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卧龙张议潮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章卧龙张议潮“比肩军师?”张飞不信。
孔明摇头:
“亮亦凡人,而天下千年英才何其多也?”
同时孔明也上了心,何等英雄人物?快让我看看。
……
甘露殿的李世民终于也精神一振!
要他说,虽然武侯很厉害,但其病亡后的魏杨之争,属实无聊。
不思破魏反而在那儿为了一己之私争权夺利,他大唐皇帝属实看不上眼。
“盛唐,大唐,晚唐。”
李世民念叨着这几个词语,有点兴趣也有点遗憾:
“唐之武侯乎?”
“不知比之敬德如何?比之那郭子仪又如何?”
【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很有名的号窟,在这窟的南壁,有一副可称作传世之宝的名画。
这幅壁画何人创作已经无从得知,壁画内容是一个唐军出行的画面。
前有仪卫骑队,后有乐舞鼓吹造势,文骑武骑各五队,而中间被执旗者环绕的是一位身着明光铠的威风凛凛的将军。
这幅传世壁画的题名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而这幅壁画,则是张议潮这个归义军节度使,鞠躬尽瘁,跌宕起伏一生的最好见证。】
“归义军?”李世民瞪大了眼睛,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么叫归义?李世民当然清楚。
远方前来归附于中国,才叫归义。
那这张议潮乃是胡人?
可之前光幕不是说他乃盛唐武士?
既是唐人,何言归义?
虽然这幅画看起来确实威风凛凛,当得上盛唐武士之名。
此时李世民恨不得钻到光幕里去揪着那丈育的领子问问:
大唐的命运,究竟如何?
“大家勿躁。”长孙无忌安慰道:
“慢慢看便是,虽为晚唐之景,但从中或许也能一窥大唐之弊病。”
李世民只能冷哼一声,虽然只看开头暂且不明就里。
但作为千古一帝的直觉,李世民总觉得多半是不知道哪一辈儿的“孝子贤孙”又在作妖了。
【降雨线北移为吐蕃改善了气候,二凤遣公主和亲解决了吐蕃的生产技术资料难题。
强盛起来的吐蕃毫不客气,趁安史之乱侵占了河西走廊,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奴隶主。
吐蕃统治这片土地采用了分化的办法,笼大族,奴百姓。
对当时在河西的唐朝百姓来说,刺面刺臂充为奴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老弱病残等唐民,要么直接被杀之,要么就断手砍脚凿目,嬉戏之后丢弃路旁。
张议潮是幸运的,他出生在被吐蕃人笼络的大族中。
但他又是不幸的,身为唐人的他从小是听着盛唐的传说长大的。
身为唐人的自尊让他难以忍受这片曾经繁荣强盛的土地遭受这样的蹂躏。
后来张淮深在给叔叔张议潮作碑时,如此回忆叔叔的少时:
盘桓卧龙,候时而起!】
公安县众人议论纷纷:
“吐蕃又是哪儿?”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盯上了简雍。
虽然未必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见多识广的。
简雍也犯了难,努力琢磨了一下道:“莫非是羌人?”
“宪和先生别开玩笑。”张飞不能认可:
“羌乃杂胡,弱不禁风,如何能成那唐朝之敌?”
孔明觉得很有可能:“与唐为敌,定是胡人,而既是河西之地,即非羌胡,也或与羌胡同出一源。”
相较来说孔明反而对这个吐蕃的强盛原因颇为感兴趣:
“降雨线北移之意不明,暂且按下不表。”
“这大唐皇帝为吐蕃解决了难题……”
庞统快言快语:“莫不是那千古一帝也年老昏聩了?”
两位军师已经在讨论了,武将们都眼眼巴巴看着不明其意呢。
庞统看着自己主公,很有耐心解释道:
“主公认为,五溪蛮山越等人相较,何物是汉民有而蛮人无?”
刘备沉思,然后觉得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汉儿的一切,蛮人都无。”
庞统反问:“那倘若主公下令,命季常授五溪蛮圆车制造之法,天工开物种田沤肥之法以及制盐之术,冶铁之秘,如何?”
刘备觉得不妥:“我疯了不成……?”
说到一半刘备已经意识过来:“难不成?”
孔明点头道:“后世之生僻词,硬释其义,指的应是唐的种田冶铁制盐纺织等工巧要领。”
马良已经明白过来,他在五溪蛮的“扶贫”,做的不过是帮种田修水利之类,盐铁那是碰都不敢碰。
相较于不可置信的刘备众人,大唐的甘露殿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气压。
房杜二人低头抄录,不管其他。
长孙无忌有心想安慰一句,但又怕再被踹上一脚而没地儿说理去。
“我唐百姓此遭遇,罪出于朕乎?”
