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连续攻打城池十余日,襄州城安然无恙。这让守卫襄州的众将士都有些地得意满。就在这时,他们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时迁想尽办法将宋徽宗送到了京兆府。种师道听说宋徽宗到了京兆府心中非常高兴,此时他已经接到了江南锦衣卫的传信,就是康王赵构在镇江府登基继位,对外年号为建炎。
种师道心中埋怨种世仁,种世仁没有将赵构带回西北,反而让他在江南继位。如今大宋一南一北出现了两个皇帝,而种师道的华夏国的地位也更加尴尬。
种师道让锦衣卫想办法将赵构带回西北,但是人王定六失踪,时迁在洛阳附近。这让种师道指挥起来锦衣卫有些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时迁给种师道带来了惊喜,就是时迁将宋徽宗和折可求送回了京兆府,跟随宋徽宗回来的还有李纲、王善、秦光弼、紫虚真人等人。
种师道闻之大喜,宋徽宗来到西北后,华夏军终于有了一个正统的名义了。种师道立刻请宋徽宗登基继承大位。可是宋徽宗就是不同意登基,这让种师道有些恼怒。不过种师道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将宋徽宗好吃好喝的养起来。
从中原带回来宋徽宗,时迁立了大功。种师道于是在延安府召见了时迁。
种师道对时迁道:“你这是刚从京兆府回来?那赵官人还是不同意登基?”
时迁道:“那赵官人不识抬举,我软的硬的都用了,他就不松口。”
种师道说道:“听说那赵官人视你为虎豹,还封你为护国公,你倒是威风的很啊?”
种师道一说吓得时迁急忙跪倒在地,道:“王爷明察,小人对华夏军可是一片忠心啊!”
种师道见状抬手让时迁起来,道:“本王有没有怪你,我不方便与赵官人见面,总得让他有一个忌惮的人物。你做的很好,那个东西你做好了吗?”
时迁擦了擦头上的汗,道:“王爷请看。”说罢取出一个小盒子。
种师道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方印玺。一看就是刚刚雕刻而成,看起来比较粗糙。种师道翻开印玺上的字,却是两个漂亮的瘦金体楷书“政和”二字。
种师道看了看,道:“这就是赵官人写的字。”
时迁道:“正是小人向他‘求’来的,赵官人的那原本有十方印玺都丢了。”
种师道说道:“这字不错,就是印玺材质太差,我那里还有十几块上好的故宁行省的美玉,需要找人重新篆刻。”说到此处,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道:“算了,反正这个印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种师道印玺见四一三)
时迁一听以为种师道有替代宋徽宗之心,道:“如此甚好,诸将都盼着王爷重整乾坤。”
种师道一听,愣了一下,道:“你们这些人……休要乱说。那一天不是那么容易到来的。我的意思是等溪尔(种世仁名种溪)带康王回来就让就用不到这个了。”
时迁道:“从传递过来的消息看,康王似乎留在镇江不愿意走了,他在那里登基继位了,年号建炎。”
种师道说道:“这个我知道。所以也是我招你前来的原因。”
时迁道:“请王爷吩咐。”
种师道说道:“这些年王定六建立锦衣卫居功至伟,可是这次去接康王,他却因为舍不得他那匹铁蹄马才引出如此多的事情。如今他失踪了,锦衣卫群龙无首。我就任命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接替王定六的职位。另外,要快些寻找到王定六,死活都行。”
王定六在三河镇没有跟这康王的船队走,很多人都传言是他那匹铁蹄马上不了船,才决定从陆路去江南的。结果在路上在与金兵遭遇,生死不明。
种师道留下了“死活都行”这句话也是在时迁的意料之中的。不过种师道任命自己为锦衣卫指挥使,却让时迁欣喜异常。
时迁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半晌道:“王爷放心,我定然尽心竭力重整锦衣卫。另外,派人全力寻访王大人,如果王大人回来了,我在将指挥使之位交还于他。”
