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城地处角州半岛的东北角,面朝西南背靠东海,地理位置优越海产丰富,拥有整个北陆最大的码头,是孔州南下海运的重要补充港。被丹军作为大本营之后,海运基本也停了,南下的商船需要绕道更南一些的崖子码头才能补给。丹军痛失大半个角州,退居死守海阳城,朝廷并没有给李千沛调集水军的权力,要她在陆地解决乱贼。
是夜,海阳城外码头停满了船。这些船大部分是被丹军征用的货船,民用渔船为躲避侵扰大多都躲到邻近的小码头去了。
一名丹军士兵从船舱里出来,站到船舷上解手,他睡眼惺忪口里依然骂骂咧咧,他上半夜驾船送了几位军官去鸳鸯阁笼,便被遣返回来,要等天亮辰时之后再去接回,船舱潮闷,一想到那几位正在小娘子胀鼓鼓的胸脯上安睡,更是潮热难耐。站在船舷上,听得整个码头鼾声阵阵,忍不住啐了一口。
他解决完准备回舱,却看到海面上来了一艘灯火通明的大船,他以为自己看错,使劲揉了揉眼睛,那大船更近了几分。这不是……他先前在阁笼码头看到过的、东庐王的大车船吗?怎么会骤然出现在海阳海域?车船速度极快,已经能看清船上的每一层阁楼了,可完全没有要减速的意思……
“婢养的!”他大骂一句,直接从船舷跳入海中。
大裕北境唯一一艘车船以极速撞击海阳码头,船头冲上陆地,船身侧翻,撒满烧酒的船体发生自燃,很快火光迅速蔓延到整个码头,原本为叛军首领李含丹准备的出逃用船,以及船上所备的粮草补给都受到牵连。
丹军为控制火势,不得不开城门增援。
当整个海阳码头化为火海之时,许多还未受难的船只纷纷离港,而只有一艘破旧的货船在混乱中依然逆流入港。
沈流韬在火光中迅速完成了骑兵的集结,就地点数配备的箭矢,他们只有三十骑,任务是跟着将军趁乱由靠海的东城门进入,穿城而过到州丞府刺杀李含丹。此行空前艰险,连骑射过人的他都不敢丝毫掉以轻心。
徐一品带着东庐王共乘一骑,李千沛对他说:“你带着叔叔由南边绕城去驻地,保护好他的安全。”她停顿一下,略微有点担忧,“我们起事这么突然,也不知道津蕤能不能配合好。”
“放心吧,这么大的火,他肯定能看到,现在该集结好人马了,”徐一品难得表现出严肃,“倒是你们……”
女将军眉头紧锁,火光映照在她脸上显得表情更加凝重,“你不必担心我,你先去,叫津蕤在西门外使劲给我打,你只管把剩下的骑兵全部带过来。咱们瓮中捉鳖。”
徐一品转了一下马头,最后问道:“你们失败的话,那还强攻吗?”
“不会失败的。”说完李千沛抽出手刀,驾着自己的爱驹飞箭一样地弹射出去,奔向海阳城东门。
海阳城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州丞一家的尸首,州丞殉国之前曾向转运使发出过很多警告和求援,然而都以乡野村夫不足为惧等说辞回了他的请求。乱军刚刚起势之时,州丞也短暂地拼死抵抗过几日,怎奈地方厢军军力太薄,最终殉国。他死后,他的家人也被李含丹杀死曝尸城楼。
东城门大开,放出三四百人的民兵前去救火,其间忽然逆向窜出数十骑,由不得城楼丹军做出反应,已经快速冲进城门。
大裕被北陆游民称为弱质南朝,主要是因为大裕疆域偏南,没有适合骑兵的马种,一旦北境燃烽火,之前的帝王都会选择折中的办法来缓解矛盾。没有像样的骑兵,一直是大裕的隐痛。
一直到神武皇帝御驾亲征,收复西北云州,大败羌族之后,这一窘境才得以缓解。大裕有了云州的战马,南下繁育,到现在也不过区区两代。所以,但凡在大裕境内见到骑兵,都是帝国最为金贵的战力。
守城丹军马上意识到是玉字军的偷城之计,迅速吹起号角点燃城楼的炬火。
