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章有暴力内容,请谨慎观看
正当春时,阳光透过窗口边尚显稀疏的树叶,照到屋内榻上的小桌上。桌子上摆着一个造型优雅古朴的白玉净瓶,上面插着两束柳条轻轻歪向一边,柳叶上尚且带着一些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摇晃着的闪着炫目的光。
屋内香炉上的烟雾袅袅升起,对面的妆台上的镜子里映出一张漂亮潋滟的脸。
谢霁之闭着眼睛补眠,任由白露在她脸上涂画着。毛刷轻轻的扫在脸上,谢霁之越发昏昏欲睡。
“府君今日怎么这么困倦?可要再补眠一会儿?”耳边传来担忧的话语。
谢霁之闻言刚想摇头,想到还在动作的毛刷,便止住动作。睁开眼睛,无奈地说道:“昨日睡得晚了些,不是什么大事。”
白露依旧是皱着眉,拿着一根细细的毛刷绘出不同于谢霁之本身的唇形。
谢霁之发着呆感受唇上的触感,出着神。她小时候的唇是母亲给她涂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辰,她要早早起床去家学读书,没有什么休息日,那个时候她每天早上都很郁猝。母亲就会把她按在妆台前坐好,浅笑着给她梳头发。此时屋内燃的香气同小时候母亲房中的一点都不同,母亲房中老是燃着非常馥郁浓重的香气,她一向都不喜欢,但是此时此刻却又像闻到了一样。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就不再笑了,是什么时候呢?谢霁之望着屋内的房梁,愣愣地想着。
白露化完之后,看了下觉得没问题了,又看见谢霁之愣愣的出神,不由得轻声提醒道:“...府君?”
“嗯?”谢霁之垂下头,回过神来。
白露笑了笑,说道:“府君起身更衣吧。”
谢霁之站起身来,没有让白露帮忙,自己穿上了正式的官服,系好腰带之后,白露从旁边拿过一顶黑色的漆纱笼冠,谢霁之微微俯下身来,方便白露动作。今天是寒食节的日子,谢霁之要正式出现在昌宁郡民众眼前,还需要参与寒食节的庆典,所以穿的是很正式的官服。
谢霁之站起身略微整理了下身上的青色官服,又轻轻整理了下脖颈处的衣服,许久未穿得这么正式了,还有点不太习惯。
“走吧。”
说完便转身向门外走去,院门口已经准备好了轿辇。轿辇旁边是目不斜视的陈冲和朔越。
朔越拉开车帘,谢霁之弯下身子钻进轿子中。
“起轿!”
谢霁之坐在走的稳稳的轿子中,轿子里的香囊一步一晃,散发出清幽的果香。桌子上摆着一些薄荷水,是白露准备的给谢霁之提神的。
今天是寒食节,街上很多人都赶着去参加节日庆典,不过赶路的人都拉着自己的孩子走在道路两旁,不去惊扰道路中间坐着辇轿的达官贵人。
光是一路过来,谢霁之就打了四次招呼了。在又一次寒暄完成之后,谢霁之扶了扶额,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她不爱坐轿子的原因了,郡守府的轿子都是有标志的,难免碰上熟人。
正想着,轿子突然停了下来,等了一会之后,朔越掀开帘子说道:“府君,前面是路口,有其他人家的轿子挡住了,陈首领已经去了,再等一会就好了。”
谢霁之点了点头,差不多片刻之后,轿子便又重新起来了。经过路口的时候,风掀起轿子的帘子一角,谢霁之正好对上一双眼睛,一双含着狠意的眼睛。
谢霁之一愣,迅速问道:“那是谁的轿子?”
轿子外的陈冲闻言,退几步到轿子前,说道:“是郡中齐家和周家的轿子。”
谢霁之皱了皱眉,齐家和周家,也是城中的大户。
谢霁之还要再问,突然耳朵一动,一道利刃凌厉的风声直冲她而来。
她迅速侧身闪避,又拿起桌上的瓷瓶击打破空而来的利刃,两者相撞之后,刺耳的声音响起,瓷瓶破裂,里面的酒水倾洒一地,而利刃则被她击落在地。
随后紧接着又是一道利刃的风声呼啸而来,此时没了趁手的武器,谢霁之只能闪避,但轿子中空间有限,即使她的反应已经十分迅速,仍旧是被利刃擦了下脖子,一道血痕慢慢渗出来。
轿子外传来陈冲急切的厉呵:“保护郡守!”随后他抽出随身的大刀。
被这阵动静惊吓到的人们慌乱逃窜着,一时之间孩童和大人们的尖叫,怒吼此起彼伏。街边的摊贩也慌慌忙忙的收拣起东西。哭喊声和斥责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谢霁之捂住脖子一把掀开帘子,正好对上朔越要掀帘子的手,谢霁之抬头望向刚刚那个眼神的方向,正好看到那人夹杂在逃窜人中的背影。
伸手往那个方向一指,她肃声道:“白衣白帽那个,给我抓起来!”
朔越颜色一厉,迅速的转过头去,又转向旁边说道:“陈首领,把那边那个路口封起来。”
陈冲微微一怔,又迅速反应过来,吹了个口哨。众多隐藏在人群中的护卫们,立刻停下来听令。
陈冲大声喝道:“把宁街和石桥街的出入口堵住!”