种师道一听,怒道:“糊涂!锦衣卫是什么,是本王的私军,最重要的是根基清楚,对孤忠诚。王定六失踪,要是战死也是个英雄。但是若落入金人之手,他知道多少事情,恐怕中原的所有锦衣卫都要重新部署。就算他没被金人抓住,这都快个月了,音信皆无,他去哪里了。他就是回来也不可大用了。”
时迁一听顿觉后背发凉,当初王定六是一个多么受种师道信任之人!那是可以不经过禀报直接进入种师道书房的锦衣卫唯一之人。如今只是个月不见,就经历沧海桑田的转变,看来无情便是帝王家,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时迁定了定神,道:“王爷放心,小人定然全力打探王定六的下落。”此刻他称王定六已经不加“大人”二字了。
种师道继续道:“如今襄州战事吃紧,你要亲自赶往襄州,帮众吴麟等人打探消息。还要调韩世忠水师前往襄州助战。襄州事关我军能否与江南顺利贸易,万万不可丢也。”() ()
随即种师道就写了两封文书,一封就是封吴麟为襄樊二州节度使,掌管二州军政大事。另一封就是封吴玠为襄樊二州兵马经略使,掌管军队。不过这节度使也好、襄樊二州兵马经略使也罢,都是种师道杜撰出来的官职。原来宋朝廷的体系中襄州是襄州、樊城是樊城,二地都有各自的地方官员和厢军长官。
不过种师道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就知道襄阳、樊城已经融为一体了,他觉得这两个地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将这两地统一交给吴氏弟兄经营。
种师道写完这两份文书后,随即盖上了新制作的宋徽宗的“政和”大印,道:“这个赵官人的圣旨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是总能给吴氏兄弟一个名义,让他们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守卫住襄州。”
其实吴麟第一次打破镇江府劫了宋徽宗后,他的印信就已经落入到了锦衣卫之手,只不过后来宋徽宗被送到东京后,宋钦宗立刻下明诏昭告天下废除了宋徽宗的“丢失”的印玺了(见靖康之变(二十五))这次用新雕刻的印玺,撰写了两封“圣旨”也算是种师行了一次“天子”的权利而已。
时迁那到了那两张简陋的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命人篆刻了襄樊节度使和襄樊经略使的大印后,带着印信圣旨够奔襄州,同时派人去江陵调韩世忠助战。
吴麟坐镇襄州指挥全局,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吴玠作战。吴玠则指挥襄州各路人马,连续击退了金军十多天的攻击,守卫城池的华夏军和其他军队也就觉得金军不过如此了。城中充满的胜利的气氛。
时迁潜入襄州后就觉得不对劲,襄州城内并无紧张的气氛。时迁觉得奇怪,他并没有立刻去见吴麟、吴玠兄弟,而是先来到的了锦衣卫的商栈打听消息。
时迁很快得知了眼前的战事情况,他想觉得金军肯定有什么阴谋,想去提醒一下吴麟。可是转念一想,吴麟乃是华夏军中第一武将,本来武将集团、锦衣卫集团、文官集团就有些不合。自己刚刚掌管锦衣卫,也不好对吴玠指指点点的。
如今王三在锦衣卫挂名,时迁将王三叫道了身边,道:“王三哥,我感觉城中气氛不对,我随不懂军事,但是也跟随着王爷远征四方,从来没有出现过大敌压境还喜气洋洋的事情。你可是董兵之人,这反常的现象可要上心些。”
王三一听,也觉得蹊跷,道:“经过大人这么已提醒,我也觉得蹊跷。金军骁勇天下皆知,可是在襄州城下却拉胯的很,被吴玠将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时迁道:“你能调动多少人马?”
王三道:“吴爵爷(吴麟)进入襄州后,他只是将原来襄州兵马都监李冲的人马纳入的到华夏军的序列,统一指挥。锦衣卫、商队的伙计、护卫,他只是让我指挥。原来我能调动千余人马,上城打了十几日,由于吴玠将军也看不上咱锦衣卫,我们作战的机会不多,几乎没有损失。还能有千余人。”
时迁道:“我虽然不懂军事,可是商队的护卫、伙计不少都是老兵,他们竟然不用?”