他们在来的船上,徐一品指着海阳城图非常详尽地叙述了计划,也分别标注了各个可以集合的地点。他们进城之后迅速分散成六个方向,再分到不同的街道巷弄,在城里来来回回乱跑几圈,最后到达不同的地点藏匿马匹。
早在今日之前,徐一品派出去的斥候已经安置了好几处院落,这些地点现在成了他们换装的地方。各自把马匹藏到地窖里,换上丹军制式的衣物跟随出动搜城的丹军一起行动。
“虽然各方线报都说李含丹现在人在州丞府邸,但是丹军集结最多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藏身之处。”徐一品非常笃定地说。
三十骑在混乱中悄然隐入这座被惊动的城池,像雨水洒进大海。
丑时已过,离破晓不过一个时辰,李千沛非常迫切地想要在今夜结束这场叛乱,她与沈流韬一起随着一队搜城的丹军行动,又在街尾转入另一条暗巷。之前下过几场雨,地面湿滑不已,每一步都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他们追寻脚印最密集的方向去。
与此同时,分散出去的所有骑兵都在各自的范围寻找丹军集结的地方。
“该我了。”满脸胡子的黝黑汉子左右撇了撇脖子,骨骼发出几声脆响。他的面前正是三架大裕夺得天下的第一神器——三弓床弩。每驾床弩有两正一反三张巨弓组成,拉满弓弦需要四十名士兵,这次他们出征前床弩做了最新的改革,把人力拉动的弓弦改成了绞轴操控,每一次拉动只需要四名士兵转动绞轴手柄到底,再用木槌敲下挂住弓弦的机括,即可瞬间发射一支铁翎巨箭和三支稍小的辅箭。
巨箭有近一丈长,一百多斤重,无风的情况下,射程可达五百步以上,三百步以内人马具裂尸骨无存。神武皇帝曾有七百步爆头守城之将的记录。
床弩拉满,壮汉抱起手臂一般粗细的巨箭亲自安装到箭槽里,他似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一连安装好了三架床弩。
“都给我对准城门!”他下达命令。
操弩手仔细地核对角度,用床弩后侧的轮子调整方向,校验完毕后举旗示意。
他们身后站着接近两万摩拳擦掌的玉字军士兵,此刻整个战场都在等着虬髯壮汉的一声令下,安静得仿佛能听到丹军守将杂乱恐慌的呼吸。
“听我指令!”壮汉举起一只手,迅速挥下。
放!
这才是真正的裂空!三支巨箭和九支辅箭几乎同时射出,分出了上中下三路,在空中发出尖啸奔赴它们的使命,破城!
海阳城巍峨的城门像纸片一样不堪一击,被击中的瞬间爆破成碎片。
城内的人都听到了西门的巨响。
“是床弩,好津蕤!”李千沛按住沈流韬的肩膀,“李含丹坐不住了,现在西门外有玉字军压上,刚刚我们溜进来的之后他们也关了东门,他要逃,只能再开东门。”
不管他现在隐身在何处,都会去东门。
她吹了长长的一声哨,意思是回到起始的地方,然后说:“东门!骑马去!如果遇到了就截住他,起码不能让他出得城门。”
“将军呢?”沈流韬看她没有跟他一起去的意思。
“有些不对,我必须去州丞府看看,你赶快去,我很快就来。”说完她推了他一把,自己折身往州丞府的方向去。
州丞府门大开,门槛上全是泥脚印,门前深深几道车辙痕迹,李含丹真的在这里吗?已经跑掉了吗?她思索片刻,吹了三声哨,这是给墨雨的指令,它现在即刻就会来接她。
银哨内部的鸣腔经过特殊锻造,能形成非常大的回响,站得越远反而听得越清楚,这是大裕第一代育马师阿荣高娃亲手打造的,一共两枚,还有一枚在徐一品那里。原本应该给骑兵全员配备的,只可惜,阿荣高娃数年前就回了草原,从此,大裕独得两枚。
她看了看车辙的深浅,判断了一下行驶的方向,这时西门又传来了一声巨响。怎么?床弩破门不顺利吗啊?