霎时间几道影子从人群中跳出来,分成两拨,一拨往谢霁之这边,一拨往对面街道那边。两拨人迅速赶到地方,将那边的路口堵住,所有赶往那个方向的人都被拦了下来。
被拦下来的人们惊慌失措,连连惊叫退让,两边封堵的护卫们往里面收缩着,所有人越压越紧,被赶往中心处。闻讯赶过来的巡城兵站在旁边,领队的战战兢兢的等着谢霁之发话。
谢霁之对陈冲示意了下,陈冲便上前领着人加入其中,一面安抚普通民众,一面动作却不客气地往里收缩。直到所有人都挤在一处。
谢霁之从轿子的柜子里取出了备用的方巾,折叠起来按压在脖子上。
看着前面已经渐渐平息下来的人们,走上前去,朔越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一双眼睛盯着面前的人们,毫不客气,有不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哭出声来。
谢霁之略略制止了一下。随后站定,说道:“如今形势已定,希望你自己走出来,免得费了我们彼此的功夫。”
说完之后等了片刻,不见有人动作,谢霁之略微有些烦躁的皱了皱眉,说道:“那就一个个搜。”
“是!”陈冲应了声,把众人一个个分开,只是他们之前没有看到那人的正脸,所以还是需要谢霁之来辨认。
谢霁之一个个的看过去,儿童和老人可以先放在一旁。
阿桃藏在人群之中,手中抱着一个小孩,旁边还跟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妇人,那妇人悄悄看他一眼,阿桃瞥了她一眼,又暗示性的把手往小孩脖子处放着,那妇人再不敢多说话,垂下头来掉着眼泪。人群中有不少人被吓哭了,在目前这个情景下,倒是也不显得突兀。
有人问他们的住处和籍贯,妇人都一一答了。接着一双白底金纹的的靴子慢慢靠近他眼前,他低着头作出一副不敢说话的样子。就见眼前这双靴子缓缓从他面前站定之后转了下方向,向他的旁边走去。他等了一会之后,默默松了口气,又不由得嘲讽地挑起了一边的嘴角,刚刚还在惊讶对方的动作如此迅速,他不得不挟持了旁边的妇人,如今看来,不过如...
一道寒冷的锐器放在了他的脖子上,身后传来一道冷冷的声音:“把孩子放下。”
旁边的妇人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哭嚎起来,“救救!救救我的孩子!”
旁边的人大声尖叫着远离,又被旁边的守军们镇压下来。
阿桃紧了紧手中的孩子,眼一横,说道:“你敢杀我,我就杀了这个孩子。”
“那又如何。”
阿桃一愣,“什...”
随后便觉得手肘一痛,鲜血汩汩留下,怀中的小孩应声落下被一双手接住。脖子上的利刃沉了沉,他感觉膝弯一痛,啊的一声便不由自主地跪下了。
随后便看见一个青色的身影,一双眼眸含着冷意注视着,却又没有愤怒之情,仿佛只是被什么蚊子咬了一口,如此的...微不足道...
是啊...微不足道...他们这种人,眼睛里根本就不会在乎他们!想到这里,他眼里的恨意再也忍不住,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人。微不足道又如何!他盯着面前这人脖子上溢出来的血迹,他们不还是被我这种微不足道的人伤到了吗!就是可惜,没有再往里一寸!
谢霁之把孩子给出去之后,再对上的就是这双同之前同样恨意的眸子。见她望过来之后,那人张了张嘴,明显是想要说话,朔越却是再也不耐烦的直接堵住了他的嘴,把人压在地上用麻绳捆了起来。被带走的时候那人还挣扎着想要到谢霁之面前来。看样子很想再咬上她一口,谢霁之看着被押走的人,心中想着。
受了伤,自然是不能再直接去庆典了,好在不是什么大伤,医师只用涂抹了一些药水,又在脖子上缠上一圈布,说道不可碰水之类的禁忌。这些谢霁之倒是很熟悉了,毕竟练武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她对于这些已经很习惯了。
朔越站在外面等待着,抱着手臂望着外面,眼睛过很久才眨一下,又是,又是受伤,府君来了这边之后,都受了多少次伤了,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老是要在事后懊悔呢,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在事情发生前就阻止了呢。藏在里面的左手狠狠地攥成一个拳头,就连指甲印在的手心也没有把朔越从这股情绪的沼泽里拖出去。
难道自己,还要让府君再发生一次这种事情吗?这次全依仗府君自己反应得快,若是那箭矢再偏一点,再往里面偏一点的话...朔越恨恨地咬了下牙,眼睛里全是愤怒和决心。
身后有掀帘子的声音,朔越藏起眼中的情绪,转过身低下头来。
谢霁之掀开帘子,看见的就是面前朔越紧绷的身子和微微有些颤抖的手,谢霁之心内默默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世家子弟中的一部分才会从小习武。虽说她一开始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免得跟男子相差过大。
“朔越。”谢霁之轻轻喊了她一声。
朔越一怔,随后抬起头来,眼睛还有些微红。
谢霁之又叹了一口气,不同于陈冲,朔越和白露都是从小在一起生活的,对她的感情更深,责任心又重,所以她碰见事情之后,她们第一时间就会责怪自己,但是这样是不对的,任由自己陷入这种情绪里面,就会杯弓蛇影,变得越来越怀疑自身。
谢霁之走上前,拍了拍朔越的肩膀说道:“直起身来,不要自怨。”
朔越一下子眼眶就红了,情绪一下子就宣泄了出来,“可是府君,若是那箭矢再往里...!”
谢霁之打断了她,“没有若是。”
朔越一怔,就看见谢霁之俯下身来,直视着她的眼睛,直视着里面执拗的情感,开口冷静地说道:“没有若是,明白吗朔越。我自己就是我的最后一道保障。”若是她自己没有习武,她一定会让自己周围的护卫比现在严密数倍,这也是很多世家子弟的作法,正是因为她会武,她有自信,所以她才会这样安排,她确信这样自己不会出什么事,所以,没有如果。
说完这句话,谢霁之又轻轻拍了拍朔越的脑袋,轻声说了句:“走吧。”随后便大步走向了前方。
朔越看着谢霁之的背影,忍下心中的涩意,小跑几步跟了上去。
出了这种事情,庆典要不要开就是一个问题了,李孝直传达过来的意思是取消庆典,谢霁之则让人照常举办。
李孝直收到消息时,却也不意外,总感觉按照谢郡守的性子来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那么说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过不能照之前的安排了,李孝直暗暗想着,又加了一批人来做护卫,堂堂郡守若是一天之内两次遇刺,传出去,不光是对于谢郡守本人,对于郡县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名声。想到这里,李孝直又增加了一队护卫。
这就使得谢霁之到地方的时候,全程没有见到任何不相干的人,身边黑压压的全是守兵。
谢霁之:......稍微也有点夸张
李孝直觉得不夸张,人数再多都没问题,重要的就是不能出事。李孝直捋着自己的胡子,老神在在的想着。
在众人的护卫下来到首座,由于之前耽搁了不少时辰,料想着是赶不上庆典开始了,一早就让人到这边传话让先开始了。
庆典台的位置设在了镜湖的旁边,在廊桥上各处都设了不少的节日饰物。廊桥上隔一段距离就会挂两个对称的竹篮,上面插着一些柳条和白色的碎花枝条,竹篮下面垂着一些写着吉祥话的木牌。
谢霁之绕了几个弯才到位置上面,寒食节不开火只吃冷食,所以也并非同寻常的宴席那般设大桌,只是每人一个小方几,上面摆着几样特色的食物,一些小碗的粥、面,还有一些枣糕和稞饼,还有一个小茶壶,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旁边的人一样样的给谢霁之介绍这些东西的来历,以及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谢霁之淡淡笑着听着,那讲话的人估计是不常见到这些人,一开始还有些磕巴,不过看着谢霁之鼓励的神色,最后越讲越顺,“郡守,这个都是今年的新茶,是最嫩的一批,壶里装的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甘泉之水,冲泡起来,口感十分顺滑,不同于平日所喝之水。”
旁边有人笑了一声,说道:“你怎么知道郡守平日喝的不是这个水?”
