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捣鼓数日,火药的剂量配方还真被凤梓潼和苏文轩二人调配出来。
彼时正直春节,沂水笼着雾气。
相比初来时的荒芜,现在的沂城多了些人气。
凤梓潼裹着斗篷,一个人躲清闲跑去了城郊。
城郊还是荒无一物,没有雨,如何也长不出万物。
“若是能来一场甘霖就好了……”
凤梓潼悠悠望着天边。
“姑娘!姑娘!”
正出神,白新盛骑马而来。
“何事?”凤梓潼回眸,眼底含着淡淡的微笑。
一袭淡雅青竹绣花锦袄,边沿嵌着貂皮绒毛。细腰皓腕,柳眉含情。宛若仙人。
白新盛煞时失神。
这一刻,他恍然觉得,便是凤梓潼真言她是仙人,他也当倾心相奉。
“是、是苏世子。”
待回神,他纵身跃下马。
“苏世子带着炸药要去将沂山隧道炸开口子,可徐老先生觉得此事不妥,挡在山前不让点火。两人争执不下,在山前吵了起来。”
凤梓潼一蹙眉,忙骑上白马,同白新盛一起赶到沂山前。
沂山的工程已耗费一月有余,可天寒地冻,受苦的皆是工匠。工程却只前进分寸。
苏文轩心中着急,火药也是迫不得已之计。
到山前时,苏文轩气的面红耳赤,徐老先生的胡子也怒的颤起。
“师兄,沂山山势陡峭,贸然动其根基,势必会导致山腰坍塌。届时,不说工程之事如何,便是工匠,都有可能丧生。”
凤梓潼跳下马,拦在苏文轩面前。
白新盛去劝慰徐先生。
苏文轩将火药一丢,颓废地坐在地上,“沂山皆是碎石,挖到中间,矿石更加坚硬难凿。若不以火药试之,单靠人力要挖到何年何月?”
他恼怒地一拳锤在地面。
寒国野心勃勃,意图吞并其余两国。他自穿越来,便一直深受寒国威胁。本欲通过凤梓潼,借夜君凌的手除去威胁他的人。
可谁料季司寒却来沂水赈灾。
沂水旱灾已成痼疾,天公不作美,季司寒妄图引水疏道,却不想以他们的人力物力,开山凿石要到何年何月,方能将沂山凿穿!
“师兄,你向来不是心急之人,近日心态为何如此急功求利?”凤梓潼反言其它,镇静的美眸盯着他,透着不解与担忧。
苏文轩看着那双净澈的眼睛,心脏漏跳一拍。倏而,他陡然泄气道:“抱歉啊小师妹。我就是……最近有些心急。”
寒风卷过,将凤梓潼的刘海掀飞。
苏文轩无奈叹口气,起身抬手,将她前额的刘海压下,理顺。
凤梓潼蹙眉点头,道:“凿山引水本就不易。徐老先生年少时曾拜京师刘栋,土木之事皆从师于他,因此在土木方面造诣极深。你若想炸山行事,必要提前同徐先生商量炸药该如何安置,避免隧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苏文轩点头,“那就暂且这样罢。”话落,他转身离去。一袭蓝色锦袍与旷远山脉背道而行,背影徒添怅惘。
……
很快便到了初春,山枝发芽,万物萌动。可沂水还是笼着一层死寂。
“今有劳役几何?”
季司寒唤来穆承司询问军中近况。
穆承司道:“除却王爷带来的两千兵马,尚有白新盛新招的三千百姓。”
“山中近况如何?”
“天寒地冻,土壤不可破。只有荫蒙与沂山两岭之间的水道在修。”
季司寒闻言轻叹一声,“尔观邯郸灾情,二皇子治水几时能归?”
