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世代努力与十年苦读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章世代努力与十年苦读盯……
魏征、房玄龄、李世勣三人一时间有些如芒在背之感。
李世勣当即起身就想请罪,但是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
“朕知晓爱卿故地俱是山东,难免倾慕以婚姻谋财之辈。”
魏征巨鹿郡人、房玄龄临淄人出身清河,李世勣曹州离狐人。
几位臣子面色愈发肃然小心,而李世民笑容也愈发和蔼:
“然正如玄成所说:上者,民之表率也,不可不慎。”
也只能点到即止,毕竟若是臣子已经成了姻亲,难不成还能现场重新拆散?
哪有这般行事的道理?
再说了李世民也看的明白:这些所谓的士族大姓在贞观一朝乖巧的仿佛是鹌鹑一般,真正搞事儿反而是在后面了。
这士族大姓到底是如何强盛起来的?
李世民目光梭巡了两遍文字,最终锁定在两个词上:
禁婚,科举。
“世人皆求婚于这禁婚家,故而彼辈能拢财。”
“诗书传家精研于科举制,故而彼辈能聚名?”
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猜测。
刚刚被提点过的臣子们赶忙给陛下喊:
“大家一言即能切中时弊!”
“陛下明察入微!”
“贺喜陛下察后车之覆,当以此鉴之,此乃大唐社稷之福!”
瞧了一眼梗着脖子的魏征,李世民摇摇头,随他吧。
他有种预感,这魏征能名见史册不会是因为擅长给人添堵吧?
一边自己不顾帝意求婚于大姓女子,一边劝阻朕纳“容色绝姝”的大姓女为嫔妃,虽说出发点是好的吧……
不对不对,李世民摇摇头,此般皆小事而已。
“这冗官之弊。何解?”唐皇抛出了问题。
魏征当即出列:
“冗官乃前汉沉疴痼疾,遍览前朝,欲除此弊,宜早不宜晚。”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另一边的房杜。
房玄龄出列斟酌道:
“后世称捉钱为卖官未免太过轻言,然捉钱令史得官之辈难免为逐利之徒。”
“为我唐百姓逐利则为百姓之福,逐利而肥私,则为唐之蠹虫也。”
“而恩荫之策既言我唐极盛,可见后世有所抑制,应是察我唐恩荫之弊遂改,还需大家明察。”
说起来似乎很麻烦,杜如晦总结道:
“裁捉钱,改恩荫,察举旧策宜需同改。”
然后接了一句:“都宜徐徐而图”。
点点头,最终李世民叹了一句道:
“百年盛世,所兴国祚不过三百之数,何哉?”
“莫不是真乃开唐之积弊乎?”
……
“万疆之巨唐,终其一朝国祚两百八十二载,可叹!”
此前刘备的心态是看热闹,如今刘备是真真切切为这大唐惋惜。
毕竟不管怎么看,这唐说是汉的兄弟之朝也不为过。
尚武、宦官、外戚等等,到现在冗官都出来了,简直是亲兄弟啊,如何不可叹?
叹息完毕便是精准的判断:
“这世家门阀之祸,流毒何止百年?”
“这唐朝的世家门阀之观念,尤胜我汉!”
张飞大声嘲笑:
“兄长,毕竟人家祖上个个王侯将相,自是不能与黔首一般种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声吆喝卖女儿补贴家资?”
糜竺也赞同道:
“这以禁婚之名自贵,其行事颇类商贾手段,以名换财而已。”
“那这门第高在何处?”
庞统辛辣道:
“高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儿换得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庙堂吸食君父,独肥己家?”
“彼辈行事,与江东鼠辈何异?”
张飞连连点头,只觉此刻生动见识到了学问的妙用。
庞军师学识渊博,骂人都别有一番风味。
那不知军师若是发起火来,与后世那“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孰强孰弱?