那人一愣,有点讪讪,似乎是没想到这里,不由得面上讪讪,不知道如何接话得好,只磕巴道:“这...这...”
谢霁之却拿起他给自己倒的一杯茶水,轻抿了一口,似乎是在细细品尝,随后才抬起头来笑着说道:“确实如你所说,不同于我平日所饮之水。”
周围的人听见谢霁之这么说,也纷纷喝了一口,细品起来,不好说到底有没有不同,不过都似乎是品出来了,纷纷附和着谢霁之的说法。
那人看着谢霁之微笑的脸,还有周围人的附和,讷讷不得语,身子却放松了不少,心里也平静了下来。
继续讲完该讲的之后,他就退了下去,退下去之前谢霁之笑着赏了他些东西。
拿着东西跟人走出回廊,不由得又回头看了一眼,随后又回过头,微微笑了起来,脚下不停,心中很雀跃,总觉得,很高兴。
谢霁之放下茶杯,打量了一圈。估计是事情还没有传到这边来,这边来看庆典的人们倒是一派和谐和热闹。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神色,一年到头办庆典的节日也没有几个,这遇上一场可不得高兴的玩。
谢霁之看着看着便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就算是应付这些无聊的寒暄也不怎么在乎了,众人先是对她受伤表示了慰问,又大声怒骂那行凶之人,随后又称赞她之前剿匪有功的事情。总不过是一场和乐罢了。
待众人基本都坐定,谢霁之兴致勃勃的看着台上有人在表演喷火。没有汴京庆典的那么精致和技艺纯熟,但是下面看着的人还是大声叫好,谢霁之也笑着鼓掌。
看着谢霁之心情不错,就有相熟的人带着一人走上前来说道:“郡守。”
谢霁之看着眼前的两人,一个人她认识,平常议事的时候时候都有在,另一人...穿着一身道袍,带着一个黑色的帽子,看上去约莫念过半百了,双鬓都染上了一些白色。谢霁之眼神一瞥,看见那人衣领上还印有纹样,就是不甚相熟,并不知道是什么花纹。
那人笑着说道:“听闻郡守事忙,还未去过城外的清虚观。那想来也不认识这位清虚观的空辰道士。特来向郡守引荐,空辰道长是昌宁这边十分有名,助了不少信男信女,很有一番功德。”
那被称为空辰道长的人连忙俯身,笑着说道:“岂敢岂敢。”语调清声绵长,很是惑人。“刘主簿实在是过誉了,小道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各人有各人的机缘,造化如何,全看自己的悟性和机缘。”那人垂着头,躬着身,十分谦虚地说道。
谢霁之打量了一番之后,笑了笑,顺着话赞扬了几句,又说道:“实在是近日事多,没有空闲出城去,待来日有空,便去拜访。”
那空辰道长上前一步,看着十分高兴,说道:“郡守无空,是百姓之幸。道观这件事,实在是小事。”
众人闻言,皆称赞这道长说得好,又要来敬谢霁之,谢霁之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一边玩闹去,众人大笑一番,便也放下了。
谢霁之倒是笑着说道:“道长的性子倒是跟我旧日所见的道士们不太一样。”
那空辰道长微微一笑,随后说道:“道长也并非都一个模子,像我,入道之前便是个话多的人,如今入了道,便是个话多的道士。”想了想他又说道:“我有一师兄,法名空境,想来正是郡守想象中的样子,整日里并不说话,说的话也全都是玄乎的,普通人一听神思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偏他,说这些能说上几个时辰不停。”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李孝直也附和着打趣道:“空境道长是有名的高人啦。”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看来都知道这个道士,也都挺熟悉的。谢霁之暗自想着,缓缓喝了一口茶水。
谢霁之闻言也笑了笑,又说了几句之后,那空辰道长才道出自己的来意,“巧的是,十日后正是道观的法会,若是郡守有兴趣,不妨就当日前来,小道到时自当亲自为郡守导引。”
谢霁之想了想,十日后正好是休沐的日子,倒是有空,不过口中还是说道:“若是有空,便会去的。”同之前的说辞一样。
那空辰道长一顿,有点讶异他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还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不过他还是正了正神色,点着头称是,便回到自己位置上了。
朔越抱臂站在谢霁之身旁,一刻也不放松,谢霁之看了眼她紧绷的神色,也不多说,事情总是一步步来的,如那道士所说,总是要自己悟出来的,因此也不强求朔越立刻按她说的做。不过还是有点用处,要不然朔越可能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待到了最后,谢霁之还是上了台子说了一些话,百姓们虽然对她并不熟悉,但能看到平时看都看不到一眼的大官如今在面前同他们讲话,也是难得的兴奋,不过谢霁之没有讲几句就下去了。之后那个空辰道长也上去了,很明显,百姓比起她来首,对空辰更加熟悉,反应也挺热烈。
总之,不论如何,尽管去的路上发生了一些风波,但是庆典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
谢霁之静静地走在回城的路上。朔越自从行刺发生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如今也一直皱着眉头。谢霁之一开始还没太在意,不过还是随口问了句。
朔越皱了皱眉头,说道:“回府君,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那个空辰道长身上,有一股桃花香,这个时节,桃花都谢了,怎么还会有桃花香呢。”
一旁的陈冲听着倒是想了想说道:“兴许是山上更寒凉些,还留了些桃花树呢。”
朔越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言。