但心里李世民觉得颇为委屈。
首先他即位后还没和亲过呢,其次就算如此做,不过也是仿前朝旧事罢了。
长孙无忌悄悄出一口气,上前一小步道:() ()
“大家何必揽百年后罪责于己身?”
李世民不言语,他无法判断已经沿用数百年的和亲之策到底如何。
但……
“克明,后世这生产技术资料之词,当议上一议。”
杜如晦记下。
“当察吐蕃之迹,提早剿之。”
杜如晦遵旨。
暂且将此事放下,李世民重新看向光幕,看向那个历经千百年,依然能一窥唐人精气神的壁画,以及其中的将军。
默然不言。
【张议潮出生大概九年后,安西白发军彻底覆灭。
这群老兵守着唐人的骄傲与领土,从少年时鏖战到白发苍苍坚守四十六年。
龟兹城陷之后,白发军被砍掉双足,贬为奴隶。
吐蕃人欣喜若狂,将这份战报大肆宣扬:河西走廊再无唐人矣!
龟兹与沙州并不远,因此我猜年幼的张议潮应当是听着白发军的传说长大的。
也许就是坚韧不拔的白发军让张议潮领略了盛唐武士的风采,我们不得而知。
年轻的张议潮同样在沙州彻底蛰伏了下去,论兵讲剑,蕴习武经,静待时机。
年,吐蕃的赞普又被刺杀,当时吐蕃的两大军阀尚婢婢和论恐热各自支持了一个年幼的赞普。
为了争夺摄政的权利,两大军阀大打出手,在史书上留下了短短一行字:
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李世民目眦欲裂:
李氏子孙无能至此!番邦内乱,却作践他大唐子民!
“啊!!!”
长孙无忌直接舍身扑了上去,紧紧抱着李世民双腿哭道:
“大家正值壮年,且正要立千秋之功!”
“那吐蕃不过弹指可灭,只要大家高兴,尽可将其赞普剖心以谢太庙!”
“何苦气坏了身子!且那张议潮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李世民有心想将其一脚踢开,但无奈长孙无忌双臂紧紧箍住了腿腕,根本无法发力。
挣了两下之后李世民也终于冷静下来,跌坐在榻上缓缓揉着脑袋。
风疾又犯了。
长孙无忌赶忙爬上来,娴熟的给李世民揉脑袋。
挥挥手示意房杜二人不要紧张,李世民缓缓道:
“朕一气那吐蕃之乱,让我唐民百姓遭此横罪。”
“二气那孤忠白发军,四十六年!”
语气稍微加重一点,李世民便又感觉到一股疼痛袭上脑袋。
于是只能闭口。
杜如晦看着光幕上的地图,接口道:
“应是那安史之乱使得吐蕃趁虚而入,侵占河西。”
“长安到西域道路断绝,但那西域守军仍是坚守到老。”
“一军都有苏武之节。”
杜如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他只觉得自己亦不配评价。
好在历史也没有忘记他们。
李世民轻轻按压着太阳穴,面露嘲讽:
“而朕的好子孙,四十六年,连个河西都收不回来!”
“却能第一时间跑去成都!这位子,坐得可真是稳当!”
说是夸赞,但房杜两人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一头在磨牙的老虎。
冷气森森,杀气腾腾。
……
孔明面色,既敬且赞。
庞统小声道:“观这盛唐遗泽,其颇有强汉气象。”
“这胡人真是该杀!”关羽恨声道。
张飞点点头与自己二哥同仇敌忾:
“只有成为战功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甚羡张八百。”
张飞没忘记,后世说张辽的主要功绩就是白狼山,破乌桓斩单于。
魏延与黄忠点头。
刘备也是在白发军的字眼上扫了几眼,不无感怀道:
“唐人孤忠白发军,不输汉家好儿郎。”
【河西八州赤地千里,民怨沸腾。
张议潮也不再犹豫果断起事,这一年他岁。
“帅重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
吐蕃守将逃跑,张议潮暂摄沙州州事,沙州光复。
其后张议潮没有选择苟安,而是率军直扑向东,瓜州也一战而下。
收复沙、瓜二州之后,张议潮与手下略作商议,确定了他们的目标:归唐!
张议潮不再犹豫,以暂代沙州刺史的身份写了一封战报向大唐皇帝请降。
十队亲兵带上沉甸甸的信笺,从不同方向踏上了去往长安之路。
十队信使,九队罹难,唯有高进达幸存,他们从瓜州向东爬上了阿拉善高原一路向东,到了如今的银川北方再一路南下,全程三千多里地。
年出发,直至年年末,最终到达了长安。
这支小队经历荒漠、高原、党项人的劫掠、吐蕃人的追杀,最终六人到达长安。
将沙瓜二州光复的消息带给了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
带给了看着西凉伎饮酒作乐毫无愧疚的大唐将领。
带给了苦候这个消息四十余年的大唐百姓。】
抱拳了。
孔明摇头:
“亮亦凡人,而天下千年英才何其多也?”
