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干翻重生女158
次日,族长夫人亲自带孙子孙女去明婳家,她到的时候,明婳家正在用早食。
“族长大伯娘,可用过早食了?再一起用点。”肖乐氏出言招呼着。
肖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过来坐,一起吃些,尝尝三丫她师傅送来的厨娘做出的饭食。”
“不了,你们慢慢用,我带鸿星和明杏到院子里坐会儿。”族长夫人领着孙子孙女去了院子。
明婳一家人也匆匆吃过早食,让下人们撤下饭桌上的吃食,他们则一道出了堂屋去见族长夫人。
族长夫人不好意思的含笑道:“打扰你们用早食了。”
“哪有的事儿,只是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肖老太太舒朗轻笑,瞧着心情极好。
“心里惦记着事儿,就想早点把事情落定了;我昨日就让家里人去知会族里的人了,今日他们回去你们家左边靠着山壁的废弃院子就诊。只是,那地方荒废已久,昨儿个打扫出来了,可能也不太如意。”地方选好了,却肯定不是多如意的地方。
明婳转向田嬷嬷,示意田嬷嬷应对。
田嬷嬷一福身,道:“族长夫人言重了,有个地方供我诊脉即可;只是我手里是没有药材的,只能开方,病人拿着方子去找药房抓药。”
她虽然不要诊费,病人抓药也是要钱的。
“这已经很好了,有劳您了,有怠慢之处还请您能见谅。”族长夫人神思清明,说话极有分寸。
说了几句话,田嬷嬷便跟族长夫人一起走了;随行的是族长夫人的孙子孙女,他们一走,院子里陷入片刻沉寂之中,最后是肖老爷子打破了寂静的氛围。
“三丫,你身边走了一个人,剩下的够伺候的吗?”旁人如何,他老人家关心有限,自家人疼自家人。
“她身边那么多人,还不够伺候的?”肖老太太送了肖老爷子一双白眼,转身回了屋。
肖老爷子脸色有瞬间变色。
明婳不以为意,“爷爷,我没是,您去看看奶吧;不知道怎么又生气了,昨日里族长大奶奶来找,说是请我身边的嬷嬷给族里妇人们义诊一回,奶答应了,我也没打奶的脸,怎么还生气了呢。”
中间省略了许多,肖老爷子却听在耳中不是那么回事,“不用管你奶,你是个好孩子,回去读书吧。”
“好,爷,那我先回了。”明婳笑着喊上两个哥哥。
三个孩子走了,肖乐氏也找借口避开了;留下肖正宁和肖老爷子父子二人,肖老爷子对肖正宁说道:“你娘瞧着是越发魔怔了。”
“娘是心气儿不顺呢,爹,您多劝着点儿吧。”二房短时间内不敢冒头,族长悄悄和他说过怎么处置二房母女三人的;她们三儿不敢在这时候窜说老人出来闹腾,能清静一段时间。
“你娘啊!罢了,你们忙你们的去,我去族里走走。”眼不见心不烦,看多了老妻蛮横无理,只一味的想谁都按照她的意愿行事,有点反胃。
肖正宁无奈点头,与父亲分开后找到妻子,“委屈你了和明婳了。”
肖乐氏微微摇头,放下手里的活计,摇头道:“这有什么,前面十几年娘待我一直很好,我都记着呢;不会为了这点事情去跟娘计较的,咱们的明婳也懂事,你看她什么时候跟娘为难过?顶嘴也是心气不顺,说过就算了。”() ()
“我知道,咱们的孩子都是好的。”肖正宁捏了捏妻子的肩头,感觉那肩膀似乎越发单薄了,“最近是不是瘦了?”
