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方尘开始分析《听琴图》的绘画技法与风格,“这张《听琴图》用笔工整、细腻、严谨,色彩清丽、明快、高雅,属于工笔画中黄筌富贵一派,徐熙野逸的画法大相径庭,我们来对比一下……
“老师,您还没讲穿绿袍的人是谁呢!”有学生提醒道。
“什么绿袍呀,那明明是蓝袍好不好!”得,还有人抬杠。
“什么眼神呀,你肯定色盲!”
“你才色盲呢!你全家都色盲!”嚯,这就要打起来了!
方尘一看,这还非讲不可了,好吧,再多讲几句:
“你们俩说的都对,这个既可以说是绿袍,也可以说是蓝袍。因为这个色彩比较特别,大家知道,工笔画讲究三矾九染,这个袍子也是多遍着色染成的,它的底色是花青,最上面一层颜色是国画中特有的颜料石青色,既不是蓝也不是绿,是一种明亮的蓝中泛绿的色彩,我们姑且称之为蓝绿色吧。
好,言归正传,穿蓝绿色衣服的应该是王黼,他也是个奸臣,善于巧言献媚,而且他与蔡京的关系很好。也有人说红袍是王黼,蓝绿是蔡京,理由是史料上记载蔡京喜欢穿青色的衣服。不管怎么样吧,这两个听琴的大臣是蔡京和王黼,多数人还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但也有人认为左边着青袍的是宦官童贯,这个不太可信。左边还有一个蓬头的小童子,也在用心听琴,他是谁就更不好确定了,他的身份可能是侍从、小内侍一类的。总之,这幅《听琴图》中,一个抚琴者,三个听琴人,姿态神各异,却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了作画者高超的画艺。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方尘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说着她就点击鼠标,打开了后面的一幅画,却没想到还真又有人提问了:
“老师,为什么这幅画上的题款那么不讲究呢?特别是那首蔡京的题诗严重破坏了画面的美感,而且竟敢在皇帝的画上正中这么遮天盖日地题诗是不是太大不敬了呢?”一个女生声音小小的却格外清晰地问道。
方尘一愣,看那女生的眼神跟见了外星人似的,随后她嘴角抽了抽,将画面又切换为《听琴图》,无奈地笑道:“这个问题很专业,我都怀疑你是某个专家变身过来卧底的呢……”
其它学生开始起哄:
“哇,这儿有一个专家耶!”
“哈哈,我跟专家是同学,荣幸!”
方尘继续讲:“其实,刚才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都很专业,比如怀疑自画像的、再比如怀疑抚琴者的,但这些问题要展开讲实在是太费时间了,所以,我本想略过的……既然大家有……那我就多讲一些……”
隔着电脑屏幕窥视教室的何院长只觉得方尘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嘀咕着:“这些老师怎么都一个毛病,越是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越小!也不知都从哪儿学来的?”他把音量开到了最大……() ()
与此同时,教务处的常主任也在看各个教室的上课情况,他可不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偷偷地看,而是带着一队人马,大大方方地在中控室里看,抓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常态化管理嘛,所以,元旦前的最后一天他也毫不放松,带着自己的兵,要站好年的最后一班岗……
“这个土壤老师在讲什么?西安的景点,这有关系吗?小吴,看看他的授课计划怎么写的?”
小吴从一摞授课计划中翻出一份,翻到后面,很是替那位土壤老师揪心,有些尴尬地说:“常主任,今天这两节课的内容应该是第十二章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这不是胡闹么?小李,记下来!”
“好嘞!”小李才不管谁是谁,反正她刚来半年,谁也不认识,谁的话都不用听,就听常主任的话就OK了,她摇动笔杆,唰唰唰地记了下来……最后还不忘自我欣赏了一下:唉,自己这字可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换了一个教室,看了一会儿,还是在扯闲篇,没按授课计划里写的内容上……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正无聊地斜坐着,在手指上飞速转着签字笔,玩得不亦乐乎的小李,立刻应了一声,就坐正身子,又唰唰唰地记了下来……
……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一连看了几个教室,常主任的脸色是越来越黑,小李的字是越来越帅……
下一个教室,投影上显示的是一幅画,看上去还古色古香的,貌似应该是在讲解传世名画吧……
小李条件反射般地开始记录:教师,方尘;课程,园林美术……
常主任的余光瞥到了小李写的内容,立马叫停:“哎小李等等,我让你记了吗?”
小李瞪大无辜的眼睛,委屈地看着常主任……
常主任没再理会她,转头问:“小吴,看看她的授课计划怎么写的?”
小吴翻出方尘的那份,有些犹豫地说:“常主任,好像差不多哎,今天这两节课的内容应该是第十三章中国画赏析!”
“是吗,我看看。”常主任接过授课计划,仔细地看着,心中暗暗称赞:没错,授课计划的内在逻辑性很强,前面的园林景观绘画技法学完后,最后面两章是国画赏析与油画赏析,还特别注明了是有关园林的传世名画,这多么严谨啊!