同时孔明也上了心,何等英雄人物?快让我看看。
……
甘露殿的李世民终于也精神一振!
要他说,虽然武侯很厉害,但其病亡后的魏杨之争,属实无聊。
不思破魏反而在那儿为了一己之私争权夺利,他大唐皇帝属实看不上眼。
“盛唐,大唐,晚唐。”
李世民念叨着这几个词语,有点兴趣也有点遗憾:
“唐之武侯乎?”
“不知比之敬德如何?比之那郭子仪又如何?”
【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很有名的号窟,在这窟的南壁,有一副可称作传世之宝的名画。
这幅壁画何人创作已经无从得知,壁画内容是一个唐军出行的画面。
前有仪卫骑队,后有乐舞鼓吹造势,文骑武骑各五队,而中间被执旗者环绕的是一位身着明光铠的威风凛凛的将军。
这幅传世壁画的题名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而这幅壁画,则是张议潮这个归义军节度使,鞠躬尽瘁,跌宕起伏一生的最好见证。】
“归义军?”李世民瞪大了眼睛,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么叫归义?李世民当然清楚。
远方前来归附于中国,才叫归义。
那这张议潮乃是胡人?
可之前光幕不是说他乃盛唐武士?
既是唐人,何言归义?
虽然这幅画看起来确实威风凛凛,当得上盛唐武士之名。
此时李世民恨不得钻到光幕里去揪着那丈育的领子问问:
大唐的命运,究竟如何?
“大家勿躁。”长孙无忌安慰道:
“慢慢看便是,虽为晚唐之景,但从中或许也能一窥大唐之弊病。”
李世民只能冷哼一声,虽然只看开头暂且不明就里。
但作为千古一帝的直觉,李世民总觉得多半是不知道哪一辈儿的“孝子贤孙”又在作妖了。
【降雨线北移为吐蕃改善了气候,二凤遣公主和亲解决了吐蕃的生产技术资料难题。
强盛起来的吐蕃毫不客气,趁安史之乱侵占了河西走廊,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奴隶主。
吐蕃统治这片土地采用了分化的办法,笼大族,奴百姓。
对当时在河西的唐朝百姓来说,刺面刺臂充为奴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老弱病残等唐民,要么直接被杀之,要么就断手砍脚凿目,嬉戏之后丢弃路旁。
张议潮是幸运的,他出生在被吐蕃人笼络的大族中。
但他又是不幸的,身为唐人的他从小是听着盛唐的传说长大的。
身为唐人的自尊让他难以忍受这片曾经繁荣强盛的土地遭受这样的蹂躏。
后来张淮深在给叔叔张议潮作碑时,如此回忆叔叔的少时:
盘桓卧龙,候时而起!】
公安县众人议论纷纷:
“吐蕃又是哪儿?”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盯上了简雍。
虽然未必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见多识广的。
简雍也犯了难,努力琢磨了一下道:“莫非是羌人?”
“宪和先生别开玩笑。”张飞不能认可:
“羌乃杂胡,弱不禁风,如何能成那唐朝之敌?”
孔明觉得很有可能:“与唐为敌,定是胡人,而既是河西之地,即非羌胡,也或与羌胡同出一源。”
相较来说孔明反而对这个吐蕃的强盛原因颇为感兴趣:
“降雨线北移之意不明,暂且按下不表。”
“这大唐皇帝为吐蕃解决了难题……”
庞统快言快语:“莫不是那千古一帝也年老昏聩了?”
两位军师已经在讨论了,武将们都眼眼巴巴看着不明其意呢。
庞统看着自己主公,很有耐心解释道:
“主公认为,五溪蛮山越等人相较,何物是汉民有而蛮人无?”
刘备沉思,然后觉得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汉儿的一切,蛮人都无。”
庞统反问:“那倘若主公下令,命季常授五溪蛮圆车制造之法,天工开物种田沤肥之法以及制盐之术,冶铁之秘,如何?”
刘备觉得不妥:“我疯了不成……?”
说到一半刘备已经意识过来:“难不成?”
孔明点头道:“后世之生僻词,硬释其义,指的应是唐的种田冶铁制盐纺织等工巧要领。”
马良已经明白过来,他在五溪蛮的“扶贫”,做的不过是帮种田修水利之类,盐铁那是碰都不敢碰。
相较于不可置信的刘备众人,大唐的甘露殿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气压。
房杜二人低头抄录,不管其他。
长孙无忌有心想安慰一句,但又怕再被踹上一脚而没地儿说理去。
“我唐百姓此遭遇,罪出于朕乎?”