王三道:“商队人跟锦衣卫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难怪他们不信任。”
时迁道:“你千万让咱们掌控的千余人马做好应急准备,万万不可大意也。”
王三听后道:“大人放心,我就去安排。”
时迁道:“如此甚好,我这就去见吴麟。”
王三此时突然抓住时迁的袖子道:“时大人,听说王定六大人始终了,不知是真是假。”
时迁知道王三跟王定六有些交情,有时候就叫王定六“王六哥”的(见三十八杭州鏖战(四)),于是也不瞒王三。
时迁道:“寻找王定六下落是王爷交代的第一要务。如果王定六要落在金人手中,中原的锦衣卫设置都要重新部署!”
王三一听,惊道:“有如此严重吗?”
时迁并没有回答,直接带着圣旨、印信前往襄州知府衙门去见吴麟了。
吴麟得知时迁前来,非常高兴。他虽然不喜欢锦衣卫,但是锦衣卫打探消息的能力还是对他进行军事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他得知时迁接替了王定六的位置,又带来拉圣旨和印信后,更加高兴。
吴麟对时迁道:“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的就有了大义了。要不然取得再大的胜利,这里的百姓也不真心归附我华夏国。”
吴玠道:“应该马上写成告示通晓全城百姓,让老百姓知道,我华夏军是正统。”
吴麟道:“好,这就准备文书,盖上王爷赐给你我的印信,通报百姓。”
吴麟、吴玠都是武官,撰写文书并不见长,于是交给了营中的主簿书办去撰写文书。
吴麟从怀里掏出钟表看了看,道:“已经快到午时了,看来金兵不会攻城了。不如就在这府上摆上一些酒宴,给时迁大人解封。”
此刻时迁也不好推辞,于是道:“如此就多谢爵爷了。”
原来时迁想尽办法将宋徽宗送到了京兆府。种师道听说宋徽宗到了京兆府心中非常高兴,此时他已经接到了江南锦衣卫的传信,就是康王赵构在镇江府登基继位,对外年号为建炎。
种师道心中埋怨种世仁,种世仁没有将赵构带回西北,反而让他在江南继位。如今大宋一南一北出现了两个皇帝,而种师道的华夏国的地位也更加尴尬。
种师道让锦衣卫想办法将赵构带回西北,但是人王定六失踪,时迁在洛阳附近。这让种师道指挥起来锦衣卫有些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时迁给种师道带来了惊喜,就是时迁将宋徽宗和折可求送回了京兆府,跟随宋徽宗回来的还有李纲、王善、秦光弼、紫虚真人等人。
种师道闻之大喜,宋徽宗来到西北后,华夏军终于有了一个正统的名义了。种师道立刻请宋徽宗登基继承大位。可是宋徽宗就是不同意登基,这让种师道有些恼怒。不过种师道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将宋徽宗好吃好喝的养起来。
从中原带回来宋徽宗,时迁立了大功。种师道于是在延安府召见了时迁。
种师道对时迁道:“你这是刚从京兆府回来?那赵官人还是不同意登基?”
时迁道:“那赵官人不识抬举,我软的硬的都用了,他就不松口。”
种师道说道:“听说那赵官人视你为虎豹,还封你为护国公,你倒是威风的很啊?”
种师道一说吓得时迁急忙跪倒在地,道:“王爷明察,小人对华夏军可是一片忠心啊!”
种师道见状抬手让时迁起来,道:“本王有没有怪你,我不方便与赵官人见面,总得让他有一个忌惮的人物。你做的很好,那个东西你做好了吗?”