碎裂的城门倒下之后并没有露出意料中的场景。丹军早就料到会有床弩攻城,所以固守城内这半月在城门后面又起了一道防御工事,他们用砖石在门拱里又砌了一层城墙,现在这个海阳城根本没有西门。
“嚯,想告诉我门都没有吗?”津蕤并不恼怒,转头跟几位负责床弩的工兵商量,“你们不要管城门了,调整一下角度往墙上打,把箭钉在墙上,从地面算起,每半丈钉一个,给步兵搭个过墙梯出来。”然后他又拉住负责传令的信兵,“让冲车准备,登车的步兵每十个人配一条软梯,等这轮床弩发射完毕就先去把软梯挂好。”
一轮巨箭的劲射,金石摩擦激出的火花在黎明前显得格外灿烂。“另一边再来一排,咱们双线作战。”津蕤哈哈一笑。
城墙上出现左右两条蜿蜒的箭矢列阵,他挥了挥手,一辆五层冲车出列,冲车不仅能容下半个营的前锋部队,弓箭手还可以在顶层用箭阵掩护。必要的时候还能积蓄力量撞开薄土的城墙,是大裕攻城战中比较常见的正规军装备,号称没有冲车攻不下的城。丹军被动极了,他们装备落后,箭头的冶炼技术低下,射出来的箭阵虽然密集,却没有什么杀伤力。一辆冲车在双方对峙之间的战场上游刃有余。
这时,信兵来通报说徐一品归队。
“将军呢?”
“将军进城了。”
津蕤一脸不可思议,“在里面?”他匆匆到营后方见徐一品,同时也见到跟他一起回来的小老头,“军师,怎么就你一个人?将军呢?沈流韬呢?”
徐一品来不及跟他说更多,只是把李弦疏递交给他,“都在城里呢,我马上带骑兵去东门,你在这里好好打,切勿强攻造成太大伤亡。”说完马头一转,往骑兵营的去了。
“哦。”津蕤捧着小老头愣了愣,大声问,“这谁啊?”
“东庐王……”风中飘来三个字。
啪叽,津蕤一个哆嗦,把东庐王摔在了泥泞的地上。他万分抱歉地找了两名士兵把李弦疏送到后方,回过头看到步兵的软梯已经搭好一半,他抬手做了个压上的动作,自己也拔出佩刀随着第二部分的步兵冲上去,登城!
是夜,海阳城外码头停满了船。这些船大部分是被丹军征用的货船,民用渔船为躲避侵扰大多都躲到邻近的小码头去了。
一名丹军士兵从船舱里出来,站到船舷上解手,他睡眼惺忪口里依然骂骂咧咧,他上半夜驾船送了几位军官去鸳鸯阁笼,便被遣返回来,要等天亮辰时之后再去接回,船舱潮闷,一想到那几位正在小娘子胀鼓鼓的胸脯上安睡,更是潮热难耐。站在船舷上,听得整个码头鼾声阵阵,忍不住啐了一口。
他解决完准备回舱,却看到海面上来了一艘灯火通明的大船,他以为自己看错,使劲揉了揉眼睛,那大船更近了几分。这不是……他先前在阁笼码头看到过的、东庐王的大车船吗?怎么会骤然出现在海阳海域?车船速度极快,已经能看清船上的每一层阁楼了,可完全没有要减速的意思……
“婢养的!”他大骂一句,直接从船舷跳入海中。
大裕北境唯一一艘车船以极速撞击海阳码头,船头冲上陆地,船身侧翻,撒满烧酒的船体发生自燃,很快火光迅速蔓延到整个码头,原本为叛军首领李含丹准备的出逃用船,以及船上所备的粮草补给都受到牵连。
丹军为控制火势,不得不开城门增援。
当整个海阳码头化为火海之时,许多还未受难的船只纷纷离港,而只有一艘破旧的货船在混乱中依然逆流入港。
沈流韬在火光中迅速完成了骑兵的集结,就地点数配备的箭矢,他们只有三十骑,任务是跟着将军趁乱由靠海的东城门进入,穿城而过到州丞府刺杀李含丹。此行空前艰险,连骑射过人的他都不敢丝毫掉以轻心。
徐一品带着东庐王共乘一骑,李千沛对他说:“你带着叔叔由南边绕城去驻地,保护好他的安全。”她停顿一下,略微有点担忧,“我们起事这么突然,也不知道津蕤能不能配合好。”
“放心吧,这么大的火,他肯定能看到,现在该集结好人马了,”徐一品难得表现出严肃,“倒是你们……”
女将军眉头紧锁,火光映照在她脸上显得表情更加凝重,“你不必担心我,你先去,叫津蕤在西门外使劲给我打,你只管把剩下的骑兵全部带过来。咱们瓮中捉鳖。”
徐一品转了一下马头,最后问道:“你们失败的话,那还强攻吗?”