穆承司道:“邯郸水患冲毁屯水大坝,导致下游村庄大面积受毁。且山石滑滚,阻塞多处要道。二皇子一边要赈灾以抚慰民心,一边又要排查险患,梳理要道。私以为邯郸之事,至少要一年时间,方可彻底除去隐患。”
一年……
季司诀道:“可沂水之患顽劣,一年……恐不够时日啊……”
“王爷,臣有一计。就是不知王爷肯不肯下这个手。”穆承司眸低闪过杀意。
“说来一试。”
“二皇子无道,非长非贤。朝中老臣虽不言语,却大多拥护大皇子季司恪。臣以为,可以速杀之。”
季司寒闻言,拿着锦帛的手微不可查地一颤。
“二皇子敢在帝都放肆,无非是有皇上撑腰。而今他在邯郸,皇上纵使心疼孩儿,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王爷不如趁机……”
穆承司话未说尽,然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见季司寒尚在犹豫,穆承司又道:“今王爷在沂水深得民心,又有宁国侯世子与凤姑娘师兄妹帮扶,此之谓人和也。大皇子久滞寒国难归,王爷此刻若立功返朝,两朝老臣岂不高看王爷一筹。二皇子一死,王爷必为储君。此事还有何犹豫!”
“承司,你先下罢。容本王好好想想。”季司寒不愿伤极手足,且行刺季司诀一事,兹事体大,他需得同凤梓杞商量一番。
穆承司临走前看了他一眼,似看出他的意图,叮嘱道:“此谋切不可与杞姑娘和大皇子言。”
穆承司不信任凤梓杞。
说是不信任,其实更多的是难以把控的恐惧。穆承司对凤梓杞的忌惮,远比对皇上派来的眼线更甚。
只要凤梓杞出现的地方,她皆能反客为主,掌控大局。而每每这时,季司寒便如水中浮舟,随波逐流。
这是穆承司最忌惮的地方。
且,他早闻大皇子在被寒国使者送回齐国的路上遭遇追杀,生死未卜。如今出现在季司寒身边,形迹可疑,不得不防。
穆承司走后,季司寒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杀兄篡位,实属不忠。他没有勇气背上杀兄的罪名。
然,皇位于他而言,如若饮鸩止渴不可自拔。
穆承司是一位极有谋略的幕僚,夜君凌对其欣赏不已。若非阵营不对,他必早早将人招揽麾下。
今日偶见穆承司私会季司寒,夜君凌便将穆承司猜了七七八八。夜幕下,寒星隐月,北风硕硕。
夜君凌缩骨易容,化作凤梓杞的模样,款款穿过长廊,抬手敲响季司寒的屋门。
“杞儿!”
季司寒眸子里绽着光。
他作势要牵夜君凌的手,被夜君凌不着痕迹地躲了过去。
外面风大,旗幡被刮的乱晃,发出腾腾的声响,荡在半空,诡异极了。
季司寒忙引夜君凌进屋,“杞儿,已入夜,怎么跑来了?”他忙倒出一盏热茶,推递到夜君凌面前,又将貂皮大衣披在夜君凌背上。
他忙的欢喜,却不知在他身边陪着他的,从来不是真正的凤梓杞。
“偶遇穆大人,心觉有事。睡不着,便来看看你。”夜君凌眸子极浅,如琉璃般疏冷而难以亲近。
季司寒闻言,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在心中暗道:观世间天地,知我者,唯杞儿是也。
他从来不曾防备凤梓杞。
于他而言,凤梓杞是心仪之人,是他未过门的妻。
且凤梓杞运筹帷幄,无论是胸襟还是气魄,都不输男儿。便是将他府中所有幕僚加起来,也未必能胜过凤梓杞一分。
因此,季司寒毫无戒备地将穆承司献于他的计策全盘托出。
夜君凌捻着杯子在指尖打转,半晌,他道:“王爷如何做想?杀?或不杀?”