谢霁之倒是想了想,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却又摸不着具体的东西,只笑着说道:“怎么还开始关注起了这些东西。”
朔越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府君你知道,我一直弄这些花花草草的玩意儿,难免会敏感一些,这次许是闻着熟悉,才不由得说了出来。”
谢霁之抚了抚下巴,没有说话。
三人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府衙,早上收押的那人还收在郡衙的牢里。虽说今日时辰已经不算早了,但迟则生变,谢霁之不想等到第二天再来处理这件事情。
这人的身份倒是已经查清楚了。
旁边一人俯身对着谢霁之说道:“此人姓周,单名一个桃字。原来是在城中各处做工,都是一些体力活,铁匠铺的老板偶尔也会让他去帮忙,他手中的那个铁器便是从打铁时的废料里得来。”
谢霁之看着手上的箭矢,不能称之为箭矢,只有箭头,后面没有箭尾。前面倒是磨得很锋利,后面的做工就粗糙了很多。既然是废料自然不会太多,这人总共就磨了两只箭,全部射出去了,不管得不得中,他都没有等下去的必要了,故第二支箭一射出去,他就转身要走了。
“这个是射的东西。”那人又把一样东西递给谢霁之。
谢霁之把箭头给旁边的人,又把那东西拿过来,不像弓也不像弩,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小玩意,谢霁之拿着比划了一下,又把那枚小箭放上去试了下,小箭咻的一声射出去,撞在墙上又落到地上,发出叮咚的声响。
还算精巧,若真是自己造出来的,那也还算有几分本事。准头也还算可以,就是耐用率应该不高,谢霁之看着这把木头东西评价道。
在谢霁之做着一系列动作的时候,那人就坐在一旁的牢房里面,盯着她,不住地吼着什么要杀了她这种话,惹得朔越怒目相视。
谢霁之试完手上的东西,便交给了旁边那人。
旁边那人见状接着说道:“此人原还有一老父和兄弟,前些年失了踪迹,官府便做了死亡的处理。前些日子大人剿匪,倒是把这两人给找出来了。”
“哦?”谢霁之这倒是有点兴趣。
“这两人原来是上山做了匪去了,进了个小寨子,由于体力不算好,在里面也就是干一些打杂的活。”
谢霁之走到周桃面前,问道:“所以,你就是为他们报仇来的?”
那人声音已经吼哑了,但是看着谢霁之这幅淡然的神色,知道定然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不由得心中暗恨,却也不再费力气。只说道:“你杀我父兄,我杀你,你一命还两命,是应当的!”
“大胆!真是无耻狂徒!”陈冲上前一步,厉声呵斥。
朔越隐在暗处,看不清表情。
谢霁之倒是皱了皱眉,如果只是山寨内一般的打杂,按理来说,是不会被处刑的。想到这里,她偏头问向旁边的人。
那人擦了下脸上的冷汗,说道:“虽说只是打杂之类的事物,但根据查证来说,也帮忙犯下了不少罪,一桩桩一件件的堆起来,便成了死罪。况且那寨子本就是恶寨,这些年犯下的事情并不少。”
周桃确实怒喝:“你胡说!我父兄从未进过什么寨子,只是为了不交税,在山中种田。好几年未曾下山,若有需要的都是由我入了夜悄悄带上去。”
那人一听,正色:“狡辩!这上面都有证词,是画了押的。不是你说不是就不是的!”
谢霁之接过文书看了看,先是皱了皱眉,平日里看贯了言语简洁,事件全面的文书,乍一看到这十分简略的东西,不由得心中生怒。
旁边那人显然不是很明白,但还是垂手听谢霁之的吩咐。
谢霁之把文书翻来覆去看了一遍,确认是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记下来,说的画押,也就是上面写了个人名后面写了个认罪。实在是没有什么看的必要。她将文书丢给旁边那人,问道:“当初是谁审的这个案子。”
那人说道:“回郡守,是柳先生。”
“那就请这位柳先生来吧。”谢霁之淡淡的说着,随后便出了牢房。
“是。”那人垂手应是,便使唤人出去找人了。
牢房内的周桃似乎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发展,他原以为自己行刺不成功,就直接会被处死...
过了半个时辰,或者是更久,他不清楚,有人给他打开了门,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盯着他说道:“出来,去见郡守。”
他愣愣地起身,那人拉着他的链子,走在他旁边说道:“你可真是运气好。”
他问道:“为什么?”
那人冷哼一声,“为什么?你知道多少人在这里死去了吗?不论有罪还是没罪,让你死就是上面一句话的事情。”那人讥讽地说道。
周桃愣愣地说道:“这就是,运气好吗。”
押他那人沉默了一会,随后说道:“那不然呢?”
到了正堂,他被押着跪下来,旁边跪着的还有一人,穿着白色的大衫,他不认识。上面主座上,坐着刚刚的郡守。
谢霁之见人都到齐了,便也不看手中的东西了,只说道:“这件事情,本府已经明晰了,你父兄确实不曾在那寨中,只是在攻寨的时候,逃到了那个地方去,被攻寨的士兵当做一伙人给抓进去了。后来...”谢霁之一瞥旁边跪着的人,继续说道:“后来审案的人为了快速结案,没有每人录口供,牢中又逃了两人,便拿你父兄两人的人头顶上了。”
周桃闻言一愣,转头怒视旁边的人,怒吼:“是你!”他还要起身扑过去,被后面的衙役狠狠压住了,“老实点!!”
旁边被吼那人,身子一抖,伏下身子,说不出话来。
谢霁之揉了揉眉头,说道:“柳知钧罔顾律法,草菅人命。具体多少需要待日后查清,如今先革去官职。”
周桃抬起头问道:“然后呢?他杀我父兄两条人命,就仅仅是革去官职吗?”
“本府说了,具体如何处置,需要查清之后,再进行定夺。”
“那他会死吗?”周桃抬起头问道。
谢霁之看着他的眼睛,片刻后,说道:“按住他。”
那周桃却是一下子挣脱了身后的衙役,扑身到那柳知钧身上,狠狠地咬上了他的脖子。
“啊!!啊!!放开!放开!”
谢霁之站起身来,怒喝道:“快拉开他!”
