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风起长安第一百八十六章约战含元殿大明宫,含元殿。

    自从三年前迎接玄奘法师东归之后,李世民就没有再到这「含元殿」来过,而李承乾作为监国太子,平日里也自有其处理朝政的地方。

    偌大的一个「含元殿」,就如同被遗忘了一般,蛰伏在层层宫殿群之中,享受着自有的孤独和寂寞。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新年的第一天,本是该举朝休沐的日子,相熟之人亦会走家串户,对长辈或亲友送上新年的祝福。

    可是,今日这个新年伊始却有些与众不同,一大早,但凡在长安城中的文武百官,都齐集在大明宫内。

    昨日皇家宗庙祭祀的事情,一夜之间就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那些没能参与祭祀的官员,此时还在小声地求证着事情的真实性。

    陛下要传位给晋王殿下了,大唐要迎来它的第三任君主了!

    虽然时间走过了贞观三十五年,事实上,李世民早在数年前就退位为太上皇了。

    即便在李世民当皇帝那些年,也有大把的时间不曾临朝理政,而是待在李治的晋王府里。

    当然,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荒废朝政,横竖有诸位良相辅佐,更有一票武力和威望并重的绝世武将镇守八方,大唐依然稳健地向前发展着。

    「长孙大人,似乎没有看到魏王殿下啊,这么重要的场合,他不会不来了吧?」

    时任吏部尚书的褚遂良,悄悄地凑近长孙无忌说道。

    这位褚遂良也算是唐朝重臣了,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

    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

    归顺唐朝之后,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如今更是身为吏部尚书,总揽大唐官员考评、晋升之事。

    「褚大人,魏王殿下到底也是陛下的嫡子,前不久被勒令在府中闭门读书,又是多病的身子,即便是没来参加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长孙无忌悠悠地说道。

    对于今天这个日子,长孙无忌已经揣摩很久了,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的。

    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长孙无忌的心中还是有些五味杂陈。

    他是地地道道的从龙之臣,同李世民自幼相识,风风雨雨几十年都是一起过来的,更是将自己嫡亲的妹妹许配给了李世民。

    可以说,在这个世上,他长孙无忌才算是第一个看重李世民的人,觉得此人将来必成一番丰功伟业。

    长孙无忌的政治眼光很准,这也让他们长孙家族享誉了数十年,在整个贞观朝也算是首屈一指。

    可是,长孙无忌打一开始支持的人就是太子李承乾,不仅仅是亲娘舅的关系,更是觉得李承乾如果上位,他自信可以再保长孙家数十年荣华富贵。

    谁曾想事与愿违,离开长安多少年的晋王李治,一回到长安竟然来了个翻天覆地的扭转。

    这个貌似从来就没有出现在重臣眼中,也没在大唐任何政治、军事领域有所建树的皇九子,却突然成长到了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地步。

    李治自身的修为,「三圣母」的强大背景,晋王府那一杆人的战力,让长孙无忌就算是想做些什么,都无从下手了。

    数十年的谋划,一朝落空,这几年长孙无忌已经消沉了许多。

    除了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政务,倒是待在自己的赵国公府上,饴儿弄孙、养花垂钓、自得其乐。

    长孙无忌也在人群中寻找,他倒不是在找魏王李泰,而是在找自己的长子长孙冲。

    说起长孙冲,那可是他长孙家下一任的家主,如今四十来岁的年龄,一身修为已经超过了长

    孙无忌,达到了「玄仙」初期。

    如果抛开晋王府那帮人,长孙冲的确算是整个大唐都能够数得着的天才人物,这些年在太子李承乾的手下做事,也逐渐稳重了许多。

    可是,长孙无忌了解自己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有一丝不甘心。

    倒不是长孙冲同李治有多大的矛盾,说起来也都是陈年往事了,当年李治不过才八九岁而已,就算是有些不快,也只是一时意气之争罢了。

    长孙冲相貌堂堂,文采武功也是一时之选,又有过硬的门路,本应该凭空云鹤的,却甘心追随在李承乾麾下,做一些日常的琐事。

    虽然挂着东宫舍人的身份,却更像是一个打杂的,什么事都要替李承乾处理。

    晋王李治回来之后,心灰意冷的长孙无忌,也曾想过给自家的长子换个位置,哪怕到六部甚至到地方锻炼一下呢。

    就算他长孙家没有支持李治,单凭长孙冲自身的本事,将来在朝中的成就也不是差到哪里。

    ......