时迁擦了擦头上的汗,道:“王爷请看。”说罢取出一个小盒子。
种师道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方印玺。一看就是刚刚雕刻而成,看起来比较粗糙。种师道翻开印玺上的字,却是两个漂亮的瘦金体楷书“政和”二字。
种师道看了看,道:“这就是赵官人写的字。”
时迁道:“正是小人向他‘求’来的,赵官人的那原本有十方印玺都丢了。”
种师道说道:“这字不错,就是印玺材质太差,我那里还有十几块上好的故宁行省的美玉,需要找人重新篆刻。”说到此处,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道:“算了,反正这个印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种师道印玺见四一三)
时迁一听以为种师道有替代宋徽宗之心,道:“如此甚好,诸将都盼着王爷重整乾坤。”
种师道一听,愣了一下,道:“你们这些人……休要乱说。那一天不是那么容易到来的。我的意思是等溪尔(种世仁名种溪)带康王回来就让就用不到这个了。”
时迁道:“从传递过来的消息看,康王似乎留在镇江不愿意走了,他在那里登基继位了,年号建炎。”
种师道说道:“这个我知道。所以也是我招你前来的原因。”
时迁道:“请王爷吩咐。”
种师道说道:“这些年王定六建立锦衣卫居功至伟,可是这次去接康王,他却因为舍不得他那匹铁蹄马才引出如此多的事情。如今他失踪了,锦衣卫群龙无首。我就任命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接替王定六的职位。另外,要快些寻找到王定六,死活都行。”
王定六在三河镇没有跟这康王的船队走,很多人都传言是他那匹铁蹄马上不了船,才决定从陆路去江南的。结果在路上在与金兵遭遇,生死不明。
种师道留下了“死活都行”这句话也是在时迁的意料之中的。不过种师道任命自己为锦衣卫指挥使,却让时迁欣喜异常。
时迁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半晌道:“王爷放心,我定然尽心竭力重整锦衣卫。另外,派人全力寻访王大人,如果王大人回来了,我在将指挥使之位交还于他。”
种师道一听,怒道:“糊涂!锦衣卫是什么,是本王的私军,最重要的是根基清楚,对孤忠诚。王定六失踪,要是战死也是个英雄。但是若落入金人之手,他知道多少事情,恐怕中原的所有锦衣卫都要重新部署。就算他没被金人抓住,这都快个月了,音信皆无,他去哪里了。他就是回来也不可大用了。”
时迁一听顿觉后背发凉,当初王定六是一个多么受种师道信任之人!那是可以不经过禀报直接进入种师道书房的锦衣卫唯一之人。如今只是个月不见,就经历沧海桑田的转变,看来无情便是帝王家,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时迁定了定神,道:“王爷放心,小人定然全力打探王定六的下落。”此刻他称王定六已经不加“大人”二字了。
种师道继续道:“如今襄州战事吃紧,你要亲自赶往襄州,帮众吴麟等人打探消息。还要调韩世忠水师前往襄州助战。襄州事关我军能否与江南顺利贸易,万万不可丢也。”() ()
随即种师道就写了两封文书,一封就是封吴麟为襄樊二州节度使,掌管二州军政大事。另一封就是封吴玠为襄樊二州兵马经略使,掌管军队。不过这节度使也好、襄樊二州兵马经略使也罢,都是种师道杜撰出来的官职。原来宋朝廷的体系中襄州是襄州、樊城是樊城,二地都有各自的地方官员和厢军长官。
不过种师道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就知道襄阳、樊城已经融为一体了,他觉得这两个地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将这两地统一交给吴氏弟兄经营。
种师道写完这两份文书后,随即盖上了新制作的宋徽宗的“政和”大印,道:“这个赵官人的圣旨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是总能给吴氏兄弟一个名义,让他们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守卫住襄州。”