却不知道那周桃使了什么劲,三个人拉他都没动,最后陈冲下来,擒住的脑袋往后一拖,这才把他给拉开。
不过同时,那柳知钧也倒在地上,脖子上少了块血肉,血流如注。
陈冲连忙上前查看,随后冲谢霁之摇了摇头。
那周桃放生大笑着:“哈哈哈哈哈!父亲!阿竹!官不替你报仇,我替你们报!”随后狠狠往地上一磕。再不动弹
正当春时,阳光透过窗口边尚显稀疏的树叶,照到屋内榻上的小桌上。桌子上摆着一个造型优雅古朴的白玉净瓶,上面插着两束柳条轻轻歪向一边,柳叶上尚且带着一些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摇晃着的闪着炫目的光。
屋内香炉上的烟雾袅袅升起,对面的妆台上的镜子里映出一张漂亮潋滟的脸。
谢霁之闭着眼睛补眠,任由白露在她脸上涂画着。毛刷轻轻的扫在脸上,谢霁之越发昏昏欲睡。
“府君今日怎么这么困倦?可要再补眠一会儿?”耳边传来担忧的话语。
谢霁之闻言刚想摇头,想到还在动作的毛刷,便止住动作。睁开眼睛,无奈地说道:“昨日睡得晚了些,不是什么大事。”
白露依旧是皱着眉,拿着一根细细的毛刷绘出不同于谢霁之本身的唇形。
谢霁之发着呆感受唇上的触感,出着神。她小时候的唇是母亲给她涂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辰,她要早早起床去家学读书,没有什么休息日,那个时候她每天早上都很郁猝。母亲就会把她按在妆台前坐好,浅笑着给她梳头发。此时屋内燃的香气同小时候母亲房中的一点都不同,母亲房中老是燃着非常馥郁浓重的香气,她一向都不喜欢,但是此时此刻却又像闻到了一样。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就不再笑了,是什么时候呢?谢霁之望着屋内的房梁,愣愣地想着。
白露化完之后,看了下觉得没问题了,又看见谢霁之愣愣的出神,不由得轻声提醒道:“...府君?”
“嗯?”谢霁之垂下头,回过神来。
白露笑了笑,说道:“府君起身更衣吧。”
谢霁之站起身来,没有让白露帮忙,自己穿上了正式的官服,系好腰带之后,白露从旁边拿过一顶黑色的漆纱笼冠,谢霁之微微俯下身来,方便白露动作。今天是寒食节的日子,谢霁之要正式出现在昌宁郡民众眼前,还需要参与寒食节的庆典,所以穿的是很正式的官服。
谢霁之站起身略微整理了下身上的青色官服,又轻轻整理了下脖颈处的衣服,许久未穿得这么正式了,还有点不太习惯。
“走吧。”
说完便转身向门外走去,院门口已经准备好了轿辇。轿辇旁边是目不斜视的陈冲和朔越。
朔越拉开车帘,谢霁之弯下身子钻进轿子中。
“起轿!”
谢霁之坐在走的稳稳的轿子中,轿子里的香囊一步一晃,散发出清幽的果香。桌子上摆着一些薄荷水,是白露准备的给谢霁之提神的。
今天是寒食节,街上很多人都赶着去参加节日庆典,不过赶路的人都拉着自己的孩子走在道路两旁,不去惊扰道路中间坐着辇轿的达官贵人。
光是一路过来,谢霁之就打了四次招呼了。在又一次寒暄完成之后,谢霁之扶了扶额,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她不爱坐轿子的原因了,郡守府的轿子都是有标志的,难免碰上熟人。
正想着,轿子突然停了下来,等了一会之后,朔越掀开帘子说道:“府君,前面是路口,有其他人家的轿子挡住了,陈首领已经去了,再等一会就好了。”
谢霁之点了点头,差不多片刻之后,轿子便又重新起来了。经过路口的时候,风掀起轿子的帘子一角,谢霁之正好对上一双眼睛,一双含着狠意的眼睛。
谢霁之一愣,迅速问道:“那是谁的轿子?”
轿子外的陈冲闻言,退几步到轿子前,说道:“是郡中齐家和周家的轿子。”
谢霁之皱了皱眉,齐家和周家,也是城中的大户。
谢霁之还要再问,突然耳朵一动,一道利刃凌厉的风声直冲她而来。
她迅速侧身闪避,又拿起桌上的瓷瓶击打破空而来的利刃,两者相撞之后,刺耳的声音响起,瓷瓶破裂,里面的酒水倾洒一地,而利刃则被她击落在地。
随后紧接着又是一道利刃的风声呼啸而来,此时没了趁手的武器,谢霁之只能闪避,但轿子中空间有限,即使她的反应已经十分迅速,仍旧是被利刃擦了下脖子,一道血痕慢慢渗出来。
轿子外传来陈冲急切的厉呵:“保护郡守!”随后他抽出随身的大刀。
被这阵动静惊吓到的人们慌乱逃窜着,一时之间孩童和大人们的尖叫,怒吼此起彼伏。街边的摊贩也慌慌忙忙的收拣起东西。哭喊声和斥责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谢霁之捂住脖子一把掀开帘子,正好对上朔越要掀帘子的手,谢霁之抬头望向刚刚那个眼神的方向,正好看到那人夹杂在逃窜人中的背影。
伸手往那个方向一指,她肃声道:“白衣白帽那个,给我抓起来!”
朔越颜色一厉,迅速的转过头去,又转向旁边说道:“陈首领,把那边那个路口封起来。”
陈冲微微一怔,又迅速反应过来,吹了个口哨。众多隐藏在人群中的护卫们,立刻停下来听令。
陈冲大声喝道:“把宁街和石桥街的出入口堵住!”
霎时间几道影子从人群中跳出来,分成两拨,一拨往谢霁之这边,一拨往对面街道那边。两拨人迅速赶到地方,将那边的路口堵住,所有赶往那个方向的人都被拦了下来。
被拦下来的人们惊慌失措,连连惊叫退让,两边封堵的护卫们往里面收缩着,所有人越压越紧,被赶往中心处。闻讯赶过来的巡城兵站在旁边,领队的战战兢兢的等着谢霁之发话。
谢霁之对陈冲示意了下,陈冲便上前领着人加入其中,一面安抚普通民众,一面动作却不客气地往里收缩。直到所有人都挤在一处。
谢霁之从轿子的柜子里取出了备用的方巾,折叠起来按压在脖子上。
看着前面已经渐渐平息下来的人们,走上前去,朔越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一双眼睛盯着面前的人们,毫不客气,有不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哭出声来。
谢霁之略略制止了一下。随后站定,说道:“如今形势已定,希望你自己走出来,免得费了我们彼此的功夫。”
说完之后等了片刻,不见有人动作,谢霁之略微有些烦躁的皱了皱眉,说道:“那就一个个搜。”
“是!”陈冲应了声,把众人一个个分开,只是他们之前没有看到那人的正脸,所以还是需要谢霁之来辨认。
谢霁之一个个的看过去,儿童和老人可以先放在一旁。
阿桃藏在人群之中,手中抱着一个小孩,旁边还跟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妇人,那妇人悄悄看他一眼,阿桃瞥了她一眼,又暗示性的把手往小孩脖子处放着,那妇人再不敢多说话,垂下头来掉着眼泪。人群中有不少人被吓哭了,在目前这个情景下,倒是也不显得突兀。
有人问他们的住处和籍贯,妇人都一一答了。接着一双白底金纹的的靴子慢慢靠近他眼前,他低着头作出一副不敢说话的样子。就见眼前这双靴子缓缓从他面前站定之后转了下方向,向他的旁边走去。他等了一会之后,默默松了口气,又不由得嘲讽地挑起了一边的嘴角,刚刚还在惊讶对方的动作如此迅速,他不得不挟持了旁边的妇人,如今看来,不过如...