    「陛下驾到,百官拜迎——」

    正在诸位臣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声高亢且嘹亮的声音响起,久未露面的老太监张阿难隆重登场了。

    这些年来,因为李世民常驻晋王府,日常也多是在修行之中,反而对于皇家这些礼仪性的东西淡化了许多。

    就拿这太监来讲,将近二十年都没新进过太监了,年老的被礼送出宫,就连宫女也是一样。

    这位太监总管张阿难,手下管理的人已经不足五十人,将近一半都算是他的徒弟,多数都是「筑基」或「金丹」期的修为。

    今日的张阿难看起来却精神了很多,连头发都由原来的满头银发,变成了现在的黑白参半。

    没办法,李世民将近二十年没注意这些细节,李治压根就不喜欢太监这个行业。

    可惜,马上李治就要走马上任了,按规矩总得使用些太监的,索性他亲自把老太监张阿难「改造」了一番。

    原本资质不过中等之辈的张阿难,在李治十二品净世白莲的改造之下,愣是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玄仙」中期的修为,也勉强能够继续担任太监总管的职位,也算是李治从老爹那里继承的一项财产吧。

    「臣等恭迎陛下——」

    如此重要的场合,李世民却没有乘坐龙辇,反而是骑在一匹逍遥马上,身后紧紧跟着晋王李治。

    李治的一左一右,却是罗通和秦怀玉二人,至于鲁托罗、因陀罗、小白龙、白罴等人,反而留在了晋王府上。

    即便众人都知道,今日将是李治登基之日,这些人却更愿意作为李治的「家臣」,而不会在大唐任职。

    「哈哈哈,走,随朕一起到‘含元殿去——」

    来到众臣面前,李世民竟然甩蹬离鞍下马,自有内侍将马匹接过去。

    李世民一手一个,把站在最前边的房玄龄和李靖搀扶了起来,居然手拉手就要往里走。

    「陛下,老臣虽然年迈,却还是能自己走得动的。」

    房玄龄使劲拽了拽,也没能将自己的手抽回来。

    「哈哈哈,玄龄啊,当年文王年迈,尚且背着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如今朕却有着‘玄仙境界,难道还不能扶着你走进‘含元殿吗?」

    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郑重其事地望着房玄龄的眼睛。

    要说这房玄龄,还真是见老了,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

    关键是,如今的大唐几乎人人都在修炼,这位却似乎只对处理朝政感兴趣?

    如果

    不是李世民时常从晋王府拿些好东西赐给他,八十三岁的年龄,都未必能有这么矍铄的精神头。

    「陛下,老臣怎敢与姜太公相提并论,能够遇到陛下,为我大唐尽忠职守数十年,老臣死而无憾啊——」

    文臣好名,就算是房玄龄如何大公无私,如何刚正不阿,一个姜太公的类比,还是让老头子兴奋不已。

    「房相,这里有两枚‘火枣,也算是难得之物,就送给您和房夫人了,当能增加两百年寿元。」

    这时候,李治从一旁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个精美的小盒子,悄悄地递给了房玄龄。

    对于房玄龄,李治也钦佩的很,无论是真正的历史上,还是现在这个世界中。

    说起这「火枣」,不得不提到李治那顽劣的儿子沉香。

    自从李治苏醒之后,自然是要同杨婵她们住在一起的,还时不时会把小沉香给提溜过来,美其名曰培养父子感情。

    可是,小沉香就像跟李治犯冲一般,就不喜欢跟他老爹待在一起,一个没瞧见,就又跑到「山河社稷图」中去了。

    强如李治,也不敢轻易追过去,别说他能不能对付里边那些阵法,如果进去出不来,岂不被自己媳妇儿笑话了?