没毛病!
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老师,您还没讲穿绿袍的人是谁呢!”有学生提醒道。
“什么绿袍呀,那明明是蓝袍好不好!”得,还有人抬杠。
“什么眼神呀,你肯定色盲!”
“你才色盲呢!你全家都色盲!”嚯,这就要打起来了!
方尘一看,这还非讲不可了,好吧,再多讲几句:
“你们俩说的都对,这个既可以说是绿袍,也可以说是蓝袍。因为这个色彩比较特别,大家知道,工笔画讲究三矾九染,这个袍子也是多遍着色染成的,它的底色是花青,最上面一层颜色是国画中特有的颜料石青色,既不是蓝也不是绿,是一种明亮的蓝中泛绿的色彩,我们姑且称之为蓝绿色吧。
好,言归正传,穿蓝绿色衣服的应该是王黼,他也是个奸臣,善于巧言献媚,而且他与蔡京的关系很好。也有人说红袍是王黼,蓝绿是蔡京,理由是史料上记载蔡京喜欢穿青色的衣服。不管怎么样吧,这两个听琴的大臣是蔡京和王黼,多数人还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但也有人认为左边着青袍的是宦官童贯,这个不太可信。左边还有一个蓬头的小童子,也在用心听琴,他是谁就更不好确定了,他的身份可能是侍从、小内侍一类的。总之,这幅《听琴图》中,一个抚琴者,三个听琴人,姿态神各异,却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了作画者高超的画艺。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方尘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说着她就点击鼠标,打开了后面的一幅画,却没想到还真又有人提问了:
“老师,为什么这幅画上的题款那么不讲究呢?特别是那首蔡京的题诗严重破坏了画面的美感,而且竟敢在皇帝的画上正中这么遮天盖日地题诗是不是太大不敬了呢?”一个女生声音小小的却格外清晰地问道。
方尘一愣,看那女生的眼神跟见了外星人似的,随后她嘴角抽了抽,将画面又切换为《听琴图》,无奈地笑道:“这个问题很专业,我都怀疑你是某个专家变身过来卧底的呢……”
其它学生开始起哄:
“哇,这儿有一个专家耶!”
“哈哈,我跟专家是同学,荣幸!”
方尘继续讲:“其实,刚才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都很专业,比如怀疑自画像的、再比如怀疑抚琴者的,但这些问题要展开讲实在是太费时间了,所以,我本想略过的……既然大家有……那我就多讲一些……”
隔着电脑屏幕窥视教室的何院长只觉得方尘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嘀咕着:“这些老师怎么都一个毛病,越是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越小!也不知都从哪儿学来的?”他把音量开到了最大……() ()
与此同时,教务处的常主任也在看各个教室的上课情况,他可不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偷偷地看,而是带着一队人马,大大方方地在中控室里看,抓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常态化管理嘛,所以,元旦前的最后一天他也毫不放松,带着自己的兵,要站好年的最后一班岗……
“这个土壤老师在讲什么?西安的景点,这有关系吗?小吴,看看他的授课计划怎么写的?”
小吴从一摞授课计划中翻出一份,翻到后面,很是替那位土壤老师揪心,有些尴尬地说:“常主任,今天这两节课的内容应该是第十二章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这不是胡闹么?小李,记下来!”
“好嘞!”小李才不管谁是谁,反正她刚来半年,谁也不认识,谁的话都不用听,就听常主任的话就OK了,她摇动笔杆,唰唰唰地记了下来……最后还不忘自我欣赏了一下:唉,自己这字可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换了一个教室,看了一会儿,还是在扯闲篇,没按授课计划里写的内容上……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正无聊地斜坐着,在手指上飞速转着签字笔,玩得不亦乐乎的小李,立刻应了一声,就坐正身子,又唰唰唰地记了下来……
……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
“小李,这个也记下来!”
一连看了几个教室,常主任的脸色是越来越黑,小李的字是越来越帅……
下一个教室,投影上显示的是一幅画,看上去还古色古香的,貌似应该是在讲解传世名画吧……
小李条件反射般地开始记录:教师,方尘;课程,园林美术……
常主任的余光瞥到了小李写的内容,立马叫停:“哎小李等等,我让你记了吗?”
小李瞪大无辜的眼睛,委屈地看着常主任……
常主任没再理会她,转头问:“小吴,看看她的授课计划怎么写的?”
小吴翻出方尘的那份,有些犹豫地说:“常主任,好像差不多哎,今天这两节课的内容应该是第十三章中国画赏析!”
“是吗,我看看。”常主任接过授课计划,仔细地看着,心中暗暗称赞:没错,授课计划的内在逻辑性很强,前面的园林景观绘画技法学完后,最后面两章是国画赏析与油画赏析,还特别注明了是有关园林的传世名画,这多么严谨啊!
没毛病!
一点儿毛病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