“不会失败的。”说完李千沛抽出手刀,驾着自己的爱驹飞箭一样地弹射出去,奔向海阳城东门。
海阳城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州丞一家的尸首,州丞殉国之前曾向转运使发出过很多警告和求援,然而都以乡野村夫不足为惧等说辞回了他的请求。乱军刚刚起势之时,州丞也短暂地拼死抵抗过几日,怎奈地方厢军军力太薄,最终殉国。他死后,他的家人也被李含丹杀死曝尸城楼。
东城门大开,放出三四百人的民兵前去救火,其间忽然逆向窜出数十骑,由不得城楼丹军做出反应,已经快速冲进城门。
大裕被北陆游民称为弱质南朝,主要是因为大裕疆域偏南,没有适合骑兵的马种,一旦北境燃烽火,之前的帝王都会选择折中的办法来缓解矛盾。没有像样的骑兵,一直是大裕的隐痛。
一直到神武皇帝御驾亲征,收复西北云州,大败羌族之后,这一窘境才得以缓解。大裕有了云州的战马,南下繁育,到现在也不过区区两代。所以,但凡在大裕境内见到骑兵,都是帝国最为金贵的战力。
守城丹军马上意识到是玉字军的偷城之计,迅速吹起号角点燃城楼的炬火。
他们在来的船上,徐一品指着海阳城图非常详尽地叙述了计划,也分别标注了各个可以集合的地点。他们进城之后迅速分散成六个方向,再分到不同的街道巷弄,在城里来来回回乱跑几圈,最后到达不同的地点藏匿马匹。
早在今日之前,徐一品派出去的斥候已经安置了好几处院落,这些地点现在成了他们换装的地方。各自把马匹藏到地窖里,换上丹军制式的衣物跟随出动搜城的丹军一起行动。
“虽然各方线报都说李含丹现在人在州丞府邸,但是丹军集结最多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藏身之处。”徐一品非常笃定地说。
三十骑在混乱中悄然隐入这座被惊动的城池,像雨水洒进大海。
丑时已过,离破晓不过一个时辰,李千沛非常迫切地想要在今夜结束这场叛乱,她与沈流韬一起随着一队搜城的丹军行动,又在街尾转入另一条暗巷。之前下过几场雨,地面湿滑不已,每一步都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他们追寻脚印最密集的方向去。
与此同时,分散出去的所有骑兵都在各自的范围寻找丹军集结的地方。
“该我了。”满脸胡子的黝黑汉子左右撇了撇脖子,骨骼发出几声脆响。他的面前正是三架大裕夺得天下的第一神器——三弓床弩。每驾床弩有两正一反三张巨弓组成,拉满弓弦需要四十名士兵,这次他们出征前床弩做了最新的改革,把人力拉动的弓弦改成了绞轴操控,每一次拉动只需要四名士兵转动绞轴手柄到底,再用木槌敲下挂住弓弦的机括,即可瞬间发射一支铁翎巨箭和三支稍小的辅箭。
巨箭有近一丈长,一百多斤重,无风的情况下,射程可达五百步以上,三百步以内人马具裂尸骨无存。神武皇帝曾有七百步爆头守城之将的记录。
床弩拉满,壮汉抱起手臂一般粗细的巨箭亲自安装到箭槽里,他似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一连安装好了三架床弩。
“都给我对准城门!”他下达命令。
操弩手仔细地核对角度,用床弩后侧的轮子调整方向,校验完毕后举旗示意。
他们身后站着接近两万摩拳擦掌的玉字军士兵,此刻整个战场都在等着虬髯壮汉的一声令下,安静得仿佛能听到丹军守将杂乱恐慌的呼吸。
“听我指令!”壮汉举起一只手,迅速挥下。
放!
