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九变,大曲,提审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正文卷第章九变,大曲,提审秦王迎亲途中遇刺了!
消息不胫而走,短短时间就传遍了整座东京城。
毕竟秦王娶亲,百姓皆知,大庭广众下那么多人都瞧着,消息传播的速度自然极快。
此刻,距离樊楼不远的精致小院内,赵元奴正哭得梨花带雨。
旁边的小丫鬟弄玉劝着:“娘子,王爷肯定没有忘记你,前阵子不还送曲子来吗,当时大东家求曲时那毕恭毕敬的模样,娘子都忘记了吗?娘子且不要游思妄想,胡乱伤心了。”
赵元奴扬起一张哭花的小脸,道:“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弄玉闻言哭笑不得,心想娘子你算得哪门子的旧人,你连新人都有些算不上吧,只是见了一次,喝了回酒而已。
小丫鬟道:“娘子且歇息歇息,哭多了是要伤神害病的。”
赵元奴幽幽道:“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弄玉闻言,心中暗叹娘子又忧愁伤感了,以前倒好言语相劝,只是眼下这事儿与以往不同,一时也不知要从哪里说起。
她只好道:“娘子还是莫要伤心了,王爷甚么身份,府上又怎会只有一名女子呢,来日说不得还要迎娶,娘子伤心岂不没头?”
赵元奴泪珠在脸颊滚落:“我又哪里是为这个,我岂不知自家何等低下出身,别说迎娶,就是名分亦都不敢求,我……我只是心里思念他,想看他,一闭眼都是他。”
说完之后,浮在桌上香肩抽动,又啜泣起来,弄玉只好继续相劝,就这时梅娘从外面进来,脸色惨白地道:“娘子,娘子,刚才外面传言,说王爷在迎亲的路上遇刺了!”
赵元奴闻言,顿觉得脑袋里“轰”地一下便是空白,仿佛魂儿魄儿都在这一刻飞走掉,“啊”地叫了声,竟倒在桌上昏厥了过去……
赵柽不用审问也能猜出两名刺客身份,先出手白衣用刀的定是明教鹤王方十九,而红衣被擒的肯定是胭脂豹杜红棉。
可眼下是大喜的日子,他并不想见血杀人,就命令将杜红棉暂时关押起来,至于走掉的方十九全城搜拿,能找到最好,找不到也就算了。
毕竟依着方十九的武艺,真想要走,肯定会在搜索令下达各处之前就已混出城去。
至于这二人为何没到牛楼酒店那边,应该是发现了尤四娘住处周围的破绽,而过来刺杀,则是不知道自家深浅,倚仗武艺侥幸来搏。
这事赵柽不想多作纠缠,一连串命令下达完毕后,继续回府。
虽然遭遇刺杀,但王府门前依旧热闹,赵柽提早就吩咐过,勿论发生什么事,绝不能影响今日仪式,一切都照常进行……
东京外城西南有一座道观,名曰木叶,青瓦白墙,两进房屋,是家小观。
这种规模的小观小寺,在东京没有上百,也有几十。
木叶观建在蔡河边上,距离宜南桥不远,在道观门前就能瞧见蔡河风景,来往船只。
这观前桥边有条野路,唤作水舟路,百十年里自发了条集市,乃是外城西南最大的市场,从宜南桥这边沿着蔡河往东延伸,每日里天不亮就人头攒动,叫卖喊买声不绝于耳。
这处集市多卖些吃喝酒水,简棚地摊最多,还有些老酒铺,至于瓦肆也有那么一家,不过却甚是简陋,里面没两处栏子。
天不亮,这里就聚集了在蔡河船上出了一夜力的脚夫,揣着热乎乎刚领的铜钱来喝早酒,喝过后回家睡觉,待傍晚再来河上卖力。
这时刚到下午,集市里已没了晨时的喧嚣热闹,少了那些河上的脚夫捧场,便有几许清淡冷落。
集市头里有一座简易的席子木棚,下面支了三五张老桌,十几只条凳,看那桌子包浆怕不下有几十年光景,就算是支席子的木柱子,也都有些松朽陈腐。
这时酒东靠着柱子昏昏欲睡,棚内只有一名客人,早叫妥了一碗汤饼,两个小菜在慢慢吃喝。
这客人二十几岁的年纪,穿身黑色紧靠,生得剑眉星目,猿臂蜂腰,颇为英俊。
他吃得极慢,时不时拧一下眉毛,似有满腹心事愁闷不解。
这人正是方十九,他既号鹤王,轻身工夫自然了得,当时一击不中,兵刃折断,便撤身后退,找了个地方换掉衣衫后,匆匆跑来了外城。
他从没想过大宋皇室竟然有这般高手,更没想过对方竟有一口削铁如泥的宝兵,让他一身武艺都无从施展,只能逃离不说,竟然还把杜红棉陷在那边。
这可真是草率了!