    而沉香这小子则不然,进入「山河社稷图」中,就像到了自己家一般,不是杨婵喊破了喉咙,这小子都不带出来的。

    这「火枣」,自然就是这小子从「山河社稷图」中「顺」出来的。

    一开始,可把「三圣母」杨婵给吓住了,她自然知道这里边是有「火枣」的,那可是师尊培育的三株「火枣」树,每个树上也不过才结了九颗「火枣」而已。

    连她这个嫡传的弟子都不敢乱动,沉香这小子竟然一口气,将已经成熟的「火枣」摘了十三颗下来。

    等杨婵和李治发现的时候,小家伙手中已经只剩下四颗了,自然是要被没收的,还严令沉香千万不可再对剩下的「火枣」下手。

    九颗「火枣」下肚,沉香也没什么异常,无非是莫名地掌握了控火之术,更是长出了「三头六臂」。

    同时,境界也一举突破到了「玄仙」初期,杨婵再想捉住他,却要麻烦一些。

    被李治打劫来的六枚「火枣」,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各自服用了一枚,在李治的引导之下,只是增加一些修为和寿元而已。

    而剩下这最后两枚「火枣」,在今天这个场合送给房玄龄,却是长孙无垢提出来的建议。

    房玄龄于大唐劳苦功高,即便是李治接掌大唐之后,恐怕依然需要这位房相从旁辅佐。

    「老臣多谢陛下,多谢晋王殿下——」

    房玄龄也算是一个纯臣,不曾站队任何一名皇子,不过他对于李治,却是由衷的佩服,数月前的月夜诛魔,老房可是亲眼目睹啊。

    ......

    「诸位臣工,三十五年前,朕从先皇手中继承大统,数十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心想带我大唐走向人族的辉煌。」

    「三十五年贞观朝,赖诸位臣工的倾力辅佐,内安黎庶、外服蛮夷,也算对得起先皇的重托了。」

    「可如今,魔族肆虐我大唐,亿兆百姓仍然饱受着魔族的奴役和杀戮,朕有心杀魔、无力回天啊。」

    「幸有皇九子李治,习得旷世之神通,威达天庭地府,又在数月之前,几乎全歼进犯长安之魔族。」

    「为大唐安危计,为人族福祉计,为三界苍生计,朕今日传位于皇九子李治,为我大唐第三代君主,百官共贺——」

    宏伟壮观的「含元殿」,李世民全程都没有坐在龙椅之上,而是站立在那里,凛凛身躯、滔滔不绝、振聋发聩

    。

    「传位、授玺、赐服——」

    紧接着,又是老太监张阿难的声音。

    「陛下圣明,大唐万岁——」

    这个场面,比起昨日的宗庙祭祀更大的多,文武众臣更是增加了两倍不止。

    「且慢——」

    「啊——」

    「啊——」

    老太监指挥着几名小太监,将李治引到「含元殿」一旁的偏殿去更换皇袍,自己却亲自双手捧着「传国玉玺」伺候在李世民身侧。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没有选择大唐最为高贵的「大裘冕」,他觉得那套玩意太过复杂了,光穿戴起来,恐怕都要花费两刻钟时间。

    倒是现在他身上这套「衮冕」,更加符合他的审美标准,

    「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

    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为之也。

    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黻。绣龙、山、火三章,余同上。

    革带、大带、剑、佩、绶与上同。舄加金饰。」

    好吧,似乎也挺麻烦的。

    张阿难的声音刚落不久,从「大明宫」外飞来一人,一声高喝,紧接着就有数名守卫宫闱的侍卫被来人给分尸了。

    「护驾——」

    看到有人闯宫,张阿难本能地大喊一声,同时纵身挡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哈哈,阿难啊,就你这修为还来护卫朕啊?也真难为你了,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胆——」

    听到方才的声音,李世民的眉头一皱,他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真的。

    轮不到「含元殿」中的文武伸手呢,本就守在大殿门口的罗通和秦怀玉,一左一右将「含元殿」的殿门护得严严实实的。

    「哼,两个小辈,还不与本王闪开了,难道你们也想找死吗?——」

    来人也没有携带兵刃,只是一双手如同鹰隼的利爪一般,十个手指都向里抠抠着,滴滴答答直往下淌血。

    当然,这并不是他本人的血,而是一路冲杀进来,死在他手下那些侍卫们的血。

    「你是......魏王殿下?——」

    看清楚了来人的样貌,秦怀玉还是犹豫了一番,最后试探的问道。

    这声音倒是魏王李泰的声音,而且此人也自称本王,可是,这身形怎么差别这么大,脸上原本厚厚的肥肉也消失不见了。() ()