可惜孔明并没有满足张飞的好奇,他提笔将唐朝的几个入官手段写在了面前的纸张上,随后细细琢磨。
捉钱、察举等字被依次划掉,最终孔明一番斟酌在军功两字上画了个圈。
随后孔明抬头面露期待,他现在对于这科举的兴趣是愈来愈大了。
【众所周知,唐代科举并不糊名,并且当时打分并不标准化,主考官个人的喜恶能极大的左右科举成绩。
因此参加科举的大姓士子们很快便总结出来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投贽、行卷、温卷。
首先带着贵重礼物去拜访那些在京都圈里比较有话语权的权贵,努力和人家搭上线,这一步叫投贽。
敲开甲第朱门之后便是第二步:将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赋或诗集编订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还会拜访父辈请其润笔,将这样的问卷递给权贵以求留名赏识,这一步叫行卷。() ()
在科举之前,行卷成功的人还会带着自己的文卷再次上门,增进巩固感情,并求推荐扬名,这一步叫温卷。
而在唐朝中后期,如果士子家里实在太有实力的话,还会将编好的文卷通过中间人呈递给礼部主司,这一步属于最高端的纳省卷。
而这三加一步,士族大姓几乎每一步都能轻松与寒门和白身拉开身位差距,因此最终科举如何也是已经可以预见的了。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留名的名科举进士中,士族大姓合计人,士族小姓合计人,寒门白身者仅人。
而这种比例分布当然并不均匀,将其中的几个皇帝执政时单拉出来对比:
武唐记载名进士,其中士族占位,寒门白身者位。
唐宣宗记载名进士,其中士族占位,寒门白身位。
初步看起来这个锅似乎需要让安禄山来背一下,但玄宗时是啥情况?有记载的进士三十人,士族占人,寒素仅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玄宗时的天宝六年,此时安史之乱还没爆发,史册记载李隆基“欲广求天下之士”,下诏开科取士。
宰相李林甫进言,大规模开科定然会鱼龙混杂,恐有鱼目混珠之徒,而且卑贱之人以科举之名涌入京城不利于治安,建议郡县的官员在当地先来一轮海选,其中优秀者才能来京复试。
李林甫说的很合理,于是获得了全盘操办的权利,于是最终这场科举的结果是“布衣之士无有第者”,被士族全部包圆。
因此李林甫给玄宗报喜:野无遗贤矣!
于是边塞诗人就此诞生,说白了就是在长安洛阳不得志,没法突破士族通过士族的“投贽、行卷、温卷”这一层玻璃天花板。
其中典型代表如安西节度使幕府的岑参,河西节度使幕府的高适,在边塞各州节度使幕府之间乱窜的王昌龄等。
而这些仅是以诗才留名的,更多的如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和高尚,都是在关中长安混不出名堂投奔过去的。
投奔安禄山之后不过三年一个任主簿一个任掌书记,并最终随着乱军“衣锦还乡”。
客观来说士族子弟卷起来的行卷之风,确实在唐朝推动了社会的艺文之风。
毕竟你想行卷出头,诗赋就必须要写的好看,因此唐朝的骈文与律诗也堪称一绝,写的好了被权贵赏识,那一朝之间就什么都有了。
但同时也在唐朝的社会上刮起来了奔竞、浮夸之风。
比如王维为了行卷成功获得解头,亲自走关系去玉真公主府上弹琵琶,因此才被赏识,被玉真公主推荐了上去。
玉真公主推荐的另一位就是李白,李白同样也是凭借一首《玉真仙人词》入了玉真公主法眼。
再比如大官儿于頔,在旧唐书中记载公然敛财,恣意虐杀,凌上威下,一生劣迹斑斑。
但文圣韩愈为了行卷成功,专门为于頔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骈文称赞于頔。
行卷带来的最终后果就是朋党之风,当时行卷的人称那些被行卷的权贵为“座主”,行卷成功后就会被称为权贵的“门生”。
而行卷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将士族尽聚长安洛阳,并最终等来了落榜文人,黄巢。】
“巧立名目,这不就是贿赂嘛!”
张飞嗤之以鼻。
对于这个简单粗暴的评价,刘备孔明尽默然。
如果说前面还能说这行卷是求赏识的话,那后面这座主、门生一出来,大伙就都明白了:党同僚伐异说。
庞统简单粗暴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科举,看来必须糊名了。”
“否则这科举,还没考试呢,孰胜孰负就已先决了出来。”
“那这科举有与没有有何区别?废考才而看出身,不过是换了名目的察举罢了。”
孔明沉思了一下,掰着手指头道:
“字迹、墨种、纸品,俱能区分大姓与寒素。”
“从优而虑,当设考试之场,供纸供墨,集卷糊名。”
“不止如此。”刘巴也加入讨论:
“主考之官员还需与审查考卷之官员分隔互不知,如此方可。”
张松捏着稀疏胡子摇头:
“人有喜恶,我朝因各家之说亦有争论,更遑论写入试卷,在野贤才亦难免因为批阅考卷之人喜恶而被错漏。”
庞统兴致勃勃道:
“这倒是简单,一份考卷需多次审阅即可。”
“不过如此一来……”庞统掰着指头算道:
“场地,用材,官员不可计数,这科举想要办好,还真不容易。”
而在光幕上看到最后,张飞亦摇头感叹:
“反贼那儿反而比京都更好出头?”