季司寒蹙着眉,只说不知道。
心软暗弱,难成大事。
夜君凌眉峰有一瞬锋利。
季司诀早晚都要死,但夜君凌目前不想他死。于是,夜君凌剖析利害,道:“二皇子的存在势必威胁王爷,此人宜除不宜留。但此事不必操之过急。他养尊处优惯了,如今在邯郸赈灾,必然不少吃苦。暂且让他尝尝百姓过的是何滋味。之后再杀不迟。”
季司寒闻言抚掌,“幸得杞儿在本王身边。”他笑着,想拥夜君凌入怀。夜君凌往一侧侧身,掩唇轻咳。
将季司寒的触碰避免开来。
“杞儿可是着凉了?没事吧?”季司寒满脸紧色。
“无妨,不必担心。”
夜君凌托辞离开,季司寒要送他回屋,但被拒绝了。
沿着长廊走去,黑黢黢的环境惹的夜君凌烦闷。他讨厌无光的地方,压抑窒息。
正待他要推开房门时,隔壁的木门陡然被推开。一盏灯笼从凤梓潼的屋子里挑出——
“咦?大姐姐?”
凤梓潼略微惊讶。
自打来到沂水,她怕凤梓杞误会,鲜少去找季司寒。为此,两人碰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
而且,凤梓杞本身清冷孤傲,不苟言笑。凤梓潼便是遇到她,她若无甚事情吩咐,凤梓潼也和她搭不上话。
故而,在夜君凌屋前见到她,凤梓潼颇觉惊讶。
“大姐姐是要来找尹公子么?他不再厢房,大抵是出去了。我正要提灯去寻。大姐姐若是等不及,可先回去,待尹公子回来,我再去告知大姐姐。”
凤梓潼下意识便以为凤梓杞是有事去中夜君凌。
听到凤梓潼要去寻他,黑暗中,夜君凌的唇角微微勾起。像是吃到糖的孩子,颇为开心。
“不必。”最近沂城不安全,指不定哪会儿又会冒出一批黑衣死士。思及此,夜君凌沉眉道:“天色已黑,莫要出去走动。”
彼时正直春节,沂水笼着雾气。
相比初来时的荒芜,现在的沂城多了些人气。
凤梓潼裹着斗篷,一个人躲清闲跑去了城郊。
城郊还是荒无一物,没有雨,如何也长不出万物。
“若是能来一场甘霖就好了……”
凤梓潼悠悠望着天边。
“姑娘!姑娘!”
正出神,白新盛骑马而来。
“何事?”凤梓潼回眸,眼底含着淡淡的微笑。
一袭淡雅青竹绣花锦袄,边沿嵌着貂皮绒毛。细腰皓腕,柳眉含情。宛若仙人。
白新盛煞时失神。
这一刻,他恍然觉得,便是凤梓潼真言她是仙人,他也当倾心相奉。
“是、是苏世子。”
待回神,他纵身跃下马。
“苏世子带着炸药要去将沂山隧道炸开口子,可徐老先生觉得此事不妥,挡在山前不让点火。两人争执不下,在山前吵了起来。”
凤梓潼一蹙眉,忙骑上白马,同白新盛一起赶到沂山前。
沂山的工程已耗费一月有余,可天寒地冻,受苦的皆是工匠。工程却只前进分寸。
苏文轩心中着急,火药也是迫不得已之计。
到山前时,苏文轩气的面红耳赤,徐老先生的胡子也怒的颤起。
“师兄,沂山山势陡峭,贸然动其根基,势必会导致山腰坍塌。届时,不说工程之事如何,便是工匠,都有可能丧生。”
凤梓潼跳下马,拦在苏文轩面前。
白新盛去劝慰徐先生。
苏文轩将火药一丢,颓废地坐在地上,“沂山皆是碎石,挖到中间,矿石更加坚硬难凿。若不以火药试之,单靠人力要挖到何年何月?”