一道寒冷的锐器放在了他的脖子上,身后传来一道冷冷的声音:“把孩子放下。”
旁边的妇人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哭嚎起来,“救救!救救我的孩子!”
旁边的人大声尖叫着远离,又被旁边的守军们镇压下来。
阿桃紧了紧手中的孩子,眼一横,说道:“你敢杀我,我就杀了这个孩子。”
“那又如何。”
阿桃一愣,“什...”
随后便觉得手肘一痛,鲜血汩汩留下,怀中的小孩应声落下被一双手接住。脖子上的利刃沉了沉,他感觉膝弯一痛,啊的一声便不由自主地跪下了。
随后便看见一个青色的身影,一双眼眸含着冷意注视着,却又没有愤怒之情,仿佛只是被什么蚊子咬了一口,如此的...微不足道...
是啊...微不足道...他们这种人,眼睛里根本就不会在乎他们!想到这里,他眼里的恨意再也忍不住,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人。微不足道又如何!他盯着面前这人脖子上溢出来的血迹,他们不还是被我这种微不足道的人伤到了吗!就是可惜,没有再往里一寸!
谢霁之把孩子给出去之后,再对上的就是这双同之前同样恨意的眸子。见她望过来之后,那人张了张嘴,明显是想要说话,朔越却是再也不耐烦的直接堵住了他的嘴,把人压在地上用麻绳捆了起来。被带走的时候那人还挣扎着想要到谢霁之面前来。看样子很想再咬上她一口,谢霁之看着被押走的人,心中想着。
受了伤,自然是不能再直接去庆典了,好在不是什么大伤,医师只用涂抹了一些药水,又在脖子上缠上一圈布,说道不可碰水之类的禁忌。这些谢霁之倒是很熟悉了,毕竟练武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她对于这些已经很习惯了。
朔越站在外面等待着,抱着手臂望着外面,眼睛过很久才眨一下,又是,又是受伤,府君来了这边之后,都受了多少次伤了,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老是要在事后懊悔呢,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在事情发生前就阻止了呢。藏在里面的左手狠狠地攥成一个拳头,就连指甲印在的手心也没有把朔越从这股情绪的沼泽里拖出去。
难道自己,还要让府君再发生一次这种事情吗?这次全依仗府君自己反应得快,若是那箭矢再偏一点,再往里面偏一点的话...朔越恨恨地咬了下牙,眼睛里全是愤怒和决心。
身后有掀帘子的声音,朔越藏起眼中的情绪,转过身低下头来。
谢霁之掀开帘子,看见的就是面前朔越紧绷的身子和微微有些颤抖的手,谢霁之心内默默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世家子弟中的一部分才会从小习武。虽说她一开始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免得跟男子相差过大。
“朔越。”谢霁之轻轻喊了她一声。
朔越一怔,随后抬起头来,眼睛还有些微红。
谢霁之又叹了一口气,不同于陈冲,朔越和白露都是从小在一起生活的,对她的感情更深,责任心又重,所以她碰见事情之后,她们第一时间就会责怪自己,但是这样是不对的,任由自己陷入这种情绪里面,就会杯弓蛇影,变得越来越怀疑自身。
谢霁之走上前,拍了拍朔越的肩膀说道:“直起身来,不要自怨。”
朔越一下子眼眶就红了,情绪一下子就宣泄了出来,“可是府君,若是那箭矢再往里...!”
谢霁之打断了她,“没有若是。”
朔越一怔,就看见谢霁之俯下身来,直视着她的眼睛,直视着里面执拗的情感,开口冷静地说道:“没有若是,明白吗朔越。我自己就是我的最后一道保障。”若是她自己没有习武,她一定会让自己周围的护卫比现在严密数倍,这也是很多世家子弟的作法,正是因为她会武,她有自信,所以她才会这样安排,她确信这样自己不会出什么事,所以,没有如果。
说完这句话,谢霁之又轻轻拍了拍朔越的脑袋,轻声说了句:“走吧。”随后便大步走向了前方。
朔越看着谢霁之的背影,忍下心中的涩意,小跑几步跟了上去。
出了这种事情,庆典要不要开就是一个问题了,李孝直传达过来的意思是取消庆典,谢霁之则让人照常举办。
李孝直收到消息时,却也不意外,总感觉按照谢郡守的性子来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那么说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过不能照之前的安排了,李孝直暗暗想着,又加了一批人来做护卫,堂堂郡守若是一天之内两次遇刺,传出去,不光是对于谢郡守本人,对于郡县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名声。想到这里,李孝直又增加了一队护卫。
这就使得谢霁之到地方的时候,全程没有见到任何不相干的人,身边黑压压的全是守兵。
谢霁之:......稍微也有点夸张
李孝直觉得不夸张,人数再多都没问题,重要的就是不能出事。李孝直捋着自己的胡子,老神在在的想着。
在众人的护卫下来到首座,由于之前耽搁了不少时辰,料想着是赶不上庆典开始了,一早就让人到这边传话让先开始了。
庆典台的位置设在了镜湖的旁边,在廊桥上各处都设了不少的节日饰物。廊桥上隔一段距离就会挂两个对称的竹篮,上面插着一些柳条和白色的碎花枝条,竹篮下面垂着一些写着吉祥话的木牌。
谢霁之绕了几个弯才到位置上面,寒食节不开火只吃冷食,所以也并非同寻常的宴席那般设大桌,只是每人一个小方几,上面摆着几样特色的食物,一些小碗的粥、面,还有一些枣糕和稞饼,还有一个小茶壶,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旁边的人一样样的给谢霁之介绍这些东西的来历,以及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谢霁之淡淡笑着听着,那讲话的人估计是不常见到这些人,一开始还有些磕巴,不过看着谢霁之鼓励的神色,最后越讲越顺,“郡守,这个都是今年的新茶,是最嫩的一批,壶里装的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甘泉之水,冲泡起来,口感十分顺滑,不同于平日所喝之水。”
旁边有人笑了一声,说道:“你怎么知道郡守平日喝的不是这个水?”