年初之时圣公去了一趟东京,回来后闭口不谈所历之事,想来大抵是发觉这东京赵家与想象不同,但却没说过赵家有这样武艺高强之人!
他越思索心情越郁闷,总不能放弃杜红棉自家离去,可此刻行踪败露,想救人又比登天还难,一时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明教之中皆兄弟姐妹,哪怕不认不识也是同气连枝,就这样走掉他心内不忍,毕竟刺杀大宋亲王乃是诛九族大罪,杜红棉的下场可想而知。
可他虽然一向自视甚高,却也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一观赵柽出手,便晓事不可为,别说在东京城森严之地救人,就算是单打独斗他觉得也未必就一定能胜了对方,何况对方手上还有削铁如泥的宝兵。
这时他在梁山之上几场大胜的意气风发已是荡然无存,心中只剩下了种种纠结和疑惑不解。
这大宋秦王的武艺居然如此之高,竟能一招就打倒杜红棉,而且同时还能击飞他射出的白鹤梭暗器,这恐怕已是有了接近小宗师的实力。
可圣教之内不都是传闻,宋室奢腐,皇室子弟更是纨绔,只知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便是连马都骑不得,弓都拉不动,何谈武艺?
不然他也不会当街刺杀!
他紧皱眉头左思右想,心内琢磨主意,忽然眼前微微一亮。
他自家在东京独臂难支,救人无望,但在这京畿左右,却也非是全无援手。
虽然圣教一直少在北方传经,但就前些时日,自家师兄去了颖州会友。
颖州距离东京并不算远,若是师兄没有离开,大可找他相助。
想到这里,方十九舒了口气,他这位师兄不仅武艺了得,更是智谋过人,不但于圣教之内地位尊崇,就是在两浙沿海,也名气极大。() ()
提起神龙九变陈凡,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刀霸东海,枪挑江南,一身精通九种厉害武艺,号称九变。
这位师兄乃是他师傅陈箍桶的独子,不但学了陈箍桶一身本领,另外还拜了位神秘的老师,据说那位老师武艺极高,江湖名望甚重,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这样的人物屈指可数,大抵是那几位中的一个。
方十九想到这里起身结账,随后向着蔡河下游走去,以他的水性,想要从河中混出东京并不算难事……
转瞬十几日过去,赵柽的假期尚未结束,每天都与小娘呆在一起,耳鬓厮磨,缱绻旖旎,缠绵悱恻。
小娘依旧羞涩拘谨,无论赵柽如何引导,总还是有些施放不开,赵柽便把后世的床笫笑话丢出去讲,小娘听了羞怯,不是捂脸跑开,就是低头不敢言语,最后赵柽哄劝,以此为乐。
如今天气入了秋,外面不能栽植花卉,小娘就在房中弄了些盆景,然后读些话本,赵柽琢磨着这样也是无趣,便开始教她写曲。
不是清曲散曲,而是剧目里的大曲。
小娘是识字的,大宋一朝最重教育,古来历朝文化普及最高,便是一些山野之地都有学堂存在,东京本处,哪怕再贫寒的家庭,也少有目不识丁之人。
大曲这门东西其实极为复杂,对从来没有学过韵律的小娘来说有些艰难。
但赵柽也不急,曲可以慢慢学,但词话可以先写,词话这东西倒是门槛不高,外面市井说书的艺人许多都是自己编故事,只要知道些历史典故,就能写出一场叫好卖座的书唱来。
小娘一开始在他的指点下,连写了几个小故事,但都落下俗套,不离话本里那些才子佳人的书生臆想。
于是,赵柽便开始循循诱导,让她不能只着眼世事的繁华,和流于表面的美好,要深刻些,市井些,不妨写些悲伤感人的故事出来。
小娘对这些倒是深有感触,毕竟曾经亲身经历过,加上性子使然,倒是展露出一些天分,写出了两个忧郁感人的小剧目。