这才是真正的裂空!三支巨箭和九支辅箭几乎同时射出,分出了上中下三路,在空中发出尖啸奔赴它们的使命,破城!
海阳城巍峨的城门像纸片一样不堪一击,被击中的瞬间爆破成碎片。
城内的人都听到了西门的巨响。
“是床弩,好津蕤!”李千沛按住沈流韬的肩膀,“李含丹坐不住了,现在西门外有玉字军压上,刚刚我们溜进来的之后他们也关了东门,他要逃,只能再开东门。”
不管他现在隐身在何处,都会去东门。
她吹了长长的一声哨,意思是回到起始的地方,然后说:“东门!骑马去!如果遇到了就截住他,起码不能让他出得城门。”
“将军呢?”沈流韬看她没有跟他一起去的意思。
“有些不对,我必须去州丞府看看,你赶快去,我很快就来。”说完她推了他一把,自己折身往州丞府的方向去。
州丞府门大开,门槛上全是泥脚印,门前深深几道车辙痕迹,李含丹真的在这里吗?已经跑掉了吗?她思索片刻,吹了三声哨,这是给墨雨的指令,它现在即刻就会来接她。
银哨内部的鸣腔经过特殊锻造,能形成非常大的回响,站得越远反而听得越清楚,这是大裕第一代育马师阿荣高娃亲手打造的,一共两枚,还有一枚在徐一品那里。原本应该给骑兵全员配备的,只可惜,阿荣高娃数年前就回了草原,从此,大裕独得两枚。
她看了看车辙的深浅,判断了一下行驶的方向,这时西门又传来了一声巨响。怎么?床弩破门不顺利吗啊?
碎裂的城门倒下之后并没有露出意料中的场景。丹军早就料到会有床弩攻城,所以固守城内这半月在城门后面又起了一道防御工事,他们用砖石在门拱里又砌了一层城墙,现在这个海阳城根本没有西门。
“嚯,想告诉我门都没有吗?”津蕤并不恼怒,转头跟几位负责床弩的工兵商量,“你们不要管城门了,调整一下角度往墙上打,把箭钉在墙上,从地面算起,每半丈钉一个,给步兵搭个过墙梯出来。”然后他又拉住负责传令的信兵,“让冲车准备,登车的步兵每十个人配一条软梯,等这轮床弩发射完毕就先去把软梯挂好。”
一轮巨箭的劲射,金石摩擦激出的火花在黎明前显得格外灿烂。“另一边再来一排,咱们双线作战。”津蕤哈哈一笑。
城墙上出现左右两条蜿蜒的箭矢列阵,他挥了挥手,一辆五层冲车出列,冲车不仅能容下半个营的前锋部队,弓箭手还可以在顶层用箭阵掩护。必要的时候还能积蓄力量撞开薄土的城墙,是大裕攻城战中比较常见的正规军装备,号称没有冲车攻不下的城。丹军被动极了,他们装备落后,箭头的冶炼技术低下,射出来的箭阵虽然密集,却没有什么杀伤力。一辆冲车在双方对峙之间的战场上游刃有余。
这时,信兵来通报说徐一品归队。
“将军呢?”
“将军进城了。”
津蕤一脸不可思议,“在里面?”他匆匆到营后方见徐一品,同时也见到跟他一起回来的小老头,“军师,怎么就你一个人?将军呢?沈流韬呢?”
徐一品来不及跟他说更多,只是把李弦疏递交给他,“都在城里呢,我马上带骑兵去东门,你在这里好好打,切勿强攻造成太大伤亡。”说完马头一转,往骑兵营的去了。
“哦。”津蕤捧着小老头愣了愣,大声问,“这谁啊?”
“东庐王……”风中飘来三个字。
啪叽,津蕤一个哆嗦,把东庐王摔在了泥泞的地上。他万分抱歉地找了两名士兵把李弦疏送到后方,回过头看到步兵的软梯已经搭好一半,他抬手做了个压上的动作,自己也拔出佩刀随着第二部分的步兵冲上去,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