“无妨,可能是在路上太累了,才瘦了下来;咱们要在家呆一年左右,很快能养回来的。”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肖正宁却是上了心,格外心疼她。
“等娘转过弯儿来就好了,要是一直转不过弯儿来,你就尽量离娘远点儿;有事儿我去跟娘说,你就不要出面了。”
既不能好好和睦相处,何必强求呢;能避开就避开,也许时间长了,一切都好了。
“好。”肖乐氏浅浅一笑,低头继续做手上的活儿。
肖正宁伸手拦着她,抱了抱她。
肖乐氏却觉得暖到了心坎儿。
女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其实不需要任何言语,一个拥抱足够了。
靠山脚的废弃小院。
院子被打扫干净,屋顶的冒菜也清理过,铺上了新的茅草;院内的杂草被清理的一株不剩,地面也被特意填充打平过。很难想象这些都是一个下午加傍晚做到的,而肖氏的人却坐到了。
田嬷嬷连连颔首,对这里的人帮忙生出了感谢之心。
“族长夫人,谢谢你,也谢谢他们;很用心,这里很干净,用来做义诊的场所很好。”人有没有心往往是从细节看的,而有的人有没有心,却是从大局观来看。
不同的情况,观照的方向不同,大约便是如此。
“不敢当,您本该在县主身边伺候的,奈何族里的女子们病了都不敢外出找大夫看;我这心里很不好受,也怕她们把身体拖垮了。”族长夫人满脸感激,“您愿意出诊,我们都感激不尽。”
田嬷嬷含笑,对族长夫人高看一眼,“您是一位真心为族里女人着想的人。”
“可不能这么说,不过是同为女人,感同身受。”再多的,她也做不到了。
送走族长夫人,田嬷嬷把她留下的孙子孙女招过来问,“你是鸿星,你是明杏?”
“对,我是肖鸿星,我妹妹叫肖明杏。”
“多大了?”瞧着个子不算矮,明杏的个子比县主高了一大截。
鸿星道:“我十岁,妹妹八岁。”
田嬷嬷:县主把身高拿去填心眼儿了?
今年县主九岁了,比八岁的族妹矮了一大截。
“很好,先帮忙摆好椅子和凳子,今天天气好就摆在院子吧。”田嬷嬷去屋里看了看,桌子凳子放在堂屋正中央,而笔墨纸砚放在桌上。
可见,肖氏族长考虑的周全。
田嬷嬷满意点头,喊上肖鸿星兄妹俩一起把东西搬到了院子里;摆放齐整后,田嬷嬷拿起桌上的笔墨纸砚,开始将纸张裁剪成拇指大小的小片儿,在纸片上写上排队顺序。
“族长大伯娘,可用过早食了?再一起用点。”肖乐氏出言招呼着。
肖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过来坐,一起吃些,尝尝三丫她师傅送来的厨娘做出的饭食。”
“不了,你们慢慢用,我带鸿星和明杏到院子里坐会儿。”族长夫人领着孙子孙女去了院子。
明婳一家人也匆匆吃过早食,让下人们撤下饭桌上的吃食,他们则一道出了堂屋去见族长夫人。
族长夫人不好意思的含笑道:“打扰你们用早食了。”
“哪有的事儿,只是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肖老太太舒朗轻笑,瞧着心情极好。
“心里惦记着事儿,就想早点把事情落定了;我昨日就让家里人去知会族里的人了,今日他们回去你们家左边靠着山壁的废弃院子就诊。只是,那地方荒废已久,昨儿个打扫出来了,可能也不太如意。”地方选好了,却肯定不是多如意的地方。
明婳转向田嬷嬷,示意田嬷嬷应对。
田嬷嬷一福身,道:“族长夫人言重了,有个地方供我诊脉即可;只是我手里是没有药材的,只能开方,病人拿着方子去找药房抓药。”
她虽然不要诊费,病人抓药也是要钱的。
“这已经很好了,有劳您了,有怠慢之处还请您能见谅。”族长夫人神思清明,说话极有分寸。
说了几句话,田嬷嬷便跟族长夫人一起走了;随行的是族长夫人的孙子孙女,他们一走,院子里陷入片刻沉寂之中,最后是肖老爷子打破了寂静的氛围。