赵柽见状不由大喜,若是以后小娘能够写剧写曲,可是帮了他大忙,不需要多具才学,弄那些高雅的阳春白雪,反倒是越市井越平民越好,写出的东西老百姓能看懂听懂,就是最大成功。
市井艺人能写出来不错的词话,小娘只要稍具天分,又有他的教导,写些更有意义的东西应该不难。
这一天早晨,闲暇无事,赵柽便给小娘讲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前朝。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大抵就是在江南某处,有一户农家因为失去了土地,只能靠给乡绅耕种为生。
但是,即便一年出再多力,最后得到的粮食,都要给乡绅大半做为租子,农家只能维持温饱,勉强度日,时不时还要去乡绅那里借钱过活。
而这户农家只有两口人,爹爹和女儿相依为命,到了岁尾,乡绅派泼皮前来讨账,爹爹只能顶着寒风暴雪躲藏出去。
泼皮没找到人,便将农家打砸后扬长而去,直到半夜时爹爹才赶回家里,因为身上没钱,买不了礼物送给女儿,便在山上砍了荆条作了支荆钗送给女儿,父女两个在大年夜抱头痛哭。
然后乡绅讨债不成,便要农家用女儿抵债,爹爹不从,被泼皮设计陷害,女儿也被乡绅强抢玷污。
女儿忍辱负重,寻找机会逃出乡绅家,一路奔走大山,躲藏其中足有十余年,乃至发丝全白,恍如霜雪。
直到有一天,长安城来了位王爷巡视地方,女儿得知后下山告状,这才得以冤屈昭雪,重见天日。
小娘听得潸潸泪下,不过片刻后抬起头问赵柽:“郎君,长安来的是哪位王爷?”
赵柽摸着下巴说道:“自然是二大王!”
小娘瞅了他片刻,忽道:“虽是能写,恐难外传。”
赵柽自然知道小娘意思,哪怕小娘少见大事场面,但也知道这种故事出去外面,必然不被官府待见。
但倒也并非甚么了不得,他笑道:“先写了再说!”
小娘“哦”了一声,便沉思起来。
赵柽看她模样认真,心中不由松了口气,他实在是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又实在做不过来,需要人分担。
建戏院瓦舍,倡戏剧大曲,并非突发之想,戏院之内唱些特殊剧目,也是深思熟虑。
可他精力有限,既要私下养兵聚财,还要应付朝堂时局变化,再写大曲的话,怕不是须三头六臂才能完成,如果小娘能把曲剧之事给他担了,那他就会轻松许多,专心旁事。
看着小娘思想,赵柽退出房间,然后唤来周处几个,离府前往城外军监。
那一日擒获杜红棉后,因为怕耽误喜事,所以一直未审,这时心中放松,便决定去审一审这渡厄散人胭脂豹。
出了府门,一路向城外而去,待走到一半之时,赵柽不由疑惑回头张望。
不知为何,总觉得离开王府之后就有人后面跟随,但此刻看去,却又毫无发现。
赵柽心中纳闷,若是皇城司的人监视,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么天衣无缝,皇城司里还没有这般能人。
他皱眉出了城门,心中隐隐感到后面跟踪之人还在,不过这次却没有再看,而是直奔军监。
到了军监后,下去牢房,杜红棉可没有当时尤四娘的待遇,毕竟尤四娘那时对他有用,而且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而这杜红棉不同,迎亲当日行在路上,就算再不认得也会知晓他就是秦王,不然方十九和杜红棉不会直接刺杀。
只见杜红棉被五花大绑在一根木柱之上,他当时下了重手,所以押进来后并没有动刑,反倒是喂了些伤药,此刻看起来伤势有些好转,只是面容憔悴,略显枯瘦。
杜红棉在柱上见到外面来人,勉强睁开眼睛辨认,一瞧竟是赵柽,不由立刻神色激愤,怒目圆睁,破口骂道:“狗王,恨不能一刀斩杀于伱!”
赵柽上下打量她一番,冷笑道:“三脚猫的本领也学人刺杀,难道方腊没和尔等说过本王的手段?”