“俺都不知该说这晚唐更像魏晋还是又抄了咱大汉。”
新的一个月,元气满满
魏征、房玄龄、李世勣三人一时间有些如芒在背之感。
李世勣当即起身就想请罪,但是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
“朕知晓爱卿故地俱是山东,难免倾慕以婚姻谋财之辈。”
魏征巨鹿郡人、房玄龄临淄人出身清河,李世勣曹州离狐人。
几位臣子面色愈发肃然小心,而李世民笑容也愈发和蔼:
“然正如玄成所说:上者,民之表率也,不可不慎。”
也只能点到即止,毕竟若是臣子已经成了姻亲,难不成还能现场重新拆散?
哪有这般行事的道理?
再说了李世民也看的明白:这些所谓的士族大姓在贞观一朝乖巧的仿佛是鹌鹑一般,真正搞事儿反而是在后面了。
这士族大姓到底是如何强盛起来的?
李世民目光梭巡了两遍文字,最终锁定在两个词上:
禁婚,科举。
“世人皆求婚于这禁婚家,故而彼辈能拢财。”
“诗书传家精研于科举制,故而彼辈能聚名?”
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猜测。
刚刚被提点过的臣子们赶忙给陛下喊:
“大家一言即能切中时弊!”
“陛下明察入微!”
“贺喜陛下察后车之覆,当以此鉴之,此乃大唐社稷之福!”
瞧了一眼梗着脖子的魏征,李世民摇摇头,随他吧。
他有种预感,这魏征能名见史册不会是因为擅长给人添堵吧?
一边自己不顾帝意求婚于大姓女子,一边劝阻朕纳“容色绝姝”的大姓女为嫔妃,虽说出发点是好的吧……
不对不对,李世民摇摇头,此般皆小事而已。
“这冗官之弊。何解?”唐皇抛出了问题。
魏征当即出列:
“冗官乃前汉沉疴痼疾,遍览前朝,欲除此弊,宜早不宜晚。”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另一边的房杜。
房玄龄出列斟酌道:
“后世称捉钱为卖官未免太过轻言,然捉钱令史得官之辈难免为逐利之徒。”
“为我唐百姓逐利则为百姓之福,逐利而肥私,则为唐之蠹虫也。”
“而恩荫之策既言我唐极盛,可见后世有所抑制,应是察我唐恩荫之弊遂改,还需大家明察。”
说起来似乎很麻烦,杜如晦总结道:
“裁捉钱,改恩荫,察举旧策宜需同改。”
然后接了一句:“都宜徐徐而图”。
点点头,最终李世民叹了一句道:
“百年盛世,所兴国祚不过三百之数,何哉?”
“莫不是真乃开唐之积弊乎?”
……
“万疆之巨唐,终其一朝国祚两百八十二载,可叹!”
此前刘备的心态是看热闹,如今刘备是真真切切为这大唐惋惜。
毕竟不管怎么看,这唐说是汉的兄弟之朝也不为过。
尚武、宦官、外戚等等,到现在冗官都出来了,简直是亲兄弟啊,如何不可叹?
叹息完毕便是精准的判断:
“这世家门阀之祸,流毒何止百年?”
“这唐朝的世家门阀之观念,尤胜我汉!”
张飞大声嘲笑:
“兄长,毕竟人家祖上个个王侯将相,自是不能与黔首一般种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声吆喝卖女儿补贴家资?”
糜竺也赞同道:
“这以禁婚之名自贵,其行事颇类商贾手段,以名换财而已。”
“那这门第高在何处?”
庞统辛辣道:
“高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儿换得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庙堂吸食君父,独肥己家?”
“彼辈行事,与江东鼠辈何异?”
张飞连连点头,只觉此刻生动见识到了学问的妙用。
庞军师学识渊博,骂人都别有一番风味。
那不知军师若是发起火来,与后世那“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孰强孰弱?