    「哈哈哈,正是本王,你们是罗通和秦怀玉吧?看在你们两个也算是忠良之后的份上,给本王闪退一旁,否则要了尔等的狗命——」

    这李泰,就像发了疯一般,面目狰狞、血贯瞳仁,似乎罗通和秦怀玉若不闪开,他随时就准备将此二人变成两具尸体。

    「老四,你这是在做什么?今日乃是父皇传位给雉奴的日子,满朝文武在此,容不得你在此撒野——」

    不知何时,太子李承乾已经来到了「含元殿」外。

    魏王李泰那么大的声音,大殿中的人想听不到都难,别人听到来的是魏王李泰,都有些抹不开出面,李承乾只好无奈地站了出来。

    非常时期,他这个做大哥的不出面,难道还真要他父皇亲自出来吗?

    「太子?大哥?李承乾?哈哈哈,你这个窝囊废,自己当了几十年的太子,今日都要被小九给夺了皇位了,你居然还好意思前来训斥于我?」

    魏王李泰,还真是大变了气质。

    原本的长

    相也算是中上之人,只是那三百多斤的体重,让他整个人都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如今模样改变的不多,只是体重生生被减掉了一半,整个人就显得英气、伟岸了许多。

    「老四,正如父皇所说,如今魔族肆虐,我大唐多半数的江山都沦陷于魔族之手,只有雉奴才能力挽狂澜。」

    「如果在太平盛世之时,你我二人承继大统,或许还能够延绵大唐国祚,可如今的局面,却远不是你我能够掌控的了的。」

    既然心中已经完全放下,李承乾倒是没有什么可顾忌,心中是怎样想的,就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在「含元殿」门口大声说了出来。

    「说得好!承乾,你也别拦着他,让青雀那个畜生给朕滚进来——」

    「含元殿」门口发生的事情,高高在上的李世民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也听得明明白白。

    出现今日这样的场景,是他这个身为帝王的老爹最不愿意看到的。

    需知,今日是「含元殿」,而三十五年前,那可是「玄武门」啊。

    「陛下,老奴看魏王殿下有些不对劲,那一身气势似乎不在晋王殿下之下,您就这样让他进来......」

    老太监张阿难,依然护在李世民的身前。

    他也瞧的明明白白的,就算他的修为境界在李世民之下,却仍然愿意用自己的身躯去护卫自己的主子。

    「哼,他修为了得又如何,难道他青雀还敢当面弑君不成?——」

    李世民当然也感觉到了魏王李泰的不同寻常,才几个月没见,此子怎会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就在数日之前,李世民其实还接到过「丽竞门」送来的密报,说魏王李泰在魏王府中大发雷霆,不仅推倒了多处宫殿,更是残杀了为数不少的客卿和下人。

    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平时,少不了李世民会派人去呵斥一番,御史台那一关都不好过。

    可是,如今魏王李泰已经被勒令闭门思过了,只要他自己不跑出来搞事情,李世民轻易是不想再去为难这个儿子的。

    李世民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从内心深处就想护着这个老四,却又知道他是一个志大才疏之人。

    若在太平年月,李世民富有四海宠着他倒也没什么,可如今这局面,不要说是李泰,就算是李世民他自己,都没有什么把握能够力挽狂澜。

    ......

    「儿臣李泰给父皇问安——」

    李世民都发话了,李承乾自然不好再阻拦李泰。

    不过,他和罗通、秦怀玉一样,紧紧地跟在李泰的身后。

    等快走到金阶之时,李承乾还紧走几步,抢在了李泰和自家父皇的中间位置。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承乾那也是有过「夺嫡」经历的人,他心中很是明白,为了能够坐上那个位置,一旦欲望迷失了心神,亲情有时候还真就不算什么。

    「问安?青雀啊,朕记得下旨让你闭门思过,今日却为何要来到此处啊?」

    看着眼前大变样的李泰,李世民的心莫名地还是软了下来,选择性地略去李泰擅闯宫闱,残杀侍卫的事实。

    「父皇,儿臣本来遵守父皇旨意,在府中闭门读书,并祈祷上天保佑父皇、母后千秋安泰。」

    「却听下人们说,老九雉奴欲在今日夺了太子哥哥的皇位,如此不尊伦常、有损大唐之事,青雀就算是再无能,也绝不答应。」

    看到站在金阶之上不怒自威的李世民,多年来的积威,让魏王李泰莫名地有些胆怯。

    不过,一想到自己如今有了「太乙金仙」的修为,难道还不能奋力一搏吗?