那人一愣,有点讪讪,似乎是没想到这里,不由得面上讪讪,不知道如何接话得好,只磕巴道:“这...这...”
谢霁之却拿起他给自己倒的一杯茶水,轻抿了一口,似乎是在细细品尝,随后才抬起头来笑着说道:“确实如你所说,不同于我平日所饮之水。”
周围的人听见谢霁之这么说,也纷纷喝了一口,细品起来,不好说到底有没有不同,不过都似乎是品出来了,纷纷附和着谢霁之的说法。
那人看着谢霁之微笑的脸,还有周围人的附和,讷讷不得语,身子却放松了不少,心里也平静了下来。
继续讲完该讲的之后,他就退了下去,退下去之前谢霁之笑着赏了他些东西。
拿着东西跟人走出回廊,不由得又回头看了一眼,随后又回过头,微微笑了起来,脚下不停,心中很雀跃,总觉得,很高兴。
谢霁之放下茶杯,打量了一圈。估计是事情还没有传到这边来,这边来看庆典的人们倒是一派和谐和热闹。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神色,一年到头办庆典的节日也没有几个,这遇上一场可不得高兴的玩。
谢霁之看着看着便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就算是应付这些无聊的寒暄也不怎么在乎了,众人先是对她受伤表示了慰问,又大声怒骂那行凶之人,随后又称赞她之前剿匪有功的事情。总不过是一场和乐罢了。
待众人基本都坐定,谢霁之兴致勃勃的看着台上有人在表演喷火。没有汴京庆典的那么精致和技艺纯熟,但是下面看着的人还是大声叫好,谢霁之也笑着鼓掌。
看着谢霁之心情不错,就有相熟的人带着一人走上前来说道:“郡守。”
谢霁之看着眼前的两人,一个人她认识,平常议事的时候时候都有在,另一人...穿着一身道袍,带着一个黑色的帽子,看上去约莫念过半百了,双鬓都染上了一些白色。谢霁之眼神一瞥,看见那人衣领上还印有纹样,就是不甚相熟,并不知道是什么花纹。
那人笑着说道:“听闻郡守事忙,还未去过城外的清虚观。那想来也不认识这位清虚观的空辰道士。特来向郡守引荐,空辰道长是昌宁这边十分有名,助了不少信男信女,很有一番功德。”
那被称为空辰道长的人连忙俯身,笑着说道:“岂敢岂敢。”语调清声绵长,很是惑人。“刘主簿实在是过誉了,小道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各人有各人的机缘,造化如何,全看自己的悟性和机缘。”那人垂着头,躬着身,十分谦虚地说道。
谢霁之打量了一番之后,笑了笑,顺着话赞扬了几句,又说道:“实在是近日事多,没有空闲出城去,待来日有空,便去拜访。”
那空辰道长上前一步,看着十分高兴,说道:“郡守无空,是百姓之幸。道观这件事,实在是小事。”
众人闻言,皆称赞这道长说得好,又要来敬谢霁之,谢霁之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一边玩闹去,众人大笑一番,便也放下了。
谢霁之倒是笑着说道:“道长的性子倒是跟我旧日所见的道士们不太一样。”
那空辰道长微微一笑,随后说道:“道长也并非都一个模子,像我,入道之前便是个话多的人,如今入了道,便是个话多的道士。”想了想他又说道:“我有一师兄,法名空境,想来正是郡守想象中的样子,整日里并不说话,说的话也全都是玄乎的,普通人一听神思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偏他,说这些能说上几个时辰不停。”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李孝直也附和着打趣道:“空境道长是有名的高人啦。”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看来都知道这个道士,也都挺熟悉的。谢霁之暗自想着,缓缓喝了一口茶水。
谢霁之闻言也笑了笑,又说了几句之后,那空辰道长才道出自己的来意,“巧的是,十日后正是道观的法会,若是郡守有兴趣,不妨就当日前来,小道到时自当亲自为郡守导引。”
谢霁之想了想,十日后正好是休沐的日子,倒是有空,不过口中还是说道:“若是有空,便会去的。”同之前的说辞一样。
那空辰道长一顿,有点讶异他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还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不过他还是正了正神色,点着头称是,便回到自己位置上了。
朔越抱臂站在谢霁之身旁,一刻也不放松,谢霁之看了眼她紧绷的神色,也不多说,事情总是一步步来的,如那道士所说,总是要自己悟出来的,因此也不强求朔越立刻按她说的做。不过还是有点用处,要不然朔越可能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待到了最后,谢霁之还是上了台子说了一些话,百姓们虽然对她并不熟悉,但能看到平时看都看不到一眼的大官如今在面前同他们讲话,也是难得的兴奋,不过谢霁之没有讲几句就下去了。之后那个空辰道长也上去了,很明显,百姓比起她来首,对空辰更加熟悉,反应也挺热烈。
总之,不论如何,尽管去的路上发生了一些风波,但是庆典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
谢霁之静静地走在回城的路上。朔越自从行刺发生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如今也一直皱着眉头。谢霁之一开始还没太在意,不过还是随口问了句。
朔越皱了皱眉头,说道:“回府君,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那个空辰道长身上,有一股桃花香,这个时节,桃花都谢了,怎么还会有桃花香呢。”
一旁的陈冲听着倒是想了想说道:“兴许是山上更寒凉些,还留了些桃花树呢。”
朔越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言。
谢霁之倒是想了想,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却又摸不着具体的东西,只笑着说道:“怎么还开始关注起了这些东西。”