可惜孔明并没有满足张飞的好奇,他提笔将唐朝的几个入官手段写在了面前的纸张上,随后细细琢磨。
捉钱、察举等字被依次划掉,最终孔明一番斟酌在军功两字上画了个圈。
随后孔明抬头面露期待,他现在对于这科举的兴趣是愈来愈大了。
【众所周知,唐代科举并不糊名,并且当时打分并不标准化,主考官个人的喜恶能极大的左右科举成绩。
因此参加科举的大姓士子们很快便总结出来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投贽、行卷、温卷。
首先带着贵重礼物去拜访那些在京都圈里比较有话语权的权贵,努力和人家搭上线,这一步叫投贽。
敲开甲第朱门之后便是第二步:将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赋或诗集编订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还会拜访父辈请其润笔,将这样的问卷递给权贵以求留名赏识,这一步叫行卷。() ()
在科举之前,行卷成功的人还会带着自己的文卷再次上门,增进巩固感情,并求推荐扬名,这一步叫温卷。
而在唐朝中后期,如果士子家里实在太有实力的话,还会将编好的文卷通过中间人呈递给礼部主司,这一步属于最高端的纳省卷。
而这三加一步,士族大姓几乎每一步都能轻松与寒门和白身拉开身位差距,因此最终科举如何也是已经可以预见的了。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留名的名科举进士中,士族大姓合计人,士族小姓合计人,寒门白身者仅人。
而这种比例分布当然并不均匀,将其中的几个皇帝执政时单拉出来对比:
武唐记载名进士,其中士族占位,寒门白身者位。
唐宣宗记载名进士,其中士族占位,寒门白身位。
初步看起来这个锅似乎需要让安禄山来背一下,但玄宗时是啥情况?有记载的进士三十人,士族占人,寒素仅人。
最具代表性的是玄宗时的天宝六年,此时安史之乱还没爆发,史册记载李隆基“欲广求天下之士”,下诏开科取士。
宰相李林甫进言,大规模开科定然会鱼龙混杂,恐有鱼目混珠之徒,而且卑贱之人以科举之名涌入京城不利于治安,建议郡县的官员在当地先来一轮海选,其中优秀者才能来京复试。
李林甫说的很合理,于是获得了全盘操办的权利,于是最终这场科举的结果是“布衣之士无有第者”,被士族全部包圆。
因此李林甫给玄宗报喜:野无遗贤矣!
于是边塞诗人就此诞生,说白了就是在长安洛阳不得志,没法突破士族通过士族的“投贽、行卷、温卷”这一层玻璃天花板。
其中典型代表如安西节度使幕府的岑参,河西节度使幕府的高适,在边塞各州节度使幕府之间乱窜的王昌龄等。
而这些仅是以诗才留名的,更多的如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和高尚,都是在关中长安混不出名堂投奔过去的。
投奔安禄山之后不过三年一个任主簿一个任掌书记,并最终随着乱军“衣锦还乡”。
客观来说士族子弟卷起来的行卷之风,确实在唐朝推动了社会的艺文之风。
毕竟你想行卷出头,诗赋就必须要写的好看,因此唐朝的骈文与律诗也堪称一绝,写的好了被权贵赏识,那一朝之间就什么都有了。
但同时也在唐朝的社会上刮起来了奔竞、浮夸之风。
比如王维为了行卷成功获得解头,亲自走关系去玉真公主府上弹琵琶,因此才被赏识,被玉真公主推荐了上去。
玉真公主推荐的另一位就是李白,李白同样也是凭借一首《玉真仙人词》入了玉真公主法眼。
再比如大官儿于頔,在旧唐书中记载公然敛财,恣意虐杀,凌上威下,一生劣迹斑斑。
但文圣韩愈为了行卷成功,专门为于頔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骈文称赞于頔。
行卷带来的最终后果就是朋党之风,当时行卷的人称那些被行卷的权贵为“座主”,行卷成功后就会被称为权贵的“门生”。
而行卷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将士族尽聚长安洛阳,并最终等来了落榜文人,黄巢。】
“巧立名目,这不就是贿赂嘛!”
张飞嗤之以鼻。
对于这个简单粗暴的评价,刘备孔明尽默然。
如果说前面还能说这行卷是求赏识的话,那后面这座主、门生一出来,大伙就都明白了:党同僚伐异说。
庞统简单粗暴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科举,看来必须糊名了。”
“否则这科举,还没考试呢,孰胜孰负就已先决了出来。”
“那这科举有与没有有何区别?废考才而看出身,不过是换了名目的察举罢了。”
孔明沉思了一下,掰着手指头道:
“字迹、墨种、纸品,俱能区分大姓与寒素。”
“从优而虑,当设考试之场,供纸供墨,集卷糊名。”
“不止如此。”刘巴也加入讨论:
“主考之官员还需与审查考卷之官员分隔互不知,如此方可。”
张松捏着稀疏胡子摇头:
“人有喜恶,我朝因各家之说亦有争论,更遑论写入试卷,在野贤才亦难免因为批阅考卷之人喜恶而被错漏。”
庞统兴致勃勃道:
“这倒是简单,一份考卷需多次审阅即可。”
“不过如此一来……”庞统掰着指头算道:
“场地,用材,官员不可计数,这科举想要办好,还真不容易。”
而在光幕上看到最后,张飞亦摇头感叹:
“反贼那儿反而比京都更好出头?”
“俺都不知该说这晚唐更像魏晋还是又抄了咱大汉。”
新的一个月,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