    没错,数日之前,魏王李泰一狠心,服下了武娘子留下的那枚「无上佛丹」,顿时整个人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那种蚀骨裂皮的感觉,整整折磨了李泰一个多时辰。

    呐喊、翻滚、狂暴、杀戮......

    整个魏王府都被李泰折腾的不像样了。

    等他无法再从「无上佛丹」中吸纳能量之时,才渐渐平息了下来,李泰的境界就直接蹿升到了「太乙金仙」中期。

    甚至李泰都觉得,这应该远不是他的极限,因为在他的「丹田」之中,尚有一小半的「无上佛丹」残存。

    李泰的感觉没有错,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在剩下的一小半「无上佛丹」之中,不仅仅蕴含着能量,更有着当年那位绝世大妖的一缕残念。

    可惜,李泰此时的修为是飙升了上去,可他的肉身却太过孱弱了,远远无法满足这位大妖复活的需求,他也只能继续隐忍着。

    「青雀,这大唐的皇位是朕的,更是满朝臣工和天下百姓的。朕如今要将它传给雉奴,这不仅仅是朕的决定,更是众臣所望、百姓所望,你待如何?——」

    不知何时,李世民的手中竟然多了一把宝剑——「龙泉剑」?

    这把宝剑,原名叫做「七星龙渊剑」,为了避老爹的讳,到了李世民手中就更名为「龙泉剑」。

    李世民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把宝剑是从哪里来的,自从他从军之后,就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直到登基为帝,才被奉在宗庙。

    不想,昨日大祭拜之时被李治看到了,告知老爹这可是一把后天高阶灵宝啊,摆放在宗庙太浪费了。

    于是乎,李世民就又把这把久违的「龙泉剑」给拿了回来。

    「父皇,皇家传位,立嫡立长,如今有太子大哥在此,亦嫡亦长,且监国多年未曾有过疏漏之处。」

    「父皇如果执意将皇位传给小九,不说文武百官会如何、天下百姓会如何,单单我李泰就不服。」

    「您不是想扫除魔族,还我大唐朗朗乾坤吗?凭什么就只有小九可以,我李泰照样也可以做到——」

    看着李世民手中的「龙泉剑」,李泰却更加的「兴奋」,双瞳之中再次泛起两团烈焰。

    「哈哈哈,倒是朕小看了你。你李泰名为你大哥力争皇位,却也难掩你自己的野心啊。」

    「青雀,你的确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惜,你太过心胸狭窄了。若雉奴为帝,你等兄弟只要不犯十恶不赦之事,自然能够保得一世荣华。」

    「若你青雀为帝,恐怕朕这些子嗣,未必能留下几个吧?罢手吧,今日是雉奴登基之日,朕希望你能够像你大哥、三哥那样,安心辅佐雉奴,否则,朕宁愿替雉奴做一次恶人——」

    这些年远离朝政,倒是让李世民将自己的诸多儿女看得更清楚一些。

    长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子李泰,这三人若放在稳固且太平的朝代,绝对都可以成为守成之君。

    而九子李治,却有着其他皇子都不曾有的睿智、胸怀、眼界和霸气,就算是自诩「天可汗」的李世民,都觉得幸亏这是自己的儿子啊!

    三十五年前,李世民或许更多的是为了自保,或者为了去争夺那个位置,杀兄弑弟。

    他却用三十五年的「贞观盛世」,来为那场杀戮做注脚。

    如今,自己要将皇位传给众望所归的皇九子李治,如果青雀真敢就此放肆,李世民不惜再举屠刀。

    可是,虎毒不食子啊,「龙泉剑」饮过无数敌手的鲜血,难道今日真的要挥向自己的儿子吗?

