和,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太好。虽然他很快乐,可他不希望下一个皇帝,也和他一样。

    他嘱托杨廷和,要把下一个皇帝培养成一个好皇帝,至少比他要好。杨廷和答应了。”

    嘉靖的心里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为何杨廷和对他发动的大礼议充满了警惕,为何会那么激烈的反对。

    可能在杨廷和的眼里,他和武宗一样。都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肯把礼法放在眼里,只顾自己痛快吧。

    这其实是个因误会而产生的悲剧,是一个二胎家庭中常见的教育问题,只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一个二胎家庭中,父母对第一个孩子,既十分疼爱,又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这个孩子恰好很顽皮,很开朗,很大气,父母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孩子都是顽皮的,而且不怕管,得严管。

    可万一第二个孩子是个很内向,很敏感,很小气的人,父母的严管就会带来强烈的逆反心理。

    到最后,父母与孩子都受伤很深,却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都只会怨恨对方不够好。

    兰道行继续说道:“那一次,是我犹豫最久的一次,可最后,我还是说服杨廷和,还不至于。

    既然前面已经封了兴献帝和兴国后,如今不过是在名称上加个‘皇’字,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何况不是前面还要加上本生两个字的吗,这就意味着厚熜也承认,那只是他的亲生父母,礼法上还是认孝宗和我为父母的。

    杨廷和当时什么都没再说,只是叹了口气,就离开了。那也是他最后一次问我这件事了。

    一直到嘉靖十年,梅龙镇的事情发生,他不需要再问我,也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想,杨廷和对我一定有很多埋怨吧。也许,我早些把这件事告诉他,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可是,厚熜啊,我不敢告诉他呀,我怕他会真的把你给废了,你以后怎么办……”

    「无法沟通的爱,比不爱更容易造成伤害……投票催更吧,否则我更难过了。」

章节目录

大明测字天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万里秋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里秋风并收藏大明测字天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