杜红棉闻言立即失色,心中惊疑不定,不知眼前这狗王怎么竟会晓得圣公名姓。
消息不胫而走,短短时间就传遍了整座东京城。
毕竟秦王娶亲,百姓皆知,大庭广众下那么多人都瞧着,消息传播的速度自然极快。
此刻,距离樊楼不远的精致小院内,赵元奴正哭得梨花带雨。
旁边的小丫鬟弄玉劝着:“娘子,王爷肯定没有忘记你,前阵子不还送曲子来吗,当时大东家求曲时那毕恭毕敬的模样,娘子都忘记了吗?娘子且不要游思妄想,胡乱伤心了。”
赵元奴扬起一张哭花的小脸,道:“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弄玉闻言哭笑不得,心想娘子你算得哪门子的旧人,你连新人都有些算不上吧,只是见了一次,喝了回酒而已。
小丫鬟道:“娘子且歇息歇息,哭多了是要伤神害病的。”
赵元奴幽幽道:“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弄玉闻言,心中暗叹娘子又忧愁伤感了,以前倒好言语相劝,只是眼下这事儿与以往不同,一时也不知要从哪里说起。
她只好道:“娘子还是莫要伤心了,王爷甚么身份,府上又怎会只有一名女子呢,来日说不得还要迎娶,娘子伤心岂不没头?”
赵元奴泪珠在脸颊滚落:“我又哪里是为这个,我岂不知自家何等低下出身,别说迎娶,就是名分亦都不敢求,我……我只是心里思念他,想看他,一闭眼都是他。”
说完之后,浮在桌上香肩抽动,又啜泣起来,弄玉只好继续相劝,就这时梅娘从外面进来,脸色惨白地道:“娘子,娘子,刚才外面传言,说王爷在迎亲的路上遇刺了!”
赵元奴闻言,顿觉得脑袋里“轰”地一下便是空白,仿佛魂儿魄儿都在这一刻飞走掉,“啊”地叫了声,竟倒在桌上昏厥了过去……
赵柽不用审问也能猜出两名刺客身份,先出手白衣用刀的定是明教鹤王方十九,而红衣被擒的肯定是胭脂豹杜红棉。
可眼下是大喜的日子,他并不想见血杀人,就命令将杜红棉暂时关押起来,至于走掉的方十九全城搜拿,能找到最好,找不到也就算了。
毕竟依着方十九的武艺,真想要走,肯定会在搜索令下达各处之前就已混出城去。
至于这二人为何没到牛楼酒店那边,应该是发现了尤四娘住处周围的破绽,而过来刺杀,则是不知道自家深浅,倚仗武艺侥幸来搏。
这事赵柽不想多作纠缠,一连串命令下达完毕后,继续回府。
虽然遭遇刺杀,但王府门前依旧热闹,赵柽提早就吩咐过,勿论发生什么事,绝不能影响今日仪式,一切都照常进行……
东京外城西南有一座道观,名曰木叶,青瓦白墙,两进房屋,是家小观。
这种规模的小观小寺,在东京没有上百,也有几十。
木叶观建在蔡河边上,距离宜南桥不远,在道观门前就能瞧见蔡河风景,来往船只。
这观前桥边有条野路,唤作水舟路,百十年里自发了条集市,乃是外城西南最大的市场,从宜南桥这边沿着蔡河往东延伸,每日里天不亮就人头攒动,叫卖喊买声不绝于耳。
这处集市多卖些吃喝酒水,简棚地摊最多,还有些老酒铺,至于瓦肆也有那么一家,不过却甚是简陋,里面没两处栏子。
天不亮,这里就聚集了在蔡河船上出了一夜力的脚夫,揣着热乎乎刚领的铜钱来喝早酒,喝过后回家睡觉,待傍晚再来河上卖力。
这时刚到下午,集市里已没了晨时的喧嚣热闹,少了那些河上的脚夫捧场,便有几许清淡冷落。
集市头里有一座简易的席子木棚,下面支了三五张老桌,十几只条凳,看那桌子包浆怕不下有几十年光景,就算是支席子的木柱子,也都有些松朽陈腐。
这时酒东靠着柱子昏昏欲睡,棚内只有一名客人,早叫妥了一碗汤饼,两个小菜在慢慢吃喝。
这客人二十几岁的年纪,穿身黑色紧靠,生得剑眉星目,猿臂蜂腰,颇为英俊。
他吃得极慢,时不时拧一下眉毛,似有满腹心事愁闷不解。
这人正是方十九,他既号鹤王,轻身工夫自然了得,当时一击不中,兵刃折断,便撤身后退,找了个地方换掉衣衫后,匆匆跑来了外城。
他从没想过大宋皇室竟然有这般高手,更没想过对方竟有一口削铁如泥的宝兵,让他一身武艺都无从施展,只能逃离不说,竟然还把杜红棉陷在那边。
这可真是草率了!