    「哈哈哈——好,父皇,您是四海敬仰的‘天可汗,为了那个位置

    ,您杀的人还少吗?」

    「听人说小九曾经说过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父皇,希望您不要怪罪青雀。」

    突然,站在金阶之下的李泰,一双瞳孔再次跳动起两团骇人的火焰,面目变得狰狞了起来,一双利爪从袖子中探了出去,直奔金阶上的李世民而去。

    这是真要弑君,还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尔敢——」

    「护驾——」

    虽然距离很近,李泰的发难又迅捷无比,可惜,当他一踏入「含元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先是李承乾双掌一措,一左一右直接攻向李泰的侧翼,想来一个「围魏救赵」。

    李承乾也看出来了,自己恐怕远远不是此时李泰的对手,却也想拖延一刻,好在九郎就在旁边的偏殿,应当很快就能过来。

    李泰的身后,罗通和秦怀玉,早就准备着呢。

    可惜,进「含元殿」他们两个是不能携带兵刃的,就算能够直接召唤出来,在这种场合使用兵刃,总是于理不合。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局限,如果换做李治,却永远不会这样想。

    「轰——」

    李承乾的双掌打在了李泰的身上,分毫未伤,甚至连李泰向前的趋势都没受到一丝影响。

    罗通和秦怀玉二人,总还是慢了一步,倒是站在武将之首的李靖,轻飘飘一掌影响了李泰攻击的方向。

    可是,真正与李泰对上一掌的,却是护在李世民身前的老太监张阿难。

    「你是何人?——」

    老太监张阿难,居然一掌将「太乙金仙」中期的李泰给震了回来?

    法力受损、气海浮动,连一双手臂都疼痛不已,李泰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方才与自己对掌的,竟然真是这老太监?

    「你又是何人?——」

    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一道身影凭空从老太监张阿难的身后转了出来。

    不是晋王李治,又是何人?

    「晋王......不、不,陛下,您下次能不能别拿老奴来做筏子啊?您倒是没事,老奴这身子骨可受不了啊......」

    原来,李治早就到了,就凭他的修为和神通,李泰还在「大明宫」外他就感觉到了。

    只是,今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有些事情,还是要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处理的好。

    就算李治个人再厉害,既有父皇的赏识,又有军政两届的重臣拥护,可别忘了,太子李承乾那可是实实在在监国多年啊。

    就算是魏王李泰,比他李治在朝中的人脉和根基都要深很多。

    如果单凭武力去压服众人,就算是他李治坐上了那个位置,难道说,也需要他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去抹平今日所行之事的影响吗?

    「玄武门政变」,殷鉴不远啊。

    李治早已来到了「含元殿」中,只是他隐匿着身形,满朝文武的众生相尽数落在他的眼中。

    父皇内心的矛盾,对亲子的爱好及杀伐决断,李治看在眼里。

    大哥李承乾的顾全大局,护卫君父的决心和举动,李治也看在眼里。

    倒是眼前的魏王李泰,让李治「大开眼界」。

    「太乙金仙」中期,满满的佛气,却又夹杂着浓烈的妖气,居然是佛妖双修之人?

    「哈哈哈,李治,小九!既然大哥不要这皇位,父皇又执意让你来坐这皇位,你可敢跟本王在这‘含元殿上一绝高下?——」

    看到现身的是李治,李泰满腔的怒火,似乎都忘了刚才受到的教

    训。

    不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是此时的李治,俨然皇袍在身,隐隐有着帝皇之气。

    「雉奴,既然青雀要同你一战,你就满足他吧。朕不知道他从何处得来这身邪功,你......」

    没等李治答复呢,一旁的李世民却替他做出了决定,只是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李治看着莫名的心疼。

    「父皇,四哥只是一时想不开而已,您不用担心也不必伤心。说来儿臣常年不在家,倒是很多年宫内的大比都没能参加。」

    「今日也是新年的第一天,当着父王、大哥和文武百官的面,儿子就同四哥切磋一番,算是弥补一下那些年儿臣的缺席吧。」

    李治伸手轻轻地拢了拢李世民的后背,示意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做,并给了金阶之下的大哥李承乾一个放心的眼神。

    「哈哈哈,好,李治,如果今日你能够当众赢了本王,本王将不再阻止你登基;如果你不是本王的对手,哼,还请父皇另选贤能吧。」

    看到李治竟然真的答应了自己的要求,魏王李泰顿时心花怒放,闪身形出了大殿,纵身来到「含元殿」之上。

    「雉奴,哎......」

    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知道再多说已是无益。

    看着李治和众文武出了「含元殿」,而他李世民却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之上。

    九五之尊,面南背北,何等威风,何等凄凉?

章节目录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徒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徒己并收藏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