朔越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府君你知道,我一直弄这些花花草草的玩意儿,难免会敏感一些,这次许是闻着熟悉,才不由得说了出来。”
谢霁之抚了抚下巴,没有说话。
三人没有回府,而是去了府衙,早上收押的那人还收在郡衙的牢里。虽说今日时辰已经不算早了,但迟则生变,谢霁之不想等到第二天再来处理这件事情。
这人的身份倒是已经查清楚了。
旁边一人俯身对着谢霁之说道:“此人姓周,单名一个桃字。原来是在城中各处做工,都是一些体力活,铁匠铺的老板偶尔也会让他去帮忙,他手中的那个铁器便是从打铁时的废料里得来。”
谢霁之看着手上的箭矢,不能称之为箭矢,只有箭头,后面没有箭尾。前面倒是磨得很锋利,后面的做工就粗糙了很多。既然是废料自然不会太多,这人总共就磨了两只箭,全部射出去了,不管得不得中,他都没有等下去的必要了,故第二支箭一射出去,他就转身要走了。
“这个是射的东西。”那人又把一样东西递给谢霁之。
谢霁之把箭头给旁边的人,又把那东西拿过来,不像弓也不像弩,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小玩意,谢霁之拿着比划了一下,又把那枚小箭放上去试了下,小箭咻的一声射出去,撞在墙上又落到地上,发出叮咚的声响。
还算精巧,若真是自己造出来的,那也还算有几分本事。准头也还算可以,就是耐用率应该不高,谢霁之看着这把木头东西评价道。
在谢霁之做着一系列动作的时候,那人就坐在一旁的牢房里面,盯着她,不住地吼着什么要杀了她这种话,惹得朔越怒目相视。
谢霁之试完手上的东西,便交给了旁边那人。
旁边那人见状接着说道:“此人原还有一老父和兄弟,前些年失了踪迹,官府便做了死亡的处理。前些日子大人剿匪,倒是把这两人给找出来了。”
“哦?”谢霁之这倒是有点兴趣。
“这两人原来是上山做了匪去了,进了个小寨子,由于体力不算好,在里面也就是干一些打杂的活。”
谢霁之走到周桃面前,问道:“所以,你就是为他们报仇来的?”
那人声音已经吼哑了,但是看着谢霁之这幅淡然的神色,知道定然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不由得心中暗恨,却也不再费力气。只说道:“你杀我父兄,我杀你,你一命还两命,是应当的!”
“大胆!真是无耻狂徒!”陈冲上前一步,厉声呵斥。
朔越隐在暗处,看不清表情。
谢霁之倒是皱了皱眉,如果只是山寨内一般的打杂,按理来说,是不会被处刑的。想到这里,她偏头问向旁边的人。
那人擦了下脸上的冷汗,说道:“虽说只是打杂之类的事物,但根据查证来说,也帮忙犯下了不少罪,一桩桩一件件的堆起来,便成了死罪。况且那寨子本就是恶寨,这些年犯下的事情并不少。”
周桃确实怒喝:“你胡说!我父兄从未进过什么寨子,只是为了不交税,在山中种田。好几年未曾下山,若有需要的都是由我入了夜悄悄带上去。”
那人一听,正色:“狡辩!这上面都有证词,是画了押的。不是你说不是就不是的!”
谢霁之接过文书看了看,先是皱了皱眉,平日里看贯了言语简洁,事件全面的文书,乍一看到这十分简略的东西,不由得心中生怒。
旁边那人显然不是很明白,但还是垂手听谢霁之的吩咐。
谢霁之把文书翻来覆去看了一遍,确认是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记下来,说的画押,也就是上面写了个人名后面写了个认罪。实在是没有什么看的必要。她将文书丢给旁边那人,问道:“当初是谁审的这个案子。”
那人说道:“回郡守,是柳先生。”
“那就请这位柳先生来吧。”谢霁之淡淡的说着,随后便出了牢房。
“是。”那人垂手应是,便使唤人出去找人了。
牢房内的周桃似乎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发展,他原以为自己行刺不成功,就直接会被处死...
过了半个时辰,或者是更久,他不清楚,有人给他打开了门,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盯着他说道:“出来,去见郡守。”
他愣愣地起身,那人拉着他的链子,走在他旁边说道:“你可真是运气好。”
他问道:“为什么?”
那人冷哼一声,“为什么?你知道多少人在这里死去了吗?不论有罪还是没罪,让你死就是上面一句话的事情。”那人讥讽地说道。
周桃愣愣地说道:“这就是,运气好吗。”
押他那人沉默了一会,随后说道:“那不然呢?”
到了正堂,他被押着跪下来,旁边跪着的还有一人,穿着白色的大衫,他不认识。上面主座上,坐着刚刚的郡守。
谢霁之见人都到齐了,便也不看手中的东西了,只说道:“这件事情,本府已经明晰了,你父兄确实不曾在那寨中,只是在攻寨的时候,逃到了那个地方去,被攻寨的士兵当做一伙人给抓进去了。后来...”谢霁之一瞥旁边跪着的人,继续说道:“后来审案的人为了快速结案,没有每人录口供,牢中又逃了两人,便拿你父兄两人的人头顶上了。”
周桃闻言一愣,转头怒视旁边的人,怒吼:“是你!”他还要起身扑过去,被后面的衙役狠狠压住了,“老实点!!”
旁边被吼那人,身子一抖,伏下身子,说不出话来。
谢霁之揉了揉眉头,说道:“柳知钧罔顾律法,草菅人命。具体多少需要待日后查清,如今先革去官职。”
周桃抬起头问道:“然后呢?他杀我父兄两条人命,就仅仅是革去官职吗?”
“本府说了,具体如何处置,需要查清之后,再进行定夺。”
“那他会死吗?”周桃抬起头问道。
谢霁之看着他的眼睛,片刻后,说道:“按住他。”
那周桃却是一下子挣脱了身后的衙役,扑身到那柳知钧身上,狠狠地咬上了他的脖子。
“啊!!啊!!放开!放开!”
谢霁之站起身来,怒喝道:“快拉开他!”
却不知道那周桃使了什么劲,三个人拉他都没动,最后陈冲下来,擒住的脑袋往后一拖,这才把他给拉开。
不过同时,那柳知钧也倒在地上,脖子上少了块血肉,血流如注。
陈冲连忙上前查看,随后冲谢霁之摇了摇头。
那周桃放生大笑着:“哈哈哈哈哈!父亲!阿竹!官不替你报仇,我替你们报!”随后狠狠往地上一磕。再不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