他恼怒地一拳锤在地面。
寒国野心勃勃,意图吞并其余两国。他自穿越来,便一直深受寒国威胁。本欲通过凤梓潼,借夜君凌的手除去威胁他的人。
可谁料季司寒却来沂水赈灾。
沂水旱灾已成痼疾,天公不作美,季司寒妄图引水疏道,却不想以他们的人力物力,开山凿石要到何年何月,方能将沂山凿穿!
“师兄,你向来不是心急之人,近日心态为何如此急功求利?”凤梓潼反言其它,镇静的美眸盯着他,透着不解与担忧。
苏文轩看着那双净澈的眼睛,心脏漏跳一拍。倏而,他陡然泄气道:“抱歉啊小师妹。我就是……最近有些心急。”
寒风卷过,将凤梓潼的刘海掀飞。
苏文轩无奈叹口气,起身抬手,将她前额的刘海压下,理顺。
凤梓潼蹙眉点头,道:“凿山引水本就不易。徐老先生年少时曾拜京师刘栋,土木之事皆从师于他,因此在土木方面造诣极深。你若想炸山行事,必要提前同徐先生商量炸药该如何安置,避免隧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苏文轩点头,“那就暂且这样罢。”话落,他转身离去。一袭蓝色锦袍与旷远山脉背道而行,背影徒添怅惘。
……
很快便到了初春,山枝发芽,万物萌动。可沂水还是笼着一层死寂。
“今有劳役几何?”
季司寒唤来穆承司询问军中近况。
穆承司道:“除却王爷带来的两千兵马,尚有白新盛新招的三千百姓。”
“山中近况如何?”
“天寒地冻,土壤不可破。只有荫蒙与沂山两岭之间的水道在修。”
季司寒闻言轻叹一声,“尔观邯郸灾情,二皇子治水几时能归?”
穆承司道:“邯郸水患冲毁屯水大坝,导致下游村庄大面积受毁。且山石滑滚,阻塞多处要道。二皇子一边要赈灾以抚慰民心,一边又要排查险患,梳理要道。私以为邯郸之事,至少要一年时间,方可彻底除去隐患。”
一年……
季司诀道:“可沂水之患顽劣,一年……恐不够时日啊……”
“王爷,臣有一计。就是不知王爷肯不肯下这个手。”穆承司眸低闪过杀意。
“说来一试。”
“二皇子无道,非长非贤。朝中老臣虽不言语,却大多拥护大皇子季司恪。臣以为,可以速杀之。”
季司寒闻言,拿着锦帛的手微不可查地一颤。
“二皇子敢在帝都放肆,无非是有皇上撑腰。而今他在邯郸,皇上纵使心疼孩儿,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王爷不如趁机……”
穆承司话未说尽,然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见季司寒尚在犹豫,穆承司又道:“今王爷在沂水深得民心,又有宁国侯世子与凤姑娘师兄妹帮扶,此之谓人和也。大皇子久滞寒国难归,王爷此刻若立功返朝,两朝老臣岂不高看王爷一筹。二皇子一死,王爷必为储君。此事还有何犹豫!”
“承司,你先下罢。容本王好好想想。”季司寒不愿伤极手足,且行刺季司诀一事,兹事体大,他需得同凤梓杞商量一番。
穆承司临走前看了他一眼,似看出他的意图,叮嘱道:“此谋切不可与杞姑娘和大皇子言。”
穆承司不信任凤梓杞。
说是不信任,其实更多的是难以把控的恐惧。穆承司对凤梓杞的忌惮,远比对皇上派来的眼线更甚。
只要凤梓杞出现的地方,她皆能反客为主,掌控大局。而每每这时,季司寒便如水中浮舟,随波逐流。
这是穆承司最忌惮的地方。
且,他早闻大皇子在被寒国使者送回齐国的路上遭遇追杀,生死未卜。如今出现在季司寒身边,形迹可疑,不得不防。
穆承司走后,季司寒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杀兄篡位,实属不忠。他没有勇气背上杀兄的罪名。
然,皇位于他而言,如若饮鸩止渴不可自拔。
穆承司是一位极有谋略的幕僚,夜君凌对其欣赏不已。若非阵营不对,他必早早将人招揽麾下。
今日偶见穆承司私会季司寒,夜君凌便将穆承司猜了七七八八。夜幕下,寒星隐月,北风硕硕。
夜君凌缩骨易容,化作凤梓杞的模样,款款穿过长廊,抬手敲响季司寒的屋门。
“杞儿!”