年初之时圣公去了一趟东京,回来后闭口不谈所历之事,想来大抵是发觉这东京赵家与想象不同,但却没说过赵家有这样武艺高强之人!
他越思索心情越郁闷,总不能放弃杜红棉自家离去,可此刻行踪败露,想救人又比登天还难,一时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明教之中皆兄弟姐妹,哪怕不认不识也是同气连枝,就这样走掉他心内不忍,毕竟刺杀大宋亲王乃是诛九族大罪,杜红棉的下场可想而知。
可他虽然一向自视甚高,却也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一观赵柽出手,便晓事不可为,别说在东京城森严之地救人,就算是单打独斗他觉得也未必就一定能胜了对方,何况对方手上还有削铁如泥的宝兵。
这时他在梁山之上几场大胜的意气风发已是荡然无存,心中只剩下了种种纠结和疑惑不解。
这大宋秦王的武艺居然如此之高,竟能一招就打倒杜红棉,而且同时还能击飞他射出的白鹤梭暗器,这恐怕已是有了接近小宗师的实力。
可圣教之内不都是传闻,宋室奢腐,皇室子弟更是纨绔,只知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便是连马都骑不得,弓都拉不动,何谈武艺?
不然他也不会当街刺杀!
他紧皱眉头左思右想,心内琢磨主意,忽然眼前微微一亮。
他自家在东京独臂难支,救人无望,但在这京畿左右,却也非是全无援手。
虽然圣教一直少在北方传经,但就前些时日,自家师兄去了颖州会友。
颖州距离东京并不算远,若是师兄没有离开,大可找他相助。
想到这里,方十九舒了口气,他这位师兄不仅武艺了得,更是智谋过人,不但于圣教之内地位尊崇,就是在两浙沿海,也名气极大。() ()
提起神龙九变陈凡,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刀霸东海,枪挑江南,一身精通九种厉害武艺,号称九变。
这位师兄乃是他师傅陈箍桶的独子,不但学了陈箍桶一身本领,另外还拜了位神秘的老师,据说那位老师武艺极高,江湖名望甚重,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这样的人物屈指可数,大抵是那几位中的一个。
方十九想到这里起身结账,随后向着蔡河下游走去,以他的水性,想要从河中混出东京并不算难事……
转瞬十几日过去,赵柽的假期尚未结束,每天都与小娘呆在一起,耳鬓厮磨,缱绻旖旎,缠绵悱恻。
小娘依旧羞涩拘谨,无论赵柽如何引导,总还是有些施放不开,赵柽便把后世的床笫笑话丢出去讲,小娘听了羞怯,不是捂脸跑开,就是低头不敢言语,最后赵柽哄劝,以此为乐。
如今天气入了秋,外面不能栽植花卉,小娘就在房中弄了些盆景,然后读些话本,赵柽琢磨着这样也是无趣,便开始教她写曲。
不是清曲散曲,而是剧目里的大曲。
小娘是识字的,大宋一朝最重教育,古来历朝文化普及最高,便是一些山野之地都有学堂存在,东京本处,哪怕再贫寒的家庭,也少有目不识丁之人。
大曲这门东西其实极为复杂,对从来没有学过韵律的小娘来说有些艰难。
但赵柽也不急,曲可以慢慢学,但词话可以先写,词话这东西倒是门槛不高,外面市井说书的艺人许多都是自己编故事,只要知道些历史典故,就能写出一场叫好卖座的书唱来。
小娘一开始在他的指点下,连写了几个小故事,但都落下俗套,不离话本里那些才子佳人的书生臆想。
于是,赵柽便开始循循诱导,让她不能只着眼世事的繁华,和流于表面的美好,要深刻些,市井些,不妨写些悲伤感人的故事出来。
小娘对这些倒是深有感触,毕竟曾经亲身经历过,加上性子使然,倒是展露出一些天分,写出了两个忧郁感人的小剧目。
赵柽见状不由大喜,若是以后小娘能够写剧写曲,可是帮了他大忙,不需要多具才学,弄那些高雅的阳春白雪,反倒是越市井越平民越好,写出的东西老百姓能看懂听懂,就是最大成功。