其实吴麟第一次打破镇江府劫了宋徽宗后,他的印信就已经落入到了锦衣卫之手,只不过后来宋徽宗被送到东京后,宋钦宗立刻下明诏昭告天下废除了宋徽宗的“丢失”的印玺了(见靖康之变(二十五))这次用新雕刻的印玺,撰写了两封“圣旨”也算是种师行了一次“天子”的权利而已。
时迁那到了那两张简陋的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命人篆刻了襄樊节度使和襄樊经略使的大印后,带着印信圣旨够奔襄州,同时派人去江陵调韩世忠助战。
吴麟坐镇襄州指挥全局,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吴玠作战。吴玠则指挥襄州各路人马,连续击退了金军十多天的攻击,守卫城池的华夏军和其他军队也就觉得金军不过如此了。城中充满的胜利的气氛。
时迁潜入襄州后就觉得不对劲,襄州城内并无紧张的气氛。时迁觉得奇怪,他并没有立刻去见吴麟、吴玠兄弟,而是先来到的了锦衣卫的商栈打听消息。
时迁很快得知了眼前的战事情况,他想觉得金军肯定有什么阴谋,想去提醒一下吴麟。可是转念一想,吴麟乃是华夏军中第一武将,本来武将集团、锦衣卫集团、文官集团就有些不合。自己刚刚掌管锦衣卫,也不好对吴玠指指点点的。
如今王三在锦衣卫挂名,时迁将王三叫道了身边,道:“王三哥,我感觉城中气氛不对,我随不懂军事,但是也跟随着王爷远征四方,从来没有出现过大敌压境还喜气洋洋的事情。你可是董兵之人,这反常的现象可要上心些。”
王三一听,也觉得蹊跷,道:“经过大人这么已提醒,我也觉得蹊跷。金军骁勇天下皆知,可是在襄州城下却拉胯的很,被吴玠将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时迁道:“你能调动多少人马?”
王三道:“吴爵爷(吴麟)进入襄州后,他只是将原来襄州兵马都监李冲的人马纳入的到华夏军的序列,统一指挥。锦衣卫、商队的伙计、护卫,他只是让我指挥。原来我能调动千余人马,上城打了十几日,由于吴玠将军也看不上咱锦衣卫,我们作战的机会不多,几乎没有损失。还能有千余人。”
时迁道:“我虽然不懂军事,可是商队的护卫、伙计不少都是老兵,他们竟然不用?”
王三道:“商队人跟锦衣卫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难怪他们不信任。”
时迁道:“你千万让咱们掌控的千余人马做好应急准备,万万不可大意也。”
王三听后道:“大人放心,我就去安排。”
时迁道:“如此甚好,我这就去见吴麟。”
王三此时突然抓住时迁的袖子道:“时大人,听说王定六大人始终了,不知是真是假。”
时迁知道王三跟王定六有些交情,有时候就叫王定六“王六哥”的(见三十八杭州鏖战(四)),于是也不瞒王三。
时迁道:“寻找王定六下落是王爷交代的第一要务。如果王定六要落在金人手中,中原的锦衣卫设置都要重新部署!”
王三一听,惊道:“有如此严重吗?”
时迁并没有回答,直接带着圣旨、印信前往襄州知府衙门去见吴麟了。
吴麟得知时迁前来,非常高兴。他虽然不喜欢锦衣卫,但是锦衣卫打探消息的能力还是对他进行军事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他得知时迁接替了王定六的位置,又带来拉圣旨和印信后,更加高兴。
吴麟对时迁道:“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的就有了大义了。要不然取得再大的胜利,这里的百姓也不真心归附我华夏国。”
吴玠道:“应该马上写成告示通晓全城百姓,让老百姓知道,我华夏军是正统。”
吴麟道:“好,这就准备文书,盖上王爷赐给你我的印信,通报百姓。”
吴麟、吴玠都是武官,撰写文书并不见长,于是交给了营中的主簿书办去撰写文书。
吴麟从怀里掏出钟表看了看,道:“已经快到午时了,看来金兵不会攻城了。不如就在这府上摆上一些酒宴,给时迁大人解封。”
此刻时迁也不好推辞,于是道:“如此就多谢爵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