季司寒眸子里绽着光。
他作势要牵夜君凌的手,被夜君凌不着痕迹地躲了过去。
外面风大,旗幡被刮的乱晃,发出腾腾的声响,荡在半空,诡异极了。
季司寒忙引夜君凌进屋,“杞儿,已入夜,怎么跑来了?”他忙倒出一盏热茶,推递到夜君凌面前,又将貂皮大衣披在夜君凌背上。
他忙的欢喜,却不知在他身边陪着他的,从来不是真正的凤梓杞。
“偶遇穆大人,心觉有事。睡不着,便来看看你。”夜君凌眸子极浅,如琉璃般疏冷而难以亲近。
季司寒闻言,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在心中暗道:观世间天地,知我者,唯杞儿是也。
他从来不曾防备凤梓杞。
于他而言,凤梓杞是心仪之人,是他未过门的妻。
且凤梓杞运筹帷幄,无论是胸襟还是气魄,都不输男儿。便是将他府中所有幕僚加起来,也未必能胜过凤梓杞一分。
因此,季司寒毫无戒备地将穆承司献于他的计策全盘托出。
夜君凌捻着杯子在指尖打转,半晌,他道:“王爷如何做想?杀?或不杀?”
季司寒蹙着眉,只说不知道。
心软暗弱,难成大事。
夜君凌眉峰有一瞬锋利。
季司诀早晚都要死,但夜君凌目前不想他死。于是,夜君凌剖析利害,道:“二皇子的存在势必威胁王爷,此人宜除不宜留。但此事不必操之过急。他养尊处优惯了,如今在邯郸赈灾,必然不少吃苦。暂且让他尝尝百姓过的是何滋味。之后再杀不迟。”
季司寒闻言抚掌,“幸得杞儿在本王身边。”他笑着,想拥夜君凌入怀。夜君凌往一侧侧身,掩唇轻咳。
将季司寒的触碰避免开来。
“杞儿可是着凉了?没事吧?”季司寒满脸紧色。
“无妨,不必担心。”
夜君凌托辞离开,季司寒要送他回屋,但被拒绝了。
沿着长廊走去,黑黢黢的环境惹的夜君凌烦闷。他讨厌无光的地方,压抑窒息。
正待他要推开房门时,隔壁的木门陡然被推开。一盏灯笼从凤梓潼的屋子里挑出——
“咦?大姐姐?”
凤梓潼略微惊讶。
自打来到沂水,她怕凤梓杞误会,鲜少去找季司寒。为此,两人碰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
而且,凤梓杞本身清冷孤傲,不苟言笑。凤梓潼便是遇到她,她若无甚事情吩咐,凤梓潼也和她搭不上话。
故而,在夜君凌屋前见到她,凤梓潼颇觉惊讶。
“大姐姐是要来找尹公子么?他不再厢房,大抵是出去了。我正要提灯去寻。大姐姐若是等不及,可先回去,待尹公子回来,我再去告知大姐姐。”
凤梓潼下意识便以为凤梓杞是有事去中夜君凌。
听到凤梓潼要去寻他,黑暗中,夜君凌的唇角微微勾起。像是吃到糖的孩子,颇为开心。
“不必。”最近沂城不安全,指不定哪会儿又会冒出一批黑衣死士。思及此,夜君凌沉眉道:“天色已黑,莫要出去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