但心里李世民觉得颇为委屈。
首先他即位后还没和亲过呢,其次就算如此做,不过也是仿前朝旧事罢了。
长孙无忌悄悄出一口气,上前一小步道:() ()
“大家何必揽百年后罪责于己身?”
李世民不言语,他无法判断已经沿用数百年的和亲之策到底如何。
但……
“克明,后世这生产技术资料之词,当议上一议。”
杜如晦记下。
“当察吐蕃之迹,提早剿之。”
杜如晦遵旨。
暂且将此事放下,李世民重新看向光幕,看向那个历经千百年,依然能一窥唐人精气神的壁画,以及其中的将军。
默然不言。
【张议潮出生大概九年后,安西白发军彻底覆灭。
这群老兵守着唐人的骄傲与领土,从少年时鏖战到白发苍苍坚守四十六年。
龟兹城陷之后,白发军被砍掉双足,贬为奴隶。
吐蕃人欣喜若狂,将这份战报大肆宣扬:河西走廊再无唐人矣!
龟兹与沙州并不远,因此我猜年幼的张议潮应当是听着白发军的传说长大的。
也许就是坚韧不拔的白发军让张议潮领略了盛唐武士的风采,我们不得而知。
年轻的张议潮同样在沙州彻底蛰伏了下去,论兵讲剑,蕴习武经,静待时机。
年,吐蕃的赞普又被刺杀,当时吐蕃的两大军阀尚婢婢和论恐热各自支持了一个年幼的赞普。
为了争夺摄政的权利,两大军阀大打出手,在史书上留下了短短一行字:
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李世民目眦欲裂:
李氏子孙无能至此!番邦内乱,却作践他大唐子民!
“啊!!!”
长孙无忌直接舍身扑了上去,紧紧抱着李世民双腿哭道:
“大家正值壮年,且正要立千秋之功!”
“那吐蕃不过弹指可灭,只要大家高兴,尽可将其赞普剖心以谢太庙!”
“何苦气坏了身子!且那张议潮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李世民有心想将其一脚踢开,但无奈长孙无忌双臂紧紧箍住了腿腕,根本无法发力。
挣了两下之后李世民也终于冷静下来,跌坐在榻上缓缓揉着脑袋。
风疾又犯了。
长孙无忌赶忙爬上来,娴熟的给李世民揉脑袋。
挥挥手示意房杜二人不要紧张,李世民缓缓道:
“朕一气那吐蕃之乱,让我唐民百姓遭此横罪。”
“二气那孤忠白发军,四十六年!”
语气稍微加重一点,李世民便又感觉到一股疼痛袭上脑袋。
于是只能闭口。
杜如晦看着光幕上的地图,接口道:
“应是那安史之乱使得吐蕃趁虚而入,侵占河西。”
“长安到西域道路断绝,但那西域守军仍是坚守到老。”
“一军都有苏武之节。”
杜如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他只觉得自己亦不配评价。
好在历史也没有忘记他们。
李世民轻轻按压着太阳穴,面露嘲讽:
“而朕的好子孙,四十六年,连个河西都收不回来!”
“却能第一时间跑去成都!这位子,坐得可真是稳当!”
说是夸赞,但房杜两人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一头在磨牙的老虎。
冷气森森,杀气腾腾。
……
孔明面色,既敬且赞。
庞统小声道:“观这盛唐遗泽,其颇有强汉气象。”
“这胡人真是该杀!”关羽恨声道。
张飞点点头与自己二哥同仇敌忾:
“只有成为战功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甚羡张八百。”
张飞没忘记,后世说张辽的主要功绩就是白狼山,破乌桓斩单于。
魏延与黄忠点头。
刘备也是在白发军的字眼上扫了几眼,不无感怀道:
“唐人孤忠白发军,不输汉家好儿郎。”
【河西八州赤地千里,民怨沸腾。
张议潮也不再犹豫果断起事,这一年他岁。
“帅重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
吐蕃守将逃跑,张议潮暂摄沙州州事,沙州光复。
其后张议潮没有选择苟安,而是率军直扑向东,瓜州也一战而下。
收复沙、瓜二州之后,张议潮与手下略作商议,确定了他们的目标:归唐!
张议潮不再犹豫,以暂代沙州刺史的身份写了一封战报向大唐皇帝请降。
十队亲兵带上沉甸甸的信笺,从不同方向踏上了去往长安之路。
十队信使,九队罹难,唯有高进达幸存,他们从瓜州向东爬上了阿拉善高原一路向东,到了如今的银川北方再一路南下,全程三千多里地。
年出发,直至年年末,最终到达了长安。
这支小队经历荒漠、高原、党项人的劫掠、吐蕃人的追杀,最终六人到达长安。
将沙瓜二州光复的消息带给了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
带给了看着西凉伎饮酒作乐毫无愧疚的大唐将领。
带给了苦候这个消息四十余年的大唐百姓。】
抱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