市井艺人能写出来不错的词话,小娘只要稍具天分,又有他的教导,写些更有意义的东西应该不难。
这一天早晨,闲暇无事,赵柽便给小娘讲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前朝。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大抵就是在江南某处,有一户农家因为失去了土地,只能靠给乡绅耕种为生。
但是,即便一年出再多力,最后得到的粮食,都要给乡绅大半做为租子,农家只能维持温饱,勉强度日,时不时还要去乡绅那里借钱过活。
而这户农家只有两口人,爹爹和女儿相依为命,到了岁尾,乡绅派泼皮前来讨账,爹爹只能顶着寒风暴雪躲藏出去。
泼皮没找到人,便将农家打砸后扬长而去,直到半夜时爹爹才赶回家里,因为身上没钱,买不了礼物送给女儿,便在山上砍了荆条作了支荆钗送给女儿,父女两个在大年夜抱头痛哭。
然后乡绅讨债不成,便要农家用女儿抵债,爹爹不从,被泼皮设计陷害,女儿也被乡绅强抢玷污。
女儿忍辱负重,寻找机会逃出乡绅家,一路奔走大山,躲藏其中足有十余年,乃至发丝全白,恍如霜雪。
直到有一天,长安城来了位王爷巡视地方,女儿得知后下山告状,这才得以冤屈昭雪,重见天日。
小娘听得潸潸泪下,不过片刻后抬起头问赵柽:“郎君,长安来的是哪位王爷?”
赵柽摸着下巴说道:“自然是二大王!”
小娘瞅了他片刻,忽道:“虽是能写,恐难外传。”
赵柽自然知道小娘意思,哪怕小娘少见大事场面,但也知道这种故事出去外面,必然不被官府待见。
但倒也并非甚么了不得,他笑道:“先写了再说!”
小娘“哦”了一声,便沉思起来。
赵柽看她模样认真,心中不由松了口气,他实在是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又实在做不过来,需要人分担。
建戏院瓦舍,倡戏剧大曲,并非突发之想,戏院之内唱些特殊剧目,也是深思熟虑。
可他精力有限,既要私下养兵聚财,还要应付朝堂时局变化,再写大曲的话,怕不是须三头六臂才能完成,如果小娘能把曲剧之事给他担了,那他就会轻松许多,专心旁事。
看着小娘思想,赵柽退出房间,然后唤来周处几个,离府前往城外军监。
那一日擒获杜红棉后,因为怕耽误喜事,所以一直未审,这时心中放松,便决定去审一审这渡厄散人胭脂豹。
出了府门,一路向城外而去,待走到一半之时,赵柽不由疑惑回头张望。
不知为何,总觉得离开王府之后就有人后面跟随,但此刻看去,却又毫无发现。
赵柽心中纳闷,若是皇城司的人监视,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么天衣无缝,皇城司里还没有这般能人。
他皱眉出了城门,心中隐隐感到后面跟踪之人还在,不过这次却没有再看,而是直奔军监。
到了军监后,下去牢房,杜红棉可没有当时尤四娘的待遇,毕竟尤四娘那时对他有用,而且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而这杜红棉不同,迎亲当日行在路上,就算再不认得也会知晓他就是秦王,不然方十九和杜红棉不会直接刺杀。
只见杜红棉被五花大绑在一根木柱之上,他当时下了重手,所以押进来后并没有动刑,反倒是喂了些伤药,此刻看起来伤势有些好转,只是面容憔悴,略显枯瘦。
杜红棉在柱上见到外面来人,勉强睁开眼睛辨认,一瞧竟是赵柽,不由立刻神色激愤,怒目圆睁,破口骂道:“狗王,恨不能一刀斩杀于伱!”
赵柽上下打量她一番,冷笑道:“三脚猫的本领也学人刺杀,难道方腊没和尔等说过本王的手段?”
杜红棉闻言立即失色,心中惊疑不定,不知眼前这狗王怎么竟会晓得圣公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