“三丫,你身边走了一个人,剩下的够伺候的吗?”旁人如何,他老人家关心有限,自家人疼自家人。
“她身边那么多人,还不够伺候的?”肖老太太送了肖老爷子一双白眼,转身回了屋。
肖老爷子脸色有瞬间变色。
明婳不以为意,“爷爷,我没是,您去看看奶吧;不知道怎么又生气了,昨日里族长大奶奶来找,说是请我身边的嬷嬷给族里妇人们义诊一回,奶答应了,我也没打奶的脸,怎么还生气了呢。”
中间省略了许多,肖老爷子却听在耳中不是那么回事,“不用管你奶,你是个好孩子,回去读书吧。”
“好,爷,那我先回了。”明婳笑着喊上两个哥哥。
三个孩子走了,肖乐氏也找借口避开了;留下肖正宁和肖老爷子父子二人,肖老爷子对肖正宁说道:“你娘瞧着是越发魔怔了。”
“娘是心气儿不顺呢,爹,您多劝着点儿吧。”二房短时间内不敢冒头,族长悄悄和他说过怎么处置二房母女三人的;她们三儿不敢在这时候窜说老人出来闹腾,能清静一段时间。
“你娘啊!罢了,你们忙你们的去,我去族里走走。”眼不见心不烦,看多了老妻蛮横无理,只一味的想谁都按照她的意愿行事,有点反胃。
肖正宁无奈点头,与父亲分开后找到妻子,“委屈你了和明婳了。”
肖乐氏微微摇头,放下手里的活计,摇头道:“这有什么,前面十几年娘待我一直很好,我都记着呢;不会为了这点事情去跟娘计较的,咱们的明婳也懂事,你看她什么时候跟娘为难过?顶嘴也是心气不顺,说过就算了。”() ()
“我知道,咱们的孩子都是好的。”肖正宁捏了捏妻子的肩头,感觉那肩膀似乎越发单薄了,“最近是不是瘦了?”
“无妨,可能是在路上太累了,才瘦了下来;咱们要在家呆一年左右,很快能养回来的。”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肖正宁却是上了心,格外心疼她。
“等娘转过弯儿来就好了,要是一直转不过弯儿来,你就尽量离娘远点儿;有事儿我去跟娘说,你就不要出面了。”
既不能好好和睦相处,何必强求呢;能避开就避开,也许时间长了,一切都好了。
“好。”肖乐氏浅浅一笑,低头继续做手上的活儿。
肖正宁伸手拦着她,抱了抱她。
肖乐氏却觉得暖到了心坎儿。
女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其实不需要任何言语,一个拥抱足够了。
靠山脚的废弃小院。
院子被打扫干净,屋顶的冒菜也清理过,铺上了新的茅草;院内的杂草被清理的一株不剩,地面也被特意填充打平过。很难想象这些都是一个下午加傍晚做到的,而肖氏的人却坐到了。
田嬷嬷连连颔首,对这里的人帮忙生出了感谢之心。
“族长夫人,谢谢你,也谢谢他们;很用心,这里很干净,用来做义诊的场所很好。”人有没有心往往是从细节看的,而有的人有没有心,却是从大局观来看。
不同的情况,观照的方向不同,大约便是如此。
“不敢当,您本该在县主身边伺候的,奈何族里的女子们病了都不敢外出找大夫看;我这心里很不好受,也怕她们把身体拖垮了。”族长夫人满脸感激,“您愿意出诊,我们都感激不尽。”
田嬷嬷含笑,对族长夫人高看一眼,“您是一位真心为族里女人着想的人。”
“可不能这么说,不过是同为女人,感同身受。”再多的,她也做不到了。
送走族长夫人,田嬷嬷把她留下的孙子孙女招过来问,“你是鸿星,你是明杏?”
“对,我是肖鸿星,我妹妹叫肖明杏。”
“多大了?”瞧着个子不算矮,明杏的个子比县主高了一大截。
鸿星道:“我十岁,妹妹八岁。”
田嬷嬷:县主把身高拿去填心眼儿了?
今年县主九岁了,比八岁的族妹矮了一大截。
“很好,先帮忙摆好椅子和凳子,今天天气好就摆在院子吧。”田嬷嬷去屋里看了看,桌子凳子放在堂屋正中央,而笔墨纸砚放在桌上。
可见,肖氏族长考虑的周全。
田嬷嬷满意点头,喊上肖鸿星兄妹俩一起把东西搬到了院子里;摆放齐整后,田嬷嬷拿起桌上的笔墨纸砚,开始将纸张裁剪成拇指大小的小片儿,在纸片上写上排队顺序。